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农女种田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梅倒是不太着急,她今年才十七岁,调养好了要孩子正好。再说,这事急也急不来的。好家里有壮壮顶着,李梅暂时没有生孩子的压力,这大概就是为后母的好处了。可要是真不能生,又该有说闲话了。唉,不想那些没用的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她又没确定真不能生孩子,现还是放宽心,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

    壮壮这孩子皮实,只要吃饱了喝足了,不咋爱哭笔战乾坤。自打李梅这当娘亲的上任以后,看着懂事的他就母爱泛滥,经常给他开小灶,家里的饭菜质量明显提高不少,她还经常农场偷渡点水果啥的给壮壮吃,看着壮壮胖了不少,小脸上肉嘟嘟的,伸出的小胳膊也跟雪白的莲藕一样,一节一节的,可爱得不得了。

    平时李梅耐心地跟孩子交流,还跟他做些小游戏玩,壮壮那水亮的眼睛灵动了许多,娘俩的互动做得不错。比如晚上睡觉前要亲亲才睡,吃饭前记得让娘亲给洗手。这些小习惯都是李梅慢慢养成的。

    李梅不爱串门子,连衣服都是自家洗。她不像村里的其他女,天气暖和以后,都聚到小河边洗衣服,顺便八卦一下各家的稀罕事。李梅跟大娘学会了裁衣服,就给壮壮做了几身简单的小衣服,把孩子打扮地干干净净,白白嫩嫩,看着就跟村里其他的小孩不同。

    村里的孩子基本都是放养的,大们都不怎么管,除非大家惹事了,才狠狠教训孩子一顿。孩子们整天爬上爬下,摸鱼、掏鸟蛋,大点的孩子还得帮家里干点农活。就算有的父母想让孩子读书,出头地,可越来越多的束脩,不是每个家庭能负担的起。看到这些李梅深感无力,时代不同,教育不同,她不是救世主,不能帮助挽救所有孩子的前程,也许将来有能力了,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梅,很庆幸娶了,的好都知道,也会对好。”孟瑞山不会说缠绵的情话,这扬的表白对他来说就是极限了。

    对于李梅所做的这些,孟瑞山看眼里,记心里。他知道李梅是对壮壮是真心实意,他更想加倍地对李梅好,感情不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么。两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这细水长流的情感,温馨的家庭生活,就是李梅最想要的。她虽是现代的灵魂,可她不想名动一方,也不想要滔天富贵,只想安安稳稳过小富即安的日子,做个实实的地主婆。

    李梅抱着可爱的壮壮,使劲蹭蹭他的小脸,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山哥说这些见外的话干嘛,咱们不是一家吗,壮壮是个好孩子,是吧?”说完,李梅吧唧亲了壮壮一下。

    壮壮毫不羞涩的回亲李梅一下,“娘亲,香香。”

    这孩子,对李梅越发依赖了。

    “壮壮也香香。”李梅抱着软乎乎的胖小子,满意地狠,这孩子和她越来越亲了。

    孟瑞山看着活泼逗趣的娘俩,嘴角翘得更高了。

    最近孟瑞山一直忙活浇地的事情,有时还下河捞几条大鱼回来,养大盆里,准备随时改善伙食。李梅怕壮壮吃鱼卡着嗓子,就准备做鱼丸给孩子吃。

    “壮壮,娘亲给做鱼丸吃,看看,这是大鱼。”

    “大鱼,大鱼,吃大鱼……”

    李梅暗自发笑,嘿嘿,一不小心养成小吃货了。孩子胖点好啊,抱着舒服,看着可爱。

    看着壮壮小心翼翼地想去摸鱼,李梅也不去制止,任他自己玩去。小孩子的好奇心是旺盛的,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像摸一摸感受一下。不危险的情况下,李梅尽自己所能教导孩子。既然是自家孩子,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长歪了,起码得比别家的孩子聪明才是,懂得越多越好,免得以后给骗了。

    李梅还打算教给孩子数数,识字,算是学前启蒙,不想让孩子输起跑线上。有钱家的孩子都早早请先生给孩子启蒙。李梅打算孩子进学堂以前,寓教于乐,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知识。

    孟瑞山不家,李梅就空间拿出两条鱼刺少的大鱼出来,打算多做点鱼丸,给老爹他们也尝尝。

    李梅把鱼收拾干净,去掉鱼刺,用竹片把鱼蓉一层层地刮下来再剁碎,一共弄了大半盆鱼蓉。里面加上姜末、蛋清、油盐等调料,再加勺面粉,开始顺着一个方向搅鱼蓉。这对李梅来说还真是个力气活,虽说不费劲,可也给她搅得手臂酸酸的,她搅一阵儿,活动一会儿胳膊,直到把鱼蓉搅成粘稠的糊状才算完事,最后再摔打摔打,打到起筋为止。

    等水烫了以后,小火下丸子,李梅熟练地很,一手从虎口挤丸子,以后拿勺子刮鱼丸。壮壮看到一个个白嫩的丸子下锅,眼馋地很,圆溜溜的眼睛直盯着锅里的丸子,“娘亲,吃丸子。”

    “壮壮等等啊,很快就好了。等熟了娘亲捞给吃。”李梅一边加快手里的速度,一边回答儿子的话,没有手忙脚乱的样子。来到古代后,整天给一家鼓捣吃食,她的做饭技术越来越熟练了。原来李梅做过几次猪肉丸子,壮壮挺爱吃,所以李梅才想起做鱼丸。

    等李梅挤好鱼丸,再用大火烧开,等鱼丸全部漂浮出水面,捞出来就好了。

    春日暖暖,又不灼。李梅打屋里搬出一张小方桌,拿出两个小方凳,娘俩面对面做好。她给壮壮盛出一碗,调好味道,用竹签插好,晾凉,再递给壮壮吃。

    等壮壮吃得差不多了,李梅逗孩子玩:“壮壮,娘亲饿了,给一个吃。”李梅说完张开嘴巴等着。

    壮壮经常跟娘亲玩这样的游戏,他一点都不吝啬,乖乖把手中的鱼丸伸到李梅嘴边,奶声奶气地说:“娘亲,吃丸子。”

    李梅不客气地一口咬下,又用竹签给壮壮插好一个,“壮壮也吃,等爹爹回来,壮壮给爹爹吃。”

    壮壮又吃了一个,小脸蛋都撑得鼓起来。他看着碗里剩下的丸子,嘟嘟小嘴,不舍地说:“给爹爹吃。”

    李梅估计这孩子还没吃够,看着他有点舍不得,又想留给他爹一些,所以表情有点滑稽,这把李梅给乐得。

    “小东西,就知道惦记好吃的。先吃个够,锅里还有呢。娘亲给爹爹留了鱼丸,也给壮壮留了,等壮壮饿了再拿给吃。”李梅看壮壮不舍的表情,揉揉他的小脑袋,好笑地给儿子解释。

    小孩子较真,知道他爹没吃,指着碗说:“给爹爹吃丸子。”

    李梅呵呵笑了起来,“壮壮真是个好孩子,知道疼爹爹了,等爹爹回来就给他吃。”

    正好孟瑞山扛着铁锨进门了,就问:“做什么好吃的了,大老远就闻着香味了。”

    “做了些鱼丸,壮壮爱吃,等会再给做个酸菜鱼,先洗洗吧。”李梅说着就去打水。

    这时壮壮不甘示弱地跑到孟瑞山身边,拽着他的裤腿说:“爹爹,吃鱼丸。”

    孟瑞山弯下腰,伸手一捞,就把壮壮举起来,问道:“今天家乖不乖?”

    壮壮脆生生地答:“乖,壮壮乖!”

    “鱼丸好吃不?”

    “好吃,爹爹吃。”壮壮抻着身子往小桌那边歪去。

    孟瑞山过去,把壮壮安置方凳上,“乖,等着,爹爹先去洗洗再吃。”

    孟瑞山脱去上衣,露出温厚的胸膛。他接过水盆和布巾,直接走到院角淌水的阴沟处,稀里哗啦洗了起来。

    李梅坐院子里,眼光不由自主地向那个角落飘去。即使他们已经成亲几个月,她看到丈夫那□的肌肤、健壮的胸肌还是很害羞,心里咚咚乱跳个不停,耳垂也微微发烫起来。不过,李梅还是很欣赏丈夫,英挺的面容,完美的倒三角体型,结实的肌肉,稳重的性格,确实是个优质男,这要是搁现代,她都不一定捞着这么好的男,所以,李梅很满足现状。

    孟瑞山洗完,边走边擦身上的水珠,阳光的照射下,麦色的皮肤反射出莹莹的光泽,看上去充满了力量和魅力。敏感的孟瑞山早就注意到媳妇的眼光,他很高兴媳妇稀罕他,那偷偷摸摸瞧他的眼光,就是他拥有魅力的证明。

    李梅偷偷捏了捏自己的大腿,缓过神来看到丈夫马上就到跟前了,她看到了他眼中明显的笑意,李梅红着脸赶紧跑了,“那什么,去做酸菜鱼!”

    李梅转身就进了厨房,她听到了丈夫低沉的笑声。李梅沉了沉气,不由自主地笑了,谁让前世的自己没好好谈个恋爱,这时候明显不占优势,看见男的胸膛就脸红心跳,跟个小姑娘似的,没出息……

    李梅想着,扑哧一声笑了,她愉快地点火、热油、做鱼吃!

    厨房里传来浓浓的香味,孟瑞山问儿子:“壮壮,娘亲做饭好吃吗?”

    “好吃。”壮壮响亮地回答。

    “那壮壮喜不喜欢娘亲?”

    “喜欢。”壮壮这一生很干脆。

    李梅听到爷俩的话摇摇头笑了,没白疼这孩子。

    小孩子最直白了,也很敏感,能感觉到谁对他好,谁又不喜欢他。壮壮很喜欢娘亲,他想天天吃娘亲做的饭菜,让娘亲天天陪着他玩,现家里很热闹,他喜欢。

    壮壮乍跟着爹爹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谁也不认识,心里缺乏安全感,都不怎么说话,也不闹腾,只是用他透亮的双眼观察周围的一切。

    孟瑞山毕竟是个男,哪会注意这些。李梅进了孟家门后,她的善意让孩子轻易接受了她,尽心的母爱才是孩子最期望的。李梅做到了,孩子依赖她,亲近她,缠着她,有时比对他爹爹还亲近。




53意外

    “姐;你咋又送东西来了,咱家现在的日子好多了;你这隔三岔五地送吃食;又得让人说闲话了。”李香见到姐姐很高兴;有些庆幸姐姐嫁到自己村里;什么时候想回娘家都可以。

    “有人说闲话了?”李梅把竹篮放到桌上,平静地问道:“都说啥了?”

    李梅住得偏一点;周围没邻居,也不串门,跟李大娘家倒是来往的勤快,可李大娘不是乱嚼舌根的人;所以她没听到一点不好听的话。要不是李香忍不住了,她怕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了。

    “姐;那些多嘴多舌的气死人了,老是背后说人闲话。她们说咱家烧高香了,姐姐才能嫁给孟大哥;还说咱家沾了孟大哥家的便宜……那些人看咱家日子越过越好,眼红了,张嘴说什么的都有,真气人!”李香撅着嘴巴,气咻咻地说着。

    李梅也没办法,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她还能不让人家说闲话了,“你权当没听见,管那些做什么,不过是有人眼皮子浅,眼红罢了。咱自个过日子,谁还能管着咱吃喝了。”

    “往年咱家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也没见哪个帮忙,恨不得离咱们家人远点;这会儿咱家好过了,不是想沾点便宜,就是说些闲话。香儿,记住了,日子是给咱自己过的,过好过坏全凭自个。那些难听的话听了过过耳就行,别往心里去,她们这是嫉妒咱呢。”李梅才看不上那些长舌妇,不想让那些乌七八糟的话入耳,用脚趾头像想都知道,都知道她们说什么。

    谁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对她好,谁又对她不好,她都记着呢。她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可也不是软弱可欺的,再说现在还有孟瑞山在,谁想欺负她家也得掂量一下。

    “我知道了,姐,不说那糟心事了,弟弟念书很用功,前个我去给他送蓑衣,夫子还夸奖他了呢。”李香和姐姐说起弟弟的学业,高兴地很,比起她自己得了什么好东西都要开心。

    弟弟能有出息,两姐妹都高兴。李梅是尽一个姐姐的责任,她接收了这个身体,就尽量让李家越过越好;李香作为一个纯古代女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中,弟弟有出息,做姐姐的不仅脸上有光,将来说不定还得指望弟弟呢。女子嫁人后,若是遇到个好婆家,娘家还不显;若是嫁到厉害的婆家,娘家的作用就大了,要是受到什么委屈,还得指望娘家撑腰呢。

    李家如今日子好过了,村里人也不再用瞧不起的眼神瞧几个孩子,李香的性子变得开朗了些,不像原来那样怯懦无知,在李梅的可以引导下,受了欺负知道反抗,不会闷不做声,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告知大姐,在李香眼里,李梅几乎就是万能的,她打心底知道,如今家里富起来,全靠大姐想的法子,就连老爹,也会听取姐姐的意见和建议。

    李香看大姐又做了鱼丸,连忙和大姐请教:“姐,这和你做得猪肉丸差不多吧,是不是做法也相同?”

    李香很喜欢姐姐做的美食,每次大姐做了新鲜的吃食,她都细心学习,她知道,只要她学会了,就是一门手艺。没看大姐就是依靠吃食赚钱吗,她想尽心跟大姐学,这样不仅可以做给家人吃,还可以帮助家里添些进项。

    现在都是李香做成成品吃食,让老爹拿到集市上卖,生意还不错,每月能赚些银子,比起种地来是强了不少。

    “嗯,做法差不多,改天看我做一遍,你就能学会。”李梅从不藏私,她脑子里赚钱的法子多了,教会自家小妹点皮毛,根本没啥,这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吗,毕竟娘家穷了,她脸上也不好看。

    “大姐,你做饭越发精细了,看看这鱼丸,一个个白嫩嫩的,溜圆儿,看上去就很好吃。做得这么精细,是给壮壮准备的吧?姐,孩子呢,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跟你姐夫去地里逛了,还没回来呢。”

    “姐,咱爹前天赶集,还给壮壮捎了包点心……”

    李家自从有了来钱的进项,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从衣食上就能看出来。

    李香被养的不错,不仅脸上有了光泽,身条也抽高了少许。俏生生的小姑娘,头上簪了个梅花形的银钗,身着翠烟长裙,灵活的眼眸慧黠地有神,两鬓的发丝调皮地随风舞动,说到高兴处,嘴角翘起时,唇边会露出小小的酒窝。

    其实李梅三姐弟长得不错,虽不说是很漂亮,养过来以后没了以往的赖样,看上去都清秀可人,可能是随了去世的娘亲。反正从李老爹那沧桑的脸上,看不出姐弟三人的相似之处。李老爹老实木讷,倒是很疼孩子,对两个闺女也很好,没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这半年来,李梅没少出主意往家划拉银钱。太离谱的主意她不敢出,就紧着各式各样的卤肉、香肠做了卖。现在十里八乡都知道,李家的卤肉是当地一绝,味香浓郁,吃了还想吃。就农家而言,偶尔能吃点卤肉改善伙食,那就是日子过得红火的。往年李家日子难过的时候,一年到头难吃上点荤腥。现在可好了,就凭家里做这点小买卖,也委屈不了几张嘴,难怪有人看李家日子好过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冒出来,什么闲话都有。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平凡而不失真实,让李梅没了灵魂穿越的失真感觉,这一切意味着不是梦,生活中处处留下了她存在的痕迹。

    风起微澜,生活中不时冒出点意外,打破如今的平静生活,如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一池湖水那般,掀起细小的浪花。

    这天,李梅想和孟瑞山一起上山,她早早起来做好饭,饭后把壮壮放到李大娘家托人照看,夫妻俩就一起上了山。

    山上青草茵茵,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野花和树林相映成趣,偶然间窜出的野兔、山鸡等,不时让李梅惊喜一把。由于怕吓跑猎物,李梅不敢出声,就拽拽孟瑞山的衣袖,用眼神示意他赶紧行动。其实孟瑞山火眼金睛,比李梅机警多了,又是打猎老手,早一步就发现了猎物的痕迹。他任由媳妇指使他,还颇为享受这种乐趣,他脸上可看不出任何愉悦的表情,心里可高兴着呢。那对夫妻都不想过相敬如冰的生活,夫唱妇随才是美事。

    前几天下过雨,草树茂密的地方地上很潮,一簇簇野蘑菇纷纷冒出,让李梅“见猎心喜”。她想起了野鸡炖山蘑,味道绝对正宗,滋补又有营养,老少皆宜。而且蘑菇可以晒干备用,正好冬天青菜少,可以多采些,省得到时候没菜吃。

    李梅的空间里倒是有青菜,可她不敢明目张胆的往外拿,都是做成一点半成品或成品,拿出来给壮壮解馋,比如水果晾成果干等,味道不是很纯,哄孩子足够了。

    “这里蘑菇可真多,太好了,咱们多采些,回去晒干成干菇,可以存放时间长些,就算冬天也有菜吃了。”李欣先是露出一脸欣喜的神色,接着又皱皱眉头,问道:“瑞山哥,你知道怎么区分蘑菇是不是有毒吗?”

    前世李梅只吃些常见的平菇、香菇、草菇、金针菇之类,这些在各大超市都有卖,李梅仅仅认识这些。至于蘑菇是不是有毒,她还真不太懂。

    “这个我知道,毒蘑菇大多颜色鲜艳,你看这种,黑紫色的,就不能吃,再看这种……”孟瑞山找出几种样品对照,生怕李梅认错,“你要是想吃蘑菇,以后我打猎的时候顺手采点就够吃的,不用你自己来,山路不好走,别崴了脚。”

    这话让李梅羞红了脸,她又想起了上次的事,那次她不就是掉进陷阱崴了脚吗。

    “我就是想上山来看看,老是闷在家里有些无聊。”李梅其实想找些食材,能和空间里对应起来的东西,就算拿出来也不会太显眼。

    孟瑞山听了这话,心下默然。他知道李梅不喜欢串门聊天,只和几家走得较近。平时除了照顾壮壮,就是做些家务,弄些熟肉让老爹和他干基卖掉。他看出来,李梅的性子一点都不张扬,比较平和随性,只要不是惹毛了她,一般她都不会太计较。

    孟瑞山其实心里很高兴,媳妇会过日子,做饭又好吃,除了做衣服差点,家里给她收拾的干净利落。尤其对壮壮真心实意,他最是感激,他现在越发喜欢媳妇了。媳妇的好,都是从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发现的。她人好,他也想宠她,对她好。

    “既然这样,你闷的时候,就跟我出来逛逛。自己可不能来山里,里面很危险,有狼、虎,我就遇见过……”孟瑞山和李梅讲起他遇到过的惊险。

    李梅当然不敢大意,她仗着有空间。想去山上看看,还不是吃了亏,差点回不了家。现在她也学会依靠丈夫,有事丈夫服其劳,逞能是要看时候的,她最识时务了。

    孟瑞山背着弓箭,时刻观察周围的状况。他自己不担心什么,就怕窜出个厉害的家伙伤了媳妇。现在还不到深山,一般遇不到猛虎、野狼。媳妇要求跟他出来一趟,他怎么都得保护好她的安危,不敢掉以轻心。

    李梅只知道浅薄的一点知识,毒蘑菇好像多是颜色鲜艳的,她因为好奇,在网上看过几张毒菇的图片,可是因为时间过去好久,再加上她没怎么在意,已经记不起多少了。若是她知道有这一天,说什么都得多记点用得着的东西,不说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起码弄出点什么,自己受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好请教原住民孟瑞山了。

    李梅听孟瑞山讲过不少过去的事情,知道他小时候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出去找吃的。他又不偷不抢,只好去山上弄东西吃。那时候不大,嫂子克扣他的饭,他饿得实在忍不住了,先是在山脚下找野菜充饥,后来胆子慢慢变大,就在山的外围逮只野鸡兔子什么的烤了吃。当然,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都是他出来割青草干活的时候做的。还有一些半大孩子,几人使点手段弄点野味解馋。

    后来,孟瑞山长壮实了,学会了打猎的手段,才能经常吃上肉。再孟大嫂的刻意打压下,好在孟瑞山没长歪,磨练成了坚韧不去、吃苦耐劳的性子,这也是他能从边疆安全回来的原因吧。他比平常孩子更懂事,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娇妻小儿都在身边,没有比这更舒适的日子了。

    所以,对孟瑞山来说,后山简直就是他的狩猎圆,没有比他更熟悉的了。只要不是遇到群攻的野兽,这里对他来说很安全,还是他狩猎的乐园。

    因为李梅跟着,孟瑞山走得慢了许多。李梅采了不少蘑菇,还摘了一些野香椿、花椒芽等,摘了满满的一箩筐。孟瑞山也收获了几只小猎物,都是野鸡和兔子。因为顾虑媳妇,怕遇到猛兽,就没往深山里走。他看看太阳升起的方位,约莫快到午时,就提议下山。李梅看自己收获颇丰,就同意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孟瑞山把李梅背的筐自己背上,几只猎物捆在一起提着,另一只手牵着李梅下山。他默默地做得一切,李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现在为止,两人之间虽不说是如胶似漆,却互相尊重,相互扶持,好似清澈的小溪里缓缓流淌的水,透亮却没有风浪。李梅总有种老夫老妻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李梅很喜欢。

    李梅本身就不是好出风头的性子,若不是被逼无奈,她也不会为一家生计奔波,强势赶走欺负她的泼妇。好在有了孟瑞山这张“长期饭票”,还很稳定,让她也能平静下来喘口气。李梅回想起两人之间的几次相遇,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孟瑞山带着李梅走了一条近路,快走到山下的时候,他听到一丝异样的呻/吟声,乍一听,他还以为是是陷阱里有受伤的野兽在叫,就想拉着李梅过去看看。刚走两步,他就听着不对劲,这哪是野兽,这是俩“人兽”。

    李梅也听出来了,没想到这民风保守的古代,还有人在山上偷着妖精打架,这野战的地儿真会选,怎么偏偏让他们夫妻遇到了呢。兴许是那俩人太投入了,又或许离得远点,他们根本没发现孟瑞山夫妻。




54
    李梅住在村外;平时很少串门;即使听到那些暧/昧的声音;也根本不知道胆大偷情的人是哪位。

    孟瑞山听力好;眼神也好;何况他在军中学过一些探察、伪装、识人等技巧;他快就听出这两人是一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和村里的“黑寡妇”。

    说起黑寡妇;远比李梅要出名的多。当然;那是指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黑寡妇名为刘巧儿;是五里外刘家堡的姑娘。刘巧儿本人长得并不是很黑,是乡下姑娘普遍的健康肤色;她那个黑寡妇的外号是有缘由的。

    刘巧儿为出嫁时是有名的好姑娘,她确实没辜负爹娘给她起的名字,心灵手巧。不仅饭做得好吃;针线活更是拿手,。刘巧儿绣的荷包、香囊等零碎小玩意儿拿到镇上卖,总能比别的姑娘做的多卖个三五文,店家好生夸奖了刘巧儿一番,被同行的姑娘传了出去,所以,刘巧儿绣活好的好名声就传出去了。

    乡下人娶媳妇的目的是啥,还不是图找个会过日子的姑娘,多生几个胖娃娃,把家里打理好,好让丈夫心无旁骛地多赚钱养家。刘巧儿因为有个好名声,上门求取的人就多了,经她爹娘三挑五选,最终给她定了本村的刘胜。

    刘胜长相一般,可人机会钻营,原先在镇上当伙计,后来干了几年,自己借了点本钱,开始跟着别人跑商,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贩卖到另一个地方,来回倒卖,赚取中间的差价。就这样忙活了几年,刘胜家盖起了全院的青砖瓦房,成了村里的第一富。

    刘巧儿柳眉杏眼,生的身段极好,用老妇人夸人的话就是屁股大好生养。刘胜父母眼看着有了出息的儿子到了十八还没成亲,就着急生活地要给儿子张罗媳妇。这不,正好传出刘巧儿的事情,加上知根知底,就请媒婆上门提亲。两家都姓刘,原是同宗,只不过远亲而已,两家结亲正好亲上加亲。

    刘巧儿就这样嫁给了刘胜,过上了姑娘们羡慕的好日子。自打成了亲,家里不缺银子,刘胜经常带回些好的胭脂、布料给自家媳妇用,穿金戴银,使得刘巧儿打扮地越来越翘。

    刘胜待刘巧儿极好,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好,虽然刘胜隔三差五就出门,可那是出门捞银子去了,刘巧儿自然没什么怨言,她能有今天的生活,不就是靠丈夫做生意赚来的。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一年有余,然而好景不长,刘胜在一次行程中遭遇匪盗,被劫匪砍了好几刀,还没到家就咽了气。

    刘胜出了意外没了,一家人痛心疾首,托人把刘胜的尸身运回来,做了法事发了丧。

    刘胜兄弟二人,还有个弟弟叫刘强,也到了成亲的年龄。这哥哥没了,家产自然就弟弟的了。刘父刘母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以后还指望小儿子养老续香火,自然得那他当宝贝供着,为自家儿子盘算。

    因为刘胜的遭遇,刘父刘母不想小儿子去外面奔波,家里的财产自然归小儿子所有了。至于大儿媳妇,成亲这么久,竟然连个孩子都没坐下,指不定不能生。

    这么一想,刘父刘母商量好后,以无子为理由,给了刘巧儿十两银子,算是给她的补偿,嫁妆让她娘家拉走,只让她带着衣服回娘家了。至于金银首饰值点钱的东西,则让刘母给留下了,这样就等于刘巧儿被婆家休了,两家因此彻底闹翻了,刘巧娘放狠话,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被休的女人住娘家可不是个长远的法子。虽说刘巧儿卖绣活儿的钱足以养活自己,平时还帮着做些家务,可她两个嫂子不乐意,嫌她不下地,只捡轻快活干,整天不给她好脸色看。

    刘巧娘虽然心疼闺女,可再疼也比不过儿子和孙子。再说闺女还年轻,总不能在娘家老一辈子。所以,没多久,刘巧娘就托媒婆给她说亲,像让她再嫁。

    依照刘巧儿的意思,想过个一年半载再嫁人。总不能丈夫刚走,她就忙着嫁人,也太不像回事了。再说她心里还难过着呢,老是寻思,这好好的一个人,咋就这么没了呢?

    因为刘胜的死,村里人说了不少闲话,其中就有人嘀咕刘巧儿克夫,所以,刘巧儿软磨硬犟,也没拗过她娘,几个月后,高低再嫁了,嫁到了邻村张铁柱。

    张铁柱是个光棍,父母早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是个老实汉子,不爱说话,就是三杠子打不出个屁来的那种。家里只有几亩薄田和三间茅草房,这点家业是他凭自己的力气赚来的。

    因为他只会闷头干活,人家都叫他傻铁柱,其实他除了不爱说话这一点,没啥大毛病。谁家找他帮忙,每次都是麻利地干活,从不偷奸耍滑。只是他二十有二,还没娶上媳妇,邻家有个婶子看不过去,就帮他张罗个媳妇,这就娶了刘巧儿。

    铁柱娶了媳妇很开心,干活更带劲了。他不让媳妇干重活,还是在家忙家务,空闲时候做绣活,农忙时搭把手,力气活铁柱一人揽了去。

    刘巧儿的日子虽然比不上头次,到是跟在家做姑娘时差不多,她有伤感的时候,却多现实很满足,觉得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也行。

    又过了一年多,铁柱上山打柴时被毒蛇咬了一口,当时他自己稍微处理了,没成想蛇毒厉害,余毒未清理干净,回家后就起不来床了,没过几日就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