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医品夫人-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个丫头能说出这番话,显然还不是随意糊弄的棒槌,应该也是真学过一些。
  袁蕙翎见夫人们投以满意的目光,心中不忿。
  眼珠子一转,她便找个辙挑衅起来:
  “要依你所说,你又没见过我母亲,你送来的酒,岂不是糊弄的?”
  “当然不是。”
  徐若瑾立即对答,“知道要送县令夫人,我便特意请教了岑大夫,岑大夫为夫人诊过脉,大体的情况也知晓一二,我把方子请岑大夫过目,是得了岑大夫应许,我才敢配料的,哪有糊弄一说?”
  袁蕙翎心气急了,张口便道:
  “还是你胡说,我母亲前三天才告诉你送两瓮酒来,你今儿就拿来,岂不是酿了很久的?否则怎能入口?”
  众位夫人惊了。
  连张夫人都看向了县令夫人。
  合着酒是县令夫人吩咐的?不是徐家为了显摆送的?
  之前杨氏接二连三的推举徐若瑾酿的酒,她们还以为是徐夫人好不容易找了个能炫耀的事,故意拿出来说的。
  她们都听说过徐姑娘的酒把人喝的当街喷血倒地!
  原本杨氏还送酒,众人便腹诽她不知好歹,居然拿这种东西来糊弄县令夫人,如今知道是县令夫人特意指明的要的,事情便耐人寻味了。
  这是为了让徐家人出丑啊,还是另有什么其它目的?
  夫人们面面相观,都看得出对方眼中的意思。
  谁都不再开口,只瞧着县令夫人和袁蕙翎。
  脸上虽然带着笑,却是玩味的笑,让县令夫人恨不能掐死袁蕙翎。
  若不是这个丫头非缠着她,让她向徐府要酒,怎么会有今天的事发生?
  就不该纵着这个丫头胡闹!
  她心中虽然不忿徐若瑾与张家定亲,可也不该把自己给纠缠进来,这张脸都要被她给丢尽了!
  “早先曾听过市井传闻,污蔑徐姑娘的酒害人,这一点我却是不能认同的,教习妈妈乃是梁夫人的贴身妈妈,哪会教出害人的东西?”
  县令夫人立即给自己找起了台阶,“索性我就让她带来三瓮,亲自让各位夫人们品鉴一二,也为徐姑娘正名。”
  袁蕙翎当即要反驳,县令夫人一计狠眸瞪过去,让袁蕙翎不忿的闭上嘴。
  杨氏原本沉着的脸立即大喜,感激涕零的道:
  “有县令夫人提携实在是这丫头的福气,若瑾,还不给县令夫人谢恩?”
  徐若瑾还没动地界,袁蕙翎似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酒还没喝呢,谁知到底好不好。”
  县令夫人立斥:“你不许再乱说!”
  “说的好!”
  门外忽然传进来说话声,众人看去,却是梁夫人进了门。
  “酒还没入口,哪知味醇香?看来我真是来得巧了,不知能不能讨上一杯酒尝尝?”
  梁夫人身后跟随的正是方妈妈。
  徐若瑾朝那里看去,正见到方妈妈投来的目光……


第八十章 暗斗
  梁夫人突然到场,让所有人都惊住了。
  特别是张夫人,原本故作出端庄的雅态也失了分寸。
  这些夫人里,她最不喜的便是梁夫人……
  县令夫人望向门口呆滞下,才急忙起身去迎:
  “怎么也没人通禀一声,这些下人也都该死,怠慢了梁夫人,却是我的罪过了!”
  “刚刚说的正热闹,我便在门口听一会儿,是我没让她们传话,怨不得旁人。”
  梁夫人一边走进来一边说着,屋内的夫人们起身见礼,梁夫人和煦的一一回礼。
  有些是见过的,有些夫人面生,梁夫人都停下脚步自介一番,寒暄两句。
  这一副亲近待人的做派,让夫人们不禁感慨,果真是出身侯府的小姐,单是气度都不是凡人能比。
  走到杨氏面前,方妈妈上前在梁夫人耳边低声回道:“……是徐府的夫人和若瑾姑娘。”
  梁夫人的笑容浓郁几分,“原来是徐夫人,早就听说过您,今儿能见着,也要谢谢县令夫人的请邀,让我能一次把想见的夫人小姐们都见全了。”
  县令夫人忙道:“梁夫人哪里的话,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
  杨氏急忙堆满了巴结的笑,“梁夫人这话折煞我了,我还想找机会登门向您道谢,方妈妈能为若瑾做教习妈妈,是求都求不来的,侯府出身的妈妈就是厉害,原本什么都不会的丫头,这才两个月的功夫不到,就教得这般规矩,好似上天赐来了菩萨,把丫头变了个人似的!”
  梁夫人回头看看方妈妈,“也是若瑾姑娘天资聪颖,否则再高明的师傅,也束手无策。”
  徐若瑾上前为梁夫人行一大礼,“若瑾谢梁夫人与方妈妈提点,虽不足两月所学,终身受用,不是几句感激就能报答得了,旁的话也不敢说,但凡黄妈妈有用到若瑾的地方,若瑾定以晚辈之姿,尽全力协助。”
  “看到没有?您啊,收了个实心实意的好徒弟。”
  梁夫人说罢,微微点头,随即朝正位走去。
  张夫人一张脸早已黑成了鞋底子……
  自从梁夫人进了门,便没有一个人站在她身边,全都围上去挨个的请安问好。
  不就是一个被贬来中林县的落魄豪门夫人?
  哪来的这么大的架子!
  依照梁夫人的出身,她本应是坐在首位,可张夫人没动地方,县令夫人也不能撵。
  立即吩咐妈妈在侧位置了一个椅子,把她这位主人的坐席让给了梁夫人……
  梁夫人见到张夫人,也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寒暄半句。
  两个人心知肚明都看对方不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客套的话。
  杨氏自当不知这其中的弯弯绕,反而觉得梁夫人与张夫人都在,徐家的脸上也增了太多的光。
  刚刚提及徐若瑾的酒,杨氏有些沉不住气,笑的格外灿烂:
  “刚刚还谈到若瑾酿的酒,梁夫人说有心尝一杯,不如就借这个机会,请您品鉴一番,您也给提提意见,让这个丫头能再多学点儿东西,别给梁家的妈妈丢了脸!”
  为了一口心气,杨氏早已把来之前对自己和徐若瑾的安抚沉稳告诫给忘了,还斥旁人不要乱出风头,她自己却先忍不住……
  县令夫人的脸色一僵,原本以为梁夫人来了,便把酒的事遮过去了。
  杨氏怎么这么不会看眼色?
  偏偏又提起来?
  这是故意跟她过不去吧?
  县令夫人咬牙忍着,看向了张夫人。
  张夫人终归是徐若瑾已经订好的婆家,徐夫人这般显摆,不也是为了做给张夫人看?
  原本张夫人心中就对梁夫人不忿,怎能让她如愿?
  自家老爷也是,偏偏要请梁夫人和那个梁霄,原本以为梁夫人事事都寒暄便罢,孰料今日娘俩儿都来了!
  这可怎么办好啊!
  “……今儿是为了县令夫人的嫡孙过周岁,宴席还没摆上呢,吃得什么酒?还是稍后再说吧。”
  杨氏的笑当即僵在那里落不下来,好似傻了一般。
  徐若瑾自当看得出张夫人是故意的,可她做晚辈的,心中再不愿意也没法开口反驳。
  倒不是怕张夫人不悦,而是不想让别人误解她不懂规矩。
  看向方妈妈,方妈妈未动声色。
  梁夫人也没看张夫人,端起茶抿了一口,看着徐若瑾道:
  “听方妈妈说起你好读医书,我身体倒不是寒凉,而是燥热,嗓子总是不舒服,多说几句话就觉得肿痛沙哑,着实难受,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方子,为我写下一个,回去让黄妈妈也泡些药酒,我也享一享若瑾姑娘的福气?”
  梁夫人这话明摆着是在踩压张夫人。
  她不让吃酒,梁夫人便让写方子,里外里是做定要抬举徐若瑾,气的张夫人牙根儿痒痒:“梁夫人身子金贵,哪容得一个丫头开方子治病?知道的是您大度不计较,若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在故意难为人了。”
  “我的确是不计较啊?”
  梁夫人笑的很开心,“方妈妈教出的学生,我一百个心的信得过。”
  “那您让方妈妈开方子,岂不正合适?”
  “徐夫人当亲娘的还没拒了我呢,您这位没过门的婆婆,为儿媳妇儿做主的太早了吧?”
  梁夫人说罢便哈哈大笑,“算了算了,别惹得张夫人不痛快,就当我没说过。”
  张夫人气的眼冒金星,咬牙切齿不知该怎么回。
  杨氏在那里愣住不知该怎么插话,若此时还看不出梁夫人与张夫人不对付,她就是瞎子了!
  若依着常态来看,徐若瑾此时应当退回一步不说话,亦或许尊敬未来的婆婆,婉拒了梁夫人。
  可惜徐若瑾压根儿不待见张仲恒,更巴不得这门亲事吹了。
  纵使要嫁去张家,她也绝不可能凡事任由张夫人摆布。
  还没过门就开口做主?
  荒唐!
  “若依着梁夫人所说,若瑾倒是想出了一个方子。”
  徐若瑾一开口,张夫人当即横眉瞪向她。
  杨氏吓了一大跳!
  她下意识的想阻拦,可又觉得张夫人喧宾夺主。
  逾越的喝令二丫头,把她这个当亲娘的放在哪儿?
  终归一切都能推了梁夫人那里去,她索性还是装傻算了!
  杨氏不吭声,徐若瑾上前一步道:
  “这个方子也很简单,鲜襄荷,米酒一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梁夫人若愿一试,若瑾亲自泡制好送去给您,一来感谢梁夫人对若瑾的信任,二来,也答谢您允方妈妈教习若瑾,不知可好?”


第八十一章 惊人
  徐若瑾敢站出来说这番话,让梁夫人不由多看她几眼。
  按说刚刚的事,虽然拿徐若瑾的酒和方子做借口,无非也是她和张夫人之间的暗斗。
  县令夫人以及众位夫人都看得明白,所以谁都没有插话,只在旁边装聋作哑。
  连杨氏这等向来喜欢巴结谄媚的人都闭严了嘴,却没想到徐若瑾站出来说话?
  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偏颇她?
  这丫头倒是很有意思……
  梁夫人虽听黄妈妈说过徐家的姑娘不似传言那般庸碌怯懦,是个聪慧的姑娘。
  但看她那副精明的目光,她恐怕不止是看得明白,胆子也够大的……
  余光睹见张夫人气翻了天,梁夫人不由把戏继续做下去:
  “这倒是好主意,方妈妈教出的学生,我自当信得过,这却不是我故意拿乔做大,方妈妈年轻时在宫中也是司仪监做事,教的乃是宫中的贵人们,称你一声学生,不是辱没了你。”
  “若瑾早已将方妈妈视为师傅,所以刚刚才有尽全力协助的话。”
  徐若瑾淡然把话题接住,无非也是在抬举着梁夫人。
  梁夫人的笑容更浓,微微点头。
  张夫人咬牙切齿,恨不能吃了徐若瑾。
  这丫头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当着自己的面,去抬举她最厌恶的人?
  这不是明摆着与自己作对?
  就这番模样还要进张家的门?张夫人只觉头晕,恨不能马上消了那门亲事,顺了张仲恒的意!
  可惜,张夫人做不得主,这种事也只能想想罢了。
  只暗自决定,待这丫头过了门子,一定要好好教教她才行!
  徐若瑾在这里得了梁夫人的赞赏,袁蕙翎是最不高兴的一个人。
  明明就是个破府出来的丫头,与张家定亲也不知烧了哪门子高香,瞧她那副臊模样?
  除了一张狐媚子脸之外,还能有什么本事?
  说的那道简单的方子,谁知道是真是假?绝不能让她这般得逞!
  袁蕙翎心里想着,站出来便道:
  “徐姐姐也别光说,倒是把方子写下来,你刚刚也说了,每个人的年龄和癖性、状况都不同,屋内坐着这么多位夫人呢,你总不能逢高便捧,只顾梁夫人,不理其他夫人吧?”
  徐若瑾看过去,袁蕙翎冷笑的仰着头,“依着我说,在座的每一位夫人,你都要开一道方子,酿一坛酒,怎么样?你敢吗?”
  “别胡闹,今儿可是你侄儿的周岁礼,让你给搅和成什么了?”
  县令夫人立即出来阻拦。
  她是最懂张夫人与梁夫人对峙斗气的人。
  虽说梁家如今被皇上贬到中林县,可不看僧面看佛面,哪怕梁将军不中用了,可还有忠勇侯在。
  那可是梁夫人的亲哥哥。
  自家老爷不过是个县太爷,真触了侯府的眉头,哪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可她虽明白,袁蕙翎被宠过劲儿的丫头才没这份心思。
  她是第一次见梁夫人,只觉得与张夫人更熟悉,又厌恶徐若瑾,所以开始挑刺。
  “我说的有什么不对?敢不敢是她的事,不愿意就算了。”
  袁蕙翎挑衅的一扭头,徐若瑾也不示弱,更不怯场:
  “我倒是乐意为各位夫人效劳,只是也要各位夫人信得过若瑾,也要乐意说出身上的隐疾,望闻问切,我也只懂前三种,论诊脉,是绝对不会的。”
  徐若瑾说的很明确,接下来便是各位夫人们做决定了。
  可她们也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今儿的事不对劲儿?
  梁夫人和张夫人一个字都不再多说,她们也只能看向杨氏。
  杨氏被众人盯的有些心虚,挤出笑来应承着,“都瞧着我干什么,这丫头别的不行,酿的酒还是不错的,前些天我送了一坛子给王教谕的老娘,她倒是说不错,否则即便县令夫人开了口,我也不敢托大的,让这丫头酿酒送来。”
  提及王教谕的老娘,众位夫人放心的点了点头。
  再仔细一想,不就是说出点儿毛病,让这丫头开方子么?
  张夫人与梁夫人过意不去,她们犯不上得罪人。
  逢场作戏而已,别惹出一身腥。
  县丞蒋夫人一直没说话,孰料却是先开了头:“说起补身子,我前阵子的确有点儿小毛病,还求岑大夫为我诊了脉,我只是睡不安稳,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动静都会醒,而且会接连做梦,岑大夫也说了,还需平心静气的安养,光是喝药没太大用处。”
  “却不知补一点儿药酒,能不能有效用呢?”
  有人出了题,众人便都看向徐若瑾。
  徐若瑾思忖的功夫,袁蕙翎已经吩咐丫鬟铺好了笔墨纸砚,逼着徐若瑾写下来。
  白纸黑字,哪容她在这里信口开河,回去再找别人帮着开方子酿酒?
  一定要让她当场出丑才行!
  徐若瑾虽明白袁蕙翎的心思,她却不怕。
  思忖片刻,她走到桌案前,润笔写下药方:
  “菊花一两、枸杞子一两、当归五钱,熟地五钱,酒半斤,主治身体疲倦、视力模糊,失眠多梦。”
  徐若瑾写好方子,又标注了蒋夫人的名讳。
  袁蕙翎走过去瞧瞧,很是不忿的撇撇嘴。
  典史赵夫人也凑了趣,“那我也凑个热闹?我主要是头晕眼花,总是腰腿酸疼,厉害时难以起身,这又是怎么调养?”
  徐若瑾轻咬朱唇,思忖后换了另外一张纸,提笔便写: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元胡,洋金花,樟脑,酒……通络止痛。”
  写好之后,徐若瑾把纸页放在旁边,任由袁蕙翎拿走细看,徐若瑾则看向下一位夫人,继续开起了方子。
  夫人们起初是为了圆个事,可见徐若瑾接二连三的陆续开方,倒都涌起好奇心。
  终归都是妇人,头疼脑热的也没什么可遮掩的。
  说出症状来,徐家丫头思忖不足一炷香,便立即写下药酒方子。
  这倒是奇事了!
  五六张方子没用太久功夫便写好。
  徐若瑾写下最后一笔,不由抹抹额头的汗。
  抬头正对上方妈妈的目光,看她慈祥的面容多了一分无奈。
  徐若瑾知道,方妈妈是在责她又犯了倔强的劲了!
  不过徐若瑾却不后悔,她就在等着这样一个时机到来。
  无论她是否对张夫人恭敬,嫁去张家,她都没有好日子过,那此时又何必看她人脸色?
  只凭借自己的心里痛快便罢!
  她徐若瑾有生以来第一次能把所学之事报知众人,又何必遮掩?
  夫人们看着方子议论纷纷,虽都喜笑颜开的说着,可谁都不懂,这方子开的到底对不对!
  袁蕙翎才不信徐若瑾有这份本事,她早断定徐若瑾是故意糊弄人。
  把方子都拿在手中,她狡黠的故作撒娇,“今儿小侄子周岁,父亲还请了洪林堂的老大夫,我把方子拿给他看看去,别弄错了药,再把各位夫人们喝出毛病来,你们等着,我一会儿就回来!”
  袁蕙翎撒腿便冲了出去。
  夫人们当即尴尬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梁夫人看向徐若瑾,却见她又退回到杨氏身后。
  云淡风轻的挂着微笑,分毫没有半分的胆怯害怕挂在脸上。
  有的却是自信。
  那股发自内心的自信,不是能够伪装出来的。
  她就这么信得过自己?


第八十二章 自信
  徐若瑾没能在正堂中呆多久,就被请了出去。
  这倒不是被夫人们撵走的,而是在等待袁蕙翎时,又有几位府邸的小姐到了县令府。
  先与徐若瑾互相认识了,随即便提出邀她到园子里去坐坐。
  县令夫人自当高兴,只要孩子们都走了,那件事也便不了了之。
  吩咐丫鬟婆子们伺候好,徐若瑾便被众人连拉带拽的,带去了园子。
  典史女儿赵翠灵亲热的挽着徐若瑾的手,“刚刚我们就在园子里了,若知道你来,早就把你找来一起玩,跟着母亲她们规矩又多,一点儿不如这里自在。”
  “快走快走,她们都等着呢。”莫巡检的女儿莫蓉在后面催促。
  徐若瑾被拽的走太快,若不是她腿脚灵活,一定被拽个大马趴。
  她才不信这几个姑娘是回正堂与自己偶遇。
  见面便寒暄亲热的不得了,随后便拽自己出去。
  特别是赵翠灵,一边往前走还一边找,恐怕这是得了袁蕙翎的吩咐,特意把自己从正堂找出来……
  虽然徐若瑾自己也是个少女的模样,可上一世终归活了二十多岁,小丫头们的心计,她还能看不懂么?
  正堂里各府夫人们都在,她也不能推脱不来。
  来便来,她正不想看着张夫人那一张臭脸,不妨来看看袁蕙翎又耍什么花样。
  县丞女儿蒋明霜紧随众人身后。
  一副不咸不淡敷衍的模样,似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被人说她不合群……
  这倒是个另类的人。
  徐若瑾把她暂记心中,跟着赵翠灵和莫蓉等人朝着园子走。
  县令与县令夫人终归都出身清流文人之家,故而园中亭子的装扮也格外雅致。
  六角亭中,每一根亭柱上都有雕刻泼金的诗句。
  六首诗,乃是六位县令的至交好友、也是大魏国的名流诗人所写。
  不提亭中的其它装扮,单是这六联诗,便是众文人梦寐以求之物。
  围栏已经支好,其内烧着暖炉。
  袁蕙翎早已坐在此地等候,远远看到徐若瑾走来,她一脸得意的站在那里,想等着看她惊愕的模样。
  可惜,徐若瑾望向她时,却是一脸淡然,分毫情绪都没有。
  进了围栏当中,婆子们挨个的递上小暖炉。
  赵翠灵和莫蓉的那股殷勤劲儿早已不在,看向袁蕙翎一副邀功的模样。
  徐若瑾等蒋明霜片刻,两个人拿了小手炉,袁蕙翎站在那里便冷笑:“还真是鱼找鱼,虾找虾,一类货色自然而然的凑合到一起。”
  “袁姑娘说的对,只是你这会儿与我们凑在一起,岂不是堕了身份?”
  此时不在正堂屋内,徐若瑾也不必再留什么颜面,想什么就说什么。
  不就是斗嘴皮子么?
  终归闲着也是闲着,玩呗!
  “这里是县令府,又不是县城的大街上,我自当要尽地主之仪。”
  袁蕙翎对徐若瑾淡漠的模样格外不忿,“怎么着?看到我在这里,刚刚与她们的热忱劲儿呢?哼!”
  “你刚说完,这里是县令府,袁姑娘想在哪里出现,我怎能管的着?”
  徐若瑾端起茶来抿一口,“茶不错。”
  “你……”
  袁蕙翎被气的不知说什么才好,拿起旁边的一叠方子扔给她,“拿回你的破方子,洪林堂的老大夫没工夫搭理你的这些事,若不是我亲自过去央求,恐怕连看都懒得看。”
  “看见没有?上面已经写了不对的地界,你的那张脸,还不臊了地缝子里去?”
  徐若瑾拿过药方,看的格外认真。
  洪林堂乃是中林县最好的药铺,各府夫人们瞧病,多数也都请那里的大夫。
  岑大夫便是其中之一。
  而这位老大夫,乃是岑大夫的老师。
  药方偶有增减,徐若瑾却认真的接受。
  因为他们深知众位夫人身子的状况,所以这份药方格外珍贵。
  即便没有老大夫给修改过,她也会请岑大夫看过后,再下料酿酒。
  “怎么着?看傻了吧?哼!”
  袁蕙翎满口挤兑,“真不知自己半斤八两了,还敢那么肆意的开方子给各位夫人,真把自己幻想成惊世才女了?呵呵呵,笑话!”
  徐若瑾没理她,依旧在看方子。
  袁蕙翎皱眉道:“你怎么不说话?”
  “跟一个连药名药效都不懂的人,能说什么?”
  徐若瑾把方子放在桌案上,“蒋夫人失眠多梦,我用熟地一味药,老大夫又添上陈皮半两,这应是蒋夫人寻常用饭的量少,熟地本是不宜于消化,所以用陈皮做辅料。”
  说罢,徐若瑾看向蒋明霜,“我说的可有错?”
  蒋明霜眼前一亮,微微点头,“母亲的确是吃用不多,徐姑娘说的还真对!”
  袁蕙翎狠瞪她一眼,看向徐若瑾,“继续说啊?”
  “赵夫人是腰腿酸疼,时而头晕,老大夫把生川乌和草乌的用量多添了二钱,赵夫人应是偶有咳嗽,咽部不适,这是为了平衡洋金花的效用。”
  徐若瑾再看向赵翠灵,“我说的有错么?”
  “我母亲……”
  赵翠灵本是也想点头答应,可余光见袁蕙翎在瞪她,她便中途改了口,“我母亲也不过偶尔咳嗽一两下罢了,才没你说的那么严重。”
  徐若瑾半笑不语,精心的把方子全都收好,“不管是不是,我最终还会再认真请教一下岑大夫,不会擅自做主。”
  袁蕙翎冷哼的别过头,“行了,少在这里显摆你的那点儿破玩意儿,这里是县令府,不是你的那个小破窝。”
  提及“小破窝”三个字,赵翠灵和莫蓉等人也跟随着捂嘴偷笑。
  她们早就知道徐若瑾在徐家不受重视。
  住的都乃是杂院……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徐若瑾又抿了一口茶,“茶不错。”
  蒋明霜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原本就与袁蕙翎等人不合群,所以不声不语的坐一旁。
  如今有个更不合群的,却不似她这般沉默,反而硬与袁蕙翎这几个人顶嘴。
  哪里是个软弱的丫头?
  亲眼见到,才知徐若瑾是什么性子……
  传言果真都不可信。
  众人正叽叽喳喳的说着,远处传来了男子说话的声音。
  袁蕙翎到围栏口一看,却正是张仲恒。
  “仲恒哥哥,快过来呀,我们在这儿呢!”
  徐若瑾听到这个名字当即心中一凛!
  袁蕙翎看向她,满脸挂着得意胜利的笑。
  显然这个事是她早就安排好的……
  她就要让徐若瑾在张仲恒的面前出丑!
  而且要出个大丑!


第八十三章 喝酒
  张仲恒这一会儿心情并不舒畅。
  原本县令府的大少爷袁仰与其他府邸的公子们陪着他在雅间中下棋。
  而后屋中太闷,他们便从书房中出来。
  特别是袁蕙翎的小丫鬟偷偷告诉了张仲恒的小厮,徐若瑾和五小姐在园子里吃茶。
  张仲恒便提议到园子里走走。
  事情安排的很顺利,只是张仲恒没想到,刚刚踏入园子中,就见到了他最不想见的人——梁霄!
  县令府特意下贴子邀请,梁霄便陪梁夫人一起到了县令府。
  梁霄与袁县令等人见过面叙谈几句,便与另外一位世家子姜必武离开众人,寻一僻静角落闲聊。
  姜必武的祖父乃是西北参将,年迈老朽,便归于故里,回到了中林县。
  姜家虽无功勋重将,但家族中人众多,又都在军中各地任职,总体看来也不可小观。
  梁家被贬到中林县,姜家的老爷子虽没出面,却特意的告诉孙子,陪伴在梁霄身边。
  而梁霄自到中林县以后,除却独自一人之外,与姜必武的来往是最紧密的。
  两个人都不喜欢无谓虚伪的应酬,却又不得不陪着家人来。
  在角落中寻一僻静之地,聊的正投机。
  孰料丫鬟婆子们把边上的六角亭搭上了围栏,随后几位小姐在里面叽叽喳喳的斗嘴吵闹。
  特别是那个自己曾下湖救上来的徐若瑾。
  梁霄听到她的名字之后,便略有关注。
  那晚去取玉坠,她眼眸中的晶莹仍在心中徘徊,又曾在街上看过她以硬抗硬,让张仲恒咬牙退去,今日再听她与县令府的千金斗嘴。
  倒是个有意思的女人……
  不过最让梁霄惊诧的便是她对药理知晓的这样清晰。
  在徐若瑾没到之前,梁霄已经听过袁蕙翎在那里闷声抱怨,连洪林堂的老大夫都夸赞徐家丫头有天赋。
  难道自己救上来的,真是个才女么?
  不过园子里的杂人越来越多,姜必武提议,找一个僻静的客房休歇。
  梁霄点头应下,与姜必武一同往外走。
  却没想到,刚刚走出不远,就迎面遇上了张仲恒。
  原本就是针锋相对的仇家,却不料在此地遇上。
  梁霄不肯退步让路,张仲恒更不可能让着梁霄。
  两拨人便这样面对面的僵持着。
  袁蕙翎喊他们时,正是这样一种状况。
  “仲恒哥哥是怎么了?”袁蕙翎喊完,也发现了不对劲儿,朝那里走过去,想要看个究竟。
  徐若瑾微挑下眉头,又继续吃着茶。
  蒋明霜看出她此时的不自在,又为她拿了块点心,“这个好吃。”
  下意识的看向她,徐若瑾自嘲一笑。
  这是怎么了?
  遇见张仲恒就当遇见个臭虫罢了,何必自己先揪紧起来?反倒让人笑话了。
  拿过点心塞进嘴里就开始吃,徐若瑾也没客套。
  蒋明霜并不介意她没寒暄道谢,反倒觉得这样更好。
  张仲恒看着梁霄,终究先开了口:“冤家路窄不好听,既然遇上了,只劝梁兄收敛些武夫的莽气劲儿,中林县虽不大,但也用不着舞刀弄枪的厮杀,求的是淡然文雅的安宁。”
  “少说一句!”
  姜必武对张仲恒也格外不喜,但他是圆滑之人,没有结什么仇怨,“今日是为县令府贺喜的,有什么话也都憋回去,出了门再谈。”
  “哼,出了门,谁乐意搭理?”
  张仲恒飞起一个大白眼,随即便往六角亭走去。
  袁蕙翎也认出了那是梁霄。
  因刚刚她去见老大夫时,正看到梁霄从那里出来。
  姜必武引见介绍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