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当他们打给应轩确认的时候,得到了应轩肯定的回答,这时他们才真正把这事认真对待起来。
  平常来说,他们厂并不对外开放,内宾是不允许参观制作流程的,顶多在上面有吩咐的时候,接待一下外宾。
  但是陆子安的名气实在太大,他们不得不慎重待之。
  因此,陆子安到的时候,霄泰的高层无一例外,都到了现场。
  几乎是众星捧月般地进了厂里,首先便去了展览室。
  能被收藏在他们的展览室里的,自然都不会是普通的作品。
  其中一件《纯手工花丝镶嵌结合珐琅釉彩九龙壁》吸引了陆子安的注意力,这件作品以铜丝镀金,用蓝、绿、红、白等珐琅料填饰其间,其局部又镶嵌孔雀石以装饰。
  整件作品正反面壁均以云水为底纹,宝石蓝为底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
  壁上九龙以浮雕形式呈现,一条正龙居中,前爪做环抱装,后爪分撅海水,瞠目张颔,威风凛然。
  左右两侧各有升龙、降龙四条,张弛有度,无比生动。
  远观慑人心魄,近看时又感觉这比例当真是完美。
  而其他作品一般都是以瓶、罐为主,转了一圈,美则美矣,却没了最初看到的那一眼那般惊艳。
  如果说瓷器如茉莉花的清新高雅,那么景泰蓝便是像美艳的牡丹花一般高贵大气。
  一位泰霄的高层等他们看完了,才微笑着道:“之前听应先生说想参观一下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番准备,请问能否有这个荣幸邀请陆大师一同前往?”
  “当然。”陆子安微笑着,不着痕迹地扫了一眼摄像头:“不盛荣幸。”
  他虽然知道泰霄会拿他来过厂里的事情吵噱头,但他真的没想到,他们动作会这么快。
  他们一道前往厂房的时候,泰霄已经拍了不少照片发到了公共平台。
  一石惊起千层浪。
  正是《风起飞云》热播的时候,同期的《寻找手艺》也有陆子安的名头,一番热潮下来,竟是陆子安人气最高。
  各种人气榜上,陆子安三字居高不下,大有一种屠榜的趋势。
  偏偏各媒体都找不到陆子安。
  可想而知,当泰霄这消息发出去之后,多少媒体闻风而动,瞬间朝泰霄奔涌而来。
  而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的陆子安仅仅以为泰霄只是想借他名气炒一炒热度,他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毕竟是有求于他们,所以虽然知道他们有暗中拍摄,却也并未阻拦。


第54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于陆子安而言,名气都是虚的,曾经的他需要名气,需要在业界至高无上的尊荣,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
  而现在他也确实做到了。
  就好比这次的“玩具”一事,如果换成别人,或许得提前三两年布局,再细心筹备,规划好路线和方针。
  然后各种开会、商讨,等到他们确认过后……
  嗯,黄花菜都凉了。
  虽然有点残忍,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很多能力不足的人会闹出的事儿。
  而这样的情况在陆子安身上显然不可能会发生,卓鹏带着东西回去之后,当天便召集了整条文化街的人。
  做什么?开会。
  就在子安集团的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坐了整条文化街的所有老木匠。
  他们都是从一开始就跟着陆子安一路走来的元老,那可真是陆子安的死忠粉,指哪打哪,绝不含煳的这种。
  可惜虽然陆大师能力大,名声好,但是他们也只能喝点儿汤,肉渣子都捞不到。
  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们不会创新。
  刚开始还能跟着陆大师一起开开直播,但他们到底脸皮薄,而且也不擅长与人交流,有的开着开着直播,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去了,粉丝们看老半天也看不出啥名堂,自然而然就散了。
  他们一没陆子安长得好,又没陆子安那门又快又厉害的手艺,哪能留得住人。
  不过,虽然是这样,但他们倒也没怨过。
  再怎么地,如今他们的日子也总比以前好多了。
  虽然东西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但好歹来看的人比以前多,而且他们都在子安集团有记名的,但凡子安集团有些什么单子忙不过来的,都会给他们匀一匀,虽然不多,但日子勉强也能过得下去。
  因此,当子安集团又召集他们的时候,一个个都打起精神来了。
  甚至有和卓鹏熟一点的,还能玩笑着问道:“卓总,是又有什么急单要赶吗?”
  卓鹏看了他一眼,虽然面上仍然没啥表情,但眼底还是透了一丝笑意:“先坐吧。”
  得了他这有些模煳的回应,众人心里更加有了底。
  是好事!
  又等了十分钟,站在一边的秘书确认了一下名单:“卓总,人到齐了。”
  “嗯。”卓鹏是个讲究效率的人,他啪地一声打开了投影仪:“今天叫大家来,是想给大家找条赚钱的路子。”
  赚钱!
  所有人眼里都在发光,也有些微微皱眉,不大明白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的。
  卓鹏却没有解释的意思,直接滚动鼠标点到了下一页:“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最近陆大师行踪成谜,公司的各种事务他都没有参与,包括河西的公开竞标。”
  这个也确实是现在各路媒体都不能理解的事情,这么大的事,整个一文化广场的建造,陆大师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设计图纸会被庸人得到?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陆大师没有失踪,他只是在……游艺悟道。”
  游艺悟道。
  有人沉吟着:“我倒是看过一篇关于陆大师的文章,上面是说陆大师有说过自己要去游艺悟道。”
  难道,他就这么去了?
  没有什么吩咐,也没啥布置,说走就走?
  “对。”卓鹏肯定地点头,眉宇间带着一丝敬重:“陆大师走了大半个月,磨砺身心,在行进的旅途中追寻自我,制作了一套造福大家的多宝盒。”
  画面一跳,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那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给吸引了。
  他推开坐椅,站起身来,细长的教杆指着画面上的一处小型机关:“这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也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我今天要说的,是多宝盒的多种形态。”
  说着,画面缓缓跳动。
  多宝盒?不,这分明是一件艺术品。
  看着像是玩具,但拆分开后竟然可以重新组装。
  “这,这样的……”
  这简直让在场诸位老师傅大开眼界:原来,木工还能这样玩的?
  是的,这不能称之为木雕,只能称为木工。
  简单的线条,并不特别复杂的榫卯,但偏偏被陆子安这般组合起来,竟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美感。
  “这一件作品,叫《清凉月》。”卓鹏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却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跳到下一幅:“然后……”
  “哎,等下等下。”终于有人忍不住,抬手叫停:“卓总,刚才那个作品,我能不能再看看?”
  旁边的人也纷纷发言:“对啊,我都没看清!”
  “这画面也跳得太快了,我根本没来得及细看啊,有实物吗?”
  对啊,有实物吗?这才是重点啊!
  众人巴巴地看着卓鹏,有人甚至说想来子安集团跟着学习一下这《清凉月》的制作过程。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卓鹏目光平淡地扫了众人一眼,直到所有人都慢慢安静下来,才慢条斯理地笑了笑:“其实,今天之所以开这个会议,也是陆大师托我向大家转达一下他的想法,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立法三章。”
  说着,他也没有什么遮掩,把陆子安和他商议的事宜挑了些重要的说了一下。
  听说是要把这么精致的艺术品制作工艺都教给他们,所有人都来了精神,连声表着态。
  有这样的诱惑在前,什么规则规矩,他们都心甘情愿地去遵守。
  于是卓鹏就趁着这个机会,和他们正式拟定了合同,并签了字。
  等到会议结束,秘书一边整理着所有合同,一边在心里头琢磨着,果然老大还是老大,真正的兵不血刃就把事儿给解决了啊。
  他原以为这事很棘手来着,毕竟那规矩可有些严苛啊……
  比如说制作方法只能由百工门教习,他们不得擅自外传,比如说必须以人工制作,不能粗造烂制……
  条条款款列下来,看得人头都发晕了。
  好在到底这事还是办妥了,一想到刚才搬了《清凉月》实物出来后,那些人疯狂的眼神,秘书都忍不住笑了笑。
  要是他们知道卓总手里头还有几个模型的话……
  送完师傅们回来的卓鹏一眼就看到他这秘书又在神秘兮兮地笑,笑骂一声折身回了办公室,给陆子安打电话。
  结果死活没人接,卓鹏不禁微微拧眉:“怎么不接电话?出什么事了吗?”
  可不就是出事了吗,此时的泰霄厂正门,已经被人团团围住了。
  各路媒体长枪短炮支着举着,恨不能直接冲进去。
  但偏偏被拦被阻,他们有的偷偷跑去后门查看情况,有的则站角落里打电话疏通关系。
  更多的,就是此时站在门口扬声想进去采访的一众了。
  陆子安一行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正在参观景泰蓝的车间。
  制作景泰蓝,首先便是制胎。
  虽然很多人误以为景泰蓝是瓷器,但其他它并不是,它的底胎一般都是铜胎。
  制胎则是先将紫铜片按照图纸要求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并用铁锤敲打成各种形状的铜胎,然后将其各部位衔接上好焊药,经高温焊接后便成为器皿铜胎造型。
  看着一长排的工人头也不抬地专心制作,手里形态各异的铜胎逐渐成型。
  每一个翻转的动作,都是无比的熟练,每个角度都精准无比。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知不觉便屏住了呼吸,感觉心跳都在加快。
  ——要达到这样的程度,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一行人并未高声喧哗,甚至所有人都情不自禁闭上了嘴,不愿意打扰沉浸在创作之中的人们。
  悄然走过这个车间,然后便是掐丝工艺。
  到了这里后,台面平整,但是铜胎上已经开始有了用镊子将压扁了的细紫铜丝掐、掰成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
  然后再蘸上白芨粘附在铜胎上,筛上银焊药粉,经900度的高温焙烧,将铜丝花纹牢牢地焊接在铜胎上。
  负责每道程序的,都是不同的人,他们彼此亲密无间,甚至不需要多言,一举手一投足,轻轻一指对方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陆子安默默地看着,眉头微皱,心中却有了更多的思量。
  点蓝、磨光和镀金工艺,一间一间地走下来,一趟虽然有些走马观花的感觉,但是却能给人更深的体会。
  一百零八道工序,细致又缜密,难得的是他们完全没有漏下任何一道程序,完完全全没有一点点投机取巧的感觉。
  众人不禁想到了展览厅里那些精美的景泰蓝,大概,也只有这样认真对待手里的工作的人,才能够制出那般精美到极致的工艺品吧?
  但是看完之后,陆子安却有了一个想法:景泰蓝,只能用于瓶瓶罐罐吗?为什么从未见过平面的物事?
  泰霄的高层们看着众人脸上的惊叹,与有荣焉地道:“如今我们的景泰蓝工艺品在海内外极为畅销,镁国有不少商家都下订单……但是如今确实有很多低廉的景泰蓝,拉低了整体的档次和水平,却不知应先生有什么建议?”
  应轩一直在一旁担当着听众的角色,猛然被点名,他一时都有些没反应过来:“我……”
  他一边组织语言,一边却看到那人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陆子安,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542章 独树一帜的美
  有那么一刹那,应轩几乎脱口而出:他能对景泰蓝有什么好的建议?他又不会做!
  但是看着这个高层略带暗示的眼神,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师父给他分析过的景泰蓝当下的境遇。
  价格低廉、做的人太多、工序减少而粗糙,最终导致了价格的巨大差异。
  贵的可以成为国礼畅销国内外,低的做了些小玩意儿几百块都卖不掉。
  偏偏景泰蓝本身对材料就有着极高的要求,几百块有时连本都回不来。
  应轩想了想:“想改变这种局面的话,得先找到突破口。”
  “愿闻其详。”
  “我只大概地说一下我的思路啊。”应轩努力笑了笑,想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不那么拘谨:“想让一样工艺变得高雅又具有特色的话,它无疑是需要创新的,在传承的基础上讲究创新……”
  他说得很慢,因为基本上是一边思考一边说。
  “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吗……”泰霄的一位高层皱了皱眉,忽然笑了:“不知道应先生有没有看过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
  “没有。”
  “没看过也没关系。”这位高层笑着递了个眼神过来,十足的揶揄:“当年倒是有一件事情挺轰动的,那就是第37届的京剧比基尼小姐,不知道应先生怎么看呢?”
  京剧?
  比基尼?
  应轩皱紧眉头,颇为困扰:“抱歉,我想象不出来。”
  完全不搭边的两种事物,他完全无法想象它们是怎么被糅合在一起的。
  “哦,我看一下……”高层搜索了一下,把手机递了过来:“应先生你看。”
  因为有些好奇,所以应轩看得还挺认真。
  结果直接就闪瞎了他的狗眼。
  照片上一水儿的盘正条顺的大姑娘,戴着京剧头,穿着蓝色的比基尼……
  恕他直言,这简直不堪入目。
  应轩满脑子都只有一句话:这特么都是些啥???
  “这也叫创新?”应轩简直要气乐了:“这和我说的完全不是一样的东西好吗?”
  “那应先生说的是哪种呢?”对方连忙追问。
  “这……”应轩词穷了。
  如果给应轩安静思考的时间,或许他在观看完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后,回头好好想一想,也能想出个法子来。
  但是这样赶着问,他一时半会真想不出有什么能够创新的……
  “张先生。”却是陆子安在叫他。
  泰霄高层张先生疑惑地看向陆子安,神态还是很恭敬的:“陆大师。”
  “不敢当。”陆子安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一眼:“敢问景泰蓝是近年才出现这种情况的吗?”
  “这……倒不是。”
  事实上,景泰蓝的分极化已经持续不少年头了,只是如今更加泾渭分明了而已。
  “原来如此。”陆子安笑容浅淡,到最后几乎消失了:“既然创新如此艰难,又岂是朝夕之间能够想出来的。”
  张先生怔住了。
  难道,这陆大师绕了这么个圈子,其实是来给他徒弟找场子的?
  这不是废话,陆子安继续前行,所有人不知不觉跟着往前:“不过创新是应该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燕京八绝之一,不该落到如今这般场景。”
  明明不带一个脏字儿,但在场的泰霄诸位高层都感觉脸烧得慌。
  他们后知后觉地发现,好像,这位陆大师和应轩的关系,和他们平常认知的师徒关系有些不一样。
  众人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应轩,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以陆子安的年龄和阅历,为什么会接受一个年纪和他相差不是那么大的徒弟?
  而且看样子,他好像还挺护着他徒弟的。
  等他们去了后间,看到“正常”的师徒关系,应轩才终于明白他们那奇怪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动辙喝斥辱骂都是常事,更棘手的是,师父一般不会教太精妙的东西。
  这还是碍着有人在场,老师傅已经很收敛了。
  看着那些学徒战战兢兢地做着各种基础性的东西,应轩这才发现,他是何其幸运。
  “那……陆大师,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创新呢?”
  陆子安负手而立,一身深青色长袍极富垂坠感,竟颇具威严。
  旁边的景泰蓝工艺品泛着浅淡的蓝色,富丽堂皇的花纹衬得他颇具几分尊贵的气息。
  这样的他,让所有人都生不出一丝抗拒感,满心都是尊崇与敬仰。
  “创新不是改革,如修复文物的宗旨是修旧如旧,而传统文化的创新,更应该在形体上而不是在工艺上。”陆子安目光柔和而庄重:“比如景泰蓝,大部分都是瓶瓶罐罐,不知有没有人考虑过,将其制作在平面上?”
  平面?
  一位老师傅却是在电视上见过陆子安的,当即追问道:“比如说?”
  “比如说屏风。”陆子安打了个比方:“如今很多人家装修都不大喜欢深色的中国风装饰,但是景泰蓝却不在其中,景泰蓝的颜色丰富,从基本上杜绝了暗沉的可能,如果运用得当,其实是可以搭配多种华丽风格的装饰的。”
  “这个……陆大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陆子安其实也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比如说雅致一点的雕花屏风,中间镶一块景泰蓝珐琅,既有特色又华美尊贵……”
  “这……不大现实。”老师傅神情严肃:“陆大师,隔行如隔山,我承认你在木雕和玉雕行业的确有几分本事,但是景泰蓝……你可能不大了解。”
  他一脚踩在炉子上,伸手用铁钩勾上来两个烧得通红的景泰蓝香炉。
  烧得通红的香炉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降温。
  从通红到流光溢彩,就在眨眼之间,这种奇瑰的特色,让所有人不禁为之眩目。
  这大概是所有工艺里,独树一帜的美。
  明明是铜器,却有着玻璃般脆弱的美感,它对立又融合,霸道又柔美。
  “陆大师,你看。”老师傅一脸严肃地指着香炉:“景泰蓝历经一百零八道工序,最重要的,就是这烧蓝!而屏风,不是木就是玉,哪一种能被如此焚烧而若等闲的?”
  陆子安云淡风轻地看着这两个香炉,淡定地提醒道:“时间不足,这两个香炉,毁了。”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微微一笑:“屏风并不是只能有这两种材质,铜的也有,只是现如今的屏风,的确少见,但是如果是在屏风上镶嵌的话,它并不需要把整副屏风全投进来烧一烧的。”
  但是,关键在于,现如今所有的景泰蓝,基本都是立体的,像陆子安说的这种平面的,根本没人肯尝试。
  见众人没有表示反对,应轩犹豫地道:“而且色泽方面,如今的潮流就是淡雅简约,水墨风格的也可以尝试一下啊。”
  这一开口,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张先生之前吃了个闷亏,没敢轻易开口,但老师傅就没什么顾忌了:“敢问这位小友,可是学过景泰蓝?”


第543章 光说不练假把式
  见所有人都看向他,应轩怔了怔,但还是很冷静地道:“没有,我没有学过景泰蓝。”
  老师傅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可能小友不太了解,其实景泰蓝的创新,我们都有实践过,但整个工艺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苟延残喘,奄奄一息,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应轩摇了摇头。
  景泰蓝工艺作为“皇家绝技”,它从诞生时起就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发展至今,这种隔膜依然存在。
  随手拿起旁边的一个景泰蓝铜胎递了过来,老师傅笑了笑:“像这件器物,光掐丝就要忙上几个月。”
  看着这铜胎上的掐丝花纹,一根根一毫米左右的铜丝被加工成了一个个波折起伏的云纹形状,密密麻麻地排列在铜胎上,足有上千个。
  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种花纹。
  “掐丝只是其中一道比较轻松的工序,完成后还要放入600℃—800℃的高温炉中烧焊,要烧两遍才行,然后再是酸处理,处理完以后才能进入点蓝上色阶段。”老师傅伸出手,让众人能够看清他那双变了形的手指:“酸处理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就是把铜胎放入水中后一直不停地冲洗,但是我们的双手因为常年泡在水里,关节都变了形,一到变天就特别疼。”
  那双手的确伤痕累累,而且各种开裂。
  但这并不稀奇,许多传统工艺都很辛苦,累不累什么的,基本没太多匠人会在意。
  他们在乎的,是文化得到传承的那种心灵的愉悦感。
  “其实累不累的,做了一辈子了也无所谓了,我一个半截入了黄土的人,没什么怕疼的。”老师傅步履蹒跚,手用力一挥:“但是小先生,景泰蓝不比你们木雕,要是我能有你这样的后生愿意跟我学,我再累都不怕!可是,如今在全国,国家级的景泰蓝工艺美术大师……一共才四个。”
  这个比例,真是闻者心酸。
  “就拿北亰来说,现在做景泰蓝的,五十来岁都算是年轻人。”这样的情形,不由得老师傅不忧心忡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倒也是也想创新啊,但是我们跟不上潮流,潮流说得清啊,也许今天流行的,过阵子不流行了,而我们做一件景泰蓝,少则一两月,多则大半年,流行哪里会等我们?”
  也许,东西没做完,这玩意就已经不流行了。
  很显然,景泰蓝技艺在传承上已经陷入了危机。
  这和第三次玉厄甚至没有可比性,景泰蓝的危机甚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想到法子的。
  它的延续需要一代、甚至数代人的坚持。
  “既然是这样,那更要创新啊。”应轩费力地解释着:“景泰蓝不仅工艺繁复,生产周期长,造价高,而且产品实用性也很差,这些条件,全都制约着它在市场上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努力钻研新的出路,但是我看了所有的展览品,这些花纹和形状什么的,基本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啊,千篇一律的感觉。”
  也许会有很多人惊艳于景泰蓝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却极少有人愿意掏几十万来买一只精工细作的景泰蓝的瓶子。
  更何况全都一样的,天天看,总会腻的。
  就好像你偶尔吃一顿海鲜,会觉得,啊,超级好吃,但你天天吃,顿顿吃,总有一天会腻的。
  话糙理不糙,应轩的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也确实是大实话。
  在场诸人面色有些难看,但还是不得不赞同他的说法。
  “你看,这福禄寿禧、花鸟鱼虫,甚至连颜色都差不多,怎么吸引人呢?物以稀为贵,如果一件工艺品能够做到独一无二,我想它的价值必然会大幅提升。”
  泰霄众人循着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的确,大片的工艺品,花纹形状都没太大的起伏,单独看一个非常美艳,但放一起以后,并没有特别出挑的。
  长期没有新血注入,也没有任何创新,一直吃老本,能不“苟延残喘、奄奄一息”吗?
  因为陆子安始终都是噙着淡淡笑意在倾听,众人到现在也终于明白他们的师徒关系不一般,也开始认真地看向应轩。
  “那应先生对此有何高见呢?”某位高层非常诚恳地看着他:“愿闻其详。”
  应轩想了想:“首先要立足于根本吧,景泰蓝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曲高和寡,太高雅了,普通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呢,买回去也没用,我觉着,最好是设计一些日常用品,比如说茶叶罐啊收纳盒啊什么的,用来做礼品也不错啊。”
  一说起来,应轩逐渐来了灵感,伸手拿起一个小瓶子:“从长远来看,景泰蓝要想有长期的发展,还是得迎合一下市场需求,只有有人使用的产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产品。”
  不管是怎么用,先得确实有人需要。
  光靠着少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怜惜和爱护,卖几件产品维持着周转,这有什么意义?
  见他们还准备再讨论,老师傅出言果断地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小先生演示演示?”
  “……”
  现场为之一静,然后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对啊对啊,应先生年轻有为,对工艺的了解和认知也……”
  “应先生极富才华,想必……”
  “尤其又有陆大师的专心指导,肯定……”
  各种高帽子,瞬间把应轩给堆懵了。
  不是,说好的只是互相探讨呢?
  为什么画风突变啊?
  “不是……我……”每次当他想开口否决,就有人迅速吹捧,把他后边的话儿给堵回去。
  应轩欲哭无泪地看着笑吟吟站在一旁的陆子安,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自从他搭腔之后师父就再也不吭声了。
  是他蠢啊,他是真的蠢!
  这简直是挖了坑给自己跳啊,难怪师父完全不说话了!
  “师父……”他求救地看向陆子安。
  陆子安笑眯眯,云淡风轻地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你就试试看吧。”
  不是吧?
  应轩赶鸭子上架,被推到工作台前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完全没底啊!不是,他压根不会做啊!
  “师父……”救命啊!


第544章 抢徒弟
  如果不是这么多人,应轩真想当场哭给他师父看看。
  不带这么坑徒弟的啊喂!
  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陆子安意有所指地扫了一眼那铜胎:“师傅又没说让你完整地做完一百零八道工序,只是让你大概地演示一下什么叫特色而已。”
  一百零八道工序?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连整个泰霄厂里,完全了解这整套工序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而且还不是掌握。
  就算是老师傅自己,都不敢夸海口说一个人能把所有的工序完成。
  这些程序太繁琐,需要的是配合。
  几位高层自然也是清楚这内情的,也纷纷点着头:“对啊,应先生,你只要大概地表述一下你的想法就可以了。”
  他们要求不高,就算应轩的想法是错的,至少他们能有个新的方向。
  新血他们引不到,逮着一个新创意也是好的呀,大不了给版权费!
  见师父都这么说了,应轩也就没再推辞,在桌前坐了下来。
  掐丝他是会的,任奇奇和故宫的温老先生学习的时候,他也有旁听过。
  他想了想,拿起镊子,开始进行细密的掐丝。
  与老师傅他们细而密的花纹图案不同的是,应轩的掐丝,更多的是走的雅致路线。
  简约的画面,铜丝被慢慢固定在铜胎上,每根线条都恰到好处。
  看似精简,但是随着堆积的铜丝越来越多,越来越繁复,重峦叠嶂逐渐显现出来。
  开始制作之后,应轩再无一丝别的神情,他抿着唇,目光专注地盯着铜胎。
  铜丝与水墨元素碰撞出的图案,少了份沉闷古旧,多了一份细腻与温存。
  借由掐丝的“慢”,应轩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不急不徐,每根线条都有自己的分寸。
  他是创造一个世界的创世主,但他同时也是这个世界里的人。
  这是一种古典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花鸟鱼虫,原来掐丝也可以如此雅致。
  它不同于银花丝,没有底托,只能缠绕重叠在一处,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