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玩具-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实验的成功,别看似乎只是扯了根天线到机场而已,但实际上却是向着解决通信中继无人机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而有了通信中继无人机,距离战地信息组网也就不远。形象的说,只要把一座无线基站扔到天上去,那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信息化战争的大门了。

不过这项实验毕竟还不是今天的主角,随着胡文海的转述,很快壕沟里的众人都已经明白,无人机此时已经飞到了距离起飞点跑道足足十公里的地方。

咳咳,好吧,区区十公里的发射距离,貌似还不能叫做防区外武器。世界各国的jsow,没有个百把公里的射程,还真是不好意思叫自己防区外武器的。

不过胡总这个玩具只有十公里射程也是无奈,一方面载机毕竟是还不成熟的无人机,另一方面他用的还是工控品级别的陀螺仪。

对的,没有高精度陀螺仪保证航向,如果在百公里以外放飞,这枚航弹还真不一定会飞到哪里去了。

不过不用担心,至少在军用陀螺仪技术上,中国和世界差距是不大的,只不过胡文海的新科工厂想买军品级别的也买不到不是……

随着胡文海的一声令下,十公里外已经校正航向的无人机接收到了来自操作台的命令,忽然机身一轻,那枚藏在它肚子里的航弹便掉了出来。

原本藏在航弹肚子里的滑翔翼刷的一声弹出,弹尾的四片尾舵也立了起来。在滑翔翼的作用下,橄榄状的航弹竟然没有一头扎向地面,而是宛若一只吃撑了的麻雀,晃晃悠悠的向前飞了出去。

开始航弹的速度还不是太快,但随着它的高度不断降低,势能转换成了动能,很快这枚胖胖的航弹就掠过了绣城机场的天空,按照既定方向继续向着新科工厂的方向飞去。

“老白,打开激光目标指示器!”胡文海听到机场发来的雷达监测信息,连忙命令白石遥控打开了摆在跑道上的激光目标指示器。

人眼不可见的近红外激光照射在跑道尽头围墙那用粉笔画出的靶子上,谁也不知道此时已经下降到三千米高度的那枚航弹,是否能够发现地面激光的散射。

过不多时,突然躲在壕沟里的众人听到一阵嘶嘶的声音,声音很小,但很快声音就尖利了起来!

紧接着,眼尖的白蓉突然指着天边的一个方向,张张嘴,大声喊道:“快、快看!”

第八十二章谈话

“大明,把收音机打开。”胡文海看了看手表,上面显示此时的时间是早上6点半。东北冬天这个时间甚至还是漆黑一片,他和路大明也只有蜷缩在车里取暖,茫然的望着窗外的绣城火车站人烟稀落的出站口。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月11日,星期五,农历十一月十五小寒。帝都晴,零下9度到10度。以下是今天新闻与报纸摘要的内容提要: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住宅区着火,目前确认有两名华裔美国人遇害……”

“呼——”胡文海摇下了桑塔纳的车窗,迎着扑面而来的冷空气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面无表情的推开了车门向外面走了出去。

“别忘把收音机关了。”胡文海叮嘱路大明一声之后,头也不回的向火车站的出站口走了过去。

“林主任,欢迎,欢迎啊!”胡文海踩着松软的雪地,离着老远就伸出双手去。在他的身后跟着两个人,路大明和王烨——就是部队上给胡文海派的警卫。

说来这个王烨也说不好是命苦还是享福,到了绣城之后就相当于到了胡文海的地盘,当然不会选择再让这个尾巴到处跟着。

所以王烨就从贴身警卫,一步步的变成了老胡家“看大门”的。自此免了和胡文海到处东跑西颠的麻烦,只要确保胡家的家庭安全就行了。

成天宅在老胡家客房里,而且还有好吃好喝的供着,若非他还每天坚持锻炼,如今林千军看到的一准是个他认不出来的白胖子。

即使如此,如今王烨的皮肤和刚来的时候比,也能感觉到明显“打印机缺墨”的效果……

“林主任!”王烨连忙向着林千军敬了一个军礼,好在冬天早上亮天晚,还看不出来他肤色的变化。

“小王啊,在绣城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

“报告林主任,没有困难,工作……很顺利!”王烨在胡文海瞥视过来的目光下,羞愧的撒了谎。

“哈哈,那就好。”

“林主任,不好意思,让您专门跑来一趟。本来应该我去帝都的,不过新科公司刚开始整顿,我这一时确实走不开……”

“哪里,小胡、哦,现在要叫胡总了!哈哈,这么冷的天还来接我,我可承受不起!”

别人不知道,林千军难道还能不知道胡文海的身价么?只要一想到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一座人形自走十亿美金金库……

啊哈哈,林千军就有点神经质,深怕哪里冒出来一个苏联或者美国间谍来。

“别在外面站着了,快上车吧。”胡文海别看是个东北人,这么早出来也冻的受不了啊!连连催促着,四个人重新回到桑塔纳车上,点着发动机,这才暖和过来。

“走吧,去招待所。”胡文海搓着手,将之前摇下来的车窗摇了回去,返身从车门的置物格里抽出一个档案袋来:“之前电话里很多东西说不清楚,这是我们这次打靶的全部资料,林主任有时间可以看看。如果想看实弹效果,今天就能再组装出一颗来。”

林千军接过胡文海手里的档案袋,却没有急着打开,笑道:“不用急,我对胡总说的话有信心。不过你要的东西不是我一个能做主的,还得等等盛京军区那边的人过来。”

“哦,这个没问题。”胡文海胸有成竹:“我已经打听到了,盛京军区后勤部的席主任也是今天就到,下午正好请你们二位再看一次实弹打靶。”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想来胡总你也不会差那么点钱啊,呵呵。”

早上的太阳还没有出来,路上的行人自然稀少。六点多钟的时间,只有赶着去学校学习的高中生骑车而过,让胡文海有些恍然。

原本他是请了一学期的假,可眼看还有两个多月就要上学了。但对现在的他来说,是否还应该回到学校去呢?这个问题,他暂时还没有答案。

汽车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的将林主任送到了招待所,这时候天才有点蒙蒙亮。路大明乖觉的没有下车,王烨则自觉的停在了林主任的房间门口,最后还是胡文海把林千军送进了房间里。

“林主任路上没睡好吧?您可以先休息一下,等盛京军区的席主任到了,我再过来找你?”

“胡总你等一下。”林千军用湿毛巾擦了把脸,显然精神了不少,笑道:“车上已经睡够了,正好有事儿想请教胡总,咱们坐下谈?”

“哦,好。”

胡文海倒了两杯茶,他有了余世维那个前车之鉴,后来狠狠的整顿了招待所这边的服务纪律,现在总算稍微像点样子了。

只不过要想维持这个服务水平,那就不是一次、两次训话的事情,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管理了。

看到飘着袅袅热气的茶水,林千军倒真是如获至宝,喝不喝的先把温暖的茶杯握在了手里。按说渤海省并不比帝都冷太多,不过毕竟靠海,冷法和帝都又有区别。

“林主任有什么事情,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这么回事。”林千军笑了一下,说道:“你认识一个叫做衡建云的连长吧?”

“我爸的战友,我当初去美国,就是想帮他们做几件装备去打安南猴子!”胡文海不好意思的笑笑:“当时没想太多,你大概知道我卖掉一个瞄准镜的专利赚了几百万美元。当时对美国人的单兵装备比较好奇,就想帮衡叔叔他们弄一批回来,反正我手里的美元也根本花不完嘛。”

林千军摇摇头,失笑道:“我们解放军装备是有制式的,哪能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也不是随便我来啊!”胡文海叫屈:“当时已经和衡叔叔他们说好了,装备弄回来就以501厂的名义,请他们连队试用嘛!我琢磨着,如果效果很好,正好可以让501厂生产,供应部队上去打安南猴子!”

“好吧,我想胡总也不是会盲动的人。”林千军点头,算是认可了胡文海的解释:“那后来衡建云曾经发表过一篇军事论文,提出了一个行动中心战的思想,这个想法是不是你的注意?”

“这个……”胡文海想了想,谨慎的说道:“我就是提了一点想法,主要完善成文章的还是衡叔叔。”

胡文海也知道这个事情根本瞒不住,随着他十亿美元光环加身,国内肯定会把自己的所有细节查个底掉。像衡建云的论文思想从何而来,这种明显不正常的东西,很容易就能查到他的身上。

不过好在只要查了胡文海的生平,很多人肯定都会被他头上的“天才”光环所晃花了眼睛。没出名的时候,如果闯了祸那就叫胡闹。如果一个人已经功成名就,那他儿时的胡闹,自然就变成了早慧,变成了名人韵事……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胡文海从小冒出来的这个折腾劲儿,也就给了他今天突然爆发出的才华做出了有力的脚注。

说不定调查人员回家之后还会教育自家孩子,看到没?有能力的人从小就不会安分守己,现在的教育啊,果然是balabala……

“你不用担心,该是衡建云的当然不会少了他的。”林千军先打消了胡文海的顾虑,然后沉吟一番说道:“实际上,组织虽然对你现在手上的东西有些兴趣,但对衡建云这篇论文背后的东西,也同样……不,应该说更感兴趣。”

“哦?呵呵,那可太好了。”胡文海松了口气,竟然有些庆幸的说道:“看来是我小看了咱们国家的人才,目光长远的不止我一个嘛。”

“喂喂,哪有你这么明目张胆夸自己的啊?”林千军一愣,被胡文海这种笃定自己一定正确,担心别人无法理解的口气逗的笑了起来。

“我说的是事实啊,关于作战思想,行动中心战只是一部分,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敢拿出来,怕别人接受不了。”

胡文海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心中胸有成竹。行动中心战只是他拿出的一个阶段产物,事实上后来美军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网络中心战,那才是后来美军建军的真正指导思想。

不过现在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他就算贸然将网络中心战和盘托出,难道就能让部队领导人纳头便拜,信为真理?

别忘了,军事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科学!一个连军校都没上过的人,说出的话凭什么让人相信?

所以胡文海一直以来的指导方针就是多做少说,用事实说话。

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至少把行动中心战给完整的抛出来?毕竟说实话,我军八十年代始终在寻找一个能够指导未来军事行动的作战思想。

直到九十年代初海湾战争,被美帝那摧枯拉朽的狂拽酷霸叼炸天的作战方式惊醒,这才从此成为一代美军脑残粉啊……

第八十三章执行力

胡文海摊了摊手,想想说道:“不管林主任信不信,我脑袋里确实有些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想法。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想法对不对,是不是适应我**队的战略态势和战场需要。比如说激光制导,美英法这些发达国家都搞了,但是咱们国家要怎么用还是个问题。车载、机载还是手持,用什么平台发射,面对现有敌人好用不好用?我并不知道。”

“我很多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衡叔叔那样的英雄能够少流一点血,能够多消灭一个敌人。而我正好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这么做了。”

面对坦坦荡荡的胡文海,林千军还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早就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可以说胡文海早就做到了满分一百分,再要求他连附加题都能做的完美无缺,那恐怕不太现实。

既然他的想法还不成熟,那就不要让他背负超过这个年龄的期望吧。

“好吧,好吧。”林千军叹了口气,不再强求把他脑袋里的东西都挖个一干二净,遗憾的说道:“既然你不想说,那我不强迫你就是。”

“喂,林主任,我可没说我不想说啊!”胡文海一愣,诧异的说道:“我只是说我对这些想法拿不准,而不是对我自己没信心啊!”

说起来也是他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只是不想表现的好像生而知之一样。毕竟军事理论这是一门科学,不可能没有积累就凭空想象出来。

这也是世界上很多作战思想都落后于装备和军事案例之后,因为这些军事理论往往就是对现实的总结。而作为在技术上比较求稳的军队,更是不愿意把不成熟的技术或者理论应用于现实的。

胡文海要是林千军一问,立刻就噼里啪啦的把自己这套理论竹筒倒豆子似的拿出来,那八成也就是被人当做一个少年的妄想。

只有经过现实验证之后的军事理论,才是能够让人信服的军事理论。

“我的意思是说,我不能肯定我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但现在不是也有人认可衡叔叔拿出来的这一部分吗?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验证看看这种军事理论是否能够符合现实。不客气的说,我有这个能力去验证它,而且我也愿意帮助我们的人民军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胡文海真诚的看着林千军,沉声道:“林主任,我对自己这些想法有信心,唯一的问题是不知道它是否符合我们军队的实际需要。我有一个想法,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集合更多的专业人士来研究一下我的这些想法是否合适?”

“你是说,你想和我们的军事专家们交流一下?”林千军不可思议的问道。

胡文海这个年纪,给那些专家教授们当学生都还嫌年纪小。真要是让双方平等的交流,恐怕唯一的结果就是感觉受到冒犯的专家教授,将胡文海的理论批驳的一钱不名,甚至犀利的言辞会把从未受过挫折的他骂哭了也说不定。

胡文海倒是没有这个觉悟,笑着点头道:“其实不仅是和我们的军事专家们交流,我更希望能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更进一步把我的理论完善起来。”

“嗯,说不定到时候我可以效仿美国人,成立一个军事理论研究智库之类的。”

“智库?”林千军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组织,美国人的军事理论难道不是军事院校领导研究的?”

“这个智库啊,有点类似于我们的研究院。”胡文海想了想,解释道:“美国人认为军事理论的进步和科学技术进步密不可分,如果只是军人来研究军事理论,那永远是跟不上技术进步脚步的。所以他们将军事专家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放在一起,这样这些人互相启发完善,就避免了片面的死板思考方式。”

胡文海这里悄悄的偷换了概念,当然不可能说欧美智库往往沦落为资本家大企业影响政府政策制定的渠道。单说智库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的优点,倒也确实是看上去很美。

果然,林千军摸着下巴想了想,点头道:“不错,美国人的做法确实更好一些。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看问题确实就会更全面。”

“这样,既然你这里走不开,那我打个电话回去,看看能不能请几个专家到绣城来谈一谈。”

“啊?”胡文海看着已经站起身找电话的林千军,不由目瞪口呆。

若非对自己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确实有信心,胡文海差点有种牛皮吹爆了的感觉。

这怎么因为自己一番话,林千军就真的要把人召集过来,这也有点太轻率了吧?

其实说白了,胡文海确实是太小看了林千军和组织上对他的态度。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正好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这么做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胡文海拥有非常强的执行力。

对,就是执行力。

八十年代,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八五年全年预算不足两百亿人民币。咳咳,也就是说欠了胡文海那二十多亿就相当于当年国防开支的十分之一强了。

若非国家战略情况确实非买f-14不可,2400万美元一架的雄猫,是万万不可能进入中国的——再过20年连美帝自己都要用不起啦!

再看看胡文海开发新技术的速度,一个月完成拟真机的开发,一星期完成激光制导技术的集成,动动脑筋就想出了红点瞄准器,蓝色小药丸还不知道他用了多久,反正从来没见他在国内研究过制药方面的技术!

请问这样的天才,难道他说的话不值得重视吗?

有钱,有研发能力,手里有一支上千人的企业。就算最后证明胡文海的理论是错误的,那不也是为军队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

请几个专家教授来交流一下,那算的了什么?

专家教授们一年的工资,都没有那22亿一天的利息多啊!

……

席亚洲的名字很霸气,经常被同事称赞他参加解放军是选对了行业,正好应了“解放军席卷亚洲”这个好彩头。

也不知道是他确实能力出众,亦或者也借了点名字的光,席亚洲在盛京军区的官途是一路亨通。不到四十岁,他已经是盛京军区后勤部的技术部办公室主任,88年以后至少一个上校。

不过当然,作为技术部的办公室主任,他的业务能力还是有点水平的。平日里像《现代兵器》、《外军动态》这些刊物,也是本本不落。

对于一直以来只能在杂志上听说的激光制导武器,他当然非常的感兴趣。

不过一想到这次弄出动静的是那个501厂,啧啧,他就忍不住搓牙花子。激光制导武器那可是高科技,全世界就没有几个国家有制造它的能力。

至于中国,干脆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有这种武器的研究计划。

不是他对501厂有成见,而是501厂之前确实让部队上伤透了心。而且听说最近501厂更是连国企的身份都没了,居然变成了私人企业!

这资本家是什么德行,受了几十年教育的席亚洲当然不会不知道。八成啊,不是坑蒙拐骗就是走了后门。席亚洲暗下决心,我可得把眼睛擦亮了!

“您是盛京军区的席主任吧?我是新科公司的路大明,我帮您拿行礼吧,咱们先去招待所?”

席亚洲的样子很好认,穿着一身绿军装,出站口扫了一圈,直接就奔着举牌的路大明过来了。不用问,这肯定就是正主了。

“哦,你们领导呢?”席亚洲提溜了一下手上的公文包,看着“无事献殷勤”的路大明,一点好脸色都没有的问道。

“我们胡总在陪帝都来的总后林主任,所以让我来接您过去。”路大明知道眼前这位解放军,对胡文海接下来的计划很重要,脾气大点也就忍了。

“林主任?”席亚洲心下暗想,这就是新科公司的后台?帝都来的,怪不得这么牛气啊!

“对,林主任据说是总后的大领导……”

“走吧!”

碰!

席亚洲哼哼的坐在后车座上,碰的一声关上车门,打断了路大明的话。

“神气什么,人家帝都来的林主任都没这么大的谱。”路大明暗自撇撇嘴,无奈的坐到驾驶位上发动了汽车,向着新科公司的招待所方向驶去。

第八十四章激光测距

胡文海有点奇怪,是不是自己没有亲自去请这位席亚洲主任而得罪了他,怎么从见到他开始,这位的脸一直是臭臭的?

就连林千军和他握手的时候,席亚洲也没表现出多少尊重的样子来——尽管双方脑袋上都顶着主任俩字,但席亚洲多数时候管的是能叠纸飞机的文件,而林千军管的则是能买f-14的文件,双方差距可是略大。

都说中央下来条卡拉,都比地方的人尊贵。奈何到了林千军这里,也只是没有被席亚洲冷脸相向而已。

好在胡文海和林千军都不算肚量狭小的人,这位席亚洲主任也就是做个见证,并不需要他去批准什么。

临来之前,席亚洲的上级明确指示他只带眼睛不许带嘴。将新产品的具体性能摸清楚,至于其他的则不许、也不能下什么结论。

原本还以为是上级对新产品的谨慎,现在看来,哎,不过是对方气焰熏天罢了!

如果产品的效果不好——这几乎是肯定的吧,激光制导那么容易,国内还能迟迟造不出来?如果只是产品的效果差点,那都已经是老天保佑。怕就怕根本毫无准头,然后硬要甩给部队接锅,军工系统又不是没做过这种事情,501厂更是屡有前科!

不行,只要他们的产品不好用,就算拼着被批评,我也要当场就戳穿他们的把戏!部队上这几年过得这么辛苦,有点钱是这么乱花的吗!

带着这样崇高的使命感,席亚洲默不支声的低调和胡文海与林千军见了面,然后随大流的启程往新科工厂的试验场赶去。

上一次那发滑翔空弹壳虽然没有装药,但本身的铸铁外壳加上里面的电子设备,少说也要有十公斤。从一万米高空被投掷下来,最后势能完全变成动能的力量可是非常恐怖——相当于在0。2秒的时间内,向那堵墙施加了二十千牛的力,干脆就把那堵围墙给一次性砸塌啦!

所以这次胡文海特意准备了一个柔性的目标,以便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滑翔弹体的冲击力究竟有多强大。

至于说什么是柔性目标?咳咳,不过就是一大摞废报纸杂志之类的而已。501厂这些年积攒下来的“无用”报刊,这不过才用了百分之一的量。

经过上次的控制切换实验之后,这回无人机倒是不需要从新科工厂的实验跑道起飞,而是改成从绣城机场起飞了。

控制人员还是上次从航校借调的教官,话说从501厂开始生产拟真机之后,绣城天空上的飞机训练明显密集了起来。根据航校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拟真机对培养驾驶员的手感竟然有相当不错的作用。

其实想也知道,上歼击机之前的飞行员还都要飞初教六不是?如果不是手感对飞行员很重要,又何必浪费时间去飞根本不能上战场的风扇机。

同理既然都是涡喷发动机,操作上就有共同的地方,尤其拟真机还非常认真的模拟了真机的气动和推力、密度等数据,起码飞行包线的中端部分线性是相近的,飞久了还能对喷气机有个感性的认识。

随着这边航校教官竖起一根大拇指,胡文海连忙挥手将众人赶进了上次挖的壕沟里面。不过这次和上次不同,起码准备的更充分,每人还分到了一顶钢盔。

“嚯,胡总你这准备的还挺像回事嘛。”林千军按照胡文海的指导,生涩的摆弄着手上的激光目标指示器。

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所以指示器也不用与人分离放置,而是可以手持移动了。经过精心包装后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和开始那个粗制滥造品已经完全不同,有了散热防尘窗口,有了按压的激光发射按钮,最重要的是有了目视测距镜。

这东西说来也不难,激光测距仪后世是再普通不过的光学工业品,原理与激光指示器也几乎没有差别。不同的只是将装在导弹上的激光接收机,也装了一付到指示器上面。这样再加上一块恒温晶体振荡器,也就是能够提供精确标准时间的电路。发射激光和接受激光这个时间除二,再乘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距离信息了。

不过当然,后世的激光测距仪小的一只手能够握住。但如今胡文海造出来这个别说是一只手了,两只手一起上都会感觉颇为吃力,主要的重量就是为了供应计算电路而增加的电池上面。如果使用世面上的干电池供电,足足需要八节2号电池!

换到二三十年以后,或许市面上都找不到2号电池这种规格。但放到八十年代的现下,2号电池的电量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前后对比一下,就应该知道锂电池这种高能量比的电池对电子产业是多么重要了。

林千军按照胡文海的说明,从架起来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后面的目镜里望过去,果然见到一束红色的细线投射在自己的视野正中,那就是指示器发射的经过偏光片染色的近红外线激光了。

除此之外,随着林千军移动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朝向,他发现自己视野的右侧竟然有一个个红色的小灯在不断的变换着亮起的数量。

“咦,胡总,这些小红点是什么意思?”林千军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激光测距仪测出的你和指示目标之间的距离,一个红点亮起就代表一米,数数红点的数量就知道距离目标的米数了。”

“哦,这个好啊!”林千军眼前一亮,兴奋的说道:“有了这个,那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报出炮击坐标了?”

要不说林千军确实是肚子里有货呢,胡文海刚介绍了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测距功能,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巨大价值。

在安南自卫反击战争中,我军和安南军始终将山头的争夺作为战争的关键点,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炮兵观察点的需要。

站的高望的远,大家都不出动空军,自然只能凭借陆军自己来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或者有价值目标。不过就算取得了山头阵地也不算完,我军战士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指挥炮兵发动打击的能力还胜任不了,于是只能是炮兵部队派出炮兵观察员——这是战场上比军官都更有价值的狙击目标!

不仅如此,因为测距使用的是三角测量法。一个炮兵观察员不够,至少要有两个点协同才能算出距离,最后生成能够提供给炮兵部队的坐标数据。

都说两伊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低技术战争,其实安南自卫反击战里中安两**队更糟糕,进行的不过是一场世界50年代水平的地面战争。

而有了激光测距仪就不同了,我军不再需要强攻山头,不再需要派出危险的炮兵观察员,不再需要两点测量,能够提供米级精度的位置信息……

这是能够改变整个战争形态的工具——世界50年代水平的战争形态,可那也很了不起了。对当前解放军陆军的战斗力提升,这将会是本质性的。

即使最终激光制导武器的精度不行,起码这个激光目标指示器也绝对要列入装备采购行列才行。

“呵,谁知道这东西是不是他们事先测好的数据,就好像演习的时候事先埋炸药似的。”席亚洲撇撇嘴,有些不屑的反驳,显然带着怀疑的眼镜。

“这个好办,事先测好的数据肯定不能用来给导弹制导,只要导弹击中标靶,自然说明激光测距也一样是好用的。”

“哼,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一样事先测好了目标的数据给导弹……”

席亚洲说到这里突然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意识到就算事先测好数据输入给导弹,也一样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种“作弊”方法根本算不上作弊,它有另一个名称,叫做——惯性制导。

如果凭借惯性制导击中一个纸垛大的目标,那这是比激光制导技术还夸张了。

“哈哈——”

胡文海和林千军相视一笑,显然也意识到了席亚洲话里自相矛盾的地方。

就在这时,天边突然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嘶嘶声。和上次一样,几乎是在众人听到这个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