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至尊西游系统-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整六百年煅烧,恐怕早就焚为灰烬了。
只是西天如来一直让大威德菩萨在此看守,并未将他召回灵山,因此墨非到底是生是死却不好说。
大威德菩萨思量了一阵道:“若墨重明心生佛性、迷途知返,或还有回头之岸,但若是心中杀性不减,即便是现在不死,也终究难逃一死。生生死死全在其一念之间,阿弥陀佛。”
西方教人物就是如此,弄不清楚的东西就用一番故弄玄虚的诳人,出家人不打诳语,如此而已。
……
长安城十二道街都让明心楼伙计们寻遍了,也依旧没找到袁守城。
漱玉心中疑惑不定,暗付世间是否并无此人?
漱玉心思灵巧,没去钻这牛角尖,寻思不如先从泾河龙王那边着手,因此便又去了泾河。
先天七十二变姑娘已经悉数学会,飞到泾河以后化成一条白鱼游向泾河龙宫,刚到龙宫上方就听到一阵吵闹声。
“那东海小公主敖明心跟墨重明不清不楚,如今已是残花败柳,儿啊,你何必非要找那不知廉耻的女人。南海公主未必就比她差,且南海龙宫又靠近观音菩萨的清修之地珞珈山,与西方教向来交好,若是你娶了南海公主,日后定能到西方教成菩萨之职。”
“父王,孩儿不喜欢南海公主!孩儿如今日夜苦读,不信在学问上就超不过那墨重明。”
次啦一声撕书声。
随即又有杯盘落地摔碎的声音。
“做什么学问不好,便要去看墨重明的著述《知行策论》。”
“孩儿若是连他的书都没看过,又何谈胜过他?”
“哼!墨重明那厮已经被如来佛祖镇压六百年,恐怕早成了一具枯骨,跟一个死人叫什么劲儿?东海小公主以学问不如拒绝你,不过搪塞之词,那残花败柳早该跟墨重明那妖孽一并被处死,方借为父心头之恨。”
“父王……”
“不争气的东西,给我滚下去。”
漱玉绕过梁柱,往泾河龙宫大殿里窥探,就见一名年轻龙子悻然退出,白胡须的龙王正在捶胸顿足。
这白胡须龙王正是泾河龙王,先前曾带儿子到东海求亲,但却被小公主敖明心给拒绝了。
本来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偏偏那东海龙王敖广也不添一句好话,只说小公主的事儿做不了主,把泾河龙王给搪塞了回来。
泾河龙王气不过,甚至恨得牙痒。
自己的儿子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哪点比不上猖狂的墨重明?
该死的囚徒!
泾河龙王骂了一句,又抬脚踩了几脚已经被撕成两半的《知行策论》。
“颜面扫地,颜面扫地!当日如来佛祖就应该把墨重明那厮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让他永世不得超升。还有敖明心那小贱…人,我儿哪配不上你。”
漱玉在龙宫上方的梁柱默默看着,半晌后才离开。
回到岸上。
面对奔涌的泾河水,姑娘眼中渐渐聚集了一道细微的冰冷之色。
污辱小公主她不觉得什么,但污辱墨非那就不行了,自墨非当年以后他哥哥眼盲,又传她仙术,她便在心中立誓有生之年都尊墨非为主。
那么泾河龙王这番话就要付出点代价了。
她牵动嘴角,冷冷一笑。
这一笑就等于判了泾河龙王死刑。
“没有袁守城么?必须有!”漱玉捡了一粒石头轻轻扔进泾河水里,然后转身离开。
两天以后长安城城南便出现了一个挂摊。
挂摊招牌上几个大字:
神课先生袁守诚。
前面摆了一张小桌子,放着笔墨纸砚,铺了一面画后天六十四挂的黄布。
算卦先生几缕微须,头戴方巾,手里握着鹅毛扇轻摇,形象有几分像是诸葛亮,其实这就是漱玉变化的。
既然没有袁守城这人,那她就变出来这人。
反正必须有。
跟泾河龙王的赌斗也必须有!
她坐在长安城城墙下摇着鹅毛扇,目光偶尔从进城的人身上扫过,快晌午时见到一名富商模样的人,忽然其实用鹅毛扇挡住了富商去路。
这富商其实是泾河龙宫的夜叉所变化,泾河不想东海那样东西应有尽有,很多东西都是凡间采购的,这夜叉专门负责此事。
他熟知凡间礼仪,说道:“我着急到城里买东西的,没时间算卦,请先生让开去路。”
“阁下此去长安城怕是要有牢狱之灾,还是不要进城的好。”
夜叉哈哈一笑,这不是扯淡么?他只是才长安城采购日常用品,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违反人间律法之事,怎么可能会有牢狱之灾。
“先生风姿伟仪竟说出此等神棍术士的套话,看见只是徒有其表,请恕在下不能奉陪。”
“哦?”漱玉淡笑。
……
(本章完)
第421章 行妙阵十三
泾河的夜叉进入长安城以后,买茶叶时从钱囊中哗啦倒出来一锭银子,官府的库银,因此立刻就被抓了。
钱囊中为何会有官府库银?
夜叉煞是费解,但不管怎样他都被押入了大牢。
他并没有做任何的反抗,任凭巡捕要进大牢,心想到夜里逃跑便罢了,这次自认倒霉。
只是那位“袁守城”先生……
待到半夜夜叉缩小身躯从木栅栏的空隙转出来,愤愤然飞回龙宫。
泾河龙王在龙宫正堂喝酒,漫不经心地瞥向夜叉,说道:“混账东西,去一趟渭河都磨蹭到半夜三更。”
夜叉愕然。
他明明没去渭河。
“龙王您记错了,您不是派小人到长安城去买茶叶茶具等物。”
“你这混账东西装什么糊涂?”
“小人确实不知您的意思。”
泾河龙王猛的起身踹了夜叉一脚,气冲冲道:“还要本王给你提醒?你从长安城赶回来时说遇到渭河鱼婆,鱼婆近日偏要分娩产子,因而借我泾河龙宫的镇宫龙珠做安胎之用,几个时辰便还回来,忘了么混账。”
“这……这这……小人到长安城买茶叶时,不知怎的钱囊中竟倒出一枚官府的府库之银,就被抓了起来,这是刚从长安大牢里逃回来。”
什么!
泾河龙王猛然瞪起眼睛,死死的揪住夜叉的衣襟。
“你说带走镇宫龙珠不是你?”
“不是小人……”
“糟了糟了,定然是有妖怪变成你的模样来来骗咱们泾河的龙珠。”
夜叉眼珠一转,前前后后思量了一番,觉得是白天遇到的算命先生“袁守城”做了什么手脚,先向泾河龙王叙述了白天之事。
龙王阴着脸捋胡须道:“袁守城定是趁你不注意,在你钱囊动了手脚,栽赃嫁祸,又趁你被关入大牢,变成你的模样来龙空骗取龙珠。哼,好狡诈的贼子。”
“此事该如何处置?”
“你可记得那袁守城的模样。”
夜叉思量了片刻道:“小人还能记得起来,那人仪表着实不俗。”
“道貌岸然而已,现在便带本王去长安城找他。”
“得令!”
夜叉又点百余虾兵蟹将,带着龙王到长安城里找“袁守城”寻仇,因是到了晚上,也没有变成寻常人模样。
一片乌云掠过长安,夜叉探着脑袋向下观望。
大约将到长安皇城时,就见一人策马奔腾,身上珠光宝气,还有隐隐约约的龙气,正是白天所见的“袁守城”。
“禀告大王,正是此人。”
“这贼子真是好大的狗胆!”泾河龙王恼怒不已。
他心想若“袁守城”这贼子骗了镇宫龙珠就跑了,说明对他泾河龙王还心存敬畏,如今安然在长安城策马,显然就是把他当成了掌中玩物。
贼子猖狂!他咬牙切齿骂了一句,化成巨龙本相便扑向“袁守城”。
昂的一声龙吟。
狂风骤起。
马先受了惊,把“袁守城”颠了下来。
泾河龙王龙头一摆把那匹马撞在旁边大树上,须臾就毙命了,而他则登眼盯着在地上呻…吟的“袁守城”。
就在这时又一人纵马而来,从马鞍上跃起,一锏打在泾河龙王的龙头上,然后把“袁守城”护在身后,怒目直视化成巨龙本相的泾河龙王。
这人在唐朝非常有名。
正是有“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洲六府”之称的秦琼。
此时秦琼已然年老,白发苍苍,但眸光含敛如水,气势更不曾减了半分,即便是面对龙宫也依旧如此。
秦老将军持锏指向泾河龙王,厉声呵斥道:“孽龙,休伤我主!”
“你是何人?”
“左武卫将军秦叔宝。”
其实秦老将军此时已经翼国公,但老将军征讨天下时每战必先,更喜欢左左武卫将军的称号。
泾河龙王也曾听过秦老将军名号,微微一怔道:“将军称此人为主……”
“他正是我大唐太宗皇帝。”
这句话差些让泾河龙王喷出一口老血。
完了!
像唐这种大国,人皇的地位是比龙王要高的多,且有紫薇大帝庇护,他龙王带兵私入凡间本已经有罪,再加上袭击人皇,基本上就难逃剐龙台一刀了。
艰难地转过头看向夜叉:“混账东西!这就是你说的贼人袁守城!”
“他……他……他是袁守城。”
“你这畜生真是害死本王。”泾河龙王龙头一卷,一口把夜叉给吞进了腹中,连身体带元神。
……
啪的一声。
棋子按在了檀木棋盘上,拈着翡翠棋子的手指在灯光显得格外纤白。
但这样的手指在六百年沧桑里已经沾了不知多少人的血,她落一字,或许就是填下去几十万人的生命。
这是漱玉的手。
西游世界的历史进程跟现实世界的历史会有偏差,但这双手硬生生把偏差全部给扶正了过来。
西游世界曾在隋朝之前出现过一个叫“宁”的朝代,为了保证历史是按照墨非给她所留书信“隋唐五代十国”来发展,姑娘调教了一位类似于人屠的白袍将军,在一年内把宁朝给灭了。
灭国之战,光士兵死亡就60万!
天资越高、越聪明的人大多心性有些薄凉,漱玉便是如此。
为了完成一些事,她可以视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当然她其实也很喜欢与天下博弈的感觉。
但这会设计杀泾河龙王,让漱玉感觉索然无味。
老龙王太愚蠢了!
这计谋非常之粗糙,只是漱玉变化成所谓的“袁守城”,名字用的是袁守城三字,模样却用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模样。
本来后面还有很多计谋的……
没想到泾河龙王竟然如此愚蠢,差不都差,就去袭击唐王李世民。
“这么粗糙的计谋都看不穿,活了几千年都活到狗身上了么?冲动易怒,气量狭窄,连脑子都还这么不够用,我算计你都觉得丢人。”
漱玉又按下一枚棋子,“连夜叉你也给吞了,他就没想,他如果不死的说不定还能给你作证么?
真是一点脑子也没有啊,难道龙族的智力都这么低下?”
其实即便泾河龙王没吞夜叉,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漱玉根本就没给他留活路。
……
(本章完)
第422章 有女姜如意
三天之后泾河龙王的脑袋从天空掉下来,长安城还下一场短暂的血雨。
天降异相,百姓人心惶惶,同样也惊动了大唐朝野群臣及唐王李世民。
从马上跌下来、受伤不轻的唐王,与群臣商议,以为这是早年征战天下杀孽太重,因而获罪于天。同时天下僧尼又联合上奏劝唐王李世民广行善事。
诸多原因使唐王李世民废除了《沙汰僧道诏》,并在长安城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水陆法会祈福。
而此事影响之大不可估量。
先前高祖李渊建唐,奉太上老君为先祖,提升道家在华夏土地的地位,同时抑制西方教发展。《沙汰僧道诏书》的颁布更是诸多僧尼还俗,几乎快要把西方教挤出去,西天如来都因此惶惶不安。
而此诏书一旦废除,西天如来自然急于在华夏土地重新播散西方教,便派遣观音菩萨降临水陆法会,促成了在大唐传播大乘佛法的事宜。
也就是唐僧取经之事!
这日漱玉依旧在明心楼下棋,没人知道此事全都是姑娘布的局。
下人送来一盏茶,她刚端起来就让去换成了酒,一杯接一杯的喝,深邃的眼睛里渐渐露出温润光芒。
“公子,你让漱玉办的事已经全办好了。”
棋子啪的落定,一局收官。
随后登上明心楼二楼下外眺望,看着唐僧出了长安城。
……
这一世的金蝉子,也就是唐僧,沾染了盛唐丰腴为美的气象,虽然说不上白白胖胖,但也显得雍容富态。
他带着唐王李世民赐得两名侍从出了长安城,在大唐境还有馆驿接待,但到了荒山野岭也吃口热乎饭都难。侍从受不了这种清苦,就在路上打野鸡野兔吃,偷鸡摸狗的事儿也免不了,唐僧经常因此教训二人。
初时二人尚可忍耐,说了几个月后就是面人心理也难免有火气。
你这秃驴骑马逍遥,饭每人还要我二人去你给化缘,不感恩戴德也罢了,还他妈…的干说三道四?
当晚两人就把唐僧揪下马,拖进草丛里一顿暴揍。
“秃驴还真把自己当大爷了?”
“不是我等伺候,你早他娘被饿死了,还如此的不知好歹。”
“念你的阿弥陀佛去罢。”
两名侍从每说一句就踹唐僧一脚,发泄了心里的火气,又往他身上吐了口唾沫才扬长而去。
大爷们不伺候了。
“阿弥陀佛,别……”在草丛喘息的唐僧无奈地伸了伸手。
此时的唐僧还年轻力壮,挨了一顿凑还扛的过来,只是身上有些淤青,就地采了些草药嚼碎搓了搓,便无大碍。
当夜就在草丛过夜,第二天独自骑马西行。
翻过一座山便是大唐边境两界山,唐僧遍知西方教典故,清楚此山间有佛祖如来的伏魔遗迹伏魔寺,乃是华夏土地最早的一批寺院,寺里供奉有贝叶撰写上的《四十二章经》,极为神往,因而特意到山中参拜。
伏魔寺位于两界山山腰,青砖碧瓦,瑞气蒸腾。
一壑松涛涌过漫如海潮。
几声铜钟悠扬回荡,韵致高古。
此寺也是两界山的第一胜迹,法音广布,梁武帝萧衍也曾亲临。
唐僧在山脚下马,拉着马缰绳向山腰观望,整理好衣襟佛珠揖礼三拜,口颂南无阿弥陀佛之号,面色无比虔诚。
进了寺院先与伏魔寺的主持方丈谈经说法,又参拜了如来伏魔圣象,一番周折之后已经天晚,便在寺里歇下,伏魔寺主持方丈还特意给他安排了雅室。
夜里一轮明月高悬在娑罗树上方,清光如水,台阶上树影婆娑。
睡到半夜一道雍容金光忽然从窗格漫到唐僧雅室,和尚从梦中惊醒,影影绰绰看到窗外立着十几道人影,这是佛祖显灵了么?
唐僧慌忙从床上爬起来,披上袈裟踉跄出门。
嚯——
门外半空中立着几位神佛。
大威德菩萨,八名罗汉,三十六名护脚揭谛,一片雍容华贵的金光中,诸神佛单掌与胸、面容肃穆。
这时的唐僧还没见过真菩萨,慌的撩起袍子就往下跪,谁想太着急脚下踩空了,一下就从阶梯上滚下来,连载了两个跟头才又爬起来。
他惶恐道:“失礼,失礼。”
大威德菩萨微微皱眉。
心想这草包也能担当传经重担?佛祖不会是故意偏向这位二徒吧。
要知道在大国传大乘佛经其功德足够在西方教封佛位,金蝉子本来乃是轻慢佛法的狂徒,让他捞到这个差事真也太便宜他了。
但大威德菩萨也不敢违背佛祖的法旨,还要帮助唐僧的。
“唐玄奘。”
“小僧在,小僧诚惶诚恐。”
唐僧五体投地参拜,“不知菩萨突然降临有何法喻?”
“西行之路从长安到大雷音寺十万八千里之遥远,一路千山万水,多妖多魔,你可有求经的坚毅之心?”
“小僧不取西经誓不还国!”
“阿弥陀佛,此心可勉……但你**凡胎如何能度过万千荆棘之路,怕是佛经没取成,反而被妖魔害了性命。”
大威德菩萨下瞥唐僧的神色,嘴角笑意颇为玩味。
这菩萨怎么还吓唬人?唐僧微微怔了怔,再次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个小僧倒是不曾想过,但小僧不过是一介和尚,也没带金银财宝,那妖魔断然没有害小僧之理。”
“你虽无金银财宝,但却有全身是宝。”
“啊?”
“佛祖念你大唐虔诚,特意为你寻了一位法力高强之人做随行保护。”
“阿弥陀佛,多谢佛祖,不知是哪位神仙菩萨?”
大威德菩萨指了指娑罗树道:“此树下镇压有六百年前的魔头,姓墨名重明,六百年前曾经闹了灵山,如今罪衍圆满,可护你到西天。”
“小僧这就去那斧头砍树,呃……菩萨刚才说魔头的名字什么?”
“墨重明。”
唐僧忽然起身到:“是那位梁椽大笔撰写《知行策论》、曾被汉宣帝封为亚圣的墨重明?”
“正是此人。”
“我中土圣贤怎会成了魔头?”
大威德菩萨再次皱眉,看来这墨重明在华夏的土地上影响还很大,不然唐僧听到也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思量了一阵道:“墨重明当年被邪魔外道蛊惑,故而犯了大杀孽。”
……
(本章完)
第423章 有忘情者生媚骨
墨非是生是死,大威德菩萨其实并不十分确定。
镇压六百年,没有仙灵之气支撑,又要每日受一遍业火刑罚,不死估计也差不多了。不过佛祖下了旨意,要墨非去保护唐玄奘取经,那估计是还活着。
大威德菩萨在看守了六百年,极为清苦,早就想回灵心交旨,当下也不在犹豫。
“唐玄奘,今日墨重明灾衍圆满,你可放他出来保你取经。”
唐僧看着巨大的娑罗树,脸色略些阴郁,说道:“此树如此高大,小僧怕是难以将之伐倒。”
“佛祖曾这在娑罗树下修行,故而颇有灵性,你只需在树下诚心诵《四十二章经》,此树自然飞起。”
大威德菩萨手掌一翻,一道七宝印记出现在掌心上方,“那墨重明法力极高,佛祖恐你无法降服,故而赐下这七宝法印助力。法印背后刻有符文咒语,你先将这咒语记在心里。”
唐僧接住“七宝法印”,记下了上面的七宝咒语。
然后披好袈裟,端坐于娑罗树下,手拈佛珠,闭目颂《四十二章经》,月色清辉映衬里颇有大德高僧气度。
夜气翻卷。
檐角风铃叮当响动。
唐僧一人诵经却如千百僧认齐和,声音漫到了漫山遍野。
娑罗树周围的七座舍利塔升起一层氤氲青光,如呼吸般明灭,将伏魔寺后院墙壁照成溪水般的微青色。
随后大云卷动,显出一道高万丈佛祖虚影。
西天如来除了以娑罗树和七座供奉佛骨舍利塔镇压墨非以外,还有以他本身这道强大的意志。
这道意志幻化出的虚影在空中呈现了半分钟才缓缓消失,随后土地摇晃起来,先是伏魔寺,进而有蔓延到整座两界山山脉。
寺中地面皲裂,一条条夭矫如龙的巨大根…脉裸露出来。
娑罗树蓦然拔地而起,飞入空中,在素白的月华里幻化成三寸大小的琉璃树,径直飞向。
灰尘翻涌。
轰隆隆的声音在山中回荡了很久才停下来。
随后寂静持续了很长时间。
死寂!
唐僧已经诵完了《四十二章经》,看着娑罗树飞起后在留下的废墟,大威德菩萨与罗汉、揭谛也瞪眼看着。
难道墨重明已经死了?大威德菩萨如此想。
正在这时,哗啦一声。
一道黑色镣铐忽然抖出来,随即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这四道镣铐锁着一个人的四肢上,而另外一端则系着两界山的山脉之根。
这人半弓着腰,头发披散在肩上。
身上甲胄千疮百孔,在被穿透的孔洞里有褐色的粉末簌簌下落,那些都是早已经板结的血液。
他保持着这姿势一动不动,就像是板结在大地的岩石。
似乎已经失去了所有生机。
尘埃渐渐落定,显露出了他本来的模样。
镇东天神将、武安圣君,六百年前斩杀近百罗汉,千余揭谛的墨重明,他的眼睛还闪亮着,似乎被六百年前更加明亮锐利,眼眸风雷奔涌。
滔天的杀气推动着四面尘土荡起滚滚烟尘,温度陡然下降。
自大威德菩萨以降全都剧烈战栗了一下,罗汉甚至瑟瑟发抖,即便是修为到了“五地菩萨”照样抵挡不住这股凛然杀气。
仿佛处于万道雷霆之中,不知何时便会因此人的一怒而粉身碎骨。
杀——
山门海潮般的喊杀声在众人耳畔响起。
直冲天际,云层全部被冲散。
唐僧直接被吓得魂不附体,直接抱住脑袋如鸵鸟般扎进了土里。
但墨非并没有喊,这股杀气只是积攒了六百多年的郁结与愤怒,他默默无言的站着,便是金戈铁马的肃杀,山崩海啸的天威之怒。
“他……”大威德菩萨嘴唇微微颤抖,身后佛光都在摇曳。
以他如今的实力,也抵不住闹灵山时候的墨非的一招,怎么能不恐惧?万一这墨重明杀性仍然没有收敛,他这些人哪儿够杀的。
别差事没办好,性命还打进去,大威德菩萨心中七上八下。
“墨……墨墨墨重明……”
嗯?
墨非缓缓抬起头。
他没死!
身上的灰尘慢慢抖落,露出一张满含桀骜不驯的脸,不过很快眼中的杀气及这种脸色都收敛了下去。
呼,大威德菩萨呼出了一口气。
他感觉墨非身上的威压很淡,好像实力削弱了很多。
刚才是回光返照吧。
“墨重明,六百年前你搅扰灵山大雷音寺清平,杀孽深重,我佛特谴你保护东土大唐僧人唐玄奘拜佛求经,以赎当年罪孽。”
墨非拨了拨额前头发,轻声嗯了一声,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变化。
这时唐僧才把泥土里探出头,迅速打量了一遍墨非,这华夏闻名、与孟子并列的儒道“亚圣”怎么会是这番凶悍模样?这简直就是魔头。
他有些害怕墨非,踉跄着向后推了几步。
大威德菩萨指了指他,说道:“唐玄奘,将七宝法印镇于墨重明胸口,那些束缚他的铁镣自会消失。”
“小僧……”
“阿弥陀佛。”
唐僧踟蹰了好半晌才双手捧着“七宝法印”走向墨非。
到距离三丈的范围“七宝法印脱手而出,自己飞到墨非胸前,嘭的一声,撞在墨非的胸膛口。他的身体猛地向后退了一步,咬着牙,似乎正在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好东西啊。”半晌后,当年叱咤灵山墨圣君冷冷笑了一声。
与此同时。
七座青砖舍利塔的光芒黯淡下去,那四根锁在墨非手脚上的铁链也同时崩裂了开来。
墨非摸了摸手腕,六百年的时间,手腕上已经被铁镣箍出了痕迹。
他把袖子挽起来看了看,眼睛里闪过一道细微的阴沉之色,然后又转看身躯微微战栗的唐僧。
“你是唐僧?”
“小僧……小僧……”
大威德菩萨插话道:“墨重明,唐玄奘今日救你脱困,你日后须全力辅助他求取真经,功成之日,我佛如来必有极大封赐。”
“哦。”墨非木讷地点了点头。
“圣君后会有期!”大威德菩萨双手合十向墨非行礼,然后带着众多罗汉和揭谛离开。
而唐僧看着墨非,心里依旧有些发毛。
……
(本章完)
第424章 如烹小鲜
杀性收敛后的墨非与常人无异,他自顾自地拍了拍身上尘土,将披散开的头发拢整齐,随意捡了根树枝插上,唐僧站在旁边默默看着,诚惶诚恐。
一篇《知行策略》流传天下,姓名与孟子并列为亚圣,这种身份即便唐僧这种外教之人也是拜揖的。
古之圣贤啊。
这令唐僧有些不知如何自处。
墨非转身坐到台阶,凝视着如钩的明月,唐僧独自站了一会儿,硬着头皮坐到了比他低两层的台阶上。
“阿弥陀佛,恭喜墨先生脱困,按菩萨的话说咱们要一块去取经。”
这一语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好半晌后墨非才道:“我需要一夜时间处理自己的事。”
“阿弥陀佛,这是应该的,墨先生请便。”唐僧很随和道,被镇压六百余年肯定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这也是人之常情。
……
明心楼。
长安城万籁俱寂的时明心楼还有一个房间亮着灯,光芒在夜气有些昏。墨非先到了明心楼后院。
脚步刚落,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当年的小丫鬟漱玉就站在门口。但是经过六百年沧桑洗礼这姑娘已经变得深邃幽静,高深莫测,她似乎已经料定墨非今晚会来,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之色。
释然一笑道:“酒菜已经为公子准备好了,当年公子爱喝白果酒,这酒可真够难找的。”
“你有心了。”
墨非进入房间,提壶倒了一杯酒递给漱玉,“我今天能够脱困,全是赖你之力,这一杯先敬你。”
“公子是漱玉的主人,又是漱玉的师傅,这杯酒怕是有些当不起的。但漱玉知道公子不拘礼仪,也就接了。”说着漱玉便接过酒一饮而尽。
墨非又给漱玉倒了一杯酒,然后才到桌前坐下。
被镇压六百年,心中感概颇多,倒了几杯酒自斟自饮也没能喝出来什么滋味,脸上平静的都有些反常。
几杯酒后,漱玉捏着青瓷杯淡淡说道:“西方教这几百年在华夏土地上发展的很快,如今差不多能跟道教分庭抗礼,昆仑山的二代徒们也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了。”
“西天如来还让我保唐僧取经。”
“取经是假,传经才是真,他西天如来不过是要借助公子亚圣之名造势而已。如果与孟子并列的亚圣都皈依了西方教,那么自然更多人去信奉他。”
漱玉向墨非敬酒,“不然西天如来也不会轻易就放了公子出来。”
“嗯。”
“公子作何打算?”
墨重明撇了一下嘴道:“有一件事我不十分确定……这个先不说了,送你点东西。”
他伸指点在漱玉额头,一点蓝色光芒像是水一样融了进去,“这是我师兄葛真彦自创的寂灭指的精义,他临终时候交给了我。葛师兄资质卓绝,所创这门仙武包罗万象、能令人直接证入大罗境界,只是太过精妙常人难以理解,怕也只有你才能够继承他的衣钵。”
“多谢公子。”
“你好好研习,别坠了我师兄的一世威名。”
漱玉这样的姑娘其实也不需要多交待,墨非只说了一句便打住了,捏着酒杯继续喝酒。
“公子还有事吩咐漱玉么?”
“暂时没有,嗯,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