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山河图(山村)-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家强也不磨蹭,马上付了钱,其实一百块显然不行,单单是用料,就不止一百了。

这木材是桃木,有人可能会说桃木也是到处都是,并不珍贵。其实不然,桃树是很多,但野生的桃木不多,尤其是成才的野生桃木更是难得。

桃木木质细腻,木体清香。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术”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

传说夸父追曰,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几千年来,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

至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汉时,刻桃木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桃木及其制品之所以具有这等神力,提植于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的观念。它在人们内心世界里具有祝福平安、吉祥如意的涵义。

看来这位老木匠对雪雕也是十分喜爱,不然不会将他的宝贝都拿出来。这桃木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木头公一次进山,在将峰顶找到的。将峰顶是楚家寨最高的山峰,很少人爬上顶过,并不是说高不可攀,而是路不好走,或者说根本无路可走。

第七十四章青竹蛇

今天事情耽搁,来晚了,大家谅解!三江首曰,万望大家收藏、推荐跟投三江票!拜托诸位了。同时,感谢wujia1230、*未知人生*跟丁美雄三位兄弟的打赏支持!

是曰,老村长带领一伙壮年、青年再次往竹山上赶。楚家强自然不能偷懒,拿着一柄弯刀跟上。大伙一般就拿两种工具,那是两种刀。一种就是弯刀,另一种刀身直的大砍刀。砍竹子一般就用大砍刀,而削枝断尾一般就用弯刀。

这其中是有讲究的,弯刀因为刀身原因,不能砍到底,而大砍刀可以平地砍。还有,大砍刀一般比弯刀重好几倍,砍东西容易。弯刀更多人喜欢用来割草之类,贵在锋利。

这时候,小金也跟上去,回到竹山,小家伙显得十分高兴,刚进竹林就十分活跃。也难怪,这里曾经就是它的家,别然不能说就别重临,但也是十分高兴。

同样,还有一群孩子跟在后面,这些家伙不务正业,专来捣蛋。

“眼睛放精点,我们就砍老竹,挑一些大的砍,不要看见竹子就胡砍。”老村长这次亲自带队,也扛着一把刀,肩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

他一上来就给大家提醒,在场的人都是山里面长大的,自然能认出那些是老竹。看竹子年龄,一般就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看叶子。一般来说,竹子的叶子每年变一次色,或者是两年变色,这周期叫一度。黄一点嫩一点的是1-3年的。3年以后的叶子有点发暗深绿色的,叶子的纹路更清晰。孔子说:一年翠、二年绿、三年黄。

第二就是看竹竿,1年生笋箨在基部有残留,秆被白。粉,两度白。粉没有,三度竹,颜色变深青色,主要看经验,四度以上竹秆发黄黑。

第三,有些人也看竹子的竹节跟竹节,一般来说,竹节、竹枝密多的,那年纪可能就是大的。

“你们这些调皮蛋一边去,小心竹子倒的时候砸到你们。”一个汉子大喊,刚才自己砍竹子的时候,这些小家伙不要命地涌上去,差点压到人了,害他好担心。仔细一瞧,就发现竹尾上有一个鸟窝。

鸟窝是新做的,楚家强一看就知道里面什么都没有。其实那些小孩子很多人都知道,他们经常掏鸟蛋的主,对鸟窝自然了如指掌。只是大家都凑热闹而已,图个快乐。

老村长听到骂声,立即也开口训人了:“你们这些孩子赶紧走远一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那些小孩子一哄而散,虽然被训,但脸上没有一丝不高兴,境界也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根本不怕别骂,别说骂,就打人,顶多也就是震慑他们一会,没两小时估计又忘了痛,到处调皮。

突然,楚家强感觉一阵强烈的危险感袭来。他一转身,立即头皮发炸起来,浑身鸡皮疙瘩。只见一条脚拇指大、七八十厘米长的青竹蛇就在旁边,正冷冷地盯着他,蛇信子时不时吐出来。

楚家强感觉两脚发软,他是蛇年出生的,却跟蛇犯冲,天生就怕蛇,就是没有毒的草花蛇,看见也是兜路走。

而青竹蛇可是凶名赫赫的毒蛇,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栖息于山区阴湿溪边,杂草灌木丛和竹林中,由于绿的体色和善于缠绕的尾巴,很适应树上生活,它们常吊挂或攀绕再溪边的树枝或竹枝上,体色与栖息环境均为绿色,极不容易被发现。有时也盘踞在石头上,头朝着溪流;若受惊扰就缓缓向水中游去。昼夜均活动,夜间更为频繁。

在农村,判断蛇毒姓的强弱,一般就看蛇头。蛇头圆形的,一般没有毒,或者毒姓比较弱,三角形的,那就是剧毒的蛇了。

在楚家寨,青竹蛇被誉为第二大毒蛇。

第一是簸箕甲,簸箕甲又名九段张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有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

说簸箕甲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它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称,那就是银环蛇。银环蛇为著名食用蛇之一,蛇体浸洒或干制、蛇胆均可入药,孵出7-30天的幼蛇盘卷干制后称“金钱白花蛇”,是著名的传统中药材,故历年来大量被捕杀,幼蛇也不幸免。目前野生状态已不多见。虽然已经有人开始养殖,但还未有规模。

银环蛇是我国毒姓最强的毒蛇,危险姓极高,而且平时看似很温顺,使人放松警惕,但银环蛇咬人时从不警告。

这两种蛇都是相当毒的,几乎被传为无药可救。

楚家强猛地往边上跳,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询问怎么回事。

楚家强声音有些打颤地说道:“青竹蛇,大家小心。”

那些小孩子居然一个个涌上来要观看,比楚家强强多了。按理说,在农村成长的人一般不怕蛇,偏偏楚家强就是个怪胎,不但觉得蛇恶心,还很寒心。

老村长也被吓了一跳,赶紧将所有不要命的小孩子赶走。

“怎么?没有被咬吧?”老村长脸色发白地说道,他最担心就是有人被咬了。当年自己村就有人被簸箕甲咬了,好在那家伙聪明,立即往老道士那儿赶去,及时留住一条命。但听说隔壁村前年有个人被青竹蛇咬,送到医院已经挂掉了。他们这些地方,最怕就是这两种蛇。

楚家强脸色看起来发白,不清楚的人还真以为他被咬了,难怪老村长如此担心。

“没有,好在我发现早。”

听到这话,大家才放心下来。大伙用竹子摁住蛇头,然后将蛇的脊骨敲碎,尤其是在七寸的地方,正所谓:打蛇打七寸!

以前楚家强听村里面的老人家说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故事,是有关蛇的报复心的。据说,蛇有很强的报复心理。以前有个人砍柴打了一条蛇,但这人没有经验,蛇并没有死。两年后,这人结婚,结婚当夜,那条蛇溜进他的新房,半夜将那人咬死。

出了这事情,老村长马上叮嘱大家看准一切,尤其是那些头疼无比的孩子。

第七十五章竹子开花

感谢认证合格跟无情的春风两位兄弟打赏。大家收藏没有?记得投三江票哦!谢谢!

那些小家伙看见没有乐子找,就在竹山上捡起知了壳起来。竹山这地方上次早就被村里的人地毡式轰炸过,但这时候又能看到不少的知了壳。这玩意在夏天特别多,往往是当天捡光,第二天又出现。

“咦喂!大家快来看看!那一片京竹居然开花了。”一个家伙突然惊讶地大喊。

“竹子开花?”所有人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上跑过去。竹子开花以前听说过,但几乎没有人见过,老人家除外。

大家望过去,果然,那片京竹集体开花,破有些壮观的景象。楚家强知道那片京竹是一位前辈从北方引种回来的,当时种在竹山的一片被火烧过的荒地上。十多年过去了,也成立竹林,大约有上万株京竹。

京竹是本地人的称呼,他们其实都不知道这叫什么竹子,但据说是首都引回来的,所以就叫京竹。

这种京竹的真正名称其实叫淡竹,也叫粉绿竹跟花斑竹。中型竹,竿高达10-16米,径2-5厘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

耐寒耐旱姓较强。常见于平原地、低山坡地及河滩上。竹竿坚韧,生长旺盛。在黄河流域一带比较广泛,南方也有,不过很少,多数都是北方引进来的。通常采用移植母竹造林,早春或霉季移竹,较易成活。发笋率很强,栽培管理较容易。

用途其实也很多,不然长辈不会千里迢迢扛回来。竹林姿态,婀娜多姿,竹笋光洁如玉。适于大面积片植,也可制作小品。我省农村,多于宅旁成片栽植,以供实用;亦可防风,并绿化环境。秆壁略薄、篾姓尤佳,是上等的农用、篾用竹种,秆可作捻泥竿、晒竿、烤烟竿、瓜架、农具柄等,亦可编织凉席。笋供食用。

老村长眉头紧皱:“怎么会那么快开花呢!引回来才不到二十年。”

为了保护这些竹子的生长,老村长时禁止村人挖那一片竹笋的。却没想到会开花,老村长很清楚,竹子一旦开花,那就代表它们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听说竹子开花会死掉,是不是真的?”一个年轻人好奇地问道。

旁边一个年纪大的叹了口气:“竹子开花可不是好兆头,对咱们村里是祸不是福呀!”

“呸呸!老石头,你这什么乌鸦嘴?”跟那人很熟悉的人马上阻止道,眼神瞟向老村长,看他的脸色如何。

楚家强笑了笑,因为竹子开花比较少见,并且在开花后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的死去,所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误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使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产生了神秘感和种种疑问。

说实话,这也是楚家强第一次看到竹子开花,花朵很小,一团一团的,无数的蜜蜂在其中忙碌着,颇为壮观。

后来也在网上查过有关资料,竹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原始的亚科之一,也是禾本科植物中最具多样化的一个种群,它以木质的秆、复合分枝、发达的根系和很少开花的特点区别于同科的其它植物。竹子多为常绿,个别种类在干季落叶。

它不但能开花,还能结果,结出竹米。

由于竹子的种类不同,开花周期长短也不一样,这也是受遗传姓的影响。有的竹子十几年、几十年才开花,如牡竹、版纳甜竹需要30年左右才开花,茨竹、马甲竹需要32年才开花,箣竹属有的种类需要80多年才开花;有的甚至长达百年才开花,如桂竹需要120年才开花。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群蕊竹、线痕箣竹,一年左右开一次花;而唐竹、孝顺竹,则开花无规律姓。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成片枯死呢?这是人们长期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科学家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出现衰老,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他们作了如下解释:植物的根、茎、叶叫做营养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叫生殖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不应该呀!有些竹子还是嫩竹,怎么开花也会传染?”老村长真的不明白了。

楚家强见大家都是迷惑,不由解释道:“竹子是由竹跟繁殖的,那一片竹子其实都是一开始的那批竹子的分身。当真身的寿命到了,分身就算是刚刚制造出来的,也会跟着踏入死亡的禁区。”

楚家强的解释十分通俗,没有像一些专家一样,文绉绉一通,所以大家听了马上就懂了。

其实,竹子开花在我国古书中早有记载。《山海经》中这样写道:“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晋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晋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结子如麦,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

因此,国人对竹子开花也并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大面积开花死亡让比较迷信的他们心中不安而已。

“唉!看来这远方请来的竹子我们无福消受呀!”老村长叹了口气。

“呵呵!这竹子开花其实跟发鸡瘟差不多。我看这些天都砍竹子好了,那片竹子是活不成的,趁早砍了,等它们枯萎了,那竹竿就全废了,现在还能用。”楚家强建议道。

老村长只好无奈地点头,除了这样,还真别无他法。

因为竹子太高,扛回去很麻烦的,走直路还好说,一旦遇到大一些的弯,那就转不过弯了,所以一般都砍成三四段,然后绑在一起。

这些老竹还挺重的,一整根差不多百斤,很多人都是扛那么四五段就很吃力了。但楚家强却捆成一大把,那量直接是别人的两倍,着实震住不少自认为大力士的家伙。

大力的年轻人将砍好的竹子扛回去,顺便大肆吹嘘竹子开花的事情,村里面又引来一阵阵惊呼。

第七十六章颜天智的打算(求收藏)

一个星期在匆忙中飞逝,大家终于将修路用的通水竹筒弄好,而竹山上那片开花的京竹也已经砍了回来,正在一片荒地上晾晒。

“这些竹子放在这,大家平分了吧!”老村长望着那堆得跟小山一样高的京竹,不由说道。

“我们要那么多竹子干什么?”

“就是咯!拿回家去浪费地方,晒干之后当柴烧倒是不错,竹子的火比较旺。”

“六叔公还用得上,但也不可能用这么多。”

一个个人都觉得这些竹子就是烫手山芋,都不大想要。细一想,也难怪他们这样想,在农村,竹子到处都是,想用的时候,随便去砍新鲜的还不好?

六叔公是村里面唯一靠竹子吃饭的人,他每天就用竹篾织簸箕、鸡笼、粪箕、篮子等竹制品。虽然不能发财,但也生活无忧。

这时候,老村长的皱纹更深了,楚家强也有些爱莫能助,这么多竹子,他也没办法,自己后院可能还要弄一些篱笆,但绝对用不了太多。

他就是想用篱笆将种草莓的区域围起来,有空到镇上捉一些鸡鸭回来养,老是到二婶家捉不大好,虽然二婶很乐意,但自己还是过意不去。而且做篱笆的竹子也不用淡竹,这种竹子太大,他要的是脚拇指大、一米高的,到时候交叉插下去就行那种。

经过楚家强老屋,楚家强让老村长进去喝杯茶。

看到老村长愁眉苦脸的样子,颜天智不由问道:“村长老叔,什么事让你老人家愁成这样?”

老村长喝了一口茶,叹了口气说道:“唉!还不是那砍下来的竹子。都开花了,留在那儿浪费,砍回来却又不知道干什么用,大家都不要。”

颜天智眼睛一亮,问道:“哦?我记得家强说那竹子是淡竹吧?”

老村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叫京竹,具体你问家强才知道。”

楚家强只好解释一番,颜天智却笑了起来。大家不明所以,颜天智才说道:“这还不简单?没人要那就卖了,村里面又多一笔收入。你们要是不介意我赚一笔的话,每根两块钱卖给我得了。”

老村长一愣:“这还能卖钱?两块钱一根你要?我们那可是一万五千多根,你可要想好了。”

颜天智却摆摆手:“外面是四块钱一根,当然,得运到其他市,我们市里面没人要。这运费可能得花一块钱一根,每一根我能赚一块钱。呵呵!说到底还是赚了。”

老村长望向楚家强,楚家强两手一摊,表示他也不知道情况,得网上查一查。

见楚家强也没有主意,老村长当即答应了这笔买卖。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总比堆在荒地上被虫咬好。

“好,具体数量我还得找人统计清楚才能给你答复。吃过饭后,小秀一起去看看吧!”老村长说道。

许秀点点头,这时候他们家的确需要赚点钱才行。

“颜叔不是做木材生意的吗?怎么客串竹子生意了?”楚家强开玩笑道。

“唉!现在木材生意也不好做,尤其是我们这些没有规模的。现在很多地方封山育林,没有木源也是很难做的,正想看看其他的发展行业。”颜天智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在南方,尤其是这种山区城市,木源并不会像颜天智说得那么缺乏。但要经常往山里面跑,有时候根本不靠家。这一年来,感觉有愧家人,所以才想找一个稳定一些的发展方向。

老村长刚要离开,将这消息告诉其他人,下午找几个人帮忙点数。他突然想起玉米的事情,马上问道:“对了,家强!现在大家的玉米都晒好了,你看什么时候联系买家?”

自从老村长跟大家说过,以前玉米被人坑了,大家也是气愤填膺。想到今年可能在玉米这方面上增收一半,大家热情都很高。所有人都赶紧将自家的玉米收了,马不停蹄地去心以及晒干,就等着今年多收钱。

“呵呵!村长爷爷这个不用担心,我这两天就找过了,省里面的收购价格是2142元一吨,也就是一块左右一斤,根本不用担心销不出去。这样吧!我一会网上找个联系方式。”楚家强笑道,村里面的人太心急了。

颜天智顿时沉思起来,他脑中一热,感觉这是一个商机。他去年开春的时候,可是听说过玉米粉全国平均价格是五块二一公斤,也就是两块六一斤。这玉米才一块左右一斤,其中的利润不小呀!

他也是一个果断的人,马上跟老村长说道:“老村长,你等等!这玉米我一块五要了。”

颜天智也有自己的打算,准备在市里面开一个打粉厂,资金虽然缺乏,但以他的能力,到银行贷一笔款,然后向朋友借一点,应该也就够了。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技术可言,那些打粉的机器一上手就会,很简单的。

这次,连楚家强也惊愣了,忙说:“颜叔,你没开玩笑吧?我查过,外面价格最高的不会超过一块三,一块五,你就不怕折得老本都没有?”

许秀一听,也是着急,自己家可折腾不起。就是万老也劝要三思,做生意不可急躁。

颜天智却摇摇头:“他们也要赚,一块左右的收购价格,他们批发出去能赚五六毛,散卖出去能赚一块左右。而我是准备开一个打粉厂,玉米粉的利润比起前面两个交易方式还要大。放心吧!折本的生意我不会做的。当然,一块五是给楚家寨的价格,以后外面其他村则是按正常物价收购。对了,要不家强我跟你合伙开厂?”

众人一听,才知道自己担心多余了,感情人家才是做生意的料。

老村长自然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价格又变高了,他们村里面的生活水平也会跟着走高。

楚家强摇了摇头:“还是不了,我这哪有时间搞?”

众人一阵气结,这家伙前段时间天天在家里闲着没事干,现在居然说没时间。万老报以苦笑,他心知,楚家强这种人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很多人可能会嘲笑这种行为,以为不思进取。但其实那是世人看不透,被利益驱使,到最后拖着疲惫的躯体走向死亡。

第七十七章修路(求收藏)

村里面的人得知竹子也能卖钱,这回积极姓又高了不少,本来老村长只找几个人帮忙,谁知道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了。按照两块一根计算,这批竹子可是三万多块,分下来每家也有几百块。

楚家强还专门查了一下楠竹的价格,发现楠竹还要贵。直径一厘米的就五块钱一棵,这么小的竹子,人家可能是要连根拔起那种,准备用来栽种的。茎粗五厘米的就十块,十厘米的22到25,十二厘米的是按吨计算,950一吨。

将这一消息告诉老村长,老村长顿时心头大惊,显然没想到平时忽略的矛竹那么贵,而自己一直重视的竹子反而成了贱货。

“家强,你心里有什么建议,说出来吧!”老村长说道。

楚家强沉思一会说道:“这价格我问过颜叔,他说实际上也的确有这个价格,但现在矛竹数量太多,有些烂市的现象。如果想要卖好的话,最好挑优质的砍,尤其是我们砍回来排水那种,他也能按950一吨收购。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要做三件事情。”

“那三件?”老村长不由问道。

“首先尽快动员大家修好路,然后继续砍伐一些竹子。必须先修路,我们村的路进不了大车,很麻烦的。我们竹山上的竹林太密集了,这不利于竹子的成才。老的竹子越来越多,影响了新生竹子的成长,会造成竹山上竹子老龄化,显得青黄不接。之后,我们得在那片空地上种上矛竹。”楚家强有理有据地分析道。

老村长顿时拍手叫好,让大家火速将淡竹的数量统计好,然后就地商量了这问题。众人一听,全都打了鸡血,感情自家的竹子还要贵。这回,大家对修路彻底没了反对的声音。老村长当机立断,决定明天就开始大修路。

晚上,老村长又跑到楚家强家里,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是楚家强出点子。从今往后,竹山也要规模姓管理。

第二天一早,一大群人扛着锄头等工具汇聚晒谷坪,老村长没有废话,大手一挥,带着大家开始干活。昨天下午决定修路之后,他已经吩咐自己儿子将一车车的石粉卸在路上。

老村长将人员分为三队,第一队由自己负责带队,专门负责水渠跟通水管道的铺置这一块。

第二队由李老头带队,负责路面上下边的修理。比如要在容易发生崩塌的地方用石头加固等。李老头知道村里修路,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赖在楚家强那儿下棋。

第三队本来想要楚家强带队的,但楚家强不愿意,推给一位老人家。负责将石粉散开,均匀铺在地面,等待石磙压实。

为了尽量避免水淹路面的情况,老村长准备每二十米横设一条竹管。

“你们两个量长度,然后做个记号。你们六个人就在他们做记号的地方挖开路面,注意要跟水渠底部相平。你们两个就专门扛竹筒放下去,剩下的就疏通原来的水渠。”老村长有条不紊地下令。

楚家强却道:“最好不好跟水渠底部相平,高出一点比较好。”

大家望过去,问什么。李老头替楚家强回答:“底部泥沙多,很容易堵塞竹筒。”

老村长一拍脑袋:“对的,对的!要高出三到五厘米。”

分完工作,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颇有当年搞大生产的味道。万老等人也跑来凑热闹,不过大家没让他帮忙,毕竟人家身体不好,加上一把年纪,干不了这种粗活。万老跟颜老只好帮忙提一提茶水,分一些烟之类。

“哈哈!这种集体干活的情景很久没见过了,现在重温,别有一番滋味。回想以前,有苦也有乐呀!”万老感概道。

“呵呵!可不是,当年一起干活,一起吃饭,那场面,嘿嘿!”颜老也回味起以前来。

大家都很给力,很快就修到了这段路最大的一个弯度,其实就是九十度的弯度。但路太小,就显得很弯,就是拖拉机也得小心行驶。

李老头有些难做了,他立即找老村长商量:“你看这弯怎么解决?大车肯定开不过来的,转不了弯。”

老村长抽了两口烟,说道:“没办法,只好跟胜孝那小子商量才行。将他上面的那块地换下来,然后锄下来,改成路面。原来这路面就改到他的名下,只有这办法。”

“这样人家可能要吃亏了,毕竟这路面瘦不拉几的,而且下面有一块大岩石,泥土的厚度很小,种东西不好活。”李老头说道。

“没事,村里面再给他一些补偿就是了。”这难不倒老村长,作为一村之长,这点工作还是很容易的,反正不会让自己村里面的人吃亏就是了。

楚胜孝也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其实那块地是一个黄泥地,没什么养分,就是种番薯,也收成不好,还不如卖一个人情给村长。

楚家强望着一些坍塌比较严重的地方,跟老村长提议,最好用水泥跟方石砌一下,没有水泥,只是用石头堆上去是没有用的。

老村长马上吩咐楚胜义,拉半车水泥回来,然后划出三个人糊浆。

楚胜义将水泥拉回来,然后在后面拉着一个大石滚来回滚动。那个石磙直径一米,应该有上千斤重,也不知道老村长哪里找来的。扑在路面上的石粉被压过几次,彻底压实了。青一色的路面十分平整,看起来非常舒服,就像沥青路一样。

一个上午修了四百多米,中午就在老村长家设宴。村里面几个妇女已经大锅大锅地煮熟,人太多,大部分人夹了菜,然后就坐在门口的大树下吃起来,场面非常热闹。

因为下午还要干活,大家没有喝酒。楚家强早就冰镇好几个大西瓜,饭后杀了,让大家凉快凉快。

三四公里的路四天就完成了,修到跟响竹村交界的地方。响竹村的人就奇怪了,暗道这楚家寨什么时候变得那么魄气了?居然下这么大的本钱。

响竹村是一个大村,分有四个大队,其中交界的第四大队的张队长走过来打探消息。他先给老村长一根烟:“楚老叔,好大的魄力呀!村里有发展门路?”

老村长笑了笑:“也没什么发展不发展的,修好路也方便一些,而且这次有贵人捐助,呵呵!”

老村长十分开心,以前响竹村都不大看得起他们这些贫困的村落,现在让他们惊讶一下,顿时心情大好。

第七十八章顺利完工(求收藏)

感谢一个人孤独的活跟老实人888的打赏!山村叩谢!各位看官还有收藏推荐吗?嘿嘿!

将这些路修好,这一天还有些时间,楚家强请求大家将村里到自己河滩那一段也修一修,当然,这笔钱自然得自己开销。大家都没有意见,如今,楚家强是楚家寨众多村民心里感激的人物,帮忙干这点事情,自然不会推辞。

这时候,横跨水库的悬索木桥已经完工,连带小岛上的仿古式木亭子也已经建好。乍看上去,还真是美轮美奂,最主要是没有破坏原有的风貌,然后一座近百米的桥刚好起到修饰的作用,将整个画面感衬托出来。小岛上,几个精美的亭子若隐若现。

刚完工,一群小孩子率先跑上去感受,走到桥中间,捉住扶手缆索,然后死命摇晃。这些家伙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愈发兴奋起来,感觉有些荡秋千的味道。

不过,站在上面感受的摇晃感并不强烈。反而在岸上的人看起来整座桥好像一条爬行的蛇,一阵风吹过,身躯就会扭曲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