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轮回1984(海桐)-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宗君和杨芝无语的对视了一眼:好嘛,几个小家伙一个比一个能折腾,这个刚刚说要成立一支渔船队,那个马上就要涉足远洋运输业,依照艾丽丝的性子,绝对是不做便也罢了,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个远洋运输业,不知道艾丽丝要搞的多大,但有一点,绝对小不了就是了。
艾丽丝可没管张宗君和杨芝在想着什么,自顾自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最近查了一下资料,因为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航运业普遍不景气。但我们也可以发现,即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如此剧烈的冲击下,中国的经济依旧保持了一个相当高的发展速度。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预言的是,在两三年之内,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部资源的高度需求,世界航运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时期。”
“而且,我们现在涉足世界远洋运输业,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艾丽丝说道这里笑了笑,“现在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上最大的四大造船国之中的韩国和日本造船业遭受到了重创,很多造船厂还在船台上的船或者已经建成但还没有交付给客户的船,因为原来的客户的大都倒闭,没有倒闭的也没有了支付能力,这些船全都压在了造船厂的手里,现在这些造船厂只能靠着银行的贷款艰难的捱日子,整天求爷爷告奶奶的想要就自己手中的船卖出去以求缓解一下公司的财务压力。不仅是亚洲如此如此,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的几大造船公司现在的日子也非常的不好过。只要能够将这些压在自己手中的船卖出去,他们愿意以成本价甚至赔本的价格将船出售,以求资金的尽快回笼。如果我们打算涉足世界远洋运输业的话,现在正是趁着这个机会捞底的最佳时机。”
听着艾丽丝在这么说,张岚在一边听的那叫一个汗啊!世界远洋运输业在将来的发展趋势,还真的如同艾丽丝这样,从1997年下半年一直到1998年的年底,世界远洋运输业一直是处于一个萎靡不振和萎缩的状态,世界各大造船厂更是仿佛是冬天里被剥光了身上的最后一条内裤,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难熬。
但到了1999之后,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的强力崛起,仿佛是给世界远洋运输业安装上了一台强力发动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对外部资源的需求的强力增加和对外贸易的强力增长,世界远洋运输业迎来了一个长达十年之久的黄金的发展时期,虽然不知道以后怎么样,但张岚知道的一点是,直到自己重生回来的那一年,世界远洋运输业仍然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时期。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航运业最起码在从今开始的30年内日子都会过的很滋润。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对外部能源、对矿产资源地强力需求所赐。如果自己现在介入世界远洋运输业这个行业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是吗?你觉得呢儿子?”鉴于张岚一直以来表现出来的惊人的商业天分和对商业的前瞻性战略目光——惭愧,其实张岚只是沾了重生的光,知道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而已——张宗君习惯性的问了问自己的儿子。
“确实是个好主意。”张岚点点头,“在这点上,我同意艾丽丝姐姐的看法。现在正是趁着世界远洋运输业不景气介入这个行业的最佳时机,就像是股市一样,现在确实是一个捞底的最佳时刻。仔细观察一下世界远洋运输业就会发现,虽然世界远洋运输业一片萎靡不振,但中国的远洋运输业确实一枝独秀。不说别的,就说咱们中国的远洋运输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虽然世界远洋运输业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一片萧条,但借助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远洋运输业一片低迷的时候,中远集团却依旧是处于高速发展当中。我想,凭借我们和中央高层以及艾丽丝集团和世界各大公司之间良好的合作的关系,那些需要走远洋运输的东西,只要我们在经营策略上不出现战略性的错误,搞远洋运输业,绝对会有赚无赔!”
“哦。”张宗君点点头,“那你认为我们应该首先介入那一块?”
“不是首先介入那一块,而是全面的介入。”张岚攥紧了拳头,“客货滚装船、矿石运输船、集装箱货轮、远洋运输油轮、散货船,所有和远洋运输扯得上关系的船舶,我们都要有,而且要搞就要搞大船,搞小船没意思,必须是那种万吨以上的。甚至于说,万吨以上当然都有些小,应该是以10万吨以上的为主,10万吨以下的为辅。我估计,艾丽丝姐姐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确实是这么想的。”艾丽丝点点头。
“我的天!”张宗君发出一声惊叹,“这的需要多少船?这些船又需要花多少钱?”
“艾丽丝姐姐,既然是你提出来的这个计划,”张岚将头转向艾丽丝,“那你是怎么打算的?说说看?”
“现在咱们刚开始起步,就不要搞得太大了。”艾丽丝说道。
张宗君点点头,一开始稳妥起见,不要搞得太大,确实有道理。
谁成想艾丽丝这丫头也学会了说话大喘气,“我觉得,一开始咱们的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有1000万总吨的运输能力就差不多了,基本上所有的远洋运输用的超大型集装箱货轮、超大型油轮、以及各种散装船、矿石船等船型都能够覆盖的到,我大致的估算了一下,采购1000万总吨的各型船舶,加上之前张岚说过的渔船队,以现在的国际上的船只购买价格,总花费不会超过30亿美元,这个数目不算多。”说着转头问向众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30亿美元?!张岚没啥感觉,张宗君却忍不住翻了翻白眼:怎么感觉跟说30块钱似的,30亿美元说扔出来就扔出来了?折合成人民币,那可是差不多两百五十亿!
“没问题。”小晨曦和张岚一起点头,“就这么定了吧。”
“我也没有意见。”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以及艾丽丝对这件事都赞同,杨芝想了想,这件事除了花费的钱多了点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点点头表示同意。
“这件事比较大,估计这项的项目需要国务院来批准。”张宗君慎重的说道,“我们需要做一份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张宗君这话的意思,也已经是同意了。
“好,既然爸妈你们都没有意见,那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张岚打了个哈欠,抬头看了看表,“十二点多了,赶紧去睡吧。”
众人抬头一看,顿时大汗:可不是么,现在岂止是12点多,已经接近了凌晨一点了!没说的,赶紧洗漱一下去睡觉!
第668章 和海军方面开始沟通
“张伯伯,我是张岚。”正月十六有一大早,张岚便开始对着电话说道,“对对,是我。不知道您今天方便么,我们打算去拜访您一下……对啊,嗯嗯,前几天我们那架飞机的事,真的很感谢张伯伯您帮忙,哪里哪里,不是客气,真的很感激您……嗯,如果哦您今天有空的话,我们马上就去……还有谁?嗯,有我、我姐姐,还有我艾丽丝姐姐……对,就我们三个人过去……那好,谢谢张伯伯您。再见。”
“成了。”挂上电话,张岚对小晨曦和艾丽丝笑了笑,“张定军那边没有问题,这位北海舰队的司令官开玩笑说只要是咱们过去,只要不是上级领导让他去北京开会或者是有什么他必须参加不可的活动,他什么时候都有时间,现在咱们走吧。”
这个电话,当然是给北海舰队司令官张定军打的,既然已经决定从老毛子那里搞些军舰回来,那么且不说政府这边,海军这边也肯定要摆平。况且在之前在取自己的那架米…26A“光环”军用超重型多用途运输直升飞机的时候,张定军已经隐晦的通过当时的那个少校军官向自己表示了海军方面想要和艾丽丝集团以及自己家交好的意思,现在自己正好是借着这个机会加深和海军方面的关系的好机会——只是和陆军一方面交好怎么行?鸡蛋还是多放在几个篮子里比较保险,毕竟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与此同时,在电话那头的北海舰队司令官张定军也是皱着眉头开始思量:艾丽丝集团的老板艾丽丝竟然要亲自来?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虽说自己口中说着欢迎,但到了张岚说自己和艾丽丝要来了的时候,张定军心里还真的有些费思量,琢磨了半天,还是估摸不透他们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尽管之前看到借助张家的迅速崛起而发达起来的54集团军军长王强的发展轨迹,看到张家在中国军界和政界两边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张定军已经有了结交艾丽丝集团和张家的意思,但也只是限于想要结交持有艾丽丝(中国)集团股份的张家而已,没想到这次不仅是张家的公子和公主要来,连艾丽丝集团的老板艾丽丝竟然也要来!
算了,想了半天无果之后,张定军摇摇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真有的什么事,自己见机行事就是了。如果他们打算和自己这边加深关系,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哦只是有事情求自己帮忙,那就看具体情况再说。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张岚、小晨曦和艾丽丝三人,尽管已经是中国三大舰队之一的司令官,张定军看了看自己的手表,再看看就这么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眼前的小晨曦、艾丽丝和张岚三人,以及还正在冒着热气的他们的这辆巨大无比的汽车,张定军依旧是一脸的不敢置,嘴巴因为惊讶而张大的程度足足能够塞进去一只椰子。
指着自己的表,张定军的语气听起来都有些结结巴巴的,“怎么这么快?似乎从你们给我打电话到现在,还不到两个小时。”
“这个,”张岚腼腆的笑了笑——装的——似乎还一脸的不好意思,“我们的车子比较快,所以用的时间就稍微短了一点。”
听到张岚这话,张定军一脸的无语:就算是军队当中驾驶技术最过硬的驾驶员,从青岛北海舰队司令部到张岚他们那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至少也需要三个半小时以上,这三个人竟然只有了2小时,难不成他们的车是F1赛车的公路版么?
再打量一番张岚他们地这辆汽车。张定军摇摇头。怎么看都像是美国军用车地民用型悍马车,只是个头比那车大了许多。可是那车的最高时速也不过只有不到150里而已,他们是怎么跑地这么快地?
张定军还不知道,就这速度,还是张岚示意柱子哥放慢了速度在跑的。让柱子哥放开了跑,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小时就能够杀到青岛,到时候张定军就不是惊讶、而是会不会被吓一跳的问题了。
“这位就是艾丽丝小姐吧?”张定军来到艾丽丝面前,一脸地笑容,“真是幸会。北海舰队能得艾丽丝小姐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荣幸之至。”
这不是废话么,张岚翻了翻白眼:我都说了艾丽丝要来了,眼前三个人,两个是黑发黑眸的中国人,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只有一个,不是艾丽丝是谁?
在进了张定军的办公室,一阵子没有什么用的寒暄和聊起了一阵子艾丽丝集团与军方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后,张岚终于准备切入正题。
“我们有个计划,这件事可能和军方特别是海军这边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想先来和张伯伯商量一下。”张岚说道,“呃,首先声明一点,这个计划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开始实施,这次来纯粹就是想向张伯伯您来取经的,您在海军这边经验丰富,对一些政策也比我们了解的多,如果我们的计划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张伯伯您多加指点。”
“哦?”听到张岚这么说,张定军一阵好奇,究竟是什么事,竟然让艾丽丝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老板都亲自到来?点点头,“说说看,究竟是什么事?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这么回事,我们打算成立一支渔船队和一支远洋运输集团,初步计划投资是30个亿美元,嗯,如果中途出现了什么变故的话,最多可以追加40个亿美金的投资总额。”张岚说道,将自己之前已经和小晨曦、艾丽丝商定好的话说了一遍,最后才说道,“为了保护我们这家新成立的远洋运输集团不受东南亚以及欧洲的海盗的袭扰、保护我们的渔船队在正常合法捕捞作业的时候不受东南亚那些小海军的欺负,我们打算从俄罗斯购买一批经过改装的无武装军舰组成的护航舰队,来为我们的船队护航。”
刚开始听到张岚说道他们的这项投资计划的时候,张定军的感觉连自己的心跳都瞬间加快了许多:只是打算成立一支渔船队和一家远洋运输集团,总投资就打算在30亿至40亿美元之间,艾丽丝集团竟然这么有钱吗?这么折合成人民币二三百亿的庞然大数目,他们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在听到张岚说道自己的这支渔船队和远洋运输集团的规模时,张定军心中已经开始打颤:靠!真他妈的有钱!只是,在听到张岚最后说到自己要成立一支护航舰队给自己的船队护航的时候……
“无武装军舰?什么意思?”听到张岚嘴里蹦出来的这个词,张定军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了过去,心中吓了一跳的同时,同时心中也感到一阵尴尬和难堪:因为自己国家海军力量的不够强大,人家担心自己受欺负,竟然都想到自己保护自己了,海军的耻辱啊!
“是这样的。”张岚将自己和小晨曦商量好的从俄罗斯购买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进行改装的计划说了一遍,最后一脸征询似的问道,“张伯伯,您认为我们的这个计划怎么样,行不行的通?如果真的行得通的话,我们认为不仅是可以保护我们的渔船队和远洋运输船队,如果国内那些渔船队在作业的时候愿意加入我们的船队当中来,我们也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保护。”
“这样?”原来这个所谓的“无武装军舰”是这么个意思,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的张定军总算是放下了心来:不是真正的军舰就好!摸着下巴,皱着眉头认真的思考着张岚提出来的这个建议,“这件事你让我好好想想。”
张定军还从来没有想到张岚这小子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主意来保护自己。理论上来说,不管是什么军舰,只要上面的武器装备拆除了,那就不能说是军舰了,那么私人拥有也可以说得通。但如果船上没有任何武器,那也根本无法起到自卫的作用,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那些远洋运输集团的大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海盗的袭击呢?同时海军方面也头疼:如何才能够合理合法的保护自己国家的渔民不受东南亚那些小国海军的欺负呢?这个问题可是让海军方面头疼了很久,知道现在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但这小子竟然想到在上面加装这种超大号的弹弓发射冰弹来对抗那些前来骚扰的东南亚小国海军的军队,不得不说,这是个很天才很有创意的想法,既规避了私人不得持有武器的法律,又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弹弓,不管它多大的个头,它也是弹弓嘛,谁能说弹弓是武器?
毋庸置疑,这个办法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既能够保护自己,又能够让这些小国家吃了亏还无处说。限于国内现在的政策,海军是有力气也使不上,如果真的能够使用这个办法的话,虽然不知道上面的领导们会怎么想,但自己认为,这倒也未尝不是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解决中国渔民在外面进行捕捞作业时吃亏的一个好主意。
第669章 军方和官方的态度
但是有一点让张定军将军还很怀疑:如果只是像“明斯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航母那样,将上面所有的武器装备、电子设备甚至是动力系统全都拆掉,只留下一个空船壳的话,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还有可能将这些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卖掉。但如果像是张岚说的那样的话,张岚他们真的有办法将现在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正处于服役期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在只拆除上面的导弹、舰炮和鱼类等武器之后,让保留着完整的指挥、控制、预警系统的军舰搞到手吗?
想到了就要问,不问张定军将军心里憋得慌,“对于这件事,你们有多大的把握能够成功?”
“大约有个七八分把握吧。”张岚没敢将话说得太满,“老毛子那边问题不是很大,这件事的关键还是看国内政府和军队方面持着什么态度。如果国内对这件事不支持,那这件事操作起来就要麻烦一些。”
“原来是这样啊。”张定军点点头:你小子还知道这件事绕不开政府和军队?真难得。
“当然,如果中国政府和军方方面不同意也没有关系。”艾丽丝微笑着将话接了过去,含蓄的告诉张定军将军一个事实,提醒他不要因为自己这么做他们就可以得意的漫天要价,“其实我们可以将这种经过改装的、已经不能算是军舰的军舰以民用船只的方式注册在很多国家的,像是荷兰、巴拿马、希腊等很多国家,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就行,我们已经想好的的借口就是:军舰邮轮,非同一般的体验。”说着反问张定军将军,“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应该还没有一艘军舰改装的邮轮投入使用吧?想要上军舰上亲自体验一番的游客我相信也不再少数。”
说着微笑着看着张定军将军,“将军,您觉得我们的这个主意怎么样?我想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钱体验一番乘坐军舰是什么感觉的,毕竟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当他们知道自己还可以亲自进入指挥室看看军舰是如何进行指挥作战、军舰上的电子设备又是如何运作如何发现敌情的时候,我想能够拒绝的了这个诱惑的人还不是很多,全世界可是有很多的军事爱好者哦。”
这算不算是变相的警告自己,就算是自己不同意,他们也会搞这个东西?听到艾丽丝这么说,张定军在心中苦笑。
“你们的船上的船员的问题怎么解决?”张定军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转而向张岚问起了这个问题,“我想你们既然对苏联的这型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研究了这么久,那应该很清楚,军舰的操控和普通的民用船只的操控有着天壤之别,只有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海军官兵才能够胜任这个工作。”顿了顿,又补充道,“尤其你们的要求还和真正的军舰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那对水手的要求就更高。”
“如果政府和军队方面支持我们的这个计划的话,我们希望能够从退役的海军官兵当中招聘一部分,到时候直接送去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那边去培训。有他们之前在海军培训过的底子,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们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我们也帮你们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官兵的工作安置问题。”张岚对张定军这个北海舰队司令官倒是丝毫的没有给留面子,话也是寸步不让,“如果政府不支持的话,我想从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那边拉一帮人过来还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俄罗斯的情况张伯伯您也知道,俄罗斯海军穷的连军人的工资都发不起,有这么一个待遇优厚的工作,相信很多人都会为此抢破头,甚至我们到时候直接从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上的官兵当中拉人都不是没有可能。最重要的,还为我们省去了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时间。”
和艾丽丝的话一样,这算不算是变相的对自己的警告?听到张岚这话,张定军在心中再次苦笑。想了想,张定军说道,“这件事我还真没有办法回答你们。这样吧,你们稍等一会儿,我向上级领导请示一下,看看上级领导是什么意思。”
“那太感谢王伯伯您了,这件事让您费心了。”张岚顿时笑地山花一般烂漫,想了想,张岚问道,“多问一句,张伯伯,您抛开军方的态度和立场不谈,仅仅是从您私人的角度,您对我的这个计划是持什么态度?”
“我个人私人的态度嘛。”张定军沉思了一下,在考虑这个问题自己应该怎么回答:从自己私人的感情上来说,自己是同意张岚地这个办法的。这确实是一个很天才也很很有效的办法。但虽说是自己的私人看法,却也不能这么直接说出来,自己的任何一句话,在这个时候都有可能引起不同的效果。斟酌了半天,张定军终于隐晦的开了口,“我个人认为,这个办法或许有尝试一下的可能和必要。”
成了!听到张定军的这话,张岚心中大喜:有了张定军的这句话。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虽然张定军个人的态度不能代表整个军方的态度,但到了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司令的位置上的人有了这种想法,那就说明自己的这个主意,最起码在上面看来有相当的可行性。
“这样,你们稍等一下。”张定军将军说道,“这件事,我需要用保密电话和上级领导联系。”
通常一提起“保密电话”这四个,一般人就会想到地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专用的那种“红机子”和军方的保密专线电话。
其实军方的保密电话也分为好几类,简单的来说,一类保密级别不算是很高的,可以直接将保密电话机直接装在领导的办公室里使用,通常这类的保密电话的通讯内容比较重要,但又不会极其重要,领导直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说就成;
还有一类保密电话就需要专门一间保密电话室,在里面安装一部经过特别设计的保密电话机。这类保密电话的通讯内容一般都是高度的军事机密,比如说什么对XX的作战计划啦之类需要高度保密的内容。因为领导的办公室是还是避免不了人来人往,也就给安全留下了隐患,有被外国间谍偷偷的安装窃听器或者远程监听系统的可能。所以在军中的重要高级将领当中——拥有这种级别的保密电话的人,在军方无一不是军方的重要高级将领——比如说军区司令、政委之类的,都有这种保密电话室。
这种保密电话室通常只有指定的人——一般来说也就是高级别的领导,或者虽然级别不够但临时有紧急重要的情报需要向上级汇报的人,向自己的领导申请使用保密电话室——凭借各种复杂的验证过程才能够进入,没有得到许可而试图进入的人,嗯,当然,他也进不去,据说下场都比较凄惨。
竟然要用到保密电话?而且看张定军的意思,似乎还没有打算使用自己办公桌上的那部电话?张岚拍了拍额头,“那成,麻烦张伯伯您辛苦一趟了,我们在这里等着。”
“你们稍等一会,”张定军说道,“我让警卫员送点水果过来。”
这么说着,张定军心里却在嘀咕:看这小子的意思,貌似这小子知道的不少啊。
并没有让张岚等太长的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张定军就已经回来了,看这家伙脸上一脸强自按捺但还有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兴奋之情,张岚心中暗道一声:有门!
“上级领导们怎么说?”尽管知道这件事很可能能成,张岚依旧装作一番心中忐忑不安的样子,有些紧张的问。
你个混蛋小子,装吧,你就装吧!看到张岚在那里一脸无辜外兼紧张的样子,张定军对张岚这厮一肚子的鄙视:连这么阴损的主意你都能够想的出来,来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你都能搞定,你会因为这点小事而紧张?
“领导们说,”张定军定了定神,“鉴于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周边的情况并不是很安定,你们想要自己保护自己的这种想法,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你们的这种想法,我们也是支持的。但是这纯粹是民间的私人行为,我们不会发表任何官方的意见,与政府无关,同样也与军方无关。我们军方和政府的态度对于你们的这个计划都是:不支持,不反对。嗯,这只是领导们初步的意见,还没有最终形成决定。”
“当然,对于艾丽丝集团能够为我们海军退伍官兵的工作作出一份努力,我们也是非常感激的。”顿了顿,张定军又补充到,“为了感谢艾丽丝集团为我们海军退伍士兵工作安置所作出的努力,也为了体现我们‘军民一家亲’的精神,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北海舰队,如果到时候你们可以搞定北面,你们的计划确实是能够成功,我们可以在青岛免费向你们的船队提供一部位停泊位置。如果有必要的话,在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驻地,我们也可以临时向你们提供一些泊位,当然,这些泊位也是免费的。”
第670章 讨价还价
什么叫“这只是领导们初步的意见,还没有最终形成决定”?张岚心中一阵郁闷:这算不算是做了那啥还想立牌坊?什么叫不支持也不反对?大学里对于大学生谈恋爱也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结果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还不是一对对、一群群的谈?
对于上面那些老头子们模棱两可、到时候无论怎么解释都可以的回答,张岚心中一阵的鄙视:幸好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将所有的底牌全部漏出来,否则哪有现在的免费的船舶停靠点可以使用?如果到时候给自己一个和现在的这个回答完全不一样的“最终决定”,自己真的连哭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透过张定军的这番话,倒是让张岚知道,他们已经允许自己从他们的退伍官兵当中选择相当一部人进入自己的这个“无武装”护航舰队。只要有了这一点承诺,张岚的心思就去掉了一半:自己总不能全部用老毛子的兵吧?万一哪天那些老毛子哪根筋没搭对,开着自己好不容易买回来改装好的超级大弹弓军舰回到了俄罗斯,自己岂不是要郁闷死?保险起见,还是老毛子的兵和中国这边的兵都有比较好一些。
不同于陆军,海军和空军是一个技术性要求相当高的兵种,一个普通的陆军士兵,哪怕你只认识几个字,甚至只会写你自己的名字,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照样能够把你训练成一个合格的士兵,但海军不行,海军的装备,无论是从技术难度上还是从科技含量上,普遍的比陆军高很多。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海军对士兵的文化要求很高,最起码比陆军的要求高得多。
根据1984年颁布的第二部《兵役法》,现在海军士兵的义务兵服役年限为4年,而像现在陆军的义务兵服役年限只有三年,这是因为训练一名合格的海军士兵,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最起码也要2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熟练的操纵船上的各种仪器设备,这还是普通的海军官兵。
一些技术性的兵种,例如军舰上的负责发动机、电路系统、武器系统等维修任务的高技术兵种,培养起来这样一名合格的高技术兵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张岚知道,一直要到今年冬天,也就是1998年12月29日新颁布的兵役法,才会将所有陆、海、空三军士兵的服役时间全部缩短为两年,同时大大加强军队当中士官——即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志愿兵——也就是具有熟练的相应技能的职业军人的比例。职业化的军人,自然比经过三四年基本训练的义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