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怎么觉得这些话,更应该是男人对女人说的。”
张一飞总算是回过神来了,难怪之前就感觉不对劲,这如果用泡妞场景替代的话,自己好像成了被泡的那个了,我难道有成为小白脸的潜质?
“是吗?难道你想对我说这些?”
索菲亚一边说着,一边把身体挪了过来贴近张一飞,本来索菲娅的穿着打扮,就比较偏拉丁女郎的性感跟火辣。
所以这一俯下身子贴近,张一飞只要看向她,就能看到那道深不见底的“沟”。加上这种带有诱惑性的话语,哪怕就是张一飞的定力,此刻都有点忍不住心猿意马起来。
就在张一飞开始想入非非的时候,前方突然有辆车急刹,时速超过200km/h的前提下,哪怕只是分神一秒,都会跑出几十米的距离。
所以张一飞赶紧操控跑车,进行紧急变道,避免了一场追尾事故的发生。
并且变道之后,张一飞也把速度给降下来了,毕竟机场高速不是赛道,自己也是一名职业车手。稍微体验一下迈凯轮F1 GTR的速度跟性能就差不多了,真要在公路上飙车,已经不太符合张一飞的身份。
真是红颜祸水啊~~!
张一飞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了一句,这要不是自己有职业追求,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要是换做一名欧美男人过来,估计早就选择投降,成为裙下之臣了。
不过跟张一飞想象的不同,索菲娅这个时候脸上却有着满意的笑容。
这个满意是分两方面的,一是张一飞的反应证明了自己的魅力,看来这个很正经的中国家伙,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嘛。
另外一方面,就是张一飞始终守着自己底线,没有做出一些轻佻的动作,这一点让索菲娅很欣赏。
虽然索菲娅看起来很外向奔放,但毕竟是巴西顶级富豪女儿,从小是在欧洲长大接受贵族教育的。见识过无数优秀的上层阶级,眼界绝对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你要真把她的捉弄当作开放,那就想错了,急色的男人索菲娅不知道见识过多少。如果张一飞也是这样的人,从那天酒吧过后,估计张一飞就进入黑名单,也就没有后续的事情了。
后面可能是为了让张一飞专心开车,索菲娅除了时不时看向张一飞的侧脸,就没有做出其他挑逗的举动了。
就这样,张一飞驾驶着迈凯轮F1 GTR,来到了巴西圣保罗的英特拉格斯赛道。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巴西就是一个南美破烂货,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等等都不差,结果越发展越差,基本上往着农业国走了,还不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均过万美元的水准。
但其实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很多东西早早就出现了,比如说赛道这种。
英特拉格斯赛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修建了,那时候中国还处于抗日时期,绝大多数老百姓连赛车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去修建什么赛道了。
而巴西不但拥有了多条赛车,并且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多项汽车赛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出现数位顶级F1车手的原因。毕竟从时间上来看,他并不比欧洲国家慢多少。
张一飞从车上下来,另外一边的索菲娅,也几乎是同步下车。
“我就不跟你一起去车队维修站了,到时候被记者拍下来,又要报道你赛事期间谈情说爱了。”
索菲娅笑着朝张一飞说了一句,很明显在马来西亚的媒体报道,她也看过。
“那好,今天谢谢你了。”
张一飞也没有挽留,毕竟车队维修站算是“办公”地点,自己本来就缺席了一周,还带着女伴过去。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于车队成员的不尊重。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詹姆斯·亨特那样,能在各种瞎搞的情况下,还拿到了F1世界总冠军头衔。
不过哪怕让张一飞能像詹姆斯·亨特那样,他也是不愿意的。因为亨特的那个冠军头衔,说实话有很大的运气因素,他能在F1历史上留名,除了本身的花边新闻很吸引人眼球外,还因为有着一个传奇对手——尼基·劳达。
而且亨特职业生涯只拿过一个冠军头衔,也不符合张一飞日益增长的野心。毕竟他最初的梦想,可是要成为车神的男人!
车神的标准只有两人能符合,要么是塞纳,要么是舒马赫,亨利远远不够资格相提并论!
“谢谢就是嘴上说说嘛,不做点什么表示一下?”
索菲娅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张一飞靠近,见到这个架势,张一飞心理有点慌了。
我靠,这是想要什么表示?
“表示一下很紧张吗?”
索菲娅看着张一飞有点僵硬的站在原地,玩味的说了一句。
“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张一飞很硬气的回了一句,心里却想着这女人HOLD不住。
不过这次索菲娅没有做什么亲密的举动,只是打量了张一飞几眼后说道:“比赛结束了,请我吃饭感谢,这个要求不高吧?”
“没问题。”
张一飞爽快的答应下来。
“拜拜。”
索菲娅朝着张一飞做出一个飞吻动作,然后转身上车。
第448章 悲情马萨
这我是被调戏了吗?
看着迈凯轮F1 GTR逐渐远去,张一飞内心里面反问了一句,怎么感觉主动权都是在索菲娅手中啊。
不过张一飞也只能无奈摇了摇头,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方程式赛车还好点,起码现在张一飞能看到女粉,上辈子拉力赛基本上都是在荒郊野岭的,全部都是一群糙老爷们。问题还都是在国内,哪见识过这种火辣的拉美风情。
这方面张一飞跟见多识广的索菲娅比起来,还真就是菜鸟级别,加上对方是商界大鳄女儿,双商都高的可怕,张一飞处于下风很正常。
摇了摇头,把索菲娅的事情从脑海中划过,张一飞单独前往赛道维修区域。
P房的搭建早就已经完成,赛车也都组装好,整齐的摆放维修站里面。现在基本上都是各个车队的工程师,对赛车进行最后的调试,保证比赛时候的稳定性,以及找到最适合英特拉格斯赛道的调校。
看到张一飞回来,维修站里面的车队成员,都纷纷上前跟张一飞热情的打招呼。
马来西亚大奖赛过后,张一飞就确定在普罗斯特车队绝对主力的地位,同时他的实力,也赢得了车队成员的尊重。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把张一飞再当作什么新人看待了,他有能力带领着普罗斯特车队,朝着领奖台冲击,甚至是拿到普罗斯特车队首座分站冠军奖杯!
阿虎跟志哥两个人就更兴奋了,特别是阿虎,直接就来到张一飞面前给了个熊抱。
“靠,你小子轻点啊,知道的明白是欢迎,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抱摔呢!”
张一飞笑着吐槽了一句,国外这差不多一年的经历,让本身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阿虎,现在愈发的壮实起来了。
身高跟张一飞差不多的情况下,体重多了接近15公斤,整个体型看起来比张一飞壮了一圈,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跟在张一飞屁股后面的小老弟模样。
这里面主要原因,就是张一飞在接受体能训练的时候,阿虎也跟着进行健身。但是两个人的方向却不同,张一飞要克制住自己的体重,避免增加赛车的总重量,影响比赛车速。
阿虎就没有这个限制,他能尽情的增肌,让自己更加的强壮。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阿虎在国外这一年,见识过很多针对华人的抢劫、敲诈等等行为。这里面除了华人华侨性格软弱之外,体格也真的是不太行,想反抗都打不过。
毕竟相比较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时代中国才刚步入到吃饱饭的阶段,至少要二十年才能基本小康,哪有什么时间跟精力去健身?
阿虎这小子比较耿直,他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忍,也觉得中国人体格不输于鬼佬,无非就是锻炼程度的问题。所以一年下来,他逐渐朝着肌肉男的方向发展。
健身带来的效果也很明显,就是张一飞几个人上街的时候,哪怕就是在最乱的普罗斯特车队总部巴黎,那些什么北非裔,中亚移民的小偷小摸,都不敢把主意打在张一飞几个人身上。
甚至有时候看到他们准备朝游客下手,张一飞几个人还会主动过去挑衅,那些家伙看到张一飞几个人的架势,绝大多数都是灰溜溜的走开,狠话都不敢留几句。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还真是看谁拳头大,张一飞几个人平均身高一米八,身上肌肉线条棱角分明,看起来就是硬茬。
能做小偷小摸事情的人,也就只有欺软怕硬的本事,面对比他更硬的,自然就怂了。
志哥也是上来打了个招呼,朝着张一飞问了一句:“一飞,国内事情处理怎么样了?”
“都搞定了。”
“那就好,这下可以专心备战。”
“嗯。”
张一飞点了点头,然后就朝着P房指挥台走去,普罗斯特跟亨利并不在这,只有科塞尔跟山本右京两个人,正在研究着赛道走线。
“一飞君。”
山本右京招呼了一句,而科塞尔就连头都没有抬,依然看着普罗斯特车队,历年来的赛道数据。
因为跟其他赛道不同,巴西站可谓是知名的雨战赛道,而且因为赛道很狭窄,超车点其实并不多,难度也非常大。
所以对于英特拉格斯赛道的了解程度,要比其他赛道更细致,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赛道状况。
“赛道资料怎么样了?”
张一飞站在山本右京身边,朝着他问了一句。
“我跟导师这几天,参考了赛道历年数据资料,制定出来几套走线方案。里面都包含有最快走线、最佳刹车点、超车路线、挡车路线等等。”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你可以在赛道模拟器上都试试,结合自己的习惯跟经验,制定出最佳的赛车路线。”
山本右京说完之后,指了一下指挥台桌面,上面摆放着厚厚一叠赛道资料,比之前张一飞跑过的赛道都要多。
听到张一飞这句话,科塞尔终于开口说道:“英特拉格斯赛道除了天气因素外,路面状况也非常复杂,整个赛道有26个弯角。并且因为是建立在丘陵地区,赛道路面崎岖不平还有数量众多的斜坡。”
“更重要一点,它还是逆时针赛道,对于不是左撇子的车手,有着肢体协调上的影响。所以英特拉格斯赛道,是F1里面最不受车手欢迎的赛道之一。”
“但是除了这些困难之外,英特拉格斯还是一条伟大的赛道,它诞生过英雄,你能理解吗?”
不用科塞尔解释,张一飞都知道他说的英雄是谁,那就是埃尔顿·塞纳。
英特拉格斯赛道是巴西人塞纳的绝对主场,每当他回到圣保罗比赛的时候,甚至可以用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来形容。
特别是在1991年的巴西站,塞纳在最后几圈发生了赛车故障,硬是用六挡力压了两名威廉姆斯车手夺冠,更是成为了F1车坛永恒的经典赛事。
但对于张一飞来说,他知道后世的历史,对于英特拉格斯赛道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英雄塞纳,而是悲情马萨。
马萨算是巴西车坛,最后一位在F1立足的本土车手,整个职业生涯如果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鸡肋。
没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多时候他都是在争冠的行列中,但似乎总是跟冠军无缘,成为了一名陪跑车手。
他很强,职业生涯积分看起来也不错,其他车手也非常重视这位对手。可他给人的感觉,总是距离那种君临天下的王者,有着一段差距。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莱科宁,虽然他也只拿到过一个总冠军头衔,但是人们想到冠军候选人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他的名字,这就是冠军气质。
不过在08年的时候,马萨来到了自己距离世界总冠军最近的一步,并且收官战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巴西站。
所有的巴西人都为马萨而狂欢,他们希望见证奇迹的发生,见证继塞纳之后,又一位巴西F1总冠军车手诞生。
这是一场可以写入F1史册的收官战,赛前迈凯轮车队的汉密尔顿,领先了法拉利车队马萨7分。他只要能进入前五名,基本上就能确保自己夺取世界总冠军。
而马萨能的事情,就是拿到这个分站冠军的积分,然后寄希望于上帝,如果汉密尔顿在前五之外,他就能成为08年的F1世界总冠军,在自己的家乡登顶。
这份荣耀,无异于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站在鸟巢登顶冠军领奖台,看着国旗升起的场景。
结果马萨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极限,他一马当先的冲过终点线,拿到了巴西站的冠军头衔。并且在马萨冲过终点线的时候,汉密尔顿还处在第六的位置,不出意外马萨将是年度总冠军!
法拉利车队的Pit房里面,已经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马萨现场观战的家人,也紧紧抱成一团,庆祝马萨逆转成为F1世界总冠军。
但仅仅10秒之后,他们的笑容凝固了,因为汉密尔顿跟维特尔,同时超过了更前面的格洛克,排位来到了第五名。就这样,汉密尔顿以1分的优势,力压了马萨成为08年的F1世界总冠军。
最后的这10秒,对于马萨来说,可能就是天堂到地狱的时间。
当时的转播镜头里面,能看到坐在法拉利赛车中的马萨,看着最终的积分泪流满面,这是他最接近世界总冠军的机会,并且还是在自己的家乡——巴西英特拉格斯赛道。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只是造化弄人,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他,却以1分之差,失去了一个完美结局的机会。
无法形象当时马萨内心的痛苦,最后喷香槟庆祝的时候,马萨也没有朝着别人喷香槟,而是直接把一瓶香槟,从自己的头上浇了下来,混合着失败的泪水。
现在距离08年还早,但是这一幕对于张一飞来说,可谓是记忆犹新。
也让他永远的记住了一句话,对于英特拉格斯赛道来说,它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英雄塞纳,悲情马萨!
第449章 跑跑卡丁车
“我知道,英雄塞纳。”
张一飞把自己记忆深刻的那半句话说了出来,后面悲情马萨就省去了。
毕竟这个世界历史都改变了,谁也不知道08年那一幕,是否还会上演。哪怕就是上演了,马萨此刻都还在F3000里面混,最快要明年才能进入索伯车队,还差的远。
“知道就好。”
说完之后,科塞尔把手中的赛道资料交给张一飞,然后说道:“去征服它!”
科塞尔罕见的直白说出让张一飞征服一条赛道,因为英特拉格斯赛道对于他的意义,比其他赛道要重大一些。
毕竟他就是在这里,见证了当年的塞纳站上巅峰,见证了巴西赛车那个疯狂而辉煌的时代。
塞纳已经逝去,但是赛车精神永远都不会逝去,张一飞就是科塞尔的希望,他想要看到中国小子,在英特拉格斯赛道上,重现当年塞纳的辉煌。
如果这一场巴西大奖赛,还能下场大雨就好了,塞纳当初就是靠着两场雨战,从新人打响名号,到站上自己的职业巅峰。
既然张一飞已经复制了基米·莱科宁的奇迹,就让他再创造一个奇迹,成为塞纳也不错。
张一飞感受到科塞尔对自己的期待,但是他并不知道科塞尔脑海中的想法。
如果知道的话,他一定会选择拒绝!
因为张一飞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要做谁的第二,这个人不会是基米·莱科宁,更不会是埃尔顿·塞纳。他只想成为自己的第一,以后让别人欢呼的时候,永远都是中国车神——张一飞!
接过厚厚的赛车资料,张一飞就前往车队的下榻酒店,赛车模拟器都安装在酒店一个特殊房间里面。
当张一飞进去的时候,阿莱西正在里面进行着赛车模拟训练。虽然他对于英特拉格斯赛道相当熟悉,毕竟年年都要来到这里参赛。
但是这一次对于阿莱西的意义不同,他不想再成为一个陪跑跟过客,而是打算冲击着积分区,甚至是领奖台。
作为一名F1老将,他有着丰富的赛事经验,但更应该有亮眼的赛事成绩。特别是在张一飞成绩如此出色的情况,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还是老将的骄傲,阿莱西都不想自己被甩的太远。
张一飞没有打扰阿莱西的训练,而是安静的坐进赛车模拟器,开始自己的训练。他打算首先熟悉一下赛道,看自己跑的怎么样,然后再对比科塞尔制定的赛车路线,选择到时候比赛的最优走线。
上手在模拟器上面跑了一圈之后,张一飞瞬间就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叠厚厚的赛车路线图了。
因为英特拉格斯赛道的复杂程度,确实有点超乎张一飞的想象,很多路段的宽度特别窄,几乎就跟一般乡镇公路的两车道宽度差不多。这对于超车线路的选择,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不单单是赛道窄,就连维修通道的出入口都非常窄,也就意味着从出口回到赛道上的车手,很容易就跟赛道上正常比赛的车手发生碰撞。
如果出站时机没选好,连续遇到几辆赛车通过的话,可能出个维修通道就要浪费1到2秒的时间。对于F1赛事来说,这种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简直是不可接受的。
另外一点,就是在现有科技程度下,赛车模拟器并不能完美的模拟出在赛道上的真实感受。但是张一飞已经能体验到,颠簸并且高低不平的赛道,对于脊柱所带来的冲击。
这时候对于悬架的调校要求就非常高了,越硬的悬架能获得更强的空气抓地力,这适用于高速赛道。而在低速赛道,会遭遇很多弯道跟倾角的时候,车速提升不起来,这时候空气带来的下压力就不够。
于是车队都会选择调软悬架,来获得更多的机械抓地力,提高车手的过弯速度。
英特拉格斯赛道虽然又窄,弯道看似也不少,但其实这条赛道有着两条长直道,并且有着很多高速弯道。然后低速急弯这些,都集中在赛道的三分之一区域中。
这种赛道布局,相当于形成了两个极端,无论是选择硬悬架,还是软悬架,好像都不怎么合适。不过正常情况下,车队都会做出取舍,高速路段占据多数赛道,就选择偏硬的调校方案。
但是英特拉格斯赛道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出取舍的了,粗糙的路面对于车手身体压力非常大,硬悬架的颠簸可能一两个小时的比赛下来,加上高温潮湿的气候,车手真不一定能扛住。
这种扛不住并不是常规意义上那种虚脱,身体不行要退赛什么的。而是对于F1这种高强度跟高精度的赛事来说,身体跟精神状态稍微差点,可能就要被对手给碾压。
F1是一项非常吃车手状态的赛事,车队必须要考虑到车手的身体接受情况。
选择软悬架能缓解一些颠簸,对于车手身体压力要小点,但是速度上又没有硬悬架快。所以这就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就连张一飞自己都不好做出决定,车队的却舍就更难了。
很难考虑的事情,张一飞就干脆不去想了,这种事情就交给车队策略组去权衡烦恼吧。反正他们到时候给出什么方案,自己上去跑就是了,有问题也是车队策略组的锅!
模拟器上跑了几圈后,张一飞突然感觉这条赛道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理论上来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巴西,更是第一次接触英特拉格斯赛道,上辈子连国都没出过几次,这种熟悉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疑惑了一段时间后,张一飞突然想起来了,自己后世玩过一款名字叫做《跑跑卡丁车》的游戏,里面不就是有张英特拉格斯赛道的地图吗?
只是当时谁也没有去探索,那张地图为什么叫做英特拉格斯赛道,更不会联想到,这就是巴西的F1赛道。
虽然在电脑上玩游戏跑赛道,跟现在开模拟器跑赛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更没有什么漂移这种说法。但是那张游戏地图,以英特拉格斯赛道为蓝本,添加了诸如看台跟维修站的布局,这些位置跟地点,都跟模拟器上是一样的。
所以张一飞跑了几圈之后,会有这种熟悉感出现,没想到自己上辈子,还在电脑上跑过英特拉格斯赛道。
不过经过张一飞的记忆对比,《跑跑卡丁车》里面的地图,除了玩法之外,赛道布局还是有很多地方跟现实不同。
只是不知道这些区别,是因为赛道改建的原因,还是地图制作时候的修改。当然无论那种原因都不重要,毕竟哪怕就是一模一样,对于现在开F1也没啥帮助,只能算是一个小惊喜罢了。
张一飞大概在模拟器上训练的半个小时,对于现阶段的英特拉格斯赛道,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后,就停止了自己的模拟训练。
他打算结合科塞尔给自己的赛道资料,看看“盲跑”跟理论数据之间的差距有多大,这样就能更好的对比自己走线精准度。
不过就当他取下耳机的时候,意外发现阿莱西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结束了赛车模拟器训练,正站在自己身后。
“什么时候回来的。”
阿莱西依然是那副不冷不热的语气。
不过相比较之前那种基本上没话说的尴尬状态,至少现在阿莱西会选择主动打声招呼了,已经算是突破了。
“上午回来了,去了赛道看了一下,然后就开始模拟器训练。”
“嗯。”
阿莱西点了点头,然后打算转身离开,他知道张一飞没多少时间进行模拟训练,而且作为今年F1赛季的新人,中国小子也是第一次跑英特拉格斯赛道,就不浪费时间了。
看着阿莱西准备走出房间,张一飞突然想到了一点什么,于是开口说道。
“阿莱西,你觉得我在英特拉格斯赛道,选择什么悬架调校好?”
之前张一飞还在烦恼这个问题,但是看到阿莱西后,他突然反应过来,这不就是一个最好的咨询人选吗?
说句不夸张的话,可能对于目前F1赛道的了解,阿莱西是普罗斯特车队里面经验最足的人,甚至超过了科塞尔跟普罗斯特。
因为科塞尔阔别F1赛道将近十年了,他本打算安心退休,经营自己的小高尔夫球场,过着田园生活去了,不可能每年还按照职业强度,去研究各条赛道。
普罗斯特曾经是传奇级别车手,但现在他已经成为车队老板五年,如何运营整支车队,才是一名老板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研究什么赛道。
什么都要老板自己做的话,那还要比赛工程师跟策略组干什么?
而F1赛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大改很多年才有一次,但小改基本上年年都会有。
就拿英特拉格斯赛道来说,4号弯的出弯口,安装了新的双层路肩。如果想要借用4号弯的路肩过弯,就要重新考虑路肩高度,跟赛车悬架强度。
14号弯的路段进行过重新铺设,抓地力改善了许多,能用更激进的速度过弯。
还有一些路段多了很多额外开槽,能改善雨战时候的排水,这意味着赛道积水将减少,雨战速度能更快。
这些小小的变化跟细节,都影响着赛事的速度,而阿莱西每一年都在这条赛道上跑,他绝对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
“你选择硬悬架。”
“为什么?”
张一飞好奇反问一句,阿莱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给出答案,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年轻人身体好,经得起颠簸。”
说完这句话后,阿莱西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这下轮到张一飞有点懵逼了,我靠,这到底是阿莱西的建议,还是法国佬开的玩笑?
不过按照以往阿莱西的性格,他不是很喜欢开玩笑的人啊,莫非是黑色幽默?
第450章 体育画报专访
张一飞有点不太理解阿莱西给出的建议,虽然身体好能经得起颠簸,确实可以当作一个理由。但是放在一场F1大奖赛里面,单纯这个理由就显得有点儿戏。
不过张一飞相信,阿莱西还不至于随便说句什么忽悠自己,等有时间跟车队策略组再商量一下,应该就能得出最终调校方案。
把调校的事情放到一边,张一飞打开科塞尔和山本右京给自己制定的赛道走线图,开始跟自己刚才在模拟器上跑出来的心得,进行一个对比。
这次因为赛道路况复杂,所以路线图制定的非常详细,甚至就连坡度高低都准确的标注了出来,加上常规的不同走线、刹车点、档位、速度等等,就导致了数据量的庞大。
同时也能看出科塞尔对于这条赛道的认真,毕竟这是当年塞纳巅峰时期登顶过的主场赛道,也是科塞尔他自己F1职业生涯的一座高峰。
科塞尔很希望张一飞在这条赛道,获得同样的成功,再次见证那种狂热欢呼的场面,见证另外一名新人的崛起!
复杂的赛道、详细的走线图,让张一飞整整一天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赛车模拟器上度过。他不断的尝试各种走线方案,试图跑出英特拉格斯赛道的最快速度。
最快圈速对于英特拉格斯赛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因为赛道特性决定了超车将会异常困难,很多时候大奖赛的最终成绩如何,在排位赛就已经提前决定了。
据数据统计,英特拉格斯赛道杆位车手夺冠概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而头排发车的选手拿下分站冠军的几率,更是接近了百分之八十!
这个概率算是F1赛道里面相当高的数值了,基本上落在后面,想要再追回来简直难于登天。张一飞雪邦赛道那种连超十几车的场面,就更别想在英特拉格斯赛道上演。
赛道难度是很大,但是张一飞的训练进度,却比他之前预计的要快很多。
因为随着开模拟器的时间增加,张一飞突然发觉,他能逐渐把英特拉格斯赛道,跟脑海中的那张游戏地图给结合起来!
虽然游戏地图只是以英特拉格斯赛道为蓝图,有很多细节上的改动,但是大概轮廓基本上还是一样的。很多弯道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突然熟悉,这种局面是张一飞所没预想过的,算是意外之喜。
一天的模拟器训练很快就过去,第二天早上,张一飞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一样,先进行体能训练,然后再开赛车模拟器。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武田纯子来到了张一飞的房间,跟他说有媒体过来采访。
“媒体采访?什么媒体这种时候过来采访,F1宣传的吗?”
张一飞随口反问了一句,一般像是这种距离比赛没两天了,媒体采访基本上都会选择在练习赛阶段,而不是卡在赛前准备阶段。
“不是F1组织的媒体,是来自美国的《体育画报》,他们想对你进行一次专访,并且你将成为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
体育画报?
这下倒是让张一飞有点惊讶了,因为《体育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