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四爷皇妃-第6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历,都怪我,是我的大声呼喊才让你分了心神,让你受了伤……”雪樱边哭边说,聪颖如她,又怎么会不清楚在她呼喊的那一刹那,弘历第一时间向自己看了来呢。
    弘历看着雪樱哭的红了眼睛,便赶紧用手抚上她的头,断续着说:“我无碍的。”
    雪樱看着还在那里逞强的弘历,自己却哭的更伤心了,只是,再悲伤也好,她现在还是先将弘历送出这个是非之地才好。雪樱便支出了一小队人马护送着弘历离开了这里,而留下的这些人,则是继续的捕捉着牦牛。
    皮丘也注意到了弘历那边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现在自己毕竟也是身陷险境之中,所以当前所见,还是应该先杀出重围。
    于是,他拿出了草原人特有的凶猛血气,开始在围攻着他的这几头牦牛里周旋,单枪匹马的在几头牦牛的围攻下战斗。可是没过一会儿,身上便出现了多处碰伤。
    他一个人,没有牦牛的坚硬皮肤,也没有野兽的利嘴獠牙,没过多久,便血流不止。只是眼神却依然坚毅,动作依旧勇猛。
    最终,牦牛似乎耗尽了精力,也似乎被眼前的这个男人的精神吓到了,纷纷后退,不敢再主动攻击。

第3545章 收到信

  
    秋意渐凉,京城各户人家都已经在准备过冬用的衣裳和棉絮。弘历府上,小主们都已经添了衣裳,偶有一股凉风吹过,让人忍不住的拢了拢衣襟。
    “福晋,福晋……”门外的丫鬟慌慌张张的闯进来,止不住的喘气。富察明玉睨了一眼,语气不悦道,“究竟是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这要叫外面的人看了去,还以为我府中的丫头不懂规矩!”
    丫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福晋,贝勒爷寄信回来了!”说着,将手里的心呈了上去。本在气头上的明玉听说弘历寄信回来了,喜形于色,“快拿来我看看!”
    明玉接过信,信上有淡淡的梅花香味,急切的将信打开,弘历一如既往刚劲有力的字显现在上面。明玉这么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心来。
    明玉一字一句,不敢有丝毫懈怠,明玉的心情跟着心中的内容跌宕起伏,不过还好最后都是化险为夷,没有受什么重伤。
    越往下看,明玉越发觉得奇怪,贝勒爷从头到尾未提到过自己腹中的孩儿。从信的内容来看,贝勒爷虽身在环境恶劣西北战场,但对自己的身体和现状却很是关心,没理由不提自己怀孕的事,除非……
    “只有这一封信吗?”明玉将信摊在桌上,皱着眉问。丫鬟点点头,“今日一大早奴婢向往常一样去管家那儿看贝勒爷有没有寄信回来,只有这一封。”
    明玉的眸子垂了下来,长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让人看不清神色。
    自从明玉怀孕以后,弘历不在府中,加上兰琴又觉得对明玉有愧,经常送一大片的补品给明玉补补身子。
    这日,照常又送来了补品。明玉身边有两个兰琴派来照顾明玉的养生嬷嬷候着,再加上送来的补品,整个人被养的白白胖胖的。
    富察明玉坐在高位上,与往日不同,怀了孕的明玉没有一种威严的压迫感,倒是让人觉得亲切。
    “真是劳烦公公又跑了这一趟,这段日子真是承蒙公公照顾。”明玉抚着衣袖旁的貂毛,温声道。
    公公欠了欠身子,“福晋这么说真是折煞老奴了,娘娘吩咐老奴做事是老奴的福气,哪里敢有怨言?”虽这么说,道现在日子渐渐冷了起来,三天两头的往这跑,实在是吃不消。
    明玉笑了笑,“那就劳烦公公了,对了,还要劳您这次回去跟额娘禀报一声,过几日我要长春向她请安。”
    公公行了个礼便便退下了,明玉朝丫鬟使了使眼色。丫鬟赶忙跑了出去,叫住公公。将挂在腰间的荷包递给了他。“公公,这是我们家福晋的一点心意!”
    公公连忙摆手,“这哪里能收啊!福晋的心意我领了,姑娘你回去吧!”丫鬟不肯松手,“让您拿着您就拿着,以后还要多担待些才是。”
    公公见推辞不掉,便接过荷包,放在手里还挺重,想必有个几十两银子。“那姑娘就替我谢过福晋了!”

第3546章 经不起念叨

  
    三日后,明玉挺着四个多月的大肚子进了宫。明玉向兰琴行了个礼后就被丫鬟扶着坐在桌旁。
    兰琴见着大着肚子的明玉很是欣慰,连忙问她近日的情况。“你现在正是需要好好休息的时候,你若是想额娘了,让人通报一声,本宫去看你便是了。”
    明玉原本的娇小玲珑的瓜子脸早已经圆鼓鼓,看上去倒还有一丝可爱。“额娘,你每天都要处理后宫之事,哪儿有时间来看儿臣啊!再说,儿臣也很长时间没出去逛逛了!”
    兰琴抚上明玉的手,柔声道,“这段日子真的是苦了你了!”前些日子府里有人来报明玉又吃不下去饭,整日愁眉苦脸,把兰琴急坏了。今日一见,明玉恢复的还不错,才放下心来。
    “多谢额娘关心!”这段日子兰琴送来的补品堆满了自己的东院,明玉知道兰琴对自己腹中未出世的孩子还是很重视的!
    “明玉,一段日子可有觉得肚子不舒服?或是身体使不上力的?”兰琴嘴角挂着一丝笑的看着明玉,虽然这不是自己的第一个孙子,可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兰琴自然也是关心的!
    “额娘,您就放心吧!你派去的两个嬷嬷将我照顾的很好。事事都由她们照料,儿臣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府中的家用和补贴可都有正常发放?”兰琴怕弘历不在,会有人私自克扣赏银。明玉唇角一笑,额娘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额娘,都有正常发放,有您在谁敢私自克扣啊!”
    兰琴和明玉说说笑笑,明玉因为不能生下弘历长子的郁闷全都消散了。“额娘,等这个孩子出世的时候,贝勒爷应该差不多也该回来了,我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
    提到弘历,兰琴突然就沉默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一丝西北的消息……明玉突然开口,“额娘,贝勒爷寄信回来了!”
    兰琴的眸子一闪,情绪激动,片刻便镇定下来。“他和皇上可还好?”明玉将信中的内容说与兰琴听,“贝勒爷让您好好照顾身体,说等他回来之后,第一个就来看您!”
    明玉突然柳眉一蹙,语气突然变得深沉,“只是……贝勒爷心中并未提及到我腹中的孩子!”明玉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自己怀孕的事额娘究竟有没有告诉贝勒爷。
    兰琴这才反应过来,明玉来找自己并不是来拜访自己这么简单,兰琴清了声嗓子。“明玉,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额娘也就不满你了。你怀孕的事额娘还没有告诉弘历。”
    听到自己心中的答案,明玉的心突然一沉,明心中产生了一万种想法,额娘为什么不告诉贝勒爷?难道她不一样贝勒爷知道吗?
    兰琴看明玉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解释道,“你也知道,弘历现在在西北打仗。出于考虑,本宫怕他为这件事分神,况且孩子前三个月经不起念叨,索性就没有和弘历说起这件事。”

第3547章 婆媳谈话

  
    明玉这才缓过神来,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说道:“额娘,我看贝勒爷来信中,局势尚为稳定,这次写信是不是可以告诉他我已有身孕之事呢?”
    明玉攒紧了手帕,额娘这次应该没有理由拒绝了。兰琴眼神复杂的望着明玉,心里叹了一口气。“既然你执意想要弘历知道,本宫下次写信自然会告诉他!”
    明玉看额娘这口气稍有不悦,却又不敢发作,赔笑道:“额娘,说不定贝勒爷听说他又有一子以后,心情激动,这场仗很快就赢了!”
    明玉的确做了这个打算,只是她希望弘历不要沉迷于乌拉那拉氏,忘记了自己。
    兰琴抿了一口茶,“但愿事情如你所说吧!”兰琴明白弘历是个重感情的人,而且素来与明玉关系好。倘若知道明玉怀有身孕,自己却不在身边,必然自责。
    “对了,本宫这里有一些人参,待会儿你带了回去补补身体吧!”兰琴看了一眼崔娘,崔娘便下去拿了人参。
    明玉知道这是额娘故意谴退了崔娘去,有话和自己说,便坐在一旁不开口,等着兰琴说话。
    “明玉啊!弘历这段日子不在,府中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你管理,再加上你又怀了身孕,的确是辛苦你了!”兰琴偏着身子语重心长道。
    这些话在明玉听来,的确很是受用,脸上却是一脸淡然。
    “额娘,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贝勒爷在前线为了我们的国家厮杀。而我只是代他管理府中的一些琐事罢了!”
    兰琴满意的点点头,语气一转。“但是,有的时候女人更重要的是大度和气魄!”
    在兰琴看来,明玉和雪樱比起来的确没有雪樱的大气。或许这一点就是富察明玉没能成为一直陪在弘历身边的人。
    富察明玉心里一顿,额娘这话是何意?明玉突然心情烦闷,脸上流露出愁容。兰琴怕自己说话太重,毕竟现在明玉怪有身孕,补充道,“因为你是正福晋,要一直陪在弘历身边的人!”
    明玉这才豁然开朗,原来额娘是在提点自己要宽容大度,说不定以后是要母仪天下的人。但是自己究竟是哪里没有做好?
    崔娘这时候回来了,明玉领了人参后便告辞了。
    兰琴望着明玉远去的背影,长叹了口气。“这孩子性子还是太情绪化,定是怕乌拉那拉氏在弘历的身边夺了弘历的心。所以一定要弘历知道她怀有身孕的事。”
    “其实贝勒爷最看重的还是正福晋!”崔娘从小就跟在弘历的身边,他的性情崔娘一清二楚。
    “是呀!”兰琴点了点头,眉间的忧愁久久未散。连崔娘都看得透这感情之事,明玉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其实自己心底里还是喜欢明玉这个孩子的!
    “崔娘,你赶紧为本宫准备纸墨笔砚,本宫要写封家书寄给弘历。”兰琴说道。
    这件事在明玉的心中毕竟是个疙瘩,还是早日将此事落实才安心。

第3548章 撂挑子

  
    富察明玉坐在马车上,一直在品味兰琴方才说的那番话。不知是在给自己允诺?还是想提点自己以后做事要大度些?
    正在踌躇间,贝勒府到了。明玉被扶着下了马车,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府前挂着四个大灯笼,灯火通明。可是明玉却觉得寒冷阴暗。
    明玉快步走了进去,不愿逗留。刚回到房中,就来人通报。“福晋,您终于回来了!今天府里可是出了乱子了。”来人是府中的管事嬷嬷。
    “什么乱子?”明玉皱起了眉,自己才走了一天而已。府中就有人造反不成?“也没出什么大乱子,就是高氏今日托人来说自己病了,怕是管不了府中的事了!”
    明玉疑惑,按理说这个高氏贪恋自己手中的权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机会给了她,她愿意轻易放手?
    “她当真这么说?”明玉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嬷嬷拱手道,“奴婢岂敢骗福晋,现在该如何,还请福晋定夺才是。”
    明玉低下了头沉思,眼里的寒光凛冽。“时候也不早了,嬷嬷你先回去歇着吧!明日再来此与我商议。”
    嬷嬷欠了欠身便告退了,现站在一旁的刘嬷嬷这才开了口。“福晋,你现在怀有身孕,怕是这府中的事交给你管也不合适,既然高氏不识好歹,您就交给苏氏打理吧!”
    这段日子明玉一直和苏氏有所来往,虽说关系不见得多好,但是也没有之前勾心斗角,彼此猜忌。刘嬷嬷想着将职务交给她也没什么不妥。
    明玉想了想摇了摇头,“苏氏本就被提为了侧福晋,又有了孩子,倘若现在将府中的事交给她打理,以后怕是不好对付。”
    虽说自己将孩子生下来以后,职权必然回到自己手里。但是人心这种东西很可怕,是控制不住的,再加上苏氏那冷淡的性子,就算将这重担交给了她,她也未必挑的起。
    “可是,您的身子才刚好,应该好生休息才是!”虽说是算算账,交接任务这样的事,但是这贝勒爷的大大小小的事林林总总的算起来也有不少了。这各房的丫鬟,奴才的赏银,还有冬天要添置的柴火全都要管事的人儿来做。
    明玉知道这样会很辛苦,但是自己也没有办法了,明玉莞尔一笑,眸子里有星光熠熠“嬷嬷你放心,我吃的消。”
    嬷嬷本想劝阻,但是福晋决定的事,就不会轻易放弃,只得在一旁暗暗替她心疼。
    明玉抬起头,牵过嬷嬷的手。“嬷嬷,还有件事,我想要您帮查下。”嬷嬷疑惑的看着明玉,明玉接着道,“我想您去帮我查查,这个高氏为什么突然放着好好的管事的不做了!”虽然高氏以生病为借口,但是明玉却不相信。
    第二天一早明玉就将管事的嬷嬷叫来,交接府里的职务和相关事宜,明玉又重新管起府里的事来。高氏得知后,便索性将手里的事都交还给富察明玉一人管理了。

第3549章 运送粮草

  
    那厢,弘昼在市面上买到了一批粮食,凑齐了十万担。
    “看来要去西北走一趟了。”十三爷看着户部呈上来的清单,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了一些。
    见事情总算有了着落,一边喝茶的弘昼立即凑了过来,瞥了一眼十三爷手里拿着的折子,皱眉道:“筹备了这些天,总共才这十万担,离十七叔要的三十万担还差的远呢!”
    “你可别小瞧这十万担,关键时刻,这可以救命的粮食。”十三拍了拍弘昼的肩膀,弘昼到底年轻,没上过战场,不知道粮草往往在战局中往往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他缓缓合上手里的折子,轻抿了一口茶,抬头道:“这十万担我先送过去,救急的话应该够了,这几日你在京城里也别闲着,继续从其他地方的粮库调粮,此外,买粮的事情也要尽快安排下去了。”
    一听十三爷要走,弘昼有些急道:“十三叔,押送军粮就不必您亲自去了吧,这一趟去西北,来回走这么一趟,也是个苦差事。”
    “无妨,比起你十七叔,我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十三爽朗一笑,将那折子收好,站起身来。
    去西北也算是一趟远门,要立即准备起来,军情的事情耽误不得。
    到了门口,弘昼仍有些不舍地追了上来,道:“十三叔,你交代我的事情我一定会好好办的,这趟去西北,你可一定要小心,平平安安地回来。”
    “那是自然。”十三微微点头,一转身上了马车,吩咐车夫回府。
    弘昼做事踏实但不如弘历经历地多,这一趟要不是京城里的事情走不开,十三倒是想带弘昼去西北走一趟。
    回到王府,一进门便看到院子里丫鬟小厮来来往往,前前后后忙着收拾。
    穿过院子,兆佳氏就捏着手帕站在回廊下。
    “十三爷!”见十三回来,兆佳氏笑盈盈地走了过来,眼底却不乏失落的神色,这一声十三爷喊出来,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了。
    夫妻之间,很多话本就不必明说。
    十三见她如此,负手站在他身旁,开玩笑道:“怕惹你的眼泪,我提前让人回来说了。进门看到里里外外张罗起来,还以为你……”
    “妾身不哭便是了。”兆佳氏说着,当真擦干了眼泪,破涕为笑道,“爷要走,是为了家国大事,妾身不烂你,也不敢拦你。”
    “只是这趟去西北不是一日两日,”兆佳氏话锋一转,看向十三爷的目光多了几分不舍,“妾身知道自己不能跟在爷的身边,所以想让爷带两个侍妾同去。”
    十三的手环在兆佳氏身侧,伴着她一同往房中走去,笑道:“我是去送粮草,带着两个女人做什么?”
    “这话说的!”兆佳氏跨国门槛,含嗔带怒地瞪了十三一眼,“女人心细,会照顾人。这次让她们两个带足了药和吃的用的,前前后后也能照顾爷。换了那些男人粗手粗脚的,我不放心。”
    进了屋子,十三便把兆佳氏按在了椅子上,听她安排地这样细致,无不在为自己考虑,凑在她跟前低声打趣道:“带了她们两个,你就不怕这一路上日久生情,我反而宠信她们?”

第3550章 狼狈勾结

  
    兆佳氏抬眸一笑,手轻轻把人推开,伸手点了点十三的胸膛,道:“就你这身子骨,还能宠信谁?”
    十三顺势拉住了她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胸前,也生出几分留恋。
    “十三爷,”兆佳氏的声音带了几分哭腔,“这次去西北你一定要答应妾身,粮草送到了就快些回来。”
    她抬起头,一字一字道:“妾身在京城等着爷回来。”
    “好,我答应你。”十三轻轻点头,把怀里人抱得更紧了。
    三日后,十三爷如约前往西北。考虑到西北的战况,此次走的匆忙,没有过于声张,两千人的小队趁着夜色出城,押送着粮草一路往西北而去。
    十三爷一走,少了一个拿主意的人,弘昼便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这一日,正坐在书案前写信去南方调粮,门外有人通传道:“京兆尹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弘昼揉揉发酸的脖子,坐正了身子。
    京兆尹总管京城的事务,这次过来,多半还是十三交代下去的事情。
    简单的寒暄过后,京兆尹便切入了正题,道:“回禀阿哥,奉十三爷的命令,下官一直在调查富察阿尔贡。”
    “可有什么发现?”弘昼抬头问,劳烦京兆尹专门跑一趟,一定是查出了什么。
    京兆尹往前一步,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声音,“回禀阿哥,下官最近查出,富察阿尔贡和英国公府有联系。”
    “英国公府…”弘昼眉头一皱,口中念着这个名字,飞快地理着这里面的关系。
    英国公府是皇后的娘家人,他和富察阿尔贡有联系,这也就意味着贺家那件事和皇后脱不了干系。
    弄清楚了,弘昼便舒展了眉头,看向身前的京兆尹,“除此以外,还查处了什么?可有什么证据?”
    “下官只是意外发现了此人和英国公府有关,其他的还在查。”京兆尹如实道。
    弘昼点点头,道:“此事非同小可,你密切关注,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有什么进展务必向我汇报。”
    “下官明白。”京兆尹拱手行了一个礼,便退下了。
    京兆尹一走,弘昼便命人准备了马车进宫。此时和熹贵妃有关,他还不敢擅自拿主意。早日让她知道,也好早有防备。
    听闻此事,熹贵妃也是吃了一惊。
    “皇后一族,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半晌,熹贵妃盯着身旁的盆景,愤缓缓开口道。
    “这桩事弘昼也想不明白了,”弘昼在一旁道,“如今贵妃深色父皇宠信,皇后在宫中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英国公府还费尽心机地插手进来,到底为何?”
    熹贵妃缓缓转过身来,眼底带着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神色,“这也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她被困在这深宫里,还能与富察氏勾结,这些难道是她的主意?”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英国公府虽是皇后母家,但如今当家的是皇后的侄儿,他是聪明人,不可能明知道皇后在宫中无望,还费尽心思地做这些干什么。
    弘昼摇摇头,但嗅到其中阴谋的味道也不免一惊,可皇后的处境已是板上钉钉,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第3551章 皇后已废

  
    “贵妃不必惊慌,我已让人密切关注富察氏和国公府的,若不清楚敌人的目的,就再等等吧。”
    以不变应万变,这些,还是他从十三身上学来的。
    “好,千万不要打草惊蛇。”兰琴深吸一口气,心情缓缓平静下来。
    要不是弘昼今日来提醒,她怕是都要想起不起景仁宫里的那个人了。弘昼走后,兰琴便带着崔娘往景仁宫而去。
    到了景仁宫门前,门口只有两个太监懒洋洋地守着,院子里几颗海棠树叶子枯黄,落叶堆积却无人打扫。
    今日这般景象,已经很难让人想到皇后昔日的荣光了。
    进了景仁宫,崔娘便一直小心地在旁边护着,生怕乌拉那拉氏从那里冲了出来,伤着熹贵妃。
    但一直从正殿走到寝宫,才发现了蜷缩在床边的乌拉那拉氏。
    “把窗帘拉开透透风。”闻到屋子里这股**的气味,兰琴那手帕捂住了口鼻。她今日这般落魄潦倒的光景,也没人会在近前贴身伺候了。
    “见了熹贵妃还不行礼?”崔娘站在乌拉那拉氏身前,见她始终低着头不说话,便喊了她一声。
    床前,乌拉那拉氏的身子蜷缩地更紧了。她死死地抱着怀里那个软垫,口中嘟嘟囔囔不知道说着什么,口水鼻涕糊了一脸。她空洞洞的眼神盯着窗台,不知道到底在看什么。
    崔娘还要上前,兰琴却摆摆手拦住了她。
    “走吧,问她也是白问。”兰琴转过身去,出门见到门口紧张兮兮站着的两个太监,肃声道:“乌拉那拉氏的身份还在,你们几个都给本宫听着,好吃好喝伺候着,若是皇后娘娘有什么三长两短,本宫唯你们是问!”
    说罢,兰琴便在太监们一叠声的符合声中离开了。
    进了御花园,兰琴愈发奇怪,疑惑道:“本以为富察阿尔贡那件事和皇后脱不了干系,可现在看来,皇后是绝对没有这个本事了。”
    “娘娘,奴婢倒是觉得,此事或许本来就和皇后无关。”崔娘在一旁揣测道,“富察贵人一直依附于皇后,后来她被娘娘设计除掉,富察阿尔贡身为富察贵人的阿玛,很有可能怀恨在心。如此一来,为了自己的女儿,富察阿尔贡联合皇后的母家陷害娘娘,这就说得通了。”
    兰琴也正琢磨着其中的联系,想着想着,突然抬头道:“不对,富察家把弘昼的身份说出去,针对的并不仅仅是我,而是整个朝廷。”
    “若非弘昼的身份被透露出去,西北征集粮草便是顺手拈来的事情,可是如此一来,他们这是给弘昼,也给朝廷出了一个难题,甚至于,影响了西北的战局。”
    听兰琴这么说,崔娘身子一抖,立即明白过来此事的厉害。
    后宫不得擅自干政,一牵扯到政事,便都不会是小事。富察家此举,莫非有更大的阴谋。
    “走,立刻回宫。”想到此处,兰琴也警觉起来,她要回去立刻给四爷写信,告知事情原委。

第3552章 遭遇打劫

  
    回到长春宫,崔娘立即取出笔墨纸砚,伺候在册。
    兰琴将此事细细梳理了一番,先是西北粮草告急,再是弘昼的身份意外被泄露。此事在朝中掀起的风浪不大不小,若不是有十三极力平息了这场风波,怕是粮草的问题还不能妥善解决。
    “四爷,见信如见人……”
    兰琴一气呵成,将事情的原委细细道来,吹干信上墨迹,便递给崔娘道:“和从前一样,找人夹带出去。”
    “奴婢明白。”崔娘将信塞进怀里,小心翼翼地去执行了。
    皇后势力虽不再,可是盯着长春宫的眼睛并不少,隔着窗户,兰琴望着崔娘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口气。
    但愿,远在西北的他们,都要平安无事才好。
    离京已有七日,十三带着押送粮草的队伍一刻不敢停,紧赶慢赶,总算到了嘉峪关附近。
    可一出嘉峪关,路便愈发难走了,行进的速度不得已又减慢下来。
    十万担粮食放在身后,十三不敢大意,晚上休息不敢扎营,只选了一处略平坦的地方稍微整顿,晚上轮流值守。
    掏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壶,十三正要喝水,却听见外围的士兵高喊道:“不好了,有人来抢粮食。”
    队伍立即骚动起来,远远地看见十几名身穿异族服侍,头戴面巾的男子从山岩后露出头来,挥舞着手里的弯刀,虎视眈眈地盯着车队押送的粮食。
    十三把手里的干粮一扔,提剑翻身上马,他大声喊道:“不要慌,把粮食围在中间,他们人少!”
    一边说着,他已经率先冲到了外围,将两个异族人斩于马下。
    见身份尊贵的十三爷尚且如此,士兵们立即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拔刀抵抗。
    不多时,那只有二三十人的异族人便被击退了。
    见敌人被打跑,队伍里有士兵想要乘胜追上去,十三轻拍马背,赶上前去拦住他们道:“穷寇莫追,他们人少,早就料定自己没什么胜算,就是想制造混乱抢走粮食。我们只要把粮食守好,就不会有事。”
    “是。”那几个士兵应了一声,扭头回去了。
    这次敌人贸然发动攻击,但他们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地上的几具尸体清理掉,再安顿好几个受了轻伤的伤员,运送粮草的队伍一切如常。
    看着外族人消失的方向,十三一颗心却还在悬着。
    出了嘉峪关便是外族人的领地,这几年灾害不断,很多游牧民族饭都吃不饱,刚才那一小撮抢粮的虽然人不多,但弄不好就是一个小部落的全部男丁,他们也是为了活命不惜犯险。
    这里离军营至少还有三日的路程,这次虽然成功击退了敌人,但搞不好军队押送大批粮草出关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若被有心之人知道了,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此次他出关只为了押送粮草,并不像产生任何过多的纠缠。
    想到这些,十三不敢再在原地耽搁,稍微整顿之后便命令士兵继续上路了。

第3553章 觉察

  
    关外,收到兰琴的信,四爷捏着信纸沉思了许久。
    “皇阿玛,你找我?”弘历掀开门帘进来,恰巧看见四爷坐在桌前对着一张纸发呆。
    “没事,”四爷呵呵一笑,走到弘历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伤养的怎么样了?又一桩差事要交给你去办。”
    一听说有差事交给自己,弘历立即来了兴趣,一拍胸腹道:“皇阿玛请说,无非就是抓牦牛的时候受了点轻伤,养了这么些天,我都快闷死了。”
    “就知道你小子待不住了。”四爷走到桌前,指着面前的地形图道,“京城来信说你十三叔押送了一批粮草正赶过来,走的应该是这条路,你去接应一下,免得生出什么变故。”
    “十三叔要来!而且还给咱们送来粮草!”弘历满脸欣喜之色,细看两眼地形图,把道路牢牢记在心里,道,“皇阿玛放心,我这就带人前去。”
    说完,他便欢欢喜喜地组织队伍带人前去了。
    收好兰琴的那封信,四爷扭头对账外的士兵道:“把沈将军和十七叫过来,我有话对他们说。”
    沈鹤壁是此次军队的前锋,大小战役都少不得他的参与,他和十七两个人,对军中的事务也最为清楚。
    待两人落座,见四爷阴沉着一张脸,沈鹤壁道:“才刚解决了粮草的燃眉之急,皇上怎么了?”
    “皇上有话直说,在场的都是自己人。”十七道。刚才进营帐,他已经发现了端倪。
    不知什么时候,四爷已经把门口的守卫全部撤换了。
    “敌人当中,怕是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