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云机械(艾力)-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真真切切的威胁逼近时,人们才会感受到如临深渊的急迫。不过现在还来得及吗?他也有些迟疑了。
“我们有制定了一个拯救富邦的方案,你听听看,是不是可行?”彼得继续说道。
“纽约富邦银行如今的总市值是5120万美元,按总股本一百万股计算,那么每股是51。2美元,我们按折扣30%,即每股35。84美元发行新股50万股,我本人准备认购1万股,其它能不能由贵公司全额认购?”彼得终于还是说到了重点。
这个方案可以增加富邦银行的资产质量,至少可以应付短期内的资金需求,但是却对其他股东的股份起了减薄的作用。
不过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怎么让富邦银行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亚速退出了,可能他们真的模样希望了。
“席勒尔先生?”彼得看着不吱声的席勒尔,有些焦急地问道。
“容我和米勒商量一下。”席勒尔回答道,这个情况还是有些出人意料,他们在先前也只抛售了20000股富邦股票,可是却发现接盘是异常的少,而价格却是跌去了许多,这个确实不是减持富邦的好办法。
两人还是离开了会场,到一旁的房间里商讨,其实这还是米勒要求,他还是不放心富邦银行的接下来会面临的局面,再一次恢复营业会成为怎样的光景谁心里都没有数。
“你怎么看,米勒?”席勒尔望着渐渐地有些改变的米勒,问道。
“就是再恢复营业必须是能够顶住挤兑的压力,这个好似需要一大笔资金,你想怎么做呢?”米勒问道。
“我们只能是尽量去揽储,研究所的同仁那里还是有一些资金,再加上我们手头的这些资金,应该会够了吧?”席勒尔也不能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追加资金。
“我们可能只有让老板把公司的几个企业接过去才能渡过难关。”米勒解释道,这也是起初就考虑过的一个方案,不过因为董事们的沉默而最终作罢。
他们返回会议室时,众多的股东们已经有些焦急了,这个过程太难熬了,一旦席勒尔和米勒反对这个解决方案,他们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扩大富邦银行流动性的问题。
“我们同意股东们的建议,将全额认购富邦银行余下的49万增发的新股,不过我会重新考虑整合我们的企业贷款的问题,我希望得到全权处理这些企业资产的授权。”席勒尔说道。
随即会场上爆发了一阵的欢呼声,虽然这些股份认购金额会是那么低,不过它们会被锁定3年时间,没有一点实力还真不好介入到认购的行列。
纽约富邦银行虽然是在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增发新股的方案,不过到正式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他们在这段时间内不能把挤兑的情况应对过去,那么就只能是等待联邦进行救助了,到那时候就会非常被动。
18号这一天,富邦银行再次开门,米勒用剩下的600万英镑拿出200万英镑抵押给国债市场的做市商,拿到了300万美元的短期国债,随即在市场上得到了这笔300多万美元的资金。
而这些钱分散到各个州就有些显得杯水车薪了,席勒尔不得不向研究所的各位财主们化缘,到下午又存入富邦银行300万美元。
同时银行规定了每个账户每天能够支取现金的最高限额,这才将将地熬过了5天,到了22号这一天,米勒不得不再用200万英镑去暂借了150美元的国债出来,这时候的国债市场已经被他弄的有些流通性紧张了。
不过也是由于这笔资金,纽约富邦银行终于是存取款变得平衡了,到了月底,富邦终于是稳定下来了。
而正是因为纽约富邦银行的全力应付挤兑的成功,使得许多储户格外信任富邦,这也是它以后经营上不断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么样,渡过这段艰难时候,米勒赶紧把这些英镑资产从国债市场中赎了出来,他还是把资金存在纽约富邦银行感觉更保险。
在和祝楷的通话中,老板还是建议米勒和席勒尔投入一些资金到纽约富邦银行,这样也可以让他俩对这家银行有归属感。
这个建议还真是切合两人心意,如此多磨的银行收购案也使得两人对经营好这家银行暗暗地下了决心,最后两人还是各购买了4。5万股的纽约富邦银行的新股,正式成为了这家银行的股东之一。
在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主导下,美元还是进入了贬值的读秒期,这也使得英镑重新进入了各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结算货币的主流,更是占据了各家央行的储备货币的首列。
这也使得烟台央行开始积极准备应对美元即将贬值的局面,从美国进口的物资和设备暂时就停顿下来,使得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对美贸易真空期。
而北方区本来在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基础建设期间,由于发行的中华币较多,理论上应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却因为国外大量的廉价原材料和粮食进入北方区市场,在1933年竟然是经济高速增长,而消费品价格却保持平稳的局面,这不得不让北方区的经济学家感到惊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国际货币战争中,货币贬值和关税壁垒占了主要地位,祝楷也不断地和北方区的经济人士探讨应付这种经济形势的办法。
鉴于南美几个国家肆无忌惮地让自己国家的货币贬值,虽然一定程度上掩饰了自身的问题,但是却在国际上失去了国家货币的信用,从而使得整个国家根本无法得到国际资金的贷款支持,这也是祝楷不想让中华币继续贬值的原因之一。
如今北方区的国际贸易已经有所起色,一方面是祝楷大量的国际采购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华币盯住英镑之后,汇率逐步稳定的结果。
祝楷打算在经过510年的经济增长,让中华币也能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国际结算货币。
第二百十五节 差强人意
“什么?杨中的先遣队竟然败了他怎么搞的?”张培元虽然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算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还有8000人;怎么地也把迪化拿下来。”
张培元的部队在此时已经到达了独山子附近;正准备和沈界俊的省军作战。bxwx。org
“师长;驻伊犁的部队发来电报;苏军从霍尔果斯入境;已经攻占了伊宁、遂定、惠远;正在向我们追击前进;他们有飞机和战车参战。”参谋长拿着电报急匆匆地来找张培元。
“啊完了;一切都完了;想不到沈界俊竟然勾结苏联人;可恨。”张培元一拳头砸在桌上;恨恨地说道。
“轰。”一声巨响传来;苏联人的飞机已经追上来了;这仗已经没办法打了。
“安熙朝;你赶紧回到伊犁去;安抚好地方;那里就交给你了。”张培元已经下了决定;他准备逃往南疆;联络马仲英之后;再图东山再起。
张培元带着几十个卫兵一路逃亡;行至铁板沟码札地方;暮色浓黑;惨风凄切;他心情异常沉重;就地夜宿↓在此时;随从报告;附近有人马行动;再加上白天有苏军飞机追击轰炸;培元感到形势全非;前景昏暗;很可能成为他人俘虏。他怕被俘后受辱;便起了自杀之心;于是令随从全出;关起门来;伏案疾草遗书:“河山破碎;地方糜烂;奉职无收。再无面目见地方父老……”。然后沐浴一番;开枪自杀。
张培元自杀后;杨中率部返回北疆;想不到苏军再次入境。他不得不南下南疆;被马仲英吞并。
至此;张培元在北疆的势力消亡;只剩下了南疆马仲英部和西部的孔标远2旅。
北方区对于9月份北疆的军事行动还是不清楚具体情形;而2旅还在哈密集结;等待补给线的建立;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修建简易机场;消在能够得到航油的供应之后。也能得到飞机的支援。
然而;想要航油运到哈密来还是太困难了;终究这里离开银川实在是太远了;后勤还在努力地毕这20辆战车的油料供应。
一直到了下旬。由于范同明要求混合旅确保成功拿下迪化;他们不得不继续等待补给的全部到位。
这时候;哈密来了一个意外的人。
“你好;孔旅长;我是南疆马仲英部的马福贵。听说你们准备进攻迪化;我是代表马仲英来和你们商讨共同出兵讨伐沈界俊的。”马福贵说道。
“哦你们也准备进攻迪化说说看;我们怎么合作?”孔旅长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我们从南线达坂城这个方向进攻迪化;你们从北线奇台方向进攻。从10月初开始行动;争取到月底在省城会师。”马福贵简单地说道♀也是去年2团、3团的进攻路线。
孔旅长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道:“你先住下吧我们商议之后再答复你。”
他把李石、陈宽礼还有装甲营李用深营长召集来开会。
“我们和马仲英合作。他不是马鸿宾的兄弟吗?”陈宽礼不解的问道。
“马仲英是南疆的地头蛇;我们迟早会碰上他;不如现在合作一把;也摸摸他的底细;至于打下迪化之后怎么分配;到时候再说;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一时半会不会顾及到新疆的全部区域。”孔标远解释道。
“我看行;只要先把沈界俊赶下来;暂时和马仲英合作也未尝不可。”李石在去年迪化之战中吃了大亏;他这次是来复仇的。
李用深倒是不熟悉情况;但是他还是担忧油料的供应情况;最好这次战役能够速战速决;这让3人都有些尴尬。
合作的事情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不过现在已经是9月20号了;想要在10月初围攻迪化;现在就得出发了;奇台这个钉子这次可得好生拔了它。
当2团官兵赶到奇台的时候;已经是24号了;3团已经越过奇台;在前方遮断沈界俊的援兵。
随着战车营参加进攻支援;26日;奇台的守军竟然投降了;陈宽礼感到非常的郁闷;不是号称最会守城嘛怎么不让他尽情地发挥一把呢?
他们就算是在奇台休整了一天;还是在29日赶到了阜康;这里就交给2团进攻;3团和战车营在一旁观战。
“李团长;你怎么说沈界俊的部队很能打?这有点名不副实啊”李用深在和李石闲聊。
前线的部队一般都是在战斗中磨合起来的;这些新加入的士兵总要经过几次战斗;才会渐渐地融入队伍中去。
他俩也是从远东前线打出来的人;对于这些事情还是熟络。
“对啊沈界俊现在是怎么回事;简直是判若两人。”李石愤愤不平地回答道;确实他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现在有炮火的支援;步兵当然要好打的多;去年他们可是骑兵作战。
30号;马仲英的部队8000人也赶到了迪化周边;这下子迪化城郊炮火隆隆。
攻克阜康之后;孔标远把2团一部和3团新加入的1000骑兵先带上去迪化;让李石带着3团和2团一部的官兵在阜康收露降的省军。
他们在到达迪化城;已经听见了巨大的炮火声音;前方的战斗确实是狠激烈。
迪化城里的沈界俊现在也是坐立不宁;自从知道马仲英和孔标远联手来攻迪化;他就很不安。
两支都是劲旅;单挑一支部队他都没有胜算;别说是两支部队一起来;30号晚;他不得不再来到奇里杨可夫领事这里。
“领事;只要你们能够出兵;我把新疆的石油开采权都给你们。”沈界俊拍着胸脯许诺。
“我们出兵的花费还是太大啊而且这样介入你们的内战;国际上压力也很大。”领事还在待价而沽;这是苏军出兵新疆的一个好机会;他只是尽量争取多一点的好处。
“你们还可以在新疆拥有矿山的开采权;这样行了吗?”沈界扛乎要哀求奇里杨可夫了;现在拖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好;你把这个协议签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出兵。”奇里杨可夫递给沈界俊一份协议;沈界俊拿着协议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落下了笔。
10月1日的下午;马仲英的部队和孔标远的混合旅终于在迪化近郊会师了。
“孔旅长;你这可是一支劲旅啊这个战车营真不错。”马仲英看着在支援战斗的战车部队连连称赞道;眼里也不免露出羡慕的眼神。
“你的骑兵部队才叫劲旅啊”孔标远不免有些吹捧地说道。
“看来迪化城是指日可下了;哈哈”两人不禁大笑;不过心里都在盘算迪化城该怎么划分。
第二天一大早;进攻迪化的战斗就打响了;省军还在拼命地抵抗;到处是进攻得手的欢呼声;大家在指挥部里有说有笑;都显得格外地轻松。
“轰、轰、轰。”
“哒哒哒、哒哒哒。”
突然孔标远听见了异样的炮火声和重机枪的声音;他不禁疑惑道:“怎么这么像强击机的轰炸声音啊?”
“不好了;苏联人攻进来了。”杨中的士兵曾经经历过苏军战机的轰炸和追击;这一幕是那么的熟悉。
“旅长;是苏联人上来了;有强击机和战车;我们的部队有崩溃的迹象。”陈宽礼跑进指挥部来报告。
“苏军有多少人?我们的战车在哪里?”孔标远问道。
“苏军看来人还不多;就3、4千人左右;战车有十辆;飞机10架左右。我们的战车现在在后撤;快退到指挥部了。”陈宽礼说道。
“给我接通李用深营长。”孔标远命令通讯员道。
“旅长;李营长接通了。”
“好;给我。”
“你是李用深营长是嘛我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的战车打掉;现在是试验你们的战车威力的好机会;不要给装甲兵旅丢脸。”孔标远坚决地命令道。
“你们2团马上全力向敌人进攻;记住跟着战车前进;力争把苏军的士兵消灭掉。”孔标远在贝加尔湖前线也知道一些情况;飞机对战车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那时候就是因为战斗机根本无法对付苏联战车;随后才把大量的战车派上了前线。
2团和战车营开始返回与苏军战车进行作战;而苏军的飞机还在不停地追击着马仲英的骑兵部队;但是部队分散之后;效果也就差强人意。
马仲英的骑兵在开始还有些惊慌失措;不过他们看见2旅还在继续作战;慢慢的也返身重新开始进攻。
飞机在一段时间之后开始返回飞机场;可是令孔标远没有料到的是;这猩机竟然很快就返回了战场;给2团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谁知道这附近有没有飞机场?”孔标远不禁大急;这么快就返回战场;这附近就一定存在一个飞机场;如果飞机的威胁不能打消;他们很可能会在迪化全军覆没。
找了一圈的人;最后才在一个马仲英的士兵那里得到了确切的信息;在迪化西北部10公里处有一个机场。
“快;让骑兵把这个机场给我端了;联系马仲英的部队;让他们协助进攻飞机场。”孔标远飞快地命令道;前方的士兵还在战斗;可是头上的飞机威胁太大了。
“给总指挥发报;我们在迪化遇到了苏军入侵;消军区进行战术指导。”孔标远马上命令通讯员向银川范同明总指挥发报。(未完待续。。
启蒙书网
第二百十六节 迪化战役
北方区在奉天的总参谋部接到范同明转发的迪化前线战术求助电报,他们紧张地进行战术演练,最后只能遗憾地看到,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撤回进攻迪化的部队。
不过在敌方飞机的威胁下,只有摧毁敌人的机场才是最好的办法,否则2旅会在撤离过程中损失惨重。
这也就和孔标远的决策相符,他们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进攻迪化的飞机场,战术指导已经从奉天传递到了迪化,总参要求孔标远部放弃进攻迪化城,转而进攻迪化飞机场,争褥控制飞机场的跑道。
此时在总参的演练室里一个参谋想出了一个天才般的主意,他建议让y05和q11从库伦机场转场到哈密,而y05主要是为了运输航油,虽然q11的航程只有1000公里,但是它如果没有装载弹药飞行,而是挂上一个副油箱,就能飞到1200公里。
现在要考虑的是哈密的飞机场情况怎样,哈密方面接到电报后马上回电,他们保证在当天就把飞机场重新再平整一遍,使得q11和y05能够顺利降落,不过他们也表示,只要y05能够坚持q11的一次飞行的航油,48小时之后,他们就可以从银川运送航油到哈密。
“快,快,快,今天晚上要把飞机场边上的跑道全部压实一遍,明天有飞机过来。”2旅留守哈密的1团团长包晓松在指挥工人用压路机在整理哈密飞机场的跑道。
好在这批人就是修建简易飞机场的工人,这也让包晓松大大地松了口气。明天如果过来5、6架飞机那么还可以应付,再多就不行了。
他知道迪化前线的情况很不妙,苏联人的飞机进入了战场,这使得2旅是伤亡惨重啊!今晚得通宵达旦地把飞机场整理出来。
整个在道路上施工的压路机全部集中在机场作业晚上的照明确实是不好。他们只得在众多车辆的大灯下一点一点地进行作业,很是辛苦。
而在迪化前线,苏联人也发现了2旅的意图,他们在拼命阻挡部队往飞机场方向前进,甚至不惜用战车作为路障,来阻击孔标远部和马仲英部的前进步伐。' s h u h a i g e 点org'
“怎么回事?冲了那么多次还没有闯过去。”马仲英在指挥部里发火,确实是密集的火力网使得骑兵和步兵都动弹不得。
“别打的太狠了,我们在这里牵制着苏联人就行。我已经命令李石从另一条道绕过去了,只要他得手,我们就安全了。”孔标远劝慰着马仲英,两人如今就是一对患难兄弟。在迪化的战斗中,如果不是2旅的拼命抵抗,很可能被苏联人的战车击溃了。
而如果不是马仲英的骑兵吸引了飞机的注意力,2旅的步兵也是会被飞机打得支离破碎,他们也算是在战场上相互支援。
“明天白天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战斗机就会出现在迪化上空,到那时候我们才算是彻底安全了。”孔标远对马仲英说道,他也是想宽他的心。
迪化城内
“苏军的指挥呢?他还在前面阻击敌人吗?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今天下午马仲英和2旅还没有被击溃。”沈界俊在省政府里大发雷霆。
他一直以为只要苏军像上次一样出动战车和飞机进行进攻,是没有人可以抵挡的住的。可是如今却是还在连夜作战。
“敌人在向飞机场进攻,晚上苏军的战机根本没有办法起飞。连战车部队都已经停下来打阻击了。”陈深景参谋长解释道。
好在飞机场附近已经加强了防守,他们不是那么容易攻进去的。现在就看谁支撑的住了。
“那把我们的部队增援苏联人?”沈界俊迟疑地问道,他怕自己的防守一松动,敌人就会攻进迪化城,那也是一场悲剧。
“不必了,如果苏联人守不住,我们去也是枉然,守得住,那么我们去就是徒然。”陈深景还是相信苏联人的实力。
“参谋长,你说我们能不能把敌人赶跑?”沈界俊疲惫地靠在椅子上,问陈深景。【…《 笔下文学 》…*悠】
其实他更多的是问自己,如果想要守住迪化,他就得靠苏联人,而苏联人不会轻易让迪化落在马仲英甚至北方区的部队手里,这两个势力对苏联都有恶意,甚至北方区军队还在贝加尔湖和苏军作战。
在这个背景下,苏联人更多的是利用沈界俊来达到进入新疆的目的,同时也能打击到北方区的势力延伸到新疆来。
迪化飞机场
“这是第几次冲锋了,连长?”小依问着连长,他们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战友在冲锋中倒下了,不过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拿下飞机场。
“第5次了,我们今晚可能完不成这个任务了,马上就要天亮了。”连长也是着急啊!不过飞机场的交叉火力太密集了,如果有迫击炮带出来就好了。
“连长,让我在组织人员冲一次吧!”小依不由地着急起来。
“不用了,我们得赶紧报告这个情况,让旅长有个应对的措施。”连长马上想到了自己不能在蛮干了,必须得尽快让长官掌握前线的所有情况。
对迪化飞机场的攻击终于在清晨停了下来,3团损兵折将也没有按计划拿下飞机场,此次阻击战苏联人成功了,不过他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苏联人所有的战车被摧毁,阻击部队人员损伤在半数以上,而2旅的战车完好的只剩下5辆,不过因为苏联人在前沿挖了壕沟,战车开不过去,只得在后方待命。
2旅和马仲英的部队也学着挖起了战壕,这至少可以在白天抵挡住苏军战机的轰炸。他们在得到军区的指导后,准备等待己方飞机的助战。
他们现在是无法顺利脱身的,白天如果想撤离就得遭受苏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这样跑得伤亡惨重。还不如在原地构筑阵地和苏军周旋。
天亮之后,苏军战机依旧出动对两支部队进行打击,不过今天的效果就远不如昨天了,战壕里的士兵相对还是分散,使得战机也无法为了某一个人丢下宝贵的炸弹。
无奈之下,战斗机只好返回了机场,然而因为人数上的劣势,使得苏军不得不向沈界俊要求增援。并且向苏军边防军请求援军。
双方在迪化前线僵持着,就等着谁的援兵先到了。
“你看,你看,那是我们的战斗机吗?”在前线的战壕里。2旅的士兵已经发现了从东方飞来的3架巨大的战斗机。
“这个方向,应该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吧!”好多人都是迟疑地说道。
确实很少人见过q11歼击机,这是去年刚试制成功的飞机,今年才正式量产的歼击机,只配备给了贝加尔湖前线。这次和y05一起转场过来哈密的才3架而已,它们带弹药飞行在迪化上空也就能呆一、二十分钟。
不过这就够了,这个是威慑力大于攻击力的事情,表明了迪化前线中方的飞机也能在作战半径之内。
远处已经看见苏军飞机已经起飞。强击机和歼击机对抗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快就有一架苏军战机被击落。其它几架苏军飞机开始调头飞离迪化机场。
随即q11也离开了迪化上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飞机上的油料不多了,它们的象征意义已经达到了,是时候返航了。
阵地上马上传出了一片的欢呼声,不管是2旅的士兵还是马仲英的士兵都是欢呼雀跃,多日来被苏军飞机、战车压着打的憋屈感觉通通不见了,他们通过大声地叫喊来抒发情绪。
此时马仲英也是无限感慨地对孔标远说道:“你们北方区现在这么强大了,真了不起。”
孔标远也是感慨良多,他拍了拍马仲英的肩头,说道:“你没有去过远东赤塔前线,当时那里的战斗机才算是厉害,双方的空中战斗一直有几百架飞机在参与,每天光光掉下来的飞机就有几十架。”
“那次我从赤塔前线退下来时,苏联人的火箭炮太恐怖了,整整第一道防线被炸出了一个缺口,就那几分钟时间,我们就牺牲了几千个弟兄。”
说着说着,孔标远有些凝噎了,马仲英也是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变化,不禁伸手拍了下他的背。
马仲英说道:“这个仗打不长久了,没有了飞机,没有了战车,苏联人靠什么和我们拼命,沈界俊现在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我们要抓紧时间,别让沈界俊和苏军给跑了,马师长,你的骑兵没有问题吧!辛苦一下,兜到迪化的北面去,省得他们跑了。”孔标远说道,现在如果让他们跑到北疆去,以后收拾起来就费劲了。
“没问题,我保证不让他们跑出去。”马仲英信誓旦旦地回答道。
现在迪化飞机场已经没有飞机了,骑兵们也能自由活动了,骑兵集结后,马上从远端绕过战壕,往迪化北面疾驰而去。
沈界俊在得知苏军的飞机飞离飞机场后,感到有些坐蜡了,本来是必胜的局面,如今却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没法接受这样一个结局,还在省政府里发着火。
不过苏联人已经过来劝说他往北疆撤退,在伊犁建立根据地,重新来过,苏联会给于他尽可能的支持。
考虑再三,沈界俊还是不想放弃迪化,他要求苏军能够帮他守卫迪化,可是苏军在北方区的战斗机出现后,就知道大势已去,不愿意再耗在这里了。
当晚,苏军开始了撤离,而沈界俊在陈深景的极力劝说下,最终还是听从了苏联人的意见,准备撤离。
然而决心还是下迟了,沈界俊和苏军在走上撤往伊犁的大路时,遭受了马仲英骑兵的袭击,接着李石的3团也加入了追击战,沈界俊可以说是狼狈不堪地逃跑了,而苏军却是边走边战,在入境的苏军接应下好不容易才撤到了苏联境内。
沈界俊也随着苏军逃到了苏联,马仲英的骑兵和李石的骑兵随即收复了北疆的所有城市,至此,迪化战役结束。
第二百十七节 引导
迪化的形势讯息万变;如今是孔标远部和马仲英部共掌迪化的局面;然而两人的部队都刚受重创;减员达到三分之一;急需休整。
范同明已经重新组建了11师和9师;他随即让11师一部接防39师凉州一带的防线;而39师全师进入新疆;向迪化飞机场派驻y05强击机和q11歼击机;以防止苏军再次入侵新疆。
马仲英在和孔标远商议之后;准备驻守北疆的伊犁地区;而把南疆让出来给39师;同时他们也会在迪化驻守一小部分军队。
祝楷和军区几位首长商议之后;认为新疆幅员广阔;光靠39师防守是根本不够的;现如今马仲英部能够驻守北疆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但是在马仲英部自成一格的体系下;北方区也只能是提供一部分的武器装备给他们;至于军饷就不可能了。
这种共存的局面暂时就形成了;马仲英也是知道北方区的强大;但是他还没有要投入北方区的打算;能够得到现在这个局面也是他目前来说最理想的。
祝楷在迪化拿下之后;还是没有过多的兴奋;这里可是和苏联有3000公里的边境线;一旦有冲突;想要防守渍军可不是一个39师能够办到的;他只能是暂时把铁路线和高速路修到迪化去;其它的还考虑不了那么许多。
相比较西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西北的教育投资也毫不逊色。北方区财政对西北4个束行了5年小学义务教育的支持;西北各地小学的教育普及是最让老百姓高兴的事情;而北方区在西北的几个主要城市投资创办了几所理工科高校;这是陈岱孙所倡议的高卸入的一部分。会在10年内持续进行投资。
北方区除了贝加尔湖前线还在进行的小规模冲突之外;其它地方已经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这几年的基础道路建设所带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