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王座-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邻省搞杂交水稻种植推广了,心思早活泛开了:这江汉省嘛,还是由咱靠山屯拔头筹吧。

薛向一挥手。李拥军便领着众人去了。几位知青听着发粮食,眼珠子都绿油油一片,撒腿就要往外奔,却被薛向挥手拦住,说有事儿要跟他们讲,粮食会派人送过来。

众知青对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大队长一直是敬畏交加,敬是因为这大队长危难关头,救过自己等人;畏是这大队长开口老子,闭口球,心狠手黑,视人命如草芥,怎叫自己等人不害怕。

薛向拦下了众知青,见众人站成一排,似在接受检阅一般,挥手让众人落座。哪知这几位知青仍拘谨得厉害,死活不动地儿,嘴上也不说话,倒是肚子不住地呱呱直响。薛向笑笑,招呼康桐将那半簸箕油条取来,赠给众知青。

众知青见了这金黄滴油的油条,哪里还绷得住,半点拘谨也无,饿虎扑食般你一根我一根,拿了就往嘴里猛塞。薛向看他们吃得狼狈,起身给众人倒水。众知青勉强祭了五脏庙后,擦擦嘴唇,才想起,自己竟受了大队长的伺候,又手足无措起来。

薛向这会儿已知道众人的名字,有几个还是前世某电视剧的名人,可性格迥异得快没了边儿。那位钟跃民可是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行,活在路上的个性青年,眼前同名的钟跃民却文弱书生一般,竟窘得脸都红了。

薛向知道再客气下去也没什么效果,索性就直入正题了:“你们干脆也别干农活了,领袖说,你们下来,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育了两年了,我看也差不多了。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们都是文化人,那就发挥特长,暂时给靠山屯的娃娃们做老师如何?”

薛向下乡也有些日子了,一直很好奇全公社所有的大队都有小学,为什么独独靠山屯没有。还是韩东临给出了答案,说是,早先也有过,校舍就修在南坡,后来大队的社员们连饭都吃不饱了,更别提负担孩子上学和教师生活了,因此,这靠山屯的薛向便不撤而撤了。

薛向倒是没时间去上面反映,等县里的教育部门批下公文,按部就班,那得等到猴年马月。还是自己先把学校张罗起来再说,眼前的八个知青不正是现成的老师嘛。

众知青听了薛向的话,竟集体沉默了,倒不是众人贱皮子,愿意做农活,不愿教学生。实在是众人生怕一旦做了这个老师,户籍落定,再回城就难了。他们可是有很多已经回城的知青朋友,写过信来,自是知道苦日子也快到头了。

薛向见众人脸上迟疑,心中纳闷:这是好事呀,怎么还推三阻四;复又设身处地一想,才算是明白众人的纠结。当下,薛向拍胸脯保证,只是临时教孩子们几个月,几个月后,他会打报告,让上面派下正式教师来。

得了薛向的这番保证,众人才喜笑颜开来,正七嘴八舌讨论着教师生涯,送粮食的来了。众人接过粮食,便升起了灶火,看这猴急样儿,刚才的油条也不过是塞了个牙缝。

谈妥教师的问题,薛向打声招呼,便出门去了,他今天的事儿多着呢。薛向直趋办公室,招呼通讯员小孙,通知各小队队长,来办公室开会。他一支烟没抽完,九个小队的队长齐齐到了。原来众人都在不远处的仓库领着各小队的社员,分粮食呢,是以。小孙一去,便将众人聚齐了。

众人落座后,薛向单刀直入,便将修建学校的事儿说了。众人听了齐齐赞好。这娃娃们没学上。哪个家长心里不着急。别看他们是山民,平日里,瞧不起这帮知青;批斗时,也猛喊“打倒臭老九”,可骨子里还是认为读书人是高人一等的。

“大队长。让娃娃们读书。咱们自是千肯万愿,重修校舍就不用了吧,南坡上的老学校虽然老点儿、破点,但勉强还能用啊。再说。新建校舍的建材也没处寻摸不是,我看还是将就些吧。”发言的是彭春,他抽过薛向递的烟,知道这大队长其实挺好说话。对薛向,倒不似别人那般敬畏。

“不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哪能马虎?南坡上的校舍,我去看了,那能叫学校么?泥巴墙,茅草顶,又小又矮,娃娃们在那种环境下,怎么能好好念书。叫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提意见的,老子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薛向又摆出了丘八模样,诸人再不敢多言。

扫平诸人后,薛向便开始安排工作,新校舍的地点就设在打谷场的西北方向,那处背阴向阳,正适合这朝气勃发的娃娃们。定好地点后,薛向便要求各小队长回队召集木匠、泥瓦匠到他这儿集合。另外,要求所有的劳动力停下手头的工作,集中全部力量尽快将校舍修建起来。

薛向干别的不行,搞统筹管理却是一流。他一声令下,靠山屯生产大队立时动作了起来。二三十老泥瓦匠被他圈在办公室,搞起了从未试过的设计、规划。小两千劳力被他分作三拨,一拨进山伐木,准备梁木;一拨跟着李拥军,直趋社里的红风砖瓦厂,严令就是肩挑手提,也要将砖瓦给运进靠三屯;最后一拨准备伙食,干这种重体力活儿,队上岂能不管饭。

百来根梁木,两三个小时便被运出了山;因为二道坡锁住交通,车辆运到那里就需人抬,所以,去的都是棒小伙子。诸人从二道坡前将拖拉机上的砖瓦,转运到二道坡后的牛马车,虽然艰难,可近五百壮劳力,发起疯来,数万块砖瓦,也不过在饭点儿的时候,就运到了。

中午的主菜是大乱炖,一头猪混着无数的菜蔬,炖了十几锅。这猪肉倒不是本屯出产,靠山屯地寡粮少,自己尚且不够吃,哪里养得起猪,还是从相邻的洪庙村买来的。吃得一帮不知多少年未见荤腥的社员们齐松裤带,十几口大锅愣是吃得跟洗涮过一般。

吃罢饭,众人也不歇息,就着这砖瓦、木料,就劳作开了。这会儿的壮劳力都是多面手,木工、瓦工几乎没有不会的,如此多才多艺倒不是什么天赋,而是逼成的。想来也是,你一个穷老百姓,自己不学,难道还出得起钱,请人不成?

小两千人马,同心同力,更兼材料齐备,要建出一座只须够两三百孩子入读的校舍,那速度自是惊人。众人焚茅草,伐恶枝,平土地,红砖垒砌,巨木横叠,泥沙俱下,汗水簌飞。新月出生,一座红砖红瓦,方正平整、窗明几净的校舍便建成了。不知谁欢呼一声,上千人齐齐跟着欢呼了起来,霎时,毛巾摇曳,草帽盘旋,新建校舍的四周成了欢乐的海洋。

薛向看着眼前的海洋,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让他灵魂深处都在颤抖。他甚至有种顿悟的感觉:最大的威风不是一人呼,百人诺;也不是一人震怒,天下怖恐;而是在眼前,写在娃娃们纯真的笑脸上,现在老农额上的那深深縠纹里,在那摇曳的毛巾上,在那盘旋的草帽里,在这无边的春风明月里…。。

薛向闭了眼睛,来聆听这种欢呼,正在他欲神游北海之时,却被老好人苏顺民拖来账本,用一件俗之又俗的事儿给打断了。

。。。。。。。。。。。。。。。。。。。。。。。

今天还是三更,请月票,以后尽量不开单章了,开多了,大家烦,月末双北票,还是要开的,先打个招呼呢。

第三十五章屠龙缚虎除三害(完)

“大队长,帐上还剩不到两千了,这钱是不是花得太快了点儿?”苏顺民一脸苦色,和这满场的欢乐气息十分不衬,他也实是被薛向花钱的速度给吓着了。

“什么,怎么还有这么多?”好嘛,薛向倒是嫌钱花得慢了。他实是觉得这时的钞票太值钱了,修了这么大一座学校,虽说劳力和木材是免费的,可上十万块砖瓦总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吧,居然才耗去两千多元。

薛向这没心没肺的回答,险些没把苏顺民给噎死:你大队长就算你是京城来的,总不会不知道两千块能买多少米,买多少肉吧,咱屯子一年上头,可是连肚子都混不饱啊,可不兴这么糟践钱。苏顺民心中这般思想,却不敢说出来,他可知道这大队长的脾气不好。今晚,他还是鼓着勇气,前来规劝大队长莫要大手大脚。

原来,薛向将自己身上的三千和康桐带的一千,一起交给了苏顺民,叫他入到大队的账上。之所以叫苏顺民入账,倒不是他薛某人大公无私,损私肥公。实在是这靠山屯缺了钱先生,什么事儿您也甭想办成。不说这次修学校,就是宰那条山神的铁棒,你都没地儿寻摸。薛向自有他的如意算盘:先拿私人腰包入账,卖了松露才抽出垫付资金,公私两便,又省了时间。

苏顺民这么过来一搅合,将薛向先前飘然、陶醉的感觉全给搅没了,倒是让他想起正事儿来。薛向敷衍几句,打发走苏顺明。招来正在人群中欢呼的小孙,叫他去寻邓四爷、老药子、李拥军到他办公室来。他则走到老槐树下,敲响了铁钟,待众人静了。说了几句喜庆话。便叫众人散去。

…………………。

薛向抱了小家伙和康桐进了家门,刚点燃蜡烛,小孙便领着邓四爷三人走了进来。此时方不过八点,小家伙一点睡意也无,从薛向怀里溜了出来。便奔回房间。一会儿的功夫。她便抱着正咿咿呀呀发着声的收录机钻了出来,在邓四爷三人惊诧的目光下,飘着便出了大门。未几,打谷场那边传来一阵铺天盖地的尖叫声和欢呼声。这是在为靠山屯第一件家用电器喝彩。

薛向嫌外边吵闹,起身关了大门,转身对众人道:“这会儿叫大伙儿来,是商量处理松露和蛇掌的事儿…。”

薛向话没说完。老药子便从身后拿出个红色的木盒:“大队长,两只要卖的蛇掌我简单处理了下,另外两只我熏干了,磨成了粉末,配了不少草药,现在已经制成成品了,您直管使。效果保证惊人。”

老药子一说完,便知失语,急忙捂了嘴巴。康桐三人听到这番妙语,却齐齐笑出声来。

“叫老子只管使,这老药子是何肺腑?岂不是诅咒老子还未破处,便不行了么!”薛向心中腹诽,嘴上却飞速地将这话题给扯偏了:“别扯这没用的,我看这样吧,明儿个一早,你们四个一起去汉水,将松露和这对蛇掌给卖了。我是这么想的,这玩意儿,在县里和荆口都难卖起价钱,还是去省城,那边的价钱应该好些。”

众人闻言,各样反应。康桐是无所谓,三哥吩咐,他招办就是;李拥军则是红了脸皮,想拒绝,又怕丢面子;老药子和邓四爷则是双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叠声的“使不得”、“不敢去”。

这回,非是薛向思虑不周,而是他压根就不清楚这会儿农民的出远门之难。原来,此时的农民出远门有两道难关要过。一是,农民不似城镇居民,有工作单位,单位开具介绍信和便条,便出巡无碍。二是,这会儿的城乡二元制,决定了城镇居民每月有固定粮票,而农民没有粮票的尴尬局面。农民要出门,总要吃饭吧,没粮票,你去哪里吃饭(当然,也有出远门的,得自己烙一包烙饼)?因此,这就导致大部分农民活了半辈子甚至未出过公社,连县里都不曾去过,更别说叫他们去省城。是以,李拥军会脸红,两位老头儿干脆就麻了爪。

薛向好说歹说,两位老头只是不应。在邓四爷看来,那高大的城市、喧嚣的人群、各种各样无论如何也看不懂的规章,简直比山神可怕一百倍。可薛向知道,这两位不去是不行的。康桐和李拥军一个是向导,一个是保镖,唯有这二位才对松露和蛇掌的价值知之甚深,才不会轻易被忽悠。

两老头推三阻四,好似薛向让他们进城,就是要他们的性命一般。薛向无奈,只好拿出大队长的威严,一顿大道理,外加毛主席,才将两位老头子给慑服。末了,他又软语安慰两老头说,一路跟着康桐就好,该吃吃,该喝喝,话都可以不用讲一句。这番软硬兼施,才勉强将两个老古董拿下。

…………………。。

薛向站在坡下,抬头打量着这锁住靠山屯无数个岁月的二道坡,这也是他第一次认真窥二道坡全貌。二道坡,一左一右,夹着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笑道,两坡各高二十来米,坡高且陡,笔直插在半天里,是以无数代靠山屯的村民想用锹用镐将它除去,都困难异常。

薛向自打进了靠山屯,心中就装着靠山屯三害。现如今,蔡家二虎被逼得远遁在外,山神蛇已授首有日,就剩下这二道坡横在他心间。今晨一早,送罢康桐四人,他便给安在江摇了电话,两句玩笑话一开,便扯上了正题。薛向直言二道坡之害,虽未道出求助之意,安在江却是听了出来。安在江二话不说,便让他在靠山屯静候,说稍后汉水军分区会有一个排的战士下靠山屯搞军事演习,注意接洽。话已至此,薛向岂能不明白。什么军事演习,不就是现场爆破嘛。

时值正午,薛向领着靠山屯的全体社员扛锨拿镐,站在数百米外。静等前方战士起爆炸药。但见最后一个战士从左边那道坡撤出来后。一位身材墩实的军官大喝一声“起爆”,左前方的战士猛地按下一个绿色起爆器。

“轰”的一声巨响,晴天天朗日里,陡然起了一道惊雷,霎那间。两座山坡被强大的气流瞬间摧折。半天里下起了一阵土雹石雨,整座土坡从底部向上跳了一下,便陡然坍塌。这一声巨响震得不少社员一屁股坐到在地,震得捂了耳朵的薛向仍觉耳膜阵阵生疼。

漫天的烟尘落定。眼前的两道天坡哪里还有踪影。忽然,满屯子的社员们齐声呐喊出来,这喊声竟比昨日校舍建成更来得热烈。喊着喊着,便有人哭了起来。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这阵哭声竟聚成海洋。

薛向听得辛酸,却是猜到了原委:这二道坡可是坑苦了这祖祖辈辈的靠山屯村民,此时,这二道坡灰飞烟灭了,几十年积压的辛酸便似失了堤坝,化作眼泪奔腾,一倾而下。薛向无暇、也不愿去安慰这些山民,哭哭也好,有助排遣郁气。更何况,前来相助的子弟兵,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冷落。

“谢谢解放军同志们,实在是太感谢了,若是没有你们,咱们靠山屯的乡亲们,不知道何时才有这宽敞大道啊。没说的,叫战士们中午都去咱屯子吃饭,小野鸡炖蘑菇已经热烫烫地了。”薛向上前就攥住了那敦实排长的大手,一通猛摇。

后面的社员们听着大队长竟这么当着他们的面发瞎,骨子里直冒冷气,正哭得伤心的,也被这话给震住了。他们一帮人齐聚此间,屯子里就剩了一帮娃娃和几个知青在上课,哪有半个人烧火做饭。还小野鸡炖蘑菇已经热烫烫了!俺们自己的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这大队长给拉了过来,哪里的来得菜哟!

薛向现在的说谎功力日厚,当着小两千人就把假话说得震天响,脸皮红都不红一下,真挚的语气,听得那农村出来的排长眼眶都红了。

但见那排长双手紧握薛向的大手,一阵猛摇,语带悲怆:“好,好,多好的乡亲们啊,咱们几十年的军民鱼水情,不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么。不过,我先表个态,咱们解放军有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是铁律。薛同志,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这饭无论如何也不能吃。”

“不行,这坚决不信,谁不知道咱子弟兵最仁义。可也不能叫俺们靠山屯的老百姓被人戳脊梁骨啊,帮这么大个忙,连饭也不吃一口,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薛向一脸的决绝,看得后面的社员们又是一阵腹诽:大队长,差不多啦,再抖,那包袱可就要破啦。

那排长是个实诚人,眼见薛向说得情真意切,似乎觉得不应下,有些伤了老百姓的感情,正犹豫着要不要答应,薛向又说话了:“好吧,既然解放军同志这么为难,咱们也不能强要你们违反纪律,不吃饭,那喝口水总行吧,要是连水也不喝,说啥,俺们也不答应。”薛向说完,心中猛地打鼓,好险就玩儿露了,这排长也太实在了吧!

那排长见薛向这么说了,长长舒了口气,连说:“喝水行,喝水行,这个不算犯纪律。”

薛向大手一挥,后边抬出一桶水来。那排长领着三十来个战士,每人咕嘟了一瓢水,擦擦嘴巴,连连道“好乡亲们啊”,末了,还要战士们齐齐敬了个礼,才领队而去。

见解放军们远去,薛向才松了口气,后方的社员们见了大队长这般市侩模样,嘴上不敢笑,可眉毛全奇形怪状地蹙着。

薛向见了,哪里不知道所为何事,一边心中叫骂:老子算是枉做小人了,一边喝叱众人开始平整土地。

薛向刚用铁锹拍碎了块西瓜大的土球,就听见后方有人大喊“大队长,出事儿啦,大队长,出事儿啦。”

………………。。

三千四百字送到,拜求月票,同志们,拜托了,一下午,没有涨一张票,晚上,我接着熬夜,拜托了!

第三十六章无风卷起三尺浪(1)

当听到松露和蛇掌被抢了,且康桐四人被关进了号子里,薛向的耳朵是掏了又掏,叫喘息未定的老姜再说一遍。老姜也是心急如焚,杀蛇、挖松露,他虽然没去。可松露和脚掌的价值,他还是听老药子说过的,这么多钱突然没了,搁谁谁不心疼啊。尤其是那松露,大队长说了入队上的公帐,岂不是还有他老姜一份儿。

老姜见薛向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便大着声音,喊道:“大队长,电话那边自称是什么洪山区公安局,说抓了四个诈骗犯,要队上领导去说明情况,令外叫家属拿钱罚款…。。”老姜还歹细细交待,眼前陡然一花,再看时,眼前的大队长竞已在十米开外,如风一般,直奔屯子而去。

得了这个消息,薛向简直要气炸了,终日打雁,今朝却叫雁啄吓了眼,他娘的,抢东西居然抢到老子头上了,都说入乡随俗,这个俗咱爷们儿是说啥也不随了。薛向奔回房间,将那把门m20别进了腰里,军官证也被揣进了腰包。此次前去,人生地不熟,唯一的借助便是手中的这把枪,和这张老爷子交待可以随便用的军官证。有了这一枪一证,天下大可去得,不信这小小洪山区能翻了天去,更何况,在汉水地区,他又不是真的无可倚仗。

………………。。

薛向到洪山分局的时候,已是薄暮时分,半天里的云霞如柳絮一般,驳杂浮躁。乱成一团,亦如薛向此时的心绪。薛向原以为这洪山公安局定是个大局子,哪知道竟是汉水地区汉水市洪山区辖下的公安局,只比胡街区派出所高了半格。两层灰扑扑的小楼有气无力的爬着。门前倒还是挺正规。还设置了岗哨。薛向知道越是这种基层的暴力机关,里面的水就越深越浑,越是无法无天。

果然,刚进大门,薛向就被拦住了。一个歪戴着警帽的老虎皮劈头盖脸地就要薛向登记。便掏出个登记表。又语速极快地报了一堆证件,要薛向拿出一张来证明身份,说着说着,脑袋便昂上了天。可这会儿还没有身份证一说(84年才有)。薛向能怎么证明,难道他这个大队长自己给自己开封介绍信?别扯了!薛大官人此刻心急火燎,哪跟他废这个事儿,一把推开登记表。军官证一晃,也不管他看没看清,收回来便道声“军事机密”,一脚踹开大铁门,便横冲直撞地奔了进去。

薛向自知此时搬出某某公社主任的身份毫无意义,这帮老虎皮才不会在意呢,索性他就直接挂上了这军方身份。再说,对付这种暴力机关,还是抬出另一个更暴力的机关好使。更何况,跟这帮能把受害人都抓起来的家伙,一准儿讲不清道理。薛向一贯作风就是:谁不跟他讲理,他就不跟谁讲理。这回,连薛大官人自个儿都挨了抢,他岂会继续讲理?

薛向正要推开局长室,先前的那个歪帽老虎皮便火急火燎地追来过来,边跑边压着嗓子:“别别,别推,里面在开会,千万别推,你一推,我就完…。。”

薛向却置若罔闻,再他“完”字刚要出口的时候,径直拧了下扶手。那老虎皮一个加速,就要来捉薛向的手。哪知道薛向耍诈,猛地收回了手,用脚顶开了办公室大门。那老虎皮没控稳身子,一个踉跄,直直撞了进去,啪的一声,摔在了地板上。

洪山区公安局的马栋梁马局长正慷慨激昂的念着文件,门突然被撞开了,又有人跌了进来,将他好不容易酝酿出的感觉给搅得四分五裂。马局长啪的一拍桌子,正要骂出声来,薛向便大步走了进来。见了薛向昂首直入,马局长彻底火了:什么时候,老子的办公室成了菜市场了,连乡下卖菜的刁民也能昂首而入?

你道马局长何以这般想法?原来,薛向今天浑然没了平日的佳公子造型和英俊青年军官形象。今天,是靠山屯收拾二道坡的日子,他大队长带头参加劳动,再穿那几件衬衣,军裤、皮鞋显然不合适了。他就东一件,西一件,在屯子里东拼西凑,凑出了这么套装备。因为走得匆忙,他压根儿没来得及更换。

此刻,薛向上身披着件小了一号的麻衣,袖子短了一截不说,还遍布补丁,这补丁也打得颇具特色,有的补丁甚至是朔料袋敷衍的;裤子就更加不堪了,竟也是化肥袋子缝制的,好在尿素二字打在左边的裤腿上,没像邓四爷那般直接补在了裆处;头戴破草帽,脚蹬烂胶鞋,满身尘土,头发散乱,就难怪马栋梁认为他是卖菜的了。

马局长先是要喝叱那老虎皮,这会儿,怒气全对准了薛向。孰料,他未及张口,他眼中的卖菜的,急走几步,便到了跟前,抓住他的手,就是一通猛摇,末了,掏出张证件,晃了一下,便道声:“军委工作,请地方同志配合……。。”

至于那卖菜的后面还说的什么,马局长这会儿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脑子里一团乱麻,只觉这世界突然颠倒、翻转一般,眨眼间,乞丐突然变成了皇帝。还是与会的苏政委先回过神来,说了声散会,打发走诸人,开始和薛向接洽起来。

“苏同志,我此次前来,是接到上级指示,令我核实你处是否有抓捕邓水生、姚山林、李拥军、康桐这四位军属、烈属。”薛向如当初对付邱治国一般,老调重弹,开门见山。

马栋梁此时也回过神来,闻言,同苏政委齐齐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抓了几个山野村夫,竟招来军委过问。就算是军属、烈属也归地方人武部过问吧,怎么就惊动军委了呢?更何况,先前一阵恐吓,那两老头恨不得连祖宗十八代都交待出来,都是普通山民的身份,家中压根儿没有子弟参军,哪里来的军方背景。不对,不对,那个死不开口的年轻人,听那两老头交待说是京城来的,至于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莫非是,是为那小子而来,这下麻烦大了,那小子可是伤得不轻啊。

薛向见马、苏二人脸上阴晴不定,心中咯噔一下,料到必有意外。果然,马局长吱唔了几句,便说有位年轻的同志受了点轻伤,可能要治疗一下。

薛向一听,哪里不知道定时康桐受伤了,立时汗毛都炸了,探手伸进腰间,便带出那把m20来,抵着马栋梁的脑袋:“给老子带路。”先前的虚与委蛇、斯文模样一扫而光,薛向扯着马栋梁的脖子就出了大门,旁边的苏政委和那位老虎皮看得都傻了,就算你是军委的,也不带这么横的吧。

马栋梁平日里最是养尊处优,虽当着一方暴力机关的首脑,却连枪都不曾放过,更别提被人拿枪指着了,这会儿内裤已是湿漉漉一片了。出了大门,薛向将枪从马栋梁的太阳穴处移到了腰间,身子向他靠拢,遮住了枪身。

见枪不见了,虽然能感觉到在自己腰身处抵着,到底没先前那般可怕了,马栋梁好歹回过了点人气,边哆嗦着“冷静,千万要冷静”,边打着摆子似的,抖动着双腿,头前开路。

有马山魁这个坐地虎开路,片刻功夫,薛向便见到了康桐四人。透窗望去,这是一间阴暗潮湿的房间,里面甚至没有寻常号子那样的高低床,四人躺在一堆杂草上,一动不动。

行至近前,木门紧锁,马栋梁正要招来狱警开锁,哪知薛向却是一刻也等不及,拔脚就是一踹,那坚实的木门似乎敌不过柔软的胶鞋,像挨了炮弹一般,砰的一声闷响,瞬间木肥溅,门板中间陡然炸开一个半人高的大洞。薛向伸手轻轻一推,那门便轰然倒地。

“大队长!”邓四爷最先回过神来,见着是薛向,猛地便惊叫起来。

“大队长啊”

“大队长呀”

李拥军和老药子也发现了薛向,跟着便叫了出来,语带悲怆,似是有满腹的委屈。薛向看着三张遍布青肿的老脸,心中无明业火烧起三千丈。再去看康桐,却见他仍一动不动地躺在湿草堆上,身上还搭着李拥军的青布大褂。这是老李压箱底的好衣裳,从来舍不得穿,还是听说要进省城,才舍得拿了出来,这会儿那大褂也破败不堪。

“小康,小康!”薛向抱起康桐轻轻摇晃,嘶喊了起来。这会儿的康桐哪还有原先那般英姿勃勃的风采,双眼红肿如桃,脸上遍是伤痕,左胳膊松散地吊在一边,显是折断了。

薛向嘶喊了半晌,也不见康桐有任何动静。康桐就是他的家人,亲兄弟无二,可以说是除三小外,最让他挂心的人。见了康桐这般惨状,薛向就感觉有人正拿了刀,在一刀一刀剜他的心。

薛向目眦欲裂,也懒得问是谁干的,一把抓过马栋梁,捏着他的脖子,单手就将他提了起来:“给老子说,为什么胡乱抓人?谁他m的报的案?”这会儿什么他m的理智,官员体统,风度,全被薛向踹飞了天。

。。。。。。。。。。。。。。。。

诸位,给些月票啊,十二个小时没动了,我不是专职写手啊。受到外在压力太大呀,帮江南把月票数据弄好看些好吧,这样我回嘴也有力度,拜托了!今天两更吧,我发现前十的写手都从不要月票,就我天天开单章,他们是决战在最后两天,我这新人不成啊,我也要攒些稿子啊,不然最后两天,指定被灭。这样吧,二更保底,二十票加更,拜托了!支援下啊,这是本我用了很大心思的书!

第三十六章无风卷起三尺浪(2)

薛向目眦欲裂,也懒得问是谁干的,一把抓过马栋梁,捏着他的脖子,单手就将他提了起来:“给老子说,为什么胡乱抓人?谁他m的报的案?”这会儿什么他m的理智,官员体统,风度,全被薛向踹飞了天。

马栋梁被勒得几乎出不得气,想喊救命,但见了薛向赤红的眼睛,生怕这魔头一个暴怒,就把自己这小鸡脖给捏断了,只得猛吸几口气,哆嗦道:“是…。。是…。百草厅…。报…报…。的案。”勉强说完这几个字,马栋梁又跟抽风机似地一阵猛喘。

暴怒过后,薛向神智也清明了些,知道这样问,反而更浪费时间,松开手,将他放了下来。马栋梁粗喘几句,不敢怠慢,细细道出原委来。可他毕竟只是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儿,其中的旮角又怎会清楚。还是李拥军、邓四爷,老药子三人,你一句,我一句,将整件事情,说出了个大概。

原来,今天中午十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