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英雄豪杰-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似乎......”耶律濬皱了皱眉,觉得这样有些不妥。
“殿下,您是大汗的独子!为了大辽身犯险境,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耶律乙辛说道。
耶律濬将还剑入鞘,道:“好!我就佩戴此剑出战!”
宋军知道辽军近日就会发动进攻,每天都严阵以待。果然,第三日的清晨,就看到浩浩荡荡的辽军向城下逼近。哨兵忙通知了几位主将。
伯英登上城楼俯瞰辽军,只见队伍中央有一黄盖马车,车中坐着的正是辽国太子耶律濬,他的身边坐着个长须者,便是耶律乙辛。
“将军,将士们都准备好了,我们应战吧。”一个副将请命道。
伯英摆了摆手,抬头看了看刚刚从东方升起的太阳,说道:“不,再等一等。你们先下去,安排将士们吃饭。记得让伙房做点热粥热汤。”
“是!将军!”副将得命后马上去了。
叔豪和剑熙整装待发,他们两个站在伯英身边,看着城下摆开阵势的辽军。“大哥,看样子他们就快要攻城了。”
伯英点头道:“吩咐下去,给我死守!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准开城门应战!”
“孙将军,孙将军!辽兵是不是要攻城了?”曹立勋急匆匆地跑上城楼来询问战况。
“曹公子,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快下去!”伯英大声命令道:“来人!护送曹公子回去!”两个军士过来架着曹立勋就往城楼下走。
这时,就看到辽军令旗一挥,大军朝着城门方向攻打而来。他们拿着粗壮的原木,准备撞开城门;有的拿着长梯要架梯爬上城楼。对辽兵的大举进攻,宋军严防死守,就是不开城门应战。城楼上的射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不断地朝爬上城楼来的辽兵放箭。辽兵有皇太子坐镇士气凶猛,宋军勉强能抵抗得住他们的进攻。辽兵擅长的骑射也令守在城楼上的宋军损失重大。副将们不断地向伯英请战,可是伯英却迟迟不愿应战。
到了巳时末刻(巳时:9时~11时),太阳已经移向当空,伯英这才站了起来点兵。这个时候宋军各个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战斗,伯英、叔豪、剑熙,各自带领了自己的兵马分别从正门和两侧城门出兵,形成围攻之势。午时一到,伯英下令开城应战!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百零四章
纵然英勇终不敌致命阴毒,伤亡惨重宋辽皆失重要人物
城门一开,宋军势如洪水般的倾巢而出,与正在攻城的辽军展开了搏斗。辽军看到宋军应战,马上调整了队形备战。宋军很快就将正在攻城的辽军控制住,然后便摆开了队形向辽军挺进。伯英拍马上前,拿着他惯用的长枪杀入敌军阵营。
敌军主将手耶律大奴(耶律乙辛之弟)持刀斧向伯英迎来。耶律大奴举起刀斧朝伯英抡去,伯英低头躲过长枪直刺耶律大奴心口。耶律大奴侧身躲过伯英的长枪,一个不稳便坠下马来。他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挥舞刀斧朝伯英劈去,伯英纵身跳下马来躲过了那一斧。伯英的杨家枪法令耶律大奴难以抵挡,耶律大奴怒气大发举起刀斧便朝伯英的胸口砍去。伯英后仰身子躲过,但是胸前的铠甲被锋利的斧刃划破,一件轻飘飘的东西随着衣服的裂口掉了下来,那便是卓瑄为他所求的平安符,正在激战的伯英丝毫没有注意到,他趁此机会一招横扫千军将耶律大奴撂倒,然后迅速举枪直刺他的心门,只听得“噗”的一声,鲜血溅满了伯英的铠甲,耶律大奴毙命在伯英的长枪之下。
正当伯英与耶律大奴打斗之时,辽军另一武将涅鲁古也与从左边攻来的叔豪碰面了。那涅鲁古身形彪悍手持一把狼牙棒,见到叔豪便大声喝道:“你就是孙叔豪?”
“没错,正是小爷!”叔豪拔剑应道。
“还以为是怎样的威猛雄武,原来竟是如此孱弱的黄毛小子!”涅鲁古嘲笑道。
“哼!少废话!刀剑下见真功夫!”叔豪挥剑便向涅鲁古刺去。
涅鲁古挥起狼牙棒挡住叔豪的寒剑,一个提力便将叔豪震下马来。那狼牙棒看上去足有五十斤重,再加上涅鲁古的蛮力,每一次挥舞的力道足有百斤以上。叔豪被震得虎口生疼,硬咬牙忍住紧握住手中的宝剑。
涅鲁古坐在马上大笑道:“哈哈,还以为孙叔豪如何厉害,原来如此不堪一击!”
叔豪心道:对付这样的蛮汉不能硬碰硬,唯有以柔克刚。这时涅鲁古拍马抡棒朝叔豪劈来,叔豪一个闪身躲过后在涅鲁古劈下狼牙棒的时候,迅速抓住了他的手臂顺势往前一拽,涅鲁古重心不稳也落下马来。
“妈妈的!好你个小子!”涅鲁古骂骂咧咧的站了起来,用力挥舞狼牙棒朝叔豪劈来。
叔豪不用硬力而改用柔力,用以力打力的方法几次将涅鲁古撂倒在地,涅鲁古又急又气已经不讲究什么章法来对付叔豪。叔豪越战越顺,十几个回合后便一剑将涅鲁古刺死,
右路的楚剑熙也顺利斩杀一员辽将,带着人马向中心汇拢。此时中路的伯英已经杀入敌军中心,又遇到辽将萧塔剌。萧塔剌手持大刀挡在伯英面前......
当叔豪带着左路军队赶到的时候,伯英正与萧塔剌激战正酣。“大哥,我来帮你!”叔豪见状忙提剑来相助。伯英便趁此机会朝辽军更为中心的地带攻去。
中心的辽军保护着太子和太师,见到宋军势如破竹便开始慌乱起来。太子耶律濬见状大喝道:“不要慌张!随我前去迎战!”说着就要带兵上前。
“太子殿下......”耶律乙辛拉住了太子的手道:“殿下不可身犯险境啊!”
“临阵退缩怎能统帅三军?”耶律濬不听耶律乙辛的话,带着兵马应战孙伯英去了。
耶律乙辛见状忙命令随军的御林军前去保护太子,伯英见到一个年轻人拍马前来,便知此人乃是辽国太子耶律濬。
“来人便是孙伯英?”耶律濬大声说道:“我乃是辽国太子,今日要让你知道我大辽的厉害!”说着便拔剑向伯英刺来。
耶律濬自然不是伯英的对手,但伯英碍于他的身份不能尽全力相抗,只能尽量克制不能伤及其身。赶到的辽国御林军摆开阵势将伯英围在了中央,外围的辽兵则抵挡着宋军的介入。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御林军人数众多又何止四手?伯英纵然武功高强,但又要顾及不能伤及辽国太子,又要抵挡武力强大的辽国御林军,渐渐的伯英便有些招架不住了。外围的叔豪和剑熙见状便率军努力想杀进内圈援助伯英。眼看着叔豪、剑熙就要杀进内圈,耶律濬焦急之下举剑便向伯英刺去。伯英一个闪身没有躲过,长剑在他的手臂上划出一条长长的口子。伯英并不在意,转身一个回马枪,枪头直指耶律濬的胸口。可是就在刺向胸口的那一刻,伯英收了手。就在这个时候,伯英眼前一黑,一下子倒了下来。
这个时候叔豪和剑熙已经攻了进来,辽兵见状便开始护送太子撤退。叔豪忙抱起伯英道:“大哥,你怎么了?”他的手碰到了伯英手臂上的伤口,只觉得粘粘的。他抬手一看,只见手上竟然是黑色的血迹。“啊!剑上有毒!”叔豪的心立刻沉了下来,他摇着伯英唤道:“大哥,大哥!你怎么样啦?大哥,你应我一声啊!”
只见伯英嘴唇渐渐发紫,他缓缓睁开眼睛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刺痛。“叔豪......”只这一声后便昏死过去。
叔豪见状大怒,提起剑来喝道:“是谁刺伤我大哥?”
宋军中有人回答道:“三将军,是辽国太子刺伤将军!”
“耶律濬!你这个卑鄙小人!”叔豪提剑上马向撤退的辽军追去。宋军见辽人用毒,人心皆愤也追随着叔豪前去。
很快,叔豪便追上了辽军。辽军见宋军追来,除了抵挡之外派出更多的人去保护太子和太师。叔豪拍马直逼太子耶律濬,怒火中烧的他挥剑乱砍杀敌无数,很快便杀到耶律濬面前。
“耶律濬!你竟然下毒伤我兄长!今日我非取你性命不可!”叔豪挥剑杀向耶律濬。
“保护太子!保护太子!”耶律乙辛大声指挥道。
耶律濬简直能看到叔豪眼中的那团怒火,心存忌惮的他慌忙择路而逃。叔豪直追而去,眼见耶律濬就要逃离,叔豪举起手中的宝剑向耶律濬掷去。只听到“啊——”的一声,耶律濬坠下马来,背上插着叔豪的宝剑。
“太子受伤啦!赶快护驾!”耶律乙辛忙命令所有的人前去保护太子。
叔豪还要追去,剑熙却快马赶到。“叔豪,不要追了。快回去看看伯英吧!”听到大哥有事,叔豪忙调转马头往回赶去。
伯英已经被送回营中,叔豪慌慌忙忙得赶来,只见到窗前站满了一众将领。他拨开人群看到随军大夫正在为伯英施针治疗。伯英额头上渗满了汗珠、嘴唇发紫、呼吸急促。“大夫、大夫,我大哥怎么样了?这只是普通的毒,是吗?不会伤及生命的,是吗?”叔豪紧紧抓着大夫的手问道。
大夫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将军中的是西域剧毒,见血封喉。在下现在也只能暂时保住将军的性命......”
“什么?暂时?你这是什么意思?”叔豪看着表情痛苦的伯英,哀求道:“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大哥!一定要救救他啊!”说着便跪倒在地。
一旁赶到的剑熙也跪下说道:“大夫,救救将军!一定要救救将军!”
两个将军对着自己跪下,大夫也跪了下来,“二位将军不要这样,折煞在下了。”他看了看孙伯英说道:“将军所中之毒在下实在无能为力,二位将军还是抓紧时间和大将军说说话吧。”说着便拿出一颗还魂丹给伯英服下。众将领随着大夫退了出去,营帐里只剩下了伯英、叔豪和剑熙。
“大哥、大哥,你说话呀!你说话呀!”叔豪已经泪流满面地握着伯英的手唤道。
只见伯英缓缓睁开双眼,眼前的黑色渐渐清晰起来。“叔豪......剑熙......”
“伯英!你没事的,你会没事的!”剑熙也紧张的跪在床边,与叔豪一起紧握伯英的手。
伯英幽幽的叹了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我知道自己大限已到......我等武将出身之人早已料到会有一天马革裹尸,你们不必太过伤心......”
“大哥,你不会死的!我不会让你死的!”叔豪扑倒在伯英胸前痛哭起来。
伯英也落下了眼泪,他伸手拍着叔豪的背脊说道:“三弟,不要哭......以后家里就要靠你和四弟了。你要替大哥孝顺爹娘,知道了吗?”
“大哥......”叔豪已泣不成声,也不能答应伯英的请求,只是握着大哥的手痛哭流涕。
伯英叹了口气,又看着一旁同样落泪的楚剑熙,说道:“剑熙,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卓瑄......如果我走了,我不知道她会怎么样......你记得要安慰她,千万不要让她做什么傻事......”伯英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楚剑熙。
楚剑熙含泪点头道:“我会的,你放心。”
“唉~~”伯英哀叹道:“可惜......可惜我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儿出生......”想到这个遗憾,伯英不禁哭道:“剑熙,卓瑄母子三人就托你照顾了......我就算在九泉之下也对你感激万分......”
“伯英、伯英......”楚剑熙不知该用什么话语来回答,只能不断的呼唤着他的名字。
伯英渐渐觉得眼前黑暗起来,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他自己心里清楚大限已到。他转过头望着营外蓝蓝的天空,自语道:“爹、娘,恕孩儿不能堂前尽孝了......卓瑄,恕......为夫不能与你......与你共偕白头了......我的孩儿,原谅爹爹不能......”一口气没有提上来,伯英就这样匆匆地去了。
“大——哥——”叔豪大声呼唤道。他紧紧握着伯英的手不肯放来,他不敢相信就这样一场战争后,他和大哥就已经阴阳相隔了。
伯英的英年早逝,军中无不痛心疾首。军士们自发的穿戴起了缟素,叔豪已经难以自持,只好由剑熙代笔向朝廷上书,此战大捷但主将阵亡的消息。真定府当地的一户乡绅知道后,送上一副上好棺椁给伯英,说是百姓们对孙伯英将军的一点点心意。
伯英的灵柩在营中设立了三天后,为了确保尽早护送棺椁回京,大家决定早日定棺。当看到大哥被抬入棺椁的时候,叔豪哭红着眼睛跪在棺前,道:“大哥,叔豪这就送您回家。”
因为担心辽国人还会反击,朝廷下令叔豪与楚剑熙继续留守真定府一月等待朝廷派遣将领前去接替,而孙伯英的棺椁由前去送军资的曹立勋护送回京。虽然叔豪心里极不愿意,但考虑到大局,他还是留了下来。
棺椁启程的那一刻,孙叔豪已经精疲力竭的走到曹立勋面前。“曹公子,孙某知道过往与曹公子有所不快。但看在我兄为国捐躯的忠义上,还请曹公子一路上小心照看我大哥的棺椁......”他哀伤的看着孙伯英的棺椁被钉上,然后深深的向曹立勋作揖道:“孙叔豪在此感激不尽!”
“啊呀呀,孙公子千万不要这么说!”曹立勋忙扶起孙叔豪说道:“孙将军为国捐躯,实在是令人敬佩,为此曹某也深感惋惜。唉~~”他握了握孙叔豪的手说道:“孙兄弟放心,我一路上定会好好照看孙将军的遗体。”
“多谢!”叔豪心里已经完全不去想起以前与曹立勋的过节,就算他心里怎么讨厌这个人,但为了能使自己兄长的遗体安全抵京,他宁愿向这个讨厌的人作揖言谢。
再说另一边,那辽国太子耶律濬被叔豪的剑从背后直刺气门,伤重昏迷。太师耶律乙辛急得忙找来众多大夫前来诊治。在没有确切的诊断时,他不敢向辽国皇帝禀明此事。
就在伯英去世后的第三天,辽国太子耶律濬也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这可吓坏了耶律乙辛,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着皇帝。耶律乙辛一边忙着将太子的遗体收殓,一边想着该如何向辽道宗耶律洪基汇报这件事。他手里拿着笔不知道该如何写这份奏疏,在营帐里踱来踱去的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太子亲征,虽然不是他耶律乙辛怂恿的,但是他并未阻止。若是皇帝责怪下来,他一定百口莫辩。而且皇太子是辽道宗的独生子,疼爱非常,皇帝若是发起火来就算他一家子全抵上性命都不能使皇帝消气,看来只能将这件事推到宋国身上了。耶律乙辛拿起笔写了封奏疏,上面大致所说太子为振军心亲征,奋勇杀敌并手刃宋将孙伯英。孙伯英之弟孙叔豪为替兄长报仇追击太子,使太子受伏重伤而亡。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义重赵顼毅然离京护灵,夫妻情深卓瑄执意随队同往
当孙廷敬听到朝廷派来的人说出伯英阵亡的消息时,他的脑袋“嗡”的一下眼前一黑蛇什么都不知道了。林凤荷当场就失声大哭起来,花想容和公主忙搀扶着林凤荷回房。
孙廷敬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床前坐着正在默默落泪的妻子。适才昏厥过去后,他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全都是伯英的身影,从一出生时的婴孩儿到初出茅庐的少年再到事业有成的青年才俊,这一路走来的画面都一一出现在孙廷敬的眼前。虽然他常常说武将出身难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但当这一切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坚强。老泪纵横的孙廷敬拉着妻子的手,说道:“夫人,我们的伯英......”
“老爷......”林凤荷紧握着丈夫的手说道:“老爷,你要保重身体啊......”
“唉~~”孙廷敬一声哀叹,两行热泪再次滑落。“卓瑄呢?”
林凤荷擦拭着泪水说道:“她去观音庙里拜神,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夫人,你对卓瑄说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啊。她还怀着孩子呢。”孙廷敬嘱咐道。
“老爷,你放心,我会照看好她的。”说着又开始哭泣起来,“她们......她们一定是伯英最放心不下的人......”
一个侍女走进来通报道:“夫人,大少奶奶回来了。”
孙廷敬紧张地说道:“夫人......”
林凤荷拍拍丈夫的手,说道:“她总归会知道的,你放心我有分寸。”说着便同侍女出去。
卓瑄一回到家里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所有的人包括仆人都脸色沉沉。卓瑄刚进前堂,林凤荷就由花想容扶着从后堂走出来。“卓瑄,你回来啦?累不累?”林凤荷关切地问道。
“不累。”卓瑄摇了摇头说道:“娘,我求了支签,说伯英就快回来了。”卓瑄此话一出,想容就忍不住哭起来。林凤荷的眼睛也湿润了。卓瑄见了便问道:“娘、想容,你们怎么了?”她隐隐感觉到一丝不祥,她紧握着林凤荷和花想容的手,追问道:“是不是伯英出了什么事?受伤了?伤得重不重?”
林凤荷拍了拍卓瑄的手,让她坐下来后才尽量镇定地说道:“卓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当心自己的身子,别忘了你还怀着伯英的孩子。”
“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快告诉我啊!”卓瑄越来越觉得不安。
林凤荷深深的吸了口气,缓缓说道:“伯英他......他在前线阵亡了......”
“啊——”卓瑄一下子站了起来,怔怔的看着林凤荷不敢相信婆婆的话。突然她大声唤道:“伯英——”然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往下落。
“大嫂,你要小心肚子里的孩子啊。”花想容虽然也痛心难过,但还是安慰着卓瑄,提醒她要小心腹中的胎儿。
“娘,我要见伯英!我要见他呀!”卓瑄泪流满面紧握着林凤荷的手哀求道。
“朝廷已经派人护送他的棺椁回来,很快就到静了。卓瑄,你不要太激动,小心孩子啊。”林凤荷尽量安慰道。
卓瑄只觉得身体瘫软,根本就站不起来。花想容忙扶着她,说道:“嫂子,我先扶你回房去吧。”说着就搀扶着已经不能自抑的卓瑄回房去。
回到房里,卓瑄就从奶娘手中抱起少怡,痛哭道:“怡儿......你爹爹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卓瑄便被泪水打断。少怡见到母亲哭泣,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一样大哭起来。母女俩的哭声令人心碎,一旁的想容只好安抚着卓瑄,但是她的眼泪也已经溢满了眼眶。
想容一直陪伴着卓瑄,到了深夜少怡已经在母亲怀中沉沉睡去。卓瑄此时似乎已经哭干了眼泪,只是双眸无神的呆呆坐在一边。想容从她怀中抱过少怡,将孩子安放在摇篮里。“嫂子,今晚我陪你睡吧。”想容想让卓瑄休息,可又担心她一个人会胡思乱想,所以提议留下。
卓瑄抬头看着想容,无力的说道:“不用了,我想一个人静一静。谢谢你陪我这么久,很晚了,你也回去歇息吧。”
卓瑄说要一个人呆着,想容便顺着她的意思回去了。想容走后,卓瑄颤抖着双手从梳妆盒拿出了伯英送给她的那支碧玉簪。伯英对首饰是门外汉,他二人成亲之前正逢卓瑄生辰,伯英便买了这支碧玉簪送给她,这也是他唯一送给她的一件首饰。玉簪上的那对镏金鸳鸯还是显得那样恩爱,看着那对鸳鸯,卓瑄又落下泪来。她将玉簪紧握在手放在心口,她和伯英都希望能像这对鸳鸯一样和美,就算后来发生了很多令人不悦的事情,伯英也一直站在自己的身边用他宽厚的胸怀保护着她。在外他是统帅三军的威武将军,在家他却是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卓瑄无法改变他的出身,所以她一直求神拜佛保佑丈夫每次出征都能平安回来,没想到如今她最不想发生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卓瑄站起身来,靠在敞开的窗棱边,仰望着漆黑的夜空。她的脑海中开始出现与伯英一同走过的每一刻光阴,从一开始在杭州见到伯英的第一刻开始,他们两人之间的命运就交织在了一起。卓瑄转过头看着摇篮里沉睡的少怡,这个孩子虽然不是伯英的亲生骨肉,但她确是伯英的心肝宝贝,伯英将所有的父爱都给了她,这也算得上是少怡的幸运。相反......卓瑄不禁双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腹部,伯英答应过要回来看着孩子出生,可现在这个孩子却成了伯英的遗腹子,伯英始终没能看到自己的亲生孩子,这是伯英的遗憾,也是这个孩子的不幸。
颍王赵顼也知道了这个噩耗,他连夜赶来将军府看望养父母。看到父母满面哀愁的样子,赵顼心痛不已。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语来安慰这对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的父母,只能用他充满温情的双手紧握着他们的手,给他们送去一点点的安慰。
“爹,您要保重身子啊。”赵顼嘱咐道:“我明天就去恳请皇上,让我前去护送大哥的灵柩。我一路护送着大哥回来。”
听到赵顼这么说,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落泪。守在父母身边的孙季杰也伸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孙廷敬拍了拍赵顼的手,说道:“你大哥若是知道了,一定会......会很开心的......”
林凤荷听到了不由得拿起手帕拭去落下的泪水,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根本不会因为血缘的关系而疏淡。仲雄虽然离开了孙家,但他的心始终留在了这个培育他成长起来的家庭。她已失去了一个儿子,如今真的不想再失去另一个,林凤荷不由得唤道:“仲雄,我的儿......”
这一声“仲雄”让赵顼一直控制在眼眶中的泪水不禁流淌下来。他“咚”的一声跪倒在地,说道:“爹,娘。孩儿知道自己并非孙家骨血,但孩儿一直将爹娘视为亲生父母。如今大哥去了,孩儿一定会替大哥侍奉双亲,尽孝堂前!”他抬起头来望着孙氏夫妇,继续说道:“大哥为人忠孝仁义,定不希望双亲为其哀痛伤身,所以孩儿还请爹娘节哀。”
一旁的季杰忙扶起赵顼,林凤荷哽咽着说道:“仲雄,爹娘知道你孝顺,我们也会注意身体,还有你四弟照顾,你大可放心。至于护灵的事情,就让你四弟去吧。”
孙廷敬点头说道:“仲雄,如今你身份特殊,还是不要亲自去护送你大哥回京。皇上不喜欢你与孙家过往甚密,你的心意爹娘都知道,相信你大哥在天之灵也知道。”
“爹,孩儿与大哥二十多年兄弟,就算父皇不允,孩儿也会去!”赵顼坚定的说道。离开父母的寝室,赵顼转身握着送他出来的季杰的手,嘱咐道:“季杰,爹娘此时需要人陪伴,你多抽点时间照顾他们。我也知道你很想去为大哥护灵,但爹娘这里我始终放之不下。所以护灵的事情就交给我去,如今家里主事的就是你了,你一定要撑起来啊!”
孙季杰点头说道:“二哥,你放心,我会守着爹娘的。”季杰抬头含泪看着赵顼说道:“二哥......记得见到大哥的时候......一定要替我磕头......”说着眼泪又控制不住的落下。
从将军府出来赵顼就连夜直奔皇宫。宫门已落锁关闭,但赵顼还是执意命内侍通传。在宫门外等了一顿饭的工夫,内侍才开门让赵顼进宫。赵顼一进宫门就朝英宗的寝宫飞奔而去。
“父皇!”不容内侍通传,赵顼直冲进内,见到英宗就跪行到英宗跟前,拜道:“父皇!请容许儿臣前去护灵!”
英宗刚从龙床上坐起来,见到赵顼这般激动一时间也不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伸手要去扶起赵顼,说道:“顼儿,怎么了?慢慢说,慢慢说。”
赵顼不愿起身,诚恳地看着英宗说道:“父皇,孙伯英沙场阵亡,儿臣悲痛万分!然而孙叔豪此刻必须镇守真定府等候朝廷派去的将领,孙季杰又要在家照顾哀伤的父母。孙将军的灵柩一路回京,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相伴,实在让人痛心。”他向英宗磕头说道:“儿臣与孙将军虽然不是亲生兄弟,但却有着二十多年的手足之情,儿臣望父皇恩准前去为孙将军护灵!”说着深深地拜倒下去。
英宗心道:原来是为了此事,看来颍王与孙家的恩情是割舍不断的了。如今孙伯英去世,若是不允许赵顼的请求,恐怕他会怨恨自己一生。于是英宗点头道:“好吧,朕答应你。你就去为孙将军护灵吧。”说着又伸手去扶赵顼,有了父皇的恩准,赵顼才磕头谢恩起身。英宗拉着儿子的手,说道:“孙家一门忠义,这次孙伯英的阵亡朕也深感惋惜。你这次前去护灵,也算是朕为孙家尽一点心意吧。”英宗始终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与孙家的人牵扯太多,就算是答应了赵顼的请求,也要摆明立场。他要暗示赵顼,这次让他前去护灵不是因为他与孙家的亲情,而是他作为皇子为将领护灵的恩义。“朕知道孙爱卿痛失爱子的悲痛,朕也很想去探望他们,但是近日朕身体不适无法成行。你素来与孙家交好,有空就去看看他们,就当是朕亲自前去问候吧。”
赵顼能够听懂英宗的话外之音,但是在他看来英宗什么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如愿去为伯英护灵。他再次拜倒在地,叩谢道:“儿臣替孙氏一门,谢父皇龙恩!”赵顼何等聪慧之人,他的这句话分明是将自己作为孙家的一分子来叩谢皇恩的,他也要让英宗明白,就算他现在贵为皇子,但他的心里始终是将自己视为孙家子弟。
得到了英宗的允许,赵顼第二日不等诏书下发便马不停蹄的准备了一小队人马,迎着真定府的方向前去。在离京之前,他来到孙家,告诉孙廷敬夫妇这件事情。
当得知赵顼要前去为伯英护灵的消息后,卓瑄便来到孙廷敬、林凤荷面前请求能够通往。孙廷敬看了看林凤荷,表示出了担心。林凤荷劝道:“卓瑄,你现在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实在不便长途跋涉,还是留在家中为好。”林凤荷拉着卓瑄的手,道:“你的心意伯英知道的。”
卓瑄含泪望着婆婆,说道:“娘,我真的很想见伯英,您就让我去吧。”说着就要跪地请求,幸好林凤荷双手扶起。卓瑄流着眼泪哀求道:“娘,您就答应我吧......我求您了......”
在场的人都知道大少爷和大少奶奶恩爱情笃,见此情形无不转面落泪。“唉~~”孙廷敬叹了口气,道:“夫人,就让她去吧。可能有卓瑄相伴,伯英一路回来也不会寂寞。”孙廷敬也为之动容的说道。
林凤荷点头嘱咐道:“卓瑄,那你千万要小心身体。”然后又对赵顼说道:“仲雄,你要好生照看卓瑄。。”
赵顼点头道:“爹娘放心,我一定会照看好嫂子。”
这时花想容说道:“姨父姨母,不如让我陪着嫂子去吧。王爷毕竟是男人,我去了一路上也好有个照顾。”
“也好,那你也去吧。”林凤荷看着卓瑄上了马车后,便拉着想容的手嘱咐道:“你要看着你嫂子,千万不要让她太过伤怀。她腹中的孩儿是伯英的遗腹子,不容有所闪失。”
“姨母,我知道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