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_晴二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宛却不是这么想的:“苏婉沫只是庶出的姑娘,李姨娘是她的生母。李姨娘若是有眼界,就该知道她女儿嫁给三哥是个好归宿。世子夫人就更不必说了,她该是巴不得把这姑娘嫁出去吧。”
  宁宛想了想又道:“恒亲王府庶出的公子,论起来也是门当户对,若是能成,安国公世子夫人还落个好名声,何乐不为?”
  “话虽如此,可是……”
  宁宛知道秦温宜犹豫什么,便安慰她道:“祖母不在府上,嫂嫂若觉得犹豫,不如让大哥问问祖父,总归我们府里自己的事,比外面该是好应付多了。”
  秦温宜点点头,却又叹了口气:“既说起来了,三夫人可好生给我带了两个麻烦来。”
  宁宛掩着嘴笑道:“嫂嫂竟也有觉得麻烦的时候?”
  “外面那些事你知道得多,你且说说,这元姨娘怀了身孕,我要不要送些东西去?”
  说起来,元宁如这件事确实有些不好办。她和恒亲王府的关系众人都知道,可若什么都不管不问,反又显得恒亲王府没有肚量。
  “这事着实有些困难。我原本还想打听着二姐过去了过得怎样,可如今才反应过来,自她进了镇国公府,竟然就一点消息都没了。”
  说起来,宁宛这才有些惊讶。好像自从元宁如出嫁,真的不曾在外面听过关于这个镇国公府的新姨娘的事。
  如今五月末尾,她倒赶着榴花的好寓意,怀了身孕。
  “三房搬了出去,二妹妹原先也不与我们多来往,想来她便是有什么话,也只会去和她母亲说吧。”秦温宜叹了口气。
  “若是嫂嫂犹豫,不如我们挑个好日子,一同去瞧瞧?总归二姐怀了身子,还是该送些进补的东西。现在也不是时候和镇国公府对立。”
  “嗯。我也想着该送些东西。我着人准备着,等个天气好的时候,递了帖子我们去瞧瞧。”
  “辛苦嫂嫂了。”
  这天傍晚,等吃过了晚膳,宁宛却没闲着,她听闻元方棋已回来了,便去了那边。
  “三哥才刚回来?可用了晚饭?”
  “是四妹妹来了。快坐,我已经吃过了。”元方棋见她进来,赶忙起身迎了上去。
  “妹妹这会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元方棋斟了杯茶,在宁宛对面坐下问道。
  “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宁宛笑了笑。
  “哦?这可有趣,不知是什么不大不小的事?”
  “三哥可知道去豫州具体是什么时候走?”
  元方棋原本也想着,宁宛会不会是因为调任的事来问他,这会听宁宛这么问,便是一副了然的神情:“只说了冬天走,具体什么时候却还没定下来。如今豫州那里出产矿石,想来圣上是想好好整顿一番。”
  “那三哥岂不是越早过去越好?”
  “原本是这样,只是同我一同调去那里的还有一位大人,那位大人如今还在卫南的任上,还需等他一起。”
  “原来是这样……”宁宛想了想,复才说道,“不过今日这事同这件事有关,却也没关。”
  “今日四妹总同我卖关子,不知是要说什么事?”元方棋笑着看向宁宛。
  “三哥今年有十八了吧?”
  元方棋闻言点点头。
  宁宛接着道:“不知三哥心里……可有没有意中的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后天更新~


第264章 枯灯(下)
  元方棋怎么也没想到宁宛会问出这么个问题。原本宁宛是妹妹,他是兄长,这事若问也该是长嫂提。只是元方棋这里又特殊一些。
  早年他在书院读书时,所花费的银两有大半都是宁宛所出,至于往来人情关系,有许多亦是元方睿和宁宛帮衬着他。说起来,宁宛反倒像个姐姐了。
  “四妹妹怎么,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元方棋到底是个脸皮薄的,和自己妹妹说这种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原本这事不该我过问,只是三哥若要到任上,想再遇见有缘的姑娘,我觉得不如在朔京容易。”
  豫州产矿石,元方棋既是为了管这个而去,少不得接触的都是些货商、工人,哪能有什么姑娘。
  “四妹妹的意思是……”元方棋也不是多笨的人,宁宛话里的意思,不就是朔京有人家问询了吗?
  “三哥可记得安国公府的苏二姑娘?”
  “苏婉沫?!”元方棋有些讶异,可那眼神里,又分明有几分惊喜。
  “怎么?三哥不信我的?”
  “不敢不敢。”元方棋自知失态,连忙垂下眼帘,“只是苏姑娘那么好的人,怎么会……”
  宁宛见他低声自语,一时笑出了声:“三哥做什么妄自菲薄?这许多事情,是上天注定了的,譬如你遇见谁,要到哪去,或许冥冥之中都自有安排。三哥若有心,自然也能感知到苏姑娘的心意。”
  她又想了想道:“宛儿只想提醒三哥,这世上的许多机会,只有一次,若错过了,就再没了,三哥可要想清楚了。”
  从元方棋那回来,院里各处已将熄灯落锁。宁宛走在长廊里,还想着方才元方棋的样子。
  她这个庶兄,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榆木脑袋”,有时候还总犹豫。又也许是从前绿萝那件事对他而言影响太大了,让他一时出不来。只是宁宛觉得,还是提醒他一下好,免得这二人白白错过了。
  说来元方棋和苏婉沫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就只看安国公府愿不愿意这么急着嫁女儿了。毕竟元方棋冬月离开,起码九月十月两人就要成亲才行。
  这倒暂且不用宁宛考虑,倒是另一件事,宁宛总觉得透着一股怪异——便是元宁如怀了身孕这件事。
  且不说元宁如自打进了镇国公府就没了消息,就说姨娘怀了孕,好歹也是方家的骨血,怎么也没听说镇国公府有什么动静?
  太医好像也不曾请过,便连些常用的养身子的吃食、药材,也不见镇国公府进购。
  这日宁宛同秦温宜来到镇国公府时,除了那满院子火红的石榴花,倒是一点也没有热闹的气息。
  “姨娘的院子到了。”领路的小丫鬟在前面恭敬地说道。
  宁宛看了看,这院子瞧去倒也算正常,不是多好,可也不坏,给姨娘住,勉强也说得过去。
  “嗯,你下去吧。”宁宛朝那个小丫头点点头,同秦温宜两个一道进了院子。
  这小院不大,只一间正房一间厢房,宁宛二人进去时,正见元宁如身边的丫鬟翠羽从屋里出来。
  翠羽怀里抱着许多件衣服,瞧样子似要送到浣衣房去。她见了宁宛和秦温宜,起先是惊讶,复而连忙行礼:“见过世子妃,见过郡主。”
  “二妹如何,可在休息?”秦温宜抬手示意她起来,复又柔声问道。
  “小姐才醒了,正在榻上靠着绣花呢。世子妃和郡主快进屋吧。”翠羽说完,犹豫了一下又道,“小姐近来脾气有些不好……”
  “放心吧,才怀了身子,多少有些不舒服,不碍事的。”秦温宜同她笑笑,便领着宁宛进了主屋。
  这屋子是里外两间,中间以一架屏风相隔,秦温宜才进了屋,便听见元宁如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嫂嫂和妹妹来看我笑话了?”
  秦温宜和宁宛对视了一眼,并不曾说什么,只是绕过屏风,进了里屋。
  元宁如果然歪在榻上,手里拿着绣绷子,似乎才开始绣了不久。
  见秦温宜和宁宛进来,她将绣绷子并那些针线一道放到一边,坐直了身子。
  “这会子不方便,礼数上多有不周,还请嫂嫂和妹妹见谅。”
  宁宛看去,但见她着了织银线的上襦,一色缎面的裙子,发髻虽梳得一丝不苟,可眉眼间却有一股疲态。
  “这倒不妨事。你才怀了身子,自该小心一些,我们不过是来瞧瞧你。近来可好?”秦温宜脸上仍是淡淡的笑意,并不恼她。
  “托了嫂嫂的福,自然是好的。多少住在这里有吃有喝,饿不死罢了。”
  宁宛听着,元宁如这话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元宁如的性子,最是爱炫耀风光。按理她嫁到镇国公府,随了她的愿,好不容易她和嫂嫂来了,元宁如应该好一阵抖威风才对。
  可瞧她现在的样子,反像是撑着一张脸做些表面功夫一般。
  又观她这个院子,除了翠羽翠绫两个自恒亲王府陪嫁来的丫鬟,竟是一个旁人也没有。宁宛一时心下也有了疑惑。
  “二姐既怀了身子,可请太医瞧过?外面的郎中虽医术也了得,到底还是太医院的太医稳重些。”
  宁宛话还未说完,元宁如突然冷笑了一声:“妹妹说得倒轻巧,这不当家啊,到底不知柴米油盐贵。妹妹只管在这说,有什么用呢?”
  这一来,宁宛的疑惑更深了。按照元宁如的性子,她原先在府里就什么好用什么,现在怀了身孕,不更该如此?宁宛可怎么都没想到,元宁如也有天会说出“柴米油盐”这种话。
  三人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秦温宜瞧着不对,便只得柔声转换了话题:“我瞧着这府里的榴花倒开得好。榴花又是好寓意,二妹定是平安顺遂生下这个孩子来。”
  本来只是随意转换话题的一句话,没想到元宁如竟是认真起来:“那可不是呢。老夫人最爱这花了,自打开了成日里念叨着,多有意思。”
  秦温宜一时没明白元宁如这话里是什么意思,宁宛却突然间想起了什么。
  依稀记得,她才回京那年,正赶上镇国公府的老夫人办寿宴,那时也是这么多的榴花。
  她们那时怎么说的来着?说这榴花,栽种了这么多,可见这家主人有多爱孩子。
  “嫂嫂也喜欢榴花吗?这可是全朔京开得最好的,嫂嫂若喜欢,着人折几支回去?”
  秦温宜笑笑:“花开在枝上,时间才长,才开得好,若折了,不过平白浪费了。”
  她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宁宛却是看向元宁如,又陷入了疑惑之中。
  既然老夫人爱孩子,那怀了身孕的元宁如这里,为何这般凋敝?
  对,就是凋敝,院子里统共不过五个人,连换洗的衣服都要贴身大丫鬟去送,这不像是元宁如怀了身孕,倒像是她要被撵出去了一般。
  “郡主做什么这么看着我?又不是没见过。”
  “二姐,在镇国公府,过得好吗?”
  她是真心想问的,无论元宁如从前多么嚣张跋扈,可她不应该在怀了身子的这种时候受到惩罚。孩子是无辜的。尤其是见到谨轩一点点长大,宁宛更是有了这种感觉。
  那个还未诞生的新生命,不该因为他的母亲,就受到惩罚。
  兴许是没想到宁宛会这么问,元宁如愣了一下,她的表情不太自然,只是淡淡地说道:“在哪过不就是那么回事?”
  “这世间有许多事亲历才知冷暖,我不是二姐,不能评判。只是你我多少姐妹一场,有许多事情,看清得越早,才越好走出来。”
  “你不用在这里假惺惺。姐妹?现在和我提好姐妹?没有这个必要。”元宁如说完这话,起身往床边走去。
  “我乏了,嫂嫂和二妹妹也早点回去吧。耽误久了毕竟不好,这可是镇国公府。”
  秦温宜瞧着她面朝里躺下,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走吧。”她同宁宛说着,话音里似乎还有些许无奈。
  “她应该后悔了吧。”马车上,秦温宜垂着眼眸,有些叹息。
  “嫂嫂为何这么说?”
  “她早知自己所托非人,只不过是凭着一股要强的劲撑着。老夫人既是那么爱孩子的人,她的院子又怎会那么破败呢?”
  宁宛摇了摇头:“当年我同嫣表姐说,不知镇国公府的老夫人多爱子孙满堂,才会种了一院子的石榴,谁知最后这份苦,竟是二姐受了。”
  “这本也是她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只是不知她是不是也被人所惑,到底,她也不是打心眼里的恶,只是好高骛远罢了。”
  安定大街上,叫卖声此起彼伏,繁华的街市一如从前的每一天一样,有许多过往的行人。只是这繁华,却再不属于镇国公府那方小院里的任何一个人了。
  “小姐,怎么了?可是身子不舒服?”
  翠羽进屋时,就瞧见她们小姐靠在床棱上,外头的天光斜斜地在她脚下印出一个细细的印记来,只是她早已满面泪痕。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镇国公府的石榴花前情,在第二十九章 榴花(上)
  另:枯灯,音同“苦等”。


第265章 静安(上)
  夏天的燥热愈盛,让人一刻也不想到外面去。宁宛连日里只躲在屋子里,偏等每日里太阳落了,才上外边走走。
  落花落雪两个每日里想着法子让她活动活动,一直等到六月底才终于收到了一个帖子。乃是如意公主着人送来的。
  道是天气炎热,邀各府的姑娘们一道去城外的别院避暑。那别院建在山里,比朔京城中自是凉快不少。
  日子定在了七月底八月初,等那边院子打扫出来,自摆了瓜果吃食,姑娘们或赏景作诗,自当愉快。
  在这之前,倒还有另一件事定了下来。
  果然如宁宛所想,安国公世子夫人苗氏,对苏婉沫和元方棋这桩婚事是极赞同的。元方睿同恒亲王说过后,不过几日秦温宜便往安国公府去了一趟。
  本是为了试探着瞧瞧安国公世子夫人的意思,谁知倒是苗氏极为热情地欢迎了她,还让苏婉沫出来见了见。
  两家既如此,哪有不成的。刚进了七月,这事便定了下来。
  恒亲王和安国公是多年至交,对于晚辈们的婚事也是乐见其成,等日子定了,两人还摆了酒,好好叙了旧。
  “日子定下了,定在九月廿八,就是赶得急了些,倒是委屈婉沫。”
  清萱阁里,宁宛将切好的果子推到薛凝嫣面前,自己亦拿起一块尝了尝。
  “这倒是赶得巧了,先头你哥哥成亲,过不多久又你成亲,你们家今年可赶上好日子了。”薛凝嫣掩着嘴笑道。
  宁宛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哪件事,一时红了脸:“我同你说正经事,你倒好,只管取笑我。”
  薛凝嫣见她已渐有了少女的风韵,比之从前,更多了些许温柔,一时心下也甚为感慨:“我何尝取笑你,我不过说得也是正经事。我还正想问问你,如今准备得怎样了?”
  今年冬月初七,乃是宁宛及笄的日子,按照圣上和恒亲王的意思,今年冬天便是要成亲。如今两府上都已开始准备了。虽然日子还没定,可就在年底也是差不多的。
  “不过是置办些有的没的,论这种事我倒是一点不懂,多亏嫂嫂在盯着。”
  “你倒是个撒手掌柜。到底有圣上的旨意在,方便不少。”薛凝嫣笑道。
  宁宛想了想,便道:“你说这话的意思,我怎么听着,是在感慨自己呢?”
  薛凝嫣立时白了她一眼:“你是越发会说话了。我感慨什么?我才没什么好感慨的。”
  “你同苏大哥之间,当真没什么好感慨的?”
  宁宛问完这句话,但见薛凝嫣顿了一下,才状似无意地说道:“他有什么好感慨的。少不得我自己过得才自由,同他什么相干?”
  宁宛便也不再答她,只掩着嘴笑。
  薛凝嫣轻哼了一声,才又道:“我将来必是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瞧苏子扬,想也知他不可能。”
  “一生一世一双人……”宁宛沉吟,却是突然想起燕凌远来。
  这世上哪个女子不想自己的丈夫心里眼里都只有自己一个,只是又有几个能得偿所愿呢?若说宁宛亦有私心,只是薛凝嫣许敢把这话说给苏子扬听,她却不敢。
  她也说不清自己在怕什么。兴许是所见所闻俱是男人三妻四妾,她心底虽信着燕凌远,可总有一处是梗着的。
  “要我瞧,你也该如此。你这般优秀的姑娘,燕凌远若娶了,就只该有你一人。若有什么妾室姨娘,平白给你添堵,便算我看错他了。”
  薛凝嫣说完又道:“若是他欺负你,只管告诉我,我拿我的一响好生吓他!”
  薛凝嫣说着还挥挥拳头,把宁宛逗得笑了起来。
  两人正在一处说着,忽听得外面落月的声音传了进来:“小姐,世子妃来了。”
  宁宛不想此时秦温宜会来,心下有些疑惑,又想着薛凝嫣亦不是外人,便道:“请嫂嫂进来。”
  不一时便见丫头打了帘子,秦温宜进得屋来。
  宁宛和薛凝嫣瞧去,却见她面色不甚好。
  “嫂嫂这会来,可是有什么事?”宁宛迎上前去,扶着秦温宜坐下。
  秦温宜看看薛凝嫣面露犹豫之色,宁宛瞧着便又道:“嫣表姐是我们自家人,嫂嫂不必多虑,若有什么不该说的事,嫣表姐也不会多说一句的。”
  薛凝嫣立马点点头。
  秦温宜这才叹了口气说道:“凝嫣同我们都熟悉,我便也不怕丢人了。是镇国公府里的那一位,出事了。”
  镇国公府?
  那不就是元宁如吗?
  “二姐她出了什么事?”宁宛问道。
  “三夫人那边遣了人来说,二妹她……小产了。这会她闹起来,嚷着要到寺里做姑子去。三夫人亲自劝了也不好。镇国公世子说要把二妹送到庄子上去,这可不是丢了我们府上的颜面。”
  秦温宜又接着道:“镇国公府上的老夫人大约身体不甚好,因为这一出气得不得了,直嚷着我们府上养出一个泼妇来,现下三夫人找到我这里,我又哪里经过这种事?这后宅之事又不好去问明溪。我……”
  宁宛和薛凝嫣也没想到竟然是这种事,两人心里也是一惊。
  “嫂嫂先别着急,这事原不与我们相干。三夫人也不过是急了,我们现在只知是二姐小产了,既不知是如何小产,又不知她为何要去做姑子,前前后后都不知道,少不得先要问清了。”宁宛安慰道。
  薛凝嫣亦点点头:“元三夫人找来得急,这事却一时急不得。还是先找人问清了才好,总不能听一个人说了就算。”
  秦温宜这才又轻叹一声:“前月才看过她,当时便觉得哪里不对,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宁宛也是一阵怅然。当时她只以为是镇国公府忽视了元宁如,万没有想到,他们是想害死了她才算。
  朔京城多年,元宁如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小产?宁宛不信。
  不过是因为恒亲王府分了家,元宁如对于镇国公府而言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她才落得这般结局。
  当日秦温宜便跟着三夫人王氏一道去了镇国公府,元宁如穿了一身素色的衣服,面色苍白,头发亦有些凌乱。她坐在床上,眼神空洞无光。
  王氏原想和镇国公夫人争辩,镇国公夫人却并不多说什么,只将一缕头发扔到她面前:“你瞧瞧,这是你那好女儿的。我们府上容不下她,她要做姑子去呢!”
  秦温宜原想试着同元宁如说说话,可她却排斥得很,连王氏都不让近身。
  镇国公世子嚷着要打死她,将人送到庄子去,还是镇国公夫人将他带走了。
  秦温宜瞧着这个院子比她和宁宛来时还破落,又见元宁如似消瘦了一圈,一时内心更是悲切。
  想来元宁如拼了命嫁到镇国公府来,从来不曾想到方勋会有这样的一天吧……
  宁宛是又过了十余日才听闻了元宁如的消息。
  彼时她已打听到些前情。原本是元宁如想喝些热热的粥,却不料那粥送来时竟是凉的,她一生气,便将那碗粥砸了。
  谁知这事惊动了方勋,那送粥的丫头是方勋跟前的,方勋生气就给了她一巴掌。
  元宁如自怀了身子,吃的用的并没有多好,又兼她本就有郁气郁结于心,胎像不稳,竟是小产了。
  镇国公府的老夫人最是爱孩子,平日就念叨“多子多福”,如今元宁如小产,她自不会怪自己的孙子,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在元宁如身上。只说这个女人不吉利。
  元宁如气不过,拿起剪子便说剪了头发做姑子去,谁知这一下连镇国公夫人也数落她,说她不知廉耻,要把她送到庄子上去。
  后来这事才闹起来。宁宛原本猜着,镇国公府是想用这件事拉恒亲王府淌泥水,可没想到恒亲王不出面,元宁如也似打定了主意一般只说自己要做姑子去,半句也不扯上恒亲王府。
  宁宛再听闻她的消息,已是元宁如往翠屏山另一面的清水庵,跟着那里的师太清修了。
  “二小姐得了号,是‘静安’。清水庵没什么人,二小姐的日子过得也清闲。”楼望回禀道。
  “静安。”宁宛轻轻重复了一遍。
  想她争强好胜了十数年,到头来,却也只图“静安”二字了。
  “你下去吧。”
  眼见着周围的姐妹们出嫁、变故,风光无限到平静无波,恍然间,宁宛才惊觉,从自己初回京城至今,竟快要十年了。
  十年,世事变迁。
  “小姐,咱们新做的两件衣服到了,正好去别院穿。小姐来瞧瞧可还合适?”落雪进来,将宁宛的思绪从许多年前拉了回来。
  她自床上下来,走过去拿起那两件衣服看了看,只点了点头:“就这样吧。”
  只是七月的末尾,宁宛还是去了翠屏山一趟。
  同福寺香火旺盛,同在山中的清水庵却分外幽静。宁宛拾级而上,但见其大门已有些微破败。
  周围俱是高大的树木,如今夏日,树叶浓绿,投下的阴凉却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两位施主所为何事?”
  宁宛微笑道:“请问师太,静安可在?”
  那尼姑不知想到了什么,也没再问,便道:“两位施主请随贫尼来。”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应该还有一更,不过会比较晚


第266章 静安(下)
  “静安近来精神不大好,还请施主多多见谅。”走至一处屋舍门前,那尼姑轻声说道。
  宁宛轻轻点头,并未多说什么。
  那人便上前敲门道:“静安,有人寻你。”
  里面并没有应声,那尼姑却是推开了门,又看向宁宛:“施主请。”
  宁宛便自己迈步走了进去,一同而来的落花却是朝那尼姑笑笑,守在了门外。
  等进得屋内,宁宛便见迎面的榻上,元宁如正盘腿而坐,似是在闭目养神。
  宁宛开口,却是顿了一下才道:“静安。”
  元宁如睁开了眼,眼里不知是怎样的一种情愫,她面上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情,只是淡淡道:“你来了?”
  “未曾想再见竟已是这般光景。”
  “如了你的愿,你难道不该开心?”
  宁宛怔了一下。元宁如身上从前的那种嚣张之气已然不见,可她话语出口却仍像一柄利剑一样,让人不能亲近。
  宁宛摇摇头:“你错了,这不是我的愿。”
  “不是?”元宁如微不可闻地笑了一声,“郡主自然是不懂什么冷暖,郡主生来就有万千宠爱。”
  宁宛原本想反驳她,当年她到恒亲王府,受尽冷遇,谁又替她说过话?只是她转念却不想再提那些往事了。
  “既在这么个清净的地方,还是少说那些混沌之事。”宁宛知道,元宁如并未完全地想开,想来那位尼姑也深知此事,故而才同她说“静安近来精神不大好”。
  元宁如轻哼了一声,却是闭上了眼睛,竟不再理她了。
  宁宛从屋里出来时,落花见自家小姐好似并没有什么情绪的波动,便也不敢多嘴再问,只问是否回府,宁宛点了点头,两人自是打道回府不提。
  却说元宁如在宁宛走后,大哭了一场,第二日起便天才蒙蒙亮就开始扫院担水。
  她从前从未干过这样的活计,前两日总是跌跌撞撞,及至后来才慢慢习惯。
  原本一双白嫩的手也因为浣衣生火日渐粗糙。可她好像并不在意,人前也不怎么说话,只见她常常无事的时候坐在廊下看书。
  当然,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八月初一日,乃是如意公主约好了各家小姐的日子,这日宁宛早早便起床梳洗。等天才大亮,便有许多马车都往东城门而去。
  因圣上宠爱,如意公主共得了两处别院,这一处从前许久不来,着下人收拾了几日才收整妥帖。
  今日在此处设宴,也算是纳凉之意。
  等到了别院门口,日头正升起来,若在朔京城内便是越来越热,可在此处,一则地势较高,二则树木众多,却有丝丝凉意,甚是舒爽。
  大门口早已有宫人等候,宁宛下了马车,便有丫头领着,进了院子,穿过一条回廊,到了一处水榭。
  如意公主已到了,燕月悠正同陆煜两个玩闹。远远的瞧见宁宛过来,他们都朝这边招了招手。
  等宁宛过去,才见已来了几个姑娘,除去往日相熟的,还有几个是平日不怎么见过的别的府上的小姐。如意公主介绍几位是六部大人家的姑娘,也有驻守京城的武将家的小姐,那位梁小姐约莫比宁宛小些,却是生的英姿飒爽。
  “宛儿你可来了,你瞧瞧悠儿那丫头和煜儿两个,可愁死我了。”如意公主自然同宁宛最是亲厚,便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宁宛便笑着说道:“姑姑怎么还有发愁的时候?”
  大家一处玩笑,等着其他姑娘来,倒也和乐。宁宛便趁着一一瞧去。
  如意公主办事一向周全,这次亦是。凡是京中数得上名字的,平日有过些来往的大人家里的小姐,俱来了这个别院。
  有齐王一派,有宁王一派,也有立场不明瞧着是听圣上吩咐的。
  宁宛忖度今年因着皇爷爷渐显老态,京城里的形势越发不好,连如意公主都要小心谨慎行事,力求不偏不倚了。
  “嫣儿来迟了,给公主殿下赔不是。”
  几人正说笑着,便听得薛凝嫣的声音传了过来,再看她着了一身橘色襦裙,裙摆以珍珠点缀,倒是简单大气。
  如意公主亲自甄了杯淡酒,端到薛凝嫣面前:“今日你迟了,可得挨罚,这就是惩罚,不许抵赖。”
  “公主可是难为嫣儿,这可是酒,又不同茶一般,便是嫣儿喝个三杯五杯都不是问题。”
  “你可混说,那茶也是论杯说的?岂不是成了‘饮牛饮马’?”
  这一句说得姑娘们都笑了起来,薛凝嫣推脱不过,只好端起杯来一口饮尽,又忙给如意公主行了个礼,这才算完。
  这一回众人都到齐了,大家便都在长桌边坐好了,如意公主坐在上首,先端起杯子道:“今日是本宫请各位姑娘出来游玩避暑,一概都是咱们女孩玩乐,并不曾有外人,姑娘们只管吃好玩好,方不负了这山中美景。又有两位姑娘才回了京城,你们正好同各位认识认识。”
  她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又接着道:“姑娘们只管放松。我原是自己玩着无趣,才想叫了大家来,不拘那许多礼数的。”
  朔京城大户人家的小姐,往往没什么出来的机会,平日一个人闷在家里,更有甚者还要面对些姨娘姐妹的刁难,如今好容易有了机会,脱离了平日里那一个小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