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之校长来了-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校长大人,我们遥文社给学校夺取了这么大的荣誉,你可要好好的奖赏一番。”

姚瑶将最新一期的《疯狂阅读》放在刘猛的办公桌上,诱人的下巴微微扬起,满脸得意的笑容。

这一瞬间,刘猛就明白了,原来是姚瑶组织遥文社的学生参加了这次比赛。他就说,怎么可能一个班出了3个写作那么好的学生呢。

瞧见姚瑶傲娇的样子,刘猛很想问,“怎样才算是好好的奖赏呢”,想想这话有些暧昧,就忍住了。

拿起那本《疯狂阅读》,刘猛一本正经的翻阅起来。很快,他就看到了获奖的三个学生的姓名——一等奖的获得者是李若愚,二等奖的获得者是周涛,三等奖的获得者则是赵樱空。

李若愚是高一(3)班的,当初九年级时刘猛教过,知道那时她就相当喜欢读书、写作。却也没想到,她竟然能在这种接近于省级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不比奥数、体育等方面,像作文、绘画、音乐等方面,学校光环作用效果相对较小,大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遥文社这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是难得。

“看来你把遥文社确实辅导的不错,不愧是复旦高材生。”刘猛先为姚瑶点了个赞,接着才道:“放心吧,我会在10月月考结束后的奖励颁发中,全校通报嘉奖你们遥文社的。”

“那我这个辅导老师可以拿多少奖金?”姚瑶瞬间从傲娇女王变成了财迷。

刘猛伸出了3个手指。

“啊?才三千呀?”姚瑶不禁满脸失望之色,有些不满的道,“我还指望着校长给奖金买车呢,你这么抠,我什么时候能买得起心爱的坐骑啊。”

刘猛站了起来,道:“不是三千。是三万。”

“三万!!”

姚瑶惊喜的捂住了嘴巴,瞬间双眼倒映出金钱符号来。

看见姚瑶夸张的表现,刘猛不由笑起来。

对于这类荣誉奖励刘猛自有一番标准——当初甘双双获得省级青少年钢琴大赛一等奖时,曾经全校通报奖励十万元。现在遥文社这三名学生的奖励,自然也要参考这个数目。刘猛准备按照三位学生为学校所赚的积分,分别奖励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

曾经在校领导的小会议上,董峰、吴燕、王尤等人跟刘猛提过建议。说桃园学校的奖励机制是不是太过夸张。以前学校为了打响名气,这么做还可以理解,也算是值得。如今桃园既然成了整个义阳市的名校,就没必要这么浪费资金了。

刘猛却和三人的看法不同——就目前而言。学校对师生的奖励其实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系统考试奖励,这已经成了常例,是桃园学校的教育特色。

第二种就是荣誉类奖励了,目前为止。最高的荣誉类奖励就是张子强获得初级奥数竞赛一等奖,属国家级荣誉。刘猛当时奖励了50万——这个奖金数目看起来很大,但在国家级荣誉面前真心不算什么。

省级的荣誉则有甘双双的钢琴大赛第一为例。当时是奖励了10万元。像市一级的奖励,也有市级疯狂语数英大赛,以及甘飞飞去参加的舞蹈选拔赛为例,奖金基本在5万左右。如果是县一届的荣誉,一般就只有一两万了。

第三种就是针对中招考试、高考的特殊奖励了。

当初刘猛跟师生们承诺的中招全市第一奖励是50万,前十则是10万。这个奖励看似很多,但对于桃园学校来讲,每年只有一次,对于学生来讲,更是一生只有一次。

或许以后桃园拿到中招全市第一的机会有很多,但对于桃园的师生们来讲却并不是这样的。随着桃园的扩招,师生们的竞争者不仅有外校考生,同样有桃园本校同年级的师生。假如说九年级有1000学生,那么同样在光环作用下,获奖者在击败这些同校考生时,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而刘猛设置的这种奖励机制,不仅是为了学校,更是对那些努力工作、学习的师生一种肯定和鼓励!

当然,最主要是在系统的帮助下,刘猛有能力去实行这种奖励机制。他所发出去的奖金,相对于师生们赚取的积分,不过是九牛一毛。

等姚瑶走后,刘猛也出了办公室,前往各年级考场转一转。

今天周四,10月份月考开始,等到明天月考结束,积分栏的积分又将多出一大笔。而算算时间,上次花费30万兑换国家级关系援助,获取建立民办师范院校资格的事,也该落实了。

【保底第一更到。】

ps:关于奖励机制,有几个书友曾经提过建议,所以修身一直想解释——在决定奖励多少是,修身绝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修身承认这奖励有些不现实,可能会造成一部分喜欢真实的读者代入感差之类的。但跟却是跟书中情况所结合的结果,符合书中的故事背景。而且它还跟后续的不少剧情相关,不能轻易地更改。

当然,主要是修身功力不够的才出现这种问题。希望对此有所不满的书友可以包含一些。谢谢支持!

第304章这也太土豪了吧?

高一(1)班。

下课之后,王浩将自己各科成绩在演草本上加到一起,满分不是100分的,按百分比兑换成100分计算。运笔如飞,连续计算之后,他很快得到了自己这次月考的各科平均分。

看到演草本上那个最终的结果,王浩脸上顿时出现一种哭笑不得的神色,然后便捶胸大呼道:“啊,老天你这不是玩我吗?为什么是79而不是80?只差一分啊,差一分我就可以报名参加桃英社了!”

柏杨在后面笑道:“能考79分你就知足吧,比本帅哥多出10分不说,比你上次的成绩也多出好几分。照这样下去,你各科平均分过80是迟早的事。”

10月份的月考成绩已经出来,几乎所有学生和王浩、柏杨一样在议论月考分数。

在如今的桃园学校,那些能够次次进入年级前十名的学生无疑是最让人羡慕的。只要保证次次在前十名中,至少也可以在生活费上自给自足。而年级前五名,还能给父母钱,不知道成为了多少家长拿来鼓励孩子的对象。

当桃园的师生们聊着10月的月考时,刘猛却是在校长办公室接待一位客人。嗯,准确的来说是两位。

“刘校长,来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市教育局的贺岚山局长。”刘猛进来后,县教育局长陶兴知站起来道。

刘猛是接到助理童素素的通知,才知道有人来拜访的,所以这会儿才跟陶兴知、贺岚山见到面。

“原来是贺局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刘猛觉得自己说话很别扭,但面对眼前这两个官儿却不得不装一装。

贺岚山倒是没太大的架子,很和善的跟刘猛握了握手,便道:“刘校长如今可是我们义阳教育界的名人。带领学生为我们义阳拿过不少荣誉,跟我不用这么客气。”

既然贺岚山都说不用客气,刘猛也就不装得太过了,直接请两人坐下,让童素素送上茶水,便问道:“贺局长和陶局长来我们学校有什么公干?”

贺岚山给身后的秘书打了个招呼,那秘书立马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放在了刘猛的桌面上。

然后,贺岚山便笑吟吟的看着刘猛,示意刘猛翻看。

刘猛打开文件一看。赫然发现,这文件正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关于他建立师范院校的批准文件!

这时贺岚山道:“刘校长真不愧是我们义阳教育界的翘楚,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把一所濒临倒闭的村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大学校。其中的小学部、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和成绩更是在整个义阳首屈一指,只用‘年轻有为’四个字,都不足以称赞刘校长啊。”

“这些成绩,就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没想到刘校长竟然还要办大学。更是不声不响的把这批准文件都办好了。要知道,这批准文件可是难弄得很呀。”

听到贺岚山近乎拍马屁的称赞,刘猛回过神来,心想:这文件当然难弄了。可是花了整整30万积分呢。兑换成钱,那可是三千万啊。

陶兴知却是在一旁问道:“刘校长,这办大学的事情你先前可是一点风都没漏。却不知道你这是要办什么大学,校址又选在哪里呀?”

说这话的时候。陶兴知满眼的期待之色,眼神就好像深闺怨妇望着丈夫一样,让刘猛都起鸡皮疙瘩了。

从知道刘猛要办大学的那一刻。陶兴知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刘猛在丰城办大学,那他这位教育局长绝对能够沾光不少。纵然在管理方面插不上手,这所大学也是在他的辖区内建立起来的,是一大政绩。

等到大学顺利的建起来,他调到市里面去都不是问题。

出乎陶兴知意料的是,刘猛还没回答,贺岚山便道:“不管是办什么学校,当然是在义阳市区或者郊区办了。我们义阳,也只有市区周边才适合建立大学啊。”

很显然,贺岚山同样看上刘猛将要办的这所大学了。

大学呀,义阳市这么多年来也就是4所大学而已,其中三个还是小专科。他从文件中了解到,刘猛要办的这所学校可是三本类院校。这种义阳教育界重点关照的院校,当然要放在市区周边才好。

陶兴知无比幽怨的看向自己的上司——老大,您就不能高抬贵手么?这大学就算建在丰城,您要来还不是坐上专车一两小时的事儿?

刘猛将一大一小两位局长的表现看在眼里,不由好笑。

学校建在哪里,刘猛早已有了决定,当即道:“我要建立的是一所师范专业为主的院校,至于说建校地址么,我准备就建在桃园学校的对面。”

听到刘猛这话,贺岚山一阵讶然,陶兴知则是喜不自禁。

“刘校长,学校建在这里可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呀。这里的交通、医疗不方便不说,经济也不怎么样,不利于学校发展呀。”

贺岚山说的是实话——三本院校这么多,人家有钱哪家不能上呀?跑过来一看,穷乡僻壤的,连个酒吧、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都找不到,说不定直接就跑了。

“另外恕我直言,刘校长要将在义阳把大学办好,师范类院校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附近的黄安市,可就有一所二本类的师范院校,实力强大。另外,黄安拥有师范类专业的专科院校也有两所。所以我们义阳想上师范的考生,基本上都会选择去黄安上大学。”

刘猛听出来,贺岚山说这些确实是真心他将要开办的学校着想。当即道:“贺局长说的很有道理,但我选择在桃园学校对面建立师范类院校,是有原因的。”

有原因?什么原因?

贺岚山疑惑起来,连陶兴知都是如此。

“是这样的,我们桃园学校对教师的需要比一般学校多,今年扩招后,教师资源就严重不足。再考虑到日后的扩招。以及建立分校之类的,教师资源可能会匮乏的更加严重,所以我就想,干脆就直接建一座师范大学,自己培养教师算了。”

听到刘猛这番话,贺岚山和陶兴知全都震惊的无以复加,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好,就算你要扩招,你要建分校,可为了这个就去建一所师范类大学。也太太太——土豪了吧?

没错,想了半天,两人只找到“土豪”这个词来形容刘猛的做法。

这就好像是古代,土豪老爷喜欢赏花,于是专门建了一个花园,养了一大批花匠来种花、搭理花园一样。甚至还会定期拿出一大笔钱,组织一个什么什么花会,让其他人参加比赛,贡献各种奇花异草一样。

这种行为。不是土豪是什么?

贺岚山很想再对刘猛说些什么,可想了半天,最终却发现根本没法说什么。至于陶兴知,更没法说什么了。

就这样。大小两位教育局长带着震惊的心情离开了桃园学校。

送走了贺岚山和陶兴知,刘猛就直接打电话联系席宽从米国派过来的工作人员。因为来华国这边和刘猛一起办事,也涉及到了和系统相关的机密,所以这位办事员也是一位系统人员。

刘猛带着这位办事员以及助理童素素。离开学校便直奔丰城的国土资源部门。跟负责接待的文员沟通之后,刘猛立即被请进了国土资源局长的办公室。

“刘校长,久仰大名啊。”刚进去。里面的中年胖子就站起来迎接,那种热情让刘猛都有些受不了。

“您就是局长吧?请问贵姓?”刘猛打着哈哈。

“我姓张,刘校长不介意的话,叫我老张就可以了。”局长道。

刘猛在办公室扫了一眼,果然看到了一块印有张局长相片以及身份介绍的牌子。这才知道,局长叫做张德民。

刘猛可不敢真的叫张德民老张,等到坐下来后,道:“张局长,我这次过来是想购买桃园村的一片土地,用来建学校。”

张德民笑呵呵的道:“我记得桃园学校不是上半年才扩建的吗?怎么这么快又要扩建了,还专门找到我这里来?”

一般的小宗土地交易,都是在乡镇里解决,然后统一报备到县城国土资源局。只有大宗的土地交易,或者是单价比较高的土地交易,才会局里面来办理。所以,张德民才有此一问。

刘猛道:“张局长误会了,这次不是桃园学校扩建,而是我准备在桃园学校对面建一所大学。”

“什么?建大学?!”张德民以为自己听错了,椅子都险些坐不住。

“没错,准备建立一所师范类大学。相关的文件都已经下来了,张局长可以看一下。”说着,刘猛示意童素素将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张德民。

回过神来,张德民接过文件夹,很认真的翻看起来。

看完之后,张德民拿了所需的相关复印件,将文件夹递了回去。然后颇为感慨的道:“建大学这可是有利于我们丰城发展的大好事呀,在政策上,我们国土资源局是全力支持的。这样吧,我先派人跟刘校长一起去看看地,怎样?”

这是应有之义,当即刘猛便点头道:“没问题。”

【保底第二更到。求订阅。土地规则纯属乱写,平行时空,希望大家别计较。】

ps:那天把我国的土地政策研究了一上午,结果头昏脑涨。土地问题自古就是一大难题,各地的实际土地交易情况都是不同的,就是专家也得实地考察后再去根据情况做结论。修身就不研究了,书中错漏处,大家一笑即可。反正是平行时空。

第305章被扶持的感觉蛮不错嘛

从国土资源局出来时,刘猛才发现张德民要跟着一起去,看来对这宗土地交易不是一般的重视。又或者说,对他不是一般的重视。

局长大人办公,自然是有专车的。几个负责实地测量、拍摄的办事员,也坐了一辆面包车。两辆车跟在刘猛的车后面,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桃园村。

刘猛看中的碎石坡地以前在桃园学校的后面,现在学校大门换了方向,就成了学校的正对面。

前段时间泊油路从桃园这边刚开始修的时候,刘猛就请施工队顺道将前面这一片平整了下。新大门前的上千平米属于大门建筑延伸,由封远桥的工程队用特殊水泥建成了防滑平地。然后越过宽阔的泊油路,就是平整的碎石地,一直延伸到碎石坡地边缘。

三辆车在平整的碎石地停下来,一行人便都下了车。刘猛请张德民进学校去喝口茶,坐一坐,张德民却婉拒了,表示工作要紧。

眼前最高的一座坡地大约十来米高,一行人走上去,往四周看了看,张德民便道:“刘校长,你这桃园学校把大门开在这边,真是大有气象啊。如果在这碎石坡地建一所大学,那几更是气象万千了。”

刘猛可不是当初刚出大学的愣头青,所以听了张德民的话后有些无语——人家都说这地方不适合建学校,你张局长却说气象万千,难道还怕我不买这地么?

当即刘猛嘿嘿一笑道:“什么气象万千啊,就是离我们桃园学校近,以后方便一起管理。”

张德民听了刘猛的话更无语——这也是把大学建在这里的理由么?现如今这社会,距离可不是多大的问题啊。

两人都没深究对方的胡扯,打着哈哈继续交流。

古代有个说法叫做跑马圈地,刘猛这次却是用脚走着圈地。而国土资源局的办事员,则是跟着他做标记。做测量,做记录。只要不是已经分配给村民的田地,都可以直接圈下。村民的地自然也是可以圈的,但想买下来免不了再去和村民交涉一番。

来的时候,张德民已经让下面的人,通知夕林镇的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桃园村的村长、村支书一通过来,了解情况。

这会儿,刘猛在哪儿步行圈地,张德民则是在这边跟姚文博询问着这片碎石坡地的各种情况。

“张局长。这片碎石坡地就是一片荒地。土地里全都是砂石,早些年还有些大树扎根在山上,后来都被砍完了,就只剩下了荆棘和野草。前些年还有村民过来砍伐当柴火用,现在都用上天然气,就彻底没人管了。”

“另外,有人曾想过将村里的坟地迁到这碎石坡中,可是请不少风水先生过来,都说这边风水不好。既不适合作坟地,也不适合建住宅。所以这片地不说是一无是处,但确实没被村里面利用起来。”

姚文博这边刘猛早通过气,而且姚文博本身也是个实诚人——既然认定了这片碎石坡地没什么用。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卖给刘猛建学校,等真的建起了大学,那他们桃园村人发家致富可就门路多了。

土地越是价值不大,交易起来牵扯的事情就越少。所以张德民听得也是相当满意。

等刘猛圈完地回来,张德民已经把这块碎石坡地的情况了解个清清楚楚。

“刘校长,这圈地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兴奋呀?”张德民笑着问。

刘猛喘着气道:“兴奋什么呀。走得累死了。”

刘猛其实一点儿都不累,喘气也是装出来的。只是他身后跟着的办事员都累得跟狗一样了,他要是一点都不累,那就太引人注目了。

“刘校长啊,刚才我已经了解了这片碎石坡地的情况。土地的具体价值肯定是要等相关办事员回去具体评估的,但大概的价格我可以告诉你,你看看可以接受不。”眼见时间不早了,张德民也不跟刘猛磨叽,直接谈工作。

刘猛道:“张局长说吧,一亩地多少钱?”

张德民道:“要是往前十年,农村的土地那都不值钱,但这几年,农村地价普遍都涨起来了。一般来说,我们这边的农村土地基本价格都是2000元每亩,然后在根据经济价值层层往上增加。”

“这片碎石坡地,根据我刚才的了解的情况来看,经济价值肯定是最低的b级三等。所以顶了天,也就是4000元每亩。”

刘猛听了一愣,讶然道:“4000元每亩?!”

张德民见刘猛如此惊讶,不由道:“怎么,刘校长觉得价格高了?我说的只是可能的最高价,实际价格估计也就是三千多,再加上刘校长是建学校,我们土地政策上优惠,最终的交易价格只有3000元每亩,也是可能的。”

张德民不知道,刘猛惊讶却不是觉得价格太高,而是价格太低了。他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的时候,很多地方农村的地都要上万元一亩呢,有的更是高达十几万,几十万。就算这片碎石坡地属于荒地,在他想来可能也要超过5000元每亩。却没想,张德民说最终交易价格可能只有3000元每亩。

这样的价格,他把这两千多亩的碎石坡地都买下来,还不如桃园学校建一栋大楼花的积分多呢。

土地交易价格低,刘猛自然求之不得。

放下交易价格不提,他又问起另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那么土地的使用年限呢?”

虽然众人谈起土地交易,经常有用“买地”这一说法,但并不是真的买下了土地,买卖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在华国,土地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买卖,只有使用权可以转让出去。而这个使用权限,又分为30年、50年、70年。

听了刘猛这个问题,张德民哈哈一笑,道:“刘校长既然是建学校用,还是有利于我们整个丰城的大学,我们当然是给70年的最高使用权限了。不仅如此,70年后学校仍旧有继续使用该土地的第一交易权,并且土地重新交易的价格涨幅不得超过50%。”

张德民的回答让刘猛彻底满意了,当即道:“那先谢谢张局长了。”

张德民摆摆手道:“谢我干嘛呀,我也只是按照国家的章程、政策,公事公办而已。”

买地的事情初步定下来,刘猛便送张局长一行人离开了桃园。

原本,刘猛是要请张局长等人吃饭的。但张德民拒绝了,说等正式签订土土地合同那天,再请局里相关办事员一起吃一顿,算作辛苦的酬劳。

回到学校,想起今天土地交易的事情,刘猛仍忍不住露出笑容——被国家政策扶持的感觉还蛮不错的嘛。

签订土地合同还需要一些时日,但刘猛却不准备等了。

此时,他就找上了封远桥,询问在对面的碎石坡地开工的事情。

两人一起登上了昨天那个十来米的碎石坡,封远桥用带着的铲子铲了一下脚下的碎石地,便道:“这块碎石坡地要是一般的民间工程团队肯定开发不出来,但我们工程队却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风水的问题,直接被刘猛排除——他相信,有系统这样逆天宝物镇着,就算这块地真的风水有问题,也会给镇住不能发作。那么剩下的,就是土地的开发难度了。封远桥的话说明,刘猛对工程队的信任是没错的。

当即刘猛便笑道:“既然工程队能上,那封大队长就准备着高升吧。”

之前,刘猛连续兑换好几栋桃园学校的建筑后,封远桥手下就增加了不少工程车和工人,已经到了升官的边缘。等上面建造碎石坡地这边建筑物的命令下来,他就不得不升官了。

听了刘猛的话封远桥哈哈一笑道:“这都是多亏了刘校长的帮衬,我提前谢谢刘校长了。”

“客气。”

按理来说,在碎石坡地这边建造的是大学建筑物,不属于桃园学校,是不能使用系统功能兑换设施援助的。但刘猛却不是一个死板的人,他只要兑换了系统的设施援助,指定建在碎石坡地这边就好了。

反正不论桃园学校,还是将要建大学的碎石坡地,都是他刘猛的地盘,在系统的认定中都属于桃园学校的范围。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系统绑定的桃园学校仍属于中学等级,其对应的设施建筑,也都是中学概念范围内的。虽然其中的一些,比起不少大学的建筑不差分毫,但毕竟不是系统定义中的大学设施。

而将来碎石坡地这边的师范院校就算是建成了,也只能使用跟桃园学校这边差不多的建筑设施。

另外,因为师范院校不属于桃园学校,所以院校里的老师、学生都不会受到系统光环的作用。就算有一些投机取巧方法,起到的效果估计也不大。

但刘猛并不在意这些——在他的计划中,桃园学校升级成为大学之前,师范院校本就是桃园学校的陪衬。而他的工作重心,也会始终放在桃园学校上面。

不过,想到这里,刘猛倒是更加期盼桃园学校真正升级为大学是的情景了。

到时候恐怕不仅会有各种非同一般的建筑设施可兑换,系统的其他方面功能,也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

【保底第一更到。】

第306章好诗词最小挑战者

时间如流水,很快到了11月份的第二周末。

周六这天晚上,是江浙卫视《华夏好诗词》的播放时间。早早吃过晚饭,刘猛就带着甘双双、甘飞飞,一起找了间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机在幕布上看《华夏好诗词》的网络首播。

原本,刘猛想多叫些人过来一起看的。但最近学校各种忙,老师们也是难得休息,更何况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刘猛干脆就谁都没通知。

为了观看的效果更好,多媒体教室里的灯都关掉了,只剩下投影机发射出的光影,在幕布上一清二楚。

节目开始后,屏幕上方开始出现零散的字幕,时密时疏。

甘飞飞好奇的指着那些字幕道:“咦,刘老师,那上面怎么有那么多字呀?”

刘猛道:“这个叫做视频弹幕。我们看的是网络首播,现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少人跟我们一样,也在通过网络看这个节目。这些字,就是他们打上去的评论、感慨之类的,就跟你看电视说话差不多吧。”

解释完,刘猛就要关掉弹幕。因为网络上各种人都有,说话也相当的不顾忌,其中的不少话语都是不适合小孩子了解的。

刘猛刚关掉,甘飞飞就道:“刘老师,你把弹幕关掉了?”

“嗯。”

“别呀,弹幕那么好玩,感觉就好像跟好多人一起看呢,打开它吧。”说着,甘飞飞坐到了刘猛旁边,搂着刘猛的胳膊摇晃起来。

这时甘双双也道:“刘老师,打开弹幕吧。”

很显然,甘双双是想看看等会儿她上台时,别人都是怎么说的。

刘猛被甘飞飞晃得实在吃不消,赶紧打开了弹幕。

每一期的《华夏好诗词》都有好几个参赛者作为挑战者登场。而这一期的第一个挑战者并不是甘双双,所以前面师生三人只能纯粹的当节目看。当然,也可以通过前面的选手,对六位守关明星和擂主的实力有一个了解。

在这个名为“挑兵点将”的闯关环节,挑战者将会一次挑战六位明星守关者,主持人出题,双方轮流答题。而一般来说,两者所答的题都是关于同一首诗词,或者古诗文的。

一旦守关者答错,将会直接掉进“坑里”。表示挑战者战胜一位守关明星。如果是挑战者答错,那么对不起,挑战结束,直接出局。

而唯有战胜六位守关者,才能去挑战擂主,跟擂主进行一次“龙争虎斗”的抢答,分出胜负。

守关明星或许在诗词方面并不擅长,但都是在节目录制前,背诵过节目方给的诗词题库的。像那些新来的明星嘉宾还好。要是已经连续呆上几期的明星,诗词储备还是比较恐怖的。很多情况下,根本走不到擂主那儿,直接被六位明星给轮下坑里。

当然。一般来说,每期都会挑选一位实力较强的挑战者,增加节目中出现“龙争虎斗”这一换环节的几率。

这一期的擂主名叫楚晴岚,是燕京大学的古文专业研究生。已经连续三期守擂成功,是名副其实的诗词才女。

楚晴岚相貌秀丽,身材高挑。且每一期都是不同的朝代女子装扮,三期下来已经换过了汉、唐、宋朝代装扮,短时间内就在网络上积累大量的人气,被众多网民尊称为国学女神。

不过网民们称赞最多的还她在诗词、古文方面的强悍实力。在《华夏好诗词》的官方论坛,度娘吧中,楚晴岚已经被认定为今年《华夏好诗词》的总擂主,也即是最终的冠军——状元。另外,这一期的“挑兵点将”环节有所变化,从以前的车轮战,变成了现在的群殴。也就是说,守关明星每人只要答对一题,就会轮到下一个明星。这样轮下去,挑战者需要答的题量,无疑多出了不少。

前两位挑战者都是在“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