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医女-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韬、文治二人,身穿大红的官服,头上还插着金花,正是状元郎和探花郎该有的装扮。这二人原本长的就出色,此时这一身的衣裳,更是衬得这二人面如冠玉,俊秀不凡。二人骑在马上,后面是差役仪仗,那两块状元及第,探花及第的牌子,上面明晃晃的字,直晃得众人睁不开眼。
  见到冯氏出来,文韬和文治两人连忙翻身下马,来到冯氏面前,撩开衣摆就要跪下行礼。“娘,不孝儿总算是没有辜负爹娘的教诲,儿中了状元回来了。”
  冯氏连忙伸手,扶住了两个儿子,“傻孩子,赶紧起来,跟娘哪里还用行这样大的礼?来,快进屋吧,今天正好是文齐家儿子的满月,大家伙都在呢。”冯氏说着,就朝着文韬二人身后看去,正好看见了顾承勇,“孩子爹,快把这俩孩子扶起来,咱们自家人,不兴这一套。”
  顾承勇走上前来,刚要伸手拽起儿子来,不想文韬却是挣开了冯氏的手,扑通一下跪在了顾承勇和冯氏的身前。“儿子谢过爹娘这些年的养育之恩,没有爹娘的细心栽培,就没有儿子的今天。请受儿子三拜,以谢爹娘的恩情。”
  文韬说话间,就真的跪在那连着磕了三个头。从高中状元的那一刻起,文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这个。若不是当年顾承勇夫妇担着天大的干系收留了他,若不是这些年顾家一心一意栽培他,哪里能有他顾文韬的今天?如今他高中状元,荣耀回乡,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好好谢过爹娘才行。
  顾承勇和冯氏两人,眼中都含着泪水,“你这孩子,咋还非得这么较真儿呢?快起来吧,咱们都是一家人,啥时候也不用说什么谢不谢的。你就是我们的儿子,你出息了,我们两个比谁都高兴呢。”顾承勇伸手,将文韬搀扶起来。那边,文治也跟着起来了。
  “好了,大家伙都跟着进来坐会儿吧,这一路诸位也辛苦了,还请诸位进屋,让顾某好好招待诸位一番,聊表心意。”

☆、644。第644章 严知县送贺礼

  顾家小博骏的满月宴,正巧赶上了文韬兄弟也回到家来,这也算是双喜临门了。陪同文韬等人一同到来的,还有朝廷派来的那些差役,这些人自然是要好好招待。
  正好家里为了博骏的满月,预备了很多的酒菜,这时不过是另外摆上两三桌也就可以了,根本不费什么事的。于是,顾承勇父子陪着这些差役吃了酒席,酒席之上,一众差役喝酒划拳的,倒是各个都挺高兴。
  酒席过后,众人就要离开,回京城去了。这时顾承勇拿来了冯氏刚刚趁着吃饭的工夫,给这些人预备的红封,分别给每个人送了一份,红封里面装的,是五十两的银票。这二十来个差役,也是发出去一千多两了。
  差役偷偷打开红封瞧了一眼,各自满意不已。要说他们这些人,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了。像顾家这样身处乡野,出手竟然这么大方的,还真是少见。当然,那些大户人家打赏的比这个还多呢,但是那不能相提并论。
  一众差役十分满意的离开,然后顾承勇父子,这才有工夫跟家中这些亲戚朋友聊天唠嗑。顾老爷子瞧着眼前这两个玉树临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简直就高兴的合不上嘴了,一个劲儿的打听这俩人在京城赶考的事情。
  冯氏这边,则是一心二用,一边听着两个儿子的叙述,另外一边,还低声的跟顾承勇在商议事情。“你们父子是在府城碰上的?史家那边呢?你跟人家都商议清楚了没有?”
  顾承勇点点头,就把他去府城的事情跟冯氏交代了一番。顾承勇是三月十一从家里出来的,一路紧赶慢赶,十三的早晨到了府城,顾承勇这边刚刚到府城,那头文韬和文治也到了。文韬文治这可是状元郎探花郎高中之后回乡探亲祭祖,又有朝廷派的人护送,那声势能差了?
  府城这边,史知府可是早就接到了消息,早早地就带着府衙的官员,等着迎接了。也不怪史知府这样隆重,关键是北方原本读书的气氛就没有那么浓厚,多少年来,春闱之中,能够高中的人,也都是以南方的举子居多,极少有北方人。
  当今圣上未登基之前,可就是镇守在辽东的。所以等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才定了下来,每次春闱录取,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南北各占一定的人数。即便如此,前三甲之中,能够出现北方人的时候也不是很多。
  而这一回,前三甲里,就有两人是北方人,又正是辽东府人士,史知府哪里能不高兴?更不要说,史知府家的公子,史炎旭,这一回也是榜上有名,二甲第六名,也算是很好的名次了。
  辽东府一共去京城赶考的举子,也不过四五十人,竟然有三个人中了进士,其中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这样的成就,简直让史知府高兴坏了,故而摆出最大的阵仗来,迎接文韬众人。
  文韬等人回到府城,知府大人就在府衙摆宴,款待了他们。其间正好顾承勇也找了过来,顾家父子见面,更是欢喜不已。府衙所有的官吏,简直对顾承勇都客气的不得了。人家可不仅仅是一个闲职的承务郎,人家可是出来了两个进士呢,顾家这一回,绝对不是旁人能够小瞧的了。
  接风宴之后,顾承勇又找了史知府,商议了文韬和婉凝的婚事,二人约定,婚期定在三月二十九。还是一样,顾家提前过来迎亲,到时候史家送亲的人,住在村子里。顾承勇和史知府大致商议了一下,差不多的事情定下来之后,众人就离开了府城,一路往回走。
  本来府衙那边是要留文韬他们住一晚的,可是文韬一心想要早点儿回家,再加上婚期定的这么近,总得多容点儿时间回去筹备婚事,所以史知府才放人,让他们离开了。父子几个连同那些差役又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算是回到了村子里。
  “咱们得赶紧预备文韬的亲事了,时间不算太宽裕,文韬只有一个月的假期,之后还要回京城翰林院呢。”顾承勇最后这样说道。
  冯氏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把娇颜的那一番话说了出来,“娇儿的意思我大概能懂,就是咱家现在,最好是不要太显摆了。我觉得对,待会儿你跟文韬文治商议一下,要是他们两个也同意,咱们就按照娇儿的意思办。”
  顾承勇还真是没想到,冯氏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他琢磨了半天,点头,“娇儿这话也有理,咱们家,现在无异于是站在风口浪尖了。要是真的因为这俩孩子高中,就大操大办,准定会有人背后捣鬼的。行,那就照着娇儿的意思吧。”顾承勇也不傻,哪里还会不懂娇颜的心意?当下便点头同意了。
  正好那边文韬跟顾老爷子等人的聊天也告一段落,顾承勇就把文韬叫了过来,把刚才商议的事情,对文韬说了一下。
  “正要跟爹娘说呢,我和文治早就商议好了,我俩回乡来,一个是我要成亲,另一个就是回来看看爹娘,让爹娘也跟着粘粘喜气。其余的事情,能免则免吧,我俩虽然是中了状元探花,那也是皇恩浩荡,是陛下有意提拔。这个时候,咱们家切切不可招摇显摆,韬光养晦才是正经。”
  “娇儿这提议,跟我们想的差不多。虽然说这个往边关送东西的主意也有些出风头,可总比咱们家大摆筵席庆贺要强的多了。想来若是陛下得知此事,也会赞扬爹娘勤俭持家,忠君体国的。好,就按照这个来办吧。”
  “儿子这就给史家那边写信,商议一下,婚事也是尽量从简,不要张扬。想来史家也不会有别的话说,咱们这是为了大家好。”文韬很是赞同这样的做法。
  那边文治也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几个人的意见达成一致,决定就这样做了。今天是博骏的满月,虽然被文韬和文治的归来抢了风头,不过文齐瑾萱却丝毫不在意。这时小博骏很显然是困了,就在瑾萱怀里哭闹起来,瑾萱赶紧的就抱着孩子回后院去了。刘氏也急忙的跟了过去,帮闺女照顾孩子。
  已经是未时中了,前来贺喜的人这时也都纷纷站起来,想要各自回家去。不想,还没等大家离开呢,就听见外面孙伯的声音又响起来了。“老爷,二少爷,四少爷,知县大老爷带着县衙的官员来给两位少爷贺喜了。”
  顾承勇和文韬文治一听,脸上的笑容便有些凝滞,严知县和刘县丞背地里小动作不断,各种陷害顾家跟苗家。却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在这个时候来了。“来者是客,不管怎么样,那也是一县父母官,咱们不能没了礼数,走吧,出去看看。”顾承勇说着,就率先站起来,领着儿子们出去了。
  来到外面,就见到严知县、刘县丞领着县衙里的一应官吏等人,各自捧着不少的礼盒等物,正从大门外往里走呢。“不知是知县大人来到,顾某失礼了,还请大人海涵。”顾承勇含笑上前来打招呼。
  严县丞的脸上全是笑容,连眼睛都快笑的眯成一条线了,“恭喜顾大人,贺喜顾大人啊。两位公子双双高中,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吉星高照。本官得知消息有点儿晚,刚刚赶到,还请顾大人不要介意才是。”
  严知县说话间,一挥手,身后的几个差役就抬着几个硕大的礼盒来到跟前,“小小贺礼,不成敬意,还请顾大人不要嫌弃啊。”说着,严知县就示意那几个差役将礼盒打开。
  礼盒一打开,里面竟是无数的金银珠宝,那璀璨的光芒,简直能晃花了众人的眼。顾承勇一见这样,心中突地一跳,这个严知县,果然是不安好心啊。“严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小犬不过是中了进士,哪里敢收诸位这样贵重的礼物?大人的心意,在下心领了,至于这贺礼,还请大人带回去吧。”
  顾承勇这话一出,对面的严知县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哦?顾大人这是瞧不上本官送的东西喽?”严知县板下脸来,半眯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冷芒。“本官也觉得,这些东西实在是拿不出手,既然顾大人嫌弃,那也罢了,本官回去再添一些奇珍异宝来也就是了。”
  顾承勇向着严知县拱手行礼,“大人误会了,在下并非此意。小犬虽说是得了个进士的功名,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不好太过张扬。另外,如今大齐边关烽火四起,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等虽然只是一介凡人,但也想为家国安危出一份力。”
  “刚刚在下父子已经商议过了,这一次不摆庆功宴,不收任何人的贺礼。将原本预备的所有酒席所需物资,全数送往边关,也算是顾家对边关将士的一番心意了。”顾承勇并没有惧怕严知县,面色平静的陈述道。
  “大人,还请成全顾家众人一片拳拳之心,莫要为难顾某了。”顾承勇说完,再次向着严知县行礼。

☆、645。第645章 见招拆招

  严知县今天来,原本就是不安好心的。他故意送来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只要顾家敢收下,接下来就会有御史弹劾新科状元和探花,接回乡探亲祭祖之机,大肆敛财。
  当今圣上就是再喜欢文韬文治,要是接到了这样的弹劾奏章,也会震怒不已。那样一来,文韬和文治这两个人,前程就算是断送了。到时候一个弄不好,这俩人的功名都有可能保不住呢。
  这一计,本来就是太子和王相等人商议之后,派人暗中传信,让严知县和刘县丞想办法执行的。却是没想到,严知县来到顾家,还没等进了顾家屋门呢,就这么直接被顾家给撅了回来。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理由。若是普通的说辞,严知县还有办法,继续下去。偏偏顾承勇这话说的,滴水不漏,人家是为了边关将士,为了家国安宁着想。这一招不得不说,真是高,直接就把严知县给闹的一懵,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
  “顾大人一片赤诚之心,严某实在是佩服之极,相比之下,严某倒是落了下层。不过,严某已经将贺礼带来,哪里还有再收回的道理?不如这样,就由顾大人代替严某,将这些东西,全都换成粮草,一同送往边关算了。”严知县不死心,还想再试着坑顾承勇一把。
  顾承勇含笑摇头,“大人此言差矣,顾某的能力,仅止于为小儿接风洗尘的宴席,除了这些,再也没有别的了。如今兵荒马乱的,百姓的日子也都难过,各家各户哪里还有多少存粮?顾某便是接了大人这些东西,也弄不到相应的粮草来,大人就不要为难顾某了。”
  “大人身为一县父母官,乃是手眼通天的人物,何不亲自将这些财物换成粮草,送往边城呢?这样一来,对大人的官声威望,那可是大有裨益的。顾某实在是没有那个本事,也不敢替大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抢了大人的风光,那可就不好了。”顾承勇笑着推诿道。
  文韬文治等几个在旁边听着,都忍不住心里偷偷笑,老爹这些年历练下来,可是长进了不少啊。这一番话说的,既合情又合理,天衣无缝,让人挑不出半点儿毛病来。同时,还意有所指,让严知县听了,这心里来回放不下,偏偏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接话。
  果然,对面的严知县这时,脸上憋的有些泛红,额头也见了些汗珠,却又偏偏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题。“这,顾大人说的也是,倒是本官思虑有些欠妥当了。罢了罢了,你们先把这些都放在外面吧,等会儿抬回去就是。”顾家摆明了不收,难道他还能随便把东西扔下不成?那可就成笑话了。
  严知县心里憋屈,那头的刘县丞也是忍不住直皱眉,“顾大人这等作为,实在是深明大义,衷心一片。不过,我等众人前来,也是一番好意,这些东西,不过都是小小心意罢了。顾大人难道,真的好意思拒绝不成么?”
  顾承勇扭头,看着那个刘县丞,前次就是他,领人来将绍远带走的。顾承勇对这个刘县丞可是恨得不行,只是面上还不能表现出来。
  “刘大人此言差矣,顾某方才已经说过,诸位的心意,顾家上下全都心领了。但是这些贺礼,顾家不能收。不要说是诸位的贺礼如此珍贵,哪怕是村子里众人送来的一斤米一只鸡,顾家也是不能收的。”
  “顾某还是那句话,若是诸位有心,不如将这些东西换成粮草衣物等边关将士所需。到时候送往边关去,也算是我等为国尽忠,为边关将士出一份力。若是诸位大人有此心,顾某愿随其后,出人出力,绝不敢有半点儿推辞。”顾承勇这是反将一军。
  刘县丞被顾承勇给噎了一下,也是好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跟严知县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心中也都明白,太子殿下的这一计,失败了。
  “顾大人一片拳拳之心,实在是让我等佩服,相形之下,我等实在是太过庸俗。也罢,就如顾大人所言,我等回去之后,就商议一下,联合县城的商贾富户一起,为边关将士出一份力吧。”刘县丞言道。
  这刘县丞还是贼心不死,依旧想方设法的要设计顾承勇。他这话的意思,是说要联合怀远县的商贾富户一起,这其中的意味可就不少。若是人家自动自愿的还好,但若是县衙强行摊派,定然要闹气民怨来。
  等到那个时候,县衙只要说起来,这是顾家提议的。那么,顾承勇就会在无形之中,将怀远县的那些大户们得罪个遍。这其中,若是有人再借机煽动,只说是顾家沽名钓誉,嘴上说是为了边关百姓,结果却要众人摊派,让大家伙出钱给他扬名。这样一来,顾承勇的名声也就臭了,一个闹不好,也要连累到文韬文治。
  顾家父子几个都不是笨蛋,又哪里会让刘县丞真的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文韬便上前来,向着对面的严知县和刘县丞行礼,“学生见过二位大人,大人一番盛情,学生实在是惶恐。学生甫一进门时,家父就将学生二人叫到跟前,一番叮嘱教诲。”
  “我二人乃是这青山村的人,也是怀远县的人。今日我我二人能够中了进士,荣耀回乡,也多亏了乡里乡亲这么多年的关照爱护。若是因为我二人中了进士,就要乡里乡亲出钱出力,又是贺喜又是摆宴席接风洗尘庆功的,实在是不应该。”
  “学生二人还都年幼,如今也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已,实在是没什么可骄傲自满的,也做不得那些鱼肉乡里的事情。况且村中不少人家的子弟,当初玩在一起的伙伴,此时都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不能我们在这风光无限,他们却随时要面临生死。”
  “故而学生两个与家人商议之后,决定不办酒席,不收贺礼。将家中为酒席预备的肉菜粮食等,直接送往边关,送给我们的那些亲人。让他们身在边关,也能感受到,亲人的一份关怀。”
  “诸位大人的盛情,学生铭记于心,不敢忘怀。至于刘大人说的劳军一事,乃是县衙诸位大人的一番心意,与学生等体念儿时玩伴的心意,又是不同了,决不可混为一谈。大人邀请县城中的富户共襄盛举固然是好的,相信人家得知,也会感念大人的一番心意。此事若是由县衙牵头,诸位大人出面,肯定会事半功倍。比起顾家这小打小闹的,那可是大有用处呢。”
  文韬上前来说的这一番话,直接就把刘县丞刚刚的提议,跟顾家要做的事情给区别开了。你们要做,那是你们的事情,你们都是县衙里的官员,你们是代表了县衙,是代表了官方。顾家则不同,顾家这是私底下的一种举动,只是代表了顾家。这两个,不能混为一谈。
  文韬一席话,说的声情并茂,很是感人。顾家院子里还有不少人呢,都是顾家的亲戚朋友,各家也都有亲人身在战场。
  “大勇,你这事应该跟大家伙说说啊,咱们各家各户的,哪个没有儿郎在外?这样的事情,哪能少了我们?咱们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咱们各家在外流血流汗拼命杀敌的儿郎们,也该为他们做点儿什么。”
  “这样,就以咱们村子的名义,谁家有人在边关的,就各自出一点而力。咱们尽快把东西集齐了,然后村子里出人出车,尽快的送到边关去。”那边,齐长文直接表态,把这件事情,直接定成了青山村的事情。
  不管是顾家的事情,还是青山村的事情,都跟县衙无关,这就是百姓自动自发要去做的。顾承勇想了想,并没有反驳齐长文的话,“齐叔,你们各家,只拿出来给自家亲人预备的东西就好了。如今年头荒乱,咱们也得过日子呢,总不能把自家都掏空了。”
  “那是当然的,其实大家伙也都惦记自家的孩子。早就有人跟我说了能不能找个机会,让人给自家孩子捎去些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这回正好,就借着这个机会吧,咱们村子到时候派几个人前去边关,也算是看望一下咱们的亲人。”齐长文很是高兴的说道。
  这边顾承勇和齐长文就这么开始商议了起来,仿佛他们都忘了,严知县等人还在呢。那边严知县和刘县丞等人的脸色可就是不太好看了。今天来顾家,事事不顺,竟然没有一件事能够顺心如意的办成了。
  非但如此,还处处被顾家这几个人压制着,竟然没有半点儿还手的余地,这种感觉简直是太让人郁闷了。
  “顾大人,顾状元,顾探花,县衙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本官就不在这久留了。顾家一门两进士,实在是我怀远县的幸事,本官今日前来,就是为了给二位贺喜的。既然心意已到,本官也该回县衙去,处理公务了。诸位,告辞。”严县丞实在受不了,干脆带人离开了。

☆、646。第646章 心有余悸处处小心

  严知县带人来顾家,原本是打着贺喜的名义,给顾家挖坑,准备设计陷害顾家的。可是却不曾想,顾家这边好像提前就准备好了一般,竟然是不收礼不宴请,很是不给面子的就把严知县等人的贺礼拒之门外了。
  非但如此,顾家还说出一大堆冠冕堂皇、天衣无缝的理由,让人实在是无法反驳。严知县十分郁闷,却又无计可施,最终也只好是带人离开。
  “在下恭送大人。”顾承勇也没有假意挽留,直接领着儿子们,出门送严知县一行。直到看着严知县等人带着贺礼,走的没了影子,顾承勇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好险啊,这一回真是幸亏听了娇儿的话,不然,咱们家今天就得栽跟头。”
  文韬和文治也是心有余悸,官场果然是处处险恶,他们这才刚刚涉足呢,就差一点儿被人给挖坑埋了。“是啊,多亏小妹有见识,提前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若非如此,刚刚咱们还真是没法拒绝那姓严的呢。”
  幸好之前他们父子三人就这件事讨论过,达成了一个共识。所以才能在刚才的应对中,表现完美,没有丝毫的漏洞。文韬一想到刚开始他对娇颜的提议还有点不以为然,这时,心里就全都剩下佩服了。
  文韬扭头,母亲身边站着的娇颜,很是感慨道,“小妹,今天的事情,必须要谢谢你。唉,可惜妹妹不是男儿,若你是男儿,咱们三兄弟联手,还愁何事不成?”对于娇颜的聪慧,文韬很早就领会到了。却是没想到,娇颜在政事的敏感上,竟然也如此的出色,这个可是让文韬佩服不已。
  那边站在母亲和婆婆身旁的娇颜听了,便抿嘴笑笑,“二哥最爱开玩笑,娇儿可不稀罕什么男儿身,那些治国齐家的大事,还是二哥去烦心吧。娇儿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陪着父母亲人比较好。”
  娇颜这话里,带着些许的落寞。人的每一步成长都不是信手得来,都是经历过无数事件,从中理解感悟而得来。娇颜能够这样敏锐的察觉出危险,也是因为经历了太多,过去一年里的风风雨雨,才培养出娇颜这样敏锐的洞察力。若是可以,娇颜宁愿不要经历这些,她宁愿做一个乡间无忧无虑的小丫头。
  文韬听到娇颜的话,心中一痛,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娇颜的意思。“娇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文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娇颜,说的多了,又怕娇颜伤心,只能这样说道。
  娇颜点头,“嗯,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一直都深信不疑。”她轻笑,只是那笑容里,带着淡淡的哀愁。
  娇颜那带着轻愁的笑,让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些难受。他们印象中的娇颜,向来都是恣意开怀笑的如同三春艳阳般明媚的,眼前这样的娇颜,让众人都觉得有些陌生。
  “丫头,这几天咱们村子里就商议一下,派人去边关。到时候大家伙一定想办法,打听出来绍远在哪里。你放心,绍远是个聪明又有能耐的孩子,他一定能平平安安回来的。”那边齐长文见到娇颜的模样,也是有些难受,忍不住开口劝道。
  众人也都齐声劝,娇颜瞧见这么多人都关心自己,心里也是很感动,“齐爷爷,各位叔叔伯伯们,我没事儿的,大家不用太在意我。我和绍远心意相通,我能够知道,他在外边一切都好,真的。”
  大家伙见娇颜那样子倒也不像是骗人,再者他们也知道,娇颜和绍远有着旁人不及的默契,所以大家也就信了娇颜的话。“好,你只要能想得开就好,我们大家伙都相信,咱们村的这些娃娃,一定都能够平平安安的回来的。”
  时候已经不早了,众人在这边又说了一阵子话,之后就各自离开了。齐长文当然是领着儿子们回去,开始张罗着往边城送东西的事情。虽说这件事是顾家起头,但是顾家最近肯定很忙,还得是村子里出人。再加上眼看着就要春耕了,这件事就必须抓紧时间,不能耽误了春耕。
  众人离开,文韬就跟顾承勇说了一声,回房去给史家写信。文韬在信里就把今天的事情都说了,另外跟史家商议,两家的婚事也尽量从简,不要太过铺张。等到文韬把信写好,就派人快马送往府城史家。
  史家那头接到了信之后,也是有些吃惊。史知府跟夫人商议了半天,决定按照文韬的提议来做。如今朝廷正在打仗呢,婉凝的婚事若是大操大办,也是在是太显眼了。
  史知府是朝廷命官,又是辽东知府,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不然,被御史参奏一本,也是不太好洗清的。毕竟,为了文韬的事情,史知府也是得罪了不少人。
  史夫人觉得有点儿委屈女儿,就特意去找婉凝商议。婉凝却是无所谓的,她只要能够嫁给文韬就好了,至于其他的,怎么样都成。
  是夫人叹气之余,也没有办法,于是就带人裁减嫁妆,然后折换成银两,留着给婉凝压箱底儿。
  史夫人出身京城世家,原本就是带着丰厚的嫁妆过来的,再加上这么多年的经营,应该说是手里银钱丰厚。她又只有婉凝这么一个闺女,当然是不愿意婉凝受委屈。既然不能陪送太多明面上的东西,那就陪送银子算了,有银子在手,以后想要添置什么也方便。
  史家这边给婉凝张罗嫁妆且不说,只说青山村顾家这边,文韬和文治已经回乡,接下来的这几天时间里,宾客络绎不绝的上门前来贺喜。不管是以前认识不认识的,也不仅仅是怀远县的,就连东平、神乡县的一些大户人家,都带着不少贺礼前来。
  不管是什么人前来,顾家依旧是同一套说辞和做法,那就是任何人的贺礼都不收。这些前来贺喜的宾客见顾家这样,有的就很是不高兴。但是顾家依然故我,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们就是不收礼。
  也有的宾客就说,那干脆把贺礼留下,让顾家帮忙,换成东西送往边关去。对于这些人的提议,顾家也是一律拒绝。顾家只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然后劝众人去找严知县商议,毕竟县衙的力量大些。
  那些宾客之中,真的有不少,都是严知县等人故意在背后撺掇着来的,为的就是给顾家捣乱。只要顾家收下任何一个人的贺礼,这些人可就有借口了。只是没想到,顾家这一回真的是铁了心,愣是不松口,这些人最终,也只能悻悻而归。
  送走了那些一直腻腻歪歪不愿离开的客人,顾家父子几个才算是松了口气。关键是这些人中间,谁也不清楚有哪些是严知县他们派来的,所以就必须小心应付,坚决不能让他们抓到半点儿把柄。不过,说实话,整天面对这些人,也的确是一种折磨。
  “总算是消停一会儿了,我还真是佩服这些人啊,你说他们怎么就那么能说呢?本来就是没啥关系,都不认识的人,偏偏表现的就跟相熟多少年似的,我可真是佩服。”文韬忍不住嘟囔道。
  “二哥,你们从现在起,就得慢慢习惯了。官场之上,这样的人多得是,现在开始适应,以后习惯了,就能分辨出哪些人是虚情,哪些人是假意。官场的水混着呢,你们可是要打起精神来,步步小心才行。”娇颜端了些自己亲手炖的汤水进来,给父亲还有哥哥们补养一下。跟那些人费口舌,也是件很累人的事情。
  文韬端着汤喝了一口,然后才心满意足的说道,“还是小妹心疼我们,知道我们成天跟这些人周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