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叔爷爷抚脸没眼看。
陆子安却觉得他挺有意思的,虽然都是些歪理,但仔细一斟酌又确实是这样,说明他肚子里还是有不少墨水的。
他忍不住好奇道:“那你觉得他和李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啊。”白树航琢磨了一下,忽然眼睛一亮,一巴掌拍在桌上:“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潇洒一个浪!你看,苏轼写啥都是这调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李白就厉害了,他写啥的感觉都是:去你的小破船,老子可以飞!”
“胡说八道!”白叔爷爷一拍桌子:“你给我滚出去!”
陆子安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哎,别,不过一玩笑,老爷子别太在意。”
白树航可是个顺杆爬的主,被他叔爷爷嫌弃了直接一呲熘就凑陆子安旁边来了,嬉笑道:“陆大师,你不生我气啦?”
“我本来也没生气。”
“真的吗?太棒了!那您能不能教我镂雕哇?”白树航可怜兮兮地看着他:“我其他都还行,就是镂雕总是不得要领,所以想让您指点一下嘿嘿嘿,您不用动手,就我当着您的面雕,如果有错的您点拨我一下就成。”
白叔爷爷立刻皱起了眉头,神情一肃:“白树航!陆大师是我请来的贵客,你怎么说话的?赶紧道歉!”
“不用不用,我倒觉得白小弟这性格挺有趣的,反正也没事。”陆子安笑容未敛,喝了口茶看向白树航:“行,你去准备吧。”
“哇,您真的答应啦,太棒了!”白树航一蹦三尺高,乐滋滋地道:“嘿嘿,那陆大师,叔爷爷,你们聊,我这就去准备东西!马上就回!”
他一阵风似的卷出去了,白叔爷爷摇头叹息:“这皮猴子……陆大师,见笑了啊。”
陆子安微一摇头:“没有的事。”
白叔爷爷见他的确不在意,便也舒缓了神情,给他添满茶水:“你听,雨下大了。”
好像是,陆子安凝神听着窗外传来的雨声。
屋子里燃了清清淡淡的熏香,屋外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落在窗户上。
隔窗听雨,是一种心境,一场与灵魂的对话,喝了口茶,陆子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沙沙的雨声,伴着指尖的温茶,沉淀在袅袅升腾的氤氲雾气中,优美而绵长。
看着他悠然自得的神情,白叔爷爷不禁暗暗点了点头,又在心里叹了口气。
瞧瞧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教得这么好,他家的,唉,除了梓航还不错,其他简直拿不出手,尤其这个不着调的树航,唉……
下一秒,门被推开了,白树航提着个竹篮兴冲冲地进来了,身后跟着白梓航和抱着一只猫的沈曼歌。
第94章 貔貅抱球
“子安哥,你看!”沈曼歌抱着猫咪走过来,笑得心满意足:“它好可爱呀!”
陆子安抬眼望去,那猫懒洋洋瞥了他一眼:“喵。”
“你冷吗?坐这边吧。”陆子安拍拍右侧。
沈曼歌就抱着猫依言坐了过来:“还好,不怎么冷。”
白树航搬了两张椅子过来,把工具木料一一摆好,回头望了眼白梓航,见他不过来,他便看向陆子安,可怜兮兮地道:“陆大师,能顺便看一眼我哥的嘛,他的镂雕也不怎么好!”
如果到现在还看不出这个小滑头的想法的话,陆子安就白混了这么些年。
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这种情谊倒是难得。
他看向白梓航,点点头:“你也一起吧。”
白梓航眼里迸发出一丝惊喜,这才在另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俩一开始雕刻,陆子安便看出来,白树航说的什么“别的都还行,就是镂雕总是不得要领”这句话,完完全全就是说的白梓航。
至于他自己?唔,大概是“除了镂雕,其他的都刚入门”。
于是他才下刀,白叔爷爷就坐不住了:“你看看你,这线条怎么拉的!”
“我错了,您放我一马吧!”白树航老老实实重新勾勒线条。
白叔爷爷深吸一口气,看了眼淡定的陆子安决定不跟他计较。
结果过了没一会,他眉头一竖:“你这镂的什么?花呢?花瓣都镂了你准备雕个啥?”
“我错了我错了。”白树航仔细地看了又看,觉得无法补救了,索性换了一个面继续雕。
结果没几刀又用力过度把刚雕出来的叶子给削了,他连忙叫道:“叔爷爷,您放我一马,我等下就能雕好了!”
白叔爷爷拿着纸卷直接抽他头上了:“我刚放你一马,我现在又放你一马,我等会还要放你一马,你当我是什么呢!放马的啊!?”
跟邹凯和他爷爷不同的是,白家家风严谨,白树航虽然调皮却也不敢跟长辈顶嘴,老老实实挨了几下,再下刀就稳了很多。
白梓航比他沉稳很多,一开始线描便全身心投入,哪怕闹成这样都只是担忧地看了一眼便又重新投入了进去。
他拿的是一块巴掌大的椴木木料,在木料上画好了线描图,才开始准备下刀。
刀尖锋锐,落于松软的椴木上时并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他们这是为了请教技艺,所以没有用难度较大的硬木。
刚开始的行刀都比较稳,白叔爷爷也看得暗暗点头,神情欣慰了许多。
等到整个木雕的粗坯完成,白梓航也松了口气,轻轻吹掉木屑后,换了柄镂雕刻刀开始进行细节雕琢。
这时候陆子安便看出来,白梓航做的是个“貔貅抱球”的手把件。
貔貅抱球,寓意着有求必应,而且造型比较简单,做手把件的话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做这些前期的线条什么的,白梓航都是没得挑,刀功熟练动作流畅,每刀都用力均匀,显然基础打得非常好。
只是当他开始雕琢细节的时候,短板就渐渐显露出来。
手把件,言下之意,手上把玩的物件。
像这种拿在手上盘玩的文玩器形,在雕工方面,要求圆润流畅,不用太过讲究精细,因为太过细致的工艺,比较扎手,也难免磕磕碰碰的受损。
白梓航做手把件是非常适合他目前的情形的,但是可惜的是他依然像之前雕的那只猴子一样,有其形而无其神。
虽然觉得他的手法很有问题,但是陆子安还是没有直接指出来,只是喝茶耐心地观看着。
白梓航显然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是镂雕,不过本着现在是来请教的,并没有一丝遮掩,直接就将自己的不足展露了出来。
于是最后完成的貔貅抱球手把件,看上去并不像是貔貅抱着一个球,而像是它不小心粘到了球上面。
白梓航有些羞愧,脸涨得通红地递到陆子安面前:“陆大师,我完成了……”
“好。”陆子安伸手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白树航说你别的技艺还不错,就镂雕还有所欠缺,你怎么看?”
“呃……我觉得他没说错。”白梓航老老实实地道:“我的镂雕总是没办法做到圆滑,尤其是拐角,一般都是用磨砂纸磨掉的。”
陆子安微微皱了皱眉:“你重新拿一块木料给我。”
白树航早就放弃治疗了,闻言立刻把他削得七零八落的木料往后边一塞,掏出另一块木料递了过来:“陆大师,给你。”
陆子安伸手拿过来掂了掂,也是块椴木,不过材质倒是还不错。
“拐角处一般不要用镂雕技艺,用圆雕,像这样……”他左手握着木料,右手持刀从木料上轻轻划过。
刻刀在他手上一往无前,木料一层层慢慢分离,甚至根本不需要像他们一样左手各种换角度。
“这是怎么做到的?”白梓航眼里泛着灼热的光芒。
陆子安将木料转到另一面:“很简单,你看这,刀要沉,手要稳,腕部用力,指尖微微往下压……像这样……”
旁边的沈曼歌一边抚着猫咪的毛,一边偷偷地看着他。
沉浸在雕刻中的陆子安比平时多了一分清冷,他微微抿着唇,盯着刻刀的双眼专注而虔诚。
沈曼歌不禁看得有点入迷,感觉子安哥好厉害啊,感觉他雕刻的时候充满仪式感与神圣感。
“创作心态要平和,刀锋要隐,不要露锐,尤其像这种带有弧度的线条,笔划之间要尽量淡然韵致,内刚外柔,点画才能圆融俊朗……”
白梓航默默地点头,取过被白树航削得稀烂的木料默默跟着学。
他悟性虽然不高,但胜在勤奋老实,扎扎实实的练,很快便掌握了其精髓。
“至于镂雕,这种精工细刻,是一种象征一种信仰,因此你运刀的时候要讲究心境,手要稳……对……”
演示完毕,一只古雅可爱的貔貅抱球便展现出来,白梓航将自己的跟它比了一下,顿时羞得脸通红。
下午白梓航便带着他们四下转了转,在烟雨朦胧中游园子,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至少沈曼歌很喜欢。
直到吃完晚饭,白家人都舍不得让他们走,最后还是陆子安借口沈曼歌认床才得以离开。
沈曼歌依依不舍地把猫还了回去。
白叔爷爷大度地一挥手:“是家里散养的,小姑娘喜欢就带回去好了!”
“不了,谢谢。”沈曼歌虽然很喜欢,但也不想夺人所好,这猫一看就知道跟白梓航关系很亲密。
陆子安在车上还想安慰她一下,结果沈曼歌神情坚毅:“没关系,我一定会有猫的!”
第95章 特邀嘉宾才貌双全
沈曼歌对猫的执着让陆子安很不解,在他看来,那种毛绒绒的小东西有什么好的?还不如雕个木头的,想怎么玩怎么玩,还不用喂东西也不怕摔坏。
想起刚才陆子安说的借口,沈曼歌忍不住笑了:“哈哈,子安哥你肯定不怎么骗人,什么我认床,我们这回去不也是住宾馆。”
陆子安愣了一下,笑道:“没有啊,熟悉一晚也算是熟悉了嘛。”
回到宾馆,卓鹏和吴羽都在房间等着他们。
等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吴羽便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陆大师,其他嘉宾都已经到了江临市,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明天中午大家会一起吃饭,下午各自准备一下前往冬阳市,后天就是开幕会了。”
陆子安拿起这份文件仔细地看了看,这是本次博览会的有关事项通知,时间地点展品范围和博览会具体活动安排都非常详细。
目光在展品范围这里顿了顿,陆子安沉吟道:“我听说这次的展会有一千来个,另外还有几个冬阳木雕竹编的独立展区?”
“对。”吴羽点点头:“参展范围有木雕、根雕、红木家具、竹编竹雕、古建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及特色工艺品等等,范围很广,这几个独立展区是每年的惯例,是属于冬阳本地的几个木雕竹编世家的,他们的展品是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拍卖的。”
这样……
陆子安指尖在这一页点了点:“白家,在里面吗?”
白家?吴羽怔了怔,笑了:“当然,冬阳白家一直都是冬博会的领头羊,以往每届他们家的展品都是作为压轴拍卖品的。”
“哦,是这样。”陆子安若有所思。
等他们走了,陆子安陷入了沉思。
沈曼歌想了想:“子安哥,你是在担心白家吗?”
“嗯……不是。”陆子安微微皱眉:“我只是觉得,我大概明白了文康为什么非得死揪着冬阳木雕绝技传人这个名头不放了。”
作为冬阳木雕世家,白家在行业内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文康上次的刀法,很明显的白家风格,而且他又口口声声他才是冬阳绝技的传人……
仔细联合一下那次的风波,就不难想到,文康他们就是盯着白家在木雕界的地位来的。
毕竟在冬博会中这样的特殊待遇很难得,如果他是文家人的话,就一定会盯着这次的展出作品。
白老爷子已经去世了,白家目前青黄不接,如果这届博览会连一件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文家再强势顶上,说不得就能力挽狂澜……
“肯定是为名为利呗。”沈曼歌一边吹头发一边道:“我看呐,上回那文康肯定还会来。”
“来就来吧。”陆子安把文件放到茶几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先睡觉了,你也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去冬阳市呢。”
饭局的安排很是周到,并没有特意安排座位,所以大家都是随便坐的。
陆子安扫了一眼,唔,一桌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听他们说话的口音,应该大部分都是冬阳本地人。
不过彼此都还是比较友善的,虽然不认识,也还是互相点头微笑致意,也算是混个脸熟。
下午众人赶到冬阳市,第二天便是博览会开幕会。
开幕仪式在室内举行,参加者中包含10多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好几个省市的工艺美术协会和各行业的采购商代表和极少数的观众。
记者们原本都有些萎靡,毕竟这种新闻没点噱头,也不知道宣传一下,光靠着几个通稿能吸引多少注意力,也就只有爱好者会看一看了,他们也不过就是来走个过场,拍拍几张照片算完事。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搞完,可别跟上回一样,派上去的代表念两小时稿子,搞得我连饭都赶不上。”其中一名记者把玩着手机,有些无聊地道。
旁边另一个电视台的记者也叹了口气:“就是啊,这些大师什么的采访还是拉倒吧,唉,十八个!一个说一句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我看还是遥遥拍张远景交差算了!”
等到仪式开始了,十八个特邀嘉宾才在主持人的邀请下一个个走了出来。
他们的座位安排在舞台下第一排,出场的时候,年轻的陆子安在一众发须花白的大师之中格外显眼,轮到他走向座位的时候,镁光灯闪耀的频率都增加了许多。
“哎哎,快看,我的天,小鲜肉啊!”
“啥?”某记者连忙把手机一塞抬头望去:“哪呢哪呢?他们还请了明星来助阵?”
“什么呀,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师!等会应该会介绍吧?”
“哎哟我去,这气场!跟一众大师站一起都完全不落下风啊,等会多拍他几张!”某记者推了推旁边的摄影师。
有人甚至连明天的标题都想好了:【传统文化人才辈出,特邀嘉宾才貌双全!】
【江山代有人才出,冬博会史上最年轻嘉宾!】
现场众记者忍不住都摩拳擦掌起来:原以为又只能遥遥拍张大场面的照片,然后发篇严肃的通稿,却没想到逮到了这样一条大鱼!
经过短暂讨论,他们一致决定将本次开幕会的焦点都对准陆子安。
毕竟在这样严肃的场合,出现一个又帅又年轻还有内涵的年轻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至于这人技术怎么样,管他呢,新闻就是要有噱头!
再说了,能成为这么严肃场合的特邀嘉宾,怎么着也不可能是个草包的!
不仅他们在讨论,就连台下的观众们也有不少人不禁都偷偷讨论着这个年轻嘉宾的身份,也有认出了陆子安的,低声议论着。
主持人一个一个地介绍,当介绍到陆子安的时候,陆子安起身微微点头致意,顿时场内的议论声更多了。
“哇,原来也是个大师啊,好年轻!”
“也很帅啊,一点都不像来参加博览会的,说是演唱会我都信!”
“啊,我认识他!他是个雕木头的!我看过他的直播啊!超级高冷!可以连着几个小时不说话的!”
“……那你也是闲得慌,几个小时看个不说话的直播。”
虽然场面有点乱,但主持人身经百战临危不乱,很快就控住了场面,只是临到结束的时候,连他都不禁多看了陆子安几眼。
没办法,实在太突出了,陆子安气质清冷,虽然气场很强大,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才二三十岁,跟其他大师相比还是很打眼的。
嘉宾代表是冬阳竹编大师,胡须花白,讲话抑扬顿挫,非常有力,速度也是非常的慢。
众记者都快按捺不住了,好不容易等到仪式结束,退场的时候,嘉宾们先走,结果刚一起身,后边一团记者蜂拥而来。
刚才作为代表的竹编大师忍不住微微一笑,哎,这些记者们肯定是刚才没拍够,专门来采访他的吧?
第96章 金凌竹刻
竹编大师心想着,这些年轻人啊,别的都好,就是太闹腾了。
不过他还是很体贴的,为了让他们更方便采访他,他特地顿了顿脚步。
然后……
记者们与他错身而过,直接奔向了后面。
“……”他完美的笑容僵在了脸上,甚至不知道自己该走还是该停。
听着后边传来的喧闹声,他忍不住顺着他们去的方向望去。
陆子安的位置偏右,所以是倒数第二个离场的,前边的人还没走,他便只站起来了,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群人给围住了。
“你好你好,请看一下镜头!”
“陆大师!请问能采访一下吗?”
“作为本次特邀嘉宾中最年轻的大师,请问你有什么感受?”
来之前也知道会有记者采访,而且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陆子安并没被吓到,他微微一笑:“感受啊,很荣幸。”
“请问本次博览会您有作品展出吗?请问你最擅长什么?”另一个记者语速飞快。
陆子安将椅子拉开一点,从容自若地道:“我最擅长木雕,根雕也会一点。”
虽然他两个问题只回答了一个,但记者已经很满意了,眼睛都在放光,后头不知道是谁扬声叫了一句:“大师,你多大了?”
没想到会被问这样奇怪的问题,陆子安措不及防愣了一下:“26。”
其他人都已经走了,他们这里却还吵闹不休,工作人员便过来询问情况,记者们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便也没再拦着他,陆子安终于得以脱身。
晚上仔细琢磨了一下,他觉着自己今天表现应该还是不错的。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卓鹏一看到他就忍不住笑了。
陆子安袖子奇怪地道:“怎么了?”
“安哥你没看新闻吧?哈哈,唔,等一下……”卓鹏打开手机,翻到页面把手机递了过来:“你看。”
别的陆子安都没留意,但是上边用的照片让他很疑惑:“哎,为什么会用这张照片啊?”
上边一共八张图片,他一个人就占了两张,第一张玉树临风,站在一群年迈的大师之中格外显眼,感觉像是上边有束光打到他身上一样,白得晃眼。
第二张则让人一看就想笑,镜头近了很多,上边的他样子没变,但是神情却有点茫然,微微睁大眼睛,像是懵了一样。
“哈哈,不知道,不过这张照片也挺有意思的啊。”卓鹏打开评论:“你看看评论。”
【哇,白的发光!求问小哥哥用的什么牌子的防晒霜!】
【前边道骨仙风,后边就有了人气!反差啊啊啊啊!感觉好萌!】
萌?他堂堂一个大男人跟这种字眼怎么沾得上边。
陆子安嫌弃地把手机推回去,嘀咕道:“这年头的小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头装的什么鬼。”
展览为期四天,他们这些特邀嘉宾今天只需要去走个过场亮个相就行,所以已经有不少人行李都打包好了。
陆子安是准备在这里看完才走的,所以他一点都不急。
锣鼓喧天,一场规模宏大的工艺美术盛会——华夏冬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在“中国木雕之乡”锦江冬阳隆重举行。
统一亮相过后,陆子安趁着没人发现他,悄悄地带着沈曼歌从后台走了。
木雕根雕都在前面,他为了不被记者逮到,索性绕到了最后面特色工艺品这区。
这边人虽然也有,但是很少,他们两个走在人群中虽然有点显眼,但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工艺品上,倒也很少留意到他们。
工艺品展柜非常雅致,展品都是直接放在柜面上任人欣赏,但是不能触碰,如果有喜欢的可以跟柜台人员留下联系方式另行购买。
泥塑、青铜器、皮影、埙、农民画、还有些手工陶器和布鞋都非常有特色。
最后陆子安在一幅长约一米的玉米秸秆画前停了下来,这是满族的特色工艺品。
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经过清洗、漂白、消毒、噼剥、熏蒸、粘贴等多道工序后,采用裁剪、雕刻、熏烫等多种技法,制作的成品非常精美。
眼前这幅《锦绣前程》,黑绒布上的秸秆组成而成的凤凰牡丹色彩夺目,不仅低碳环保,且表达的花鸟栩栩如生,质感强烈,一点也不输大师级画作。
“子安哥你在看什么?”沈曼歌原本在盯着刺绣的布鞋看,见陆子安停下了便走了过来。
“你看,这是玉米秸秆画。”
沈曼歌抬头望去,微微皱眉道:“我刚也看到了,我还以为是刺绣的呢,玉米秸秆也能作画?我看看……”
她的手微微扶在墙面,陆子安突然走近一步,盯着沈曼歌的手指头看。
沈曼歌有些奇怪地扭头看向他:“怎么了?”
“你得了灰指甲?”陆子安皱起眉头:“买药了没?”
“……”沈曼歌转脸看向自己的手,气到肝裂,将手伸过来晃了晃:“看清楚,这是指甲油,而且这也不是灰色,这是深咖好吧……算了,我跟你说你也不懂。”
陆子安觉得自己很无辜,他明明是关心她啊,怎么她好像生气了?
不过好在沈曼歌的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她就自我调节好了。
她凑近一些,便看出这确实不是刺绣,秸秆独特的纹理让整幅画微微凸起,比刺绣更具立体性,她喃喃道:“哇,真是秸秆哎,这简直是变废为宝啊。”
陆子安微微点头:“是啊,很聪明。”
谁能想得到,平凡到随处可见的秸秆也能变得这么美呢?它褪去了粗砺,化为艺术品,整个身份立刻就变的不一样了。
他不禁微微沉吟着,秸秆能这样,那么其他的呢?
两人继续前行,各种各样奇妙的小东西让人眼花缭乱。
等到他们走到竹雕区的时候,陆子安在金凌竹刻展区前停了下来。
金凌竹刻,是华夏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与伽定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雕艺术的双璧。
金凌派擅长竹刻书法,以浅刻为主,线面结合,很多地方倒是与木雕有共通之处。
眼前的这一幅作品,上书《志存高远》四个篆体,笔锋凌厉却又并不张扬,只在仔细琢磨时方能体会那种暗隐的锋芒。
背景为高山流水,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
“随形施刻,自然成器,格调高雅,难得的是构思非常巧妙,背景虽深却一点也不抢眼,真是很不错。”陆子安感觉自己又有了一些领悟。
“这位先生看来是内行人啊,见解很是独到。”却是金凌竹刻展区的中年男子微笑着走了过来。
第97章 以画法刻竹
他早就留意到了陆子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也只有真正了解并喜欢文玩的人才会如此细细品鉴赏玩,而不是走马观花。
陆子安微微一笑:“不敢当,不过是略有了解。”
“我姓唐,请问……”
陆子安温和地道:“唐先生你好,我姓陆。”
唐老板便将他引到一个竹雕笔筒前:“那陆先生觉得这笔筒如何?”
眼前的这个竹雕笔筒,刻的是泛舟图,借由竹子的纹理,以用刀很浅的浮雕技法描绘出栩栩如生的景色,映衬着竹子本身的色彩,显得古朴而典雅。
陆子安沉吟道:“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烟迷……”
唐老板爽朗一笑,接了下去:“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哈哈哈哈,陆先生眼光果然精到,却不知师承何派?”
“唔,我没有学过竹雕,我习的是木雕技艺。”陆子安也没打算瞒他。
“木雕……”唐老板微微拧起眉头,仔细打量他一番,点了点头:“哦,我想起来了,你是今天上新闻了的那个……嘉宾?陆大师?”
陆子安摇头笑道:“不过是媒体造势宣传罢了。”
“那也已经很不错了!年轻有为啊!”唐老板一抚掌:“来来来,陆大师进来坐。”
“呃,坐就不坐了吧,等会影响你的生意就不好了……”陆子安连忙推辞。
毕竟展览会不常有,难得的这种好机会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竹雕,他也不想惹人讨嫌。
“哎,没事的啦。”唐老板笑道:“头一天人一般都在木雕那边,等明后天他们才会来我们这区,进来吧,外头冷。”
他都这样说了,陆子安也没再说别的,跟着走了进去。
里面布置得比较简单,就放了张沙发和一张茶几供人休息。
喝了杯茶,唐老板搬了好几个竹雕作品出来,跟陆子安聊得很是起劲。
“竹雕成为一种艺术,其实到唐代才逐渐被人知道并喜欢,尤其是明清时期大盛。”唐老板口若悬河:“【伽定三朱】你知道吧?”
陆子安点点头:“清人金元钰在《竹人录》评述过“伽定三朱”:朱氏擅名竹刻,比之山阴父子,虽羲、献自有分别,然源流一也……盖以刀代笔,惟简老朴茂,逸趣横生一派,最易得神也。”
寥寥几句,便将朱氏一门“以画法刻竹”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哎,对对对就这个。”唐老板喝了口茶:“哎呀朱鹤,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主啊,我还有本作品集呢,里头有不少他的作品,可惜就是保存下来的太少了,这种技艺又难得……”
他起身从里头取出一本相册:“你看,这是朱鹤的《竹雕松鹤笔筒》,如今收藏在南津博物院里头。这线条,多美,浑厚质朴、构图饱满,整个器身无一遗漏……”
陆子安指腹轻轻划过照片,这刀法是用的高浮雕,直接将笔筒的整个筒体雕刻成古松的主干,虬枝附丽而生,松针规整而古拙。枝上立双鹤,互为俯仰顾盼之姿,极为雅致。
“啊,这是清代前期的,还带有明代的遗风,但是这些人聪明啊,用的技法就丰富多了,浅刻、浅浮雕的技法同时并用,可惜如今很少人能做到了……”唐老板一脸遗憾。
陆子安翻看着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越看越心动。
唐老板对各类竹雕如数家珍,甚至连木雕都能说出几条道道,两人聊得很是合拍。
最后他意犹未尽地叹道:“其实我还照着这笔筒做过呢,就是没雕出来,哎,你等等啊,我记得我好像带了,我去找找!”
“哎……”陆子安叫都没叫得住,哭笑不得。
这人,咋这么风风火火的。
沈曼歌拿着相册翻了翻:“这人也真是心大哈,也不怕我们把他东西全搬了。”
“是挺豪爽的,不过东西是搬不出去的,他没什么好怕的。”陆子安忍不住盯着她的手指甲看,这颜色,灰不熘秋的……
沈曼歌抬头看他一眼,见他还盯着她手看,有些好笑又好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