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是提前发现了,如果是等沉管缓慢沉放抵达海底基槽时才发现,那才真的叫糟糕。
  出现了这个问题后,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严重性。
  甚至都不需要指挥部下达命令,人工岛这边就已经在着手准备清理事宜。
  等到指挥部的命令下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一声令下,扑通扑通,一群潜水员跳到了水里。
  他们需要在十多米深的深海里,清理基槽泥沙,而且面积还不小。
  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其他人都陆续吃饭睡觉,唯有陆子安三人始终没有动过。
  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着他们一点点地,努力地将基槽上的泥沙清理出去。
  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们三人不仅涂抹了风油精、甚至还用冰水洗脸。
  一夜很快过去,他们一直在苦苦等待着。
  直到这日下午,人工岛方向才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基槽全部清理完毕,可以开始沉管对接了。


第679章 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
  得到这个好消息,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航修队的管师傅更是亲自对沉管再一次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最终非常严肃地向指挥室报告:“全部检查完毕,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负责的,正是沉管的舾装。
  压载水系统、通讯系统、监控系统……
  100多条主线,1000多条支线,错综复杂的管线从沉管里接通到津安3指挥舱控制中心。
  这些管线都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每一个接点都必须连接到位,每一条线路都必须保证通畅。
  如果在沉放的时候那条线出现问题,那就会出现‘手脚不能动、眼睛不能看’的局面,沉管就不可能顺利完成精确对接。
  这些线路的安装,正是由管师傅他们队伍负责的。
  林总工以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跟师傅学的钳工,从某种层面来说,他们其实是同行。
  所以之前去视察的时候,林总工和管师傅相谈甚欢。
  “这位管师傅的操作技艺非常精湛,难得是不仅手艺高超,而且有着精益求精的匠心。”林总工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自己的背挺得更直:“他确认过了,应该没问题了。”
  沉管是不会有问题的,而舾装,他们就算到了现场也未必会比管师傅更专业。
  陆子安和苏总工对此没有异议,再一次开会商量过后,他们决定立刻实施对接。
  为了确保沉管隧道各个管段能准确连接,航修队建立了测量系统和调整装置。
  当所有仪器全部打开,指挥室的屏幕上,瞬间更换了图像内容。
  扫描式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定位控制塔上的棱镜,根据测量结果用计算机算出管段现在位置,显示在屏幕上。
  “这个测量系统我们经过很多次测算后,对其进行了数次升级,如今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林总工很自豪地道:“看这图像,多清晰!”
  不再是单调的单线条,此时屏幕上的图像,不仅每个部位都非常清晰,而且不同部分以不同的颜色进行了区分,更方便他们进行调整。
  但是陆子安更在意的,还是超声波探测装置,也就是俗称的水下三维系统。
  他认为,只有两者互相结合,才能达到更高效的结果。
  “倒计时,三,二,一。”
  陆子安的声音依然非常平静,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
  见证奇迹的一刻,即将到来。
  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既期待,又紧张。
  “开始!”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沉管匀速下降。
  清理干净的基槽线条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底,沉管下降的速度很慢,但是因为有两个系统互相配合,指挥室能及时掌握沉管的绝对位置与状态。
  一切尽在掌握,这种感觉,所有人都感觉非常不错。
  在陆子安指挥若定的引导下,沉管安全、正确并以最短时间实现了它的沉放。
  看着屏幕里的沉管稳稳当当地落入基槽,所有人都轻轻吁了口气。
  到了这一步,对接程序已经算是走完了一大半。
  超声波探测装置自动测量了沉管与人工岛端面的相互距离、水平和垂直偏移、管段倾斜,检测结果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出图像,处理完毕后迅速发到了指挥室。
  确认沉管到了定点位后,陆子安再次下达了命令:“潜水员就位。”
  屏幕立刻切换到人工岛上,实时监控清晰地显示出,陆子安声音刚停,潜水员便已经纷纷下水。
  他们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大量、多次的检查,以确认位置正确,保证沉放对接的安全和成功。
  看着一盏盏亮起的绿灯,众人眼底渐渐荡开了浅浅的笑意。
  等最后一盏灯亮起,这时沉管已经被绞移至距暗埋段10米处,陆子安才下令打开压舱水箱。
  沉管内注入了1900吨压载水,使沉管呈现0。01度的横倾。
  做完这一切,他沉声道:“所有人全部撤离,立刻回到陆地。”
  即将对接,任何人都不得留在海里。
  等到所有潜水员都浮出水面,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实时反馈。
  “潜水员撤离完毕!”
  “锚机就位完毕!”
  “……”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苏林总工和陆子安对视一眼,慎重地共同按下了按钮:“开始对接!”
  那是一种非常凝重的气氛,屋子里落针可闻。
  沉管的速度非常慢,慢到几乎察觉不到它在移动。
  可是它又确实是在移动的,安装船两船四机实现联动,同步下放70厘米和1。35米,从而调整沉管纵坡至2。996%,与基床实现平行。
  等沉管再一次停下来时,它已经被绞移至距人工岛暗埋段1米并下放1米。
  等沉管状态稳定后,津安3号安装船两机同步下放0。3米,使沉管首端首先实现着床。
  再通过津安2号安装船两机同步下放0。3米,使沉管尾端着床。
  陆子安为了取得最为精确的对接精度,经过艰难的姿态调整、数据复核,要求作业人员通过千斤顶拉合使GINA止水带充分压缩,进行水力压接和管内精调。
  终于,对接完成!
  所有人下意识站了起来,有人甚至开始鼓起了掌。
  林总工和苏总还保持着理智,没有被眼前的胜利所诱惑。
  “快,算一下数据,误差多少?”苏总工更是立刻站了起来,微微倾身询问着。
  “好的,我正在算。”工作人员迅速进行着调整及计算,根据反馈回来的数据各种运算。
  陆子安微微闭着眼睛,手指在桌面轻轻叩了叩,得出的结论甚至比他们的还要快些:“误差在七厘米左右。”
  他话音未落,工作人员已经给出更准确的数字:“误差为七厘米。”
  还好,苏总工心里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些。
  七厘米。
  沉管对接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偏差过大可能引起隧道漏水,国外将精度控制在15厘米之内。
  虽然七厘米不小,但是对于如此庞然巨物,七厘米几乎可以说是非常微小了。
  “这个数据,不行。”陆子安冷静地看着屏幕,目光锐利:“我想重新调整位置,你们看,现在是这个地方,偏了三厘米,所以导致整体偏差有七厘米,如果这里能调整一下,不需要大动,微调一下,这七厘米的误差将缩小至少四厘米。”
  林总工和苏总工呼吸一窒,不约而同地道:“有把握吗?”
  并没有。
  陆子安没有回答他们这个问题,而是快速又果断地道:“虽然国际上将精度控制在十五厘米以内,认为这都是合格的,但是因为国内没有先例和标准,尤其这座桥非常重要,我认为我们应该自我加压,将这个标准提高到5厘米。”
  如果按陆子安的这个标准来的话,眼下的精度确实不够。
  可是,好不容易成功对接了,又要调整的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苏总工默然看了陆子安片刻,微微皱着眉:“真的要调整吗?”
  “对,而且是必须调整。”陆子安态度非常坚定,毋庸置疑。
  工程师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觉得这个精度已经非常难得了,就算在国际上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想要调到五厘米以内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根本不需要调整。
  另一部分则觉得,既然陆大师提出来了,那应该说明有可行性。
  两方瞬间又争论不要,苏林总工却久久地没有说话。
  长久的对峙过后,最终还是陆子安一句话结束了争论。
  “这么大的工程,这里七厘米,那里七厘米,通通放过去,一共有三十几个沉管,加起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他声音并不凌厉,但话语却很不客气:“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我来承担就是!”
  “对,既然要做,就做最好的!”苏总工和林总工目光凛冽,竟是默契地站了出来:“我们相信你,更相信自己,调整如果出问题,我们陪你一起承担这后果!”
  有了他们带头,其他工程师也逐渐转变了想法。
  是啊,他们这个工程,容不得任何闪失,既然有机会做到最好,难道就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唾手可得的更正错误的机会吗?
  最终,更改的方案全票通过。
  潜水员再次下水,进行详细的测量。
  虽然不是全部重来,但是很多的工序都是得重做的。
  看着沉管再次被移动,众人心里都捏着一把汗。
  在陆子安的指挥下,果然如他所说,在左侧微微往上调整了三厘米。
  这一次,就连陆子安都感觉心跳有些加快。
  但他的声音依然非常平静:“开始对接!”


第680章 史无前例
  再一次对接,他们比之前更加谨慎。
  微调,看上去好像比整体移动要来得简单,但其实真正操作起来,难度是大于整体重新对接的。
  因为沉管横截面积约400平方米,对接误差如果太大,就可能会导致止水带失效。
  隧道的止水带也是集所有工程师的力量,新研究出的一种全新工艺。
  它比傀国现有的止水带效果更好,在之前的试验中,是达到了百分之百的防浸功能。
  如果因为对接的问题,使得止水带受到了影响,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又算什么?
  隧道浸水的话,整个工程将毫无意义。
  想起这严重的后果,林总工心都凉了半截,不禁对当前的工程更加紧张了些。
  倒是苏总工神情还算自然,他轻声道:“碎石垄的精度是经过仪器反复测量的,只要计算不出现错误,这次校准后应该不会有问题了。”
  基槽上,为了使得沉管更加稳定并且安全,他们在海底的基槽上还铺了一层碎石垄。
  陆子安嗯了一声,手指在屏幕上虚点了一下:“这几条线,就是碎石垄,虽然有对基槽进行过清理,但是对碎石垄并没有造成影响。”
  听了他们的话,林总工总算是感觉到了一点安慰。
  在所有人目不转睛的注视里,沉管再次缓缓地上移。
  5厘米、4厘米……
  微调过这一点后,整体再进行拉合。
  沉管上拉5毫米,初步拉合结束!
  甚至都不需要他们下达命令,潜水员们迅速跃入了水中。
  深海之中,浑浊的海水来回荡漾,潜水员们时而出现在视野,时而又隐匿在阴影中。
  原本关掉的灯,在经过确认后,重新又点亮起来。
  莹莹的绿光,刺破了黑暗,伴随着海水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从来没有这一刻,这绿色是如此让人心动。
  一道道数据飞快地传输过来,工程师们埋头苦算。
  “……3……2……嗯?”
  有人发出低呼声,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计算结果,忍不住重新计算了一遍。
  苏总工皱了皱眉头,微微探身向前:“到底是多少?怎么这么久还没算好?”
  “等,等一下,我再算一遍,可能是我算错了……”
  这声音中,带着三分不敢置信,又有几分恐慌和希冀。
  林总工斜觑了一眼陆子安,看着他唇角不易察觉的淡淡微笑,忽然感觉全身都放松了。
  “是多少就是多少,放心大胆地说出来!”林总工抚案而起,竟是难得的意气风发:“就算是1厘米,也是我们应得的!”
  埋头苦算的工作人员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目露无奈:“如果是1厘米,我肯定就直说了……”
  苏总工眉头一跳,直接起身走了过去:“那是多少?”
  总不至于,比一厘米还小吧?
  这人再算了一遍,苦着脸,慢慢地道:“我,我怎么算出来,误差是0。05厘米?”
  到底是舾装出了问题,还是重新对接的时候碰动了线路?
  0。05……这怎么可能呢?
  走到一半的苏总工顿住身形,定了定神,忽然不知道下一步该提哪只脚了。
  林总工有点懵,捂着心口,瞪着他:“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零点……零五……”
  旁边的工程师全拥上去,各自飞快地计算起来。
  一遍,两遍……
  “我的也是0。05……”
  “这数据真的没问题吗?”
  在巨大的惊喜面前,他们甚至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没问题的。”陆子安浅笑着,轻描淡写地道:“因为原本的误差为五厘米,如果是想调整到三厘米以内,其实左上角调1。5厘米就行了。”
  但是他说的是三厘米。
  所以误差直接被压缩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0。05厘米。
  不知道是谁,扔下手中的笔,直接鼓起掌来。
  就连苏总工也忍不住举起手,用力地鼓掌。
  现场掌声雷动。
  林总工一直憋着的气,终于轻轻吐了出来。
  他颓然跌坐在椅子上,轻声呢喃道:“邯国那条海底隧道,最精准的地方是四厘米……”
  就这样,还是在德国工程师团队的细心指导下才达到的。
  而他们不仅引以为豪,更是连看都不给他们看,外界更是把他们的精准度吹上了天。
  现如今,德国人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们做事严格较真……
  苏总工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忍不住回过头来,定定地看向陆子安。
  如果,他们的这个数据传出去,建筑界怕是会疯狂吧……
  这精准度,简直可以和机器相媲美了。
  “哈哈,看我做什么?”陆子安手一摊,挑了挑眉:“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怎么样,苏总工,今晚你要不要请客好好搓一顿吗?”
  从工程师顿时来了精神,起哄起来。
  “请,必须请!”苏总工财大气粗,一挥手:“今晚全去小食堂,咱们搞个自助餐,想吃啥就点啥,想吃多少吃多少!全算我账上!”
  “哇喔!”所有人都兴奋起来,本来就很开心,现在更是激动得直蹦跶。
  指挥室里一片欢腾,等苏总工的话传出去,并直言不限人次不限工种后,很快外面也传来了欢呼声。
  所有厨师全部回到了岗位,担心人手不足,苏总工甚至还让人去外边找了几位大厨过来。
  这真的算是大手笔了,食材更是直接从酒楼一大车拉过来的。
  食堂里热闹极了,陆子安更是被人各种敬酒。
  当然,为了工程,他们也并不能真的喝酒,所以都是饮料代酒。
  不过就算这样,陆子安也喝得够呛。
  应轩几次想替他,陆子安都拒绝了:“就图个开心,这也不醉人,没事的。”
  他如此平易近人,众人更加热情高涨,食堂里的气氛顿时更上一层楼。
  苏总工却没有过去,他叼着烟,慢慢地,详细地,把整个过程事无巨细地向上级进行了汇报。
  【史无前例的高精准度,来自于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和坚持,我们会更加严格把控后续工程……】
  敲下最后一个句号,苏总工轻轻吐出一个烟圈,将烟摁熄在了烟灰缸里。
  当初他还觉得,官方让他请陆子安这样一个工匠过来做顾问有些儿戏,但事到如今,他才恍觉,陆子安这个顾问,请得真是……
  太值了!
  首节沉管的成功对接,给了所有人一针强心剂。
  他们一往无前,每次生产两节沉管,一月对接一次,干劲十足。
  有了陆子安坐镇,每节沉管的精准度都非常高,其中第七节沉管甚至达到了0。02的精准度。
  这样的顺利,带给了他们一种沉管对接也没什么难度的错觉。
  以至于,当安装第十五节沉管的时候,他们被突发性异常回淤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第681章 雪崩式坍塌
  看着屏幕上,隧道基床表面厚厚的泥沙,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肉眼看着都这么厚的话,那测量起来,恐怕有六七厘米深了吧?
  前面的沉管安装得太顺利,就连前天才安装好的第十四节沉管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以至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现实。
  这一日阳光晴好,正是难得的好天气。
  没有暴雨,没有洋流,这基槽究竟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厚的泥沙堆积?
  “昨天的检测结果呢?”苏总工垂眸,拖过手边厚厚的一叠资料。
  林总工记性很好,抬手拉出一份文件:“这个,昨天的情况是很好的,今天上午有反馈过情况,基槽有泥沙,但当时还不多,在可控范围内,没有这么厚。”
  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严重,没有一个人闲着,全在拼命地计算。
  潜水员很快将最新的数据输送过来,他们仔细分析、验证过后,才递交了最新的报告。
  “泥沙回淤厚度在不到24小时里达到了6厘米至8厘米,刚刚超过了标准值!”
  “根据最新测量结果,泥沙堆积最厚的地方达到了8。6厘米。”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的话……沉管安装的基床面泥沙淤积标准容重为1。26千克/立方厘米,回淤物的淤积厚度不得大于4厘米……”
  但那是以前的标准,是按照国际标准制定的。
  事实上,在有了陆子安的加入之后,他们的标准早就提高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陆子安总是有办法,让精准度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可是眼下,他们别说按陆子安的标准了,就算是按国际标准,这一节沉管也安装不到位。
  林总工掌心捏了把汗,不过短短几分钟,后背就被冷汗浸湿了一大片:“这……”
  他和苏总工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沉重。
  而施工现场的询问,也像一根针一样扎进了所有人的心底:“那这沉管,还装吗?”
  屏幕里,海水轻柔地抚在沉管上。
  巨大的沉管悬在基槽上方,已经停了很久了。
  整个指挥室,都陷入了一种焦躁的情绪里。
  如果撤出安装,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瞩目的海底隧道施工将被迫延期……
  可是如果继续,就算陆子安在这,也不可能将这些泥沙的存在抹除。
  苏总工还在思考解决的办法,林总工已经果断地做出了决定:“通知所有人,开会。”
  施工队原地待命,指挥部这边已经迅速在会议室集合。
  经过多日的磨合,如今陆子安带领的这些人,被命名为技术支持团队。
  同他们一样的团队,在他们这里还有两队。
  苏总工和林总工两人在首席落座,神情严肃:“好了,大家都畅所欲言吧,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接说。”
  指挥部和各团队,基本分为了三方。
  一方以陆子安为代表,坚持质量第一:“如果质量跟不上,这桥修了有什么意义?”
  一方则是工期为上:“工期这么赶,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时间,难道要因为区区泥沙而延期?”
  剩余的人,则表示弃权。
  他们既想要质量,又舍不得工期,左右为难,索性弃权。
  究竟是要质量,还是要工期?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是陆顾问的标准太高了,依我看,许多桥梁隧道都是以国际标准实行的,也没出过什么问题啊!”
  “既然能做到最好,为什么要将就?”
  “如果能做到最好,谁不想做?问题是现在做不到啊!谁知道这泥沙回淤是长期还是短期,如此这次不装,下回泥沙堆的更多怎么办?每拖长一天,就是巨额的资金在输出!”
  “如果就这样装上去了,后期泥沙更多,对整个隧道产生不良影响,你想过后期的维护费用吗?”
  双方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他们吵到一定程度,苏总工才沉声问道:“陆顾问,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陆子安抬眼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桌面轻轻一点:“我认为,最好是把情况变为可控,再进行对接,不要图一时之快,留下一堆烦忧。”
  这话真的是非常实在了。
  林总工按了按眉心,看看时间,从发现问题到现在,他们已经讨论了四个小时了。
  “行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分沙哑。
  抬起眼时,众人看着他,仿佛瞬间便老了十岁。
  “停止沉放。”林总工目光沉痛,做出了这个令他非常痛苦,却不得不做的决定:“传命令下去,将沉管撤回坞内!”
  “总工……”有人惊疑不定地看向苏总工和陆子安。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苏总工摆了摆手,打断了他们的询问:“去吧。”
  消息传到北亰,举国关注。
  在交通运输部的协调指导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均在第一时间派出资深专家紧急支援……
  国内25位常年研究珠江口泥沙、潮汐和气象方面的顶级专家,成立了技术攻关“国家队”。
  专家组先后召开36次专题会,开展了9大类300余项风险排查,在施工现场周边120平方公里海域布设6组固定监察基站、24组监测仪器。
  先后完成200组地质取样普查、30多次密度检测,分析研究泥沙产生的原因。
  制定应对措施,探索建立预警、预测机制的可能性。
  所有人都精神紧绷,愁眉不展。
  陆子安也很着急,但确实是无能为力。
  海洋泥沙回淤是世界性工程难题,早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就有考虑到珠江口海底泥沙回淤,制定过施工解决方案。
  之前,他们一直依照这个方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前十四节沉管的安装。
  可是随着隧道的延伸,海底水文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E15”沉管以东的基槽处于铜鼓浅滩南部滩尾,受河口冲淡水和浅滩下泄泥沙的直接影响,铜鼓浅滩尾部淤积南移,沉管施工处于有利于泥沙落淤的水动力泥沙环境中。
  特别在冬、春季,受潮流、东向风浪等作用,铜鼓浅滩泥沙再次启动扩散,直接影响“E15”沉管以东基槽区域,因而基槽淤积越发严重。
  专家们根据现场大量实测资料,并结合动力地貌、卫星遥感反演、数学模型试验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无数次的激烈讨论和缜密的研究。
  在此期间,陆子安唯一能提供的,就是对他们提出的内容做出精细的模型推演。
  令人惊奇的是,随着一个个可能的因素被排除,最终他们从这模型里,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
  附近的海域,有不少采砂船。
  这些周边的采砂活动,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基槽回淤影响较大。
  基槽出现异常回淤的主要泥沙来源是内伶仃岛附近采砂作业所致,采砂形成的高含沙浑水以直接输移和再搬运方式进入基槽。
  情况探明,项目部立即向上级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依据攻关组大量详实、严谨的研究结果,官方第二天便公布了最新申明:即日起,沉管作业区上游十几公里范围内的7个采砂点停止采砂。
  这一年的春节,所有人都留在了珠海。
  没有硬性规定过,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所有人都在为节后E15沉管的再次对接做着详尽的准备。
  所有采砂活动停止后,海水也逐渐变得清澈,海底的流沙回淤量慢慢进入了可控范围……
  时隔三月,他们没有再拖延下去,初六这天早上,潜水员传回最新数据,确定基槽泥沙已经清理完毕后,浮吊船拖着E15,再次缓缓驶出船坞。
  海面的风吹来有些刺骨,但所有人心中都一片温热。
  最麻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而且如今海底的影像也更加清晰,这次一定没问题!
  沉管走到中途,已经遥遥看到了施工队的船只,没等所有人松口气,施工组紧急传回了最新消息:“不好了,海底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淤泥,根据我们预估,覆盖物总方量大约为2000立方米!”
  林总工手掌用力地撑在桌面,凝声道:“重复一遍,多少?”
  “不少于两千立方米!”
  指挥室已经有人忍不住低吼道:“为什么之前没发现!为什么现在才说!”
  船已经驶出,沉管已经出坞了!
  这拖移一趟就是几百万的资金在浪费!
  “报告!之前真的没有,就是突然之间发生的!”
  原本他们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沉管的到来,但是一直盯着海里的工作人员发现原本澄澈的海水突然变得极为浑浊,这才察觉到不对劲迅速上报的。
  与此同时,所有屏幕上,也开始清晰地呈现海底的一切。
  看着那铺天盖地的淤泥,苏总工跌坐回座位。
  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糟糕。
  经过数据分析后,有人沉声道:“总工,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这应该是基槽边坡上的新近回淤物发生了雪崩式坍塌!”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
  之前有多期待,现在心里就有多绝望。
  陆子安垂眸,没有说话。
  说不难过,那是假的。
  做了那么多模型,甚至很多人已经想到了各种突发现象的解决方案,却在现实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两千立方。
  苏总工和林总工面色灰败,却仍然保持着冷静,下达了最紧急的命令:“E15回坞。”
  “总工……”
  想起这些天的艰苦付出,想起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有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第682章 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男人总是隐忍的,就算到了如此境地,也只几个人暗暗地抹了抹眼睛。
  陆子安心里也不好受,他们这个团队走到今时今日,还真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打击。
  可是就算再难过,该做的事还是得做。
  清淤吧,能怎么办呢?
  所有工程师都闲在一边,默默等待着这些泥沙清理完毕,好继续工作。
  一天,一月……
  人工岛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基建也都已经完成。
  如今他们甚至已经可以登岛了,前十四节沉管的设备都已经逐渐成型。
  偏偏卡在这第十五节,一转眼便是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