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能数据-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通过这五个公式的串联,便可以很容易的得出,flip操作是存在的!”
程诺响亮的声音清晰的回荡在整个大礼堂。
满场寂静无声,皆是一脸目瞪口呆的表情。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就这样……被轻松解决了?
他们有一种不现实的感觉。
尤其是在程诺那轻松随意的语气下,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那感觉……
似乎解决的不像是在双有理几何领域鼎鼎有名的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而是一道再也普通不过的测试题。
啪啪啪~~!
坐在第一排的菲涅尔教授最先鼓起掌来。
作为在座众人唯一知道程诺报告主题的数学家,他早在前几天找他谈到这件事时就先目瞪口呆过了,因此现在的表情还算平淡。
顺便,还能看一下几位老友出丑的表情。
其余的诸多数学家对视一眼后,也都一脸苦笑的为台上的程诺,不吝啬的献上自己的掌声。
墨菲定律果然没错。
一件事,你越不想让他发生,他就越可能发生。
报告开始前,他们内心里是非常不愿意相信程诺已经解决了极小模型纲领问题的,但现实,偏偏是程诺以如此轻松随意的姿态,便解决了这一将近持续五十年的难题。
“程诺先生,我们可不可以说,你已经解决了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
发问的是一位负责专门跟进这届国际几何研讨会某科学期刊的记者。
敏锐的知觉让他知道这肯定是一个大新闻,所以已经等不到报告会结束,便迫不及待的举手提问。
“并不是。”程诺的话让下面不少数学家同时一愣,一头雾水。
但下面一句话,便让现场瞬间沸腾。
“准确的说,我不仅解决了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也把极小模型纲领的第二问题,也顺便解决了。”程诺微微一笑。
噗——!
下面喝咖啡的某位大佬直接喷了出来。
顺……顺便?!
菲涅尔教授也是揉着眉心,一脸无奈。
哎,自己这个学生哪里都好,就是不懂得给其他人留点面子。
程诺示意那位处于懵逼状态的坐着坐下,耸耸肩,无奈道,“就如我之前说的那样,极小模型纲领的难度被某些人故意夸大了,其实在座的各位来,估计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我信了你的鬼!你这个小青年坏的很!
在座的数学家,少的都沉浸在几何领域十多年的时间,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他们其中就有不少多人尝试过。
但结果呢,最后还不是灰头土脸的去研究了其他领域。
极小模型纲领如果真的如程诺所说的那般容易解决,就绝不会屹立在双有理几何领域五十多年不倒!
本来,程诺能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已经让他们骇然不已。现在,得知程诺竟然一口气把两大问题。
不少人已经在思考人生。
程诺站在台上,可不去管下面这群数学家的心理活动。
大会安排给他的时间只有五十分钟,现在已经过去一半,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讲,他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耽误。
程诺朗声开口,“所谓的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便是问flip操作是否在有限次后终止。既然我们前面已经证明了flip操作的存在性,那这个问题便有了讨论的必要!”
“经过我的推导,得出的答案是,flip操作具有终止性,也就是说,这个操作会在有限次后停止!”
“下面,我就来讲一下具体的推导过程。我们先假设这个操作不会在有限次后终止,那么……”
二十分钟后。
“……公式十一同公式八的推导思路,代入三维代数簇中的单元环,三步推导后,发现得出的结果和前面的条件三矛盾。”
“因此,flip操作在有限次后终止。至于这个终止时的次数,我也算出来了,是第8741780462次。”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用数学语言讲述清楚自己的解决思路,程诺不得不刻意加快的一些语速。
程诺拧开摆在演讲桌上的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喝下去。
一边喝,他的眼睛一直注意这下面的听众。
菲涅尔教授悄悄竖起大拇指。
另一位菲奖大佬浑浊的眸子满是好奇的打量着程诺。
其余大部分数学家在皱眉沉思。
程诺抛出来的信息量太大,即便他们个个都是才思敏捷之辈,也难以跟得上程诺的思路。
程诺笑了笑,“各位不用担心,我已经将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的推导过程整理成两篇论文,将预印本上传到arxiv上,诸位可以随时下载验证。”
程诺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时间。
五十分钟的报告时间结束。
笑了笑,他微微躬身,说了一段简短的结束语。
“我的报告内容结束,谢谢诸位。”
说完,便还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三步化作两步的下台。
直到程诺回到座位,啪啪啪不绝如缕的掌声才如海啸般响起。
以程诺今天报告的内容,值得这样的掌声。
从此,极小模型纲领探索道路上的两座大山被移开。
剩下的,便是一路坦途!
论学术性,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的解决自然比不上前段时间几何界两大重大猜想的证明。
但是,两大问题的解决,会使几何领域一个相当冷门的研究方向,变成一个超级大热门。
现在这个时间段,正好是不少硕士生博士生选择毕业课题的时候。
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被解决的消息传出去后,可以想象,会吸引多少研究生把课题选在这一方向。
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仅依靠一人。
程诺,这个名字,被参与这届大会的四百多位数学家深深的烙刻在心上。
至此,他们之中再没有一人把年龄当做衡量程诺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
因为,他们找不到任何参照物。
历史上的数学家中,他们找不到一人,在程诺如此的年纪,便达到如此的水平。
十年一出?
还是百年一出?
亦或是,千年一出?
他们忽然想起菲涅尔教授在私下里评价程诺的一句话。
“菲涅尔奖,对程诺来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第四百七十章 想要回国吗?
470章
国际几何研讨会还在继续。
但程诺在报告会上一举解决极小模型纲领存在的两大问题的消息,已经在第一时间被会场内的记者传播出去。
于是,几何界,再次震动!
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难题被解决,其代表的意义已经不用多说。
现在,外界的众人只等着有人宣布程诺解决过程的正确性。
一旦确认这两大难题真的被成功解决,便会有许多等不及的研究生、数学家们,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块未被开发的肥沃土壤。
程诺把两篇论文投稿给了普林斯顿高等数学研究所下属的《数学年刊》,同时也是业内被认为数学领域影响力最高的期刊。
数学年刊的工作效率也很快。
当晚,便在官网上公开宣布,在经过他们期刊五位审稿人的验证下,程诺的论文并不存在数学错误。
看到这条消息的许多数学家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但不管如何,两大难题的解决,对几何界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事情。
…………
大会第二日,程诺整天都呆在数学会总部的大楼听学术报告。
将近三十位邀请报告人,学术报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几乎涵盖几何领域的各个方向。
而且能被邀请上台进行报告的无一不是大佬级别的人物。
呆在这里听一天的报告会,可比自己闭门造车的研究一个月成效还要好。
最后一场报告会,是由华国的一位数学家进行报告。
这位也是一位大佬级别的人物。
周远平,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同时,程诺之前提到的那八位维布伦奖得主,这就是其中一位。
周院士是代数几何领域的大牛。
“代数几何”在数学界一直有着“诸神的战场”的比喻,因为这个领域汇聚了许多数学界的精英。
比如上届菲奖得主舒尔兹,就是因为发表了三篇代数几何领域的顶尖论文,才名声斐然。
周院士虽然比不上舒尔兹,但还是能在国际的代数几何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因为昨天程诺一口气解决代数几何的极小模型纲领两道难题的原因,他也被国际的代数几何界大佬们所正式认可。
周院士报告的内容有关非奇异代数簇的基域问题。
由浅入深的讲述了从非奇异代数簇极面收缩态射到基域曲面束的推导。
报告会结束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
刚要随着人流往礼堂外走的时候,发现有人拍了拍自己肩膀。
身后传来一段爽朗的笑声,“程教授,都不等等我的吗!”
转身看去,说话的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结束学术报告的周远平院士。
程诺低眉垂首,客气的道,“周老,小子哪敢。”
“哎哎,不要那么拘谨嘛!”周院士随着人流和程诺一块往外走,打趣道,“我又不会吃了你,倒是还有事要求到你头上。”
“哦?”程诺一愣,“不知道周老有何吩咐?”
周院士眯眯眼,“不着急,不着急,还没吃饭是吧,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聊。”
周院士不太习惯吃西餐。
于是两人打车来到了附近一家有名的中餐馆。
饭菜还没上来,程诺让服务员先上了一壶茶。
“这几年呆在国外生活的还可以吧?”周院士率先开口。
程诺抿了口茶,“还可以。”
周院士点点头,“确实。自从去年九月开始,我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听到你的消息。”
“最年轻的维布伦奖获得者!”周院士加重语气,接着便是苦笑,眼神中流出无奈神色,“想当初,我为了争取维布伦奖,几乎是拼了我半条老命。可你倒好,轻轻松松的将其收入囊中。”
“其实,证明雅克比猜想时,我也不是那么轻松。”程诺弱弱的反驳。
“你不用解释了。”周院士有些心痛,“其实,听完昨天你的报告之后,我就知道,我们根本就是两类人。”
“在我们这群数学家眼中的难题,在你那边,只是个单纯多耗费的时间就能搞定的普通问题罢了。”周院士一语道出真相。
“算了,不说这个了,越谈心里越难受。”周院士正了正神色,“我们来谈正事。”
周院士盯着程诺,语气缓缓的问道,“程诺,你有没有回国的想法?”
“回国?”程诺一怔。
“对,回国!”周院士神色郑重。
“你也知道我们华国数学在世界数学界的地位,这几年虽然在不断提升,但发展的速度相较于瑛米等数学大国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急需要程诺你这样的优秀数学家,给华国的数学界注入新鲜的血液!”
周教授面露为难的神色,“虽然我知道,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将你聘请为正教授。这次你因为一举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的两大难题,回去之后他们还会对你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但是我想,我还是要争取一下,希望……”
“周老您不用说了。”程诺抬头,微笑着开口,“我回国!”
“出国之前我就说过,学成之后我一定会回来报效祖国的。现在正好,麻省理工学院那边迟迟没有给我安排项目,那索性就不搭理他们了。我跟您老回国。”程诺语气坚决。
周院士笑呵呵的摆摆手,“程诺,不用那么着急。我们的时间还是很充裕。”
“而且,一个月后。国家的第三次千人计划就要启动,到时候再回国也不迟,顺便还能捞点福利。”得到程诺肯定回答的周院士心情很不错,也就和程诺实话实说。
程诺点点头,表示知晓。
“那你准备回国之后去哪?要不来我们中科院怎么样。”周院士提议。“以你的能力,再熬上几年的资历,评上院士也不是没什么可能。”
程诺苦笑,“周老,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清华毕竟是我的母校。”
“我懂,我懂。”周院士本不是强留的态度,“你遵从你的本心就好。”
周院士知道,让程诺呆在清华大学的作用,比留在他们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作用要大的多。
第四百七十一章 千人计划
471章
千人计划,又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
被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大部分会流入各大高校,各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
并且,对于被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无论是否拥有华国本国国籍,都享有相当优厚的待遇。
千人计划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为华国引进了三千多位各领域高端人才,对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而今年,第三批千人计划项目即将启动。
周院士的意思是,让程诺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这次计划。
毕竟,程诺如今在滞留在国外的华裔数学家中,地位很高。
程诺主动回国,虽然不能达成一呼百应的效果,但最起码能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这对千人计划的顺利施行,是相当有利的一件事。
…………
和周院士商讨好具体的事宜,相互告别后,程诺回到酒店房间。
两天后。
第一届国际几何研讨会顺利闭幕。
外界,关于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难题被解决的新闻还在持续发酵。
看样子,还要保持热度好几天。
程诺和菲涅尔教授坐上返回麻省理工学院的飞机。
飞机上,程诺时不时望着端着一杯咖啡悠闲喝着的菲涅尔教授,欲言又止。
“程,看你的样子,似乎有什么话要对我说?”菲涅尔教授把咖啡放在小桌板上。
程诺紧攥着手,不敢直视菲涅尔教授的眼睛,“教授,我想,我要离开了。”
菲涅尔教授一怔,“离开?去哪。”
程诺开口,缓缓吐出两个字,“回国。”
“什么?!”菲涅尔教授身子猛地弹起,差点把咖啡打翻,“Why?”
“难道是你对麻省理工学院给你的待遇不满意?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我做主,把我们办公室的收益多分给你一成!”
“不不不,学院给我的待遇已经很让我满意了。”程诺解释,“教授,我有不得不回去的原因。”
“我的国家需要我!”程诺声音铿锵。
惊讶,不解的表情浮现在菲涅尔教授的脸上。
从小生活在米国这样的一个科技强国的菲涅尔教授,并不理解程诺这种行为。
“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菲涅尔教授语气中带着不舍。
这个学生,可是他最优秀的一位学生啊!
程诺面露苦涩,“教授,希望你能理解我。”
“唉!”菲涅尔教授将身子靠在椅背上,不再说话。
程诺抿了抿嘴,心情同样沉重。
…………
麻省理工学院。
数学院大楼,院长办公室。
院长听闻程诺要回国的消息后,也是急忙把程诺叫到办公室,进行挽留。
如今的程诺,已经从之前潜力巨大的新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数学家。
程诺和菲涅尔教授,成为了麻省理工数学院的两块活招牌。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由于这两位的存在,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成为世界的几何研讨中心。
况且,保持现在势头下去,程诺未来获得菲尔兹奖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但现在程诺说要回国。
他们深知,程诺一旦回国,这是对他们学院多大的损失。
院长亲自出动,希望程诺能够回心转意。
“程教授,我们愿意再给你的年薪增加五十万,并且马上让你主导一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只希望你能考虑一下,继续留在我们学校。”院长苦口婆心的劝说。
但程诺不为所动。
他苦笑道,“院长,您就不用增加筹码了。您也知道,我们国家的数学实力离世界一级水平还有许多差距,他们需要我。”
院长仍不死心,“程教授,你们华国不是有一句话,不是说,科学没有国界的吗?你留在这,为了世界数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岂不是更好。”
“院长,你应该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程诺咧嘴笑,“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那你要是同意的话,我马上给你换成米国国籍。”院长立刻说道。
程诺面色一黑,“我不稀罕。”
对话,就这样不愉快的结束了。
程诺也从周院士那边得到消息,由华国教育部实行的第三批“千人计划”,将在8月12号开启。
算算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同时,清华大学也开始通过邮件与程诺进行接触。
所商讨的内容,无非是待遇和职位等条件。
根据国内的专业职务评级来说,大学内教师共分为讲师助理、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等级。
而教授有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就是通过正规流程评选成为的正教授。
在其上,便是由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评选或者引进的学者。
最高的一等,便是直接由是华国科学院、华国工程院评选的院士。
程诺一旦回国,在专业职务上,便仅次于院士级别的大佬。
清华大学商量着让程诺担任一个数学系副主任的职位。
但程诺并不喜欢这种“官职”。
于是,商量之后,程诺的职位变成了清华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副所长。
至于导师资格上,程诺不比参加任何考核,便获得博士导师的资格,也就是说,程诺有了带博士生的权利。
福利方面。
薪资肯定是无法和麻省理工学院相比的。
副教授时,程诺的年薪就有八十万美金,等他升任正教授时,年薪就已经是一百二十万美金。
但清华大学给出的年薪只有60万RMB。
程诺并不在意这些,因此也没有在这个地方纠结。
同时,除了这60万RMB之外,教育部还会单方面给予程诺200万RMB的安家费。
虽然这点钱连清华大学附近楼盘的一间厕所都买不起,但幸好,清华大学在教授公寓给程诺安排了住处。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回国!
472章
8月10日。
程诺即将要回国的消息已经在麻省理工学院传开。
几位和程诺关系还不错的教授也过来劝解程诺一番,但已经改变不了程诺的想法。
老实说,程诺觉得真的没有再继续呆在国外的必要。
当初出国留学深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触国际上的顶尖数学思想。
但现在……
程诺赫然已经成为这种思想的引领者之一。
至于课题项目,呆在国内也可以做。
无非是,国内配给的科研实力会比国外差一些。
但程诺相信,等自己回去后,这些都不是问题。
…………
菲涅尔研究办公室。
菲涅尔教授推开程诺那间小隔间的门。
正在忙着整理办公桌的程诺立刻站起来,“教授,这间办公室我今天就给你空出来。”
菲涅尔教授摆摆手,似乎没兴趣讨论这个问题。
菲涅尔教授的语气很失落,“什么时候走?”
“大概三天后吧。”
沉默了十几秒,菲涅尔教授长叹口气,开口,“临走之前,陪我喝杯茶吧。”
程诺点点头,将收拾好的箱子搬到地上,咧嘴笑道,“等我去洗个手。”
茶水间,就在实验大楼的顶层。
科研是一件十分耗神的工作,因此当疲惫时,那些教授和研究员便会来这喝杯茶或咖啡,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望着外面优美的景色,或者和熟人攀谈几句,舒缓心情。
吱呀…!
程诺和菲涅尔教授推门走进来。
随便找个人空闲的位置,两人坐下。服务员立刻迈着小碎步走过来。
“tea or coffe?”
“tea。“
菲涅尔端着茶杯,小口小口的喝着。
程诺知道菲涅尔教授心情不好,识趣的主动开口。
气氛,就这样彼此沉默着。
“程诺教授。”一道身影出现在程诺身侧,在程诺有些愣神的目光下,将上衣胸袋挂着的一根钢笔轻轻放在程诺桌前。
伸出手,那人笑道,“你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程教授!”
程诺微笑着握手。
接着,又有一位教授来到程诺这桌前,轻轻放下钢笔,对程诺微微点头示意。
程诺现在已经有些懵。
但增笔的人还在继续。
没有任何交流,一位位教授和学者,轻轻的将自己的钢笔放在程诺桌前,点头示意后边转身离开。
短短不到一分钟时间,程诺面前的桌面已经整齐的摆放着十几支钢笔。
程诺的眼眶变得有些湿润。
他很清楚这些钢笔意味着什么。
笔之于学者,犹如剑之于战士,灵魂也。
为他人献上自己的一支钢笔,在学术界,表达是对其学术贡献的认可,以及崇高的敬意。
这也是学术界人士一个极高的荣誉。
“教授……”程诺红着眼眶望向菲涅尔教授。
菲涅尔教授放下茶杯,微微一笑,“收下吧,你担得起这些。”
“日后,无论你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位数学家,世界数学事业的发展,需要你的贡献!”菲涅尔教授的声音肃穆。
程诺重重点头,“教授,我知道!”
…………
两天后,也就是8月12号。
华国教育部发言人正式宣布,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暨千人计划,正式启动!
旨在引进各领域海外高端技术人才,推动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在新闻报告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清华大学便在官网上发布消息。
官方宣布聘请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布伦奖、克雷数学科学奖获得者程诺,为清华大学教授!
虽然国内这段时间一直在和程诺进行接触,但程诺回国的消息已经处于保密状态。
因此,清华官网上消息一放出来,整个华国数学界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
无他。实在是因为,程诺最近这一年时间以来,搞出来的事情实在是太大。
先是雅克比猜想,接着是两个几何猜想,然后就是最近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极小模型纲领两大问题。
程诺虽然生在国外,但在国内数学界的影响力却随着他的这些“大动作”而节节攀升。
再加上维布伦奖和克雷数学科学奖这两个奖项的加持。
在学术地位上,程诺在国内只是稍弱于一些老一辈的数学家。
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他们华国,并非无法出一个数学鬼才!
可以预见,程诺一旦归国,肯定如一记强心针打在华国数学界身上,使开始变得有些萎靡的数学界变得斗志昂扬。
除了数学界的人高兴以外,清华大学的数学系学生更加的高兴。
程诺入职清华大学,最直接的受益者便是他们。
华国对程诺归国的热情很高。
最直接的表现,是程诺还在坐车赶往机场的路上,随着手机的一阵滴滴滴滴响,他的邮箱里多了几十封邮件。
其中,大部分为一些刚刚考进清华数学系的博士生。
程诺已经获得博士生导师的资格,他们自然是希望第一时间紧紧抱住程诺这根大腿,混个大佬嫡传弟子的身份。
而另外几封,都是来自国内的几位同行。
邮件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说他们那边有一个什么科研项目,诚挚的邀请程诺加入。
博士生的事情,程诺可以考虑。
他回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数学界培养一些新鲜血液。
但,具体的人选,还需要到学校实际考察后决定。
至于其他项目组的邀请,程诺直接一一委婉的回绝了。
回国之后,程诺准备自己开一个项目,再加上还要带学生,程诺没有太多多余的时间。
程诺没有直接飞回京都。
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后,飞机稳稳停在青城的长亭机场。
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回家,程诺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幸好,一见到父母,程诺与这座城市淡淡的疏离感瞬间消散。
这里,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无论他在外面漂泊了多久,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这次回来后,就不会再走了吧?”母亲在饭桌上问道。
程诺夹了一块糖醋排骨,一口咬下,依旧是那熟悉不过的味道,“嗯,不走了。清华大学那边已经聘请我当教授,以后就呆在北京。”
“我和你爸也商量着搬去京都。这样的话,等你和穆冷结婚生子后,我也方便照顾孩子。”母亲江兰说出自己的想法。
程诺轻轻蹙眉,“那你们的工作?”
“你爸直接申请调到京都总部就好,我也可以直接进央行。”江兰解释。
程诺点头,“既然这样的话就没问题了。”
江兰敲敲筷子,盯着程诺,“小诺,给妈一个准信,你和穆冷什么时候结婚啊,我可是着急抱孙子了。”
“呃呃……”程诺有些尴尬,“我……我问问她的意见。”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下一步计划
473章
一袭素色的长裙,穆冷站在万达广场密集的人流中,四处张望。
见到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她嘴角浮现一抹动人的笑意,但迅速被隐藏起来。
程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道,“不是约好十点的吗,现在才九点半,来这么早?”
穆冷狠狠瞪了程诺一眼,仰着头,露出雪白的脖颈,“我乐意。”
“呃……”程诺摸摸鼻子,自讨了个没趣。
“嗯,先陪你去买几件衣服,吃完午饭后去看电影,我们走吧。”程诺下意识的想要揽住穆冷的胳膊。
不料,穆冷侧身,让程诺搂了个空。
“走吧。”穆冷瞥了程诺一眼,语气淡淡,然后率先往前走去。
察觉到穆冷那满身的怨气,程诺自知理亏,悻悻的跟在穆冷后面。
“那个,阿冷,和你商量件事?”吃午饭的时候,程诺犹豫了许久,缓缓开口问道。
穆冷抬头,放下筷子,“什么事?“
“我们什么时候结婚?”程诺硬着头皮问。
穆冷身子一颤,脸色浮现一抹不正常的酡红。
她摸着有些发烫的脸庞,声音都有些微颤,“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