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豪无极限-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人都从教科书上见过这座碑石,也有很多人来过天安门广场,然后从这座碑石前走过。
彼时,他们或是嬉笑,或是平静,或是若有所思,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此时,陆安站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看着这块由花岗石、汉白玉砌成的碑石。
良久后。
陆安双手合十,目光平视这块题写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的纪念碑,久未开口。
……
陈一发几人按照既有的计划,在9点整的时候,开了直播。
公益+品类会经常性有活动,这一点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了习惯,所以,哪怕是这个点开播,因为陈一发等人的网红知名度,也有观众前来。
不过因为是早上外加工作日的缘故,人气不是很高。
陈一发、林羽、石悦三个主播联袂开播,同样是采用了合并直播间的方式,三个主播加一块的人气也不过是区区3万。
三人没有刻意的沉重,只是脸色有些肃然,声音很认真,也很平静,不故意撩拨情绪。
“今天八一,我们来天安门广场走动走动。”
陈一发当先开口。
石悦和林羽紧随其后,简单介绍了场景,没有刻意点名刚好在直播视频中的碑石。
或许是因为慈善户外活动的经历,对于这样的直播应该怎么处理,陈一发和石悦都有了一定的经验。
很自然的带起了话题,也很自然的让观众们参与了进来。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略表敬意。”
说着话,三人同时向着碑石鞠了个躬。
陈一发道,“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其实我并没有特别敏锐、直接的感触,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并不会因为站在这块碑石前,情绪就突然激烈,但,我知道,我会记得这块碑石上承载着的历史……”
石悦和林羽附和道。
三人慢步围着这块碑石走动,直播视频并没有一直放在碑石上,一些其它的事物也不可避免的纳入了视频中。
“我我我我,擦一下眼睛。”
“发姐、66姐、大七羽,能不能停一下!停一下!”
“稍微停一下!”
弹幕突然刷得快了起来,林羽最先发现弹幕上的催促,率先停下了脚步,然后就看到了这一幕……
紧随其后,陈一发和石悦也看到了相同的一幕……
天安门广场中心,一块碑石树立,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正面正前方,一个军装老人站在那里。
他取下了头上的军帽右手拿着置于裤腿缝,白发苍苍,弯腰,保持着这个姿势,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致敬。
在他的周围,有不少人看到了,但,没有多少人把目光一直投向他。
良久以后,老人直起腰。
能看到的是,老人戴了一副黑色镜片的眼镜,很容易的能猜到,这并不是为了遮阳,而是……
因为失明。
这一幕,因为直播视频的巧合碰到,传达到了因为开播后零零散散进来的总共12万观众眼前。
老人起身后,能很明显的看到,腰背是佝偻着的,连走路都有点颠簸,也能看到胸前挂着的功勋章。
没有人过去搀扶,也没有人关心这个陌生的老人。
有时候,观众们的情绪是很充沛的,因为隔着一层屏幕,不太会遮掩自己的内心,或者,会假装在意。
“八一,建军节啊!”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我们有今天都是他们的功劳,感谢这些爷爷奶奶们。”
“我,华夏,繁荣昌盛!”
当然,也总会有一些看着比较刺眼或者看着有点反感的弹幕,比如……
“天安门广场,位置我知道了,希望能来得及。”
也是在这时,直播间滑过一连串的飞船。
【渣谜】送给【陈一发、石悦、林羽】飞船X1。
……
【渣谜】送给【陈一发、石悦、林羽】飞船X1。
一共是十个。
发了一条弹幕,“老人胸前挂的,是一整个国家,弯下的是老人的背,挺起的是整个民族的脊梁,向老兵致敬,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
直播在继续,视频的角度不会刻意的放在老人的身上,甚至在老兵颤颤巍巍的走着的时候,就移开了。
一身朴素唐装的陆安没有管太多,小跑向前主动扶住了老人,“老爷爷,您要去哪?我扶您。”
老人尚明的一只眼睛浑浊的看了眼陆安,有点含糊不清的说道,“小伙子,谢谢你,我能自己走。”
陆安没强求,松开了手,选择默默的跟在老人的身后……
第403章 不太大的影响
老人步履蹒跚着走在天安门广场上,没有拒绝陆安的跟随。
或许是因为这个节日的原因,又或许是别的原因,老人对天安门广场以及广场四周处处格外的眷恋。
三步一顿,五步一停。
浑浊的单目不时打量着四周,神情平静中带点微微的满足。
尽管步履蹒跚,但跟在老人身后的陆安依然能感觉到老人身上那种……曾经金戈铁马的气势。
老人走到天安门广场一角的纪念堂正门前,目光平视前方,犹豫了下,最终没有随着大流走进纪念堂里。
而是转身离开。
从始至终,陆安都没有开口说话,默默的跟在老人身旁,哪怕没有需要,哪怕好像多余。
有些公益项目,需要高调一些,或以直播的方式广为人知,这是因为公益不是陆安砸钱就能扛起来的。
还是那句话,自愿和无奈的选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但,有些事情,并不需要高调,比如当下,否则如果陆安乐意的话,陈一发三人就在一旁……
……
除了京都,其它一些地方也用相同的方式,不同的主播,在多娱直播公益+品类开了组合直播。
有纪念碑,有陵园,唯独没有特意去打扰老兵或者军属的清静。
多娱文化公益组织的任何一桩策划案陆安都清楚,从来都没有特别的刻意,广为人知的目的性是因为需要公众把目光放过来,至少,了解一下。
……渣谜很活跃,每个这样的直播间都跑了个遍,送上了价值不一的礼物。
说了不同的话。
八一,对于华夏来说,真的是一个伟大的节日,也真的需要被公众记住。
……京都天安门广场,陈一发三人围着碑石转了一整圈后,三人看向视频。
林羽当先开口,“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快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我们只是想大家还记得这个日子。”
石悦接过话头,“八一,是华夏的建军节!”
陈一发最后说道,“谢谢大家,能在早上的时候来看直播,谢谢你们来,不感谢你们的中途离开,谢谢你们记得住,不感谢你们记不住。”
直播间,弹幕有很多,至少对得起这25万的人气。
“总觉得多娱直播一直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改变大家对直播的看法,直播的影响,其实真的不小!”
“我们的确应该记住这样的日子,我支持多娱直播,而且,并没有看到科教的意味!”
“它是简单的,平静自然的,看得出来,发姐、66姐和大羽都很注意,也谢谢你们。”
“不知道为什么,我宁愿看这样没有任何才艺以及好像什么都没说的直播,也不愿意去刷微博看那些个没完没了的撕逼。”
没错,时实公布恋情的消息依然特别的火热。
整个直播大概只持续了二十分钟,包括其它各个地方的,最长也没超过半小时。
在此之前,多娱文化公益组织有做出过指导性的方案,每个参与这个‘特刊’的主播都没有刻意去渲染什么。
最多,告诉了观众,今天是建军节。
多娱直播平台上线还不到三个月,已经打压得斗鱼和熊猫两家一直没有做出太大改变的直播平台没有任何声音了。
连YY也在肃清了内部的一些弊端后,后来居上,压住了斗鱼和熊猫。
所以说,要改变一些社会的既有现象,真的不会特别难,只要,有人愿意努力。
……
陆安跟在老人身边,一同站到了天安门的城楼前。
老人目视前方,目光从一幅幅画像和字体上看过,声音有些含糊的说道,“小伙子,难为你跟在我身边这么久,我要回家了,来看过天安门,看过纪念碑,知足了。”
“老爷爷,您要回哪,我送送您吧。”陆安征求着老人的意见。
老人费力的摆了摆手,“不用了,我……自己坐车去火车站,今天晚上回老家。”
陆安不太放心,犹豫了一下,道,“老爷爷,要不我还是送您去火车站吧,也不太远。”
老人犹豫再三后,还是没有拒绝陆安的好意,点了点头,“谢谢。”
陆安没去开车,拦了辆出租车,将老人扶上车,去了京都站。
他知道,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也知道,像这样的情况,华夏不止一例,但他更知道,遇到了,不忙的时候,是真的可以尽一份心意。
虽然,这份心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陆安目送老人检票进站,请站台的工作人员帮忙照顾一二,并从兜里掏了几百块钱给工作人员。
“麻烦你,中午和晚上的时候,帮老爷爷买份饭,谢谢。”
老人浑浊的目光深深的看向陆安,“太麻烦这位同志了,我自己来就好,我有钱吃饭的……”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句话,陆安鼻子有点酸,他的观察一向敏锐,他能很清晰的看得出这位老兵生活很清贫。
但!
他,依然有着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军人的坚持,不麻烦任何人。
工作人员没有接陆安给的钱,转身带着老人检票进了站,有些事情,就这么简单,有些人,总不会被彻底遗忘。
……
再次回到天安门广场,已经是上午快十点半了。
陈一发、石悦和林羽三人等在天安门广场,没有先行离开。
四人会合后,陈一发问了句,“送到了?”
“送到车站了,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少了。”陆安长长的叹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点堵。
接着,陆安又说道。
“走吧,我们去另一个地方。”
一行人离开了天安门广场……
由多娱直播公益+品类策划的这次并没有特别多意思的直播最终被网友转载到了一些社交媒体软件上。
比如内涵段子。
比如微博。
#八一,建军节#
微博出现了一个话题,内涵段子同样也出现了这个话题。
不管在什么时候,总会有人遗忘一些过往,也总会有人记得这些过往。
“承载着整个民族的他们,已经老了,驼了,但,他们依然记得八一这个日子!”
“华夏的繁荣昌盛,是这些人替我们打下来的!”
“向老兵致敬,向八一致敬!”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老兵弯腰,起身,这两个简单的动作,心里就很难受!”
内涵段子上没有了一些额外的流量导入以后,评论少了很多的尖锐。
至少在这样的事情上,大家的情绪基本上是一样的。
……
多娱直播公益+品类的这次直播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业内虽然关注了,但大多数人觉得多娱小题大做,甚至觉得多娱的做法过于目的性。
比如斗鱼和熊猫。
再比如覃风。
覃风看到网上的消息后,气愤的说了句。
“麻痹,多娱这是要干嘛?为国为民为天下?还是科教天下?”
他不喜欢多娱,因为他不喜欢陆安。
王思葱对之前的慈善户外不太敏感,但对这次八一还是有一定的敏感的,因为王所有曾经也是当过兵的人。
这会正好一堆人凑在一块,听到覃风的话后,王思葱淡淡的说了句。
“八一这个节日还是值得记住的,倒也不能说是科教或者为国为民吧。”
覃风自讨了个没趣,就没再多说什么。
就在这次直播在网上微微荡起一点点波澜的时候,微博上发生了一些事情……
第404章 唯一的要求
人民日报官博在中午13点30分,更新了微博。
是一个短篇采访视频,只有不到十分钟。
视频的封面是一个老妇人,沧桑的面容和平静的目光。
人民日报官博的一些消息,会由微博小秘书向微博用户推送,前提是这个用户曾经点开过人民日报的官博。
人民日报官博有专人运营,微博动态更新很频繁,粉丝足足有5453万之多。
但微博的热度却一直并不高,点赞、评论等等都不太活跃。
当这条动态更新后,微博小秘书照例向很多微博用户推送了这条消息,在随后的几分钟里,大概有十多万用户点开了这条视频……
……
这条视频就在八一上午录制的,节选自官方宣传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八一特别活动……
“寻找军人的家。”
多娱文化公益组织会策划八一的特别节目,官方也会策划一期特刊,来宣传普及八一这个节日。
这一次的特别活动与以往不同,准备时间倒是很充分,但采取了当天录制当天公开的流程,为的是让这个活动看起来更加真实。
……上午,某地一个来自京都的女主持人在摄像师等的陪伴下,来到了一个地方。
女主持人在镜头前,用一种很感性的语气说道,“今天,我们要拜访一位特别的人。”
准备工作做得还算充分,至少观众看到的视频是这样的。
在女主持人的话语落下后,视频中出现了一个老妇人。
目光中是漫长岁月沉淀后的平静,与满脸的沧桑和好似围裙的粗布深色麻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老妇人明白了一行人的来意,她站在摄像头前,语气很平静的说了一个简单朴素的故事。
“我叫宁其兰,我的儿子,是一名普通的战士。”
老妇人说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抿了抿嘴,才接着往下说道,“他,也是一名烈士,牺牲了。”
这种平静的语气和站在镜头前那张沧桑的脸,以及背后阴暗的环境,无一不在告诉观众,有时候,平静是一种深沉的痛。
有时候,一些官方机构并不会像陆安或者多娱文化公益组织那样,不刻意去揭开一些伤疤,反而会因为某些因素,让伤痛更加淋漓。
“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知道我儿子牺牲的消息,我很痛苦。”
宁其兰说到这里的时候,语气第一次出现波澜,声音有点颤抖和因为年纪的原因产生的轻微含糊。
“他牺牲于84年,死后的第八年,我才接到……烈士……阵亡通知书。”
这句话,宁其兰停顿了好几次,哪怕是过去了33年,或者过去了25年,她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依然很痛苦。
她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是一种很老百姓最普通的谦卑姿势,叙述再次停了下来。
女主持人并没有出声催促,也没有做任何的动作示意,脸上习惯性的职业微笑也早就收敛了。
默默的等着宁其兰的再次开口。
宁其兰的话并没有逻辑,很散乱的说着。
“我痛苦了很多年,但,我并不后悔送他去当兵,只是没想到,那一去,就是33年。”
宁其兰再次抿了抿嘴,声音中的颤抖更明显了。
“我这些年唯一想做的,是能攒一些钱,去看他一次,他已经牺牲了33年,我知道他牺牲也有25年了,我这个当娘的,33年没去看过他。”
“也不知道,他在下面会不会冷,每天吃不吃得饱饭,有没有衣服穿。”
宁其兰说着说着,上下嘴唇开始剧烈的哆嗦,单薄的身子像是在积攒着力量。
她的眼泪,可能在这33或者25年里,流干净了。
“当年,他离开家说要去打仗的时候,我正给他缝衣裳,才缝了一半,他就匆匆忙忙的走了,到了也没能穿上新的衣服,我就想,能亲手去烧给他,让他能穿上新的衣服。”
“我,只想能够在有生之年做完这件事。”
宁其兰平静的说出了这句话,似乎想起了什么,强调道,“快了,我快攒够路费了……”
视频,到此结束。
老妇人那张满脸沧桑的脸,和平静的表情以及哆嗦的嘴唇,定格在画面中。
她,在25年前,知道自己的儿子牺牲了,所有的精神支柱就全部崩塌了,拿着在90年代算是巨款的550元烈士抚恤金。
她,想去看看自己的儿子。
最后因为山高路远,没能成行,90年代的车马费,比想象的要贵得多。
这25年中,宁其兰不止一次向乡里请求过路费,每次都无果,至今仍然未攒够钱。
她挣钱的速度,比不上物价的飞涨,也比不上经济的飞速发展。
因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连普通话都那么的不标准,连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够明白的普通老年妇人。
她能依靠的,只有每日捡破烂,在让自己活下去的前提下,省下每一分钱,攒够一个去烈士陵园的路费。
或许是一千公里,或许是两千公里,但她连路在哪里都不知道,她只知道,钱够了,可以坐火车,过去。
每个矿泉水瓶子,能换来1毛钱,因为所处的环境的先天制约,她的收入并不好。
偶尔,还需要邻里的接济。
如果不是想要看一眼孩子的念头强撑着,很难想象宁其兰怎么活过这25年?
或许,在采访中,宁其兰有说过自己的请求,或许没说过,谁又知道呢?
……
这一期八一特别节目,在第一个采访完成后,接下来将要进行的第二个采访最终没能进行下去,算是烂尾了。
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干预了进来。
高高在上的人,很少把目光放下去,因为屁股决定了目光的关注点。
但,25年的岁月,真的值得一点微小的关注了。
视频层层传递,最终入了某领导的耳,他听到秘书的汇报后,大发雷霆,“马上,立即,责成这件事!25年!这些人都在吃屎吗?这个节目先停下,这一段放人民日报官博!马上去办!”
不知道节目组是从哪找到的宁其兰,也不知道为什么能找到宁其兰,却没有帮她达成心愿,反而让领导大发雷霆。
只知道,在领导大发雷霆之前,有人更早的知道了这件事。
或许可以称之为始作俑者。
这个人,是陆安。
这也是陆安第一次如此的觉得良心不安,为了更多同样的人,他选择了让宁其兰曝光在镜头前。
所以,在采访结束后,陆安几人就赶到了当地。
河北的一个小乡村里。
陆安见到了宁其兰,比起从汇报资料上看到的宁其兰,现实中的宁其兰要更加的沧桑。
在陆安遇到过那个老兵齐大爷之后,内心暗自下了些决定,比如跟白敬良说了抗战老兵的问题,比如公益村。
再比如,悄然的寻找另外一群其实更加需要帮助的普通老百姓……军属。
宁其兰这件事,是陆安再三犹豫后,做下的艰难决定,甚至包括八一特别节目,都有陆安的影子在里面。
嗯,陆安的‘影子’。
第405章 潸然泪下
“您好,宁奶奶。”
陆安没费任何力气的在一间阴暗的土砖木屋中找到了宁其兰。
宁其兰穿着深蓝色的衣裤,浑浊的眼睛看着陆安几人,沧桑的脸上是有一点点疑惑的神情。
“你们是来做什么的?”
上午的采访到来时,她也是这么问的。
多娱文化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跟宁其兰是有过接触的,虽然没有私自多说什么去给宁其兰希望。
陆安笑着回答。
“宁奶奶,我们是多娱文化公益组织的人……”
话还没说完就被宁其兰给打断了,她有些激动的说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能让电视真的知道我……”
她不太懂什么采访,也不太懂别的,她记得的是多娱文化公益组织的人找到她后,跟她说过,会把她的事情放上电视,乡里就会关注一下。
是有可能从乡里申请下路费的。
宁其兰有点语无伦次,甚至很激动的抓住了陆安的手,没口子的感谢,又慌了慌张的松开,生怕自己捏疼又或者弄脏了陆安的手。
脸上的表情有恐慌、后悔、激动等等,不一而足。
陆安反手握住了宁其兰的手,道,“宁奶奶,我们是得到领导的指示,今天就帮您去看看儿子的。”
在来前,陆安也找好了理由,这会用最简单朴素的话解释了下多娱文化公益组织的性质。
陆安的话语落下后,宁其兰突然愣了,张大了嘴,看着陆安,嘴唇哆嗦了一下,语气反而平静了下来,“真的……能帮我去吗?”
强调道,“要去云南的!”
陆安很用力的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
“嗯,是的。”
宁其兰唰的一下从陆安手中抽回了自己的手,慌里慌张的不知道把手放哪,也不知道该往哪走。
25年的期待,真的马上要成为现实的时候,那种不知所措和生怕错过的慌张和纠结,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形容词能表达的。
“等我,我收拾东西,马上走,马上……马上!”
宁其兰絮絮叨叨的说着,生怕错过了似的,手上脚下的动作都非常快。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陆安很难相信已经八十岁高龄的宁其兰动作这么的利落,他走进了这间阴暗的屋。
“宁奶奶,您需要什么,我帮您收拾,这样快一点。”
宁其兰手上的动作没有停下来,边动边说,“不用不用不用,俺自己来就行。”
……
一番收拾后,宁其兰手上多了两个大的包袱,回头看了眼自己的房子,说了声,“俺收拾好了,走吧!”
陆安很自然的帮宁其兰手上的两个大包袱拿在手上,“好,宁奶奶,我们走。”
走出这条小巷子后,停在外面的是陆安开过来的车,因为开的是宾利的原因,并没有带上林羽。
跟陆安一块过来的,只有陈一发和石悦。
将宁其兰让上宾利副驾驶妥善坐好以后,陆安开车直奔京都国际机场,这一次会跟着过去的,只有陈一发和石悦两人。
柳啱和付甜需要处理商务事项,林婉还在京都,林羽和陆安都肯定是不能放心她一个小女生。
从天安门开到宁其兰家花了一小时四十分,从宁其兰家开到首都国际机场只花了一小时出头。
登上飞机的时候,刚好是下午一点三十分。
……
宁其兰一腔心思都在去见儿子上,再加上这么多年里,也根本没坐过什么交通工具,甚至,连邻里中坐过飞机的人都没有,是不知道飞机其实分很多种的。
所以,宁其兰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她会相信陆安,或许是陆安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让宁其兰没怀疑陆安的目的。
再加上,她自觉自己一个糟老婆子,没什么值得一个后生骗的。
其实这些年里,她的邻里都没法帮助她,因为,33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太多,早就不是曾经的邻里了。
大家都穷,这种长途跋涉动辄可能成千上万的款项,真的拿不出来。
而且,宁其兰在90年代那会,失望够了,后来就不怎么把这种事情挂在嘴上了,多娱文化公益组织能知道,还是因为愿意真心来做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的心细。
有一些资料,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想要获取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很少会有人去翻开那些落满了灰尘的案卷。
甚至,连拂去灰尘的动作,都不会有人去做。
25年,宁其兰没有换过居所。
只要这25年中,有任何一个乡里的工作人员翻看过卷宗,这件事情应该早就处理完成了,毕竟曾经乡里穷,现在乡里不穷了……
……
三小时半后,下午五点,飞机降落在离麻栗坡烈士陵园最近的文山机场。
“宁奶奶,我们离麻栗坡陵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现在就赶过去吧?”
下了飞机,趁机组人员在卸车的时候,陆安征求着宁其兰的意见。
夏天,天黑得晚,再加上云南也日照时间也比较长,换作冬天,怕是赶不太过去了。
宁其兰重重的点了点头,“好好好,俺们现在就过去,晚上陪一陪英儿。”
麻栗坡县在文山州下,从文山机场过去的距离大概是一百公里,大多是省道和高速,最后的路段才是县道。
一个小时左右是能开到的。
午饭是在飞机上解决的,有提前通知的空乘小姐准备了朴素的餐点,不过宁其兰没什么胃口,基本上没吃。
……
刚好一个小时后,陆安将车开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
没有惊动当地的官方组织,甚至都没惊动陵园管理人员,陆安和陈一发、石悦三人带着宁其兰一排一排找过去,最终找到了宁其兰儿子的墓碑。
赵英烈士之墓。
列在一排排墓碑中,看上去并不孤独,陵园的管理人员也会定时清理琐屑,也不脏。
当陆安停下脚步,告诉宁其兰,这是赵英的墓碑,是根据墓碑上的文字确定就是她儿子的时候。
宁其兰浑浊的眼睛看向墓碑,她是没多少文化,但,她认识自己儿子的名字!
也认识一些简单笔画的汉字,那一刻,平静了快20年的她,扶着墓碑,手指哆嗦。
双目紧闭,微微抬头,沧桑褶皱的脸上满是深沉的痛苦,落日的余晖洒在穿着深蓝色粗布麻衣的宁其兰的身上以及墓碑上,画面被一旁的陈一发用相机定格。
……宁其兰这25年中是真的哭够了,流干了所有的泪水,哪怕在这样的场景下,她呜呜咽咽,却也掉不下眼泪。
好片刻,她止住了呜咽声,趴在墓碑上,低声喃喃着。
是她老家的方言。
是妈妈对儿子的唠叨。
“儿啊,娘来看你了,33年了,终于能看到你……”
走得急,也没想太多,宁其兰其实没带什么祭品,包袱中是几件她亲手织的毛衣。
许久后,宁其兰蹲下身子,拆开包袱,在陆安的帮助下,点燃了这25年一共织成的五件毛衣。
“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能过来,冬天下面冷,娘给你织了毛衣……”
或许是毛线被点燃后的黑烟,迷了陆安的眼睛,也迷了陈一发和石悦的眼睛。
三人潸然泪下。
第406章 ‘悄无声息’?
时间一晃就是晚上。
陈一发和石悦在陵园陪着宁其兰,陆安去买了点朴素的晚餐。
宁其兰年纪大了,中午就没吃,晚上再不吃,万一身体再出点毛病,好心就成了坏事。
在陵园吃东西总不是那么个意思,所以陆安三人换着出去吃的饭。
陆安也从来都不会强求别人,尤其是不会强求这些可爱的人一定要怎么做。
宁其兰想陪陪自己的儿子,陆安就陪着她。
他的时间,真的没那么重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