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乡小农民(挣钱)-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下一个问题。”|

“我想问一下,以后我们都会干什么工作啊?”

“恩,很多。比如咱们会有好几个超级菜种植基地,有面积很大的果园,单独开辟的酒葡萄基地,水产养殖基地,还有以大山为依托建立的野生动物园等等,这些都将产生高层的管理人员到最底层的普通员工在内的大量的工作岗位,咱们村里人会有优先的选择权。”

热闹的大会开了一个小时后,就被王大书记给强行解散了。再不解散,人家各村的村长书记们就要过来了。

陆陆续续地各村的村长书记都纷纷赶到半山村,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县长张东平也赶了过来,代表政府参加这次的会议。

会议一开始同样是由总经理李建平做情况说明,将公司的打算和初步的规划全盘托出,并在村民的拆迁安置房和工作方面做了详细说明。

听说这拆迁房全部是一百七八十平米以上的二层小楼,之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每户相应的补偿款,而且按照这一政策补偿款最少每户也有十几万的时候,所有的村长们知道,这件事已经不可阻挡了。

可以想象,当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会高兴成什么样。给盖别墅不说,还给高额的补偿款,还安排闲散劳力的工作,并且工资还保底两千元。这么好的条件要是再不知好歹的话,估计这样做的人一定会被愤怒的村民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之后又有人提出村民的土地转让费是多少的问题,李建平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千五一亩的超高价格,要知道目前租地的价格一般是八百左右,最多也就是一千块一亩。如果是村里人或者相熟的人家那每亩的地租甚至低到二三百块钱,当然关系非常好的话干脆都不要钱让人白种的。

一千五一亩的价格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一些脑袋活分的人已经在私下里算了一下,用本地种的最多的玉米算,一亩地产玉米粒按照一千斤算的话,一斤就按一块钱(注意这时候是2010年,现在最高到了一块三,当然这是我们本地的价格。)算的话,那收入就是一千块钱,而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就要三百到四百元左右,也就是说农民忙活一季一亩地的收入只有区区六七百块钱。

当然你可以说还有国家的农业补贴呢?是,国家扶持农业,给补贴,可是你知道种玉米的补贴是多少吗?五十块一亩。

另外还有种酒葡萄的也不少,好的年景,一亩地能产三千多斤的葡萄。可是那又怎么的?葡萄这东西非常的粘人,从春天道秋天重新埋入土中,就离不开人的照顾。一个人根本就种不了多少,反正除了那些请临时工人的大户之外,就没听说谁家中了超过是五六亩地的。

就按三千斤算,价格的话按最近几年最高价一块五一斤,也不过四千五百块钱。这里面除去一千多块的各种农药钱,五百的化肥钱,还有其它费用包括水电费,人工费等等五百块,一亩地的纯收入最好也就两千块。

更何况现在的年青一代根本就没几个愿意种地的,就是种地那也是种些省事的玉米之类的。

种玉米的话,从种到收要五六个月的时间,一亩地只能挣个五六百。相当于一个月一百块钱!一百块!这年头能干什么啊!养活一家人都不够!所以才使得现在的农民工的数量居高不下,所以才有了春运一票难求的场面。

一个壮劳力在工地干活,小工的工资最低也是一百块一天,大工那都是二三百一天。所以在农村对土地的重视几乎达到了历史的最低潮,大片的土地长满了荒草,青壮年男女纷纷都走出家门到城里找工作,村里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还有那些可怜的留守儿童。

第三百二十六章反响

“听说了吗?半山村要在咱们这片弄一个大度假村。”

“切!这谁不知道啊?我跟你说,我昨天就打电话把儿子儿媳妇都叫回来了。”

“啊!还是二哥你厉害,一会儿我也给我儿子打电话去。”

“对,赶紧把孩子都给叫回来。在外面怎么也比不上家里不是,再说在家里也不比在外面挣得少。”

“听说半山村给出的最低工资都是三千块啊!年轻人那都是五六千块钱一个月,五六千啊!这要是种地一年能挣几个五六千?”

“可不是咋的,我跟你说,我侄女婿就是半山村的,现在就在村里的餐厅里干活,最多的一个月拿了八千块。”

“不是吧!”

“真的假的?”

“这么多?”

半山村周围的村子里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大多都是在憧憬着未来一定会美好的生活。只有一小部分阴谋论者,纷纷说出一番不同意见以吸引眼球。

什么承诺都没保证,什么肯定是国家要出台什么扶持农业的政策,什么这一片地下埋着宝贝矿产之类的。只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以前屡试不爽的法子竟然没有什么效果不说,还会被一帮乡亲们给围攻一顿。

之后,这种情况也反映到了半山村,到了王勇等人耳朵里。于是很快各村的村长书记们都收到了半山村的一份最新移民政策说明,对此类问题做了专项解释。

同时,说明中直言不讳地对于那些故意捣乱,阻挠移民的人的策略就是,不管不问。同意的,那好,半山村会严格按照大家所知道那些政策执行。而那些不同意的,也不会强求,秉承自愿原则,绝不勉强。

这个政策一出来。不少心怀鬼胎,想要趁机占便宜的人不得不小心地收起自己的心思,生怕半山村的人回会找自己的麻烦,真要是不让自己加入,那可就惨了!

半山村的大度假村计划不仅是在周围村子造成了轰动性的影响,县里,市里,省里,全国都开始在各路消息灵通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将目光投向这个声名鹊起的小山村。

《半山村的大计划》

《超级蔬菜有望走入寻常百姓家》

《炒作?亦或是哗众取宠!》

一个个大标题的文章将半山村将要准备大计划内容纰漏的一清二楚。一时间半山村又开始重现神草现世的时候那种大场面。大大小小的。国内国外的媒体记者们蜂拥而至。

只是半山村并没有人接待这群无冕之王。将他全部们拒之门外。只是通过村口的执勤武警告知这些记者们,事情还在等待审批,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因为在村口有武警执勤把守,无法采访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一些不甘心的记者们开始不辞辛劳的翻越几座大山。来到半山村四周的山顶上,从山顶用有着长长镜头的相机和摄影机偷偷拍摄,寻找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线索。

很快这些人的辛苦劳动有了回报,一家晚报率先报道了一个大发现。半山村正在大量的在地里育苗,有好几十种的蔬菜。大葱,香葱,香菜,水萝卜,圆白菜。辣椒,柿子椒,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油菜,小白菜,胡萝卜,洋葱,长豆角等等,种满了大片的土地。人家刚开始育苗,许多俩苗都没有漏出来呢,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有这么多品种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半山村是要扩大超级蔬菜的种植面积了!要不然用得着这么大面积的育苗吗?看着面积加一块至少要有十几亩地了吧?

而另一个幸运的记者则是偶然发现了在山上悠闲地吃着草的让人惊掉眼球的动物。尼玛,这是动物园吗?职业的素养让他第一时间就利用笔记本电脑将传回报社一篇匆匆赶写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就叫《半山村惊现一群大熊猫》。

文章中先写的描述了记者在半山村的大发现,一堆大熊猫,至少有五六只。还有一般人只能在动物园里见到的麋鹿,梅花鹿,野性十足的野猪,另外还惊鸿一瞥地发现了几只像是狍子一样的动物。其间也看到了数目不详的野羊,野鸡,野兔各种认识不认识的鸟类。

五六只大熊猫?这个消息一下子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大熊猫啊,华夏人谁不知道,那是咱们国家的特有物种。竟然在一个北方的小山村的山上发现了这么多只?怎么可能?

就在大家纷纷表示怀疑的时候,某大型门户网站上也出现了这则消息,同时还有十几张照片为证。有图有真相,这下由不得大家不相信了。于是这条新闻和照片被纷纷转载,一时间在网络上议论纷纷。

还没等人们消化这则消息呢,半山村就通过最先发出这则消息的网站发布了一个声明。

半山村度假村项目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同意,正式立项。同时对于新闻中提及的那些动物也给出了解释。

那些熊猫都是因病送到半山村来治疗的,其他动物都是各界人士因为各种原因捐送给半山村筹建生态园的。最后还附上了一份生态园的详细情况介绍,以供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个项目。

这个声明一发出来,立刻就让人们兴奋了。因为按照那份生态园的介绍中所说,等这个生态园开放的时候,人们可以毫无障碍的直接与自己喜爱的动物亲密接触,这里面就包括深受人们喜爱的大熊猫。

可以与大熊猫亲密接触,这个绝杀手段一出,立刻就引得大批的大熊猫粉丝们热烈响应,希望半山村能尽快将这个生态园建好,开门迎客。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样做会对大熊猫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不可取。

还有好多人留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希望能在生态园里看到它们。于是,王勇第一次知道了好多从来就不知道的动物。有着长鼻子的马来貘,唱着一双兔子一般长耳朵的可爱跳跳鼠,不怕毒的白面粗尾猿,让人一看到就想笑的老爷树蛙,斑袋貂。长着一头长发的安哥拉兔,当然它还有另一个更拉风的名字——草泥兔,当然了还有草泥家族中最早成名的草泥马。

王勇兴致勃勃地花了一天的时间在网上搜索这些动物的照片和介绍,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出现在自己的动物园里。许多闻所未闻的奇特动物真是让王勇大开眼界,看的激动不已。甚至有了从外星球引入一些地球上没有的温顺又比较符合地球人审美观的小动物的来的念头。

可是还没定他考虑好的时候,就因为王伟的婚期要到了,不得不放下心思,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次第一次担当大师傅的婚宴的操办上。

操办婚宴首先就是要和主家定菜谱,定准备多少桌宴席。这些东西王老大经验丰富,等王勇和他商量的时候。人家早就订好了。

一共准备三十桌酒席。每桌六个凉菜。八个热炒,四个大碗,这是传统做法。一般来说婚宴按照按照凉热菜的数目分为两种。王老大的这种算是高档次的,还有一种低档的。是四个凉菜,六个热菜和四个大碗。不过现在家家户户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没有谁家结婚的时候会拉下脸面只弄四个凉菜,那会让亲朋好友笑话一辈子的。

其中四大碗都是一样的,有一碗鱼(现在多用鱼盘代替大碗了),一碗烩肉(炖五花肉),一碗鸡,一碗排骨或者丸子。

有一些富裕要面子的人家会用价格贵一些的牛肉代替鸡肉,用肘子代替炖肉。或者多加上两碗凑成六碗,讨个吉利,这种情况在农村渐渐有了流行的趋势

王老大定的婚宴菜单也是按照这种,人家说了咱不差钱!

六道凉菜分别是凉拌猪耳朵,凉拌海蜇。香酥鸡,炸钱子(谐音,不知道概怎么写,北方一些地方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东西,其他地方肯定没有的,与春卷有些类似,皮是用北方长剑的粉格子做的,里面包肉馅过油炸的外焦里嫩,闻着味就流口水了!),猪肝,冰虾,全是肉菜,农村人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在。不过随着这两年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那时都吃腻了,所以在王勇的强烈要求并以不干了的威胁下,猪肝被换成了栗子栆罐头,讨个好彩头,也荤素搭配一下不是。

热菜八道,分别是木须肉,地三鲜,豆角炒肉,香菇油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菠萝咕噜肉,还有一道是大菜葱烧海参。

最后四大碗分别是一碗炖鲤鱼,一碗西红柿炖牛腩,一碗炖肘子,一碗炖排骨。感觉显不出王老大身份的王勇又加上了烩肉还有一个汆丸子。四大碗变成了六大碗,王勇的说法是反正你也不差钱,那就讨一个六六大顺的好彩头,另外不是大家都这么干了吗,干嘛还死守着老规矩不变。

菜单定下来了,不过三十桌的东西不能王勇一个人忙活,那还不累死啊!别人能干那是别人好不好!所以这人使坏,让王老大出面把大伟给提溜了过来,组成了婚宴厨师二人组共同操办。

等三个人凑到一起,大伟得知自己堂堂国家一级厨师,竟然要给王勇这个没品没级的家伙儿打下手的时候,立刻就不干了,生称自己丢不起那人。结果被早就让王勇偷偷请过来的张叔好一阵数落,乖乖地当起了王勇的助手。

只是等张叔一离开,这家伙立刻就找王勇威逼利诱带忽悠的,让王勇同意所有的炒菜全部都由他来做,而王勇则是专门负责大碗菜。至于凉菜则是被手痒痒的张叔给包揽了过去,可是把王老大给美坏了!

本来王勇和王老大两人还担心大伟这当大厨当久了,一直做小炒,冷不丁一下子就上手做大锅菜,怕他给搞砸了。看到自己竟然被两个村里的土厨子给怀疑甚至鄙视了,这小子立刻主动提出今天来帮忙的人的炒菜就由他做了,要露一手,让两人见识一下什么是国家一级厨师的水平。

ps:

十分抱歉,两个章节的章节数写错了,自己不知道怎么改,已经联系编辑了!正赶上过节,大家谅解一下,应该很快就会改过来的。

第三百二十七章筹备婚礼

“那谁,你赶紧给租棚子和餐具的再打一个电话,三十桌不够,按三十五桌准备,还有炉灶大锅也再多加一套。”

“王勇,你小子别在那养大爷了!赶紧的去跑一趟,把炮竹拉回来,再多买点鞭炮,二头儿脚(二踢脚),快去快回!对了,明天早起去买菜,别忘了。”

“小浩,你去把婚车的事再定一下。哎!要不是咱们的车还没到,那还用得着找婚庆啊!”

“哎!,你小子别闲着啦!赶紧干活!”

“把这个放哪,对就放那!小心着点!”

王老大不停地吩咐这个,数落那个,从骨头里渗出了一股兴奋,让他整个人看起来那叫一个精神焕发啊!咋一看,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一般。

“王老大疯了!你看他那欢起(高兴的意思)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结婚呢?你看,你看,那么大岁数的人了,还穿大红袄。不过别说,还真像是新郎官的打扮。”

大伟看着不停地忙碌的指使这个使唤那个的王老大,很是不忿地吐槽。话说由不得人家高兴啊!昨天小两口去市里做了一个检查,据说王伟他媳妇给他怀了个小孙子。知道消息之后,好悬没把他乐的把嘴咧到了耳朵眼儿。

王勇是没好意思打击他,要不然一定会给他普及一下医学知识,让他知道咱们国家的医学还没有发达到这刚怀孕不到两月就能知道怀的孩子性别的程度。不过想想,王老大可能的恼羞成怒,王勇还是明智的放下了心中的想法,不过却在不经意间说给了大伟听。

于是,大伟同志杯具了!

被王老大一通数落不说,还被指派着干这干那,忙活了半天。又被不知道怎么知道这事的父母还有媳妇给耳提面命地又是一顿埋怨。

于是大伟同学很郁闷,就偷偷过来找老伙计王勇述苦。

“我说你也是,真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这种事自己知道就成了呗!还非得要显摆自己的知识渊博,你呀这就是活该找骂呢!”

“哎!哎!没你这样的啊!我这本来就够郁闷的了。你说你不安慰我也就罢了,怎么还落井下石啊?还有没有点同情心啊?”

“同情你?别逗了,我看你还是回家弄点猪头肉吃,补补脑子吧?”

“补脑子?我靠!你丫能不这么缺德吗?我还不是听你……不对呀,这他娘的还是你告诉我的。你小子给我站住,你给我等着!”

听着大伟气急败坏地大喊,王勇已经跑出了王伟新房的院子。这是王老大为王伟已经准备好了两年多的新房。位于整个村子的东头,离着东山很近,几乎可以说就是在东山脚下。

近些年村子的新房都是盖在这一片,一共有十几家。都是清一色的“京城平”(一种房子的样式,具体为什么这么叫,房子也没考证过),现在已经因为年轻人的回归全部都入住了,而不是王勇刚回来那阵只有两家有人烟。

发动车子。王勇直奔县里。由于事先已经打好了招呼,等王勇一到县里的烟花爆竹销售点,说明身份,人家立刻就出来三人提溜着二头儿脚开始装车。十捆二头儿脚,三箱大地红的挂鞭。一会儿的功夫就给装上了车。

把钱给人家结算清楚,王勇一刻也没有耽搁,就开车往回赶。明天事更多,除了要早起,估计四点钟就得起来去买菜卖肉。然后还要对一些鱼虾肉和蔬菜处理一下,许多东西直接就制成半成品,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制作或者随便热一下就可以上桌了。

第二天早起四点半,王勇就被一阵手机铃声给吵醒。不得不抱怨着迷瞪着眼睛起来穿衣穿鞋,脸也不洗了,牙也不刷了,冒黑赶往王老大家里。

昨天,福特猛禽大皮卡就留在了他家,今天去买菜正好发挥这家伙空间大,装得多的优势。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怕装不下,还有一辆面包车也会跟着过去。

“怎么还等我叫啊!不是告诉你了让你早点起吗?”王老大十分不满地冲王勇说道。

“这也太早了吧?我说你用得着吗?又不差钱,等天亮了去买不一样吗?又不是买不着?”王勇嘟囔着,对于这么早就起来很是有怨念。

“别墨迹了,赶紧走吧。到了那你们找地先吃点饭,想吃啥就吃啥,不用省钱。”

“切!你想的美?到时候啥好吃,啥贵点啥。回来看不心疼的你三天吃不下饭才怪。”

“滚你的!买不齐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你。”

“行了,都谁去啊?就咱哥三?”王勇望着身边除了王老之外的另外两个一副还没睡醒的样子的小年轻说道。话说这两人只是看着眼熟,竟然都叫不出名字。

“嗯,除了一个开面包车的司机就他俩跟你去。这是我隔壁家老六家的王湛,那个是老九家的大小子王卓。你多看着点他俩,别让他俩瞎惹事!”王老大看出来王勇不认识这哥俩,先是给他介绍了一下,接着又特意嘱咐一句。

“这俩小子别看年纪不大,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不被家里硬逼着考完了高中会考,之后就说什么也不上了,整天没事就到处乱逛,跟着一帮小混混成天的惹是生非。”

说完,王老大别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王勇。王勇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儿的看着王老大:“说吧,到底想干嘛?”

“呵呵,我就知道你肯定看出来了。你小子这聪明劲那……”

“打住,你老赶紧打住,说正事,到底怎么回事?”

“这不是他们爸妈看他们这么瞎混不是个事,想着找你帮忙把他们都给弄进部队去,最好就是在咱这的武警基地当兵。”

“什么?想都别想?不说军队招兵那都是异地服役,就是没这条规定,你以为这个地方那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吗?不在军队好好打磨两年,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想都别想。”

“哎!这不是想着这离家近吗?也就是咱们这里。听说人家南方适龄青年当兵那都是要村里动员的,而且还给家里钱,就这还没人去呢!咱这可好。连挑个地方的权利都没有?”

“行了,别演戏了。要是这俩小子真是吃这口饭的,等他们转了志愿兵或者军校毕业,我想办法把他们给调过来。如果他俩不争气那就在部队混三年趁早回家在村里找个活干,倒也亏待不了他们。”

听了王勇的话,王湛眼睛发亮,明显是很是意动。倒是王卓那小子一副心不甘情不愿,想说又不敢的样子让王勇知道。这小子恐怕有着自己的打算。不过着跟自己没啥关系,他们父母要自己帮忙把这小哥俩儿扔部队锻炼一下,自己只管找个好部队把他们扔进去,好好操练他们就是了。

“嗯。有你这句话就行了。行了,你们赶紧走吧,赶早不赶晚,早去早回。”

等到王勇他们三人买东西回来,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看看时间。都已经快九点半了。将车停好以后,王勇也不管剩下的事了,直接回家补觉去了。

这一睡就睡到了下午四点多,连中午饭都没吃。爬起来之后到王老大家里看看,人家有的是比王勇经验丰富的人。跟本不用王勇照看指点什么,都干的有模有样的。更何况,不知道王老大使了什么招?竟然把张叔给请来坐镇了。有他老人家这个大师级人物加上王老大这个村宴著名厨子,怎么可能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偷偷看到被熊德跟孙子似的大伟,在围着大锅台团团转,王勇很理智的撤退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王勇就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王老大家里。

村里的高音喇叭已经昨天就被拆下来放到了房顶上,王浩还有王湛两个正摆弄着,准备放音乐。这玩意似乎也升级换代了,不是王勇记忆力的放磁带的低级货,而是直接插u盘的高级货色。

随着一阵欢快喜庆的唢呐声响起,王伟的婚礼可以说是正式开始了,准确地说是吹大门开始了。这放的音乐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放的都是都是唢呐演奏的一些秧歌曲。

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一些歌曲也经常被拿出来放一放,当然选择的都是些喜庆的,有好的寓意的歌曲。比如:《好日子》,《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明天你要嫁给我啦》等等。

更加好显摆的,有钱人都是请真人乐队过来,连弹带唱的两天下来就是要六七千甚至万八千块钱,不过在村里这种场面还是很少见的。

胡乱的在王老大家里吃了一点早饭,王勇就开始指挥一帮叔叔伯伯婶子大妈们开始操持起来。切肉的,收拾鱼的,剁排骨的,择菜的,切菜的,烧火的,淘米的……

今天的主要任务除了中午的一顿饭之外就是处理鱼、肉,将切好的肉和清理干净的鱼该过油的过油,炖的炖,该煮的煮。

中午这顿饭,是本地的风俗。相比于国内某些地方结婚要摆三天流水席来说,王勇这里就没那么麻烦。一般来客只是吃两顿中午饭,吹大门一顿,婚礼当天一顿。而且相比于婚礼当天那顿来说,吹大门这顿饭要简单一些,不仅菜式少,而且也随便了很多,没有那么多讲究。

不过,王老大不差钱,对儿媳妇又是一百个满意,所以今天吹大门的菜那是硬得很。四凉六热四大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老少皆宜,很是讨彩。

凉菜热炒那都是大伟的事,跟王勇没关系。他只需要把那四大碗给炖好了就行了,这对于从小就跟着王老大一起操办婚宴的他来说,不要太简单呦!甚至都不用自己动手,直接指挥手下几个有意学一手的婶子叔叔们,动动嘴就行了,方正关键是明天那场,今天就当是给婶子大娘还有嫂子们传道解惑了。

炖肉,炖鱼,炖排骨,汆丸子,等所有的东西都下了锅,剩下的自有这些满脸兴奋的叔叔婶子,嫂子大娘们照看着,王勇悠哉地调侃大伟两句,就在大伟及其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施施然地到屋里喝茶水抽喜烟去了。

ps:

十分感谢书友书香流浪,鬼龙破天,蓝色迷恋,哈哈耶~的月票打赏,特别是鬼龙破天一下打赏两张,让房子非常非常的高兴啊!就像郭德纲说的,我很欣慰啊!

这才似乎一眨眼功夫,就增加了这么多的月票,没说的,晚上加更一章,可能晚点,大家多多理解,晚上要和同时聚会,没结婚的男人的聚会,推脱不得呀!

第三百二十八章关于酒的记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刚放亮,王勇就来到了王伟的新房。婚宴就在这里办,昨天租来的两个钢架棚子已经打好了,三十张桌子和配套的凳子甚至碗筷都摆放好了,就等婚宴开席高朋满座了。

“王勇,过来先吃点喝点,今天可就看你的了!”王老大看到王勇过来盯着那些桌子板凳的发呆,开口叫道。

“做了什么好吃的?一般的东西我可不吃。”

“就你毛病多!”王老大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那是,人家那可是大土豪,有钱人!一般的东西肯定吃不下嘴。”

王伟从屋里出来,一开口就给他老子帮腔。不过他明显忘记了一件事,今天他可是新郎官,所以注定要杯具了!

“呦喝!你有意见啊!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一边呆着去!”

“谁小孩啊?我可是要结婚的人了!貌似某人现在还没结婚吧?”

王勇明白这家伙话里的意思,在本地一直都是有着晚辈只要没结婚,那都是孩子的说法。这可不是只说说而已,有许多属于孩子的福利那都是可以享受的。(话说房子今年就出了一个很让房子尴尬的事,过年的时候三舅妈过寿,竟然当着很多亲朋的面前给房子开了压岁钱!房子一个三十岁的老爷们,那档口真的欲哭无泪了!于是正月里开始疯狂地相亲给自己找另一半。现在想想没准三舅妈就是用这种方式在激励房子呢!)

“哦!原来某人还记得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啊!哎呀!你要不说我都忘了!”王勇着瞪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惹来父子俩的一对大白眼。

不过很快王伟就明白过来,苦着脸看着自己这个二哥,后悔自己干嘛嘴那么欠。二哥是自己能挤兑的吗?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晚上闹洞房有他在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不好过啊!

“二哥,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您大人有大量,就别跟小弟一般见识了,成不?”

“干嘛呢?今天可是你大喜的日子。苦着张脸给谁看呢?小心你爸大耳瓜子扇你!”王勇明显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成了,都别闹了!王伟,你赶紧准备准备。一会儿婚车该来了,你去让人迎一迎。对了。记得让他带挂鞭炮,等车队进村的时候放了。”王老大嘱咐完儿子,这才向王勇说道:“今天你是大厨,想吃什么自己弄去。”

王老大说完就走了,不过王勇可不客气,没听人家说吗,想吃什么自己弄去!那要是自己不动手不是忒不给人家面子吗?今个可是人家办喜事的日子。你不给人家面子,除非有大仇或者想要让人家记恨你一辈子的二傻子。

明显王勇哪个都不搭边,所以他毫不客气地乱逛一通,回来的时候。手里就端了一堆的吃食。钱子(不知道这两字应该怎么写,取谐音了,勿怪!类似春卷的东西,很好吃,非常好吃!)。老醋海蜇头,油炸花生米,干炸小黄鱼,大葱炒鸡蛋。五个盘子,王勇两只手肯定端不过来了。干脆找了一个托盘端着。

为了防止别人过来分一杯羹,王勇跑进了王伟新房子的一间作储藏间的偏僻空屋子,摆了一张桌子,开了一瓶本地公牛啤酒准备开始自己的早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