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超级富豪(八爪)-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身为北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没有二话,只好帮着李老板干这件事情了。不过我可是先说好,这条件我可要仔仔细细的谈,既不会让你李老板吃亏,也不能让我们北村的村民受损失。”

“张爷,你是我们桃源乡的一面旗帜,要是张爷你带头,我们包家肯定跟着。”包九合也说,“李老板,到时候张爷和你们谈成什么样的条件,就那么和我们包家签就好了。”

“那怎么能行呢,我肯定要多给些优惠啊。”李穆对于这个包九合还是很感激的,要不是他带路,李穆现在还在做外围调查呢。

经过仔细商量以后,李穆和老张头达成了以下这么一个协议:由李穆出资建立了一个基金会,由基金会出小猪,放给平原省平原市桃源乡北村的村民们饲养,基金会不收任何的押金,小猪白送出去,但是接收了小猪的村民,必须和李穆签协议,等以后小猪养大了,就要把生猪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优先卖给李穆,同时扣掉小猪的钱。如果别人出来的价格比李穆出的价格告,那么村民们也可以把生猪卖给别人,同时把小猪的钱还给李穆。

另外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如果村民们曾经因为养牛的事情被扣过农业补贴金,那么村民们可以用这笔被扣掉的农业补贴金来当作小猪款,然后这笔农业补贴金就和村民们没有关系了,李穆自己去向农业局追,能不能追到,追到多少,村民们都不得有异议,也不能未得李穆同意就私自去追讨这笔补贴金。

这个条件一出,北村那些被扣了农业补贴金的人踊跃参与,这就等于是用那笔被扣掉的钱买了小猪——这笔钱本来他们都以为很难追讨了,就算是最后追了回来,也不知道能拿几成。现在可以直接把钱换成小猪,价格似乎也还公道,这样的好事上哪里找去?消息传了出去之后,桃源乡的人都冲了过来,还有些人伪造公文,说自己被扣了多少多少农业补贴,想要从李穆手里骗小猪,幸好李穆手中有神农公司的养牛名单,又有老张头帮忙做辨别,总算是没有被人骗了多少猪去。

现在一头40斤种的小猪,大约是500元上下,李穆最后拉了快两万头猪出去,小猪拉完了,半大不小的,长架子的也都拉了出去。要不是前一阵子黄益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猪苗回来,还真是拿不出这么多小猪来。可惜桃源乡的吸收能力也就这么多了,李穆再到平原市别的地方推广这个基金,一下子就放出了差不多5万多头猪出去。养猪场里面的发生猪瘟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黄益也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觉了。至于这些猪养大之后怎么办……李穆管他怎么办呢,这些农民自己能够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的话协议上面又没有规定李穆一定要回购。用了几万头李穆本来就不想要的猪,把罗大秘交代的事情办好了,李穆对此十分的满意。

李穆更加满意的就是,他现在手里也算是抓着罗大秘的把柄了。那个合同上面,规定了农民们不准私自找农业局去追这笔被扣掉的农业补贴。可是李穆是可以去追的,要是追不到,还可以动员农民们帮忙。也就是说,到时候罗大秘和李穆有什么不对付,李穆立即就可以发动农民们跑到省农业厅去追讨这一笔被拖欠的农业补贴。只要另外给一笔钱,相信农民们会很高兴去免费旅游的。或者不用这么麻烦,直接弄一帮工人过去,以这些农民的名义,把省农业厅围堵了。

神农公司在平原省也许可以一手遮天,但是李穆可以直接弄人到京城去,他们这汤直接把农民的农业补贴扣掉是违反程序的,在这个追求河蟹的社会,说破天也是他们没道理。如果他们要来抓人,那就更好了,李穆趁机就可以打死打伤几个,把事情闹大。到时候农业厅或者农业部为了推卸责任,肯定会把责任往项目发起人罗大秘书那边推。

如果李穆和罗大秘书一直合作愉快,或者虽然不那么愉快,但也没有到翻脸的地步,那么李穆也不会轻易把这个核武器拿出来。当然,李穆是绝对不想和罗大秘翻脸的,核武器的威力,就在于发射架上。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隐晦的,毫无破绽的告诉罗大秘,他有这么一个把柄抓在李穆的手里,要不然就不成为发射架了……可惜的是王市长那个把柄不能这么做,要是王市长知道李穆手上有那份亲子DNA验证,只怕立即就找杀手和李穆来个你死我活了。

李穆就给罗大秘打了电话,汇报自己的工作,小心翼翼的措着辞:“罗叔叔?我是李穆。现在正在平原省,现在方便说话吗?”

那边罗大秘马上就认出了李穆的电话:“小穆啊?我在家里呢,刚才正向打电话给你,问问你那边进展怎么样了。对了,上次我和你说那个事情,已经有眉目了,不过宋书记这几天太忙,上头有中央领导来视察,还没空见你。过几天可能就有空了,不过也不一定,总之这几天你随时准备着吧……要是我打电话给你,你就马上回省城来。”

“罗叔叔,从平原市回去,至少得两三个小时啊!”李穆叫苦说,“我倒是不怕,但是让宋书记等着,那就不好了。要不我先偷偷回省城去?这边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

“两三那个小时你的头!你什么车啊,这么不给力。王市长这两天情绪暴躁着呢,他侄子死了,那个女的又不知道怎么回事,全家一起跑去加拿大了。你没得到市委书记的召唤就提早回来,小心他把你叫去骂一顿,然后想法子罚你个千儿八百万的。”罗大秘笑骂说,“小穆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记得你那辆大众辉腾是军牌啊,你开了警灯踩着油门,一脚油飙上200公里,一个小时就回来了嘛。”

李穆那一辆大众辉腾现在放在省城学生公寓那儿吃灰呢,他在平原市开着的是老款北京吉普,推倒5档,一脚油下去最多就到60公里,然后慢慢加速,勉强可以到120,这时候已经抖得和筛糠子差不多了。就算开着大众辉腾,李穆也不敢在充满了大货车的国道上开到200公里啊,别说200公里,李穆开到160就不敢继续踩油门了。就算两边路上一辆车都没有的高速李穆都不敢。

“我那车没有装警灯。”李穆陪笑说。

“靠,警灯这种基础设备你都不装?”罗大秘惊诧了,“那要赶路的时候你怎么办啊?”要赶路的时候就开快一点呗,李穆想都没想过要开警灯什么的。“你这人办事真不靠谱,这样吧,我和贾宏光贾总说一下,到时候让他把警车借给你用一下。再找两辆警车开道,到了我们省城的地界,我再找两辆警车去接你。”

李穆想一想都觉得热血沸腾,长这么大了前后两辈子加起来,李穆都没有过这个待遇呢……果然权力就是好用啊。“不过应该不用这么着急,宋书记会提前一天把行程告诉我的,到时候你慢慢开回来就行了。对了,你说那边事情办的差不多了?到底办成什么样了?”罗大秘问,“钱花了多少不要紧,就是千万不要有后患。”

李穆暗骂一句,又不是你出钱,当然出了多少都不要紧了。“罗叔叔,我是先搞了一个猪牛基金会,”李穆告诉他,“这个猪牛基金会挂在子乌李氏的名下,由基金会出资向我的麻袋山养猪场购买小猪,然后送给平原市那些农民养。等以后把小猪养大了,再由猪牛基金会出资收购回去。那些农民想要拿小猪,就要和基金会签订合同,把他们被扣掉的农业补贴款的所有权和追讨权都转让给基金会。现在绝大多数被扣了农业补贴款的农民都签了合同去养猪了。”不知道这么说,罗秘书能不能反映过来呢?

“你做的好。”罗大秘似乎没有听出来李穆的弦外之音。

“罗叔叔,其实我有一点不明白。”李穆只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提醒罗大秘,“贾宏光贾总明知道把那些农民的农业补贴款扣下来,会给你造成麻烦,为什么还会硬是买通了农业厅的领导,做这件事情呢?其实那些钱拿到手,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吧?”

“哎,你弄错了。”罗大秘还是没听出李穆的画外音,老老实实的给李穆解释,“不是贾宏光买通了平原省农业厅的领导,把钱扣下了。而是省农业厅的领导把钱扣下了,然后把这件事载到贾宏光头上。神农公司是平原省农业厅的捞钱马甲,农业厅领导退休了以后都要到神农公司去当顾问的。神农公司亏了钱,他们紧张得很。在平原省你可千万不要打神农公司的主意,除了农业厅,平原省很多别的领导或明或暗都在神农公司里面有生意……好了,先这样吧,你等着我的通知啊。”

第二百八十四章.张老头告状

罗大秘的通知老不来,倒是李穆认为已经解决了的事情又起了波折。张老头那儿又要闹事了,本来李穆已经给他找了律师来,详细分析了张老头和神农公司签订的合同,然后告诉他,虽然神农公司直接从农业厅账上把张老头他们的农业补贴划走有些不和流程,但是按照那个合同,张老头的确要赔那么多钱给神农公司。而且法院根据合同,把张老头家的家具和家电拉走给神农公司赔钱,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张老头就垂头丧气的和李穆签了合同,拿了李穆十几头小猪去养,还和李穆讨价还价半天,非让李穆送了他20包猪饲料。结果过了几天之后,他又神气活现的告诉李穆,他已经打听过了(其实就是从李穆给他介绍的律师那儿打听到的),要上访去政府,要告状呢应该去法院。

世界最大的是象牙海岸的国际法庭,不过张老头不知道在哪里,所以没法子去。国内最大的是在京城的最高法院,那儿住宿太贵了也没法子去。下来就是平原省高等法院了,就在平原市里面,张老头可就有法子去了——按照张老头的说法,他可是经常进城的人,平均一两个月就进城一次呢。

“张大爷,不是我说。”李穆觉得很头疼,他拿出张老头和他签的合同说,“你已经和我签过合同了,那些被扣掉的农业补贴还有你被没收的家具家电折合一个4万5千元,都和我换了猪,现在那笔钱已经是我的了。”

本来李穆还打算要张老头挑头出来鼓动一些农民去告状,这样李穆可以从头参与,就可以控制官司的走向。谁知道老张头那儿有那等猛料,一不小心的话,就会把罗大秘带进去。所以李穆决心还是把这个官司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算了。要不然的话,李穆怎么会答应张老头那么多的条件呢?

要知道张老头的情况和别的农民不同,他是被神农公司抓了现行,让检察院当作诈骗犯告了,还是法院顾及到社会和谐让张老头退钱就行。张老头没有那么多现金,也没有什么农业补贴可以拿,结果执行庭的就把张老头的家给抄了。这是明正典刑了的,告到联合国都是张老头没道理。

“李老板,我那10头牛的赔偿款是和你换了猪没错,可是我侄子的两头牛还没和你签合同呢。”张老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呵呵笑了起来,就差没拿着个羽毛扇装诸葛成像了。

李穆追问之下才知道,张老头在南村有好几个侄子,在养牛大潮的时候全都没能幸免,各养了一到两头不等,后来当然也随着大势偷偷把牛卖了,然后被扣了农业补贴。不过这几个侄子没有张老头那么倔,眼看着在土里刨食不行,就出去平原市打工了。在李穆宣布了猪换牛计划之后,其中三个侄子及时赶了回来,和李穆签了合同,换了小猪然后卖掉了继续回去打工了。

但还有一个侄子消息不灵通,不知道这事,他原来领了两头牛,养了几个月觉得太辛苦就偷偷卖掉了,被扣了5000块钱的农业补贴——当然张老头的侄子没有这么多补贴可以扣,所以是把将来差不过7、8年的补贴都一起扣了。这也就意味着,在这几年里面,张老头的侄子干农活根本没赚头,所以他就进城去打工了。

因为老实肯干,张老头这个侄子很快就在平原城站住了脚跟,租了房子交了女朋友,还把父母都接到城里去了,一年都不回来一次,也很少和村里人联络,所以不知道猪牛基金会的事情。张老头拿着李穆给他的那个合同依样照葫芦抄了一份,不过把猪换成了钱,用三百块钱把那个侄子的追讨权买了过来。

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招……李穆想了想,好像还真没法子驳倒他。于是张大爷准备了一个星期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准备去省高院告状了——当然李穆知道省高院不会接张老头的案子,不过任凭李穆怎么说,张老头就是打定了主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定要去省高院鸣冤告状。

李穆考虑了半天要不要提早通知市政府区政府县政府乡政府公安局维稳办什么的,不过为了一个农村老头,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再说李穆在平原市也不认识人,想通知也不知道通知谁。不过贾宏光贾总似乎应该告知一下,反正李穆还要和他商量一下警车开道的事情。不过李穆晚上给贾宏光打了十几次电话,都是不在服务区,又发了几条短信,也是提示没收到。被这种冷遇,李穆就有些生气了,想想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再说他一开机,短信就应该收到了,就不管这事去睡觉了。

第二天张老头起了一个大早,本来想泡个1块钱的普通方便面,想起今天是个大日子,于是开了5块钱的高级方便面泡开,还加了个鸡蛋,吃完之后满意的打了个饱嗝,拿起打包的行李,走了5里土路到了公共汽车站等汽车。本来他是有一辆嘉陵摩托车的,不过抄家的时候被没收了。在公共汽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公共汽车就来了。他们村子里一天就只有早上有这么一趟公共汽车,所以没有车的话,只能够在外面住一晚。

到了车上,颠簸了半个多小时以后,公共汽车就到了桃源乡的乡政府所在地。张老头和其他所有的乘客立即被赶了下车,然后车主挂上牌子,就去跑有钱赚的路线去了——从南村到乡政府这条线,客源少,路途远,还不好走,要真的公交花,乡政府会亏死。可是这条线不开又不行,不开的话南村的村民要出门就太麻烦了。所以县政府只能把其他比较有利润的公交车线路的运营权和南村到乡政府的这条线路结合,勉强维持一天一趟的公交车。

看了看站台上的时刻表,张老头发现还有半个小时才有车去县城。他生怕自己要去告状的风声传了出去,被乡政府的保安队员抓走,不敢呆在车站,于是鬼鬼祟祟地溜了一圈。今天是圩日,各个村子的人都来赶圩,张老头一边走一边看,发现猪肉很便宜,于是买了几斤排骨,跑到包九合的店里,让他在冰箱里放着,等张老头回来的时候拿。

回到车站,刚好去县城的车子来了,张老头赶紧上了车,买了票之后连扯了10张车票,可惜就是没地方报销。在车上又颠簸了快一个小时,就到了县城。乡政府张老头还是经常去的,县城来得就少了。张老头有些紧张……不过其实在县城没必要下车,这一辆公交是可以直接到平原市市区的。

从县城去市区只要十几分钟,这是因为平原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变得比原来大多了。很多政策文件什么的,也是市里越过县城直接下文到乡。到了终点站,张老头下了长途车,又上了公交车。看着别人拿着公交车的卡往机器上嘀一下就能上车,张老头很是羡慕。他早就听说城里过了60岁就能够免费搭公交车,可是村里乡里县里都没这个政策,他觉得十分不满,恨不能打破城乡隔离,实现每一个老人都能免费搭公交的大同世界……虽然张老头其实才57岁,还没满60呢。

在车上张老头紧张的看着站牌名,每到一个站,他就在心里默念一次,计算自己还有多少个站下车。同时还要往站牌上飞快的看一眼,注意自己的计算有没有错误。同时张老头在心里哀叹,为什么现在的公交车都要改成无人售票的呢?要是以前,买了票之后到站不下车?售票员自然会把你赶下去的,现在可没有这个好事了,只能自己留心。

到了市中心预定的车站,张老头下了车,这个车站却不是高等法院,而是……新华书店。这是平原市里张老头最熟悉的地方,年轻时候张老头经常来买技术书籍,虽然这些书没能够是张老头出人头地,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却让张老头的两个儿子从小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气,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成绩名列前茅,虽然因为张老头太穷没有读高中,但顺利的进了不要钱还有补贴发的高等中专,现在两个都到了上海工作,工资对于桃源乡甚至平原市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本来张老头打算在新华书店买一张最新版的地图,然后根据地图就可以找到食宿的地点,也可以找到省高院的所在地。要是近的话,张老头可以走路去,要是远的话,可以搭公交车去,就算是万不得已要搭传说中的计程车,那也可以用地图来确定路程,选定路线,免得被计程车司机骗了。张老头的儿子就曾经告诉过他,自己在上海的时候一不小心搭了一辆黑出租,结果被拉着多绕了好几圈,本来只要130块钱的路,硬是出了200多块的车费。

第二百八十五章.张老头告状(2)

200多块啊!张老头现在还有好几万存款(都是卖李穆猪仔赚来的),但是听到花这么多钱只是搭了一次车子的时候,还是觉得快要发疯了。就算是130块也不应该啊!在张老头的概念中,100多块钱的车费,那是要做省际移动的,在市区里面花这么多钱?不过后来张老头知道上海虽然是一个城市,不过却是一个省级的行政单位,这才勉强接受了这个数字,不在训斥他的两个儿子乱花钱了。

总之,张老头到这里,就是想来新华书店。可是时过境迁,这个新华书店居然已经不在了,改成眼镜店。张老头顿时就混乱了,新华书店可是国营单位啊!在张老头的理念中,国营的就是永久的,坚固的,不变的,国家都没夸,你国营单位怎么先跨了呢?还便成了眼镜铺子这样的下等机构,你说变成了政府部门或者粮油店这样的民生机构还情有可原。

没有了新华书店,张老头顿时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在街上转了两圈,各种奇形怪状的商店和人流,都让张老头惊恐不已。五月底的太阳,已经十分毒辣,张老头不一会儿就把自己带来的一大壶水喝完了。他口渴难耐,又不敢买水喝,在街上观察了半天,才到一个公共厕所的洗手盆那儿接了水来喝。

喝完了以后肚子有些饿了,张老头就找了个阴凉的位置蹲了下来,然后吃了自己带来的白面馒头。吃完以后有些累了,忍不住在那儿打了个盹。睡了好一会儿,张老头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边居然扔了不少散钱,几毛的一块的十块的都有。愣了一愣之后张老头才想清楚这事怎么一回事,顿时勃然大怒,“你们这些该死的城里人!把我当乞丐了吗!我可是清清白白的人,靠自己劳动吃饭!”

在表达清楚自己理念的同时,张老头迅速的点清了那一堆钱,把这40多块钱收进腰包,同时寻思是不是以后农闲的时候来做一个专业乞丐。最后张老头还是放弃了,因为他看见不远处有几个专业乞丐对着他虎视眈眈,显然对于他这个来抢生意的很是仇视。要不是有个警察在不远处,只怕那几个丐帮弟子就要上来找麻烦了。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张老头是知道的。不过警察的制服和乡政府那些狗腿子的衣服太像了,张老头打了个冷战,连忙离开。在街上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了,张老头本来是想吃几个自己带来的馒头就算了,可是把馒头吃光了,肚子还是不争气的咕咕直叫。

没有法子张老头只好在街上找了一间最破最小的餐馆,还是被上面的标价吓了一跳,一碗面居然要10块钱!一份快餐,最便宜的也要5块,多数都是7、8块。他以为这是一家黑店,连忙离开,可是连续看了好几家店,都是这个价格。张老头只好认命了,找了一家最便宜的餐馆,吃了一份5块钱的快餐。

看着上来的不锈钢盆子,张老头撇撇嘴,要是在村里面,买一块半肥瘦的猪肉炒一大碗,加上几毛钱的饭和蔬菜,也不过是这个价钱。可是在城里面,却只有几片肉丝几块蔬菜。话虽如此,张老头还是仔仔细细的连饭带菜吃了个干净,连那一碗味精汤也喝得干干净净。吃完以后张老头刚刚出门,忽然间就觉得肚子疼的到死。连忙返回餐馆去,店主却不肯借厕所给他。要是按照张老头的性子,非把店家骂死不可,哪里有餐馆不提供厕所的道理?

但现在张老头肚子疼得要死,没工夫磨蹭,只好忍住满腹的怨气去找公共厕所。刚才没需要的时候看见了好几个,现在急着用了,却是全都不见了。忍着惊涛骇浪,张老头脸色都憋成猪肝色了,好容易在街上看见一个‘公共厕所’的指示牌,跟着指示牌走了一圈,还是没见到厕所在哪里。

难道今天就要被憋死在平原市了吗?张老头带着淡淡的哀伤想,如果在村里的话,田间地头到处都可以,随便挖个坑就行。但是在平原市,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人,地面上全是水泥,根本不能挖坑。都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可是没说活人能不能让屎憋死啊!“大爷你怎么了?”忽然有个警察抓住了张老头的胳膊。

“那个……警察同志。”张老头一阵慌乱,不知道这个警察想要干什么。

“老大爷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那个警察担心这个乡下老头忽然病发死在大街上,那可就难搞了,按照法定程序是要做隔离的。“是不是中暑了?还是没吃饭?”像这种年纪大了还要出来打工的人,警察见的多了,劳碌奔波饮食不定时不定量,年轻时候还熬得过去,年纪大了,就什么病都出现了。可是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各种卑贱,死了倒是被平等了,各种检查检测凶案排除意外排除一样都不能少。

看着这个警察还和颜悦色的,张老头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果然不愧是市里,连狗腿子都这么和蔼可亲啊。他思想斗争了半天,张老头不好意思说自己找不到厕所,那也太乡下了,只好说,“警察同志,那个……我肚子痛。”希望警察能够听得懂,一般肚子疼就是要上厕所吧?上了厕所,张老头自然也就没事了。

不过警察的思考回路和张老头显然不是一个星球的,在警察的脑海里,这个乡下老头看上去很不对劲,脸色很差…》很有可能是生病了…》他说自己肚子疼,然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这个老头生病了!要是不传染的还好,如果是霍乱伤寒什么的传染病,那可怎么办?于是警察立即拉着张老头上了医院。

医院那里当然一阵忙乱,这可是警察亲自送来的怀疑烈性传染病患者,当年闹SARS,就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医院没重视,才闹的那么大,现在可千万不能这么玩忽职守了。一阵鸡飞狗跳之下,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医生护士把张老头抓起来放到手推车上面去,一直就望着急症监护室跑。

张老头觉得不对,不就是肚子疼吗?怎么这么大阵仗?这时候他忽然间想起来,以前他儿子曾经和他说过,上海那儿有人出去喝酒,喝醉了被人骗进宾馆,第二天起来一看,腰子被人家割了!有很多有钱人大吃大喝狂赌滥嫖把腰子玩坏了,就弄别人的腰子装上去。后来又有人辟谣说,割腰子装腰子是很复杂的手术,不可能再宾馆里面完成。当然张老头齐之以鼻,装腰子他是不懂,割腰子有什么难的啊。不过不管宾馆割腰子是不是谣言,这里可就是医院,还有十几个穿的怪模怪样一看不是好人的医生,这么大热的天穿这么严实,肯定是不想被张老人认出来,难道……

“救命啊!救命啊!”张老头扯着嗓子大喊,用尽全力挣扎。

别人只当他是发病了,用力把他按在担架上,用绳子绑了起来,担心张老头说胡话把自己舌头咬了,还用棉花把张老头嘴给堵上。张老头一看这架势,恐怕不只是割腰子,明明就是要大卸八块啊!一着急,下面顿时门户大开。那些医生护士一看,我操!发病了发病了!连大小便都失禁了!这是霍乱还是肠胃炎啊?或者是更加厉害的东西?比如说埃博拉?他们更加紧急的把张老头推倒病房里面去,有好几百样检查等着做呢,疫苗都不能耽搁。

张老头在医院做无数检查的同时,巍峨壮观的省高院外面,一只巨大的石头狮子旁边,李穆正陪着贾宏光坐在一辆警用中巴上面。这辆警车当然不是用来送李穆回省城去的,而是用来抓张老头的。车上有10几个虎视眈眈的特警,个个都武装到了牙齿,什么电击枪啊渔网啊棍子啊绳子啊一应俱全,只等着张老头出现,就要一拥而上,在法院的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要把张老头抓走送回村里去。

贾宏光还在车上不停地埋怨李穆:“这么重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我电话打不通,你应该直接去我家找我啊,罗主任知道我家在哪里的。昨天晚上我4点钟就回去了。要是早些知道这事,直接在那个张老头家里把他抓住,也不用搞的这么被动。”说着他还叹一口气,后悔莫及,“早知道我就不去喝那个什么80年茅台了,他妈的根本就是酒精来的,一杯下去,从喉咙烧到胃,和喝硫酸差不多!”

李穆对此很是不解,硫酸你也喝过?不会吧?“贾总,这也太小题大作了吧。”李穆说,“不过就是一个乡下老头子,这么认真干什么啊?他到了省高院,也不过是个笑话。那几千块钱,市中级法院都不会受理,还省高院呢。”平原省的省高院,受理民事案件的金额从一亿起,当然要是8、9千万的,有路子的话人家也勉强笑纳了。两头牛5000块钱的事情,县法院都不一定会管,说不定就是排个法警给你调解调解算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张老头告状(3)

(从善如流,拼命三更)

“李老板,这事你不知道啊!”贾宏光解释说,“前几天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由中央领导来我们平原市视察,这几天听说路程安排正好有省高院。要是万一碰到了那个张老头来告状,不就糟糕了?被中央领导看见了,不要说我贾宏光,神农公司、省农业厅哥哥领导多要糟糕!”其实就算被看见了,神农公司农业厅的领导都不会有事,最多就是出点血。可是贾宏光这个具体办事的,说不定就会被推出去当替罪羔羊了。

“那个张老头是来告状的嘛,他根本就进不去省高院。在门口就被人家值班的挡回去了。就算进去了,人家也是带他到上访办公室什么的,怎么会让中央领导看见呢?”李穆安慰他说。公检法这三个单位,和别的单位不同,平时就大门紧闭,门口时刻都有人值班,除了来办事的领导车辆和警车以外其他车辆一律不准入内。人要进去,首先要在门口登记,进了大堂,还要过安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