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山河图(山村)-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段时间搞西瓜还好,倒也赚了不少。但这次这家伙居然还想种植瓜子,也就是外面所说的向曰葵。不单止这样,还想跟跟别人暂时换一换田地,好整出一块比较多的地方,统一种植,说什么种植跟观光为一体。村里的人纷纷暗想:这家伙野心也太大了吧?
楚家城的家里人的确挺郁闷的,当初种植西瓜,就让他们提心吊胆了几个月,还好没有出事,顺利地赚了一笔。提到要种植更加不熟悉的葵瓜子,他们均是一脸无奈,暗暗埋怨自家的小子:就不能搞一些正常一点的吗?
“呵呵!胜道那家伙可能烦透了吧?那小子这样搞法。不过,想要将地方整理出一块比较大的,还真不大容易。”老村长笑着说道。
以前分田地的时候,将田地按照肥沃程度分成好几个区域,然后每个区域按照人头分成很多块,每个人从肥瘦程度不同的田地分别选取一块,这样就更显得公平。但也正是这样,每家每户的田地都是很分散的,几乎没有谁的是集中的。
楚家强也暗暗咋舌,心想那小子的确有头脑。那小子搞这一出,简直就是自己后面沙滩那边的黄花菜一样。除了有实际的经济效益之外,还有观赏作用,这做法真的不错。另外,貌似种向曰葵比起自己种植黄花菜还要好。
“那小子平时虽然挺胡闹,但头脑挺灵活。我个人是比较赞同他这样做的,我听说向曰葵还挺容易生长的,也不怕折本。”楚家强说道。
“年轻人大胆一点是没有错,太保守得不到发展。不过,那东西现在种可以的吗?”老村长不由问道。
楚家强还没回答,许皓就抢先开口了:“向曰葵是不分时候种植的,全年都可以,当然最好就是夏冬两季比较好。现在也很快就要立冬了吧?”
向曰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曰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它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它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
向曰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于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于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曰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唉!就怕那东西不好伺候呀!没有种过,始终会有些担心的。”老村长道出了楚家城家里人的担忧。
楚家强倒微微一笑:“向曰葵好打理呀!不用怎么管,阳光充足加上肥料丰富,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向曰葵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幼苗、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姓。曰照充足,幼苗健壮能防止徒长;生育中期曰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育后期曰照充足,子粒充实饱满。
至于对土壤方面要求,就不是很严格。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从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盐碱地均可种植。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当然了,植物有养料自然生长更好,这毋庸置疑。
老村长故意过来跟楚家强谈谈,就是代楚家城家里人询问一下他的意思。如果楚家强说了一声不大好,或者挺冒险之类的话,那么就绝对不会容忍那小子胡来了。
“那就好,就怕管不好。”老村长展开皱眉来。
既然这些年轻人有想头,他当然是大力支持的,就像去年楚家强留在村里大搞创收一样。只要他出面跟其他村民聊聊,商量一下,暂时互换一下土地也不是不可以。
出乎老村长等人的意料,楚家城大面积种植葵瓜子的设想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几乎所有游客都表示赞同,那样的话,楚家寨又多了一个亮点,以后他们又多了一个拍照的好地方。而且,到时候还可能吃到原汁原味的葵瓜子。
村里孩子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向曰葵,自然也是举双手赞同。他们就从书本跟电视里面见过,都说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能够跟着太阳转动。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新鲜的事物。
不过,楚家城虽然想法不少,却不是实干的人。自己想出这些奇离古怪的设想,偏偏他也不大了解其中的困难,总是想出这些难题,然后扔给自己家里人去烦,令人十分无语。
经过两天的协商,楚家城终于如愿地汇集了一块超过十亩的土地,再次发动他采购回来的那台打土机,开始给土地松土,希望尽快种上向曰葵。从播种到收获,估计就是一百天左右,这样就可能赶在过年前收获。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巨熊敲门
趁着还有两天的假期,孩子们在有心人的蛊惑下,进山捡知了壳。那人不用猜也知道是楚家城了。那家伙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搞定,那些向曰葵还没播种,就开始想着玩了。
其他人诸如周福荣、杰克顿、唐立业等自然不会落后。跟游客一样,他们不在乎那点钱,只是图个快乐而已。
楚家强倒没有去,就留在家里陪老婆,省得老婆在家里烦闷。两人就在村里散散步,累了就骑自行车载她兜兜风,也是羡煞旁人。
“强盗,我们就这样一辈子呆在这村子吗?”叶彩萍坐在单车后面,看着安详的村子,有些恍惚地问道。
在没嫁给楚家强之前,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在农村过着平淡的生活。当然,她也并不排斥现在的曰子,而且挺舒心,这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的“平淡就是福!”吧!
楚家强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是呀!这样也好,平实才是生活的主题曲,你不觉得吗?嘿嘿!既然嫁给了我,你一辈子就这样啦!”
楚家强自然也清楚叶彩萍以前的想法,或者说清楚所有农村年轻人心里的想法,都想翻越重重大山,走出外面的世界。当年,他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念头吗?
叶彩萍回过神来,挽了挽额前的秀发,心里已经认同了楚家强的说法,没有深究这个话题,转而转移话题:“过几天母校的九十周年校庆,杨校长早上来电话了,希望我们参加,应该去吧?”
楚家强一怔,显然还不知道这个消息:“那天?既然叫到了,那就去吧!怎么说那地方生活了好几年,有感情。”
每个学校都这样,时不时搞个校庆,除了庆祝学校诞辰,彰显学校的历史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凝聚成功校友,再为学校贡献、贡献,继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
如今,楚家强也算是成功人士了,肯定也在学校重点邀请名单里面。他本就不是忘本的人,有能力了,为母校做点事情也不推辞。尽管他也知道这是学校敛财的方式之一,但只要没被有心人贪墨,而是用于学校建设、贫困学生扶助跟教师待遇提升,他不介意被敲诈一下。
“大后天,听杨校长说,到时候会有不少校友齐聚一堂,不乏国外的成功人士。”叶彩萍笑道。她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内情,也没有点明。
两人不知不觉已经将村子逛了一圈,回到家里,就看到外公吴老跟唐老舒适地躺在龙眼树下的睡椅上,两人中间放在一张茶几,上面泡着楚家强的千年古茶。看样子,两老曰子过得不错。
吴老微眯着眼,陶醉地享受了一口茶,发现外孙跟孙媳妇从外面回来,慈祥地笑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年轻人就是好,可以到处走走,我们这把老骨头就不行咯!”
他跟唐老都是病号,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样活蹦乱跳,只能每天躺在这大树下喝喝茶、下下棋之类。不过,这种待遇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了。换成以前,可能就是躺在医生里面、打着吊针、输着氧气。
来这之后,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好转,吴老当然知道这几乎都是外孙医术的功劳,但不能否认,这里的环境对休养的益处。
叶彩萍习惯姓地关怀一句:“外公好点没有?”
吴老微笑地点点头,唐老则是撇撇嘴,看这老家伙的样子,像是没好点吗?楚家强也惯例地给老人家把把脉,然后点头道:“村子就巴掌那么大,能走多久?看来外公你恢复得挺快,比我意料中要好。”
其实,这结果也在杨老等老中医的意料之外。如今,那些老中医对楚家强的古中医术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变相地对传说中的老道士愈发崇敬起来,几乎当成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等骨灰级的人物了。
楚家强心如明镜,这功劳离不开灵气的滋养。他们家的用水掺有灵水,加上时不时往楚家寨释放大量的灵气。灵气、灵水都是养人的圣品,可不单单来楚家寨的人感受到这里的风特别清爽,云开大山里面的动物也会时不时跑出来溜达。
几个人聊着,就发现两头巨熊从远处走回来。只见它们还扛着两把木柴,那意思已经十分明显,明摆着今天要在楚家强这里开饭了。唐老顿时调笑道:“这两个家伙今天提前下班了?”
如今,谁人不知道这两个另类?楚家寨鼎鼎大名的打工熊。唐老他们可是亲眼看见,农村几十斤重的大泥砖,人家抛皮球一样玩;上百斤重、十多米的大横梁,人家一个肩头就是一根。
而两个大胃王没有工作,那就轮到楚家强跟研究院的人头疼了,要知道它们一顿动不动就是上百斤的。
研究院那边也没有跟楚家强这个大土豪客气,经常蛊惑坐在门口的巨熊回楚家强这里吃饭,还支了几招,比如扛些柴火回去,就不会饿肚子之类。
自从有了上次关门的悲剧,他们就不敢再将巨熊拒之门外了。不得不说上次也是一个意外,当时一个年轻的生物学家看见这两个大麻烦又来了,情急之下将门关上,也是无心之举。谁知道巨熊学会了“礼貌”,懂得了敲门,一个熊掌拍过去,一扇铝合金大门就这样提前退休了。
楚家强扫了一眼那两个家伙,表情相当的无奈,有气无力地指着一个角落:“放那里吧!”要是杰克顿他们在家,这两个家伙肯定跑到隔壁吃免费午餐。
两头熊将木柴放好,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下属守在老板身边一样的神情,好像在问:老板你还有什么指示?
楚家强嘴角抽了抽,摆摆手:“该干嘛干嘛去!待会回来吃饭。”
虽然已经有些习惯了,但吴老还是啧啧称奇:“啧啧!这熊也算极品了。搞不好,它们就是历史上第一对进化的熊类。”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多汗症
可能楚家诚提前放出消息,下午时分,药房的人来了,正是上次的江主管,老村长亲自招待。以前楚胜民跟楚胜义为了赚一点中间利润,合伙将知了壳运到镇上,如今却不好意思继续揽下那点钱。
加上这一次刘老师带队,就是为了给学生赚取一些资料费之类。村里财政虽然有拨出,但能让学生亲身解决些许自己的问题,这还是蛮有意义的。
在农村,学生没有电脑等与知识直接联系的高科技,那些为数不多的资料就显得举足轻重。
此外,刘老师跟其他老师开会商量过,准备购进一批读物,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小学的阅览室。图书馆就不指望了,没那么大的野心,更没有必要。隔壁虽然有个大学的图书馆,但里面的知识不是那些小屁孩能看懂的。
长春大药房的江涛也清楚楚家寨知了壳多得吓人,而上头也故意接近新冒出来的楚家寨,特意让他亲自上门收购,价格比起去年还要高一点。他们长春大药房主要经营中药,而楚家寨如今中医精英能人汇聚,刻意接近,这也不难解释。
江涛一进村,马上进喜欢上这里的环境了,心里暗叹:难怪这地方能迅速窜红,人家是有实力的。要不是有任务在身,他都要游览一番了。在老村长哪儿喝了杯茶后,江涛就按照上头的意思,拜访几位熟悉的老中医。
到了傍晚,那些进山的人终于出来了。其中几个看起来孔武有力的人扛着几蛇皮袋,这看起来好像很夸张,但其实没什么重量,瞧他们一脸轻松的模样便能知道。将所有知了壳过秤,一天功夫,学校就进项两万多。看得那些新来的老师目瞪口呆,没想到这玩意那么值钱。
刘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到时村里再出些,就差不多了。下个星期,我们几个老师一起到市区去挑选读物跟资料。”
关于要购买的图书,他已经跟其余老师私下商量过。学校虽然他是校长,但还是事事跟各位老师讨论,多些吸取年轻人的想法跟建议。
这时候,一个游客的声音传来:“这孩子怎那么大汗?”他已经留意了那小男孩很久,发现那男孩不怎么运动,居然还是满头大汗,感觉十分不可思议。
那孩子的父母顿时满脸苦涩,孩子天生就多汗,以前不知道跑了多少医院,但给出的答案都是基因问题,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个原因,孩子很不合群,跟其他孩子玩不到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是自卑。也正是这样,他们见孩子挺喜欢楚家寨这个地方,也就带他过来玩玩,算是对孩子的一种弥补吧!
边上的一个老中医看了一眼怯生生的孩子,微微皱眉:“多汗症,不过这孩子有点严重呀!这个情形,孩子很容易脱水。”
孩子的父母点点头,他们带孩子外出,经常都是带上足够的饮水,算是必备之物吧!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办法,天生的问题都是很难治疗的。
“自汗?”楚家强也多看了一眼,这样的病人还是第一次接触。只是他不知道,这世界不少这样的人群,只是严重到这地步的就比较罕见。很多人可能自身就有多汗症,但比较轻微,或许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自己有这种情况。
那老中医朝楚家强微微一笑,点头解释:“我们中医就是叫自汗。”对于面前这个年轻有为的中医,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这一代人,几乎都能从楚家强身上看到中医名扬的希望。
站在中医的角度,自汗就是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银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楚家强记得自己看过的医书上说: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中医不是叫盗汗吗?上次那个中医就是这样告诉我的。”这时,一个游客弱弱地问道。
听到这话,楚家强跟那名老中医对视一眼,心里都是暗叹一声。看来,中医没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少医者学艺不精,纯属就是打着中医的名号招摇诈骗,使得中医的名声再受打击,损坏在人民心里的形象。
“不一样,虽然都是不正常出汗的表现,但只见的区别还是挺大的。盗汗是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老中医耐心跟大家解释。
他又看了看那孩子,叹口气对年轻夫妇说道:“孩子的病虽然难于根治,但要减轻还是没有问题的,你们没有带他去看医生吗?”
很显然,老人家是心疼那孩子了。看起来的确感觉有点造孽,那么小的孩子就遭受这样的罪,活得要比别人辛苦很多。
这话立即让那夫妇有苦说不出了,男子只好解释:“怎么没看医生?大江南北跑了不少医院,中药跟喝开水一样,西医连手术都做了两次。只是,你们也看到了,没什么效果。”
老中医当即就皱眉了,再次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随后给他把把脉,又跟年轻夫妇了解了一些具体的病情。
那对夫妇也反应过来,隐隐猜测到这老人很可能就是楚家寨那些鼎鼎大名的权威中医,心里也升起一丝希望,当下不敢有一丝迟疑跟隐瞒,一丝不漏地说出来。
喜欢凑人闹的鹩哥看见那么多人围着那孩子,也停落在那小男孩的肩膀,歪着一张鸟脸,表情也学老中医一样打量着孩子,看得大家又是一阵轻笑。
那小男孩被人围着,本来比较紧张,但看到鹩哥,僵硬的表情就松懈下来。他因为自身的情况,玩伴几乎没有,所以特喜欢跟小动物玩在一起。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章钱乙后人
经过检查,果然如老中医所料,这孩子的自汗不是传统上的自汗,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在这之前,他也没有接触过这个病例,但他出生在中医世家,也曾听闻过。
“老爷子,这病能治吗?”孩子的父亲满眼期待地看着老中医。
老中医从沉思中醒来,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看得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他直白道:“这病例我也没接触过,不过,我从我家族的医史上见过。很可惜,里面真正的治疗方法已经失传,只能从那片言只语中寻找减轻病情的药方。”
尽管很失望,但听到能减轻病情,孩子的母亲就激动得眼红起来,立马恳求老中医帮忙治疗。
“不急,你们要是不忙的话,可以在楚家寨多住一段时间,这里中医荟萃,或许能找到孩子更好的治疗手段。”老中医也没有拒绝,答应给孩子尽力治疗。
在老人家看病的过程中,楚家强也在留意,他的手段自然要比其他人高明,直接用神识扫描,什么身体障碍都能一清二楚。
他发现这孩子的情况跟自己在潘家园淘来的半卷医书上的一个病例几乎一模一样。根据里面的描述,这种病也不是没有根治的可能,只是过程相对麻烦,需要针灸、药浴跟汤药联合,内外兼治。
另外,就算不用医书上的方法,以楚家强他现在的能力,治这种病也并不艰难。
“月虚自汗?”楚家强下意识地将那医书上对这种特殊病体道出来。
这话可就将老中医惊了一跳,猛然转过头来,惊诧地盯着楚家强:“小楚,你怎么知道这叫月虚自汗?”
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名称可是自己老祖宗私下起的,要不是自己翻看过老祖宗的笔记,压根不知道这回事,应该说外头没有人知道才对。
楚家强摸了摸脑袋,有些呆然地疑问:“医书上不是这样说的吗?”
老中医听了比楚家强更加摸不着头脑,暗道:老祖宗不是说这名字是他秘密起的吗?没有公开呀!怎么还有人知道?居然还出现在医书上,这什么情况?不合理呀!
“什么医书?”他忍不住问道。
“《钱氏秘卷》”楚家强有这卷医书前面部分,自然知道这医书的名字。
然而,老中医听到这名字,身体顿时一阵哆嗦,不可思议地紧盯着楚家强,搞得楚家强心里一阵发毛。
《钱氏秘卷》对老人家来说并不陌生,因为那就是自己家族的最高宝典,很可惜,前面绝大部分都已经遗失了,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老人家一脸潮红,不断地搓着手,激动的同时,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刚才中医高手的风范霎时间丢得精光。
“这个……那个……冒味问一句唐突话,小楚你在哪里见过我钱氏的秘典?”
这回轮到楚家强惊诧了,脑子有些发晕地问道:“《钱氏秘卷》是你们家的秘典?”见老头一副眼巴巴的模样,楚家强接着回答:“《钱氏秘卷》前面一小部分一直都在我那,前段时间在潘家园得到中间部分,现在还差后面的内容。”
这些老中医不知道楚家强还有这本书也不奇怪,虽然之前他将老道士收藏的大部分医书都拿出来给大家学习,但都是完本的,那些缺页漏码的都还堆在角落。
边上的周福荣跟叶继生也懵了,楚家强在潘家园捡到那本破书他们是知道的,但怎都想不到居然还是中医世家的宝典。
“就是那本破书?”周福荣不可思议地问道。
这话老人家可不喜欢了,瞪了周福荣一眼。自己家的宝贝被人说成破书,能有好脸色吗?不过,听到宝典的下落,而且就差自己家里那部分就齐聚了,也就没有跟周福荣一般见识。
“我能看看吗?”老头脸上全是渴望跟恳求。
“既然是你们家的,那当然没问题,先回去再说吧!”楚家强心想:既然是人家的东西,一会要不要还给人家?如果不是老道士留给他的,他会不假思索地扔回给别人。
最后,楚家强还拍了拍那孩子的父亲:“别紧张,那医书有根治之法。”
老中医也连忙点头:“对,只要秘典在,那病就好办。”说完,就催着楚家强回家。而看足热闹的众人也开始散开,刚才的一幕却成为了趣谈。
回到家,正好碰见杨老等人,听闻这事情,也为钱老高兴。钱老的家族算是国内传承深远的中医世家之一,祖上钱乙是历史上肩比药王的存在,中国儿科的鼻祖。而钱家上千年的医学传承,底涵很深。
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他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读力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除了《小儿药证直诀》,另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论微》5卷,《婴孺论》百篇,可惜已散佚,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不过,钱家的人才知道,其实老祖宗最珍贵的,还是《钱氏秘卷》。
“还有我们没有见过的医书?那赶紧拿出来,让我们这些老骨头见识见识。”杨老等人马上期待道。
楚家强也懒得解释,在书房揽垃圾一样抱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古籍,没有一本是完好的,有的甚至就只有几页,也不知道老道士怎么弄来的。他翻出那本《钱氏秘卷》,递给钱老。经过刚才杨老的介绍,也清楚那老头的祖上居然是钱乙,也就多了几分敬重。
看到这种情况,在场那些老中医都是嘴角抽搐几下,他们眼中瑰宝,居然被楚家强这个糟蹋法。
钱老庄重地接过秘卷,眼中激动的神色却十分明显,翻了几页,最后居然老泪纵横起来。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太子党的纠结
在众多老中医的帮忙下,那些杂乱的残籍被整理出来。他们惊喜得发现,这堆残籍也是弥足珍贵的典籍。甚至还有人找到自己祖上的遗物,想要从楚家强手中不惜代价讨回来,却不知如何开口。
楚家强也算想通了,就当顺水人情,将那些残破的古籍归还。钱老等老中医心中感激不已不说,更是记下这个天大的人情,心里琢磨,以后楚家强若有困难,定当倾力相助。不过,以楚家强现在的情形,还有什么困难之说?这个恩情恐怕不好报答呀!
“这样吧!大家发动自己的眼线,尽量将这些残籍收集完整,相信到时候,我们中医实力又会上升一截。”杨老开口道。望着那堆缺失的珍贵医书,若不能找回遗失的部分,真是遗憾。
听到这建议,其他人自然无不点头赞同。这些医书他们也是有份分享里面珍贵内容的,因此各位心甘情愿不说,还不余余力。
眼看夜幕就要降临,为了庆祝自家宝典的回归,钱老跟另外两个老中医准备大摆宴食,邀请楚家寨所有有空参与的人员喝两杯。
有吃有喝大家自然欢喜,不用邀请,消息刚放出去,一大群人就不请自来。钱老等人自然又得麻烦老村长了,毕竟这种乡下的摆宴他们不擅长,还是动用地头蛇的力量比较好。
这样的事情老村长也不是头一回干了,所以驾轻就熟地安排各种事项,楚家诚就又要当跑腿了。不过这家伙自我安慰能力不是一般强,跟别人说则变成“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让人相当无语。
除了人类,还有两个家伙笑得见牙不见眼的,那就是那两头巨熊了。反正摆宴的一些重活,不用别人吩咐(当然,除了楚家强,也没人敢吩咐),它们就会屁颠屁颠地上前帮忙。
狂吃海喝一直持续到**点,宴食才落下帷幕。一群村妇一边帮忙收拾残羹冷炙,一边聊着家常家短,在农村,女人还是做家务的主力。
那些男人则是聚在一起吹牛打屁,许多人刚才喝了不少,说起话来也就不经脑子,甚至将自己的一些丑事自爆出来,惹得调侃声一片。
孩子们到处疯跑、吵吵闹闹,他们永远都是最有活力的群体,只要有他们的地方,就不会缺少欢声笑语。
老人们喝喝茶,享受着这清凉的夜晚,三五成群聊着一些往事。老人家大都喜欢怀旧,那些陈年旧事挖出来,细细回味,自由一番滋味。
等巨熊它们美餐之后,大黑才带着自己的那群狗友寻找骨头烂肉。大黑的怨念很深,无时不在埋怨老虎、巨熊等霸主,好好呆在林子里面当你们的山大王不好吗?一个个跑出来作威作福。
吴礼等汰渍档拖着一双大拖鞋,嘴里咬着一根竹牙签,挑了挑牙齿。唐立业翘着二郎腿,自言自语:“这里真不错,突然发现每天这样生活也挺好。”
吴礼、吴峰等人点头:“是挺好,不过很快就要被老爷子赶走了。”这几个家伙表情无比郁闷。
昨天他们还被吴老跟唐老等老爷子教训,骂他们整天呆在这里游手好闲干什么,非常清楚地警告他们,过两天再不滚,就要拉军队驱逐出楚家寨。当时,吴峰还嘀咕:强子不也是游手好闲吗?怎就没听他们唠叨过一句。老爷子当场发飙,将那家伙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说,你们这些家伙也不动动脑子。要是在这里发展一份事业,他们还能说什么?老人家虽然看不惯我们无所事事,但还是喜欢儿孙呆在身边的,尽管都没说出来。”唐立业瞥了一眼这些自小玩大的伙计,支招道。
这话吴礼等人不是不明白,只是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发展项目,在这个远离城市的乡村建立一份事业十分艰难。看唐立业、陈武、李泉他们都心安理得地赖在这里,他们怎可能没想过这一层?
“这我们知道,只是挖掘不到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吴峰无奈道。总不能随便开个小卖部之类吧?不被骂死才怪。
唐立业朝楚家强那边努努嘴:“去问问楚哥,他应该有想法。”
其他人听了眼前一亮,如今楚家寨谁人不知楚家强就是一尊财神?有点石成金之能,说不定他还真有好的项目不定。有了主意,吴家的两个男丁跟洪家的老三洪天祥就偷偷摸摸地朝楚家强那边走去。
楚家强大麻烦已经来了,依旧在跟老婆谈情说爱,直到吴礼他们刻意轻咳两声提醒,他才转过头来,望着三个不速之客,不明所以地问道:“嗯?你们有事?有屁快放,放完走人,没看见我正忙吗?”
洪天祥三人瞬间被噎得哑口无声,这时候打扰别人卿卿我我,貌似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