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家族-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遇上西雅图》不输在“起跑线”上,找一家牛笔的宣发公司很关键。
“老韩,你的《无期》是哪家公司发的?”沈秋山给韩啸发了一条信息,《无期》的宣发工作做的很不错,所以,沈秋山打算了解一下。
“新动力发的,怎么着?新戏杀青了?”韩啸很快回复。
新动力是国内非常知名的一家影视公司,集制作、宣发于一体,更牛的是,新动力是恒久集团的子公司,恒久集团旗下还有一条国内排名第四的院线,恒久影城。
沈秋山之前与新动力的人也打过交道,但并不熟悉。
“嗯,我的戏杀青了,刚刚回国,我跟新动力的人不熟,这么着,你帮哥哥牵个线。”沈秋山又回了信息,他自己去找新动力倒是也可以,但如果通过韩啸这个熟人牵线效果会更好一些。
“好嘞。”韩啸很快回复,文字后面跟了一个OK的手势。
次日。
沈秋山在公司忙着《燕京遇上西雅图》的后期制作,韩啸的电话打了过来:“山哥,新动力那边给你联系好了,他们的宣发总监黎庆下午刚好要去你们公司附近办事,我让他直接去你公司,怎么样?有问题吗?”
“没问题,就这么着。”沈秋山点点头,宣发工作当然是越早开展越好,现在已经是七月,如果影片要放在八月上映,马上开始宣发工作都算晚的了。
下午两点,新动力娱乐宣发总监黎庆来到了沈氏影业,他年纪与沈秋山相仿,不过,相对于沈秋山低调的个性,他就太高调了,从头到脚都是奢侈品,一个手包都要几万块。
“沈导,恕我直言,我是真的没想到,制作出《老男孩》《无证之罪》那样现象级作品的公司,会是我看到的这个规模。”坐下之后,黎庆出言感慨,他说的倒是自己的真实想法,事实上,如果不是沈秋山之前有这么两部作品打底,就算是通过韩啸的关系,他也不愿意帮着沈秋山发行作品。
“让黎总见笑了,不过,目前我的公司就是这么一个规模。”沈秋山轻笑着回应。
“嗯,那咱们先看片子吧。”黎庆点点头,直奔主题。
“片子后期还没做好。”沈秋山道。
“什么?片子还没出来?”黎庆面色一黑,有些无语,如果是知名导演的作品,片子还没拍发行方可能就已经谈好了,但像沈秋山这种没什么名望、口碑的导演,就要看作品说话了。
通常情况下,影片发行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宣发费用都由制片方出,给出一个固定的数额,比如,制片方希望花五百万来做宣发,那么发行方就按照这个钱去给你花,收取固定的发行代理费。
第二种是抽取一定比例的分账票房作为发行方的代理佣金,这个抽成比例很灵活,就看双方怎么签合约,低的3%的也有,一些对赌的发行协议高的甚至有25%,而这种抽取分账票房分成的发行方式是如今的主流,就是制片方拍好影片,然后直接把影片拿给发行方,接下来的宣传、发行都归发行方负责,费用也由他们出,最后等票房的分账回来之后,发行方和制片方再按照协议分钱。
而这种合作方式,因为发行方需要出宣发费用,所以,影片的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发行的影片票房扑街了,发行方的宣发费用就很难收回,比如沈秋山的上一部作品《武圣》,当时发行方垫付了宣发费用八百万,结果《武圣》的票房一共才五百多万,扣除院线分账以及国家税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最终分到资方的才两百多万,就算优先扣除宣发费,发行方还是赔了五六百万。
不过当时《武圣》的宣发公司比较精明跟沈秋山签的是第一种发行合约,制片方出宣发费用,这也是后来沈秋山要偿还这笔钱的原因,如果是第二种发行模式,发行方亏了也只能是自己承担。
“沈导,要不等片子出来咱们再聊吧。”黎庆说着,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在他看来沈秋山这种级别的导演,还不具备不看片就谈发行合作的资格。
“黎总,是这样,我这部戏想赶在七夕档上映,现在就剩下一个月时间,宣发的事确实有些急。”沈秋山搓了搓手,他倒是能理解黎庆的想法,不看片就让人家承担风险帮着你去发行,不太现实。
但《燕京遇上西雅图》的后期最快也要做半个月,到时候再谈发行合作就太晚了,一部影片怎么着也得有一个月的宣传期,
“这么着吧,黎总,宣发费用我们来出,你们只管操作,不担风险。”沈秋山提议,他指的便是现在不太常用的第一种发行合作方式了。
事实上,这也是沈秋山早就想好的,如果用当下主流的第二种宣发方式,发行方抽取票房分成佣金的正常比例是8%~15%,而像新动力这样的大公司不可能只收沈秋山8%,怕是至少也要10%。
按照《燕京遇上西雅图》最终票房三亿计算,扣除院线的费用,税费,投资方最后只能拿到总票房的43%左右,也就是1。3亿左右,发行方再抽取其中10%,也就是1300万,这个钱远远超出了沈秋山心里的宣发费用预期。
而且票房越多,发行方分到也就越多,所以,如果对自己影片质量有信心的话,第二种发行方式对于资方来说并不合适,这笔账沈秋山心中早就算好了,再加上现在影片后期没完成,刚好可以借机提出第一种合作方式。
而第一种发行方式对于发行方来说利润空间小,却是稳赚不赔,所以黎庆笑了笑,又坐回了沙发:“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聊聊。”
……
107,定档
黎庆点了根烟,抽了一口,直奔主题的问道:“那么请问沈导,你的宣发预算是多少?”
“越少越好。”沈秋山道。
黎庆笑了:“那么,沈导想少到什么程度?”
“最好控制在500万左右。”沈秋山报出自己的心理价位。
“500万?”黎庆皱了皱眉,500万听着不少,但对于一部电影的宣发来说,简直不值一提,砸出去很可能水花都看不见。
“沈导这部戏的总投资是多少?”黎庆问。
“3000万。”沈秋山也没隐瞒,但实际上要比3000万还少一些,毕竟,秦雅茜的片酬没算在内。
“才3000万?”黎庆搓了搓手,3000万对于一部院线影片来说算是低成本了,不过,如果是3000万总投资的话,沈秋山要用500万进行宣发倒是勉强合理,当前的电影行业,好莱坞影片的宣发成本最高,通常是1:1,也就是宣发费用与拍摄总投资基本持平,甚至有些戏的宣发费用还要多于拍摄总投资。
不过,在国内宣发费用一半占到拍摄成本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半。
所以,按照3000万的总投资计算,五分之一就是600万,而沈秋山给出的数字是500万,勉强说的过去。
“沈导,你是知道的,500万的宣发成本砸出去恐怕很难有你想要的效果。”黎庆摇着头,闷闷的抽了口烟。
“所以我才找你们新动力啊!”沈秋山轻笑着耸耸肩。
“我们新动力的宣发能力再强,关系再硬,那也是需要钱铺路的。”黎庆一边吐着烟圈,一边说道:“现在知名一些的影评人一篇影评就要小一万,网站A级页面的新闻稿一篇十万起,论坛、影评网水军这块少说也要几十万、再加上院线广告,线下活动……五百万的话,想要全面的铺开一…波宣传都很难。”
“那么,黎总认为我这部戏应该拿出多少钱进行宣发?”沈秋山不动声色的问。
“少说也得800万。”黎庆道。
“太多了。”沈秋山摇摇头:“黎总也看见我公司的规模,3000万的拍摄投资几乎把公司掏空了,宣发费用预算实在没有那么多。”
“那就没办法了。”黎庆耸耸肩:“要不,沈导你再找其它公司聊聊?”
沈秋山知道黎庆这是策略,轻轻一笑:“如果我想找其它公司就不会透过老韩找黎总了。”
“600万,这是我能承受的极限了。”沈秋山一脸诚恳。
“既然沈导提到了老韩,那么,我就再退一步,700万,你们这活我接了。”黎庆弹力弹烟灰,叹息道:“沈导,你应该知道的我们新动力很少接这么小的活。”
黎庆这话倒不是吹牛,新动力代理发行的片子,怎么都得是中等投资的影片,小成本逆袭的电影可遇不可求,做了基本上就是赔钱,利润空间也有限,所以像新动力这种大公司一般都不接。
“这样吧黎总,666万,讨个吉利。”沈秋山说着,直接顺势伸出右手,黎庆要是同意,两人一握手,这事就算成了。
“沈导,我真是服了你了,就没见过你这么抠的老板~!”黎庆哈哈一笑,起身跟沈秋山握了握手:“得,这活我接了。”
谈判的过程中,两人为了各自利益当然是各用心计,但现在合作达成,也就成了合作伙伴,黎庆也就不再端着了,他能在新动力这样的大公司坐上宣发总监的位置当然不是吃素的,穿的像个“暴发户”不过是他的一种掩饰,来之前他已经对沈秋山这部《燕京遇上西雅图》做了一个评估,他的评估结果是,这部戏的票房应该在6000万~1。5亿之间。
本来这个数字可以更高,但七夕档过于惨烈,片子扎堆上映,最新消息楚风的《女人如花》也加入了七夕档,所以,黎庆对于《燕京遇上西雅图》的票房预估便降低了,如果6000万票房的话,资方拿43%也就是2600万左右,就算是他们抽取15%的发行佣金,也才400万不到,绝对亏本,如果1。5亿票房的话,资方拿到分账6500万左右,他们发行方按照15%抽佣,就是900多万的样子,但这可是全部按照上限计算的,《燕京遇上西雅图》能不能拿到1。5亿票房是个未知数,沈秋山能不能同意15%的发行佣金也是未知数。
这笔账黎庆来之前就在心里了,故此,相对而言,用沈秋山提出的合作方式,对于新动力来说还是比较合算的,666万的宣发费用,他们怎么着也能留出两百万的利润,新动力与各大院线、媒体都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他们去发行一部片子的成本远没有像黎庆说的那么多,这便是一个公司的发行能力了。
同样是666万,如果沈秋山拿给一个发行能力不强的公司去做,效果不见得比新动力这边好,而且那家小公司还赚不到什么钱,因为他们付出的宣发成本更高,这也是沈秋山耐着性子也要让新动力去发行自己新戏的原因。
如今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好口碑固然能够提高一部片子的票房,但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你口碑发酵的期间新片不断上线,院线拍片数量上不去,口碑再好也白扯,而让新动力去发行,首先院线的拍片是有保证的,至少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另外《燕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片子,口碑虽然不错,但远远没达到凭借口碑就可以“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地步,寻求一个强力的发行方是非常必要的。
“这么着沈导,我马上让助理准备合同,送过来。我们先进行下一步,既然你想逐鹿七夕档,那么上映日期想好了吗?”黎庆开口问。
“我翻了翻黄历,8月20号不错,七夕的前两天,片子上映两天,口碑也蔓延开了,七夕当日应该会有一个爆发。”沈秋山道。
“沈导好像对自己的片子很有信心啊。”黎庆把烟蒂扔入烟灰缸,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挂历前,翻到八月份的那一页,拿出随身携带的签字笔,先在19号那天画了个圈子:“19号,宋子墨导演的《真爱无价》上映,周桂导演的《千纸鹤》也是这一天上映,听宣发的朋友说,这两部片子都不错,如果你是20号上映,票房势必会被这两部片子分流不少,首日票房如果不理想,就会影响后续的拍片。”
“再看20号。”黎庆又用笔圈上了20淡淡道:“一个小时之前,《女人如花》刚刚宣布将在8。20上映,也就是说,如果你也选择在20号上映,不仅要抵抗《真爱无价》《千纸鹤》两部片子的票房分流,更要受到《女人如花》高排片的强压。”
“21号,已知的就有五部新片同时上映,再加上《女人如花》的口碑发力的话,那结果可想而知……”黎庆一番分析倒是非常认真,他再次提起笔,把16圈了起来,继续说道:“我建议沈导可以把片子放在16号首映,这天是周六,流量比较大,并且错开了爱情片扎堆上映的高峰,如果你的片子真的质量过硬,那么等到七夕的时候首周热度还在,也能在七夕档分一杯羹。”
“退一步讲,就算是你这片子口碑扑街,那么16号上映的话,也能圈几天钱。”黎庆收起笔,看向沈秋山:“沈导,你觉得呢?”
沈秋山眉头紧锁,想了一会,然后重重的点点头:“得嘞,那就8月16号上映。”
……
108,后悔了
沈秋山仔细琢磨了黎庆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抢占七夕档,不一定非得在七夕前的两三天上映,通常情况下,一部新片首周的热度都不错,所以,提前一周上映给自己多几天的“发育时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前提是影片质量必须有保证,否则,上映几天口碑滑坡,票房也会跟着滑坡,等真到了七夕当日有没有排片都不好说了。
定下了上映日期,两人又聊了一些宣发的细节,比如首日排片率不得低于多少,纸媒的宣传必须有哪些,门户网站的通稿不少于多少篇,上几档综艺节目宣传等等……
细节敲定,全部写在合约之中,随后,两人在合同上签了字。
黎庆离去,开始操作宣传事宜,很快许多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就出现了沈秋山新作《燕京遇上西雅图》定档8。16的消息,一些拍摄花絮也陆续“曝光”,燕京地铁一号线几个重要站点的广告牌悄悄换成了《燕京遇上西雅图》的大幅海报。
宣传初见成效。
十二天之后,在沈秋山加班加点的努力之下,《燕京遇上西雅图》后期完成,整片出炉,新动力方面也赶紧进行拷贝,然后运送到各大院线,全国那么多的影城,光是拷贝这一项工作就十分繁重,而这些工作都是发行方来做的,所以说,沈秋山拿出666万来做宣发真心很合算了。
新动力,黎庆的办公室。
他今天心情不太好,因为跟了许久的《女人如花》宣发的活被其它公司“撬走了”,楚风可不像深秋山,他的新戏一票大公司排着队跟他谈发行,因为有利可图啊,并且楚风的作品都是保底发行,本来,新动力方面还是有机会的,不过,星光传媒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直接开出了6亿保底的价码,也就是说,无论《女人如花》最终的票房如何,星光传媒方面都会按照6亿票房分账支付,扣除发行佣金还要支付出品方将近两个亿。
也就是说《女人如花》还没上映,出品方已经大赚了一笔,这就是名导效应。
“6亿保底,妈的,亏死你!!”
黎庆摸了根烟叼在嘴里,一边骂,一边把烟点燃了,目光在办公桌上扫了一眼,刚好落在了拷贝了《燕京遇上西雅图》整片的U盘上,这个U盘是留着宣发团队内部会议上观看的,通常情况下,宣发团队在宣发一部影片的时候,整个团队都会一起看一遍片子,然后再想一些宣传的点子。
不过,《燕京遇上西雅图》是固定的宣发费用,利润就那么多,黎庆自然也就没有太上心,这会儿,心情烦躁的他刚好没什么事做,就顺手把U盘插在了电脑上,开始播放。
“沈秋山那家伙到底拍了一部什么片子,好像信心满满的样子。”
黎庆一边抽着烟,一边心不在焉的瞄着电脑屏幕,电影开始,女主文佳佳出镜,一身大牌的她走路都透着一股子嚣张劲儿。
“秦雅茜是真美呀,不过,看这架势这部戏的角色好像有些不一样。”黎庆心中想着。
这时电影中,文佳佳正用蹩脚的英文与入境官对话,时而笑、时而手舞足蹈……
“有点意思啊。”黎庆嘴角上翘,沉着的脸露出一丝笑容。
影片继续。
文佳佳推着行李出了机场,等人接机,许久之后,沈秋山饰演的Frank出现,然后,文佳佳便开启了“水壶模式”指着Frank一通狂喷,各种数落。
这一场戏下来,女主的个性也展露了大半。
“嗯,秦雅茜这次的角色的确与以往不同。”黎庆暗自点点头,继续关注着影片的走势,而随着剧情的开展,文佳佳的背景,来西雅图的原因也逐渐揭晓……
黎庆也被这个刁蛮、任性、自以为是的“小三”带入了剧情之中,他很想看看这么一个嚣张的家伙最后的下场会是什么……
咚咚咚……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敲响了黎庆办公室的房门。
“进。”
黎庆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黎总,宣发部的例会还有十五分钟开始。”进来的是黎庆的助理张艳艳。
“例会不是两点吗?”黎庆皱了皱眉。
“是啊,黎总,但是现在已经一点四十五了。”张艳艳轻笑着回应。
“一点四十五了吗?”黎庆一惊,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时间,果然还有十五分钟两点,目光又落在电脑画面上,《燕京遇上西雅图》已经播放了一个多小时。
由于工作需要,黎庆电影看的太多了,不过,能够让他看得进去的电影却很少,这种能够让他完全带入剧情站在一个观众角度去观看的影片就更少了。
“难道是错觉?”黎庆皱起了眉,回忆了一下剧情,似乎也没什么爆点,片子情节很平,但又仔细想了想,这片子情节是很平,但却是平顺、平和的“平”,说是平,其实是连贯,剧情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知不觉的就让人代入其中,跟着往下走。
“牛笔啊!”想到这,黎庆忍不住称赞出来。
“黎总,你说什么??”张艳艳一脸懵逼,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事,你通知一下,今天的例会推迟一个小时,我这还有点事要忙。”黎庆挥了挥手。
“哦,好的。”张艳艳点点头,退了出去。
办公室内恢复安静,黎庆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电脑屏幕,由于之前都被剧情所吸引,他并没有关注到影片的画质,以及入镜的风景,这会儿猛地一看,却是一惊,这戏不仅仅剧情行云流水,入镜的景色也美极了,随便一个空镜头,都让人神往不已,画面也很有质感,看起来非常舒服。
“难怪沈秋山信心十足,他这次真拍出了水准之上的电影啊!”黎庆心中惊叹,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中冒了出来:“这部片子或许能跟《女人如花》对抗啊,看样子票房也不应该只是我预估的那些。”
“嗯,这次算是淘到宝了……”黎庆心中美滋滋,暗自庆幸着,不过想着想着,他突然面色一变:“握草,不对啊,我跟沈秋山签的不是分成发行,就算《燕京遇上西雅图》票房再多,跟老子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呀……”
“握草!!!”
心念及此,黎庆不由再次爆了粗口,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他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
109,拒绝保底
怀着懊悔的心情,黎庆看完了《燕京遇上西雅图》的后续情节,然而,他却是越看越后悔,尤其是大结局男女主重逢时,背景音乐《遇见》的歌声响起,黎庆彻底的懵逼了。
“这歌……要火啊!”
“这么好的剧情,这么好的歌,还有大影后秦雅茜人气加持……还有沈秋山的《老男孩》《无证之罪》累积的良好口碑……”
“握草!!”
黎庆双手懊恼的抓着头发,他是真的要疯,恨不得给自己几个嘴巴,这么牛逼的配置,他竟然就签了一个普通的代理发行合约。
“难道谈合作的时候我脑子进shi了??”黎庆皱着眉,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圈,然后,灵机一动赶紧抓起了办公桌上的座机:“我是黎庆,帮我接一下许总。”
“喂,许总,我想申请一个保底发行名额,两亿吧,或者两亿五……沈秋山的新片,秦雅茜主演,对,片子质量很不错,好的,那许总您尽快安排……”
许总全名许国雄,是新动力影视的副总裁,主抓宣发工作算是黎庆的顶头上司,超出个人权限的项目黎庆必须要请示许国雄,而像两亿保底这样的大项目,许国雄自己说的也不算要召开高层会议。
放下电话,黎庆看了眼时间,急匆匆的出了公司,直奔沈氏影业。
同一时间。
完成了《燕京遇上西雅图》后期制作的沈秋山总算是长长出了口气,他这会儿,正靠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喝着茶,琢磨着影片宣传的事,虽然宣发交给了新动力,但他作为电影的出品方当然不能完全放手不管,毕竟电影能卖多少票房决定着他的最终收入。
手机响起,黎庆打来的。
“沈导,在公司吗?”黎庆声音有些急促。
“嗯,在。”沈秋山回了一声。
“好,我半个小时之后到,有事要谈。”黎庆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这,什么情况?”沈秋山倒是一头雾水。
说是半个小时,但二十五分钟,黎庆便到了沈秋山的办公室。
“黎总这是怎么了?有急事?”沈秋山沏了壶茶给黎庆到了一杯。
“楚风的《女人如花》被星光传媒6亿保底发行,这事沈导知道吗?”黎庆道。
“6亿保底发行?!”沈秋山一惊:“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沈导,我实话跟你说吧,本来《女人如花》的发行也是我们新动力要做的,但星光用6亿天价保底抢去了发行权,而我们新动力与星光一直都是对立的关系,这点相信沈导也清楚。”黎庆又说道。
“嗯,有耳闻。”沈秋山点点头,依旧是一脸疑惑,因为黎庆绕了半天并没说到点子上:“黎总,有话还是直说吧。”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新动力要在七夕档主推一部作品压一压星光的气焰,我觉得沈导的《燕京遇上西雅图》有个潜质,所以准备加大宣发力度。”黎庆话音顿了顿,看着沈秋山说道:“不过,沈导的宣发预算显然是不够的。”
“黎总的意思是让我追加宣发费用?”沈秋山笑着摇摇头:“我是真没钱。”
“并不是。”黎庆一摆手,正色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重新签一份保底发行合约,宣发费用由我们新动力出,而作为七夕档的主推作品,我们的宣发力度自然会远远超过当前合同的约定。”
“保底发行?”沈秋山一怔,他倒真没想到黎庆突然提起这个,不过,很快沈秋山便猜到了其中的原因,多半是《燕京遇上西雅图》整片送去新动力之后,黎庆看过了片子,觉得之前的发行合同有些亏。
“黎总想出多少保底?”沈秋山笑着问。
“两亿。”黎庆伸出两根手指,轻轻一笑:“如果沈导同意,那么你的新戏还没上映就已经盈利了。”
沈秋山笑了笑,没说话,而是给自己倒了杯茶,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沈导,由我们新动力保底发行,你这部片子的总票房至少能增加20%,这点我敢保证。”沈秋山迟迟没表态,黎庆又说道。
“黎总,我是个怕麻烦的人,合同既然已经签完了,我们就按照原合约执行吧。”沈秋山终于开了口。
“一点都不麻烦,重新签个字而已。”黎庆眯着眼,盯着沈秋山:“除非沈导是对2亿保底不满意。”
“嗯,的确少了点。”沈秋山点点头,淡淡道:“黎总还是不要在合约上浪费时间了,新动力的发行能力我是很认可的,至于保底发行,咱们可以下部戏再聊。”
黎庆皱了皱眉,他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沈秋山话里的意思,2亿不是少了点,而是跟沈秋山心里价码差距巨大,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与此同时,黎庆突然想起了十几天前的情形,就是这间办公室,因为片子后期没有完成,他拿出不想合作的姿态,而沈秋山则“无奈”的提出由制片方承担宣发费用的合作方案,这会儿,黎庆幡然醒悟,那天沈秋山哪是无奈的选择啊,或许,他一开始就是那么打算的。
“看来沈导野心不小啊。”黎庆感慨道。
“年纪不小倒是真的,至于野心嘛……”沈秋山轻轻一笑:“顺其自然吧。”
“我很好奇沈导心里的价码?我想应该是新动力不能给到的价钱,否则,沈导也不会直接劝退。”黎庆一脸认真的说道。
“得,那我就直说了,免得黎总继续折腾。”沈秋山张开手掌,在黎庆眼前晃了晃。
“五亿?!”黎庆一惊,然后冲沈秋山竖起了大拇指:“沈导的野心果然不小,如果《燕京遇上西雅图》能在七夕档杀出重围,拿下五亿票房,那么沈导必将证道封神~!”
“愿望总是美好的,可天知道会不会又扑街。”沈秋山又给黎庆倒了杯茶:“来,黎总,喝茶。”
黎庆点点头,抿了口茶,叹息道:“五亿保底公司一定不会同意,不过,如果新动力是我一个人说的算,我是真想跟沈导一起赌一把!”
“哦?那么,黎总觉得我们会赢吗?”沈秋山笑着问。
黎庆摇摇头:“四六开,四成胜算,但如果我有筹码,还是愿意陪沈导赌一次。”
沈秋山轻轻一笑:“得,下次有机会,一起赌!”
“嗯。”黎庆点点头:“我现在倒是期待《燕京遇上西雅图》上映后的票房表现了,一定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沈秋山喝着茶,笑而不语。
“对了,沈导,首映礼你选在哪天?”黎庆又问。
“这个还是你们安排吧,毕竟黎总是专业的。”沈秋山淡淡道。
“那就15号吧,那天是周五,下午举行首映礼,晚上再安排一次大规模的点映活动,先让口碑飞一会儿,16号周六正式上映,那个周末的票房没准就会爆发。”这是黎庆之前就想好的安排。
“行,那就这样。”沈秋山点点头,既然花了宣发的钱,这些事他也不想过分操心。
……
110,原唱现身
新动力的高层会议上,几名公司大佬研究之后决定最高给沈秋山开出3亿保底发行的合约,这个数字与黎庆预估的差不多,他只得把沈秋山的意思转达,相差了整整两个亿的票房,双方当然无法达成共识。
不过,鉴于对《燕京遇上西雅图》这部戏的看好,新动力方面还是决定在宣发上给予一定支持,毕竟,这是他们发行的作品,一旦票房取得成功,他们便又多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新动力也是想拿《燕京遇上西雅图》与星光传媒发行的《女人如花》对抗一下。
宣传如火如荼的进行,而《燕京遇上西雅图》官微也爆出了MV版的预告片,配乐正是由沈佳妮和陈小朵共同演唱的《遇见》。
用歌去宣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