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医女-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们从山上回来,几个男孩子就赶紧的去贴对子、竖起灯笼杆,这些活根本不用大人插手,文生就全都能领着干了。
  西院这边,很快就把三家的灯笼杆全都竖了起来,大门、房门、仓房门的上头,也都贴了对子和福字。这样一装扮下来,整个院子里头,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文生朝着东院看了一下,却是见到顾老爷子和顾承信在院子里竖灯笼杆呢,并没有见到顾承仁。文生看了看这边,差不多的活都干了,“走吧,咱们过去帮帮咱爷。”老爷子岁数大了,还是过去帮帮忙吧。
  文杰文修等人自然是不反对的,于是呼啦过去了一群半大小子,众人七手八脚的,没多少时候就帮着把院子里各样的事情全都弄好了。
  老爷子很显然是非常高兴的,“好,好,来来,过来进屋,爷爷给你们拿糖吃去。”对于孙儿们,老爷子还是十分疼爱的。当下就扯着文治和文平,后面跟着其余人,一起进屋了。
  今天是年三十,东院这边没分家呢,自然是要一起吃团圆饭的。就见到李氏和徐氏在厨房里忙活着,何氏也换了一身棉布的衣裳,在外间屋洗菜择菜。而何氏带来的那四个丫头,也都在来回的忙碌着。
  前次徐氏挨打的事情,给了何氏不小的震撼。何氏从小生活在府城,何家的媳妇们即便是犯错了,顶多也就是禁足啊抄佛经之类的,还真是没见过这样噼里啪啦被一顿胖揍,打的浑身没个好皮肉的场景。
  何氏多少的也有点儿害怕,尽管现在顾承仁对她不错,俩人如胶似漆蜜里调油一般。可是如果顾家知道了她嫁过来背后的缘故,只怕她在顾家也不一定还能有这样的脸面了。所以,最近这些时候,何氏倒是也把态度放的低了不少,时常的就让丫头过来帮忙干点儿活。她可不像哪天像徐氏那样,被人打的跟个猪头一样。
  最近这几天,徐氏被打的不敢出去了,何氏也时常的过来请安,陪着李氏说话聊天什么的。李氏没想到收拾一回徐氏,竟然连何氏也多少的镇乎住了,李氏这下子总算是心里舒坦了不少。
  不过李氏也知道,这个小儿媳妇不简单,可不能像对待吴氏赵氏她们那样来对待何氏。所以婆媳两个都心里存着让付对方的心思,表面上相处的,还算是不错。
  再者,李氏向来都是打压一个,扶持另外一个,她从来都不会把所有的媳妇全都得罪了。如今李氏主要还是收拾徐氏,对何氏那就是格外的宽容许多。就这样,徐氏在顾家的日子是越老越难过,何氏却还可以。自然,李氏现在也学精了,并不像以前宠着徐氏那样对待何氏,只是大体上过得去而已。
  文修他们在老宅这边坐了一小会儿,各人吃了块糖,也就全都离开了。时候不早,家里快要吃饭了呢,他们得赶紧回家帮忙。
  申时初,吴氏几个就把饭菜全都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吴氏就招呼众人赶紧吃饭。东屋炕上一桌,地上一桌,总共十八口人,倒是也坐的开了。
  娇颜和文茜跟着坐在了炕上这一桌,其余的孩子们都在地上那桌呢。桌子上摆的满满的菜肴,蒸的、炸的、煮的、炖的,林林总总一共十来样儿,桌子上摆不开,就在几个盘子上面再摞一层。阵阵香气迎面而来,真是让人看了就馋得慌。
  “来,动手吃菜,都赶紧趁热吃。大哥,咱们得喝点儿,今天是年三十儿,咱们兄弟也多少年没能在一起过年了,今天敞开了喝,喝多了咱们就睡觉去。”顾承勇很是高兴,给顾承忠、顾承义都倒上了酒,正是那坛子梨花白,一倒出来,浓郁的酒香就飘了出来。“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娇颜坐在母亲的身边,面带微笑的看着父亲和伯父叔叔那样兴奋的模样。这样欢喜团圆的场面,也算是难得了。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家也是准备着要吃团圆饭呢,可惜,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就这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苏州,一路磕磕绊绊的回到了东北。
  仔细回想这一年,娇颜也是无限感慨,他们一路上的奔波流离,惊险丛生,此刻想起来,依然是惊心动魄。所幸,一家人安安全全的回来了。
  回到村子的这九个来月,也是各样的风波不断。老太太的刁难,村子里众人的鄙视瞧不起,到后来渐渐地稳定不再受排斥,再到如今分了家,过上了安稳祥和的好日子。娇颜觉得,这一年过得,简直就是太精彩了。
  看着爹娘脸上满足的笑意,看着那边哥哥们一个个都身体强壮、精神抖擞,娇颜觉得,如今的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眼下还不是满足的时候。现在,只是一个开始,美好的未来,还在等着他们。将来,顾家一定会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的。
  “娘,大伯娘,三婶,你们三个是不是也得喝一杯啊?多难得啊,如今都分家了,过上了舒心顺意的好日子,不该庆贺一下么?”娇颜眼睛一转,就提议道。
  冯氏愣了一下,然后伸手揉了揉娇颜的脑袋,“就你这个小家伙想头多,娘啥时候喝过酒来着?你三伯娘如今怀着孩子呢,更是不能喝酒,别胡闹啊。”
  娇颜却是不依,摇头道,“不能喝酒吗,难道还不能喝别的?刚刚我和文英姐姐,煮了梨坨子呢,不如就喝那个吧。”
  文菲听见了,赶忙就站起来道,“哎呀,我还真是忘了这个茬儿,娘,你们等着啊,我去端过来。”说着,就跑了。
  不多时,文菲就端了个盆进来,那盆子里面,是红色的汤汁。这个,就是用梨坨子熬煮出来的水。这个梨坨子,还是齐家送过来的呢。
  齐家种的果树多,秋天的时候,齐奶奶闲着没事,就把一种小号的梨子削了皮,用麻线穿起来晒干,那个就叫梨坨子了。等到冬日里,把梨坨子拿出来加水蒸也好煮也好,就能做出那种红色的汤汁,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一种食物。
  当然,有的人家没有梨树,就会在秋日里进山去摘山梨,回来捂熟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削了晒梨坨子。
  文菲和文芳给众人都拿了杯子,然后每个人的杯子里,都盛了一杯这样的果汁。“来,咱们不能喝酒,那就喝这个。”文芳笑道。
  冯氏以前没喝过这东西,不知道这是个啥。吴氏就跟冯氏解释了一下,这才算是明白了。冯氏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味道还真是不错,当下也就放心了。“行,那咱们妯娌三个,就喝这个。来,大嫂,三弟妹,咱们如今分家了,也够过上了松快的日子,就为了这个,咱们也该好好庆贺庆贺。”
  冯氏这话,算是说到三人心里去了。尤其是吴氏和赵氏,这么些年受李氏的欺压,如今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对,就为了这个。”

☆、188。第188章 除夕的饺子

  欢欢喜喜的吃过了团圆饭,顾承忠三人都喝得有点儿多,于是三兄弟直接就在东屋的炕上躺着睡觉了。女人们收拾了桌子,在厨房里一阵洗刷。
  “文修,你和文生他们去咱家,锅里都烧了水,你们这些臭小子都挨个儿的洗澡去。过年了,都洗的干干净净的,不许把陈年的灰留到明年去。”冯氏在厨房里,听见男孩子们要出去放炮,就赶忙喊道。
  东北乡下的习俗,过年一定要洗头洗澡,换新衣裳,除旧布新嘛。北方人洗澡并不频繁,尤其是大冬天的,很少有人成天洗澡,大多数人,隔着十天半个月的能擦洗擦洗就很好了。但是到了过年,是必须好好洗一回的。
  冯氏还是在南面的习惯,隔着五六天,就会叮嘱儿子们洗一次澡,孩子们身上倒是不脏。但这是规矩,今天也都必须得洗。
  文修点点头,“哎,知道了,娘,我们这就去。”说完,就跟文生等人,跑去自家洗澡去了。
  而文芳和文菲几个女孩,则是在赵氏的带领下,去了赵氏的屋子。就在厨房里,东西两个锅都烧了热水,炉子也都烧的旺旺的,屋子里很暖和,不用担心洗完了会着凉。
  大木桶里装满了热水,文茜先洗,文芳帮着给搓背什么的,文茜洗完了,轮到娇颜,之后是文菲。因为文菲洗完之后,要赶紧弄干了头发,待会儿等文芳洗的时候好去倒水什么的。
  众人洗澡,用的自然是娇颜做出来的香皂了。娇颜和苗素问弄了好几种香味儿的,洗完澡之后,身上香喷喷滑溜溜的,的确不错。洗头的东西,也是最近才研究出来,膏状的,洗完了头发又柔又顺,非常好。
  不管哪个洗完了,擦干身上带的水之后,就换上新衣服。然后赵氏会细心的给女娃们挨个儿的擦干头发,再重新梳起来。娇颜和文英文茜都小,全都梳着双丫髻。两个抓髻上帮了红头绳,然后又带了头花,好看的很。
  而文芳和文菲都大了,头发也丰密许多,就可以梳垂鬟分肖髻了。绑上桃红色的缎带,再簪上两朵绢花,豆蔻年华的小小少女,已然出落的美丽脱俗,秀美俊俏了。
  娇颜很是艳羡的看着文芳姐妹那样丰密的头发,什么时候,自己的头发也能长成那么好呢?这个时候的女人,如果有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会被人看做是有福气的。而且,头发浓密了,也可以挽成各样好看的发髻,而不至于需要用假发。
  在这个时代里,女人的美丽,基本上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脸要白,眼睛要大,眼睛大了水灵灵的找人疼。第二个是身材要好,屁股要大,这样好生养。第三个,就是头发要好,越是浓密越稀罕人。文芳和文菲两个,正在发育期呢,自然是还看不出身材如何,但是其余两样,却已经达到标准了。这两个丫头,分明已经出落成两个亭亭玉立的小美人儿了。
  赵氏看着自家的闺女,心里不无感慨,闺女长大了,越来越好看呢,这以后,怕是该给她们张罗亲事了呢。也不知道,自家闺女的亲事,都在哪里?赵氏这时,真的是体会到了一个当娘的心理,既盼着闺女长大,又愁着闺女未来不知道在哪里。
  几个丫头都洗完了,吴氏和冯氏也过来,俩人先帮着赵氏洗了澡,然后又各自都搓洗了一回,接着也是重新梳头,换了衣裳。
  这时,已经是戌时初了。晚间还有一顿饺子,这时候也该开始动手。于是妯娌几个又去了前面,剁馅儿的、和面的,各自干一样儿,没用多少时候也就差不多了。
  男人们喝多了,还在睡觉呢,干脆大家就去了西屋包饺子。北方人喜欢在炕上干活,很多活都是在炕上完成的。大冬天的,即便屋子里烧的不错,也终究是不算太暖和,炕上热乎,干活也得劲儿。
  冯氏来到东北,渐渐地也习惯了这个,如今她在炕上,也能盘腿坐着干活了。而吴氏和赵氏,则是从小就练习着盘腿坐,根本不当回事儿。
  在北方的习俗里,有一条就是女人在炕上坐着的时候,是不能那么伸直了腿坐着的,那叫主贱。况且伸直了腿,女人的脚可就露出来了,让旁人看了女人的脚还了得?而盘着腿,有宽大的裙子盖着,就不会被人看见脚了。
  大多数女孩在家的时候,都会被家里的老人教导着学习盘腿坐。要是哪个女孩儿不会盘腿,尤其是吃饭的时候,直接把脚伸在炕桌下面,那是要被打的。那饭桌是啥?那是粮食囤子,伸直了腿放在饭桌下面,那就是踢倒了粮食囤子,那岂不是就要过穷了?所以,就连文芳她们,都会被从小教着盘腿坐呢。
  年三十的饺子,要求包的非常规整,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动手包的。像娇颜文英这样,平常都不能动手包饺子的,更不用说今天了。所以,娇颜和文英文茜,也就只能在一旁打下手,当饺子腿。也就是把人家包好的饺子,摆在盖帘上。
  冯氏在江南长大,南方人其实并不喜欢吃饺子,以前也很少包这个。自从嫁给顾承勇之后,这才跟着顾承勇,慢慢改变了原来的习惯,开始学着包饺子、做面食。如今冯氏包饺子的手艺,自然是不用说的,就是跟吴氏她们比起来,也丝毫不差。
  文芳和文英也都洗了手,俩人擀皮儿,吴氏妯娌三个包。年三十的饺子里,要包上铜钱、糖果、花生、大枣等物,谁知道了,可以讨个口彩,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吴氏等人自然是也不会忘记的,每样儿六个,一共包了二十四个带着东西的饺子。
  “老三媳妇,你还记得前两年不?三十晚上包饺子,咱娘非得要往里包上一块木炭,说是谁吃着了谁就心黑。她那意思就是等着咱俩吃出来,好埋汰咱俩呢。”吴氏一边包饺子,就想起来了这个事情,突然就笑道。
  娇颜一听这个,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大伯娘,饺子里包木炭,那还怎么吃啊?那岂不是一咬一嘴都是黑的?”这个李氏,她咋想的?那不是祸害东西么?好好的饺子里头,包木炭,这脑子真不是一般人啊。
  “可不就是这么说么?那时候我和你三婶就劝,说是这样祸害东西,那玩意咋吃?老太太不干,非得要包,结果好说歹说,就包了一个进去。”吴氏那边接着说道。“后来,你猜那木炭让谁吃了?”
  娇颜转了转眼珠,“大伯娘,木炭不是让老太太自个儿吃着了吧?”
  文菲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可不是?咱奶上了桌,还特意的看了看饺子,然后夹起来一个。结果她一咬,就满嘴黑,就是让她给吃着了。你们是没见到老太太拿脸色,比那木炭还黑呢。”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文菲就忍不住的想笑。那时的情景,简直太好玩了。
  娇颜一听也忍不住就笑了,“哈哈,该,让她再成天琢磨着怎么坏别人?还说别人心黑,就数她心黑了。哈哈,以后她就不敢了吧?这样的人,就该让她长点儿记性。”娇颜笑个不停,最后把肚子都笑疼了。
  屋子里的这些人也都在笑个不停,冯氏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当时的情形,但是也能想象的出来。“这可真是,成天的说人家心黑,狼肠子,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心狠心黑了。这个老太太啊,她可真是让人没法说。”
  “娘,你不懂,她自己是那种心狠心黑的人,所以她知道这样的人难对付。她就怕你们这些儿媳妇也成了那样的人,那样她就拿捏不住你们了。所以她成天的这么骂你们,她那是心虚,她那是在害怕呢。”娇颜笑够了,伸手抹了抹眼角的眼泪,然后才正色道。
  三个妯娌听了这话,都愣了一下,然后吴氏才点点头,“对,娇娘这话在理,以前咱们也没往这些上头寻思,可不就是这个理儿怎么?这老太太的,说起来也不是一般人,拿捏儿媳妇的本事,那绝对是一流的。”
  娇颜歪头,看着吴氏,“大伯娘,你也有三个儿子呢,等文生哥哥他们娶了媳妇,你就成婆婆了。到时候你也学着老太太的手段,要不然怎么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呢?”娇颜这是故意说的。
  吴氏和冯氏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各自摇头,“大伯娘可做不来那样儿,我算是想明白了,这人和人的,都一样,没道理你成了婆婆就比媳妇高一头去。咋地?当年在婆婆手底下吃了亏,等着自己成老婆婆了,就去拿捏儿媳妇去?咱自己不也是从媳妇过来的么?当年被婆婆欺负的苦,咱受过了,以后可不能再让别人受去。”
  “要是文生他们娶了媳妇啊,能过到一起,那就一起过。过不到一起,直接成亲一个就分出去一个,还省得在我眼前烦我呢。”吴氏一边包饺子,一边发自内心的说道,“只要能跟文生好好过日子,咋地都行,我可不愿意用老太太那一套。”

☆、189。第189章 新年到

  人多,干活自然就快,亥时中多一些,饺子就已经全都包好了。年三十包饺子,是要把初一早晨的饺子一起包出来的,所以整整包了七八盖帘的饺子。一半儿拿纱布盖了,冻在外头,省得在家里坏了。
  承忠三兄弟早就睡醒了,各自去洗了澡,然后领着男孩子们划好了厚厚一大摞的烧纸,又在院子里摆了天地桌,放上各样的供品。
  这时便已经是子时初了,厨房大大锅里烧了滚开的水,吴氏端着饺子开始往锅里下。而院子里,文生则是点燃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就算是来到了。
  此时村子里各处,也都开始响起了鞭炮声,静谧的山村,因为鞭炮声,显得各位的热闹和喜气。
  承忠在天地桌前点了好大一堆的烧纸,此时所有的男孩子们按照岁数大小排着,都在天地桌之前跪下磕头,并在父亲的指点下,说了一些吉祥话。
  “快,往厨房抱两抱柴禾去。”磕完头的男孩子们,被承勇指使着去抱柴禾了。这也算是除夕的一项习俗了,三十晚上发纸的时候,往家里抱柴禾,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会财源广进。自然,这也就是讨个吉利话而已。
  男孩子们纷纷往厨房送柴禾,文修文韬心眼儿多,想了一想,直接就跑到后院,往自家的厨房里抱了好些柴禾,直把顾承勇几个给乐坏了。
  “饺子熟了,进屋吃饭吧。”吴氏在屋门口喊了一声,然后男孩子们就全都进屋了。
  依旧是两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一盘一盘的饺子,各人的面前还有小碟子,每一张桌子上还有碗蒜酱。“来,都坐下,坐下吃饺子。”吴氏和冯氏赶忙的招呼众人坐下吃饺子。“看看你们谁能吃到铜钱,还有糖和花生啊。”
  孩子们一听这个,全都瞪起了眼睛,然后开始坐下吃饺子了。娇颜还是坐在炕上,依偎在母亲的身边,瞧见大家都开始夹饺子,她也伸了筷子夹一个。娇颜吃饺子,头几个是不爱蘸蒜酱的,她喜欢吃原味的饺子,所以就这么直接往嘴里放。结果一口要下去,却是把牙硌了一下子。
  “这是啥?”娇颜赶紧低头看看自己的饺子,结果在饺子里头,瞧见了一枚小铜钱。
  “呀,是钱呢,咱们娇儿,今年一定能挣好多钱。”冯氏也瞧见了那饺子里的铜钱,便笑道,“好啊,开门红,大吉大利。”
  其余的人瞧见娇颜吃到铜钱了,心里羡慕,全都闷头吃饺子,以便吃出铜钱来。不多时,就听见大家伙这个喊他吃出花生了,那个说他吃到大枣了,娇颜却是接连的吃了两个铜钱加上两个糖果。“呃,我想吃正经的饺子。”她苦着脸道。
  “娇娘面前这一盘子是你娘特意捞给你的吧?怎么这么多的好东西都被你给吃了?来来,跟大伯换一换,让大伯沾沾娇娘的福气。”顾承忠故意这么开玩笑道。
  “不换,我要留着自己吃。”娇颜也故意做小气状,护着自己的盘子,不肯跟顾承忠换。屋子里的人全都哈哈笑了起来。
  除夕夜的饺子,本来是吃不进去多少的。孩子们惦记着吃铜钱,所以愣是多吃了不少,最后一个个都撑得慌了。
  “吃饱了,就去东院,给你们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去。出门溜达溜达,省得积食。”冯氏瞧见孩子们都有点儿发懒,赶忙的就把他们往外赶。
  于是,文生文杰带头,领着家里这十来个弟弟妹妹,一起就从家里出来,第一个先去了东院。此时东院老宅大家伙也都吃过了除夕的饺子,徐氏和何氏正在往下收拾东西,老爷子和李氏都在炕上坐着呢。
  呼啦进来了一群孩子,老爷子的脸上就笑了起来,“这么早就吃过饺子了?快,都上炕来,外面冷不冷?”
  文生这时从外间屋找来了好几个干净的麻袋,铺在地上,孩子们便跪在了麻袋上,齐齐的给老爷子磕头,“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爷爷奶奶福寿安康,长命百岁。”庄户人家,不像大户人家似的有各式各样的垫子,都是提前预备了麻袋,扔在地上铺着,也省得把新衣服都弄脏了。
  老爷子乐的合不拢嘴,“好,好,都快起来,快起来。”作为老人,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子孙兴旺,瞧着眼前这些孙子孙女,老爷子很显然是高兴的。“老婆子,快,把红包拿来,给孩子们一人一个。”
  过年了,李氏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找什么晦气,虽然脸上没有多少笑容,但是却并不像平常那样瞪人用眼睛剜人了。她回手从柜子上头拿了个藤编的笸箩来,里面是早就包好的一摞红包。
  老爷子拿着红包,挨个儿的发给了面前的孩子们。文生觉得自己大了,就不想收。老爷子愣是塞给他,“多大了在爷爷面前,也是孩子。你还没成家呢,等你成家有娃娃了,那时候就给你家娃儿,不给你了。”
  老爷子这话,把文生闹了个大红脸,他挠挠头,有点儿不好意思的笑了。“谢谢爷。”
  轮到文韬时,老爷子的手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才把红包塞给了文韬。“好孩子,这一年倒是长了不少,越长越俊俏了,好好念书,长大才有出息。”
  文韬点点头,“哎,知道了,谢谢爷爷。”
  老爷子发了一圈的红包,就连女孩子们也都得了一个。娇颜摸了摸那红包,知道里面包了大概四五枚铜钱,也算不错了,毕竟家里孩子多。
  这时徐氏端来了瓜子糖果等物,摆在炕桌上,然后老爷子就喊孩子们随意吃。大家各自抓了些瓜子,一人拿了一块糖,也就不动手了。孩子们在这边坐了能有一刻钟,然后就告辞出门了。
  接着孩子们又去了顾二叔家,七太爷家里去,给几位长辈磕头拜年。顾家有自家的祠堂,大年初一是要开祠堂祭拜的,所以这个时候先去给族里的长辈磕头,早晨就不用太忙碌了。
  几家转完,娇颜就跟哥哥们说,要去苗家。文生几个自然是不去的,他们掉头回家了,而文修等人,则是陪着娇颜,一起去了苗家。
  此时苗家也早就吃过饺子了,众人正在东屋里吃瓜子唠嗑儿呢。阿喜和阿禄二十八的晚上才算是赶了回来,俩人这一冬天都累的有些瘦了。
  孩子们进来,先是给苗素问行礼问好,然后才跟阿喜如云他们打了招呼。
  苗素问招呼孩子们全都坐到炕上来,又端上来了各类的吃食。苗家的日子过得不错,再加上年前好多人家都来送礼,所以各类点心糖果都有。苗素问也不是小气的,从来就不心疼孩子们吃东西,这时就端上来好多,摆了差不多一桌子,让孩子们随意吃。
  到了苗家,娇颜是从来不会客气的,于是抓了几块好吃的糖,笑眯眯的吃了起来。“师父,还是你家的糖好吃。”吃东西还不忘了拍马屁。
  “就你鬼,把好吃的糖挑走了,然后又卖乖。你娘做的那些糖,比这个还好吃呢,你就是隔锅饭香。”苗素问伸手,揉了揉娇颜的小脑袋,笑道。
  绍远今天也换了新衣裳,这时便伸手抓了好些个吃的,挨个儿分给大家伙。文修等人吃饺子都吃的挺饱了,其实吃不进去多少。不过绍远这么热情,他们也不好拒绝,于是就接过来,随意的吃了些。
  “阿喜哥,你们在山上怎么样?山里是不是很冷啊?活累么?年后还要再上山去?”文修扭头看着阿喜和阿禄,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阿喜点点头,“年后初三就走,大概二月中能回来,山里冷得很呢,比家里冷多了。山上的活自然是累的,不累上哪里挣钱去?不过,挣钱也是多,这一冬天,我们能挣上四五十两呢。不上山,到哪里挣这些钱?我们哥俩这一年也挣了不少,打算着今年开春,就在村子里找地方盖了房子,再买上十亩八亩的地,以后就安心的种地过日子了。”
  阿喜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一直看着如云,他这是说给如云听的。阿喜对如云早就有心思,只是之前没敢表露什么,这回从山上回来,阿喜就直接跟如云表白了。如云当然是喜欢阿喜的,俩人约好了,开春盖房子,等到秋天成亲。
  那边阿禄也在看如月,这俩人现在也算是捅破了窗户纸,此刻目光纠缠,无限情意尽在其中。阿禄的打算跟阿喜差不离,俩人已经商议好了,到时候把房子盖在一处,离着近便,互相也有个照顾。
  听着阿喜这样打算,众人也是替他们高兴的。能够这么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其实对于阿喜他们来说,就已经很难得了。以后,他们会有属于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过自己的温馨小日子。
  娇颜趴在如云的耳边,轻声道,“如云姐姐,那你今年是不是就能嫁给阿喜哥哥,当新娘子了呢?”
  如云一下子就红了脸。

☆、190。第190章 文韬上族谱

  文修等人在苗家呆的时间就长了些,直到丑时中了,大家都有些熬不住,这才从苗家离开,回家睡觉了。年三十晚上睡觉,基本上是不脱衣服,不铺褥子的。只脱了外衣,穿着小棉袄盖个被子,直接睡觉。
  除夕夜必须得各个屋子都灯火通明,娇颜也没有吹灭油灯,就这么躺着睡着了。熬了一晚上,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香甜。直到初一早晨辰时中,还是冯氏进来喊人了,娇颜这才起来的。
  起来梳洗了一番,众人还是来到了顾承忠家,一起吃早饭。初一早晨,自然还是饺子。顾承忠在外面放了一挂鞭炮,然后厨房里的饺子也出锅了,大家伙就这么吃了一顿。
  吃过早饭,顾氏的族人就要全都到祠堂去了。众人收拾妥当,然后一同来到了祠堂。这时七太爷带着人也到了祠堂外,众人全都进了祠堂里,女人们是不能进正堂的,只能等在院子里。好在今天的天气还不错,倒不算特别冷,娇颜跟文芳姐妹就跟在冯氏等人的身后,一直站在院子里等着。
  直到,有人在正堂门口喊了一声,“跪。”院子里的这些女人,便呼啦啦的全都跪在了地上。女人们都很有经验,早就在祠堂西厢那边找来了一些蒲编的垫子,此时垫在膝盖下。一来可以防止弄脏了裙子,二来自然是防止地上太凉了,冻坏了可不好。
  众人跪下,按照礼数磕头祭拜,直到仪式全部结束,这才起来。接着七太爷又说了一番话,无非就是训诫众人,要好好过日子,不要做些不着调的事情,更要互相帮扶,不要做出损害顾氏宗族利益的事情来。
  等到七太爷讲完,众人再次行礼之后,祭拜的仪式才算结束了。这时,各家各户有新添丁的,就去找了七太爷,在族谱上添了名字。顾二叔扭头,问顾承勇,“大勇,你家文韬,要不要上族谱?”
  顾承勇愣了一下,然后摇头,“文韬的爹娘都还在呢,早晚还得回去。上了族谱,就成咱顾家人了,好像不是那回事儿啊?”
  “你这个傻子,孩子进了咱顾家的族谱,以后有啥事情,族里就得当成顾家人一样看待。那孩子读书好,以后不得走科举?他爹娘这一二年能来接走还好,要是不能呢?到时候考试,不是得验看户籍本册?不得有人作保?他要不是顾家人,谁愿意伸手帮忙?”顾二叔摇头,这个二侄子有的时候,想事情就太直了,忘了背后的一些事情。
  “再说了,他入了咱顾家的族谱,将来他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