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农庄(风漂舟)-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十进来,皇上把我放平躺好,我看着老十然后送给他一个超可爱的笑容,有名的招财猫笑,他也笑了起来,他瘦多了呢,脸都尖了,我冲他招了招手,皇上坐到外间去了,给我们点儿空间。
老十忙给我擦着嘴,找来水漱口,我知道我的胃要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好了,我现在已经是吃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了。
皇上走了进来,看到我们这样子,脸上的表情很复杂,老十也忙放开我。
老十把我们跟天荡寨的协议给皇上讲了,皇上点点头,去让李公公起旨了,他不时的揉揉我的头发,拍拍我的手,话在嘴边可是谁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老十把头埋在我怀里:“我好想你,我怕他们打你,杀了你,我真的很害怕,我一直调查着,可是皇阿玛因为宰王的事情,一直心情很低落,住在景仁宫,我不敢动地儿了。委屈你了,老婆,对不起。”
话音刚落,十三弟和十四弟推了门就冲了进来,我们三个都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的笑开了,把这俩小的倒笑傻了。
我回头看了他下:“你给我拿面镜子来好不好啊?”他摇了摇头,我奇怪的看着他,他就是不动。
※l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
他点着头也笑了起来:“对了,你刚才说给四哥的贺礼,这女的是什么人来着?”
我撅着嘴看着他,他表情很哀伤的说:“宰王没了,弘晖也没了。”我愣住了,又无奈的摇摇头:“历史再怎么变,也许结局都不会改变吧。”
他看我腿又是一软上来扶住了我:“好消息就是乾隆他娘要进府了,坏消息就是弘时出生了。”
我让中秋打了洗澡水,老十坐进去后舒服的长出一口气,我给他捏捏肩,让他好好放松下,这对他一直很受用。
“给您老省点儿心啊,他们是直接和我联系的,最其码这直隶山东附近的事情,咱们可以知道的更清楚些不是?您派出去的那些人身上的官气太重了。”
我身体还是很虚弱但是手腕和脚腕的伤都已经不疼了,大哥怕路上颠簸留下一队兵跟着我们慢慢走,他和十三弟速速回京复命了。
老十起身给他让了坐,立于一旁,他看了老十一眼说:“你也住过来陪着承羽吧,你现在是在宫里,别这么缠着承羽,让别人看到成何体统?这正殿比你们那厢房安全些,至少不会有人推门就进的。”
老十注意到我的不对,忙把水打乱,一把抱住我安慰着我说:“不要看了,会好的啊,好好养着,还能养成我那个白白胖胖的宝宝的,乖乖的。”
他起来伸个懒腰笑着说:“不一样?她比别人多个脑袋不成啊?老婆,我要洗澡,帮我擦擦背吧。”
我冲他笑了笑:“皇阿玛,我回来了。”他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李公公也不时的抹着眼睛。
他坐在床边上,轻轻的吻着我,好温柔哦,我抱着他脖子,不让他走开,不时的亲他鼻子,眼睛下,也不管皇上就在外面。
十四弟来了倒对他亲哥的婚事儿一点儿也不感冒,全是冷冷的,奇怪,他不是和他哥挺亲的吗?还经常在我这边一致对外欺负别人呢。
我看着他俩打的热闹,懒懒的玩着承影,后来干脆坐在边上看他们比着,老十现在的笑容很单纯,只是因为高兴才在笑〉秋最快更新第一时间更新十三弟来说四哥现在的差事很忙,再加上快娶媳妇了,更是忙的昏天暗地的。
皇上轻轻咳了一下,常远才给皇上行了礼,特惭愧的看着我说:“对不起啊,我搜山也没找到你,谁知道一下子担误了这么久,害你白白吃了这么多的苦。”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
第三百五十六章抵达李家沟、农家晚餐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1102:12:45本章字数:3399
傍晚,二龙乡李家沟村。
村口光秃秃的大槐树下,身穿灰色棉袄的李田贵独自一人站着,正在往前面的道路上张望。
年初然子回来的时候,给村委会捐赠了七万元钱,后来村里又自筹了五万,一共凑齐了十二万元,重修了这条石子路。现在路面平平整整的,好走多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四处坑坑洼洼,连拖拉机跑着都费劲儿。
“田贵叔,大冷天的在外面站着干啥呢?还不回家吃饭去。”有路过的村民打招呼。
“没啥,等个人。一会儿就回去。”李田贵心不在焉地回答,眼光仍然盯着前面的路口,生怕错过了。
二十分钟后,随着远处的喇叭声传来,一辆绿色的小型卡车出现在视野中。再走近点儿,可以看见车厢上堆着一层层摞起的白色塑料箱。
总算等来了,李田贵赶紧跑到路当间,伸出右臂向来车挥动。
汽车吭哧喘了口气,在他面前不远处停下。车门打开,一位三十来岁的黑脸男子走了下来。
“您是田贵叔吧?”黑脸男子发问。
“是我,你就是然子说的那个大牛?”李田贵点头答应道。
“我就是大牛,太好了,田贵叔,天快黑了,我还怕找不着呢。”冯大牛高兴地说道。
“外面冷,先回家,有什么事儿到家再说。”
李田贵说着,在冯大牛的帮助下登上了卡车驾驶室,卡车重新启动,在李田贵的指挥下向村里面驶去。
不一会儿卡车来到村子北面的李田贵家院子外,停住车。
“就是这儿了,先进去吃口热乎饭,现成的,然后好好歇歇,房间我都准备好了。被子都是白天晒过的。”李田贵热情地张罗道。
“田贵叔,您别太忙活了,我们都很随便的,能吃饱肚子。有个地方睡一觉就行了。”冯大牛连忙客气了两句。
三人下车,李田贵推开带树皮的松木板钉成的院门,带着客人一起往里走去。
院门和土墙还是老样子,里面的三间大瓦房倒是重新整修了一番。但也仅仅是整修,大体看上去和原先也没有很大的区别。
其实然子陆续给他寄过不少钱,但他一来是舍不得huā,这二来嘛。也不愿意搞得太扎眼。只是在房间里面添了几件新家具和家用电器而已。
半个小时后,李田贵两口子加上冯大牛和小戴,四个人围坐在正房中央的方桌边,享用香喷喷、热气腾腾的农家饭菜。
“都是自家产的东西,没别的,就是吃得踏实。来,大牛,尝尝这辣子鸡。这就是今年我家专门养的柴鸡,你婶子的拿手菜,瞧瞧怎么样。”李田贵说着。抬右手示意。
这是一盘红彤彤,油汪汪,辣椒的干香和鸡肉的鲜香混合在一起的辣子鸡,开了半天车,又冷又饿的冯大牛二人一见到这个,忍不住食指大动,口中唾液顿时泛滥。
“田贵叔,那我就不客气了啊。”冯大牛说了一声,用筷子夹起一箸,就往嘴里送去。
麻、辣、鲜、香。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这道菜,土柴鸡果然不同于城里的饲料鸡,肉质鲜美,口感佳,弹性足,有嚼头。而且越嚼越有滋味儿。
“嘶,好吃,这柴鸡就是不一样啊。还有这炒菜的手艺也很棒,和我们饭馆的厨子也差不多了。”冯大牛一边大嚼一边夸赞道,干辣椒辣得他直吸气,赶紧刨了两口米饭压一压。
“确实够味儿,比城里超市的鸡肉强多了。”小戴也连连下筷子。
“呵呵,这柴鸡可是吃虫子和粮食蔬菜长大的,没有喂一口成品饲料啊。”李田贵见二人吃得香甜,布满褶子的脸上不由堆起了笑意。
田贵婶听冯大牛夸奖她的手艺,也高兴得抿嘴直乐。
“大牛、小戴,喝点儿不?天冷暖和暖和身子。”李田贵一边说,一边起身从五斗橱中取出了一瓶白酒。
田贵婶也把洗净的小酒杯一一放到桌面上。
“这么好的菜,还真得喝上两口。我瞧瞧,嗬,天海大曲,田贵叔,你们家的生活水平不错啊,这酒可一百多块一瓶呢。”冯大牛接过酒瓶,用起子打开瓶盖,给每人斟了一杯酒。
然子的二叔二婶还真是热情,他心里想着,也渐渐放开了,像家人相处一样不再拘束。
“哪儿啊,还不是年初时候,然子带了一箱回来,除了送人的,其他的就留下了。老头子舍不得喝,当个宝似的一直存到这会儿。”田贵婶解释道。
“嗨,你说这个干啥。”李田贵不满地瞪了老伴儿一眼,这老娘儿们家家的话就是多。
“呵呵,原来还是小李老板孝敬的呢。小戴,那就更不用客气了。来,田贵叔、婶,我敬你们一杯。”冯大牛举杯相邀,随即一饮而尽。
除了辣子鸡,其他还有腊肉炒豆角、鸡蛋木耳炒莴笋、青菜豆腐汤等农家菜,味道也是相当不错。
好酒好菜,令人食欲大开,不一会儿大家都吃得额头冒汗,冬日的寒意被驱散得干干净净。
晚饭后,冯大牛让小戴帮田贵婶收拾洗刷碗筷,自己和田贵叔商议明天收购柴鸡鸭的事情。
“大牛,这事儿你放心。都是然子的买卖,我这当叔的得替他把把关哪。这几天我挨家挨户查看过了,鸡都没啥大问题。下午的时候我已经通知了那几户人家,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天上午直接装笼子里给你们送过来。你们就在我这院子里验货收货就行了。我已经交代过了,抓鸡前五个钟点以内不许喂食儿,水也少喂。都是实诚的庄户人家,信得过的。然子给的收购价不低,也不能让他吃亏了。”李田贵把目前的情况告知冯大牛。第一时间更新“田贵叔,那就谢谢你了。我们车上带了专用的塑料鸡笼子,称过份量后就把他们的笼子还回去。”冯大牛很高兴,田贵叔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就省事儿多了。
“我这儿还有台秤,从村委会借的。刚刚校过,很准的。”李田贵继续说。
俩人商议完收购的事项,李田贵带冯大牛看了准备好的厢房,让他们早点儿休息。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
第三百五十七章开始验货收货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1111:40:59本章字数:3567
吃过晚饭,冯大牛出去了一趟院子,回来时,手里提着一只白色的大扁桶,容量二十五升那种。
“田贵叔,这是小李老板专门让我给您带来的,说是什么高科技特效纳米水,养生效果很棒。平时没事儿泡杯茶,当白开水喝也行,听说长期饮用可以长命百岁呢,很难得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扁桶放到了刚才吃饭的餐桌旁边。
“这个然子,大老远的还让你们带什么水,唉,受累了。”李田贵望向那个大扁桶,心里很有些好奇,纳米科技这个词儿他倒是听说过,毕竟现在的农村不同以往,家里有了电视机这个了解外界事物的窗口。
虽然他并不大相信这水的功效有这般厉害,但然子既然能让人专门给捎来,恐怕还是有些门道。于是,他点点头,将水桶提到里屋去收好。
田贵婶烧了热水,让冯大牛二人洗漱,早早歇息了。
第二天上午,一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李家沟村,李田贵城里的大侄子派人到村里头来收购柴鸡柴鸭了。
李家沟村地处偏僻,又没有什么出名的土特产,外地商人很少愿意光顾。于是,那辆绿色的小型卡车顿时成为村民们眼中的焦点。
时值冬季,除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村里其他的老人、妇女大多清闲下来,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难得有什么新鲜事儿。碰上这个。自然纷纷凑过去瞧热闹。
很快。停放在李田贵家院门外的卡车边聚拢了大批李家沟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当然,更活跃的是那些小孩子,流着鼻涕在车轱辘底下钻来钻去,有的还往车上爬。
冯大牛也不生气,还主动地将两个男孩托上车厢,两个小家伙居高临下,冲下面的伙伴们大呼小叫,好一通闹腾。
“那个,你们真是专门来收购土鸡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走上前来。问冯大牛。
“大叔,叫我大牛就行了。你说的没错,我们这趟下乡,就是专程为这事儿来的。散养的柴鸡柴鸭。鸡蛋鸭蛋,还有山羊、土猪什么的都要,只要是用天然食物喂养的就成。”冯大牛微笑着答复。
“天然食物,那不就是虫子、田螺、菜叶子啥的,吃这些东西长得慢,没有饲料划算啊。”另一位中年妇女也插上一句。
其他人也附和这个说法。
“各位乡亲,现在城里头风气变了,很多经济条件好的人都开始讲究生活品位,天然食物喂养出来的家禽家畜,虽然长得慢。但是肉质鲜味道好,又健康,很受欢迎呢。价格上也贵很多,总体算下来,其实并不亏啊。”冯大牛解释道。
“那你们多少钱收呢?”有人问起最关键的问题。
“我们的收购价有统一标准,公鸡每斤十四元,母鸡十六元,还有柴鸡蛋,八块钱一斤。其他品种也参照这个标准上下调整。现货现钱交易,概不赊欠。”冯大牛公开了收购价格。
此话一出。犹如在水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十六块,这么高啊。”
“那一只母鸡还不得五六十块,这要是养上一百只,就是五六千哪。乖乖。比种地可强多了。”
“可不是吗,我原先还没当回子事儿呢。”
“唉。这么好的营生,俺家也没养啊。”
围观的村民们议论着,脸上的神情都很复杂。
“来来,借光,大家让一让。”正在这时,一个男声传来,人群让开一条小路,随后出现了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手中提着两个竹编的大鸡笼子。
“立屯,你倒是第一个啊。”李田贵走出院门,和来人打了个招呼。
“呵呵,田贵叔,俺怕来晚了赶不上趟啊。”叫立屯的男子笑着回应道。
“这不是外人,顺子的爹。这是城里来的大牛,和你家顺子一块儿干活儿的。都到院子里来弄吧,方便些。”李田贵给冯大牛介绍了一下,然后把顺子爹往院里带。
冯大牛招呼小戴把车上的塑料笼子搬下来,送到院墙边码放。
自己则走近竹编鸡笼,蹲下查看里面的家禽。顺子爹为了便于他们收货,还将公鸡、母鸡分开装笼。
从外观上看,笼中的鸡的头很小,体型紧凑、胸腿肌健壮、鸡爪细;冠大直立,羽毛色泽鲜亮。倒是符合柴鸡的外形特征。
为了稳妥起见,冯大牛大开笼盖,伸手从里面抓出一只公鸡。
公鸡大声叫着,两腿乱蹬,拼命挣扎。还挺有劲头。
冯大牛一手薅着鸡翅膀,另一手捏住鸡腿,检查它的脚掌。
公鸡的脚虽细,但却显健硕,精神有力。而且脚掌底部有层厚厚的茧,这说明它长期处于放养的状态。要知道饲料鸡喂养时间短,又关在笼子里很少活动,脚的底部自然比较“娇嫩”。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外观差别。
又用手拨开鸡毛,看看根部,这只公鸡皮肤薄、紧致;毛孔细;呈网状排列。
“不错,这货我们收了。”冯大牛把公鸡放回去,站起身,宣布检验合格。
顺子爹听了这话,喜形于色。养了这么长时间,要说压力可着实不小,光投入却见不到现钱。心里一直有些忐忑。
要不是因为顺子在田贵叔大侄子那儿干活儿,又给家里邮了不少钱,他还真不敢下决心批量养殖这玩意儿。
冯大牛将鸡笼子提起,放到院子西墙边上准备好的台秤上,开始称份量。并取出一个小本子记录。
称好后,李田贵和顺子爹一起帮忙,将竹笼子里的鸡挨个捉到塑料笼子里。
再称一下空竹笼子,扣除后就是柴鸡的净重了。
外面的村民想瞧个清楚,于是干脆也陆续走进院子,站在一旁看热闹。
不一会儿,顺子娘和一名大妈又送了几个鸡笼和两篓子鸡蛋过来,冯大牛查验后一一过秤。
“一共有公鸡二十只,总重量七十九斤半,母鸡二十七只,总重量九十四斤半,共计两千四百六十五元。加上鸡蛋,总共三千四百四十五元。这是单子,你瞧瞧。没问题就签个字。”冯大牛用计算器算出总价,并把罗列好的清单递给顺子爹核对。
听到这个数字,村民们的议论声陡然加大。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
第三百五十八章收货进行中与村民的反应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1122:56:00本章字数:3595
顺子爹估算了一下,大致差不多,随即在单子上面签字。
冯大牛去了趟房间,回来时手上拿着一个皮包,并从里面取出了三十四张大红票子和几张零票递给顺子爹。
顺子娘却上前一步,抢过这项权利,她往手指头上吐了口唾沫,然后哗哗哗地点起了钞票。随着票子在指尖快速翻动,脸上挂满抑制不住的笑容。
“嘶,三千四百多块啊。就这几十只鸡。”
“原来土鸡这么值钱了啊。”
“立屯这回算是搞着了。”
“唉,多了不敢说,我要养个百八十只的倒也没啥,就是这心里头不太踏实。”
“唉。。。”
观众们望着顺子娘手中的大红票子,议论纷纷,眼中露出羡慕之色。一时间摇头的,叹气的,愣神的,交头接耳的,什么表情都有。
顺子爹娘收好货款,提着空笼子走出院门。脚步轻快,还一边商议着回家做顿好吃的庆祝庆祝。
接着,李栓柱的媳妇在邻居帮助下,也把自己养的五十多只柴鸡送过来了。
然后是石头儿的爹娘,建平的爹娘。交货后,一个个点着厚厚的钞票喜滋滋地离开。
院子里面的家禽越来越多,唧唧咯咯地叫唤起来,加上村民的议论感叹声,闹哄哄地响成一片。
隔壁的院子里,一对夫妇却正在房中吵架。
“都是你,怕这怕那的。难怪人家说你就是一辈子受穷的命。”这是女的声音。
“哦,你现在怨俺,当初你怎么不吭气啊。养几只鸡留着下蛋倒是没啥,养个几十上百的。你以为那么容易啊,这要是赶上闹鸡瘟、禽流感啥的,一死一大片,搞不好连老本都得赔出去。”这是男的声音,含着恼怒。
“那人家怎么就不怕呢?我听说现在可以打疫苗,打了就没事儿了。还是你榆木脑袋,整天就知道闷头儿在地里刨食儿,没出息到家了。”
“老娘们儿家家的。瞧别人挣点儿钱就眼红。俺养鸡要是赔了,就冲你那德行,还不立马一溜烟儿跑回娘家去。俺早就看透了。”
“你。。。我当初真是瞎了眼。。呜呜呜。。。”
。。。。。。
上午几个小时,冯大牛、小戴、李田贵三人一直忙着收鸡。大冬天的额头上全都是汗。田贵婶提着水壶出来,让他们喝水歇口气儿。
目前除了李田贵自家的放到最后,其他五家的货都收了上来。大部分是柴鸡,还有少量鸭子和两只山羊。至于土猪则一头也没有,毕竟农村的家养土猪要养上一年才能出栏。而且大多要留到过年用。
“大伙儿让一让,老村长来了。”这时,院外有人嚷嚷起来。
李田贵闻言,赶紧放下水碗。起身迎了过去。
不多时,一把花白胡子的老村长出现在院门口。腰杆挺的笔直,上身披着棉袄。左手把着锃亮的黄铜烟袋锅子,不时吞吐几口白色烟雾。
“老德叔,我们还正想一会儿去你家里呢。”李田贵招呼道。
“嗨,去啥啊,在这儿就挺好。福生,都提进来吧。”老村长点头回应道,然后扭头冲后面喊了一句。
话音未落,两名中年男子手提四个竹编鸡笼走进院子,走到台秤旁边撂下。
“这是我家养的,你们瞧瞧成不成。成就收走,不行我就留着自己吃。”老村长说着,又吸了一口烟。
“老德叔家养的鸡肯定没问题,大牛啊,直接过秤吧。”李田贵冲冯大牛说道。
“别,还是看清楚的好,当面锣对面鼓的,大伙儿都落一个心里踏实。”老村长把烟袋锅子一横,阻止要把鸡笼子直接上秤的小戴。
“好好,我看一下。”冯大牛已经看出了对面这位老头子的脾性,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来比较好。
他弯腰凑到鸡笼子跟前,仔细查看一番,然后直起腰,对老村长说道:
“这鸡没问题,符合标准,我们收了。”
“呵呵,我说什么来着,老德叔养鸡养鸭的那可是一把好手。”李田贵顺势奉承了一句。
“瞧清楚了,那就好。家里的老婆子还犯嘀咕呢。我说田贵啊,你家那个大侄子以后是不是一直收这些东西啊?”老村长转头问李田贵。
李田贵心里没有把握,把眼光投向冯大牛,示意他来解释。
“老村长和大家伙儿都请放心,我们小李老板在城里头开大饭馆,是长期的买卖。现在生意好得很,连分店都有了,以后对家禽家畜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的。不过我们饭馆面对的是中高端客户,所以对原料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冯大牛语气肯定地答复,同时让小戴过秤。
“好,这我就踏实了,要说你们家的大侄子还真是不错啊,人在外面还不忘了村子里头,好。”老村长连说了两个好字。
四笼柴鸡过秤后,小戴把它们都转移到塑料鸡笼中,冯大牛算清账目,将一千八百多元的货款递给了老村长。
老村长让那个叫福生的男子将钱收好,又和冯大牛、李田贵聊了几句,这才带人提着空笼子离开。
眼见老村长家都得了好处,四周瞧热闹的村民们更是羡慕不已,同时暗暗后悔自己的胆子实在太小了。
有些村民按耐不住,将家里零散喂养的柴鸡、柴鸭也捉来出售,冯大牛检验过后,只要是合格的,照单全收。
但更多的人只能眼睁睁地错过这次机会了。不过刚才听这位叫大牛的黑脸汉子对老村长做出了承诺,说以后将进行长期收购,这么说来现在开始着手为时不晚,心态才渐渐平和下来。
就当冯大牛以为外面的收货工作已经完成,准备最后清点李田贵自家养的鸡时。不料此时却又有人登门送货了。
“呦,这不是虎子娘吗,难得来一趟啊。”李田贵招呼正踏进门槛的一位中年妇女。
“呵,田贵叔啊,听说你们家大侄子派人来收鸡鸭了,正好我自家也养了一些,这不给你们送来了。”虎子娘笑容满面地说明来意。
李田贵有些纳闷,当初搞家禽养殖的时候也通知了虎子家,但他们好像并没有跟着干啊。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
第三百五十九章虎子娘的绝活儿、签订供货合同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1131:18:06本章字数:5542
“进来啊,一个大老爷们的,磨磨唧唧地像什么样子?”虎子娘冲门外嚷嚷道。
连嚷了几句,一位中年庄户男人才出现,手里只提了一个鸡笼子,脸上却现出犹豫的神色。
李田贵告诉冯大牛,这是虎子的老爹。
“我们家没有养那么多,就只有这些,本来都是准备留着自己吃的。唉,要说虎子那个小子也不给家里头说清楚。”虎子娘叹了口气,埋怨虎子没有鼓动家里人养鸡,白白错过了好机会。
“这倒不要紧,鸡什么时候养都成,我们一直收的。”冯大牛赶紧宽慰道。
“这说的是呢,当家的,愣着干什么,把鸡给人家送秤上去啊。”虎子娘指挥一言不发的虎子爹。
“我来,我来。”冯大牛走前一步,从虎子爹手中接过鸡笼子。
照例往里面扫视了一下,笼子中有八只鸡,样子毛色都还行,不过精神却似乎不大好,都是半眯缝着眼睛,卧在笼底歇息。
不大对,他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随后,他将笼子放在地上,伸出右手探进去捉了一只花母鸡出来,母鸡并没有挣扎,老老实实地由他摆弄。
冯大牛先查看了鸡头鸡脚掌,然后掂了掂份量,想到什么,顺手一摸鸡的嗉子部位,果不其然,嗉子鼓鼓囊囊的,里面全是小疙瘩。
他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
唉,没想到虎子的爹妈也来占这点儿小便宜。
“这鸡不大对路啊。”冯大牛虽然和虎子关系不错,但做事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怎么不对路?都是我家自己养的,天天在院子里面跑。吃虫子、粮食长大的,可是正经的柴鸡啊。”虎子娘脸上笑容消失,不满地问道。
“我没有说这不是柴鸡,品种什么的也还行。可我们收货有个规矩,捉鸡前五小时内不能喂食儿。而伱这个不光喂了。还过量了吧。”冯大牛语气平和地解释。
“呦,还有这个说法哪,我们是头一回,也不懂啊,伱们就担待一点儿吧。以后会注意的。要说我这鸡这几天的胃口是好了点儿,也不算过量吧。”虎子娘面不改色地说道。
“啥胃口好啊,我告诉伱们说,虎子娘可有绝活儿啊,那手指头,功夫深了去了,听说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呢。别说玉米粒儿,就是大铁砂子也照样招呼啊。”望着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花母鸡,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大声揭底儿。
“这个伱们就不懂了吧,那叫一指禅,电影里见过。正宗的少林功夫呢。”附和的人越说越离谱儿。
“这人会功夫倒是不新鲜,可他们家连鸡都给教会了,伱们仔细瞅瞅,别人家的鸡都是站着,他们家这位派头儿就不一样,这蹲着马步。鼓着嗉子运着气的,这功夫练得有多地道啊。”
听了这个,大家伙儿都啧啧赞叹起来。还纷纷表示以后都得小心点儿,可别得罪了虎子娘,这手功夫搁谁也吃不消。
“这鸡落伱们手里头可算遭了罪喽,造孽啊。”一位大娘不忍地说道。
“去,是谁胡说八道呢?敢说老娘的坏话。我们家的鸡身体棒着呢,爱活动。能跑能跳的,吃得当然就多了。”虎子娘可不好惹。转身叉着腰,冲人群瞪眼睛大声嚷嚷。
她倒无所谓,但虎子爹脸上却挂不住了。
这笼鸡确实是早上虎子娘用手指头给硬灌了小半袋玉米粒。他本想阻止,但虎子娘说集市上卖鸡鸭的商贩都是这么干的,好增加些重量。
还振振有词地教训他啥也不懂,说在当前灌粮食算是良心大大的好了,做人脑子不能太死板,要不然就等着受穷吧。听说还有些商贩给鸡鸭灌沙子,甚至灌重晶石粉的,那才叫一个黑心。
虎子爹扭不过她,这才勉强跟着过来。
但现在被乡邻们给当面戳穿,他再也忍不住了,走前两步,提起鸡笼子转身就要往外走。
“伱干什么?”虎子娘大急,连忙伸手拽住他。
村民们见状,不由开始起哄,笑闹声、口哨声响成一片。
冯大牛和李田贵赶紧商量了一下,然后李田贵把虎子爹娘拉到一边。
“算了,这鸡我们也收下了,不过得把嗉子里的货扣除,记着,以后可别这么干了。虽说虎子跟我很熟,但一码是一码,规矩可是不能破的,要不然以后跟别人都不好说话。伱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冯大牛小声对他们说道。
毕竟是虎子的爹妈,总要照顾一下的。而且那几只鸡除了灌足了食儿以外,倒还没发现别的毛病。
虎子爹妈心情很有些复杂,俩人对视了一眼,还是点头应承下来。
待最后一个客户走出院子,围观的村民见没有热闹可瞧了,这才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