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世界冠军头衔,到倒数第一,维伦纽夫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垮的称之为雪崩速度都不过分。
恰恰因为崩盘太快,反而导致很多人都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认为只是一时状态问题,而不是实力问题。特别是今年维伦纽夫积分排名第七,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于是大多数车迷跟媒体,依然把他排在最有竞争力车手行列。
说实话,张一飞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维伦纽夫能垮成这样子。但跟其他人不同,他知道维伦纽夫没有翻身机会了,也就不用太重视这样的对手。
“飞,你这态度,好像不认同他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上的竞争力。”
“认同啊,但我觉得自己更强。”
张一飞懒得去谦虚什么,一个都赢了好几次的对手,一个垮的前排都见不到人的对手。还要说什么我会拼尽全力战胜他们这类的客套话,张一飞是真的没兴趣虚伪。
事实就是现在自己更强,想要赢何必掩饰?
对于张一飞这种态度跟回应,其实托马斯并不惊讶,很多美国运动员都是这种态度,觉得自己更强,想赢就直接说出来,很少有东方哲学里面的中庸、内敛思维。
张一飞的回答,相反更偏向托马斯熟悉的美式风格,他要是不习惯才怪了。
“飞,其实采访前我一直都有个疑惑,那就是你所展现出来的形象,有没有人说过跟目前的中国人传统形象不符?”
托马斯不意外张一飞的回答,但是很意外在中国的体育界,会出现张一飞这样的异类。
他在进入《时代周刊》工作之前,就职于美联社燕京办事处,相比较其他国外媒体,算是很了解中国的一批记者。这也就是为什么,选择托马斯成为这次的采访主持人,就是因为他了解中国人。
托马斯当初在燕京的时候,采访过不少中国知名人物,其中就包括很多中国运动员。
相比较张一飞,目前中国体制内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板”,说话都是滴水不漏般的官方回答,生怕被国外媒体抓到什么尾巴,然后影响形象。
对于这一点,眼前这位中国车手,相反毫无顾忌。甚至托马斯有种感觉,他比自己之前采访的美国运动员还要直接许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所以他很好奇,张一飞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异类吗?
“当然有,而且很多,甚至还有人说我的狂妄态度,抹黑了中国人形象。”
张一飞笑着回了一句,只是这次笑容有点苦涩。
从最早他面对国外冷眼跟嘲笑,表达出强势回应之后,劝说、指责、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就从来都没有少过。
其实这些声音,张一飞都能接受,毕竟在这个时代,自己确实算得上是离经叛道的人。
但是有一种,张一飞接受不了!那就是一些貌似“理性”的人,站在“国际”的高度,指责张一飞的嚣张言论跟张狂态度,会引发外国人的不满意,从而影响“国际友人”的看法,甚至是抹黑中国。
对于这一点,张一飞真是嗤之以鼻,老外又不是你爹,你管他们怎么看?
而且话说回来,老外又在乎中国人感情跟怎么看了吗?
答案是没有!
就像后世NBA某球队经理发表脑残言论,丝毫不顾及中国观众这么多年支持跟感情,甚至是赞助商大笔资金赞助,一边吃中国的,一边骂中国。
而且就这种脑残言论,还得到了全美从上到下纷纷支持,完全不在乎中国人怎么想,把那份指手画脚的傲慢,给演绎的淋漓尽致。
老外之所以喜欢传统中国人行为方式,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好欺负,是个软柿子,能让他们有优越感。毕竟只要脑子没问题的,都更容易接受认怂、装孙子的态度。
但这个世界是丛林法则,怂是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尊重!
张一飞就是用自己的言论跟举动,把一些老外习惯性的迷之优越感,给狠狠踩在地上,然后践踏的粉碎。
并且通过实力让他们明白,这个中国人是位强者,你满不满意不重要,但必须得尊重,甚至是敬畏!
事实证明,张一飞这一套强者理论,比在国外当老好人跟怂人更有效果。至少欧洲很多观众都已经被征服,他们会疯狂的呼喊着“飞”的名字,认为他是赛道上最强的新人!
“那你对这些言论怎么看?”
“不屑一顾,这种言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而且我相信,未来你们会见到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中国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一飞那种苦涩笑容没有了,因为他知道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他们会更加的强大跟自信!
第553章 全美轰动
看着张一飞脸上的笑容,托马斯若有所思,这一刻他心里面,已经下意识的认为张一飞所说是对的。
既然解答了个人疑惑,所以主持人托马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而是聊回了比赛的主题。
“最近米纳尔迪发布消息,原2号车手马奎斯被解雇,马来西亚车手Alex(熊龙),将取代他成为正式车手。”
“我们都知道当初在雪邦赛道上,你跟熊龙发生过一场激烈的赛车事故,甚至把他给撞进医院。现在Alex重返赛道,你有考虑过对方的复仇吗?”
张一飞听到这段话,内心里面首先想的不是该如何回答,而是惊叹历史轨迹的强硬。
自己都已经折腾这么一圈了,居然熊龙还能按照历史轨迹回到米纳尔迪车队,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位F1正式车手,还真是命中注定啊。
不过话说回来,马奎斯确实菜的惊人,可能近十年比马奎斯还要菜的,只有被吊销超级驾照的日本车手井出有治了。
米纳尔迪车队现在虽然是垫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忍受,一个超级大菜比存在于自己的车队。哪怕赛季没有结束,他们也决定提前动手,让马奎斯滚蛋。
相比较起来,熊龙其实也不怎么样,不过再怎么说也比马奎斯要强多了,好歹算是个正常的F1车手。
“我祝贺熊龙成为一名正式的F1车手,不过复仇是需要实力的,你觉得他现在跟我还在一个层次吗?”
张一飞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当初在马来西亚主场,自己面对十万观众都没有怂过,今天在遥远的美国印第安纳,更是不可能说些什么虚伪的客套话了。
事实就是,现在的熊龙在赛道上,看不到自己的车尾灯!
虽然托马斯觉得张一飞这句话很嚣张,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张一飞已经成为了F1围场里面,一流车手的层次,有竞争分站冠军的实力。
熊龙还是那个马来西亚新人,而张一飞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中国新人了。
“飞,我可以理解为Alex不是你的对手吗?”
“你可以这么理解。”
熊龙既然再次进入F1围场,那么双方就是对手,张一飞从来都是要展现出绝对的信心,这是一种心理气势!
“我相信Alex不会这么理解。”
托马斯笑着回了一句,很好的缓解了话题的火药味。
“飞,从今天的采访回答来看,好像对于拿下美国大奖赛冠军,你觉得胜券在握了?”
“不,没有到比赛结束的那一刻,无法确定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我很有信心争夺冠军,不等于我认为冠军就是我的。”
张一飞强调了一句,他所谓的狂妄,无非就是不愿意屈服罢了。从来都不代表着,他会轻视那些历史上真正强大的车手,比如说舒马赫、巴里切罗这种。
很多时候张一飞的嚣张,都是欧美人刻板印象导致的,他只要说点强硬的话语,就被认为是吹牛、张狂。
当然,现在这种态度已经好多了,至少张一飞猖狂两句,他们都习惯,甚至还觉得这是正常言论!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用在乎外人怎样,而是树立一条自己的标准,触碰底线我就发飙,让你见识到我的厉害。
一旦对方慢慢习惯了,他就会认同你的标准,再做什么都不会意外跟反对了。张一飞现在就是如此,欧美人开始慢慢适应他的中国标准!
采访到这里,基本上该问的都已经差不多,《时代周刊》跟一般的热点时事杂志不同,它不是很注重新鲜事物。这些采访问答,放在文章里面只会占据很少一部分,更多将是以叙事的方式,介绍封面人物张一飞的发展历程。
“飞,再次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你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成为美国大奖赛冠军。”
“谢谢,我会朝着这个目标拼尽全力。”
随着《时代周刊》采访团队离开,领队亨利从会议室外走了进来,朝着张一飞说道:“飞,几天之后,你将火遍全球!”
“我前几天不是已经火过一次了吗?”
张一飞笑着回了一句,没太当一回事。
前几天他拿到奥地利大奖赛冠军的时候,几乎全球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消息,毕竟是中国第一个F1冠军。
“这一次将更火。”
但是亨利在说完这句之后,脸上却带着一种玩味笑容说道:“不过飞你这次火,可能不像之前那样单纯的庆祝,而是会有很大压力了。”
“什么压力?”
“你在美国接受采访,不应该轻视两位印地跟CART双冠军的。”
“我有轻视吗?”
张一飞觉得莫名其妙,他好像没嘲讽这两个人吧,并且还认同了他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竞争力,只是觉得自己更强罢了。
难道同场竞技,不认为自己更强,还认同对手更强吗?
“你在采访里面说了印地冠军跟F1没关系。”
“是没关系啊,这难道是轻视吗?”
张一飞更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虽然都号称是方程式赛车,但印地赛车跟F1所属两种不同类型,双方并没有什么交集的地方。
哪怕现在跑同一条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布局也是天壤之别,可比性不大。
这一点就像是奥运拳击跟职业拳击的区别一样,同样也都是拳击,事实上两者完全不共通,奥运冠军不能用拳王来称呼,金腰带跟奥运奖牌也是两种完全不搭边的荣誉。
“美国车迷可不是这么想,你不能理解印地冠军在他们心中的份量,很多美国人甚至还认为印地冠军还强于F1冠军。”
“你说跟F1没关系,就意味着印地冠军的实力,放在F1里面不适用。这一点他们是无法接受的,甚至会认为这是对于印地赛车的挑衅。”
听到这里,张一飞真是觉得有点无法理解,要不要这么玻璃心?
不过想想后世国内一抗议NBA某球队经理言论,美国佬就好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各种叫嚣言论自由,然后却封堵那些支持中国人的嘴巴。
这么一看,确实都是一群玻璃心。
“既然他们认为是挑衅的话,那就当挑衅好了。”
张一飞很无所谓的回了一句,相反他内心里面甚至有着一种隐约的兴奋,就喜欢看到美国人跳脚的样子!
“你没压力吗?”
“当初在巴西大奖赛,死亡威胁都经历过,压力又算什么?我就喜欢看别人生气,但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真的很爽!”
听到张一飞这番话,亨利脸上的笑容更甚了,他就知道这小子会这么想!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张一飞都是呆在酒店里面,进行赛车模拟器的训练。唯一不同的是,就是在训练过程之中,张一飞跟阿莱西开始有了交流。
要知道以往哪怕就是在同一间训练室,两个人都几乎是把对方给当作空气一样的存在,各练各的,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但是张一飞尝过两次经验带来的甜头之后,加上现在关系也是改善了不少,于是在练习过程之中,开始会主动向阿莱西进行询问。
阿莱西也没有板着张脸,基本上张一飞是有问必答。甚至在一些操控跟极端走线上面,阿莱西还会装作不经意的反问张一飞。
毕竟除了经验方面的优势,阿莱西其实已经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张一飞这个新人了。特别是极端走线,这是阿莱西以前都不会去尝试的区域,毕竟都是“养老车手”了,还这么玩命干什么?
面对法国老将的扭捏作态,张一飞虽然心里面偷笑,不过他也不会揭穿。两个人就在这种还算默契的配合下,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这几天过程中,从总部重新打造的零部件,也送到了车队维修站。虽然在时间上晚了不少,但至少还是在比赛前赶上了。
同时张一飞也得到消息,华利集团第一批为数二十人的研发团队,也已经入驻普罗斯特研发基地,开始从事一些精密部件加工的操作。
另外华利集团还在疯狂的招聘跟吸纳汽车相关行业研发人员,他们打算至少凑齐两百人的团队来到欧洲,其中一百人去普罗斯特研发基地,另外一百人进入正在建造的欧洲研发中心,为了将来的技术研发打下基础。
对于这个消息,张一飞感到很欣慰,自己果然还是没有看错人,李董事长确实有着成为世界汽车巨头的疯狂野心!
星期三早上,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国际版全球发行,封面人物就是张一飞,照片选取了他站在奥地利最高领奖台,捧起奖杯的那一刻。
并且封面还有着一行小字,翻译过来就是“正在挑战世界秩序的中国车手。”
张一飞对于这个小标题感到很满意,作为赛道上唯一一名非白人车手,他确实正在挑战着欧美赛车秩序!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如同之前亨利所预料的一样,当张一飞的采访内容曝光之后,在美国引发了争议,无数的美国印地车迷,感觉自己受到了中国人的挑衅。
甚至是有一些印地车手都站了出来,认为张一飞对维伦纽夫跟蒙托亚的轻视,就是对印地赛车的侮辱!
这些舆论随着《时代周刊》的热销,开始愈演愈烈,配合着之前张一飞种族歧视的谣言,直接形成了全美轰动!
第554章 绝不妥协
《来自新晋F1冠军的轻视,印地冠军不堪一战?》
《一级方程式跟印地方程式的对决,到底谁才是赛道上的王者!》
《中国新人的挑衅,印地冠军应该证明自己!》
《种族歧视份子张一飞,不配征战美国大奖赛。》
《犯了众怒的中国小子,美国车手会给他一个教训。》
一份份夸张的报纸标题,正在挑动着美国车迷的怒火,源源不断的美国人开始涌向印第安纳州。
要知道因为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是椭圆形布局,最夸张时候在中间搭建看台,能容纳惊人的四十万观众数量。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实际为了观战效果跟体验,以及赛事安全问题,主办方不会让这么多观众入场,否则那得人挤人了。
所以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历史上单日观众人数记录也只有三十万人。而且这还是印地赛车决赛才能达到的人数,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二十万左右,甚至是更低。
F1赛事在美国的影响力,其实是不如印地赛车的。这里面主观原因,就是很多美国车迷觉得F1太文明、太克制、甚至是太娘炮,没有印地赛车那种狂野的速度与激情。
客观原因就是美国为了自己赛车领域的话语权,通过取消以及禁赛的方式,刻意压制F1赛事的热度。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F1的观众数量,跟其他赛道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十万人左右。
但是这一次因为张一飞在《时代周刊》上的言论,以及当街痛殴了一群黑人有种族歧视嫌疑,让美国媒体给当作反面典型给炒作起来了,从而间接导致了关注美国大奖赛的车迷人数暴涨。
预售的十万张票已经销售一空,甚至就连后来开放的二十万观众人数都有点不够用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想要看看,这个如此嚣张的中国车手,到底是何方神圣,敢如此挑衅印地方程式,真以为美国车手没人了吗?
“飞,这下可真是有点闹大了。”
亨利放下手中的报纸,内心里面的情绪有点复杂。
之前他说张一飞要火爆全球,更多是一种调侃态度,而且适当的炒作热度并没有坏处,对于车手以及车队的名气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但是这次感觉好像有点玩过火,赛事门票已经打破了美国大奖赛的销售记录,到时候将会有二十万美国车迷来见证这场比赛。
这还是限制售票后的结果,否则人数只会更多!
并且现在美国媒体,都快要把张一飞给打造成“美国公敌”的形象了,傲慢的世界第一公民,完全无法接受一名来自中国车手的轻视,认为这是对于美国最大的侮辱!
“是吗?那看来他们确实很容易生气。”
张一飞还是很淡定的回了一句,他现在的心理素质已经“五毒不侵”,外国人什么态度,完全影响不到他的情绪。
“车手公敌”他当过,马来西亚“挑衅者”他也当过,“巴西反派”那更是收到了死亡威胁。
其实从张一飞选择走方程式这条最难的车手道路,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那就是与世界为敌!
看到张一飞这种态度,亨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作为领队当然是希望旗下车手心理素质好,心态稳定。但是张一飞这个家伙,也太不当回事了点,用中国的俗话来说,简直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外界舆论你可以不在意,不过赛道上的事情,你还是要注意一点好。”
“舒马赫想要拿冠军就不用说了,迈凯轮车队上次输的很不服气,基米肯定会拼尽全力拿下美国大奖赛。另外维伦纽夫跟蒙托亚你真的不能轻视,他们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上绝对不是什么菜鸟。”
“还有熊龙,你跟他以及蒙托亚都有过恩怨,现在车手名次基本上已经固定,他们都没有冲击最终头衔的机会。要防止他们在赛道上做出一些极端的进攻性举动,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比你想象的要更难跟更危险。”
亨利看着张一飞好像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再次强调了一遍,这不单单是什么名次问题,还包含了赛道安全问题。
上一站奥地利大奖赛,普罗斯特车队一时风头无两,力压了三巨头车队,以上赛季倒数第一的身份,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这种逆袭在F1领域,可能几十年历史下来,都难得出现一两次。现在车队上下一心,就等着下赛季张一飞跟阿莱西能再进一步,成为F1围场内的第四巨头!
这个赛季已经到了尾声,结果几乎已成定局,普罗斯特车队也没必要再执着成绩。所以车队管理层更在乎车手,把希望留给明年新赛季。
另外亨利还有一些东西没说,那就是现在张一飞不止是面对F1车手的竞争,甚至很多印地车手,也公开发言要挑战并且教训张一飞,让他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
不过这种都在嘴炮阶段,两种不同类型的赛车,很难找到一个公平的规则进行对决。现在张一飞已经承受着美国观众很大压力,亨利不想再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影响到张一飞的心态。
“我知道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危险,也明白现在积分对于我跟车队的意义都不是很大。”
“我会注意安全,但绝对不会妥协!”
张一飞很坚定的回了一句,美国人之所以会如此气愤,就是感觉自己的言论冒犯了他们。
那张一飞说了多么过分的话冒犯美国了吗?其实并没有,这种采访换做美国运动员来说,可能会更加过份跟嚣张,一名车手认为自己很强想赢有什么错?
这一点就很像后世国内要求NBA脑残经理道歉一样,本来是很合理跟正常的要求,美国人却觉得冒犯到他们了,全体肆无忌惮的攻击跟抗议。
这就是美国人骨子里面的傲慢,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你说了什么,甚至不在乎对错。只要你不认怂,不符合他们的心意,没有谦虚甚至是跪着,就一定会攻击压迫你。
张一飞好歹有着二十年历史发展经验,对于老美这一套已经非常了解。
所以要他妥协低头做不到,张一飞不会惯着这些美国佬,积分跟战胜对手其实已经是其次,张一飞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在美国大奖赛登顶,然后用中国冠军这个身份去狠狠还击!
不是很傲慢得意吗?印地方程式的主场,美国的F1大奖赛,却由一名中国车手去统治了,那时候你气不气?
对于张一飞这种强硬态度,亨利也知道就是这小子的性格,如果没有这种强势敢拼敢玩命的性格,他也成为不了目前赛道上的最强新人。
就如同当初很多人惋惜塞纳,觉得他太过于激进跟好胜,所以才会英年早逝一样。
但如果没有为了赛车放弃一切的极端,塞纳还能成为那个受世人敬仰的车神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他将成为巴西圣保罗一名普通的丈夫,而不是前往英国的那个未来车神!
下午时分张一飞前往了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这是那天晚上来过一次之后,张一飞第二次前往比赛场地。
因为之前赛车零件短缺的原因,比赛用的普罗斯特赛车一直都没有组装好,张一飞天天去赛道也没多大意义,还不如把这个时间多开几把模拟器。
毕竟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水泥墙,要是撞上去,真不是闹着玩的。
这次张一飞达到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时候,跟那天晚上的感觉完全不同。道路上很多地方不是常规的柏油路面,而是一块块类似于中国人行道的那种地砖。
这些地砖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最初,就是由超过300万块砖头堆砌而成。甚至在赛道的起跑线上,还特地留下了一条三英尺长的砖线,来缅怀赛道的历史。
同时印地方程式冠军的庆祝方式,也是F1有很大的不同。
F1冠军领奖台上是喷洒香槟庆祝胜利,而印地赛车冠军会回到起点,亲吻起跑线上的红砖,来表示对于印地赛事的传承。同时领奖台上喷洒的也不是香槟,而是尽情畅饮黄油牛奶。
这些举动,都已经成为了印地赛事的标志性动作,也是区别一级方程式的一张名片。
不过张一飞很快把目光远眺,略显苍茫的美国荒野之下,围着很长一圈的水泥墙,就好像是一个堡垒一般,把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给包围。
观众们甚至可以直接爬到这些水泥墙上,用最贴近的距离,感受着数百公里时速的赛车呼啸而过。
而且相比较F1赛车最高350km/h的速度,印地赛车在椭圆赛道上,因为气动布局的不同,以及更轻的车身,让他们的最高速度能突破400km/h,真正如同飞一般的速度。
这种速度下要是撞上水泥墙面,后果是可想而知,从1979年开始统计,二十年间就已经有70位印地车手长眠于此。
要知道F1赛车死亡事故,大多都是在早期的五六十年代,进入到八九十年代之后,各种安全规范上来,基本上没几位车手死亡。
94年塞纳死亡之后,到张一飞所在的时间点,更是一起死亡事故都没有发生。
对比印地赛车近二十年70名车手丧命的超高死亡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地车手风格会更狂野了,因为他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玩命方式,自然无所畏惧。
第555章 疯狂场面
车队维修站里面,此刻已经整整齐齐,没有了之前那种杂乱布线、零件满地的场面。
两辆普罗斯特JS53赛车也已经组装完成,整齐的摆放在车库里面,等待着周五练习赛的到来。
张一飞径直走进P房,来到科塞尔的面前朝他问道:“赛车已经没问题了吧?”
“没问题。”
科塞尔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然后反问了一句:“你呢,赛道模拟器开的怎么样?”
“基本上已经熟悉了。”
“你知道的,我不喜欢听基本上这种不确定的形容词。”
科塞尔冷漠的回应了一句,基本上就代表着还有意外的可能性,科塞尔喜欢绝对。
“我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到的最熟悉。”
张一飞换了一种回答方式,这毕竟是自己第一次跑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哪能给出什么肯定的回答?
而且相比较之前的奥地利A1赛道,这次准备时间要少了很多,加上美国大奖赛是去年才恢复的,这条赛道F1数据资料很少。
印地赛车资料倒是很多,但问题是印地赛车跑的是椭圆形赛道,双方只是共享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长直道跟长弯而已,参考意义不大。
更重要一点,就是普罗斯特车队完全没有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走线数据,去年阿莱西跟海德菲尔德两个人跑到赛季末期,基本上都已经打的不可开交,加上又是垫底没希望的成绩,哪还有斗志去认真跑?
两个人双双在这条赛道上跑了下就退赛了,根本就没有留下什么可靠的经验。
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莱西在这条赛道上,会跟张一飞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就是因为这法国老将自己也不是很靠谱啊!
“一定要绝对掌控13号死亡之弯的走线,很危险。”
科塞尔也是罕见的单独强调了一个弯道的走线,正是因为他自己激进的性格,所以才能更了解张一飞。
这个弯道至少有十名职业车手丧生于此,他不希望张一飞比赛中会在这个弯道上冒险。
张一飞自然是明白科塞尔心中所想,他笑了一笑回道:“放心吧,我的梦想可是成为世界总冠军,怎么可能在死亡之弯上,来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嗯,这条赛道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提醒你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对于方程式车队来说,都算上是一条陌生赛道,对于科塞尔来说更是如此。
他那个时代,美国大奖赛还在凤凰城的国际赛道,这也是科塞尔第一次踏足印第安纳州。所以跟以往赛事不同,这一次没有任何人能给张一飞帮助,完全要靠他自己发挥。
“你以前不是说过,这个世界上没人可以指导F1车手如何开车吗?所以掌控赛道,本来就是我应该做到的事情,我不是菜鸟。”
听到这话,科塞尔的嘴角下意识的出现一丝微笑,这小子记得真清楚,也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车手了。
……
最后的赛前准备时间转瞬而过,9月28号星期五,就是美国大奖赛的举办时间。
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今天可谓是人潮涌动,有超过十万名美国车迷,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就是想来“教训”一下猖狂的中国小子。
这里面除了有传统的车迷,印地赛车爱好者,一级方程式粉丝等等,还有很多开着大排量的摩托党,以及美国房车锦标赛观众,今天都聚集了起来。
因为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不单单是印地500的主场,也是美国房车赛事的殿堂,椭圆赛道的特性,注定了这里是个追求速度极限的地方。
老美本身就是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