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乡小农民(挣钱)-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几个火力壮的傻小子端着盆子拿着洗漱用具,穿着裤衩背心就出来了。
再一看,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村里竟然修了一个澡堂子。这些家伙都是来洗澡的。
“二哥,昨天回来的?去哪玩去啦?”高辉这小子穿着一件大裤衩,上身穿了一件t恤,就这么的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里在化外晃悠。
“我说你小子不冷啊!我这一看你穿的这点衣服我都打哆嗦。”王勇打趣道。
“嘿嘿,这有什么呀?咱这也是为了村子里的旅游制造那个,那个怎么说来着,对啦,热点,就是热点。你想这大冬天的,外面人都是里一层外一层的包的严严实实的,到咱这。看到没?直接裤衩背心。你说那外面人一听得多好奇,一好奇,不就来咱这瞧瞧新鲜吗?”
“哎呦,行啊!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商业头脑了?说吧,老实交代,谁想出来的缺德的主意?”
“啊?不是吧?二哥。这怎么是缺德的主意呀?”
“你傻呀!这来的人咱都接待不过来,你还想着要更多的人进来啊!到时候他们住哪?吃啥?喝啥?玩啥?”
高辉傻眼了。他可没想过这些。他只是觉得这可以吸引游人看新鲜,游人多了,自己的生意不就好做了吗?
“这都是王伟那家伙跟大伙儿说的,我找他去?我说这家伙而怎么从来没这么穿呢?”说完高辉就气呼呼地找王伟算账去了。
王勇说的可是一点不假,现在村里什么都没有建好。人家客人上门过来了干什么呀?总不能就洗个温泉吧?
现在村里的所有游客都是交给了青旅的杨海峰出面接待,村里不直接接待游客。每隔十天半月的他就会组织一个十几二十多个人的小团,或者是自驾游的团过来。算是提前让村民了解一下以后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虽然半山村早就说过不接待散客可除了青旅之外的旅游团,但是附近的一些乡亲们。或者市里的一些人还是会经常地有人过来看新鲜,只是他们并不在这里吃饭,住宿,所以目前村里也没强制不让这些人进来。
王勇估计等自己的生态大棚建好,凭借这超级蔬菜和张老的手艺,这以后来吃放的人肯定要预定排队的。这些都交给杨海峰处理了,到时候根本就接待不了这些散客。
但是如果就在村口将他们拦住不让进那也不好,可是要让这些人都进来,估计村里可就人满为患了。这可不是王勇想要的结果,他的本意是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旅游度假村的样式。这最重要的就是休闲,要是人山人海的还休个什么闲啊!
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干脆不想了,直接把问题交给大伟和李建平,让他们费脑筋去吧,谁让咱是投资人呢?
不过看着这村民们来来往往的过来洗澡的还真不少。在农村,特别是以前王勇他们小的时候,那冬天要想洗个澡那可麻烦的很,弄不好就得感冒了。
首先,得用大锅烧一大锅水,然后加点凉水倒入一个大铝盆或者朔料盆里,坐里面洗。因为实在是麻烦,而且很容易着凉感冒的,所以在农村冬天经常会有一冬天都不洗澡的,还很普遍,尤其是男人。
后来呢,就有人开始卖那种黑色的水袋,太阳晒一天,晚上就能用热水洗澡。可这玩意夏天挺好使,那水热的都得兑凉水才能用。可尼玛冬天根本就屁用没有,还得烧大锅。
最近几年村里的富裕人家都开始买了那种正规的太阳能热水器了,冬天只要不是阴天没有太阳,倒也能用。关键是天气降到零度以下的时候,那玩意就不顶用了,如果不放干里面的水,铁定要玩完。
所以,在农村近年来一些有经济脑光的人开始陆陆续续地建了一些小浴池,在冬天的时候倒是生意不错。
王勇突然想到自己村里有了温泉,干嘛不干脆给村里通上自来水呢?到时候弄两根管子,一根凉水,一根热水,那可是大大的方便了村民了。最起码,不用还得用大锅烧水洗澡了。
想到这里,王勇立马就想到村委会跟大伯商量一下,是不是干脆就把温泉引入各家各户。反正又花不了几个钱,大不了村里没钱自己先给垫上。王勇如今可是真正地财大气粗了,就凭着小世界里那堆积如山的翡翠,这辈子使劲的糟蹋,也足够了。
ps:
用无线网卡上网,那是真心地慢啊!慢死!
第九十一章村里的变化(二)
一路走过来,王勇碰到了好几个在村子里闲逛的游客。见了面都相互的友好的点头微笑示好,这些游客并不知道,刚刚走来去的这个有点腼腆的大男孩就是半山村的村长,超级蔬菜的发明者或者叫种植者王勇。
远处东山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条通往半山腰的学校的路已经修的显露出了大致模样,等开春之后,在细细地休整一下,再刻上台阶或者干脆用水泥铺出台阶来,这路就算是修好了。
生态餐厅的建造进度也是相当的快。这玩意几乎跟搭积木一样,只要材料储存够了,再有足够的施工人员和技术监督人员,那建起来真是一天一个样,三天大变样。现在看过去,竟然都建的差不多了。
隐隐约约的看到里面有不少人在忙活,应该是已经开始室内的装修布置了。也许几天之后,就可以开始种植蔬菜和一些植物果树之类的。当然,果树只能重一些矮化的如桃子之类,要不然虽然温室有近四米高,可外界普通的杨树那都得要五六米。
不过因为有了温泉的出现,使得半山村的小气候发生了改变。现在看来温室的用途也要做些改变才行。王勇觉得可以尝试着弄成生态公园类型的,里面种写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奇怪珍惜植物,就想植物园里那样。
到时候,来这里用餐的客人可就是身处各种不同环境中用餐了,那是什么感觉?
而且还可以推出一些自助形式的火锅之类。让客人们自己去地里挖菜自己动手制作食物,估计也会吸引不少游客吧。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超级蔬菜受欢迎的基础之上。
走着走着,不时的跟村里的人打着招呼。就在王勇马上就到了大队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一下子呆住了。
大队部前有一片空旷的场地,那是以前生产队时遗留下来的开全体村民大会用的,大概有个三百多平米,加上十字形的两条街道。此时竟然摆满了不少的摊位。
每个摊位都是统一的用砖头垒的墩子上面搭上一块水泥预制板,还都撑着一个棚子将整个摊位包裹起来。看着还挺正规的?难道是大伯想出来的主意?
有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卖海鲜的,卖水果的。卖熟食的,卖糖果糕点的……村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小集市啊?
买的人虽然不是很多。比不了乡里大集时的热闹场景。但是人也不少,除了村里和附近的村民,更多的是三五一群的游客,大都兴致勃勃地挑选着自己中意的东西,还有些人在大声地跟摊主砍价。这些游人大多都是城里的精英阶层,平时估计都是逛精品店,品牌店的,这第一次遇到乡下的赶集,那还能不好好体验一下?何况这东西真便宜呀!
二十多个摊位。每个摊位都时不时的会有村里人或者游客光顾,看来生意都还不错。
集市不大却规划的井井有条,很是整洁。每个摊位旁边都有一两个城里常见的那种带轮子的朔料垃圾桶,所有的垃圾都被扔到了垃圾桶里。另外每个摊位都有固定的地方,而且每个摊位所卖的东西也都各不相同。
啊!我的天!有多久没有看到这玩意了,现在竟然还有。王勇几步走到不远处的一个卖糕点的摊位。
摊位上有着十几种农村常见的糕点。比如放久了就会变得跟石头一样硬的发黑的蛋糕。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伟去他姥爷家里,在他佬爷挂在房梁上的篮子里就见过这种变成石头的蛋糕。
俩坏小子一人踹俩个回去,第二天到学校去逗同学。说是请人吃蛋糕,那时候家家都穷的也就是刚能吃饱饭而已,根本就见不到什么零食。所以一见到蛋糕,那真是流着口水激动万分的接过来对这个俩货千恩万谢啊!
有那心急的,比如胖子同学。那是拿过来就咬。于是悲剧发生了,这家伙为了表示这蛋糕好吃,自己喜欢吃,那是狠狠地一大口下去。
结果这家伙当场就口吐鲜血,人事不省。
呵呵,夸张了,这又不是毒药。不过口吐鲜血是真的,这一口下去虽然没有咯掉了丫挺的俩颗门牙,血肯定是要流的,另外就是牙疼了四五天,牙龈都肿了!
想到这里,王勇很不好意思的笑笑,真是年少轻狂啊!看着这些儿时记忆中的美味,王勇想着是不是该买一点,送给胖子算是赔罪呢?当然要是自己一忙可能忘了送,到送的时候变成“石头”他也不能怪自己,伸手不打笑脸人吗?要不然这还有天理吗?送礼还要挨打?嗯,到时拉着大伟,毕竟这事他也有份。
油酥饼,核桃酥,冰货……竟然还有冰货。这可是王勇小时候的最爱啊!
小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总会有一大堆的亲戚过来给爷爷,二爷他们拜年。而拜年时一定要带俩样东西——俩瓶酒和一盒果匣子。
酒一般是市面上的瓶装酒,小时候一般也就几块钱一瓶,要是谁买了十块钱以上的酒送人,那亲戚朋友的准的在一旁羡慕嫉妒恨的说上一堆好话,然后回到家又在背后说上一通。既显示了自家有个趁钱好亲戚,享受一下被人羡慕的目光,又满嘴酸气的说一通以前怎么怎么的,反思一下自己怎么就没发财呢?
果匣子,这是一种能让那个时候所有的小孩子为之疯狂的东西。这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专有物品,其他任何时候都没有。
它是用一个纸盒装着各种各样的糕点的一种礼品,专门在过年时候走亲戚拜年用的。一般都分为俩个或者三个档次,最便宜的好像当时大伟他们家里卖俩块钱,然后时三块或者五块。除了重量不一样之外,里面糕点的品种也不一样。
当然这个价钱那是九十年代初期的那几年,后来都开始流行送挂面了,因为挂面比这果匣子可实惠多了。那时候一包一斤装的挂面一块钱,足够一家四口吃一顿的。大伯那时候就靠着做挂面发了一笔,有了钱之后才弄了工程队出去揽活。
果匣子里面一般至少要有几种糕点:猫粪。就是江米条。核桃酥,蛋糕,饼干,油酥饼,冰货,寮货。青丝玫瑰和杂拌果子(这俩玩意最难吃了,房子从来不吃的)。
那时候的孩子总是有着各种技巧来偷吃果匣子里的东西。偷着掏洞那是最低级的,被发现了一顿打时少不了了。
因为那时候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接到的果匣子一般都会转手送出去,没准转一圈就又转到了自己手里。甚至还有去年的果匣子留到今年的,当然里面的糕点肯定时不能吃了。
王勇最爱吃的就是冰货和寮货。那时总是幻想着怎么果匣子里怎么不全是冰货和寮货呢?
“呦!大村长来了,看看来点啥?”摊主刚送走一个客人就发现了站在摊位前瞅着冰货发呆地王勇。
王勇听到这一声似乎有些熟悉地声音,疑惑地抬起头仔细的打量了摊主一眼。
摊主大概有五十了,身上穿着一个长围裙,手上还带着一个一次性的塑料手套。再一看脸。王勇傻了!
“老姑父?”
“呵呵,怎么?不认识啦?”
“您怎么跑村里卖糕点啦?是不是没好好教书被下岗啦?”王勇没大没小的开着老姑父的玩笑。
“你怎么知道啊!”老姑父呵呵笑着,一点也不生气。
“我前段时间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干脆就提前退了。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不上班了这腰也不疼了,我还纳闷呢?”
王勇笑了笑没接话,刚回来时为了给家里的亲人调养身体。这各家里没少送小世界出产的水果和蔬菜。一开始大家还都当个新鲜菜,这孩子给了就吃呗。后来,超级蔬菜曝光以后,更是一次也没落下,王勇不在时都是大伯给他们隔三差五的送过去,或者叫他们自己过来拿。
“老姑父,你这提前退休了。不在家里养病,怎么还摆起摊了?”王勇不解的问道。
“呵呵,怎么样?别看这集市不大,可是一般的日用品都能在这买到。这可是我给大海出的主意!因为这个,我这个摊位都是免费的,别人那可是一个月要交一百块呢?”老姑父骄傲地卖弄着。
“您是不是家里缺钱了?要不春茹和春旭的学费生活费我掏,您……”
“停!打住!谁说我缺钱了!”老姑父打断了王勇的话,又接着说道:“我是看着咱们越来越富了,可这以前的老传统却丢地差不多了。所以呢我就组织了一帮人想着先把以前的一些老吃食给弄出来,也算是继承发扬咱的老传统不是,这叫不忘本!”
“后来您看到我们村里的发展前途就给我大伯出了这么个点子?”
“那是,对了,前边王老大开了个饭店,就做咱农村的红白宴席菜。这开业三天了,天天爆满,那帮子城里来的游客没有一个不叫好的,就是我这里,这些老点心也多卖了不少。不少人一买就是几包十几包的,都是拿回去送人。这才不到一星期,老姑父就赚了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老姑父越说越兴奋。
王勇还真没想到,这些农村的老吃食竟然这么受欢迎?不过仔细一想也没什么,毕竟,现在的城里人有不少都是城市化之后才从农村进城的,那对于这些农村的老吃食肯定记忆深刻,这见到了怎么能不买点重温一下。
“我大伯也是,怎么不早告诉我。老姑父,以后中午就去我家里吃……”还没等王勇说完,老姑父赵振江就急忙打断他:
“别,要是没客人闲的话,你不说我也自己会去你哪,再说,我们哥几个一块就在老杨的摊子上弄上一屉包子,再来俩小菜一瓶酒,几个人说说笑笑,聊聊天,比在你那吃惬意多了!”
是啊!看看这群摆摊的,大部分都该是爷爷辈的了,家里孩子都成家立业,不用自己操心了,弄这么一个摊子,更多的恐怕是打发寂寞吧!
ps:
今天去赶年集了。今年最后的一个集,那叫一个人多!好不容易才买齐了东西。不到两个小时,大几百块就没了!现在这物价真实伤不起啊!
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第九十二章村里的变化(三)
“行啦,别在这打扰我做生意了,你该干啥干啥去。”老姑父开始赶人了。
因为在他的摊子周围为了一群外村的乡亲和外面的游客。不知道谁说出的王勇的身份,使得大家都站在一边指指点点的不敢上前。
关于王勇的背景可是有着不少的传说,虽然二爷的真实身份知道的没几个,但是小叔的身份是瞒不住的。
有这么一个分量最重的正部级的叔叔在,在加上刚过去的这场风波中国家明显的袒护,使得所有的有点消息来源的人都知道了王勇的分量,而不敢胡来。
对于官府,国人向来就有敬而远之的传统,所以王勇在这个摊位上一站,其他人还真不敢往前凑热闹。不往前凑,可离得远一点的看热闹却是国人最喜欢的节目,所以不一会儿的功夫,老姑父的摊子就围满了人。
“那成,一会儿我去接我老姑,今晚上请您们俩吃饭,算是我这个村长谢谢您想了这么个好法子,成不?”王勇无奈地说道。
“行,你赶紧走吧,我这还做生意呢?”
看着曾经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的老姑父变成了这么一个很个性的商人,王勇真心的不习惯。可看着老姑父自得其乐的心情,又不得不为老姑父高兴。
一个退休了的老教师能够找到这么一个既发挥余热,又能挣些钱补贴家用的活计,而且关键是老姑父干的有滋有味,这真的不容易!
要知道。虽然国家给教师长了好几次工资,可以一般的老师工资如果工龄不够的。也就一千几百块,勉强的购花而已,根本谈不上富裕。
想到这里王勇又想起自己将要在村里办起的小学,是不是应该由村里出钱给学校老师发点补助、奖金什么的。人家来这么一个偏僻的一村子来教书,这物质上可不能亏待了!
由不得他愣神,老姑父又开始赶人了。王勇无奈地往前走去。想着去看看刚才老姑父说的生意好的不得了的王老大开的饭店。
说起王老大,虽然跟王勇一家差不多那得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关系。可是在村里,一家人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一个姓氏,又能证明时一个祖宗的,那关系觉对要比一般村民好的多。最起码,有什么大事小情地那是必须到场的。
小时候。王勇因为爱吃鱼,又好自己瞎捉摸。结果做的一手好鱼。王老大没少带着王勇去四邻八村的给人做红白宴席。虽然不一定能拿到多少钱,可这多多少少的总能改善一下伙食。那时候可是王勇最牛的时候,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做的一手好鱼,并且还得到了十里八村人的认可,那不知道给他爸妈长了多大的脸。
也因为这一点,按辈分王勇应该叫大叔的王老大对于王勇总是叫自己王老大丝毫地不介意。俩人处的跟朋友一般,一点也不将村里的辈分放在眼里,总是没大没小的。
按着老姑父的指点。走过了大队部,王勇没有急着进去找大伯谈自来水和温泉入户的事,一直径直又往前走了大概三十多米在路口转弯的地方,看到了这个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依旧人潮汹涌的连个牌子都没有的王老大的饭店。
店铺是王老大买下的村里人的老房子。一共有三间房。院墙被他给拆了弄成了铝合金玻璃构造,在外面就能把里面看的一清二楚,而且还扩大了营业面积。
整个院子被他用铝合金的从窗户玻璃给罩了起来,西边的厢房改成了厨房。东西正屋就是雅间,院子里就是大厅,弄得像模像样的。
虽然现在已经一点多了,应该来说已经过了饭点,可这里依然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所有的桌子都坐的满满的,竟然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座。
“哎呀!二哥?你怎么来啦?”
王勇一看,这不是王老大的小儿子王浩吗?这小子不是说在tj一家饭店里当领班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浩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来有一段时间了,你走后第二天我就回来了,之后就鼓捣我爸弄了这间饭店。”王浩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
“行,到底时比你哥强的多了。这眼光,八个你哥绑一块也比不上你。”
“哎!二哥,你可不能这样啊?”王伟端着一盘菜走过来,一边放到边上的桌子上一边不忿地说道:“您可得给我做主啊!你是不知道,我在咱老王家现在这地位是直线下降啊!以前总被我欺负的彪子现在我都躲着走。这小子呢,一回来就想出了这个门道,能的他到哪都是夸赞一片,我可就惨了,您可得帮忙想想法子救我脱离苦海啊!”
王伟这家伙那可真是个好演员的料,这几句话说的眼圈都红了,就差声泪俱下了。不过对这家伙儿了解的都到了骨子里的王勇可不会上他的当。
“滚一边去,你还有脸说?以后别说认识我,我都替你丢人,竟然让俩弟弟给压在身下了,你以前的长兄如父的威风那去了?”
王勇这通话立马让王伟如丧考毗,可不是吗?小时候,彪子和王浩怎么可能敢跟自己炸刺,自己说一那绝对他们就得跟着喊一,自己说杀鸡,他俩立马就钻鸡窝里把鸡脖子拧断。当然不排除这俩家伙故意使坏,就是想吃肉了,让自己当替死鬼。
“哎!往事不堪回首,那时候我是绝对的大哥啊!处处都是他们俩的榜样,现在到好,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呀!想我堂堂带头大哥,人送外号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神力小霸王,怎么今天竟然落得这般境地。”
王伟夸张的话语和表情引得周围的几桌客人哈哈大笑。还有几个估计跟王伟认识的客人立马开起了他的玩笑。
“呦!咱俩同学十几年,我还真不知道你有这个外号。你不是叫……”右边一桌客人里一人还没说完就被王伟抢先打断。
“吃你的吧,哪那么多话,小心一会噎着!”
“一看这老板就是个评书爱好者。”又有客人开口了。
“这话怎么讲?”立马有客人识趣的搭话道。
“没听过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吗?这是《隋唐英雄传》里说那个二傻子李元霸的?”
“二傻子?”
“哈哈哈………”
这边大家正笑的高兴呢,王伟他妈看到王勇过来了,赶忙过来打招呼。
“王勇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回来的,这不睡醒了就听说王老大开了饭店了。生意火的不得了。我这个以前的合伙人这不立马坐不住了,赶紧过来看看啊!”王勇嬉皮笑脸地跟王老大媳妇说道。
“得啦吧,你现在还能看得上这小生意?”以前就跟着王老大没大没小的已经习惯了的大婶丝毫不在意王勇的没礼貌。
“王勇啊!来了就赶紧过来,看看我弄得这鱼怎么回事?”厨房里听到音的王老大开口叫道。
“来啦?笨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一点长劲都没有啊?”王勇边说边在周围客人傻眼的眼神重进了厨房。
“这谁呀?”
“就是,这也太牛了吧?”
“这你们不认识了吧,告诉你们。记好了,这就是半山的村长。超级蔬菜的发明人。知道人家为什么在这里怎么牛吗?”刚才王伟那个同学得意的说道。
“为什么?”
“就是,说说呗?”
“对,说说,你这桌我包了!”
“告诉您们,听好了,人家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做鱼方面超过了王老大,也就是这家店的大厨,成为了周围十里八乡公认的做鱼高手。从那时起。就一直和王老大俩人合伙几乎包揽了附近的上档次的红白宴席。”
不理会外面一群人开始讨论起王勇的八卦,王勇进到厨房,就看见王老大满头大汗的忙碌着。看到王勇进来,也不客气直接吩咐道:“赶紧的。别站着看了,快帮把手。把那俩条鱼给做了,人家要清蒸。”
“不是我说你,你说你这里都标明了是农村红白宴席,哪有什么清蒸这一说啊?你直接告诉说没有不就成了?现在好了,麻爪了吧?”王勇说着,这手里就开始处理起鱼来。
“哎!当时我家二小子跟我说要开个专做红白宴席的饭店,我也没想到能火成这样。特别是那些外地的游客,特别喜欢吃。一次,俩次的都还不够,甚至有咱县里市里的天天来这里吃。今这不,人特意请领导来这里吃饭。人领导说是喜欢吃清蒸鱼,可我这手艺,炖鱼还行,清蒸的话,拿不出手啊!”
“行啦,以后啊,干脆直接拒绝,惯得他们这毛病,爱吃不吃。都告诉了是做红白宴席,咱附近村里哪有清蒸鱼的?这不捣乱吗?”
“你以为一般人我搭理他啊?咱村是什么地方?是随便谁都能来撒野的吗?这不是关系到这里了吗?人家特意带了一条十斤的大草鱼过来让我做,那你让我咋说?”
“这有啥说的,一句‘不会做’不就完了。今我要不过来,你这还不得让人给砸了场子啊!”
“不会吧?我们看他们不是这样的人啊?”
“人心隔肚皮,明明知道你这没有这道菜,还非让你做,这不明摆着为难你吗?再说了有拿这么大的草鱼清蒸的吗?”
王勇对于这些人并不仅仅是恶意的揣测,而是通过小光监视了所有的客人之后,立马锁定了那桌非要清蒸鱼的客人。这尼玛有用十斤的草鱼清蒸的吗?明摆着为难人吗?
“那怎么办?”真不知道老实憨厚的王老大这么生出王伟这样的儿子的?难道不是亲生的?想到这里王勇就是一愣!
王勇干脆就将这事交给王伟全权处理。以这家伙死人都能说活的那张嘴估计能摆的平。之后叫来王伟细细吩咐了一遍,这家伙仗着王勇撑腰大模大样的进了雅间。
没一会儿,就从里面出来五六个人,狼狈而逃。明白自己差点被坑了王老大气呼呼地一把将菜刀钉在案板上,半天没说话。
ps:
江湖险恶,一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啊!
大家是不是给房子投两张月票耍耍!
第九十二章庄耀胜的婚事
安慰了一下气呼呼的王老大,王勇就准备去大队部和大伯商量一下在村里按自来水和温泉直接入户的事。
这时候,手机铃声突然的响了起来,王勇一边接电话一边跟王老大摆摆手,往外走去。
“喂!王勇,我这个月三号结婚,赶紧准备红包啊!“
王勇一愣,随即回道:“成啊,没问题,你自己说要多少吧?“
“呵呵,成啊,这咸鱼翻身了,口气很大呀?“
“别扯犊子了,我提前过去给你帮帮忙,一号过去这么样?”
“不用,我准备直接在市里找个酒店办几桌得了。你到时候三号那天早来点或者二号过来就行了。”
“恩,成。在那个酒店啊?”
“国际饭店,老大给包了个场子。弄了五十桌,估计坐不满。”
“我靠,老大可是真给力啊!那可是咱这块最牛的酒店,不好定吧?”
“也没什么,都是老大弄得。哎,等会啊,我先接个电话。”
挂掉电话,王勇想着除了红包之外,还送点什么给他们夫妻俩。一边想着这事,一边走。
走了没几步,突然,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王勇!“
王勇顺着声音一看,胖子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正颤颤巍巍地想自己这边跑过来。不对,那根本就不叫跑,说的好听点是快走。
等胖子跑到王勇跟前,也不说话,先是“呼呼“地开始大喘气,等他不容易把气喘匀了一点,这才开始说话。一张嘴就是:
“哎呦!累死我了!”
王勇看着累的还在大喘气的胖子。摇摇头说道:“我说胖子,你真的要减减肥了。就这还没五十米的道,就让你累成这样,真不知道晚上怎么跟小乔……”
剩下的话直接被胖子那只比猪蹄还肥的手给堵了回去了。
“你丫怎么也是一村长,大小也是国家干部,怎么一点素质都没有呢?”
“你有素质?整天的迟到早退,今这是干吗来了?家里的菜吃完了?”
“我过来拿菜那是顺便,今天主要是过来统计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家要装网线。
“装网线?”
“是啊?这不你大伯给我打电话说村里有不少人要按网线,让我过来商量一下。另外给大家解释一下费用,流程之类的。你还不知道这事吗?真不称职啊,你说你天天都干些什么,啊,你这不是辜负国家的培养,人民的信任吗?……”胖子可逮住王勇的马脚了,一气地数落。
王勇正要回击。手机又响了。拿出来一看,还是庄耀胜。
“是庄耀胜,这家伙三号结婚。”王勇跟胖子解释一句之后接起电话。
“王勇,你明天跟胖子来市里,哥们准备把接新娘的重任交给你俩了。”
“没问题,婚车都给你办了!绝对给你张面子!”胖子在王勇耳边来了这么一句,这丫挺的故意汗的挺大声,震得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