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服饰天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运动品牌来说,这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要知道,现在国内运动品牌李安去年销售额还不到一百亿元;而闽江系运动品牌年销售额也是从二十亿元到六十亿元不等。
陈楚只要深耕好这个小众市场,那他就能挤入到国内运动品牌前五甚至是前三的行列。
“我们现在也应该找个马甲来运营了。”陈楚出声道。
市场现在正处于井喷前夕,有部分运动品牌已经嗅到这股跑步风潮中钱的味道,但他们对这个市场还没有投入足够重视。
“楚哥,市场上好的马甲已经不多了。”冯希凡摇头道:“或者我们自已设立一个运动品牌更加划算。”
“迪亚纳这个马甲如何?”陈楚问道。
再设立一个品牌来运营,时间已经不够了。
“迪亚纳?”冯希凡下意识就道:“乔巴代言的那个迪亚纳?”
“没错。”当初,陈楚也是因为足球运动员乔巴而知道这个品牌的。迪亚纳是在1948年成立在靠近意大利蒙特贝罗的地方,一个被称为运动球鞋的“硅谷”的地区,与其他运动公司一样,它刚起步的产品也是由登山和步行鞋组成的。许多世界级运动选手均为迪亚纳签约赞助选手,包括了意甲劲旅罗马队,著名球星乔巴。在九十年代时,迪亚纳还是意大利国家足球队的赞助商。
“乔巴退役差不多也有十年,楚哥,迪亚纳会不会老了一些?”冯希凡的皱了一下眉头,问道。
这个品牌和李安有相同之处,比如说,品牌在七零后中有相对更高知名度,比如说,品牌在年轻一代中推广都存在着困难。
“而且,在我印象中,迪亚纳在大陆和港、澳的代理权,三年前好像转让给一家香江公司,那家公司叫什么名字来着?”冯希凡这时也感到迷糊。
毕竟,相比起国内运动服饰品牌,这家品牌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就算是和其他意大利体育品牌相比,这家公司存在感也不高。
“永江集团,现在迪亚纳的运营权在永江集团手上。”陈楚道。
早在三年前,也就是2008年时,意大利迪亚纳公司与香江永江集团正式结为中港澳区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中国迪亚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永江集团拥有品牌在内地、港、澳地区的所有权及永久经营权,能够自主制订并执行包括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销售组织和渠道策略等全面方案,香港永江集团成为迪亚纳的中国总代理。
当初,陈楚也有留意相关方面报道。
“我估算我只要能出得价格,永江集团会把经营权转让出来的。”陈楚出声道。
意大利运动品牌可以算是国内体育品牌巨头的至爱。国内市场上,意大利四大运动品牌已经全部名花有主。同样在2008年,李安体育以10亿港元的价格,获得乐乐在中国为期20年的独家特许权。后一年,踏踏体育这家总部位于闽江的品牌,出价3。32亿元人民币,收百丽国际拥有的意大利运动品牌fl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而在早这二笔收购前,名不见经传的华夏动向以人民币2。8亿元的代价买断kap在中国内地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
“这是市场上最适合我们的目标了。”陈楚出声道。
在这四大品牌中,其他三家品牌都为国内巨头级别体育公司所有。这些公司根本上不可能转让他们手头上持有的品牌经营权,比如说乐乐牌,李安公司当初为了得到这个牌子二十年经营权足足花费了十亿港元,陈楚现在要花多少钱才能从李安手头上得到这个品牌的经营权?踏踏体育也是不差钱的主,陈楚就算是出价再高也很难打动对方。至于kap牌就更不用想,这个品牌现在可是华夏动向的命根子。
“而且,最近这二三年,迪亚纳在国内发展情况也不是很好。”
这点,正是陈楚收购这个品牌的底气所在。
中国迪亚纳体育用品公司还没有成立这前,迪亚纳公司是在中国实行的还是国家代理制。但和所有代理制一样,历届代理商在运作品牌时更多注重的是如何在合同期内(通常是比较短的年限)获得收益的最大化,一般会偏重于中低端产品渠道开拓,相对没有那么重视对品牌的长期培养。因此在2008年之前,品牌发展情况不是十分理想。迪亚纳在全球成功运作的代理商模式在中国这个市场行情复杂的环境里却屡屡受挫,品牌知名度与销售额达不到意大利总部的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迪亚纳才会在2008年将品牌经营权转让。
但就算是采用新的运营模式,迪亚纳公司位于中国区的增长情况还是不尽始人意。相比起kap每年数十亿级别的销售额,迪亚纳公司年销售额就上不了台面了。
在品牌定位方面,公司也出了较大问题。在很多运动迷心目中,这个品牌给人印象是“专业运动”特别是足球类目“专业运动”。但最近三年来,永江公司却想把品牌往“休闲运动”方面进行运作。比如说,二年前该品牌花了一千万邀请黄教主作为品牌代言人。但在迪亚纳忠实粉丝看来,一举一动间都表现出“我很帅”气质的黄教主穿着休闲鞋的海报形象,却是显得分外违和。
“就算迪亚纳战略出现了问题,但你想要永江集团手头上得到品牌经营权,我看也难。”冯希凡出声道。
“希凡,只要价格合适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难或者不难的。”陈楚笑一声,显得十分自信。
“明天我就和我们的团队商量,看看我们报出什么样的报价合适。”陈楚道。
———分界丝——
说到就要做到,在经过了一二天的商议后,陈楚派出自已的团队直接去香江和永江集团进行谈判。
在陈楚一方提出三千万美元的报价后,永江集团把口风咬得很紧,一点也没有同意这个报价的意思。
陈楚的团队马上将价格提高到三千三百万美元,但永江集团还是没有松口的意思。
陈楚看到这样的情况,仅是呵呵一笑。
过去二年国内体育品牌市场快速增长着,但迪亚纳在国内业绩也没有太大起色,未来二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进入到寒冬后,迪亚纳国内业绩很有可能会下跌。
陈楚向谈判团队下令,将价格提高到三千六百万美元,要是这个价格还是没有令对方心动,那他们可以放弃谈判回来了。
收到陈楚指令,谈判团队终于开始强硬起来。他们向永江公司提出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报价,并且声称这是最终报价,要是对方还是不愿意转让掉股权的话,那他们将会直接中止相关方面谈判。
永江集团谈判团队对陈楚谈判团队表现出来的态度显得不是十分在意。
于是,第二天,当陈楚谈判团队口头向永江集团通报他们要中止谈判时,永江方面终于还是慌了。等陈楚谈判团队回到羊城时,永江集团谈判团队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他们愿意以陈楚的报价接受最后报价。
当谈判团队向陈楚汇报永江集团接受报价时,陈楚倒是没有觉得有多意外。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资本市场上,某些投资者已经嗅到了国内运动用品市场有可能会面临寒冬的气息,永江集团作为经营者,很有可能也感受到市场行情的恶化。
……现在,也是时候和迪亚纳总部谈判了。
迪亚纳集团将品牌经营权转让给本土势力的方式不同于其他意大利品牌。在转让经营者给迪亚纳中国公司后,迪亚纳集团还持有中国公司40%的股权。
现在,陈楚要做的是将这部分股权全部收回来。
和迪亚纳集团的谈判陈楚显得很“坦诚”。还没有和永江集团签定转让协议,迪亚纳总部已经派人过来接触陈楚这位未来的合作者。
陈楚很友好地接触对方。双方就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一些交流。
陈楚在交流中直言,未来他将会投入重金开发迪亚纳品牌。而迪亚纳中国公司现在资金流根本就无法支撑陈楚发展战略,因此,陈楚建议先向迪亚纳中国公司注资三亿元人民币。注资比例,按双方所持股份出。
和陈楚交流的鬼佬听完翻译的话以后,整个人差点就吓住了,他看着陈楚就像是看着一个疯子似的。
三亿人民币,这样银元政策不一定能起效果吧?中国土豪都是这样的经营风格吗?
鬼佬向陈楚表示,这个问题他还要和总部交流交流才能给陈楚答复。
对此陈楚呵呵一笑,也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第二天,迪亚纳公司总部就给陈楚答复:对于陈楚的注资计划他们不能接受,以迪亚纳公司现在资金情况,已经足可以支撑起未来几年发展。
陈楚对迪亚纳公司的回复并不认可。
双方在新一轮商谈时,陈楚终于还是提出了自已要求:如果迪亚纳不认同他们建议,那陈楚十分乐意收购迪亚纳持有的中国公司股份,心购价格与他们从永江集团接收价格保持一致。
迪亚纳公司代表这次终于沉默下来了。
三天后。
当陈楚和永江集团签定协议后,迪亚纳公司松口表示愿意将他们手头上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陈楚。
很好。
得到对方的回复以后,陈楚由不得就是笑了起来。
第二天,陈楚和迪亚纳集团签定相关方面协议,受让迪亚纳公司40%股权。为了这部分股权,陈楚又付出了二千二百万美元。
至此,在付出五千五百万美元、超过三点五亿人民币后,陈楚砌底地拥用这家成立六十年意大利品牌的中国区经营权。
第二天早上,某些财经媒体的报道了迪亚纳中国区公司易手的新闻。
这一条新闻刚刚出来,在行业内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燕京。
在办公室的杨年,在听到这一个消息时,脸上神色十分意外。
“陈厂长撤资我们诚品服饰,就是为了这个意大利品牌?”杨年哑然失笑。
他由不得摇了摇头。陈楚为了这个半死不活的品牌值得吗?
前段时间,陈楚将手头上持有的诚品服饰股权全部抛弃出去,或多或少都引起他心里不满。
信心比黄金重要。陈楚在诚品服饰高速发展时做出这样举动很容易引起外界误会。
不知情的人还真会以为,他们诚品服饰现在已经不行了呢。
第415章
陈楚做了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商业决策。
迪亚纳……收购这个牌子有实质性意义吗?
杨年这是越来越看不明白陈楚了。
陈楚从蒸蒸日上的诚品服饰抽身,投资一个破落品牌,这样的商业逻辑根本让人猜不透。
杨年隐隐间已经可以猜想到陈楚失败的命运了。
而在运动用品公司层面上。
陈楚收购迪亚纳第二天就上了某些财务媒体页面,自然也引起一些体育用品公司的关注。
一些消息灵通的公司,更是在陈楚和永江集团谈判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楚语服饰,他们竟然要运营体育品牌?”闽江一家占地面积极大的厂房办公室内,一位中年人将手中报纸轻轻地放下来。
“五千五百万美元,楚语服饰还真的下得了重本。”中年人一声感叹,道。
“呵呵,楚语能在休闲服饰行业打下一片天,但在运动用品市场就不一定有这样的运气了。”
“永江集团这次退出,倒是找了个冤大头。”
羊城,陈楚办公室内。
坐在自已的办公位上,陈楚打开电脑看着泛出白色光线的屏幕。
他正看着某位财经专栏作家对他收购迪亚纳的评论文章。
那是一位标著“独立观察者”的财经作家,在网上有很多粉丝。
《迪亚纳下嫁楚语服饰:浴火重生还是继续沉沦?》
文章刚开头提到楚语服饰收购迪亚纳的一些详细事宜。这部分内容,看起来还是十分客观的。
但到了第二部分,文章语调就开始变得尖锐起来。
“迪亚纳虽然号称是意大利四大体育用品品牌之一,但相比起其他三大品牌,这个品牌原生竞争优势不大。”
“华夏动向于2005年收购了kap,李安体育于2008年收购了乐乐,踏踏也于2009年收购了fl。在收购了这些品牌后,三家都对品牌投入了大量资源,近二三年来,这三个品牌都得到了不错发展。而没有背靠大树的迪亚纳就显得分外落魄了。”
“我们可以理解楚语收购迪亚纳运营的思路。但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楚语服饰的运营思路出现了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李安体育收购乐乐,踏踏收购fl,还是楚语收购迪亚纳,他们都受到了华夏动向收购kap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二零零五年,名不见传的华夏动向收购kap后,通过轻资产运营在短短五年内将销售额做了四十亿规模。从此后,代理和运营外国知名品牌就成为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的‘多品牌运营’的至爱。”
“但不论是李安还是踏踏,他们运营这些品牌都不是十分成功。”
“李安接手乐乐已经有三年,但根据去年财务报表,乐乐去年亏损额达到了一千九百万元人民币,今年亏损额度很有可能超过五千万元,踏踏旗下fl也是差不多情况,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体育用品市场是个与服饰市场有相似之处,但与服饰市场也不相同的市场。二年前,当踏踏收购fl消息传出来后,踏踏体育的股价应声下跌,资本上投资者根本就不认同这样的运作模式。同样,我本人也很不看好楚语服饰这次收购。”
办公桌面前,陈楚一字字地将文章看完。
对于文章内容,陈楚仅是微动一下嘴角,显然不太放在心上。
对于外面议论的声音,陈楚自然也有听到:不论是体育用品行业内,还是行业外,似乎没有人看好这次收购。
前段时间,当陈楚提出收购迪亚纳时,楚语服饰管理层内也有不同声音。
“还真有趣。”陈楚自语一声。
收购迪亚纳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一次难度不小的挑战。
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陈楚面对的压力不小。如果这次失败了,还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呢。
但外界不利的舆论环境,反而激起了陈楚斗志。
在收购迪亚纳品牌前,陈楚就想过这是一次难度不小挑战。现在想到将会面着的挑战,陈楚反而觉得一丝丝兴奋。
“还是从最基本工作做起吧。”陈楚道。
———分界线———
鹏城中心区附近的一处写字楼内。
这里属于关内。宽阔的马路旁,两边绿树边的高楼内,租着四楼的迪亚纳中国区会议室内。
陈楚坐在会议桌首席,目光扫视两边主管级别员工。
办公室内,除了陈楚每个都穿着十分正式的西装,他们的目光接触到陈楚,每个人都露出笑容。某位年近中年,头发稀疏的男子,笑的时候小眼睛微微眯起,笑意间有着一种谄媚的讨好。
陈楚扫视了一眼这些主管,却没有先出声说话。
财务主管、人力资源主管、营销主管、设计中心主管……陈楚打量着自已的下属们,心里暗道该来的人都来了。
迪亚纳中国公司有二百余人。公司总部位于鹏城,于燕京有个办事处。这家公司管理结构分为财务、设计、服饰等七大部门。
“陈总,请您说几句吧。”一位年纪三十岁出头,穿着黑色西服女主持,微微笑着道:“大家鼓掌欢迎陈总说话。”
会议桌上,参与会议众位经理和主管纷纷拍掌。
对于收购迪亚纳的老总,他们感到了好奇。
“各位下午好。”陈楚声音比同龄人更成熟。
仅仅寒暄一句,当陈楚说到第二句话时,那些主管和经理马上就打起十二分精神。
五分钟后。
当陈楚发表完讲话后,会议室内一阵长长沉默。主管和经理们就像呆住似的,二位主管微微交换了一下眼色。二秒后,就像停止了的时间重新开始走动似的,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稀疏掌声,不少人脸上笑容变得分外勉强。
不少人此时向陈楚投了一个深深的眼神。
在迪亚纳被收购之前,他们就打听过收购方的信息。这些天来,关于新东家的传闻在公司内传播得很广。像他们主管级别员工,对陈楚更是多了几分关注。
虽然他们是从事于体育用品行业的,但在他们公司内部也有着服饰部,品牌40%左右收入也是来自于服饰类目。因此,对楚语服饰情况,他们自然也是有所了解。这是家四五年前才崛起的公司,最近几年扩张速度很快。但其创始人在公众面前很少露脸,哪怕是服饰部部长对楚语服饰创始人、他们新老板陈楚的情况也知道得不多。
陈楚在他们面前有着三分神秘的色彩。
现在,这位年少老成、在行业内颇有名气的神秘老板,向他们描绘了迪亚纳美好的未来。
在他描述的这片蓝图中,迪亚纳明年销售额会突破十亿元,2015年销售额要突破五十亿元,2018要成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排位前三的巨头。
他们的新东家还真的敢想啊,难度他就不觉得自已提出来的要求高了些吗?
“陈董,我可以说几句吗?”一个声音在下边响起来。
“请说。”陈楚道。
“陈总,我们品牌去年销售额是四亿五千万元。明年销售额达到十亿,这个要求会不会高了些?”一位脸容微微削瘦的中年人道。
陈楚看一眼对方,很快确定面前这位是营销部长。
“陈总,体育用品行业所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哪怕是一线品牌的表现也不算很好。踏踏体育表现还好一些,但去年业绩也只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但像李安体育,业绩仅仅增长百分之十六。”
“陈总要求明年我们的业绩达到十亿元。但根据估算,我们公司今年业绩将会保持在四点五亿元左右不变。要完成十亿目标,明年我们就要完成百分之一百的增长。这根本上不可能。”
营销主管话没有多少客气的意思。
二年时间营销额增长超过一倍,这开的什么玩笑?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吧?
营销主管的话说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营销部门很明显是受陈楚提出来计划最大冲击部门。
现在营销部长挺身而出,可算是他们想说的话全部说出来了。
“陈总,体育服饰不同于休闲服饰。”一直沉默着的服饰部主管,终于也是开口:“相关方面数据显示,国内体育服饰存量相对有限,市场增量也比不上休闲服饰。我知道陈总您领导的楚语服饰过去几年业绩增长极快。”
服饰部主管又一次强调:“但是,体育服饰和休闲服饰还真的是二个完全不同的市场。”陈总,您对体育用品市场还不够了解吧?
陈楚自然听出对方话里的弦外之意。
“陈总,我们设计部门设计师人数不够啊,要是公司明年销量要达到十亿,那我们设计团队人数起码要增加百分之三十。”那位发稀疏的中年人,摇摇头道。
他的话刚刚落下,又有位部长挺身而出,诉说自已团队所面临的困难。
陈楚的目光扫视了一眼没有发言的几位部长。
这些主管脸容间看不出多少变化,显然是想隔岸观火了。
而第一个发言的营销部长,嘴唇微微抿着,但眼内有着笑容眼角微微弯起,一副悠然十足稳坐钓鱼台状态。
“各位,制定目标是不会变的。”陈楚目光扫视一眼在场众人,道:“我想各位对这次会议主题存在误解。”
“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制定未来的目标,而是如何达成我提到的未来的目标。”
这句话刚落,众主管看着陈楚的目光又变得不同了。
不容商议。
自已这位新东家,看起来还挺强势的啊。
———分界线———
陈楚召开的第一次管理层会议就这样散了。
每个人离开公议室时,脸上神色都略显凝重。
办公区四楼,迪亚纳总裁办公室内。
窗外有着一片绿绿的盘栽,墙边书架上显得空空荡荡的,偌大的办公桌面上也仅只有二份文件。
迪亚纳中国公司总裁原本是永江公司派出来的高管,当陈楚收购迪亚纳公司后,这位高管也离开了迪亚纳公司。本来,迪亚纳行政人员是想着将办公室内装设重新换过迎新的,但被陈楚拒绝了。
办公室还差不多是全新的,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
坐在不熟悉的办公椅上,陈楚还在想着刚才开会时的情形。
笃笃!
一声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
“陈总,何经理有事找您。”秘书轻轻推开门进来,汇报道。
“请他进来。”陈楚道。
“陈总。”一位脸容半白不黑,长着三角下巴、脸上线条分明就像雕刻出来的中年人进来,他声音沉稳如水向陈楚问好。
“何经理,坐吧。”陈楚站起来表示欢迎。
面前中年人名叫何文容,一直以来是年晓的副手,当初在推广楚语品牌时,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方面极为得力。陈楚在选择专人负责迪亚纳品牌建设事务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号人。
“谢谢陈总。”
等到何文容坐定,陈楚马上就进入到工作讨论中:“刚才会议,何经理怎么看?”
“人心散乱。”何文容想了想,道出四个字。
陈楚示意何文容说下去。
“陈总,迪亚纳中国公司才刚刚易手,永江集团负责迪亚纳公司高层才刚刚离开,在公司七大部门中,有位原本是永江集团的部长也跟着高层离开了,还有一位部长直接离职了。”何文容道:“现在还留任的五位部长他们也正处于观看期。”
显然,如果从楚语服饰空降的管理者不是那么容易相处,或者风向不对的话他们当中有人很有可能会跟风离职。
“他们中有人还没有辞职,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下家。”何文容早陈楚几天来到迪亚纳中国公司,这些天来他只是发表了一些安抚人心的讲话,像个好好先生似的对公司没有任何的改动。
但他却冷眼地观察着一切。
“比如说负责营销的周部长,他现在就很摇摆不定。”何文容提醒陈楚。
第416章:设计问题
“我看出来了。”陈楚道。
会议上陈楚已经看出了这点。
这是他召开的第一次高层会议。而就在这第次会议上,那名周叫周维的营销部长就和他唱对台戏。
这样的人或者是一心为公,性格耿直;或者是有所持没有把陈楚放在心上。
“周维做营销部长已经有三年,现在迪亚纳公司销售体系中很多人都是他的亲信。”何文容提醒陈楚道:“陈总,你应该私下和各家主管沟通一下才对的。”
虽然说陈楚是老板,但刚才陈楚的表现未必过于强硬了。
……那怕就是陈楚心腹,何文容也觉得陈楚提出来的十年目标太高。而且,陈楚提出来的目标是和楚语服饰团队商议后做出来的,私下他并没有和迪亚纳各级主管沟通过。也就是说,整个决策过程,迪亚纳的高层们并没有参与。
“我知道。”对于这点,陈楚自然有着清楚的认识。
如果说体育用品行业是个停滞增长行业,陈楚还能用柔和方式接收迪亚纳;但陈楚将会推进的跑鞋计划所对应的小分众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快速发展,如果不抓住未来三五年时机,那迪亚纳品牌真的只能继续沉沦。在这种情情况下,陈楚还是选择以快刀斩乱麻方式,解决迪亚纳中国公司管理层问题。
“你继续摸底看看哪些人愿意留下来,又有哪些人想要离开。”陈楚出声道:“想离开的人,我们可以到市场上找到适合的替代者。”
何文容道:“我知道了。”
——分界线——
迪亚纳公司中高层会议在上午召开,下午陈楚已经到各部门巡视了。
陈楚第一个巡视的部门是设计部。
设计部被分为好几个办公室,占有迪亚纳公司西边办公区位置。
“陈总,何总经理,请。”
头发稀疏的张经理,向陈楚点头哈腰,带陈楚进入第一个办公室。
偌大办公室内,几位年纪二十岁到三十岁年轻人在办公桌边画着图纸,也有二位年轻人正在交头接耳交谈,在交流着设计情况。
当张经理带陈楚进来时,有眼尖设计师马上张口向张经理问好。
张经理微笑着,向众位设计师介绍陈楚。
办公室内,设计师们问好的声音又一次此起彼伏。
陈楚目光,在这个时候落到设计师桌面上的一些鞋子上面。
看着鞋子上其他品牌的名字,陈楚轻皱微头。
陈楚笑着和几位年轻人交谈着。
对于和他们差不多同样年纪,甚至还要小一些的陈楚,这些年轻人在刚开始是放不开的。但在一阵交谈后,当发现陈楚是一个十分和气的人,设计师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
交谈了差不多二十分钟,陈楚在张经理的带领下来到了第二个设计室。
二三个小时后。
一脸虚汗的张经理轻轻地抹了一把额头上沁出来的汗水,带领陈楚参观最后一个工作室。
这最后一个工作室布局和其他工作室不太相同,工作室分成二半,一小半是办公室,而另外一大半则是陈列区。透明的玻璃柜子内,密密麻麻地陈列着一双双鞋子。
看到这差不多一百平方米陈列区时,陈楚感觉就像是进入到一家体育用品零售店似的。但这里陈列起来的鞋子明显比零售店货架上的货物要紧密,仿佛让人一下子就来到鞋类世界。
“这双鞋子有什么来头?”陈楚看着第一排柜子处,当眼位置上那颜色鲜艳,流水线动感十足的鞋子,张口就问道。
“这个,这个……”张经理顺着陈楚指头看着那双鞋子,脸上隐现尴尬神色。
他转过身去,向着一位戴着无框眼镜,身材瘦弱,脸上稚气未脱的青年道:“小李,快过来看看这双鞋子是那年的。”
这位看起来不起眼设计师,看了一眼那双鞋子后,道:“这是公司总部2008年设计的春夏季足球鞋,主要在欧洲地区销售……”
年轻设计师侃侃道来,将鞋子来历、设计、运用的某些专利技术一一说出来。
陈楚微微地点头,脸上浮现出了一种兴致十足神色,笑道:“这里都是迪亚纳以前设计的产品吗?”
设计师道:“是的,这是公司历代经典产品。”
陈楚笑道:“这里有乔巴穿的同款产品吗?我想看一看。”
身材瘦弱的设计师道:“有……不过在最里面,陈总请跟我来。”
穿过密可迫人的柜子过道,设计师将陈楚一行人带到了最里面墙壁边一个显露出暗色、似乎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玻璃柜子。
掂起脚尖拉开最上面的玻璃开合,设计师道:“迪亚纳专门为乔巴设计过四款鞋子,现在全部在上面了。”
设计师将其中一双颜色变得黯然,外表胶质泛黄的鞋子拿下来。
陈楚在看着那双鞋子时,头脑中闪过的第一感觉,是这双鞋子怎么这么老土?
“这款鞋子是乔巴征战1994年美洲世界杯的战靴。当时迪亚纳是意大利足球国家队赞助商,这款鞋子是迪亚纳为乔巴专门设计的。在当时商业环境中,迪亚纳也没有“系列”意识,这是迪亚纳为乔巴设计的第一双战靴,也可以算是乔巴“系列一”吧。但后来,在美洲世界杯中……”那位设计师沉默下来,没有再说下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