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烟云-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王洵?” 沙千里根本不理睬宇文至举动,目光上上下下地扫视,颤抖着双唇追问。
“是啊!”王洵被问得丈二和尚模不到头脑,拨开宇文至,笑着回应。
“你真的是王洵!”黄万山也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般,盯着王洵的脸,上上下下看了个没完,“你真的是王洵!那个两军阵前,将大食第一好汉萨尔格拉在两军阵前一锤子砸死那个?!老天爷,没想到竟然是你!”
“我……?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啊!”王洵瞠目结舌,如坠云雾。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稀里糊涂地居然已经闯下了这么大名头。两军阵前一招斩杀敌将,对方还是大食第一好汉?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啊?自己的确斩杀过一名大食莽夫,却也是费了好大力气的,并且最后用的也是刀而不是锤,怎么传来传去全变了模样?!
此刻,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才没心思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他们两人能带着一伙残兵,在强敌环伺之下坚持到现在,所凭得全是心中一股信念。几乎有关大唐的一切,都会被拿来放大、加工、激励士气。而唐军数月前以少胜多,大破二十万大食联军的喜讯,早就被二人添油加醋对属下弟兄重复了无数遍。几个关键人物,更是浓墨重彩地反复描绘,并且加入了无数个人想象在里边。
况且西域各地交通简陋,信息传播完全靠旅人的嘴巴。安西唐军与大食之战的经历,传到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的耳朵里时,已经承受过了无数道加工,与事实相去甚远。
在民间的想象里,能被大食军主帅派出来挑敌骂阵者,肯定是军中第一好手。大食军之所以败得那么狼狈,也肯定是因为第一好手输得太快,影响了全军的士气。而杀死了大食第一好手的唐将,肯定是身高过丈,眼似铜铃。说不定还是什么古代神明转世,专门来对付残暴野蛮的大食人的。
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王洵形象在传说中已经非常高大。即便是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也不止一次地设想过,如果有朝一日能与此人并肩而战,将会是何等的荣耀。二人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后,他们的愿望就能实现了。更没想到的是,当自己第一眼看到心目中的英雄时,居然会把对方当成个混军功的纨绔子弟!
想到这儿,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不觉面红过耳。先冲着王洵深施一礼,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各自的部属大声介绍,“弟兄们,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铁锤王,阵斩大食第一勇将的王洵王将军。还赶紧不过来一道拜见!”
刚才听到两位头领跟对方的交谈,弟兄们已经激动得跃跃欲试。此刻得到许可,谁还能再保持镇静。纷纷策马上前,冲着王洵用力拱手,“见过王将军!”“见过铁锤将!”
“大伙免礼。免礼,都是自家弟兄,千万不要客气。不要客气。”被热情的人群包围起来的王洵额头见汗,不断拱手相还,“再客气我就头晕了!赶紧跟着我领铠甲兵器去。还有很多事情要大伙做呢!”
听王洵说得直爽,众人更觉得这位年青的将军对脾气。齐声答应着,让开一条路,然后簇拥在王洵身后朝骆驼队方向走。经过刚才带队监督自己的方子陵等人面前时,却还念念不忘瞪上几眼,以泄心头怨气。
“都是人啊。运道咋就差这么多呢!”方子陵气得直翻白眼。刚才王洵只带着宇文至一人过去跟来历不明的队伍打招呼,他其实心里暗中捏了一把汗。毕竟对面的那支残军除了一面千疮百孔的大唐战旗之外,拿不出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一旦他们怀着某种不良企图,王洵就等于自己把自己往刀尖上送。
谁料王洵走过去后,三言两语便折服了对方的两名头领。随即,虎躯一震,再震,再再震,居然转眼就成了那支残军的主心骨。
单看脸上的表情,此刻即便王洵拿大棒子往外赶,那伙来历不明的残军也要死乞白赖追随他了。这情形,没法让人不嫉妒。可是嫉妒之余,方子陵却又由衷地替王洵感到高兴。如果残军的来历真的像他们自己所说,是当年怛罗斯河畔失散的弟兄。收服了他们,就等于大伙身边又多出了两个团老兵。与原来的两个团加在一起,甭看只有区区千把人,却都是实打实的精锐。此后西行路上再遇到任何规模的对手,勉强都有一拼之力了。
王洵的好运气显然不止这么一点儿。很快,令方子陵更为嫉妒的事情就发生了。走过俘虏们身边的时候,沙千里迟疑了一下,低声向王洵问道:“怎么他们还都站在这儿。将军是不是很头疼怎么处理这帮家伙?”
“的确如此!”一旦拿对方当了自己人,王洵就不喜欢打肿脸冲胖子,咧了咧嘴,坦然承认。“王某此番前来,是替大军探路的。不宜杀戮太重。可轻易地放他们走的话,王某又怕他们以为我唐人迂腐可欺,回过头在丝绸之路上变本加厉地祸害咱们的人!”
“放他们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沙千里有心在王洵面前表现,笑了笑,主动请缨,“末将想跟大人讨一支令,收编了这伙土匪。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收编他们?”王洵脸上的表情很是迟疑。类似的主意他也想过,然而一则难以保证马贼们的忠心,二来对方的战斗力也实在太差了些。用来摇旗呐喊则浪费粮食,驱使起作战的话,恐怕没等敌人靠上前,他们反倒把自家阵脚给冲散了。
“这片土地上,向来是强者为尊。以大人目前的名头,不愁他们不忠心耿耿。”仿佛猜到了王洵的担忧,沙千里笑着补充,“至于打仗,这边和咱大唐不一样。向来是凭着少数精锐决胜负,其他人能起的作用都很有限!”
王洵先是一愣,随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奇怪呢,怎么刚一交手,半天云就溃不成军了!那就烦劳沙将军收编了他们,能借着他们的人数,沿途壮壮声势也好!”
“得令!”沙千里兴奋一拱手,纵马朝俘虏们奔去。马贼们将今天的战败的原因十中(八)九归咎到了他的头上。因此个个满脸愤恨,若不是兵器已经被收走,旁边还有几十名唐军虎视眈眈的话,真恨不能一起扑上前,将此人碎尸万段。
沙千里却不怕招人恨。先是策马围着俘虏队伍兜了几个圈子,然后带住坐骑,冲着俘虏们大声喊道:“你们知道今天输给了谁么?两军阵前一招砸扁了大食第一勇将的铁锤王。也就是他老人家懒得跟你等一般见识,没有亲自动手。否则,甭说阿尔斯兰那厮跑不了,你们这些个家伙,也得一半儿都变成肉酱!”
唯恐有人听不明白,他先用汉语说了一遍,紧跟着又用突厥语大声重复。众俘虏们听第一遍时,还把敌意写了个满脸。待听了第二遍,猛然间就把王洵的摸样跟传说中的人物对上了号。脸上的敌意立刻消失不见,代之是由衷的钦佩和尊敬。
河中地区百姓多为突厥遗族,虽然近年来已经渐渐被大食人同化,但骨子里信奉的依旧是狼群法则。服从强者而鄙视弱者,并且没有什么持久的忠诚概念。先前阿尔斯兰实力强,大伙纷纷聚集于阿尔斯兰旗帜下。如今来了一个比阿尔斯兰强大百倍的豪杰,大伙便立刻恨不得扑将过去,借托他的威名,像周围弱小者亮出白森森的獠牙。
“听清楚没有?我再说一遍。”把俘虏们的表情看在了眼里,沙千里继续用两种语言重复,“你们今天,输给了铁锤王。一点儿也不冤!他老人家说了,哪个要是还不服,尽管向他单挑。只要打赢了他,就可以带着兵器和战马离开,此外,还赠送十斤茶砖!有不服的没有?有想赚茶砖的没有?”
众俘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讪讪而笑。据说能空手搏杀虎豹的大食第一勇士萨尔格拉都被铁锤王一锤子砸扁了。自己上去,不是纯粹活得不耐烦了么?
“好,既然没人有胆子跟铁锤王单挑,我就再给你们另外一个机会!”看看火候已经差不多,沙千里笑了笑,突然将腰间横刀抽出来,高高地举在了手中。“铁锤王需要有人替他杀人放火,愿意去的,自己列队,跟我到铁锤王面前,向他发誓效忠。不愿意的,自己割了两根大拇指,滚到柘拆城中做叫花子吧!”
铁锤王招募喽啰?俘虏们喜出望外,立刻骚动起来,推推搡搡地在沙千里的背后列队。一些原本就是小头目者则出动出面维持秩序,唯恐表现得晚了,日后不会受到铁锤王的重视。而个别不愿意继续过刀头舔血日子的马贼,却舍不得两根大拇指,犹豫再三,趔趄着跟到了队伍末尾。
转眼间,队伍已经收拾整齐。在沙千里的带领下,走到王洵面前,齐刷刷拜倒,大声地说道:“我等没长眼睛,得罪了您老人家,该死,该死。请英雄饶恕我等。我等从今以后,愿意供英雄驱使。您让我杀谁我杀谁,您让我打谁我打谁。即便让我自己抹脖子,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这些人有的说突厥语,有的说粟特语,有的说汉语,各种语言汇集在一起,比数百只鸭子的叫声还要乱。王洵根本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却知道沙千里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高兴之余,又想着收拢这些人的心,清了清嗓子,大声回应:“诸位免礼!都站起来吧!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既然你们愿意跟着王某,王某也不会亏待你们。从今以后,有功同赏,有过同罚……”
“谢大人!”俘虏们乱轰轰的站起身,东倒西歪,完全是一伙乌合之众。
这般摸样,上了战场也只会拖自己人后腿。可自己能拿什么鼓舞士气呢?一边训话,王洵一边搜肠刮肚。钱财,好像作用不大。自己也拿不出太多的钱财。大义?如果马贼们心中有大义的话,也不会去杀人劫道了。翻来覆去,他豁然发现,此刻,除了被越传越玄的威名外,自己近乎一无所有……
突然,王洵看到了封常清送给自己的侍卫,原先的倭人,现在的唐人,王十三,心中灵光乍现:“如果有人接连三次立下头功,我就做主,帮他归化,让他做个唐人!”指了指不远处的大唐战旗,他真诚地许诺,“教他说唐人语言,许他穿唐人衣衫,帮他取唐人名姓。让他的子子孙孙,永远都是唐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唐人!”
第二章 砺锋 (五 下)
他有心将这伙马贼彻底地收服为在关键时刻亦可以依仗的部曲,因此毫不犹豫地便拿出了自以为最具诱惑力的赏格。谁料曾经让倭人十三苦盼了十数年的大唐子民身份,对一众马贼却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众人只是敷衍着道了声谢,便纷纷把头低了下去。仿佛根本没把王洵的许诺当一回事情。
难道他们没听明白我说什么?现实远远偏离预期,王洵尴尬地皱起了眉头,两眼之中充满了困惑。记忆中,倭人十三为了得到大唐子民户籍,可是花了近十年功夫。而眼下追随在自己身后的那些楼兰人、突骑施人,提到唐人的生活如何如何,又有哪个不是满脸羡慕?哪个会像这伙马贼般,根本没把天朝上国的户籍看在眼里?
有道是,人的名,树的影。他现在的形象已经被传言描述得像个八臂修罗一般,足以令人谈之而变色。此刻双眉一皱,立刻有一股无形的压力以两脚所站立处为核心,慢慢扩散开来。众马贼见状,更不敢与他的目光相接,一个个将头埋到腰间,再稍低些许,就要整个人钻进泥土中。
还是沙千里为人机警,发觉现场的气氛不对,赶紧出头来替王洵打圆场。“你们这伙鸟人,耳朵都塞驴毛了?”扯开嗓子,他对着一众马贼们大喊大叫,“铁锤王他老人家刚才的意思是,如果你们肯好好干,他就收你们做家奴。子子孙孙都跟着他吃香喝辣!”
“谢老爷!”“谢大人”众马贼如梦初醒,兴高采烈地拜倒在地。有人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磕完头后,居然拍打着胸口唱起了歌。虽然歌词里面的内容王洵一个字都不懂,但歌声中所包含的感激却是如假包换。
如此荒唐的情景,令王洵登时哭笑不得。这些人家伙到底什么毛病啊。难道给人当家奴,比自由自在地做一个寻常百姓还有诱惑力么?但眼下肯定不是探讨这些问题的时候,既然马贼们心甘情愿,他也只好顺水推舟。反正他在疏勒河畔还有不少的田产没人帮着收拾,日后把这伙马贼带回去做佃户和牧民,也省得他们再四处为祸。
想到此层,他便不再于细节上较真儿了。先叫来方子陵和魏风和几个有官爵却没有补到相应实缺儿的部属,让他们将归降的马贼们随意均分为四个团。然后直接命方、魏二人做校尉,其他人做旅率、队正,把其中两个团的架子给搭了起来。随即,又将剩下的两个团马贼带到了沙千里和黄万山二人面前,笑着问道:“不瞒两位前辈,王某出使前刚刚升的中郎将,麾下正好有几张空头告身。如果两位前辈不嫌弃的话,请先在王某这里屈就都尉一职,顺带着帮我管管这些家伙。其他一些事情,咱们等回到安西后,再从头细说!”
“这……”沙千里和黄万山楞住了,谁也没想到王洵会这般大方。想当初,他们在安西军中拼死拼活数年,才勉强拼到手一个个振武校尉的散职。如果不是因为弟兄们被打散了群龙无首,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补上统领一团兵马的实缺儿,独自统帅一团人马。而今天刚刚投靠到钦差大人麾下,便从校尉升到了都尉。并且各自麾下人马也得到了扩充,由不足一个团变为足额的两个团。
要知道,此刻王洵自己的嫡系麾下,算上刚才补充进去的俘虏,也不过才四个团的人马。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所控兵卒,加在一起已经足以跟主将分庭抗礼?
这是何等心胸才能做出的决定。能做出这种决定的主将,又怎能不令人心折?楞了一会儿,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人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跳下坐骑,冲着王洵肃立拱手,“大人,大人如此厚爱,末将,末将愧不敢当!”
“两位前辈真的是客气了!”王洵哈哈大笑着跳下坐骑,伸手将沙、黄二人拉住,“咱们都是刀尖上谋富贵的,说这些客气话做什么。抓紧时间把他们训练出来,派上用场才是正经!说实话,日后需要用到两位跟人拼命之时,王某也不会跟你们客气!”
“愿听大人差遣!” “敢不为大人效死力!” 沙千里和黄万山两个又退开半步,冲着王洵郑重施礼。
到了此刻,王洵才有把握,自己真正得到了二人的支持。笑呵呵地摆摆手,大声提议,“都是安西军出来的,咱们就不在虚礼上耽搁功夫了。你们两个赶紧把队伍整理好,然后到骆驼队中的那座军帐找我。我先去那边安抚一下商贩们,顺便命人准备些饭菜。咱们待会儿一边吃,一边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
“多谢大人!”沙千里和黄万山齐声道谢,然后各自高高兴兴地整顿兵马去了。
目送二人离开,王洵吩咐方子陵和魏风也去整顿各自的部属,然后拉着宇文至、宋武等人,一起返回驼队中央。
驼队中央,商贩们亲眼目睹了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早已对年青的钦差大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大伙心中都盼望着,这趟生意就一直如今天般走下去,遇到不开眼的马贼就上前砍翻,遇到前来窥探的小喽啰就射成刺猬,耀武扬威,谁也不用再担惊受怕。
但是,钦差大人到底准备护送着大伙走多远,商贩们心里却没半点儿把握,也不敢主动询问。作为“士农工商”四民中地位最低的一类,他们平素能跟着县太老爷直接对上几句话,都是难得的荣耀。更甭说对钦差大人指手画脚了。那可是皇上的信使,手里拎着尚方宝剑的人物。稍不高兴,把你给先斩后奏了,大伙跟谁喊冤去?
可心中的期盼一旦冒了头,就很难被压抑住。凭着以往跟官府打交道的经验,商贩们凑了一份贺礼,公推了程记掌柜程思远和家将“莫大”做代表,等在驼队的缺口前“犒师”,期待着这份礼单能打动钦差大人,让他尽量能命令麾下军队护送大伙多走一段。
恰好前去追杀逃敌的齐大嘴和储独眼两人也赶回来缴令,见到程掌柜和莫大,便主动打了个招呼。程掌柜正愁怎么才能跟钦差大人搭上话,立刻拉住了二人,竹筒倒豆子般将商贩们的拜托说了出来。
“我估计大伙这回是杞人忧天了!”齐大嘴略作迟疑,便笑着掉起了书包,“钦差大人如果不是心怀慈悲的话,先前如何肯带着我等走这么远?他老人家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在哪,咱们不该问,也不能问。但只要他继续向西,咱们就跟在队伍后边,想必他老人家也不会拒绝!”
“那是,那是!”因为常年低头跟人说话的缘故,程掌柜的背有点驼,“但咱们受了大人的好处,怎么也的有所表示不是?否则,岂不被人笑咱们不懂礼数?二位老哥都是在钦差大人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物,待会儿只要把大伙的意思说清楚了,大伙过后肯定会念你们二位的好处!”
“都是乡里乡亲的,什么好处不好处我看就算了!”刚刚品尝了一回将马贼追得屁滚尿流的滋味,储独眼自觉视野和心胸都开阔了许多,笑了笑,谢绝了程掌柜许下的好处,“我跟齐大哥,肯定会尽力把大伙的意思带到。您老人家和莫大哥也千万长点儿眼色,不该提的要求,不要乱提!”
“那是,那是!”有求于人,程掌柜点头哈腰时,脊背驼得更低,“你们都知道,小老儿从不是那不晓得进退之辈。可大伙都把寄托放在小老儿这里了,小老儿怎么着也得探探大人的口风。待会儿,还请您二位尽量给小老儿多多美言几句。还有你,莫大,待会儿看到我……”
转过头,他刚想对同伴叮嘱几句拜见钦差大人需要注意的细节,却发现一向谦卑有礼的家将“莫大”此刻却抬着脑袋,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一个方向发傻。程掌柜心中大急,推了对方一把,低声呼唤:“莫大,莫大,你看什么呢。你听见我说没有?”
接连推了几下,家将莫大才回过神来,先看了一眼满脸惶恐的程掌柜,然后又看了一眼从远处渐渐走近的王洵、宇文至等人,长长出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才是男人,这才是男人该过的日子!万俟这半辈子,这半辈子,真的他娘的是白活了!”
“你说什么呢,莫大?!”程掌柜被弄得一头雾水,又狠狠推了“莫大”的胳膊一把,焦急地提醒,“钦差大人就要回来了。别在他老人家面前失了礼数!”
“我不叫莫大,我叫万俟玉薤!”一向与人为善的“莫大”突然有了脾气,甩开程掌柜的胳膊,大声强调,“你老不用担心,大伙的意思,我去跟钦差大人说。我跟他也算曾经有些交情!不过,从今天起,万俟要跟您老告辞了。万俟不愿意再窝着了!万俟要去过今天真正男人的日子!”
第二章 砺锋 (六 上)
就你?还跟钦差大人有过交情?程掌柜歪起脑袋看着万俟玉薤,根本不相信对方说的任何一个字。放眼疏勒程记商号,有谁不知道莫大虽然长了一幅好身板,却生就了一个兔子胆儿。遇见麻烦能躲就躲,实在躲不开了也会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果他真的跟钦差大人有交情的话,这两年多来又何必天天夹着尾巴做人?
谁料齐大嘴和储独眼二人此刻也好像吃错了药,非但不帮着程老掌柜劝阻莫大,反而相继拱了拱手,信誓旦旦地说道:“好汉子,你尽管放心去。疏勒城中如果有什么需要照应的人,包在我们哥俩身上!”
“是啊,包在我和老齐身上。要是我们老哥俩再年轻个十来岁,说不定也跟你一道去了!”
这都叫什么事儿?!程老掌柜气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依仗为左膀右臂的家将要去投军,高薪礼聘来的刀客跟着煽风点火。倘若其他刀客再跟着起起哄,后半段路程莫非我老汉还得自己拿刀保护货物不成?
还没等他想出几句合适的话来劝说众人不要胡闹。万俟玉薤已经越众而出,远远地冲着王洵以抱拳,大声喊道:“恭贺王将军旗开得胜。万俟玉薤受众商贩之托,特带了礼物前来犒劳您和您麾下的弟兄。万望王将军不要嫌弃我等寒酸!”
几句话说得不文不白,好歹大致意思没什么差错。程老掌柜先是被弄得一愣,然后赶紧追上前来,双手将礼单举过头顶,“小老儿受同行之托,特来为钦差大人贺胜。些许礼物,不成敬意,还请钦差大人代将士们收下!”
早在长安时,王洵就不是个贪财的性子。经历了若干风雨之后,更不把这些身外之物看在眼里。听完了万俟玉薤和程掌柜的客套话,跳下坐骑,上前搀住程老掌柜,“大伙的心意王某领了,但这份礼物,还请老人家给大伙带还回去……”
“那怎么行?”没等他把话说完,程老掌柜已经跪了下去,“钦差大人带着弟兄们跟马贼拼死拼活,我等帮不上什么忙,出点小钱,总是应该的。否则,接下来的道路,怎好意思再受大人的保护!”
“老人家快快请起,大伙赚的都是血汗钱,王某绝对不能收!”王洵闻听此言,赶紧用力将程掌柜拉起来,同时笑着向对方交底儿,“至于保护你等安全,乃我大唐将士应尽之责。您老人家只管让大伙放心跟着我走就是了。别的不敢保证,至少河中这段路,王某会一直护送着大伙走完它!!”
“多谢钦差大人,多谢钦差大人!”程老掌柜心里终于有了底儿,再度向王洵跪拜致谢,“可是这份礼物,您老人家……”
“行了!”万俟玉薤见程老掌柜没玩没了地为礼物之事纠缠,大声出言打断,“钦差大人乃开国侯爷之后,不稀罕你那仨瓜俩枣。真的有犒劳弟兄们的心思,您老人家不如回去跟大伙商量商量,多为大人凑点儿干粮、熟肉出来。或者找熟人在沿途购买些粮草补给!别跟我说为难,这条路上,你们肯定有办法!”
“呃……”程老掌柜被吓了一哆嗦,旋即明白莫大的话有道理。才打了第一仗,钦差大人的部属就翻了番。照这样发展下去,军中携带的粮草补给肯定不够用。而商贩们的目的地虽然不在河中,跟沿途的地商却或多或少有些瓜葛。即便当地贵族下了禁令,大伙偷偷跟城里的老客联系上,也能弄出些粮食来。
想到这儿,他便不再于礼物一事上纠缠。顺着王洵的搀扶站起身,冲着对方轻轻拱手,“小老儿不会说话。但今天却可以向钦差大人保证。只要您一声令下,就是挖门盗洞,小老儿也能帮您挖出足够的军粮来!”
还甭说,这个许诺,真的歪打正着。王洵刚才还在跟宇文至、宋武两人为保证大军的补给而犯愁,没想到有人会主动把任务揽过去。当即,他点点头,郑重向程掌柜拱手还礼,“如此,就拜托给老丈了。眼下军粮还不缺,但用不了太久,王某就会请老丈出手?”
“不敢,不敢。能为大人做事,是小老儿几辈子修来的福分!”程老掌柜赶紧侧开半边身子,满脸自豪地承诺。“大人放心好了。若是做不到,小老儿就把这身老骨头拆了给弟兄们熬汤喝!” “你那身骨头,再熬也熬不出几两油来!”万俟玉薤笑着又插了一句,将程老掌柜推在一边,旋即冲着王洵再度抱拳,“王将军,这两天,万俟羡慕你跟宇文将军的英姿,天天都睡不着觉。万俟自问还有把子力气,想给将军当个马前小卒,请将军一定要给万俟这个机会!”
“你要从军?”王洵还记得万俟玉薤当年发觉王淮父子处境不妙,立刻找借口逃离长安的过往,不太敢相信他真的有投军报国的胆气。听对方说得热切,忍不住低声反问。
“请大人给我一个为国出力的机会!”万俟玉薤见王洵好像不太想收留自己,心中大急,‘扑通’一声跪倒于地。“万俟做了半辈子窝囊废。今天不想再继续做下去了。请大人给万俟一个做好汉子的机会!”
“前方的仗,可不会都像今天这般容易?!”王洵对万俟玉薤的武艺倒也很欣赏,只是不太喜欢他那种见到风险就躲的性格,想了想,笑着提醒。
万俟玉薤重重地磕了个头,大声回应,“万俟知道!万俟心里已经有所准备!”
“光是心里有所准备还不行。如果胆小退缩的话,军法可是不讲情面!”有心激一激万俟玉薤的血性,宇文至从旁边插言。
“万俟知道!”万俟玉薤红着脸,再度叩头,“如果万俟玉薤敢临阵退缩的话,将军自管派人砍了万俟的脑袋就是了。万俟绝对不敢有半句怨言!”
“那我就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王洵笑着拉起万俟玉薤,上上下下打量对方的身板,笑着鼓励,“说实话,就凭你这幅骨头架子,不在阵前博取功名,的确是亏得慌。”
“嘿嘿,嘿嘿嘿!”万俟玉薤笑着搓手,不敢接王洵的话茬。他之所以动了从军的念头,主要是被今天的战场上的血气所激。但还有一份考虑就是,跟着王洵比给程记当家将更有机会出头。虽然当兵有战死沙场的风险,可给人当家将,也不保证能永远平安无事。特别是走在丝绸古道上,天天面对着一群群马贼之时。同样是提着脑袋赌命,何不将脑袋押在获利最大的地方?
两年来历尽那么多波折,王洵一直以为自己厄运缠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万俟玉薤这种真正的市井小民眼中,他的升官速度,已经足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见万俟玉薤一个劲儿地低头傻笑,还以为此人是因为初来乍到而眼生,想了想,冲着背后呼喊:“十三,这个大个子交给你带。让他先到亲兵队里历练几天,日后再安排具体差事!”
“好嘞!”难得被王洵注意了一回,亲兵旅率王十三窜上前,一把扯住万俟玉薤的衣袖,“你就跟着我,先给大人当侍卫好了。大人的侍卫最容易当了,平时一般人根本近不了大人的身。打仗时,大人的主要责任是调兵遣将,不到危急关头,也轮不到你我出手!”
王洵一听,就知道十三抱怨他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能。抬腿给了他一脚,笑着啐道:“再啰嗦,我就把你调到辎重旅去养马。让你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
“大人饶命,小的不敢了,小的真的不敢了!”王十三扯住万俟玉薤的袖子,轻飘飘地荡开去,躲过王洵的“袭击”,“小的只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给大人这种身手的将军做侍卫,实乃天底下最轻松的美差!”
他出生于东瀛,身子骨本来就比唐人短小。又拉了虎背熊腰的万俟玉薤做陪衬,更显得像一只猴子。众人被逗得哈哈大笑,都觉得钦差大人这两名侍卫选得巧妙。王洵憋不住笑意,又虚踢了一脚,低声骂道:“去,哪学来的!刚做了唐人,就原形毕露!”
骂归骂,此刻,他心中也觉得美滋滋的挺舒服。今天这仗虽然指挥调度方面乏善可陈,毕竟是个开门红。况且这两年来缠在头上的厄运,好像也有了渐渐消退的迹象。至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