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医女-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最重要,总要填饱了肚子才能去打仗呢。
再者,如今众人都见识到了改良火炮的厉害,若是有了此物相助,对于收复失地降服北辽,肯定也是事半功倍。那么,略微等一些时候还是非常值得的。
众将商议妥当,靖王传下令去,众军休养几日,然后开始秋收。众将得令,一个个也是高高兴兴得回去休息了。
而靖王则是连夜写了奏折,将最近一段时间的战况写明,其中着重陈述了新型火炮和火药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来,要让朝廷多派一些能工巧匠来,尽快多造出一些火炮,用于各地城池的防御,以及接下来对北辽和北狄的反攻。
奏折写好了,靖王便派人连夜往京城送。等到送走了奏折,靖王就坐在书房里,面色凝重的看着京城的方向,眼神晦暗不明。
有靖王的军令,第二天绍远和娇颜就在军中和城中挑选了几百名年轻力壮,又脑子灵动作麻利的小伙子,然后就在城中的一处宅子,建起了一处火药作坊。如今既然已经试验成功,也证明了这种火药的威力,接下来,当然是要大规模的生产,然后投入到使用中去。
火药作坊很快就筹备的差不多了,于是作坊正是动工,开始生产。娇颜和绍远都是非常有经验的人,故而在生产上,采取了类似于流水线的操作。反正每一组的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步,别的根本就接触不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秘方泄露。
娇颜可是没忘了,之前北辽跟大齐的火炮一模一样的事情,那个肯定是朝廷里出来了奸细。如今她研制出来这些火炮火药,杀伤力巨大,尤其是火药,最是重中之重了。无论如何,这配方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的,所以娇颜绍远处处小心,精心设计了制作的工艺流程,就是为了防止有心人偷学。
火药是极其危险的东西,制作过程也是充满了各种未知。娇颜不敢掉以轻心,故而就每天都盯在这边,时时刻刻留意着生产的过程。作坊里的人,娇颜也是不厌其烦的跟他们解说,一定要小心留意,千万不要惹出祸事来。
好在这些人有一些都是见到当时火炮威力的,对于娇颜的话也很是信服。故而作坊里的所有人,都对娇颜的叮嘱牢记在心,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疏漏。
时间就在忙碌中过去,一转眼过了中秋节,再一转眼,已经是九月中旬了。这天,麒阳城外来了一队人马,正是朝廷派来犒劳三军的钦差。
皇帝得知北辽和北狄联军大败而归的消息,非常高兴,故而派了钦差前来,带着靖王要求的工匠,还有无数牛羊美酒等等,慰劳守边的将士们。
靖王接到消息,连忙率领麒阳城的所有文武官员前去迎接。钦差大人当场就宣读了皇帝的旨意,所有戍边的将士都按功行赏,予以嘉奖。
其中,冯远和冯言兄弟两个,功在社稷,特旨提拔其为从五品的武略将军。这可就是很厉害了,要知道,当初朱泽青也不过就是从五品的将军呢。绍远和娇颜两个才进入军营有多少时间啊,竟然就能升到了这个人位置,足以证明朝廷对他们的看重。当然,主要是两人对于火药和火炮改良上的贡献,才会有这样的殊荣。
不管如何,这都是个很好的消息。当下靖王率领众将士领旨谢恩,然后把钦差迎进了城中,摆了酒席,招待钦差大人。同时,靖王也吩咐主簿等人,按照功劳簿,将皇帝赐下的封赏,一一分给众将士们。
这一天,麒阳城中欢天喜地。朝廷送来了无数猪牛羊还有美酒,分发到各处,将士们美美地吃肉喝酒。就连那些守城的士兵们,也都没落下,有人专门送到城上酒席,众人一边守城,一边庆贺,也是乐得很。
王府中,靖王设宴,请了钦差一行,还有城中的将领们。靖王一向简朴,经常是跟将士们同吃同住的,这一回为了宴请钦差,酒席当然是不能太差了。可是看着桌子上这些鱼肉等物,靖王还是觉得,有点儿浪费。
“麒阳城地处西北,并不算富庶,各种物资也是匮乏,所以没有什么太好的酒菜招待诸位大人。各位大人远路而来,一路辛苦,本王略备薄酒,粗茶淡饭的,还请几位大人不要嫌弃。”靖王端起酒杯来,敬了这些京城来的人一杯。“本王敬诸位,诸位不辞辛劳来此,本王实在是感激不尽。”
这一回从京城来的传旨钦差,还是之前去顾家的那位吴大人,随行的,还有兵部吏部工部的一些人。这些人都是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猛然间来到这塞外边关,还真是有点儿不太适应。
别看这时才不过九月中,可是麒阳城这边,昼夜的温差就很大了,晚间特别凉,再加上西风渐起,天气干燥。这些大人们还没等来到麒阳时,就一个个喉咙冒火,有的就染了风寒。
来到了麒阳城,众人满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最少吃喝上能够好一点儿。可是瞧见了桌子上的饭菜,这些人又没了胃口。虽然这酒席上用的也都是鱼肉等物,可是做法都十分粗糙,又不见什么山珍海味的,只是大块大块儿的肉摆上来。让这些吃惯了精细菜肴的官员们,心中也是有些不太爽快。
不过,当着靖王的面儿,这些人可是不敢说什么的,人家可是王爷呢,是皇帝的亲儿子。谁不知道贵妃娘娘受宠,那可是宠冠后宫几十年的人,得罪了靖王,一个弄不好,脑袋上的乌纱帽就得丢啊。
于是,众官员只好把不满放在了肚子里,各自脸上扬起笑容来,“王爷说的哪里话?西北苦寒之地,能有这样的酒席,已经是十分难得了。不敢让王爷敬下官,下官等一同,敬王爷一杯。”
靖王其实也看出来了,这些人对于酒席不太满意,他这心里其实也有些不高兴的。就是眼前这样的饭菜,将士们怕是一年都吃不上一回呢。我们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打仗,保家卫国,结果你们还嫌弃?靖王心里就有点儿不太舒坦。
☆、702。第702章 惹怒靖王(打赏加更)
靖王摆酒宴款待朝廷派来的钦差,酒席间,吴大人就提出来,可不可以去看看所谓的新型火炮是什么样子。另外,还想见一见研制这火炮和火药的那两位将军。
靖王想了一下,就把冯远冯言两人叫过来,让他们跟吴大人见面。绍远和娇颜两个原本就在大殿当中,只是他们两个曾经见过吴大人多次,生怕被人家认出来,故而就坐的远远的,尽量躲在角落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是不曾想,这吴大人还非得见他们两个不可,听见了王爷的召唤,俩人就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了近前。
娇颜心里想着,反正他们两个都是易容改扮过了的,脸上涂了颜色,肤色变黑了,想来那吴大人也未必就能认得出。再者她如今的这幅打扮,也跟以前不一样,就连亲爹娘来了,能不能认得出还是两说呢,就不信吴大人能够认出自己来?
于是二人硬着头皮上前,给吴大人等人见礼。而京城来的这些官员们,在瞧见了眼前这两个男孩时,也是愣了一下。他们以为,靖王奏折里的能人,最少也得是半百的老头子,不然哪有那些智慧和经验,去改良大齐朝费尽人力物力才制作出来的火炮啊?
可偏偏就是没想到,眼前竟然是这么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吴大人瞅着面前这两人,看年纪大的十七八,小的十三四,俩人长的可是够黑的,看着就是普通人啊,怎么就有那么大的本事?
“王爷,这就是那两位能人?这年纪也太小了吧?”其中一个官员忍不住开口问道。
靖王挑眉,“怎么,诸位大人不信么?有志不在年高,少年人,原本就是满脑子的奇思妙想,能够研究出这些来,才不奇怪呢。越是年长的人,脑子都僵住了,哪里还有这样的创新?”靖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就不少了。
那人被靖王的话噎了一下子,然后就无话可说了,只好坐在那里喝酒。而吴大人瞅着面前的这两个男孩子,却是觉得怎么有点儿眼熟呢?可是不对啊,这么黑的两个黑小子,他要是以前见过,不可能一点儿印象没有啊?
吴大人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然后又见到冯言和冯远还都站在那里呢,吴大人也不好让他们总是站着。于是就嘱咐了几句,要精忠报国为国效力等话,之后就让这两个人回去了。
绍远和娇颜转身回到他们的座位上,两个人的手心儿里都是汗了。他们真的是有点儿害怕,在此时被吴大人给认出来,那样,可就坏了。好在好在,他们的脸一黑,原本出色的容貌就变得不显眼了,这个吴大人,还真是没认出来。
娇颜和绍远暗自庆幸不提,只说吴大人,此时又提出来了想要去看看那些火炮。靖王想了一下,然后说,今天天色已晚,不如明天再去看也不迟。那几个人听了,也觉得可以,他们今晚还是好吃好喝的休息算了,明天去看见了火炮,然后就可以回京复命了。
就这样,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松快了许多,然后众人饮酒吃菜的,划拳行令的,倒是也很热闹。绍远和娇颜两人依旧是在角落里,慢悠悠的吃着东西,他们不想引人注意,自然就不能太早离席的,还是慢慢混着,等大家伙一起离开就好。
天色渐晚,靖王也不太喜欢跟这些人闲聊下去,酒席上的气氛渐渐就有些淡了。那边吴大人等其实也有些累了,于是,酒席并没有进行到太晚,早早就散了。
第二天,吴大人就提出来,想要去看看新制造出来的火炮。他们来一趟边关,总要见识见识那火炮的模样,回去也好跟皇帝叙述啊。不然回去了,皇帝问起来,他们啥都不知道,岂不是要挨骂?
靖王倒是也没反对,只是让人,领着这些官员来到了北城,看了看城墙上放着的那几门新型火炮。吴大人领着其余几个官员去看了,结果其中两人就有些不乐意,“王爷这是什么意思?我等前来,可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要亲眼见一见那火炮。尤其是火炮制作的过程,了解详细了,才能回去禀报陛下。”
“大齐边境十数作城池,若是这火炮有用,每一座城池都需要配备的。此事必然需要兵部和工部配合来完成,工部有的是能工巧匠,又哪里是这麒阳城里可以媲美的?王爷本来就该将制作原理等全数汇报与朝廷,由工部出面来做这件事。王爷之前私自制造火炮,已经算是犯了大齐的禁令。如今我等前来,竟然还这般搪塞支吾,这究竟是何居心?”
这个说话的,是工部的一位郎中,他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就多了去了。火炮算是大齐朝最高级的武器了,靖王未经朝廷允许,私自改进制造火炮,这种行为,完全可以安上一个私造兵器意图不轨的罪名。
所以这话一出,陪同前来的几位将领,还有麒阳城的官员,脸色可就全都不太好。知州大人就有些不太高兴,“这位大人此言差矣,大人想来也看见了,您现在看到的,跟朝廷送来的火炮,也不过是小巧了一些而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大人乃是行家,不信可仔细辨别,可还有什么不同么?”
知州大人那意思就是,东西都差不离,工部既然能造出大的,也就能制造出小的来。这东西原理是一样的,根本没必要再去看什么制造的过程。
工部的那位大人被噎了个跟头,他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用来表示对靖王的不满。没想到还没等说几句呢,就被人家给顶了回来。“那也该是由朝廷来做,靖王这样私自制造兵器,本来就是不应该。”
绍远今天也是跟着过来的,因为这火炮的改良,是他一手主持。靖王的意思,若是这些官员有什么问题,只要不涉及特别机密的事情,可以让绍远给解说一下。绍远心里存了事情,刚刚就没怎么说话,此时听见这位大人如此污蔑靖王,可就是火气上来了。
“要是按照大人这话,我们这些人,就活该要用一些不合适的武器了对么?明明那大炮又蠢又笨,移动起来费劲,威力又不高,难道还不许我等想办法改进,难道就非得让我们用这东西迎敌不成?”
“靖王率我等镇守边关,就是要保卫住边关百姓的安危,我们用什么来保护?难道就用血肉之躯不成?没有趁手的兵器,难道我们自己研究制造还成了毛病了?兵部?工部?一个个坐井观天,不知道打仗的艰难,耍嘴皮子倒是挺溜的。”
“别以为你们什么狗屁的工部就都是好东西了,本将问你,为什么北辽也会有同样的火炮?对,就在那里,那边的两门,就是我们从北辽手里缴获的。你们看看,是不是跟你们工部送来的一样?这位大人,本将倒是要问问你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爷还没说追究你们呢,你们一个个反倒是倒打一耙啊。好啊,那就即刻让王爷写了奏折回京,让陛下派人严查,看看工部的火炮,为什么会流落到北辽去?是不是你们工部,有人私通敌寇?是不是你们工部,有人投敌叛国?”
绍远生起气来,那样子可是挺吓人的,对面的几个官员被绍远的气势给震住了,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大胆,你竟然敢这般污蔑本官,污蔑工部的官员,你好大的胆子?”那工部的官员恼羞成怒道。
“是不是污蔑,那得需要大理寺来查证,需要陛下的认定。本王问心无愧,自然是不怕查的,就是不知道,工部怕不怕?本王即刻便写了奏折进京,看看父皇得知这个额消息会如何处理吧?”不想,这时靖王从后面上来,沉声说道。
一干官员见到靖王,当时就没了刚刚的威风,“王爷恕罪,赵大人也是为了朝廷社稷,刚刚语气难免冲了些,并非有意冲撞王爷,还请王爷宽恕。”吴大人赶紧的帮忙打圆场
靖王冷着脸,连看都不看这些人,“麒阳城地处偏僻,气候恶劣、土地瘠薄,诸位大人养尊处优惯了,想来此地也是住着不习惯。本王还有不少公事要处理,接下来又要商议迎敌征北大事,怕是也没时间陪诸位大人在此地盘桓。诸位大人还是早些回京吧,陛下怕是也着急等诸位的回复呢。”
靖王本来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昨晚这些人的表现,就让靖王心中不太愉快。不过这些人是朝廷的钦差,只能是耐着性子跟他们周旋罢了。如今这些人态度恶劣,言辞嚣张,字字诛心,靖王那个脾气又哪里能忍得下去?干脆,直接下了逐客令,把这些人赶出麒阳。
靖王丝毫不客气,随即就吩咐人,去驿馆取了这几位大人的行礼等物,还有钦差卫队的仪仗执事全都预备齐了,然后就这么把一干人等送出了南城门去。
吴大人领着这几位官员从麒阳城里出来,然后就开始抱怨道,“赵大人,你这也太莽撞了,靖王是什么人?你怎么就能这么说呢?”
☆、703。第703章 积极备战
靖王发火直接撵走了钦差,知州大人倒是担心了起来,“王爷,他们毕竟是陛下派来的钦差呢,您这样做,就不怕他们回去,在陛下面前告状么?”
靖王却是无所谓的样子,“随便他们怎么去告,父皇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再说了,本王还就是要看看,朝廷里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都不用担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又快到冬天了,咱们还是早点做准备。北辽跟北狄,不会消停的,他们还会卷土重来。都准备好了,这一回,咱们要给他们迎头一击,让他们再也不敢来犯大齐边境。”
每年秋收之后,北狄和北辽都会骚扰边关的百姓。今年两国连连出兵,虽说是损失了不少的兵将,可是也抢了大齐不少城池,也从中占了许多便宜。又到了最难捱的时候,为了储备过冬的物资,这两国必然还要进犯大齐。
靖王这一次,也不打算再容忍北狄和北辽了。他已经打算好,就趁着这个机会,调集兵马,跟这两国一决雌雄,争取这一次直接打的他们再也没有能力进犯才行。
听到靖王这么说,城上的众将可就立时来了精神。从去年秋冬开战一来,双方各有胜败,战局一直都僵持不下,大家伙也都觉得憋得慌。
北狄和北辽两国联手,兵力上还是很充足的,同时他们又比较精于马上作战,移动迅速。偏偏大齐的边防线太长了,经常是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首尾难以兼顾,总有吃亏的地方。
这种局面其实挺让人憋屈的,身为大齐的将领,众人都希望,能够一展拳脚,跟对方好好的打一回,也让北方的那些蛮夷,再也不敢兴起进犯的心思。
“王爷,天气越来越凉了啊,这个时候打仗,士兵们太遭罪了。”知州大人虽然也很希望边关真的平静下来,可是他更担心将士们。
“这就需要知州大人的帮忙了,趁着这段时间,还请大人发动全城百姓,为将士们缝制棉衣。本王会下发公文,命令北方个府州县全力配合,赶制冬衣。等到粮草衣物预备妥当,就是大齐与北狄北辽决一死战之时了。”
靖王这话,很是鼓舞士气,城墙上的众将士,还有州衙的一些官员听了,都很是激动。“王爷放心吧,百姓们就盼着这一天呢。如今咱们有了威力巨大的火炮,肯定能够打的北辽和北狄落花流水,再也不敢进犯我大齐了。”众人齐声道。
靖王笑笑,“火炮威力巨大是一方面,还需要众将士上下一心,才能克敌制胜。好了,都回去休息吧,诸位将军莫要耽误了练兵。等到万事俱备,本王便率领诸位,一展我大齐男儿的雄风。”
事情这样议定,靖王回府之后,便写下了行文,下发北方各个府、州、县。一来是征兵,二来是筹集粮饷和各种军用物资。另一方面,靖王也写了奏折送往京城,恳请皇帝从南方调集物资。
靖王统领北方军政要务,手中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一切军事上的事务,都不需要请示朝廷,就可以自行办理。所以行文下发到各地之后,各地的地方官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筹备物资。
消息传到青山村时,已经是七八天之后了,齐长文父子直接就找了顾承勇商议,是不是趁着这个机会,村子里各家也都出一份力。顾承勇当然是不反对的,自家儿子闺女女婿都在军营里,无论如何,他们也该尽一份心力才对。
顾家在青山村的织坊虽然是烧毁了,可是在府城还有一处呢,如今那边发展的非常好,规模又扩大了许多。这个时节,正是织坊囤积大量棉花的时候,顾承勇当即就让文修前去府城,跟那边的管事大柱和青莲商议,匀出一部分棉花,再留一些布匹出来,用来给边关将士缝制棉衣。
于是,没用几天的工夫,文修就领人拉回来了十几车的棉花布匹等物。然后分发给村子里的各家各户,村子里的女人全都动手,赶制冬衣。没用几天,上千件冬衣完成,然后文修和文齐两人,率领着村子里不少的男子们,就赶着车,会同其他村镇,一起将这些冬衣都送往了边关。
北方各处都在积极备战,而娇颜和绍远两个人,也是同样的忙碌着。火药作坊那边,工人已经做得非常熟练了,生产出来的火药,装满了好几个库房。同时,绍远那边监管着工匠们,也再次制造出许多的火炮,尤其是一种可以连发七八次的那种,经过实验之后,效果非常棒。
这一回,娇颜和绍远两个人琢磨着,把炮弹再一次改良。炮弹中,除了火药之外,还掺杂了各种尖锐的铁钉铁刺等物,杀伤力比之前又提高了许多。
边疆各处,军民一心,全都积极的备战。而此时的京城,那几个被靖王赶出麒阳的官员,一路晃晃悠悠,收购了沿途官员的好处后,才算是返回了京城。
这几个人的官阶都不算特别高,所以是没什么资格进宫面见皇帝的。他们需要回到各自所属的六部之中,向顶头上司汇报情况,然后再等着皇帝的传召才行。这样,几个人进京以后就分开了,其中那位赵大人,却是直接就来到了太子府上。
太子正好在府里,赵大人就把他们这一回去麒阳犒劳众军,结果被靖王给赶出麒阳城的事情一一禀报给了太子。“殿下,下官实在是有负殿下所托,只见到了城墙上摆着的成品火炮。却并没能见到火炮制造的过程,更加没能见到那新型的火药,配方什么的,就更是不用提了。”
太子听了赵大人的话,不由得大怒,“老四好大的胆子啊,他这是私造兵器,意图不轨。孤一定要参他一本,他这分明是有不臣之心,若是此刻不阻止,怕是将来就要酿成祸事了。”
“对,殿下说的对,下官当时也是这个意思。火炮乃是利器,靖王未经朝廷允许,就私造兵器,还是这等神兵利器,这分明就是心怀叵测。不想下官的话,激怒了靖王,靖王恼羞成怒,就把下官给赶回来了。”姓赵的连声附和。
“殿下,这件事不能由着靖王继续下去啊。殿下请想,那火炮厉害非常,若是靖王手里有这个东西,将来的事情,可就是不太好说。殿下应该想办法,将靖王手中的那些火炮,运回京城,用作京城防卫之用。同时,让靖王交出火药配方,还有火炮的制作图纸等等,不然,这些都是后患。”
姓赵的在靖王那里没得到什么好处,还被人家直接赶了出来,这心里一直记恨着呢,此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他当然是不会让靖王好过的。
太子听了这话,立即就要起身进宫去,不想,却是被人给拦了下来。“殿下,此事殿下万万不可出面,靖王是陛下最疼爱的儿子,又是大齐的战神,这些年都是依靠他,大齐边疆才算是能够一直这么安稳。如今又是北辽北狄进犯大齐的紧要时刻,就算是靖王真的有错,陛下也绝对不可能处置他的。”
“殿下若是去陛下面前说这件事,只会让陛下对您产生厌恶之情。若是这样,殿下这半年多的努力,可就白费了。殿下,凡事三思而行,此事殿下不宜出头,但是可以找一些官员们出来参奏靖王。到时候,殿下再出面为靖王说清,陛下见您顾念手足之情,又深明大义,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说话的,当然是太子身边的谋士,就是那位韩先生。这人思虑事情非常细致,最近一段日子,都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皇帝对太子可是改观不少,军国大事半数都交给太子来处理。此时他瞧见太子这么冲动,便赶紧好言相劝。
太子一直也不是多么聪明睿智的人,刚刚一听赵大人那么说,脑子一热,就要进宫去。这时被韩先生这么一拦,太子又清醒了过来。
“韩先生所言甚是,倒是孤莽撞了。父皇疼爱四弟,比起三弟更甚。三弟当时闹出那样的大事,父皇都没有严厉处置,四弟这一回,也不可能有什么惩罚。孤若是真的去父皇跟前告状,怕是父皇又要怪我多事了。”
太子此时醒悟过来,便不再打算去告状了。不过,这么轻易的就放过靖王,太子又不甘心,“赵大人,你先回府去休息吧,明日早朝,赵大人就直接在朝堂上提起此事。到时候,自然有人配合大人,这件事,不能真的这么便宜了靖王。”太子安慰赵大人道。
赵大人也没指望着太子真的给他出气,不过是趁机会在太子面前上眼药。太子越是对靖王不满,将来靖王的下场就越惨,到时候,他就能出气了。
“臣谨遵殿下吩咐,对了,殿下,臣在麒阳,见到了那两个研制出新型火药的人,竟然是两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据说,其中那个小的,还是个神医呢。”姓赵的猛然想起此事,连忙禀报。
“神医?多大年纪?是男是女?”太子心中一凛,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神医这两个字,太子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顾家的那个丫头。
“是个男娃娃,年纪不过十三四,长的挺黑的。”赵大人回道。
“男孩?那就不是她了?可是,大齐什么时候出来这么多能人异士,又来一个十几岁的神医?有这么巧么?”太子喃喃道。
☆、704。第704章 朝廷震动
第二天的早朝上,果然就有工部尚书提出了靖王私造兵器一事。然后好几位言官御史,还有不少的官员,便纷纷参奏,指责靖王意图不轨,心怀叵测等等。
皇帝瞅着下面这些官员,心里就闹的慌,这些人怎么就没个消停的时候呢?可是尽管心中厌烦,皇帝也不得不传旨,宣那几个前去麒阳传旨的钦差上殿。
那几个人早就在朝房里等着了,他们品阶不够,是不能来上早朝的,但是今天皇帝肯定会召见他们,所以都早早地等在了朝房中。此时听见宣召,这几个人连忙就来到了大殿外,然后在内侍的引领下,进了大殿,给皇帝行礼跪拜后起身。
皇帝当然是询问起边关的情况,几个官员便把当时的情形都说了。他们倒是也不敢添油加醋,皇帝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呢,别再弄巧成拙了。
不过,那个赵大人,还是免不了多说几句,“陛下,微臣认为,火炮威力巨大,乃是神兵利器,必须要由工部来监管完成才行。靖王如此作为,于律法不合,更有僭越之嫌。微臣当时便指出,不想靖王却是恼了,将微臣等,直接赶出了麒阳。”
皇帝在龙椅上坐着,一听说这个姓赵的官员被靖王给干出来,眼睛里的笑意就藏不住了。果然是老四,这个桀骜不驯的儿子,连他这个父皇的面子都不肯给呢,还能忍受别人指手画脚?
做得好,他的儿子,就该是这样,要是没有点儿脾气,哪里能威震北疆十几年?说起来,几个儿子里,最像他的,也就是老四了,不管是武艺、智计、脾气,都很像,就是可惜这脾气太倔了。
皇帝一想到儿子宁可守在苦寒的塞外,也不肯回京来父子团聚,这心里难免有些怅然,便叹了口气。
下面这些官员,瞧见皇帝叹气,都以为皇帝这也是生气了呢。这下子可是来了本事,一个个争相开口,有的说靖王意图谋反,有的说靖王图谋不轨,应该立即调回京城来等等。
皇帝听得不耐烦了,脸色就有些难看,当即一拍桌子,“调靖王回京,你们去守边关?靖王统领北疆军事,一切关于军事上的事宜,靖王都可以全权处置。靖王派人研制新型火炮,还不是为了抵抗外敌?”
“尔等守在京城,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可知道边关是个什么样子?边关将士过得是什么日子?他们顶风冒雪,吃没得吃,住没得住,还要在战场上浴血拼杀,保家卫国,他们的苦你们哪个知道?靖王研究制造武器又怎么了?没有神兵利器,难道让我大齐将士,用血肉之躯去抵抗外敌么?”
皇帝火了,他最疼爱的儿子被人指责,他哪里还能忍得住?更何况皇帝当年身为辽王,一样也是驻守边疆,以心换心,又如何能体会不到儿子的苦衷?
太子站在台阶之下,瞧见皇帝勃然大怒,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昨天没有进宫去告状。不然,面对皇帝怒火的人,可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