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天王(钟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万啊……”李晨灿对这个数据有点失望:“可我这两首歌,视频网站上的点击率加起来都有几百万了啊!”

萧治嗤之以鼻:“那些视频网站的点击量,水分大着呢!很多是为了拉赞助让点击率虚高的,一般会有五比一的水分,离谱一些的甚至会有一百比一的水分!”

李晨灿听得心都凉了半截,也就是说,其实自己的两首歌真实点击率只有几十万,甚至这都没有!

但问题是,这两首歌前世的确风靡了整个中国,影响了好几代人,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同学们,让他们流泪。

仔细想想,问题应该是出在宣传和质量上——

视频网站上,大家的点击都是自发的,而帝国每天都要更新不知道多少条视频,自己的视频被直接淹没也是很容易想象的事情。而且在视频上,因为录像设备的问题,大伙儿听到的音质不清晰,这两首歌的影响也就很有限。

但现在要被一个音乐公司给包装,要在他们的宣传平台上让自己这个歌卖出去,而且还可以打榜……

李晨灿相信,这两首歌一定能够掀起一些风浪。

“我知道了。”李晨灿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萧治说:“其实,如果你能加入我们公司的话,我们能给你更好的包装,也可以给你更好的待遇……甚至还能动点手段,让你去参加今年的‘中国好音乐’大赛。”

“中国好音乐?”李晨灿也开始关心起来。

中国好音乐是帝国的几个选秀节目之一,与其他的一些选秀节目不一样,中国好音乐主要只是关心参赛者的原创能力。

虽然在上面也可以演唱别人的歌,但演唱别人歌的可以参加其他选秀节目,在中国好音乐这里,演唱别人的歌要被扣很多分。

中国好音乐是一个专注于培养原创音乐人的平台,很多著名的原创音乐人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其中也包括很多没有加入音乐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的独立音乐人。这个节目在中国所有歌唱类选秀节目之中,收视率是最高的,每年最终决战的时候,更是会引起收视狂潮。

但中国好音乐一趟下来,如果一个人要夺得冠军,要准备很多的原创歌曲,而这样又要和其他人一起竞争,时间紧迫,不一定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拿出自己写的歌……

因此,只有那些真正的妖孽才能加入到这个中国好音乐之中。

中国好音乐已经举办了八届,收视率却越来越高,今年的中国好音乐会在七月份正式开赛。

李晨灿当然也想加入这个中国好音乐的节目,要在这个节目上只要能冲进前五名,那名气瞬间就打响了!

从音乐圈跨入电影圈,这也很容易能够实现李晨灿重拍电影,执掌光影世界的愿望。

但他也知道,这个节目需要吸收的是一些有真才实学,也出了名的人……而不是和前世的快乐男声之类的一样在全国直接海选。

他现在没出名,也就不能加入。

而现在听到萧治那么说,李晨灿自然也开始关心。

“对,中国好音乐。”萧治说:“这个节目,如果能够冲上千寻音乐风云榜新人新歌榜的不错排名,而歌曲又确实很有灵气的话,他们会选择吸收的。”

李晨灿:“这个不错的排名,需要多不错?”

萧治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摇摇头泼冷水:“晨灿,咱们要现实一点,这个节目七月份就开始,现在已经到了挑人的最后阶段……《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却是要在24号才发布,难道你有信心在一个周之内,就把这两首歌冲到千寻音乐风云榜的前方么?”

李晨灿在思索……

第三十三章花团锦簇

一周之内,冲到千寻音乐风云榜很高的位置……

李晨灿对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十分完整的概念。

但萧治的概念却很完整。

他知道这件事情的困难。

要冲到千寻音乐风云榜新歌榜前一百名,这就是很难的事儿了,很多自认为惊才绝艳的歌手,到了发布新歌的时候,虽然百般打榜,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前两百名都进不了。

关键是,千寻音乐风云榜上的榜单是全国最大的,所以一般人都很难冲上去。

例如说千寻音乐风云榜的新人新歌榜,这听起来已经是给新人们的福利了,第一次上千寻风云榜的新人都能够在这个榜单上,可强中自有强中手,很多新人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个音乐推手公司。

经过剧烈的竞争之后,很多人也只能拿下一个不怎么样的名词,黯然落榜。

要在挑人即将结束的一周之内得到中国好音乐的一个席位,少说也需要进新人新歌榜前五十名!

而李晨灿的这两首歌……虽然萧治也觉得前景不错,但他估计能进艾米音乐排行榜新歌前三十名,这就很不错了,千寻音乐风云榜那就不好说了……第一个周,只要能进前三百就是成功,前两百就是大成功!

“好吧……那到时候再说吧。”李晨灿也只好把自己的心思收了起来,在事实出现自己,不管自己说得怎么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口头上的,他需要《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真正拿出实打实的成绩来,这才算是成功,也才是别人认同的成功。

24号,这两首歌就要发布了……不知道这两首歌到时候能不能和自己想象中一样呢?!

李晨灿心中有底气,却也不是十拿九稳的那种。

拜别了萧治,李晨灿重新回到了家中。

这一天晚上,他没有继续写《明朝那些事儿》,而是在客厅里陪着家人。杨怡芳依然在刺绣,在李晨灿的要求下,她头顶上的灯光总算调亮了许多。

虽然李晨灿刚刚得到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稿费,而且这本书现在在蓉城乃至整个中国都已经开始了火热地卖书狂潮,可对于他的家庭而言,至少现在为止,情况还没有整个地改变过来。

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新闻,原来,崇定皇帝的寿辰快到了。

崇定皇帝名字叫李懿,十年前登基,年号崇定,这已经是太祖李云霄的重孙。虽然帝国政体是君宪,皇帝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权利,但想到还有个皇帝,也总不至于群龙无首,大家心中也还总有个念想。

“一晃眼,皇帝都到不惑之年了。”李朝勇坐在沙发上,有些感慨地说。

杨怡芳头也不抬地说:“谁说不是呢,皇帝登基的时候,咱们家小灿才八岁,现在都成大小伙子了,就是好多年没见过太子,也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咯。记得太子好像也是94年生的,和小灿差不多岁数呢。”

太子李竞,现在和李晨灿的确差不多年纪。

李朝勇突然饶有兴趣地对李晨灿说:“小灿,这么多年好像都没有跟你说过,咱们其实也算是皇亲国戚呢。”

李晨灿还真没听到过,立刻来了兴趣:“真的假的?那我是不是也是皇叔啊?”他立刻想起了三国时代某个中山靖王之后。

李朝勇道:“这倒不是,你和当今太子是平辈的,只是太祖后来没有延续字派用下去。前朝咸丰在位的时候,咱们和当今皇帝的祖辈一起生活在中南省,后来长毛打进来,围攻潭州,我们这一支为了避祸,搬到了天府省,当时,太祖的爷爷和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堂兄弟。”

李晨灿被这么一大串给搞混了,不过他有些疑惑地说:“既然是这样,那当初太祖建立了国家,我们家为什么不去参与治理国家呢?”

李朝勇:“当然有参与,不过当时太祖也是雷霆手段,对很多远房亲戚都不太在意,他连自己最亲的家人都不在意,更不会在意我们这样的远房亲戚了。你看现在你的大伯,还不是在做官嘛?”

“自己最亲的家人,都不在意?”李晨灿对提到大伯没什么感觉,但对父亲说的那句话很感兴趣。

李朝勇点点头:“太祖建立国家,帝国参加一战之后,二战又和日本打,打了日本又打东南亚中亚,和盟军会师。太祖的军队没有曾文正公的湘军之后带来的军队各自为山头,大军阀小军阀重重的习性,而是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国家军队。等二战结束之后,咱们帝国成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在这个时候,原本太祖可以一直独裁的,但他放弃了,而是展开改革,把咱们国家改革成君宪制,如果他是在意家人,那肯定也是要留下一个可以独裁的江山给子孙后代,但他没有……”

李晨灿评论道:“这也是他高风亮节,国家为先罢了,倒也不是说他不在意家人,再说他至少给家人留下了这样一个荣誉啊,袁世凯可没这样的命……”

“袁世凯?”李朝勇有些奇怪,李晨灿说漏嘴了,连忙搪塞过去。在这个时空里,袁大头和太祖争夺朝鲜的时候被收服了。

他越来越觉得太祖李云霄是一个穿越者,他的发迹,他的军队都给李晨灿这样的印象。

不过这也是一个有节操的穿越者……

李朝勇毕竟曾经富裕过,读过很多书,对帝国的历史了如指掌,两人倒也能谈上很多话。

之后看到了娱乐播报,画面上开始报道:“昨夜,许均在金陵展开全球巡回演唱会的第一站,现场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火爆场面……”

许均是帝国独立音乐制作人之中最火爆的歌星之一,每首新歌发布都会获得上千万的下载人次的梦幻销量,而他就是五年前中国好音乐第一名的出身……现如今,已经名满天下。

看到许均面临的花团锦簇,李晨灿在心中更加坚定了信心。

第三十四章《明朝那些事儿》销量狂飙

“昨日,电影《飓风特警》在举行盛大庆功宴,据悉,《飓风特警》现在全球累计票房已经达到57亿国民币,国内票房高达20亿国民币,北美票房也有3亿美金……”

李晨灿看到这个,血管里的血浆仿佛要迸射出来一样沸腾!

这是他最爱的电影啊!

中华帝国本身是世界上第一大票仓,国产电影在全世界都有着庞大的票房,《飓风特警》完全就是商业爆米花大片。

如果在前世的中国,一部电影的大陆票房,基本上就是全球票房了……可是,这一世,《飓风特警》这样纯粹打斗、大场面的爆米花电影,能够在全球轰下57亿国民币的票房。

当然,57亿国民币的票房之中,有35亿是中美两国贡献的。(国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是5:1)。

李晨灿来自一个国产电影如同风暴里的扁舟一样飘零落魂的世界,而现在,他所在的帝国,帝国电影却在全球能够有前世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在这个国产电影是精致代名词的世界,作为主业为导演的李晨灿,怎么可能不激动?

更何况,他的脑袋里,存着无数部那个世界的电影……

他现在变态到了极点的记忆力,能够记清那些电影里哪怕是一个最不起眼的细节,也能记清那个世界电影剧本上的每个标点符号。偏偏那个时候他为了能成为一个导演,看过的电影不下五千部!那个时空中经典的电影,他基本上都看过。

虽然这个世界的电影产业万分发达,但地球上的很多经典电影,这边根本根本没有同类型的,就算有同类型的,很多也没有地球上那么经典。当然,这边也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经典电影类型,有也比那个世界的经典的多……

但互通有无,说的就是这个……哦,李晨灿不可能把这些带回地球了,但他可以把那个时空中地球上的经典电影带到这边来。

很多想法甚至足够让李晨灿夜不能寐!

恨不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经典的东西,都弄出来。

但他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正如一本《明朝那些事儿》他写了很久很久一样,他想要把经典的东西带过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此时此刻,《明朝那些事儿》在全国已经展开了销售的热潮。

过了第二天之后,《明朝那些事儿》销售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蓉城,不仅仅局限在天府省。

也就是说,《明朝那些事儿》展开了全国规模地大销售。

有蓉城这个例子在前,全国各地的书店里,也尽量吧《明朝那些事儿》挂在了新书上架比较显眼的位置上。

很快,全国各地都传来了相当不错的捷报!

到了9月25日这一天,光是蓉城一个地方,《明朝那些事儿》就已经累积售出4000多册!

这是一个惊赞到了极点的数据!

最开始的时候,就算是十分苛责这本书,十分苛责石传峰的严小康,也只给这本书设下了一千册的总销量的勉强及格线,但现在,光是蓉城一个地方,《明朝那些事儿》就卖了接近五千本!而且,随着这本书的好口碑传播得越来越广,《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还在呈一个很稳定的速度往上增长。

与此同时,这本书在全国各地也有了十分不错的销售量。

《明朝那些事儿》在国家的很多个城市都得到过当天新人新书销量第一的成绩。在中海、燕京这样的大城市,《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蓉城,燕京到二十五号这天累计售出5500册,中海累计售出4700多册……

全国累加起来,到了25号这天,《明朝那些事儿》已经累计售出了4。2万册!

短短地五天时间!

《明朝那些事儿》就实现了绝地反击!

一个新人,只要他的第一本书累计销售量达到一万册,接下来这个人的前途就会很宽广,也能够得到出版界、文化界的重视!如果第一本书累计销量能够达到十万册,那这个人就可以争夺年度新人王了。

而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才上架不过五天,就销售了四万册!这个成绩,让很多关注出版界的人都瞠目结舌,纷纷开始打听,李晨灿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够冲下这么可怕的销售量。

要知道,这书才多久啊?就这么恐怖了!

这个李晨灿,是要争夺年度新人王的节奏吧?不,这可能已经是近五年来的新人王了!

帝国当然有很多第一本书就销量惊人的惊才绝艳的天才作者,但李晨灿不仅进入了这个天才作者的名单中,而且他还是这些天才作者之中的佼佼者,五天卖出四万本书,作为新人,他很牛叉。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其他很多天才作者,自然能够写出销量不错的书来,可他们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小说,但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如果硬要说成这是小说的话,这可是历史小说!

有什么人,能用历史小说,轰下这么庞大的销量?!

也就只有那个神秘的李晨灿了!

这可是头一遭啊!

“传峰,这次做得真的很不错!你签下《明朝那些事儿》对出版社有很大的作用。”石传峰的顶头上司吴刚拍着他的肩膀,笑眯眯地道:“之前也许有一些人对你有所误解,但你现在已经用自己签下的书的成绩告诉了他们答案!这很不错!”

吴刚的确很高兴。

这样一本《明朝那些事儿》简直就好像是捡来的馅饼一样!

蓉城百花出版社,一直走的就是百花齐放的路线,这里会有严肃的书,也会有剑走偏锋的书,总之就是百花齐放!什么类型都有。

而百花出版社也很希望可以另辟捷径,由出版社自己来开创一些书的流派,这样才能让出版社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

但开创书的流派这谈何容易?

他们用尽全力,也只能是出版一些新颖的书而已……可这次,在不知不觉中,还真是有一个新人开创了流派,而且还是用这么高的销量来开创流派。

这叫他吴刚怎么能不高兴?

第三十五章好评如潮

“谢谢吴总夸奖。”石传峰听到吴刚的夸奖,心里也挺高兴。

《明朝那些事儿》帮助他完成了一场翻身仗,把严小康踩在脚下。

现在,严小康在出版社里,大气不敢出,遇到石传峰的时候,总是黑着一张脸,也不敢多说话,这次的严小康,可算是栽到家了!

“这个李晨灿,还真是不简单!你一定要把他拉拢过来,《明朝那些事儿》接下来几部的版权,我们也要尽快找他确认下来。”吴刚说:“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分成上多让一些。”

石传峰微微一惊,听吴刚这口气,对李晨灿可是真重视。

想想也是,对于这样一个开创了新流派,而且还能卖出那么多书,年纪又那么小的作者,不重视才是没天理。

石传峰也知道要尽快把去见李晨灿这件事儿,提上议程!他要尽快把《明朝那些事儿》的版权买过来。

“我知道了。”石传峰冲着吴刚点了点头,然后说:“那我这就去忙了?”

吴刚刚要点头,转而又想起了什么,然后道:“这样的好书很难遇得到,接下来我们会展开对这本书的新一轮宣传,希望能够再次刺激下销量!现在的销量是不错,但这本书不应该是这个目标就停止的。”

石传峰心中明白得很……

李晨灿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可谓是开创了一个流派,开创一个流派的书,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放弃?百花出版社一直以来都是打算打造出百花齐放,这里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形象,现在有了《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利用,直接开创一个流派的书,好好炒一下,不仅仅是李晨灿会火起来,百花出版社也能奠定出版社的地位。

此时此刻,外界的评价纷至沓来。

帝国最有名的读书人聚集的论坛叫做豆仁网,大家喜欢在这个网站上交流自己看书的心得体会,交流自己看书的书评。

在豆仁网上,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帝国书籍是《红楼梦》,评分高达9。6分,有57万人参与评价,有1。3万条长评。

进入2010年之后,豆仁网上评分最高的书这几年出的书籍,叫《敦煌密宝》,评分是8。9分,3万人参与评分,400多条长评。而百花出版社这两年出过一本迄今为止全套5册总销量达到210万册的书,这套书叫《川滇往事》,是一本掺杂了言情、历史的书,这本书在豆仁网上评分8。6分,2。1万人参与评价,共380多条长评。

所以,在豆仁网这个相对而言比较权威的书评网站上,一本书只要能够超过7分左右的评分,一般就能算得上是不错的书了,超过8分,那就是好书,超过8。5分那就是超级好书,超过9分那就能迈进经典殿堂了!

而五天时间,《明朝那些事儿1》就已经得到了8。9分的评分,同时有1500人参与评价,有21条长评!但这本书,才刚刚卖出来五天而已!

这本书下方,就是如潮的好评——

“从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看完十来行,回头,把这十来行再看一遍。如此反复。为的是控制速度。要把这种阅读的快感,延到最长……惊才绝艳的作者,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来抒写了原本十分刻板的历史。”

“本来咱一直都不爱看畅销书,哪怕火成《敦煌密宝》那样咱也不乐意看,但《明朝那些事儿》,但那天拿起一本翻了一翻,一翻就伫立良久,强忍着没买,但过了一刻钟,你就会看到一个在街头疾走的姑娘,风风火火闯进一家书店,提起这本书付了钱就走!而现在,这个姑娘已经把《明朝那些事儿》看了第二遍,并且在责问那个叫做李晨灿的作者,为什么不尽快把第二本写出来?”

“历史用这种手法写出来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没有半点哗众取宠的感觉,作者文字精练,文笔老道,所有的事情在他笔下都写得一针见血,包袱也半点不生硬!我就想,如果咱们的中学历史课本是这样的,那每个中国人的历史水平都得高到什么地步?”

“真是一本看了就放不下的书,看完之后我还在问自己,为什么历史也会这么好看?现在我唯一接受不了的就是,这第一本看完了,第二本呢?”

……在这样的好评之下,《明朝那些事儿》不火不行!

正因为如此,吴刚才会有底气,扩大对这部书的宣传!

他心中有一些预感,《明朝那些事儿》甚至有可能超过《川滇往事》的销售,成为蓉城百花出版社的扛鼎之作。

美中不足的是,一些比较专业点的书评人,并没有发表文章来赞美《明朝那些事儿》,这第一个原因是这本书毕竟只是发售了五天,时间还短,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火则火矣,可这部书很可能会引发争议,因为这部书写历史的方法太新颖了,太新颖的东西,引发争议是免不了的。

一些书评人不想自己被卷入到争议的漩涡中,所以他们暂时没有发表观点。

但就算他们不发表,《明朝那些事儿》照样在全国继续大卖。

“晨灿,《明朝那些事儿》现在的销售成绩十分火爆,我会争取把数据发给你。”石传峰专门打了个电话给李晨灿,说:“不过,晨灿,《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二部,你抽个时间过来吧,咱们聊聊。”

李晨灿在电话这头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抱歉,石主编,我这两天有些忙,所以这个事情暂推一下,过两天等我的时间空出来了,咱们再谈,好吗?”

“嗯?”石传峰有点着急了,难道这小子和其他出版社开始交谈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说呢?

石传峰连忙道:“晨灿,是不是有其他出版社在联系你?”

李晨灿哑然失笑:“没有,石主编你放心吧,不是那样,我最近是真的很忙……”

李晨灿的确很忙,因为他的两首歌也开始打榜了!

ps:感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推荐票、会员点击。

另外,今天下午《重生之大天王》将会迎来第一个推荐,所以周一凌晨发一章冲榜,还望各位来捧场。

钟离先谢过啦!嘿嘿。

第三十六章新歌发布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之前在视频网站上就有不少的点击,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现在经过宣传,又出了高清音质的版本,也就有很多人等着下载。

24日,这两首歌正式发布!

萧治和上头林学清,最开始就觉得公司投入一个三流歌手的宣传量给李晨灿有些不值得——他又没有被签入到星创音乐制作公司中来,给他多少好处,最后都有可能会打水漂。

在正式发布的第一天,林学清还特意把萧治喊了过来,然后说道:“小萧啊!这次,那个李晨灿的两首歌,虽然咱们已经投入了不少地宣传资本,但也要做好成绩不好的准备,如果最后两首歌加起来能卖个二十万左右的下载人次,那也还可以勉强收回成本,如果二十万人次都卖不到,以后你挑歌和新人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就当这次是个教训,我还是很器重你的,知道么?”

萧治听出了林学清话语之中的敲打之意,心中也没有太担忧。

这两首歌很有质量,也很能调动起一些人的怀念校园的心情,林学清觉得,要让这两首歌小火一把,凭借这两首歌的后劲,得到一个二十万的下载人次,那还是有可能的。

这次,公司说是在李晨灿的两首歌上投入三流歌手的宣传量,实际上,因为考虑到其他的很多问题,所以两首歌的实际宣传成本也就是一万多。如果两首歌能够达到十万的下载人次,那下载量上的收费,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加起来也还是能挣到一点钱,第三首《朋友》可能会有更大的下载量,到时候第三首歌上也能挣到更多,但就算全部一起算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而且,仔细一想,公司这样做是可以把李晨灿培养出来,但李晨灿他并没有签入到星创之中,培养出来也没用啊!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萧治也发现,自己这次似乎是真的做了一件没有太大用处的事情。他心中有点沮丧,但仔细想想,毕竟承诺给了人李晨灿,那也只能尽量把这两首歌安排好。

两首歌发布之后,那些被这两首歌吸引的人,现在看到高清音质的版本总算发布了,很多人立刻赶过来下载。

原本,萧治给这两首歌设置的目标,是第一天能够冲上艾米音乐榜新歌榜前200名,第一天能够得到1000以上的下载人次,这样就能满足他的目标了……但事实上,这两首歌在榜单上的排名,超过了萧治的估计。

这一天,来下载《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人数,很多很多……

才一天下来,光是《同桌的你》这首歌,就有7480的下载人次,《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下载人次也有6970次!

看到这一个数字,萧治还真是瞠目结舌!他根本没有想到,《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居然能刷出这么逆天的数据来!要知道,七千次的下载量,放在新人身上这已经是难得得不行的数据。而且,现在歌曲还在升温,在艾米音乐榜的新人榜单上,已经冲到了第54名,不过只是第一天而已,就有了这么逆天的名词和销量。

萧治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不亏他当初眼巴巴地等着薛飞扬的消息,又特意跑到蓉城一中去找李晨灿……

而且,也不亏他在林学清的面前顶住压力,努力让这两首歌用比较不错的方式来发布,现在萧治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萧治的心中充满了激动,想到李晨灿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心中便多了对他的很多感触。

“这个小子,还真是不简单!”

就是不知道,如果他得到李晨灿的《明朝那些事儿》同样在帝国大卖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也就是二十四号的这天晚上,萧治的顶头上司林学清,心血来潮想要看看《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销售量。

林学清的确是很器重萧治的,他认为萧治的身上有着一些他比较欣赏的东西,但在这两首歌的问题上,他认为萧治有点儿想当然。的确,这两首歌给人的感触很大,也让人觉得有可能会火,但毕竟李晨灿是一个新人,而且还是不打算签入他们公司的新人,直接给那么高的条件,有些太不好了。

他现在能寄予希望的,不过只是这两首歌的销量不错,多少证明一下,萧治这次还没有失败到家。于是,林学清也开始关心这两首歌的销量……

仔细看了第一眼……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眼睛花了?

揉了揉眼睛,林学清又看了一下,发现销量上果然写着两首歌14450个下载人次!这个销量让林学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一个新人的两首歌,一天就有这么高的下载人次?这可是新人王的数据!”

的确啊,两首歌一天下载人次一万五,这的确有一种新人王的感觉了!

这也和林学清在心中给这两首歌设定的加起来两千的销量完全不一样!这个销量让林学清简直就是又惊又喜。

“看来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这个风格的歌曲!这两首歌的销量也超出我的相像。”林学清有些兴奋地想到:“第一天就能够有这么高的下载量,接下来的几天说不定还会更多的!这个李晨灿还真是不简单,好像只是刚刚才高中毕业的吧?就能带来这种成绩?”

此时此刻,林学清差不多把之前他看衰李晨灿两首歌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这个时候林学清接到了萧治的电话:“喂,头儿,这次!你猜怎么着?《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两首歌第一天就冲入了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