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玩具-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爸爸要出门一段时间,接下来你要听小胡哥哥的话,知不知道?”这边陆应龙摸着陆嘉的头,谆谆告诫。

“胡哥哥……嗯,我能让胡哥哥抱抱么?”陆嘉歪着头,看向站在旁边的胡文海。

陆应龙蹲下来直视着她的眼睛,认真的说道:“都这么大的姑娘了,去哪自己走路,不要总是让人抱着,乖啊!”

“没关系,没关系!”胡文海连连摆手,同样也蹲下来用胳膊量了量——托他重生以来坚持锻炼的福,胳膊上虽然跑不了马,可抱起个小女孩还没有问题。

只见他一个井中捞月,很轻轻松松的就将陆嘉抱了起来。小姑娘轻轻的“呀”了一声,一双小手紧紧的环住了他的脖子,稚嫩的脸蛋就埋在他的胸口。

“陆叔叔你看,嘉嘉也不重嘛。我帮她联系了最好的子弟幼儿园,过两天让嘉嘉去幼儿园认识几个新朋友,很快就能习惯在绣城的生活了。”

胡文海早就打定主意,想尽办法也要把陆嘉留在绣城,联系幼儿园这种事情,也算是制造既成事实了。

“啊,希望如此吧。”陆应龙看起来有点怅然若失,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陆嘉和胡文海的感情好像比自己还亲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胡文海在照顾陆嘉生活上倒也确实算的上是不遗余力。各方面都可谓是高干水平了,甚至有的地方比**享受的还要夸张。

比如说陆嘉本来是有点乳糖不耐受的毛病,就为了让她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咱们胡总竟然硬是用恒温水浴锅改了个酸奶机出来——简直堪称花样败家了。

而且为了让陆嘉喜欢上吃酸奶,他还在酸奶里兑上了蜂蜜和各种水果。是的,这些水果又是胡总搞了特权,让人通过空军从南方飞北方的军机带过来的。

对此,陆应龙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自己这个女同学的儿子,身份实在是太神秘了一点。

说实话看到胡文海这么尽心尽力的照顾自己的两个女儿,陆应龙也不禁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来。

幸好初春的海风还有点凉意,否则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

“小胡,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你陆叔叔值不值得信任,咱们到了美国再看!”

陆应龙说完这话,拍着胸脯,接着就要迈步登船。

胡文海连忙拉住他,有些诧异的问道:“陆叔叔,你这是干嘛?”

“这船不是去美国的么?我上船啊!”

“这是货船!你要去美国,那也是做飞机去,上什么船啊!”

胡文海看着石化中的陆应龙,突然有点担心他能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了……

请假一天,有点不舒服

身体不太舒服,申请一天假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感觉状态不太好,写出来的东西没感觉,所以今天任性一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试探

劳动服务总公司的成立,效果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

仅仅第一个月,原本被各家企业视为负担和包袱的三产,就因为经营范围的扩大迅速的扭亏为盈了。

而随着绣城工业企业福利部门的改头换面,整个绣城的经济活力也迅速焕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在八十年代,有一个好单位之所以让人羡慕,不仅是因为荣誉和开工率,同样还有好单位代表的福利体系。

以绣城最好的单位石化六厂为例,这家企业有独立的职工医院,有从幼儿园到小初高的义务教育体系,有石化技校这样的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院校,有附属的副食品供销社,有与其关系密切的绣城纺织厂解决纺织品供应,甚至因为其石化系统的优越地位,它还有大量的外汇余额能够用来购买进口商品。

至于说像澡堂子、劳保用品、粮米油盐之类的基础福利,这都不用特意说明了。

虽说石化六厂是部属企业,轮不到绣城工业局插手。但绣城工业局下属的大型工业企业同样不少,东拼西凑下来,福利部门和设施也只会比六厂更多更广更好,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距。

但是反观绣城非工口企业的社会办福利,那就有点让人觉得可怜了。

像是不占主流的一些轻工业企业,街道队社企业,他们绝大多数的福利都是通过计划票据发放来实现的。至于说没有组织的小商贩个体户,则干脆连票据的稳定渠道都没有,想要买什么要么去黑市。要么用钱和有单位的人换计划票据。否则连在城市里生活都要成问题。

随着绣城工口企业的三产部门向社会开放。整个绣城的市民都顿时感觉生活方便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的福利部门,提供服务是不需要票据的。

比如说工口企业福利部门的食堂,食材是直接从农村收购来的,而不用走商业局的计划供应。比如说工口企业的供销社,产品都是直接从各家企业拉过来的计划外产品,同样也就不再需要计划票据,这样一来自然大大的丰富了绣城非计划经济的市场供应力度。

而由此释放出来的市民消费热情。就连王以纯从省里开会回来看到都要惊掉了下巴。

“我说章明杰,你这数据没点错小数点吧?”王以纯看到章明杰交上来的绣城劳动服务总公司的月结账目,几乎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全面接管了工口三产的劳动服务总公司,还在组建中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八百万人民币的盈利,这个成绩简直秒杀了绣城绝大多数工业企业。

而原本只是为了应对二轻局刁难的章明杰,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只是稍微释放出来的能力就有这么强大。

“我用我的党性担保!”章明杰看起来满脸信誓旦旦,斩钉截铁道:“王市长您可以放心,这些数据已经是我亲自带人核查了三次后的结果了!”

有了这个成绩,章明杰站在王以纯面前的腰杆也就能挺起来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轻的工业局局长,今天确实是让王以纯刮目相看了。

“你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个结果的?”王以纯震了震手上的文件,面色严肃的问道。

“这个——”

章明杰这下可是犯了难,整个三产整合的项目实际上仍然还在运作当中。而这个系统之复杂,推进之艰难,架构之特殊,都是可以说开了中国的先河。

别说是章明杰了,全绣城唯一能把这套东西讲清楚的,恐怕也就只有胡文海一个人而已。

“王市长,我跟您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为了掌握服务总公司的运作模式,我已经三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章明杰的脸上顶着两个黑眼圈,看起来满脸的疲惫,确实是有些没休息好的样子。

“哦,这么说,这个劳动服务总公司并不是你的功劳了?”王以纯面带寒霜,对他的回答显然不怎么满意。堂堂绣城工业局的局长,竟然敢在向市长汇报工作的时候,说自己回答不了问题,这不是等着领导给自己穿小鞋么。

不过章明杰也是无奈,他也想对王以纯的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惜这要他首先肚子里得有东西,才能说出言之有物的话来。否则王以纯问的深入一点,到时候可不就露陷了?

章明杰苦笑的点点头,无奈的说道:“是,我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实话实说,这些都是新科公司的胡总在推进的。您要是有什么问题,我想最好还是把胡总找来谈谈。”

“呵呵,小章你坐吧,这件事情你做的很不错。”

王以纯突然换了一副表情,满意的点了点头。作为绣城的市长,他如果连劳动服务总公司,究竟是谁在负责这样的大事都不清楚,那真的要离下台不远了。

真要说的话,其实他拿到这个数字的时间,甚至比章明杰还要更早。

原因么——

“小胡同志啊,请你出来吧。”

王以纯办公室的里面,同样有一个小会客室,用来处理一些比较隐秘的会面。

而在王以纯的召唤下,这间小会客室的房门打开,一脸困容的胡文海打着哈欠就走了出来。

“王市长我就说,章局长不是那种会耍小聪明的人,你这样完全没有什么必要嘛。”

“呵呵,我这也是对小章负责,考验一下他的党纪党性,是为了他好啊。你说对吧,小章?”

章明杰几乎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知道自己刚才竟然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若非自己克制住了贪念,现在恐怕等待他的就是王以纯的雷霆之怒了。

官场如战场,诚哉斯言。

“对,也就是把我当自己人,市长才会这样做。”章明杰笑的热情,脸上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勉强。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过了这道关,章明杰心底几乎是欣喜若狂。王以纯如此做派,分明是要重用自己的前兆。

如果他不是把章明杰当做自己人,大可不要揭开谜底,将他正常送走也就是了。如今敢把胡文海喊出来,确实有点开诚布公的味道。

领导会和什么人开诚布公?这不很简单么,肯定是自己人啊。

“坐吧,都做。小章你也坐好,接下来我有些事情要咱们三个商量一下。”

等章明杰和胡文海都坐下来,王以纯这才说道:“我这次从省里回来,除了有劳动服务总公司和二轻局的事情,还带回来一个消息。”

“造船厂爆炸案的事情,破了。”

章明杰和胡文海的表情都没有什么吃惊的地方,胡文海是前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而章明杰则是全程配合调查的绣城负责人,肯定不会对调查进度陌生。

“现在初步的结论是,造船厂地下油库发生爆炸。爆炸的原因,很可能是设计施工有问题,导致的静电火花点燃油气产生的。”

“咦?不是沼气……”

胡文海说了半句,连忙闭上了嘴巴,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船厂爆炸的时间是大年三十前一天,在东北的这个时候天气不说滴水成冰,可也绝对不具备沼气发生的条件。

既然如此,什么工人躲到厕所抽烟点燃沼气再引燃油库的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了。

说白了,这就是又一次所谓学名叫“事实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失真”,俗话说就是“谣言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过程。

胡文海前世道听途说的谣言,显然和原本的事实相差甚远。

王以纯看了胡文海一眼,见他没有说下去,于是接着说道:“现在因为设计施工的原因,当初拍板地下油库建设的造船厂厂长、书记和实际负责工程的副厂长,都已经不合适继续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了。而这次爆炸对渤海造船厂的影响也很大,再次开工需要的管理人员和资金都是个问题。”

说到这里,王以纯看向章明杰问道:“小章,对渤海造船厂的处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个,这次造船厂的损失,起码一个亿以上,凭咱们绣城工业局的力量,恐怕很难让渤船重新运作起来。要是我说,也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把渤船上交给省工业厅,由省里统一安排恢复生产。另一个……”

说到这里章明杰看了一眼胡文海,然后想到了他的背景,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渤船本身还有一部分海军项目在运作,或许可以和海军商量一下。”

“这两条都不太容易啊,交给省里渤船恢复遥遥无期。找海军帮忙,可说实话海军现在自己自身难保,穷的叮当三响。”

作为绣城市长的王以纯当然是愿意把渤船留到自家饭碗里,只是无奈,现在看来渤船这个重工业的老大哥闯的祸实在不小,绣城家底有点兜不住了。

“这个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由我来投入一笔资金,帮助渤船恢复生产?”

第一百六十六章换个工作

胡文海这话一出,王以纯和章明杰全都把目光盯到了他的身上。

“小胡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王以纯虽然想到了那个可能,但简直不敢相信,不由的要重新确认一下。

“意思很简单,我希望能够收购渤海造船厂。”胡文海开门见山,直接了当的把自己的目的表面了出来。

王以纯和章明杰面面相觑,后者不由摇头道:“这个胡总可能不了解,绣西的渤海造船厂有些特殊,它手上有一笔军事用途的订单……”

胡文海不等他说完,干脆利落的打断道:“我知道,渤海造船厂有生产核潜艇的任务。这个章局长不用担心,我的意思并不是要直接并购渤海造船厂。”

听到胡文海直接说出了渤海造船厂目前最大的机密,章明杰明显松了一口气。既然他能知道这种高级的军事秘密,这说明胡文海在体系内是有一定能量的。

“我的计划和501厂与新科公司的关系类似,我们可以将渤海造船厂一分为二,军工部门保留的情况下,将民用部门的设备和人员派遣给新船厂。”

“然后由我注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弥补渤海造船厂爆炸事件造成的损失,并且更换一部分设备。技改的渤海造船厂,可能还需要绣城重型机械企业的配合,研发一批新型的造船设备。”

“新型的造船设备?”王以纯眼睛瞪的老大,胡文海每每有新技术拿出来,哪次不是一场巨大的利益盛宴。

“嗯。我和科委的宋主任提过一种新的造船技术。可以将造船工期缩短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胡文海语调显的平平常常。但王以纯和章明杰简直不敢相信。章明杰甚至掏了掏耳朵,再又问道:“胡总你是说,能把一艘船的工期减少三到四分之一,还是只用原来三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就能完成整艘船的建造?”

前者还算是在合理范围内,而后者在章明杰看来,就跟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的神行符差不多了。

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这种技术跨越,还不如顶个锅去接收宇宙信号靠谱呢。

胡文海却是信心满满、信誓旦旦,斩钉截铁的说道:“没错。就是用过去三到四分之一的工期,完成过去一艘船的建造。”

“这……”

王以纯和章明杰面面相觑,简直无言以对。

绣西的造船业算是绣西的支柱产业,而绣西则是绣城下辖的经济最好的县级市,对造船业不论是绣城工业局的局长还是市长大人,可以说都不陌生。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越发不敢相信胡文海说的是事实,可以说这太挑战他们的常识了。

胡文海笑笑,没有对两人的不信任有任何反感。这话就算是科委主任宋老站在他们面前说出来,恐怕也一样会收获一片怀疑的目光。

“好吧。我来解释一下这项新的造船技术的原理……”

不得不再一次把总段造船法的技术拿出来说一遍,胡文海也实在是有些无奈。说起来。要不要专门养一个人,给别人解释自己的某些想法?

嗯,说到忽悠人,胡文海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

“是这里吧,我来看看。”

绣城的好车并不多,尤其是部队上往往有个212吉普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不是,一辆漆成军绿色的212吉普车就在绣西海军基地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啪嗒一声,军绿色的212吉普车车门打开,一个有点八字眼的年轻军官从车上跳下来,还顺手拿下了自己的行礼。

“哟,是张助研吧?你好、你好,我是渤海造船厂的军代表郭文,等你很久了。”

“郭代表你好,让你久等了,这真是不好意思。”

“嗨,张助研说的哪里话,是我来的早了,可不是你来晚了。快请进吧,我让食堂准备了午饭,正好祭祭五脏庙。”

郭文是绣西渤海造船厂的军代表,能负责核潜艇的建造监督责任,可见他的背景有多么不一般。但也正因如此,他更值得自己面前这个貌似没什么背景,也没有太高职务的年轻军官,实际上来头却并不一般。

简单来说,正如王以纯所说的那样。这年月中国国防开支屡创新低,整体都是勉强维持。

而在三军之中,陆军老大哥军费是最有保障的,人家人最多当然钱也最多。而其次则是国防力量急需弥补的空军,无论是陆路方向还是海洋方向,立足国土防御的中**队都急需强大的空中力量。

所以八十年代最惨的不用问,正是看起来有点鸡肋的海军了。这年月海军惨到什么程度?讲一件事就知道了,再过两年中越南海海战的时候,中国海军因为缺少堪用军舰,曾经很认真的打算把坦克和火炮搬到货船甲板上支援作战……

可想而知,此时的海军穷的都快要哭给你看了。

而就在海军穷的连船漆都快刷不起的时候,突然国内军工系统接了一个七十亿美元的大单。不过非常可惜,这笔军工贸易只是肥了陆军老大哥,和新贵空军二等人。海军?海军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只有郭文眼前这个人了,全程跟踪了伊拉克军贸大单全过程的翻译——张绍忠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助理研究员。

靠着张绍忠的完美翻译工作贡献,海军勉强从总后要到了一笔一千美元的翻译费。

可这么一点钱,海军深切的感觉到了什么叫做肚子饿还不是最痛苦,最痛苦的是饿惨了的时候,却尝到了一小口肉。

这种被挑逗起来的饥饿感,能让人做出一切疯狂的事情。

放到已经穷疯了的海军身上,结果倒也差不多。

当从科委主任宋老那边听说奇迹小能手胡总有个造船计划的时候,整个海军几乎都是泪流满面的。

总算,总算轮到我们海军开荤了!

为了能够抓住胡总递过来的金钱树枝,海军这次又想起了在70亿美元项目里表现良好的张翻译,也就是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张绍忠助理研究员。

张助研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渤海造船厂的技术水平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能够满足胡总对开发造船新技术的需要。

海军装备中心的人听到宋老转达的巨型总段造船法,当即就意识到了这里面蕴藏的巨大价值。

和王以纯、章明杰两个雾里看花的半内行、半外行不同,海军的人只是听到这个思路,几乎就立刻跳了起来。

只要能够解决电子技术的瓶颈,本来巨型总段造船法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而总段生产车间最急需解决的巨型龙门吊,和总段移动平顶车,正巧也是建造核潜艇必须使用的设备。

这样一来,只要确定这些设备足堪使用,后面就是中科院计算所的工作了。

等着胡总从美国进口了光电测量设备,或者真的引进了摩托罗拉的晶圆厂,可以想见接下来就是中国造船企业爆产能,然后横扫世界造船业的盛景了。

说的好像非常简单,但要实现这个远景目标,需要做的工作可是不少。

制造核潜艇确实是有一系列和巨型总段造船法相通的技术,但并不表示可以直接拿过来用。就算可以用上,总不能停了核潜艇的建造,把设备拿来造民船吧?所以说简单一句话概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不是没有人建议干脆甩开胡文海,海军自己拉杆子做这个项目。然而这样的论调很快被从上面否定了,不提胡文海此时的大熊猫待遇,以海军穷的当裤衩的钱包,是能完成硬件技改,还是能开发测量和模拟的电子技术?

放眼全国,有这个统和能力再加上手里有足够海量资金的,也就是胡文海了。

这一系列的上层博弈反映到下面来,就是体现在了郭文和渤海造船厂这边军工系统的重视上了。

作为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张绍忠可谓是在这里获得了明星一般的接待。

要知道最后这个合作能不能落到渤海造船厂的头上,可能就是他的一句话而已。

这不是刚下了车,张绍忠就被郭文和渤海造船厂的军工系统人员簇拥着,给塞到了船厂食堂的小灶餐厅里。

“来来,张助研远道而来辛苦了,我作为半个东道主,先干为敬!我干了,张助研你随意啊!”

说着话的功夫,郭文咕咚一声就将二两白酒的口杯一口给闷了下去,顺便还把杯子倒过来以示诚意。

就在张绍忠端着酒杯不知道该不该喝的时候,突然一阵吵杂的脚步声从外面向小灶餐厅里走了进来。

“咦,这不是张翻译吗?”

两支不约而同碰到一起的队伍里,突然响起了张绍忠颇为熟悉的一个声音。

“这是——胡总,哎呀,真是好久不见了!”张绍忠像是扔掉炸弹似的,把手里的酒放回了桌子上,连忙笑着向胡文海走了过去。

“是啊,真的好久不见了。”胡文海颇为感慨的和他握起了手,突然小声问道:“对了张翻译,你有没有兴趣换一个工作?”

第一百六十七章螳螂捕蝉

一艘集装箱货轮在纽约港口缓缓靠港,它身边一排高大的岸吊是特别能展现出人类工业暴力美感的东西。哪怕是世界上强壮的人类往它的下面一站,两者之间巨大的力量和体积对比,也能轻易的让人为这种工业伟力的体现所折服。

工业之美、工业党的情怀,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抵可以归纳为:大就是美!多就是好!动力即正义!精度即真理!

这一艘万吨货轮足足装载了两千四百个集装箱,光是卸载这些集装箱到港口的仓储区,就需要八座岸吊运作一天以上的时间。

整个纽约港口可以说,到处都在诠释着工业伟力的魅力和正义。

而就在这艘船靠岸的一天之后,一支由三辆雪佛兰公务车组成的车队就风驰电掣的开进了港务区,办理了手续之后又马不停蹄了向仓储区驶去。

在纽约港口集装箱仓储区的c区11904仓位,这里是中远运输集团在纽约港专属的一块仓储区,专门用来存放cosco的一些特殊货物集装箱。

蓝色白底的cosco标识印刷在集装箱上面,这块不小的仓储区规划面上只孤零零的安置了区区十个集装箱。

这些标准尺寸集装箱在这集装箱的海洋里毫不起眼,只有当人类闯入这恍若万古恒存的钢铁海洋之中时,它们才会因为内容物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对待。

“就是这里了,请核对一下集装箱编号,最后在这里签字。”

港口集装箱区工作人员在履行完手续之后。将集装箱大门上的锁头打开了。随着哐当——嘎吱的钢铁碰撞和摩擦声。一个集装箱向来人敞开了自己的胸怀。

“这就是水锂电电池?”凌啸有些好奇的看着摩托罗拉的艾迪逊从集装箱里抽出一盒保护完好的水锂电充电电池。

这些电池被保护的很好。一个单元的水锂电电池有四十支,被装在包装完好的纸盒里,并且印刷了英文的产品标识和说明文字。

这些商品完全不需要二次包装,就可以立刻送入零售系统销售给用户。

当然,并非全部的产品都是这样的包装,有三分之二的水锂电电池实际是简易包装运输,专供摩托罗拉产品原装使用的。

艾迪逊毫不客气的将完好的包装撕开,然后回到了自己的车上将四颗电池装入已经和车载逆变器连接的充电器上。立刻充电器上的充电指示灯就亮了起来。并且黑白液晶显示器开始显示冲入电量的数据。

实际上不仅是艾迪逊是第一次看到新科水锂电的实物,就连毛青竹和凌啸也同样是第一次看到。

在场的只有一个人对水锂电的各项属性烂熟于心,那就是最近才到美国的陆应龙。

“陆教授,咱们这个水锂电真的有那么好么?”毛青竹看起来有点紧张。

如今的毛青竹还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自然没有后来那种挥斥方遒的强大自信。而中国人在科技上的落后,可以说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想象,有一天竟然会有一种高科技产品能够凌驾于美国人之上。

如果事实证明水锂电不过是一场骗局,毛青竹不敢想象等待自己等人的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这个么……”陆应龙本人不是化学专业,也不是专门研究二次可充电电池的,对水锂电的先进性认识不足。

但是凌啸却是电池行业的人。而且对水锂电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认识,果断说道:“从原理上来说。水锂电确实有很深的潜力。只要我们的产品能够达到设计水平,美国人没有理由拒绝的。”

“是啊,我就是怕它达不到设计水平。国内的工厂什么样,咱们自己不知道?”

毛青竹和国内的企业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国企的产品技术落后款式老旧就不说了,虽然不是有心制造劣质产品,但质量控制上的悲剧却让国企生产的产品名声不佳。以至于在供应趋紧的八十年代市场上,竟然到处都是滞销的国企产品。

而乡镇企业、小集体企业和挂靠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颇有原始资本来到世间范的非公企业,则是明目张胆的在制造劣质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若非是价格足够便宜,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恐怕真是没有什么市场。

毛青竹这么一说,凌啸也犹豫了起来。不过这时倒是陆应龙不用担心了,他笑着摇头道:“质量问题我看新科做的应该是国内最好的了,甚至比很多军工企业还要认真。尤其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你们不清楚,我却是亲身感受过的。”

“标准化?”

“质量控制?”

毛青竹和凌啸两人满脸疑惑,感情他们二位连这方面的意识都还没有。

“所谓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依靠经验掌握的生产管理方式,编制成标准程序条文,让工人依照执行……”

陆应龙其实也是现学现卖,换他在过年前没参加新科工厂工作的时候,对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其实也是两眼一抹黑。

但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在管理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乃是正规企业成长起来必然经历的一道关卡。

初次接触到这方面概念的毛青竹听陆应龙解释的津津有味,不住的拿自己的经历来对比询问,竟然和他讨论的有来有往。

中方这边说着悄悄话,摩托罗拉的人则都聚在了艾迪逊的汽车旁边,翘首观察着水锂电电池的充电过程。

其实说起来,电池的充电过程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表面上就是不断跳动的液晶显示器上的数字,和不断闪烁的充电指示灯。

但即使是这么枯燥的过程,摩托罗拉技术部的科学家们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这就是水锂电啊,艾克,你身上有小刀没有,咱们拆开一个看看?”艾迪逊手上不断把玩着一颗没有塞进充电器的电池,看向一旁探头探脑的助手。

“boss,我这只有一把瑞士军刀,要不你勉强用一下?”

“可以了,中国人的水锂电包装主要是铝皮和塑料,我估计里面的主结构是陶瓷的……”

艾迪逊接过助手艾克的瑞士军刀,三下五除二的将手上的水锂电给大卸八块了。

“果然,你们看!”艾迪逊走出车厢来,把肢解的水锂电放在汽车的车盖上。

“这种结构和普通的充电电池外包装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把头拧掉,看里面的结构一清二楚——这就是让我们又爱又恨的脆性封装了!”

在水锂电电池的铝皮和塑料外套保护下的,艾迪逊抽出来的薄壁瓷瓶就是所谓的脆性封装了。电池正极接口被脆弱的固定在瓷瓶的顶端,一旦内部有膨胀气体产生,电极就会断裂失去通路作用,保护使用水锂电用户的安全。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思路,轻易的解决了在艾迪逊他们看来水锂电最大的难题。

“中国人也不是太差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