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美人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回奔了一阵,找到了那几个宫中侍卫。侍卫们还似乎有些担心,道:“公主,你回来了,我们刚才在这四周找了一阵,没见你,我们一阵担心呢。”

此刻赵真却一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道:“我们追那只银狐去了,你们追到了么?”


那些侍卫纷纷摇头。赵真便道:“算了,我们回去吧。今天还有点冷的。”我们便拨马而回。那些侍卫虽然觉得这次围猎就这么草草结束有些奇怪,却也并不在意。这个赵真有时就是这样喜怒无常的。

回到太平宫,我便早早告假回家。赵真似乎有愧于心,觉得欠了我什么,就同意了,只是吩咐我明天早上要再来报到。

我回到观雨阁。张倩倩见我这么早回来,也十分高兴,道:“要是每日这样,还有每月的五十两银子赚,对你来说,还真不错呢。难怪你答应恕?quot;”

我不由的没好气的道:“你希望每日都这样,我还不希望呢。我现在还没吃中饭呢,肚子饿的厉害。”

现在才刚过午饭的时间。那女仆便忙把饭菜热了端上供我吃。


剩下的这个下午自然是在和张倩倩的练剑中度过的。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太平宫。这一天那安乐公主倒没有再去打猎,只是领着我在皇宫各处走了走,让我对这皇城熟悉了许多。

在经过那安乐公主口中的静心宫的时候,远远便见一道白色人影正好一闪而过,入内去了。我却看得一怔,看着刚才那白影进去的宫门,沉思不已。

那安乐公主见我发楞,不由奇怪的道:“你在想什么?”

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觉得刚才那道白色人影在印象中太象某人了,只是隔着较远,那白影消失较快,一时还不敢确定。

我便问道:“安乐公主,这静心宫是什么人居住的?”

赵真听我问起,便道:“是皇上的纪妃所居,你问这个干什么?”

纪妃?闻言我脑中灵光一闪,更是来了兴趣,道:“我是随便问问。这个纪妃是什么人呢,你给我讲讲。为什么叫纪妃啊。”

赵真不悦的道:“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你忘了我跟你说过的话了么?”

我忙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不是那个打猎吗。你就跟我说说,那个纪妃为什么叫纪妃啊?”

见我提到打猎之事,赵真脸色稍缓,瞪了我一眼,道:“真不知道你要知道这些要干什么。就告诉你吧,纪妃之所以叫纪妃,就是因为她姓纪啊,你怎么这么笨呢。”


原来如此,看来刚才所猜很可能是真的呢。因为我刚才所见的那道白影,太象那个纪紫衣了。而此刻她来的这静心宫住的又是姓纪的纪妃,如果那道白影不是纪紫衣,那这事也太巧了点。

我不由继续问道:“这个纪妃有皇子或者公主么?”


见我喋喋不休,赵真只得继续答道:“纪妃生有一个公主,就是那长平公主。听说这个纪妃身怀武功,还不差呢,听说以前是一个叫什么静念斋的女弟子。她是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行走江湖而结识的……。”

赵真索性一古脑的说了一大堆。我却听得更加愣在了那里。
卷三第三十二章宴会之争

长平公主,不就是那护月堂的首脑吗?这个纪妃以前还是静念斋的女弟子,那么,这个长平公主,和那个静念斋女弟子,武林盟的执行堂堂主纪紫衣,大有可能就是一个人了。如此一来,一切就都合情合理了。以前的疑问也得以解释了。难怪那个纪紫衣在汉月如此有权势,原来她竟然是长平公主!那么,刚才那道进去静心宫的人影,必也是纪紫衣无疑了,她来看她妈来了。

晚上回到观雨阁,我不知这张倩倩知不知道那纪紫衣的公主的身份,便试探的道:“倩倩,你对那个纪紫衣了解多少啊?”

张倩倩有些意外,问道:“你是问纪姐姐吗?”

我点了点头,道:“如果你的什么纪姐姐是叫纪紫衣的话,我就是问她了。看来你们两个关系不错的样子。”

张倩倩道:“我跟纪姐姐当然很熟了。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呢?”


我道:“我不是问你跟她熟不熟的问题,而是问你,你对她了解多少。比如说,她的一些另外的身份,不知你知不知道,看她对你是否有所保留的。从中就可以看出她对你是否是真的那么坦诚相待了。”

张倩倩若有所悟,讶道:“莫非你也知道了么?”

“什么我也知道了,你知道了些什么啊。”我问道。

张倩倩吃吃的道:“你不是想说,纪姐姐原来是汉月的公主吧。”

闻言我一怔,原来这个张倩倩是已经知道了。看来那个纪紫衣对她还真是够坦诚的。我不由不悦的道:“张姑娘,原来你已经早知道了,还不跟我说。”

张倩倩娇嗔了我一眼,道:“我怎么知道你想知道这个啊?不过,其实呢,我也是刚刚知道她的公主身份的。真想不到,原来纪姐姐竟然是位公主。”

“你是不是很羡慕啊。”我道,不过听她说也是刚刚知道,不由讶道:“你是刚刚知道的?什么时候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张倩倩道:“她刚才就来过这里了。她后脚走,你前脚就来了。就是她刚刚亲口告诉我的。开始我还以为她在跟我开玩笑呢。”

我不由吃吃的道:“这么不巧,她来这里是干什么来了,不会是专门来告诉你这件事的吧?”

张倩倩白了我一眼,道:“当然是专门来看看我的了。至于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件事,据她说,反正这事过几天也不会是什么秘密的了,终究是要公开的。”

原来如此。她大肆把武林盟的人招入护月堂,已经是摆明了要跟汉月朝廷走一条道了。此刻表明她的公主身份,倒更能收拢人心。

我又问道:“她提到我了的吗?来到枫城后,我还一直没见到她,还没向她道谢呢。”

张倩倩摇了摇头,道:“没有。”

我不由一阵怀疑,也不知她说的是不是真的。但也不好去反驳她。但或许那纪紫衣对此也有所顾忌吧,这反而说明她心虚。

张倩倩又道:“她来邀我明日一起去宫中参加皇后的四十寿辰。她还不知道你已当了那安乐公主的随身侍卫呢,她一直还以为你是翰林院学士呢。”

我淡淡的道:“我现在也是翰林学士,不过是兼任翰林院学士。翰林院学士这个头衔还蛮好听的。我希望能一直兼任下去。”


张倩倩问我道:“你明天去参加皇后的寿辰吗?听说明天的宴会,不光是庆祝皇后寿辰,还是汉月这次南征大军凯旋的庆功宴。征南主帅大皇子齐王殿下以及很多南征大小将官都特意赶回来了呢。所以明天的宴会必定会热闹非凡。”

我点了点头,道:“明天的寿辰,安乐公主肯定要出席,我作为她的随身侍卫,也只能去了。你答应了那纪姑娘的邀请去参加宴会吗?”

张倩倩点了点头,道:“难得有这次机会,我很想看看呢。”

我不由的略皱了下眉,朝她泼了一盆冷水,道:“我看你就别去了,凑什么热闹,待在家里多好。”

张倩倩满脸的欣喜不由一沉,道:“你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我不能去呢?”说着看着我,一脸的不解。

闻言我却说不上话来。虽然我很不愿意她去,可是却还真不能讲出个理由来,只得道:“你的脚长在你的脚上,没有长在我的脚上。你要去当然可以的。”

张倩倩不由的脸色一变,道:“我的脚当然是长在我的脚上,我去不去,你还管不了我!”说着一赌气出门去了。“砰”的一声把门摔的轰响,把我着实吓了一跳。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听到隔壁有抽泣声传来,不由的叹了口气,道:“这个张倩倩,她到底想干什么啊,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我只得起身,来到隔壁,门却紧锁着。我便敲门道:“张姑娘,张姑娘,你在干什么啊,快睡觉了。”

敲了半晌,没见人过来开门,那抽泣声倒似乎更大了。“张姑娘,你开开门了。”我叫了几声,仍没有反应。

我看了看那窗子,还好没关上。我把窗格支起,用了一招飘絮身法,这才得闪身入内。一看,果然见那张倩倩此刻伏身床边,似乎哭得快不行了在那。

我叹了口气,走了过去,道:“张姑娘,你怎么哭起来了,别哭坏了身体,明天你还要去参加宴会的呀。”说着我走到床边紧挨着她坐下。

张倩倩果然渐渐停了抽泣,我看着她的侧脸,泪渍犹存,十分的动人。

我又道:“好了,好了,我告诉你了,我不希望你去,是怕别人看上你了。”

张倩倩这才转过身来,缓缓靠入我的怀中,抱住了我。

我只得又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我不希望你去,是怕别人看上你了。你明白了吗?”

张倩倩突然破涕为笑,轻捶了我一下,娇声道:“你这个人呢,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动不动就把人家惹哭了。”

“什么时候你把我惹哭了,看看你能不能。”我不由的道。

张倩倩不由又轻捶了我一下,娇声道:“这辈子是只有我受你的气了,还能惹的起你么?”

我忙道:“不要这么说啊,事无绝对的呢。”

张倩倩偎得我更紧,柔声道:“有绝对的。不管你怎么惹我生气,我是不会让你生气的,我舍不得。”

听了此话,我的心里象喝了蜜一样的甜。
卷三第三十三章公事公办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太平宫。赵真早等在那里,见我来到,便道:“林侍卫,你来了。我正等你呢。”

我看了她似乎就要出门的样子,便道:“安乐公主,在下来了。你等我干什么?”

赵真道:“我们现在去城南的大校场。那里父皇正准备此次凯旋的南征大军的阅兵仪式呢。”

我听了心中一动,暗道:肯定好看的很。不由的道:“谢谢你啊,安乐公主。”

赵真闻言不由讶道:“你谢我什么?”

我忙道:“没什么,还是不提了。”

赵真还以为又是上次打猎的事,也不由脸上微微一红,道:“好了,我们快去吧。”说着当先出了太平宫。


宫门前停着数匹马。几个宫中侍卫正牵马等在那里,其中就有上次她的坐骑胭脂马和我的坐骑黄鬃马。这个赵真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出门都是以马代步,倒不是很喜欢坐马车。


我们上了马,一行十来人便向城南的大校场驰去。奔出皇城,因为行人渐多,只得在长街上稍稍策马缓行。驰到一个街口的时候,便见旁侧也有十数骑朝这里奔了过来。其中一些人见到我们,还不由高声喊道:“果然是安乐公主殿下,等等我们。”

我不由扭头看去,却原来是吴匡罗迪徐云那帮人。赵真跟他们年纪相仿,从小就跟他们多有在一起游玩的时候,此刻见到他们,便缓了缓马步,让他们追了上来。

那个吴匡一马当先,赶到近前,想催马凑到赵真的身边,却被我的马挡在了左侧。

那吴匡这才看清是我,不由脸色一变,道:“又是你这小子,你怎么会在这里,快闪开,我要跟公主叙话。”

我淡淡的道:“吴公子,对不起啊,我现在是奉命行事,在执行公务啊,实在是抱歉了。”

吴匡一愣,没反应过来,吃吃的道:“什么执行公务,你胡说什么。”

我向他解释道:“吴公子,我现在是安乐公主的随身侍卫,必须跟随在安乐公主左右,所以你要我闪开,其实是有妨碍公务之嫌的。”

吴匡闻言更是吃惊,呆呆的看向赵真,闻道:“公主,他说的话可是当真?”

赵真点了点头,道:“嗯,他是我的随身侍卫,是不能离开我的左右的,你就跟在我马后吧。”


吴匡见果是真,又见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由气炸了肺,紧跟着一阵阵醋意涌了上来。他对这个安乐公主早就垂涎已久,早就做着有朝一日当上驸马爷的美梦。此刻见我竟然成了他梦中情人的随身侍卫,关系菲浅,哪还不能又气又急,酸火直冒?


虽然一时对我恨极,但此刻也不得不强忍住一时的怒火,乖乖的跟在了安乐公主的马后,他毕竟也不想担妨碍公务的罪名。此刻他身在马后,看着前头我跟赵真并骑而行,有说有笑的样子,更是怒火中烧了。


旁边的罗迪似是了解他的心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朝他使了使眼色,低声道:“吴兄且冷静点。依小罗看来,其意不过是想激怒吴兄,让吴兄在公主面前失态,从而破坏吴兄在公主面前的良好印象。吴匡若不冷静点,岂不是正中了他之奸计。”

吴匡不由的咬牙切齿,暗道:你说的倒轻巧。事不关己,你当然可以说大话了。做为当事人的我,此情此景,却教我如何能冷静的下来。

还是罗迪开口了,只听他大声问道:“公主殿下,你可是去看大校场的阅兵么?”

赵真在前头答道:“是啊,你们是去哪啊。”


罗迪道:“我们跟着公主,当然也是去看大校场阅兵的了。有这样的好戏,怎么能错过的呢。”心中却在暗暗纳闷,如果平时有这样的热闹,她一般都会叫上自己这般人的。今日这次却对自己这般人不闻不问,不知道是为什么。


众人往着城南的方向驰了一阵,已经快到了大校场。其间那吴匡贼心不改,几次想催马抢占那赵真身边的位置,都被我无意中挡住了。有次抢的凶了,几乎要撞在一起,更是惹的赵真对其大声呵斥,最后还是我在旁边讲了讲情才作罢。

大校场前,禁卫森严,我们都不由的放缓了马步,缓缓而行。到了入口处,我们纷纷下马。入口处的守卫军官见是安乐公主驾到,方才放行让我们进入。


大校场果然很大,空旷辽阔,足可以容下十数万人。平整的地面,清一色用大块的青石铺成。大校场前端中央有一高台,此刻高台周围布满了禁卫精兵。遥遥看见十多面黄龙旗迎风飘扬。那是皇帝的旗帜。显然皇上赵广正在那处。


我们把马栓入马棚。赵真在前,我们紧随其后,沿着禁卫林立的校场边的通道,一直行来。这些禁卫或执枪,或执戟,肃然侍立,弄得我们也一时噤若寒蝉,不敢再随意喧哗。免得一不小心,扰了军纪,可是要挨军棍的。


不久就行到了高台下,赵真拾阶而上,我们正要紧跟其后,从这台阶步上高台,突然听得“锵”的一声双戟交鸣之音,台阶边的执戟禁卫已经伸出长戟,拦住了我们。这些禁卫认得安乐公主,却不认得我们,当然不会放行。

这时众人都纷纷叫嚷。那吴匡大声道:“我是左宰相之子,你们还不放行。”接着又有什么“我是某某之子”,“我是某某之孙”的声音传来,桀骜不逊,要这些禁卫放行。

哪知禁卫不为所动,道:“皇上有令,必须四品以上官员,或手持此次阅兵观礼竹牌者,方能入内!”

众人听了,不由一阵泄气,他们虽然多是一些王侯高官之后,可是哪里有什么功名在身。就是那罗迪,也不过是个七品的翰林院学士罢了。那竹牌也是没有的。

我当然也没有,心中一痛,正待转身走回,却听得那安乐公主赵真转身在台阶上大声斥责道:“林侍卫,你想去哪里,还不快快紧跟上来!”
卷三第三十四章校场阅兵
我不由的站住脚,转身道:“公主,我是六品的啊,不是四品的啊,也没有竹牌的啊。”

赵真朝那些禁卫斥道:“那是本公主的随身侍卫,你们还不快快放行!”

那禁卫听得我是安乐公主的随身侍卫,当然知道随身侍卫都是要随身的,连忙撤了相交的双戟,放了我进去。

我走上台阶,来到赵真身边。赵真朝着台阶下吴匡那些人道:“你们先回去吧,或者就在那里看看也不错的。”


说着又对我道:“你刚才怎么不说出你的身份呢,看他们还敢不敢拦你!你作为本公主的随身侍卫,以后要象点样子,哪能随便这样就被人拦住了,岂不是丢了本公主的面子!”

我忙道:“谨遵公主教诲。”

赵真这才道:“好了,我们快上去吧。”说着转身向高台上走去,我连忙紧跟其后。


上到高台,便看见皇上赵广正坐在一张长桌边的龙椅上,身边还坐着一名宫装妇人,四十左右,面容雍容华贵,却不掩慈祥之色。旁边则站立着各色王侯,吴昆,徐光左右宰相以及尚书,侍郎,将军等等一些朝廷文武大臣。


赵真走了过去,朝赵广拜了一拜,道:“真儿见过父皇。”又对着赵广身边坐着的宫装妇人拜道:“真儿见过母后。”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宫装妇人便是当今汉月国母仪天下的周皇后。

皇后拉过赵真,怜爱的道:“真儿也来了,我还正要派人去叫你呢。”

赵真依着她母后,娇声的道:“母后还不知道真儿么,这么好看的热闹,如何会不来的呢。”


我这时站在赵真的旁边,自然是没有说话的份。略略扫了一眼场中,发现皇帝身边,站着一人,令我有些意外,却是那纪紫衣,也就是如今的长平公主了。说起来,她也应该是汉月此次南征大胜的大大有功之人呢。此刻她穿着一身浅紫色春装,配着她修长窈窕婀娜的身材,更是秀色动人。


那个二皇子燕王殿下赵琦也在场。在他旁边,还站着一人,二十七八的年纪,气宇不凡,面上英武之气,颇象那皇上赵广,我不由猜想他就是此次汉月南征的元帅,大皇子齐王殿下赵扩了。


另此刻我不敢多看,恭身侍立于侧。那皇上赵广看见我,一笑道:“林爱卿,想不到你竟然是文武双全啊。小周,这位便是那个一人独解那飞驼国三个千古奇联的林学士呢。”想不到他称呼皇后叫小周。

周皇后闻言“哦”了一声,向我看来,打量半晌,点了点头,道:“汉月有如此的文武之才,真是可喜啊。”

我想不到旁边文武大臣这么多,皇上偏偏会对我这么一个随身侍卫说话,忙恭声的道:“皇上皇后过奖了。子羽也只是粗通文墨,略谙武技,实不敢称文武全才啊。”

周皇后更是赞赏,道:“年轻人,还懂得谦虚,更是好的。”

这时一位执事官员过来,禀道:“皇上,时辰已到。”


皇上赵广点了点头,一看燕王赵琦旁边的那位青年,道:“扩儿,开始吧。”这位果然就是大皇子齐王赵扩。他是此次南征的主帅,这次南征大军凯旋的阅兵式也由他来主持。


赵扩领命,持了一面令旗,步下高台,骑上一匹白色骏马,奔入大校场中央。只见他扬手令旗一举,顿时一阵“呜呜呜”的号角长鸣声响起,接受此次阅兵的汉月南征大军开始缓缓入场。

首先进场的一个骑兵方阵。大约有五千人的样子。一个个身披铁甲,头戴铜盔,精神抖擞,催着整齐的马步,缓缓奔入场中。


在这个骑兵方阵的前头,我看到的正是那汉月定北将军杨子昭。这也并不奇怪。此次汉月南征,杨子昭的中路军首先发动,奇袭洪都府得手,紧接着南下包围襄都,最终和西路军一起攻克了襄都。攻占襄都,可以说是此次南征的最关键的一场战役了。在随后的战役中,杨子昭的中路军也多有建树,屡立功勋。可以说,这杨子昭是此次南征大胜的最大功臣了。看来这个骑兵方阵,应该便是他的骑兵精锐“飞鹰营”了。此刻由他们第一个出场,也是名至实归。


五千骑兵方阵奔入到场心,三呼万岁,喊声震天,令人不由有热血沸腾之感。紧接着这五千骑兵方阵分成数路,在广阔的大校场的中央,驰骋穿梭,演练起一套骑兵阵法起来。


我在高台上,向下看去,只见这驰骋的几路骑兵交叉穿梭,进退有序,时分时合,不时幻化出各种骑兵阵形,看得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由的暗暗为此刻台下罗迪那帮人惋惜起来。他们身处台下,是观看不到这些阵法变幻的精妙之处的。


演练了一阵,这五千骑兵最后又重新合成一个方阵,又是三呼万岁,这才在大校场的前端缓缓立定。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不见一丝的杂乱,显示出这“飞鹰营”的训练有序,不愧是支精锐之师。

皇上赵广在台上看得连连颔首,对左右的文武大臣道:“这杨子昭果然是个难得的将才啊,有此精锐之师,又何有惧那匈奴之理?”旁边的文武大臣也都随身附和称赞不已。

杨子昭的骑兵方阵立定后,又是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响起,紧接着的是一个大约万余的步兵方阵步入场中。也同时开始了他们在场中精彩的演练。


我继续欣赏着台下的步兵方阵精彩的表演。高台上的众人也都被吸引过去了。我不经意的眼光扫过高台下那骑兵方阵前头的杨子昭,却见他此刻的目光也在向高台上望来。我不由心中一动,顺着他的目光而来,便看到此刻正俏立在高台的那长平公主纪紫衣!


看来这杨子昭也很喜欢看这纪紫衣嘛!我不由又看向那纪紫衣,心起好奇,想顺着她的目光,看看她此刻又在看什么。哪知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顺了一阵竟然发现目光路线竟然断了。她此刻虽然看着台下,我竟然看不出她到底在看向哪里。我不由暗暗惊叹,这纪紫衣一身武功不着皮相,令我看不出深浅,难道她的目光竟然也是如此的不着皮相,让人看不出她的目光注意所在吗?

我不由沿着她刚才的目光看了回去,不由一怔,难怪刚才的目光路线突然断了,原来她此刻正扭头向我瞥来!
卷三第三十五章信阳宫宴
在我一怔间,纪紫衣的目光已经转了回去。这次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才看到她看的是此刻那高台下的步兵阵法演练。

整个阅兵仪式持续了约一个多时辰,最后以大皇子齐王赵扩向皇上赵广献上华炎的山川地理图册而结束,表示华炎故土从此永归汉月国版图之意。


赵广当场便宣布了一些封赏。此次的南征各大小将领自然都是加官进爵。比如那中路军的主帅定北将军杨子昭,便被封为平南侯。那西路军的主帅安西将军潘斌,被封为安南侯。那潘斌此刻尚在南州,并没有前来,不过派了身边一员副将作为代表来参加了。

此刻已近午时,中午将在长乐宫大摆庆功筵席,主要是军方的一些高级将领以及此次南征的大小将领出席。紧接着下午便要开始庆祝皇后的四十寿辰了。

校场参加此次阅兵的南征军退出校场后,皇上在三万精锐禁卫军的护送下,开始起驾回宫。众文武大臣自然也是跟随在后。


我也紧跟在那赵真身边。进了皇城,皇帝赵广先回了大明宫。一些将参加中午信阳宫庆功宴的人则直接奔往长乐宫。赵真也是爱凑热闹的人,便要拉了我也往信阳宫这边走来。此刻我扭头四顾一下,却不见了那长平公主纪紫衣的身影,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走的。

我见赵真要去信阳宫,便道:“那是为南征大军摆的庆功宴,我没有什么功劳,而且先前还是罪臣来的,这庆功宴跟我毫无关系啊,我就不去了。”

赵真不由讶道:“怎么了,难道你现在就忘了你的身份了,你是我的随身侍卫,我去哪里,你就要跟去哪里,哪里还能让你挑你喜欢的地方去的,不喜欢的地方就不去的!”

我只得道:“那好吧,不知那里有没有我的座位,我们去吧。”

赵真嗤的一声,道:“当然不会有你的座位,你就只能看着我吃。当然,我会抽空放你一会儿,让你去随便吃点什么的。”

我知道她说的随便吃点什么的也必然是平常难吃到的皇家御厨美食,便只得跟了她,往信阳宫这边走来。


走了一会儿,正穿过一座金水桥的时候,突然见到斜侧有一大队戎装军官走来,领先一人便是那定北将军,刚被封为平南侯的杨子昭。他的旁边,除了四名银衣卫外,其他的有老有少,都是军官装束,从他们的肩章都可看出军职颇高,想必都是他的中路军的部下高级将领,随了他一起来信阳宫赴庆功宴的。


待走得近前,那赵真朝那杨子昭娇声欢呼,道:“杨大哥,你好啊,好久没见了!”说着脸上颇露出敬佩仰慕之色。杨子昭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已经成为一方统帅,自然博得她这等少女的钦佩之心。


杨子昭忙行了一礼,道:“杨子昭见过安乐公主殿下。”说完目光扫了旁边的我一眼,却没有说话。在他印象中,自然是认识我的,说起来,这是他第三次见到我了。第一次是在洛都纪紫衣的府邸。第二次是在那洛都城郊的秋雁塔旁的东山湖边。

赵真笑道:“杨大哥就不要多礼了,显得生分了呢。杨大哥是要去长乐宫吧,赵真跟你们一起去吧。”


杨子昭自然不会拒绝,便和赵真并肩走在前面,我们在后相随。一路上那赵真自然向杨子昭问起这次南征的情形。那杨子昭似也十分的健谈,专门向那赵真讲起一些有趣的故事,惹得那赵真一路上娇笑不停。


我跟在后面,和杨子昭的那些部下走在一处。走着的时候,隐隐觉到队伍中一人不时向我这边看来。我不经意的转头瞥了一眼,发觉那是一个年纪和我相仿,二十一二的少年军官。看他肩上勋章,似乎军职还不小。他此刻目光所注视的,竟然是我腰间的那柄,张倩倩送我的秋水剑。

见到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少年军官转过头去,不再看向这边。我虽然心中存疑,但也故作不觉,没有去询问。因为这柄秋水剑虽是张倩倩送我的,我却没有多问它的来历。

到了信阳宫,此刻午时已近,赴宴的人也都来的差不多了,正在信阳宫的执事人员的安排下,各就各位。

那赵真跟杨子昭谈得似是十分有趣,似乎还没有尽兴,竟然坚持要求要跟杨子昭他们共坐一桌。


信阳宫的执事人员无法,只得临时在杨子昭的身边另添了一个座位,供那赵真就座。赵真一屁股坐下去,朝着旁边的杨子昭娇笑几声,似乎十分的得意。又朝我招了招手,大声喊道:“林侍卫,你快过来,站到我身边来!”似乎要让大殿中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她的随身侍卫一般。

我只得依言走了过去,站在了她的身边,看着四周满座的人几乎都有座位,就我一个人站着,虽然心中一时颇为不服,却也无可奈何。

那个杨子昭似是十分的客气,看了我一眼,对那赵真道:“真公主,这位是你的随身侍卫么,不如让他也落座,和大家一起喝酒吧。”

哪知那安乐公主赵真却道:“不行,他是我的随身侍卫,哪能跟我坐着一起喝酒的道理,绝对不行!礼不可废!”


我也忙道:“杨将军的好意,子羽心领了,但礼不可废。”杨子昭便也只得作罢。我却在一旁暗暗骂道:好你个赵真,什么礼不可废,当初在万寿山打猎的时候,你怎么不说礼不可废了!可惜那赵真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道我心中正在骂她,此刻仍在和那杨子昭谈笑不已。


这个庆功宴是由那大皇子齐王赵扩主持的。此刻他见众人都已就座,说了一通开场白后,便举起酒杯,道:“来,大家先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