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仙师(曾经)-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样的研读才过去半小时,三个学生就纷纷受不了了。
“不行,黄老师,你看的也太快了吧?”
“你这是研究资料么?别说你是第一次看啊,要不然我们得被打击死了。”
……
黄景耀的阅读速度真吓坏了三个小家伙,让他们旁观的都嘴角直抽。未 完待续 ~^~
第442章 像一座神话级宝藏
韩俊等人,最终还是受不了黄景耀的阅读速度转移了战场,纷纷转移到几米外另一张书桌继续研读。
黄景耀对此有些无奈,哪怕他刚才已经“解释”过,自己以前看过这些书籍,这几个小家伙还是受到影响,那也只能让他们转移了。
重新投入研读中,读着读着,黄景耀突然就因为一篇论文而神色大动。
这是一个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博士的论文,其文中阐述的内容,和再生医学药物诱导肢体再生无关,反而是在阐述,以干细胞疗法来抵抗人体衰老,从而研究人体长寿的论文。
虽然和黄景耀自身查询的目标不一样,但这论文内容还是让他惊叹起来,他都差点忘了,干细胞的确不只是可以研究再生医学,还有延寿,其也占据着极大的比重。
或许说他差点忘了有些不准确,而是刚才他一直被断肢重生这样的概念笼罩脑海,一时间没想起延寿这第二个大命题,被这篇论文提醒后,他才再次激动起来。
延寿,延寿啊!
人会衰老,彻底的衰老后离死也就不远了,延寿,其本质也就是抗衰老,衰老的本质是什么,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表现为结构的退行性变和机能的衰退,不过人体衰老所表现的组织器官结构退行性变和机能降低,其本质就是细胞衰减,而细胞衰减又主要是干细胞衰减所致。
就像之前研究血液时他回想过的,老年人体内造血干细胞会比年轻人少很多。功能也弱。这就是一种干细胞的衰减……
反过来说。你的干细胞不衰减,细胞就不会,从而人体组织器官等也不会,不会,就是不衰老,从而不老!!
一般人自然是抗不过逃不脱自然衰老过程,因为一般人体内组织细胞,都是在自然规律内。可黄景耀体内的干细胞呢?这明显是不科学的存在,已经处于一种医学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所以在看到这论文被惊的想到这方面后,他都再次错愕怀疑起来,他自身理论上££点£小£说,。≤。o◇已经可能是有断肢重生能力的非正常人,那么寿命呢?他体内的干细胞这种非正常状态,不会轻易衰减吧?一直保持这种爆炸性爆发能力下,以后难道还会不老?
一想到这里,他都再次无语起来。
今天第一次研究自己的身体,接连带给他的冲击太大了。
也因为这一阵子读了很多书,黄景耀一开始忽略某方面时。还没怎么留意,现在想到了。脑海中同样浮现了很多东西,据他所知,世界上有明确记载可能是最长寿的一位存在,就是清朝时的李清云,那位老人的寿命到底如何,有两说,一说是活了256岁,从1677年活到1933年,另一说是活了197岁,从1736年活到1933。
好吧,不管哪一种,这的确是远超普通人的寿命,超出一般人想象的。
想起这些黄景耀都忍不住有种感慨,若那位还没死,能研究一下其体内干细胞状态,说不定就会有大收获。
诡异的念头一闪即逝,黄景耀又哭笑不得起来,他怎么会想起那些时,自然而然有种想研究的冲动?
这主要还是他体内细胞层面的表现太夸张,太不寻常,一时间也没法研究掌握透彻,受到影响后自然而然就想多研究参考,多加深了解吧。
不管怎么说,那位活了近二百岁或者256岁的长寿老人,其体内干细胞恐怕也是非常缓慢的衰老姿态,指不定造血干细胞也会非正常分裂。
“难道我还真能衰老的极为缓慢,若是那样,除了要研究再生诱导药物外,也要好好尝试下,看能不能把我的细胞组织转移到其他人体内,从而减轻其他人的衰老病变了,能成功,意义简直无法想象,不能成功?似乎也没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神迹一类。”
断肢重生,不老等等,本就是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事。
干细胞抗衰老,科学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却很难。
首先你要明确一个概念,你是用自身的自体干细胞抗衰老,还是引用别人的抗衰老,自体干细胞,出自你体内,不会被你的身体免疫系统排斥,可以自然存活发挥功能,问题是等你老了,体内干细胞数量功能都在降低,衰老,因此来自你自体的干细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比如把脂肪骨髓中的干细胞取出,注射到面部上,可以延缓面部衰老,面容青春常驻,但你体内器官却在加速衰老,没什么意义,除了爱美的女性可以试试,其他又有什么意义?甚至爱美的女性们这样做也有着极大的坏处,脸上年轻了,身体其他器官快速老化,也就会老死得更快。
借用别人的,比如一个老年人借用另一个年轻人的干细胞抗衰老?
因为人与人的差异,你的自身免疫系统会排斥,消除对方的干细胞。
医学上也可以抽出一些间充质干细胞减低免疫排斥反应,但这些最多一个月后就自然消融,没办法像取自你自身的干细胞一样长存。
干细胞抗衰老的最重要难题,就是这两类。
黄景耀若想尝试,一样绕不开这两个点。
他若想尝试着利用自己体内的干细胞,去影响其他人再生,一样绕不开自己的干细胞被其他生命免疫系统排斥的特点,能不能做到消除这些影响,现在没一点把握,只能是试一试。
但如果这能成功,意义就真的太夸张了。
能成功的话,断肢重生,青春常驻,不老等等,仿若神话传说里才有的神迹奇迹,几乎都可以以科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这些也可以公布出去,别说什么诺贝尔医学奖,就是弄一个超越诺贝尔奖的黄景耀奖,都是轻而易举的。大千世界,不管是各国政要还是超级富豪,谁能扛得住断肢重生、不老的诱惑?没人扛得住!
当然,这就是想想了,他可以以自身干细胞做药引,做到那些,这种事也是绝对不能轻易公布,只能私下里偷偷摸摸给自己身边人尝试下就行了的,不然,他绝对会被全世界人类联合起来把他切片研究保存的。
他的身体还真是越研究,越感觉到这宝藏太大太丰厚了些,像一座神话级宝藏,让他都有些战栗起来。
第443章 崛起的外省生
时间一晃又是几天后,黄景耀持续研究着干细胞各种深层知识时,景文高三生也迎来了第二次考试,这也是高三前半学期的期中考试,算一次大考,他都不得不暂放下了研究,全力为这次考试做准备。
今年的期中,没有什么多市联考了,去年一次次联考下来,看黄景耀带两个底子很差的班级一步步快速追赶、持平,超越,再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东华省的几大高中名校也被事实打击的无力继续了。
毕竟今年的景文,谈到学生底子比去年何止好了一点半点?文理科第一次考试就有一二十人接近北大清华线,还拿什么去竞争较量?
不过就算没有多市联考,因为景文本就在同州市内,得到的试卷还是同州市教育局所出,和同外、同三这两个老牌名校一样,所以这考试一样能清晰对比出什么。
为期两天的期中,在景文内不管是组织还是事后阅卷都很轻松,谁让这里只有六个班?
考试结束的当天晚上,黄景耀就拿到了第一手资料,高三级主任关保国是在晚上九点多跑着来到了黄景耀家里,敲门后刚一进来,就大笑着扬起了手中笔记本,“校长,大喜,大喜啊。”
“成绩整理好了?”黄景耀眼前一亮,踏步迎上来时,连唐文静也快速走来观看。
“文科班还是杨冲够好,你看,这次总分竟然达到了685的高度。比上次整整提升了21分。太好了。这可是按照高考时难度出的试卷,今年高考也是三年来最难的一次,这样的分数放在高考里,也算得上极为出类拔萃了。”
关保国笑着把笔记本递给黄景耀,眼中脸上全是激动,怎么能不激动,杨冲685的分数含金量太高了,今年高考难度大。文科班省状元孙志强,高考也只拿了694分,榜眼赵安乐是687,探花李萌萌686!
难度相当的试卷里杨冲这685的含金量,已经媲美那个阶段了。
就算景文因为班级少,批改试卷批改的快,到现在同外、同州三中等高中们也应该没有统计出成绩,可不出意外的话,杨冲的分数也足以冠绝同州市文科生了。
去年同外第一人方程辉,就是排在全省第17。总分672。
今年呢?今年只是刚开始,关保国也早知道同外、同三内的学生们。上次月考类似难度里,文科班最好的学生也就是650左右的成绩,还不如上次的杨冲考得好。
这也不奇怪,杨冲本身就是东华省内的学生,高二也是绝对的尖子生,来了景文后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在经过天赋提升,以及相应的努力,他上次月考664的分数已经比高二期末时好了不少,这次又稳步学习提升,拿到现在的成绩,很正常。
“这小子不错,很不错。”黄景耀也在关保国笑声里接过了笔记本,看一眼,就大笑着赞扬。
期中考试文科班最好的是杨冲,第二人则还是上一次的方晓婷,总分678,和杨冲的差距还扩大了些。
不过第三人,就不是上次的第三了,而是上次的第五,来自青宁省的张世林总分674。
第四人依旧是外省学生,来自安南省的寇斌,总分672!
上一次文科班前十里,七个本省学生,三个外省,这一次则是五五对分,五个省内五个省外,明显的变化也足以说明那些外省学生在长期适应后,已彻底熟悉了景文的一切,可以全心投入学习中了。
八月二十入校,现在十一月七号,他们能完全适应,也不奇怪。
“杨冲、方晓婷虽然还是第一第二,甚至可能是全省文科生的前二,但下次就不一定了,张世林和寇斌他们追的很紧啊,这批外省的开始崛起了。”又赞了一声,等黄景耀视线落在那一群外籍身上时,马上又摇起了头。
外籍里,考得最好的还是韩国的崔多妍,这些是一目了然的,比如其语文竟然及格了,96分,英语141,数学51,文综96,总分加起来也有384,。
这样的成绩很不错,很好了,让黄景耀都有些小惊喜,崔多妍以前是纯正的韩国人,汉语就算在来景文之前就有一定底子,但那底子也并不是多好,语文考及格,这可是国内的高三生语文考试啊,真值得狠狠夸奖,文综更不用说,以前他都是学的韩国历史地理,这次文综96分,一样不差。
但外籍里,也就是这一个小姑娘进步很大,其他的还是马马虎虎,几乎没什么进展。
李彩恩语文62,比上次翻倍,英语127,数学31,文综48……
月岛七草语文51,英语122,数学35,文综78。
美国的约书亚?戴维斯更加搞笑了,语文35分,比上次的9分要好出太多太多,但他的英语竟然降低了,上次拿了91分够少了,这次不及格,78!
来自英国的两个外籍一样如此,英语比上次还考的更少,和约书亚差不多。
林林总总,这一批外籍在大方向是提升的,只有本身母语就是英语的约书亚几个,才在英语上栽了跟头,越学越倒退!
这猛一看去不可思议,几个生下来就讲英语的家伙,真这么笨?可这就是事实,事实是他们在学习中美式思维、英式思维等,越学习越感觉到和国内英语的冲突大,搞得他们一脑子浆糊,很多原本会的东西,一到考场就开始纠结到底是以前的对还是现在学的对,浆糊状的时候就容易搞得混乱。
就像是考驾照,本身从没开过车的,教练教你什么你就死记硬背,反而容易发挥的好,容易考过去,真让开了十来年的老司机去考,平时养成的习惯和考试要求冲突时,你总是会不知觉不自然的做出十来年养成的动作,从而挂科。
黄景耀在之前调教那些高一高二时,也会抽出一定时间去接触高三生,接触多了他自然知道约书亚几个的纠结,不过这纠结,还真需要他们自己学会解开,没办法通过外力强势扭转。
“按照目前的趋势,国内学生都不用担心了,这几个外籍里崔多妍已经有了384分,等期末试再提一提,进入后半学期真正爆发,到时估计也能上国内的一本线,就是约书亚几个得尽快调整一下他们的状态了,不然还真有些搞笑。”
第444章 难道那位听到了他的心声?
约书亚?戴维斯最近一直郁闷,很烦躁,每天走在校园里就算身边一切平常,其他学生只是好奇于他这美国人多看两眼,他都会自主觉得那是各种嘲讽和讽刺。
这也不能怪他反应过敏,谁让接连两次考试他都在英语上栽了跟头,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家伙,到了这里的考场竟然比大把大把的国内生都考得差,期中考试比起第一次月考还有倒退。
这个的确太打击人。
可他真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差,而是对于景文传授的英文,不管怎么看都怎么别扭,还有些接受不了,为此他都刻意研究了一些国际上对国内英语的评价,很多人都称这是Chinglish,而不是English!
国内的英语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在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言思维方式和文化影响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
随便举个例子,我没有男朋友这句话,约书亚自己以母语表达,是Idon’thaveaboyfiend。但若用国内方式表达,就是Ihavenoboyfiend。
一个是don’thavea,另外是haveno,差别太大。
再如一些词汇,如ofcouse,他都觉得国内学生老师使用这个词的频率太高了,老师若问这个周末你回家么,学生可以很正常使用ofcouse,问题是在他了解的英语中不会这么回应的,这个单词还隐含着“当然,难道你觉得我是一个傻瓜么?”的意味。蕴含着挑衅,而类似普通确定性回应,怎么可能去主动挑衅对方?
林林总总,越学越觉得尴尬,和自己正常认知区别太大,他都觉得老师们教的是错的。学得越多错的越多,受不了那种差异,偏偏国内又是按照那些错误方式来考试,他成绩越来越差也就不算奇怪。
可这种成绩差对应他出身美国,英语是他母语的背景,就似乎成了一种莫大讽刺,讽刺的他心下不止一次冒出回国的念头。
当然,那也只是冲动,他还不会真做出离开景文的决定。来景文,他不是对国内高考有多大兴趣,也没想过在那样的高考里证明自己,他完全是冲着黄景耀能教导出王亮那样的世界奇迹,想成为王亮那样的人而来,就算他没有王亮那种天赋,但若能成为比王亮差几等的,也绝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成就呢。
在黄景耀手下做学生才有那种机会。那他怎么可能只因为这一点小挫折就退缩呢。
更别提他来景文后,真正开始了解接触。反而也开始被这里吸引了,最主要的就是历史,他被这个国家庞大浩瀚的历史给震撼了,产生了深深的兴趣,众所周知美国历史有多短暂,向前推几百年还没有美国。
这个国家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秦始皇那样的大帝。在他读到学到那样的内容时,简直对那位大帝佩服的五体投地,成为那位的粉丝了。他对那位的崇拜崇敬,不是说对其扫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震撼,严格说来。现代的美国已经是独霸全球,比起当初只在东方雄霸天下的那位,……
他佩服乃至膜拜的,是那位大帝竟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书同文的眼光和见识,还真的执行了下去,这才是他心下觉得那位超越西方各种大帝的关键,没有书同文,诺大东方几十上百种文字语言,若持续按照春秋战国那样的形势发展,恐怕也会发展成欧洲那样,大小国度林立,根本一统不起来。
春秋时各国也都是几百年历史,被秦破灭大一统后,就算秦王朝很快崩塌,可随后也再没有出现众国林立的局面,而是被汉王朝取代,这里面绝对有书同文的关键作用。
欧洲的英法意德等国家,为什么从远古到现在一直都是大小国截然不同,就是他们历史上没有出现如秦始皇那样的超越性大帝,来一个书同文,坚持几代人,否则现在怎么样还真的难说。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多牛?横扫无数国家,然而那些国家还是很快又恢复轨迹,还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不是被他统治后就真成了马其顿不败的疆土。
也不只秦始皇,那位大帝只是他最佩服乃至膜拜的,随后的各种国内历史,一样让他大开眼界,深感震撼震动,震动于这么民族的韧性,几千年来这个民族起起伏伏,有不止一次波澜壮阔的腾飞期,但也有不少次差点灭绝,可他们还是一次次趟过黑暗走出,就是近代史那一段,一样让他看的震撼不已,近代史的这个国家简直惨不忍睹,但这才多少年又成为了全球性大国,还在不断上游。
这和其历史上五胡乱华之类黑暗期轨迹何其相似?
曾经能一时崛起的国家,在西方不要太多,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等,也都是短期内横行全球的,但这些国家民族一旦衰落,有几个能重新崛起?对比汉民族不管在历史上衰弱的多么夸张,黑暗的多么惨淡,要不了多久又能站起来,这种近乎百折不饶,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差点让他为之着迷。
这也几乎是全球独一份的。
在这里学得越多,他都被这个散发着无穷魅力的国家和民族给俘虏了,冲着这份喜爱和痴迷,他也不会轻易离开景文的。
现在的他,虽然不习惯国内教育制度,还不适应各种生活节奏,甚至对国内英语各种吐槽,但他真想继续留下,去努力接受尝试习惯,到现在为止,让他略感幽怨的就是进了景文这么久,都还没好好接受过黄校长的鼓励和引导,可他也知道,这不是黄校长的错,而是他自身连普通话读写都还没掌握好,交流可能都有问题,那还怎么深入了解?
“嘲笑就嘲笑吧,不管如何,我会好好留下来的,如果能早点被黄校长提点,那就更好了。”
走在校园中的约书亚又看到从他身侧擦肩而过的几个男生多看他几眼,这也让他脸皮微热,可随后他就咬着牙给自己打气。
打气声落地,一阵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等约书亚抓出手机一看顿时大喜。
黄校长?难道那位听到了他心声?就是这一个来电,约书亚就变的精神抖擞,还有些小小的颤抖了。
第445章 用不着这么坚持吧
“校长。”
片刻后,等约书亚到了办公室,刚一进门就恭敬的开口称呼,黄景耀随着话音放下一本书,笑着看来,“看来你的精神状态不错?怎么样,没被成绩影响到吧。”
这么一问约书亚也愣了,而后急忙摇头,“校长,考试成绩我是挺在意的,也的确很受打击,不过我想校长一定会帮我提升的。”
黄景耀指了指身前,“坐吧,先坐下,给我说一下你自己的感受,主要是国内的英语。”
约书亚落座,更快速直白的讲解起了他的看法,就是在他看来,国内英语太多差异化,和他本身所学不同太多,他觉得自己学这些英语也没什么用,反而类似于一种误导……林林总总讲解后约书亚才苦笑道,“校长,我的看法就是这些,而且我觉得,这样的英语似乎没多少学习的必要性。”
黄景耀大笑起来,笑声听得约书亚一阵错愕狐疑。
“不错,你的普通话现在也算流畅了,刚才那样子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没有多明显的咬字不清,错用的词语也少了很多,表现很不错。”
黄景耀先是夸奖了约书亚一通,在对方目露欣喜时,他才道,“至于国内的英语,是不是有学习的必要,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它或许对你没有直接帮助,甚至还是一种误导,可你还是很有必要学一学。这不是为了让你在考试上拿多少分,而是让你快速理解中国式思维的最好方式。”
国人学习英语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还是能掌握这门语言,做到和国外的人交流。乃至阅读书籍等各方面的事时。没有障碍。
约书亚则早达到了众多英语学习者的最终目的。
但他去学也有其他好处。就是更快了解中国式思维是怎么回事,了解中国的语言表达方式,直接让他理解普通话时难度自然很大,但学习国内式英语难度则低了很多。
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时,约书亚才眼前一亮,兴奋的拍了下手,“是啊,我怎么忘了。这的确是个好方式。”
“你之前两次考试英语分数低,主要就是不习惯,心里也比较排斥这种英语,但不表示你没能力,那是你的母语,只要扭转下心态,改变之前的局面也不难,至少你比国内学生多了很多优势,他们单词量最丰富的,也远不及你……”
扭转约书亚英语成绩并不难。只要他心态变了,不像以前那样排斥和不认同。真心去学,以他的底子学起来有障碍,不如国内学生那样呈白纸状,可以任意书写,但他的优势也是极大的,单词量谁能比得上?阅读能力也一样是远超国内学生的。
如何扭转,这是黄景耀最擅长的,找到一个突破口后言辞由此展开,等约书亚从办公室离去时,这小子精神状态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解决约书亚后是其他几个母语是英语的外籍,谈了一个多小时后,黄景耀在最后一人离去时才掏出根烟点了起来,处理这些他倒不累,只是觉得有点好笑,然而一根烟才点上,办公桌上就响起了手机铃声,黄景耀低头看了眼,发现是陌生号码,一时间倒有些犹豫,陌生号码他接过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不知道什么人从什么渠道打听来他的电话,拉关系或者邀请,接的多了他对此都有些抗拒。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接通了手机,下一刻一道清脆的话音才响了起来,“喂,我是白颖,你还记得我是谁么?”
白颖?
黄景耀愣了下,才想起这是十一时去东海市,高铁上的邻座女孩,对方怎么会有他的电话。
“是你?你怎么会有我手机号。”笑着反问一声,黄景耀才道,“难道你还真去艺海娱乐了?”
“你怎么知道?嘿,我都差点忘了韩董和你可是好朋友,我也不算是进了艺海,只是去了解了一下,目前还在考虑,不过不管怎么说,你都帮我了那么大的忙,我从东海市回来了,想请你吃顿饭谢谢你。”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韩董给我手机号的时候,我问他他还不说,让我自己来问你。”
白颖娇嫩的话音又响了起来,听得出这位情绪很兴奋,但想也知道这是正常的,本就做梦着想拥有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生活,以前最多幻想下能不能成为模特,现在好了,直接接触到了真正的娱乐圈,娱乐公司董事长,对方对她还颇为看重,说是愿意的话,可以让她签约在艺海娱乐,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再出道什么的。
她目前就是在考虑着要不要走这条路,而这样大好的机会,也绝对是黄景耀带给她的,在考虑中她也特别感谢对方,加上那次高铁上黄景耀还帮她缓解了腹胀疼痛,就特地从东海市回了同州。
就是黄景耀听了这些有些无奈,“不用这么客气,我可没主动帮你什么,你想谢,去谢韩董就行。”
这种吃饭就算不是拉关系搞应酬的请客,他一样没多大兴趣,直接选择了婉拒。白颖在被拒绝后又一而再劝说,黄景耀被搞得略感头大时只能在又一次婉拒后找了个正忙的借口挂了电话。
然而几分钟后,手机又响了起来,看一眼还是之前的陌生号码,他就苦笑起来,用不着这么坚持吧?
手机铃声顽固作响后,他还是再次接通了。
“你这人,我又不是倒追你,只是想谢谢你,好郁闷。”白颖带着小抑郁的话音响起,黄景耀也有些无言以对,失笑声响起时,对面白颖也笑道,“对了,你不是医生么,我这里可有个好东西,本来想着等你来了后再送给你当惊喜的,现在只能提前说了,你知道伤寒杂病论么,医圣张仲景的传世巨著,你应该知道的,我这里好像碰到了一本已经失传的抄本,恩,外面公示的伤寒杂病论里,并没有我这里抄本上的内容,就是不知道这抄本是真是假……”
黄景耀听得都猛地瞪直了眼,伤寒杂病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那是国内历史上数得着的医学上的鸿篇巨著,医圣张仲景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
第446章 你这算不上丢脸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在医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不过在张仲景著出伤寒杂病论的时期,书籍的传播还只能靠手抄,流传起来十分困难,过程里这医学巨著是遗失了不少内容的。
现代人看到的伤寒杂病论,基本都是张仲景去世几百年后的宋代整理整编,再校订发行的。
理论上,一般人想得到一些已经遗失上千年的手抄医书很难,不然伤寒杂病论这医学巨著早就被补全了,可理论归理论,有时候一个人运气好起来,也很难用理论去推断的。
黄景耀自己学医有一段时间,也有一定的进展,对于那位医圣的巨著自然有着不小兴趣。
在白颖一而再邀请下,哪怕知道对方手里只是有可能是伤寒杂病论遗失篇章,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去吃顿饭。
但黄景耀没想到的是,自己才和白颖约好,十几分钟后就又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竟然是同州市局一位副局长打来的。
“黄校长,在忙么?我是郭应山,不知道现在说话方便么?”
随着郭应山客气的言语,黄景耀也笑道,“我这边也没什么,郭局,怎么想起给我电话了?”
他和郭应山不熟,以前就是见过一两次,那还是左半球铺展中随着市委领导们带他查看各地,偶尔会有市局里的人出现,被领导们当着黄景耀的面指示一定要对左半球做出详尽的安全保卫措施,那个过程里认识了几个市局领导,包括这位。
“是这样啊。黄校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