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爷那边还在日夜赶制家俱,因为人手都在跟着方志诚做木工活儿,田里反而只能请帮工了。
    如今老方家有银子,村子里劳力也多,东请一个、西请一个,到也请到了好几个人帮忙,每人一天三十文,双抢时五十文,这价钱在帮工圈里可不算低了,因此大家做事还是很积极的。
    老爷子和二爷每天只需去地头安排活儿,也不需要一天盯在那里,就每天去个几趟,有时会在地里一起干活,但大多时候是回来帮忙做木工活儿了。
    不但方志诚这边在赶工,杨家舅舅那边也在赶工,村里还有几户会木工活儿的人家也在赶制老方家的东西,都忙得很。
    之前伐下的木头渐渐变成家俱,自然又要上山去伐些回来。这任务就落在老爷子兄弟和方志真、方志信兄弟的身上。
    方志忠反而不能在这事儿上全天出力,他帮着方小福又是送货,又是收购棉花,安排弹棉被的事儿,又去镇上绣庄采购针线,也忙得很。
    后来还要帮方小福四处收购正在成熟的黄梅。如今正是梅子熟时,大雨还未落下来,方小福要赶着好天气做些梅干。
    这梅干要经过十蒸九晒,工序复杂,自然不比前面那些做法随意的果脯了。
    反正,方小福现在是绞尽脑汁张罗着一些可以储存的零食,准备在大园子开业后充当风味小吃。
    方子湛的屋里,书桌依然是给方小福在用,不过这会儿方小福却没有心思画画,满脑子都是制度的完善。
    她到底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不是专业的管理系,更不是职业的管理人,就算她能有许多不同于这个世界的想法,也只是得益于在现代的信息优势。
    所以,想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只能不停地思考、摸索、探讨、完善,不停地打磨出最好的体系。
    当初有想法时,已经天马行空地写了一些,接着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地实践、完善,前天又去看了项目平台,今天又和三叔讨论了半天,现在脑子里又有了新的想法。
    因此三叔一走,她立刻回屋抓了纸笔就开始写写划划起来。
    方子湛歪在炕头,手里拿着书却盯着她伏案认真的模样瞧个不停。但他终是没有出声打扰她,只是看了许久,这才将注意力转到自己的书上。
    小七儿都这么努力了,如果他考不上秀才,哪有资格言说爱她?所以,这个秀才,他是一定要考上的。
    天黑之后,老方家的晚饭才摆上桌,因为小儿子回来了,老太太杀了几只鸡,炖了冬菇、红枣,又按照小七儿的方法做了几个菜。
    方志义坐在大人那桌,对于爹娘和兄弟的询问,也没瞒着,就把大园子的进度说了说。他知道小七儿做的事情都没瞒着家里人,在饭桌上是能说的。
    而方小福也将下午完善的制度说了说,大家听了都很欣喜。因为这套制度里不但包涵了员工的食宿管理,也具体到每个院子的运营风格了。
    之前还只是笼统地说一下要做什么什么,但概念化并不深刻,只是大致从广义上有个模糊的印象,他们这段日子就是通过这个模糊的印象开始摸索生意经的。
    也亏得他们大胆,不然谁愿意因为一个还不成熟的决定,就抛出大把的银钱啊?就算是镇上的大户徐家,也不会这么做的。
    可是方小福这么做了,因为她来钱快,又一直以来思路清晰、脑子转得快,从一开始就带着一家人很顺利地赚钱,因此她在大家的心里就是个能干的、靠谱的,所以她说什么,大家都信她,虽然担心过,却没有怀疑过。
    晚饭刚吃没一会儿,小赖赶着马车回来了。
    老太太便从厨房将留给他的饭菜也端上来。老方家到底是农家,规矩没那么多,因此小厮每次来都是跟着大家一起上桌吃饭的。

  ☆、325。第325章 我们家的马车来了

吃了饭,在方志义离开之前,方小福拿了七千两银票出来交给他。
    这是前天文浩天给她的一万两大额银票,但她之前已给了三千两储备开支,所以这次只给了七千两,合起来正好是一万两。
    这么做也是为了将来登帐记录方便。方志义收了银票,便坐了马车离开。
    今晚,方小福和方子湛兄弟有空,继续去土道上散步,方小福问了他们命名和对联诗词的进度,都说写了一些,还不是太满意。
    见他们都是一脸别扭的模样,方小福估摸着是他们想精益求精,反而思维局限了,没什么灵感出来。
    不想他们太有压力,只说不着急,离开业还早着呢。
    连着两天,方小福都专心在屋里画画,没有再过问别的事情,新款手袋自然有她培训出来的人再去培训大家,不需要她操心了。
    第三天中午,小兄弟从村塾带回来文浩天的信。
    “我们家的马车来了!”堂屋里,大家刚到齐,还没开始吃饭,方小福拆了信一看,顿时惊喜地叫了起来。
    方子元正好离她最近,听了一把夺过信件,凤眸扫过信纸上的内容,不由咧嘴而笑,补充说道:“一辆带车厢的马车,一辆没车厢的马车,文大哥好贴心啊!”
    知道他们家人多,买的都是大马车,带车厢的能坐六七个,没车厢的能坐到十个去,就像王胜大叔的驴车。
    而且两辆马车,一辆带车厢,一辆不带,也是考虑到他们家送货的问题了,用着方便啊。且不管方山村这边的送货,他们在县城里也要送货啊。
    “文大哥处事一直这么贴心的,靠谱得很!”方子健见老二看得眉开眼笑,忍不住伸手把信夺了过去,坐在座位上。
    他也往信纸上溜了几眼,笑了起来:“还有四匹马呢,幸好咱们在县城的宅子都有马厩,不然还没地儿养着呢。”
    “都是退役军马啊!”一向只在关键时刻作总结陈辞的安静少年,此刻也站在大哥身后,瞄到了信纸上的内容,一脸喜悦地开口。
    难怪文大哥隔了这么久才买到马车和马,原来是等这批退役军马下来啊。虽说是退役的,可别小看它们的能量,可不是普通马力能比的。
    不说是千里驹,这脚力肯定非常好。
    他好想有一匹自己的马啊!
    三兄弟轮流看了信件,也将内容传递得差不多了。反倒是方子湛,因为晚来一步,没能抢到信件,一脸憋闷地坐在那里。
    不过他也没憋闷太久,因为这马是他们兄弟都喜爱的话题呀。没多久,饭桌上关于马的话题就越扯越远了。
    不但已经骑过马的四兄弟,两位堂兄弟和小兄弟也兴致勃勃,听着听着就忍不住参与进来,说来说去,都是对骑马充满了渴望的。
    而另一边的姐妹们,也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同一个话题,不过她们最感兴趣的是马车。
    她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没去过县城呢,去过县城的几个也只坐过驴车。坐过马车的也只坐了短短的一段路程,根本不过瘾嘛。
    当然,那都是别人家的,跟她们自家有是完全两回事儿,以后她们可以坐着家里的马车去县城啊。
    方小福看看这边,在热火朝天谈论着马的品种和骑马的经验;看看那边,在叽叽喳喳讨论着坐马车的幸福感;再看看大人桌,都满面笑容在听着大家的讨论。
    对于这一屋子的激动情绪,方小福无语望天……好吧,她低下头默默吃饭。
    吃了饭,方小福又将信件完整地看了一遍,然后递给方子湛。
    方子湛收了起来,问她:“小七儿,咱们现在也没搬家,马车还是先寄放在哥哥那里吧。而且家里也只有大哥会赶车,是不是还要请个车把式?”
    方小福一听也纠结到了,话说这有了车不会开,也是个麻烦事儿。车子上不了路,就只能停在家里当花瓶了么。
    她的目光在兄弟们当中溜了一圈儿,然后默默叹了口气。她相信,除了大哥愿意学赶车,其他人肯定只想骑马。
    虽然她可以逼着他们学,但他们肯定只是卖她面子,而不是出自内心的喜欢,不是自愿的。
    “咱们先问问村长大伯,这城里的炕修得怎么样了,预计何时能往城里搬,再给哥哥写信,先借他两个车夫用着,然后……”
    方小福的目光瞟向还在聊天的人群,喊道:“大哥、二哥,别光顾着聊骑马的心得,也研究一下赶车的技术啊。”
    “……”方子元听见喊声正要转头,就听见后面那句话,顿时脖子一僵,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转过来,那一双目光望着方小福便充满了无限委屈。
    仿佛方小福让他赶车就是欺负了他,不让他骑马就是不能好好做朋友了。那双表达着委屈的强烈目光,看得方小福心里直发颤,恍惚有种真的欺负了他的错觉。
    方子维早在小七儿和大哥、二哥“交流”的时候,就默默退出讨论圈,悄悄往外走了。他可不要学赶车,以后当了车夫,就没马骑了。
    傻子都知道,这马车两辆,单骑马四匹,是根据他们家情况来安排的。马车肯定是载家里姐妹们的,这四匹马可不就是大哥、二哥、三哥还有他来骑?
    刚学会骑马的少年心里喜滋滋的,充满了期待。
    “子维!”
    方子维一脚已踏出门槛,蓦然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顿时身子一僵,但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迈不出去了。
    得罪小七儿的后果很严重,他赌不起!
    “你们四兄弟还有子拓,都要学会赶车,以后会不会让你们赶车是一回事儿,但这门技术必须学会,以备不时之需。”
    方小福望着一个个往外溜的身影,凉凉地开口:“技多不压身嘛,你们还年轻,要好学一点,勤奋一点!”
    “今儿晚上就去找王胜大叔学习吧,必要时,明儿跟着王胜大叔去赶一天驴车,好好实践一下、熟悉一下,回头就拿自家的练练手。”

  ☆、326。第326章 学赶车

“听说这马车一辆可值三百两银子,一匹单骑马也要两百两,咱们也不能买回家闲搁着不是?请车夫之前,总要有人赶得动嘛。”
    这马即使是退役的军马,价格也是高出民间普通马几倍的。
    寻常三、五十两能买到一匹马,他们家的可还是有人脉的哥哥找关系买的,不然不会是这个价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要知道,每年军马退役,全国各车行都盯着呢,买回来转手给权势人家、江湖侠客,行市非常好的。
    像这样一次出几匹给同一户人家的情况很少,不是别人买不起,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笑话,要都让你一个人买光了,别人买啥?
    这也是方家兄弟激动的地方,如果不是小七儿的义兄有人脉、面儿大,他们是不可能有这样好处的。若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小七儿要他们学赶车,他们都没兴趣,骑马还差不多。
    “马不会闲搁着的。”方子元没什么底气地嘀咕了一声,也不知道是想申辩呢,还是在反驳?
    不过在接触到小七儿那渐渐瞪起来的大眼睛时,他撇了撇嘴,尴尬地笑了笑,改口道:“我们兄弟向来好学,这赶车的事儿不大。”
    “那好,我等着坐你们赶的马车。”方小福露出明媚的笑容,虽然模样俏丽温婉,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笑容里带着威胁。
    “没问题。”方子元只得应诺。
    “知道了……”方子维弱弱地应了一声。二哥都妥协了,他还能强杠嘛?
    “等我和我们家的马熟悉一下,应该能直接赶车了。”方子健到是无所谓,反正技术他已经学到了,缺的只是经验而已。
    “小七儿晚上要去兜风么?反正王胜大叔晚上不做生意了,咱们就在往镇上的路上跑一截,寓教于乐如何?”
    方子湛也无所谓,他虽然也渴望骑马,但他知道马肯定有他一匹,多学一个赶车的本事也不错。小七儿说得对,以备不时之需。
    “好呀,正好这几天夜里月色不错,照得路面亮堂着,不怕看不清。”方小福一听高兴起来,想也不想就同意了。
    还是上回进城出过门的,这几天除了晚饭后散步一圈儿,其它时间都在屋里画画,现在有玩耍的机会,自然愿意了。
    下午,方小福继续在屋里赶画册,方子健去上村头走了一趟,找村长询问县城里宅子修炕的进度,何时能让小闺女们往县城搬呢。
    自然,他们家买了马匹和马车的事儿,肯定是一脸兴奋地说了。
    再是性情稳重的少年,也只是一个少年。家里赚了钱他还能沉住气,可这马是他渴望以久的,压抑在心里的这份欢喜,便有些藏不住了。
    村长知道后也是高兴地大笑了起来。村里有了大马车,去县城里就方便多了。
    村长并不知道,这两辆马车都是要放在县城里用的,并不会留给老方家,所以村里人想沾光,机会不多啊。
    晚上,大家吃了晚饭后,就结伴去王胜大叔家。子鸿和子胜也吵着要去,最后,除了二爷家那两小只,兄弟们都去了。
    这天已完全黑下来了,只有月光和星子在照耀着大地。
    在这十五即将来临的日子里,月亮圆如瓷盘、皎洁明亮,星子就像银河里流动的沙,点点滴滴,璀璨生辉。
    有那家里吃饭早的人家,有的在挑水、劈柴,有的便出门溜弯儿。看见方家的少年们和小媳妇走过来,都笑着打招呼。
    若是以前,招呼也会打个,不过语气自然没有这般热络,毕竟大人和孩子哪来这么多话说?可如今不一样了。
    老方家不但自己发了财,还给村里闺女们活儿做,带领全村人发财,又捐赠了许多学习用品给村塾,这份大气魄可不是一般有钱人家能有的。
    何况,如今很多人家都是受了这恩惠的,
    面对大家的热情,兄弟们自然不能冷脸相对,难免要寒暄一翻。平日一柱香功夫能走到的路,如今愣是多了两倍时间。
    幸好,路再远也到了。
    他们到王胜大叔家的时候,王胜大叔正在吃晚饭,见了他们来,立刻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屋坐,又喊他婆娘奉茶,一点都不肯怠慢这几个孩子。
    方小福挽着方子湛的胳膊走在最后,最前头的方子健便说明了来意。王胜大叔听了二话不说,就叫他自己去偏院里赶去。
    方家兄弟连忙道谢,说一个时辰后送回,他们就在村口不远的地方跑跑,不会去镇上。
    王胜大叔已经下班了,驴车放在小院一侧的偏院里,那儿还养着一头驴。方子健熟门熟路地介绍说,那是一头小母驴。
    方小福借着屋檐下的灯光看了一眼那瘦瘦小小的母驴,心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是不是要搞匹小马来骑?
    方子健套好驴车,动作敏捷地坐到了车把式的位置上,招呼大家上车,这样能近距离感受一下赶车的心得。
    在方子健熟练地演示下,套车、起步、倒车、转弯、加速……每个动作要领都完善地展示出来,顿时勾起了其他兄弟的兴趣。
    好像赶车也挺有趣的,并不如想像中的乏味。方小福挨着方子湛坐在后面,看着前面来了精神的少年们,不禁莞尔。
    这在现代,哪个男生不爱车?也是这古代人把赶车当成了无趣的活儿,才提不起兴趣。若他们知道赛车的精彩,不知会不会都争着赶车呢?
    夜色下,夜风里,方子健赶鞭一挥,轻喝了一声:“驾!”
    驴车便缓缓起步,慢慢加速,最后顺着村道跑出村口。跑了约摸半刻钟,方子健便勒了缰绳减速。
    “老二,你来!”方子健将驴车停向路边,扭头指挥坐在身旁的方子元。
    方小福注意到这个细节,不禁暗自点头,大哥将赶车的活儿做得很好。每一个步骤都到位了,就是这靠边停车都做到了。
    “我来就我来。”方子元知道没有退路,而且也有些跃跃欲试的心情了,于是不矫情,立刻潇洒地和大哥换了位置。

  ☆、327。第327章 二哥,你赶车的样子真帅!

“马儿你快快跑!”方子元有模有样地扬起了赶鞭,嘴里玩笑地喊了一声。结果连挥了两鞭,却见驴子慵懒地甩着蹄子刨着地面,根本不理他。
    后面的兄弟们都笑了起来。方小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二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逗比了?这不符合他的美少年气质啊。
    “二哥,这是驴。”子胜眨巴着疑惑不解的大眼睛,望着挥舞着赶鞭忙个不停的二哥,忍不住说出事实。
    大哥随便一赶,驴车就走了,二哥怎么赶都不走,肯定和二哥喊的称谓有问题。这是驴又不是马,你喊成马,驴儿肯定以为喊别人呢。
    子胜的童言稚语,又引起兄弟们一通大笑。
    “子胜,你确定喊成驴,它就会跑起来了?”方子元抹了一把汗,尴尬地回应了一句。身为有学问的二哥,他还不至于死要面子在是驴是马的问题上死嗑。
    不过,他担心的是,就算叫成驴儿快快跑,它也不会跑啊……
    “驴儿很乖巧的,你甩个响亮的空鞭就成了,不用抽到它身上。”方子健笑过之后,才指出问题,手臂抬起作了一个动作。
    “哦。”方子元看了一眼差别,也学了一个,没想到,这驴车还真的动了,虽然速度不快,但确实是动了。
    “动了!它动了!”方子元兴奋地叫了起来,就好像第一回骑马那般激动,浑然未觉动了是动了,却在原地东摇西摆,就差转圈圈了。
    方小福捂着嘴,怕自己不给面子地大笑起来,会惹恼二哥。
    “你挥空鞭之后,再吆喝一声呗。”方子健再次提醒,横了一脸兴奋的人一眼,忍不住问,“老二,你不是会骑马么,这道道都差不多的啊。”
    你不知道吗?骑马也要挥鞭,也要吆喝一声马儿才会听你的呀。不过驴儿乖巧,马儿野性,这挥鞭也有技巧罢了。
    罢、罢、罢,左右不过是熟能生巧的事儿。
    方子元听了大哥的指导,又感受了一下骑马的感觉,再次挥鞭,果然模样动作便正了些,没一会儿,驴车终于认真地向前走了。
    “噢!走起来喽!”子胜鼓起了小手掌,一脸兴奋地欢呼起来。子鸿坐在他旁边,也很给面子地捧场。
    其他大些的兄弟也高兴地鼓了鼓掌,欢呼的声音到底是小了些。这大半夜的,他们这里热闹地吆喝个不停,不知道远处的人家听了会不会吓到?
    驴车被赶到了路中间,速度也渐渐快了起来,不过还是很稳定的,没有飚车。
    毕竟这不是骑马,也不是马车,而且这驴车还是从别人家借的,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面子上可不好看了。
    方子元没有再出声,而是很认真地练习着赶车的技巧。
    “二哥,你赶车的样子真帅!继续加油!”方小福坐在后面,感受到兜风的感觉,心里一高兴,扭头就朝着前面竖起了大拇指点赞,嘴里热情地夸赞着。
    “……”方子元身子猛地往前栽了栽,要不是方子健及时拉了一把,真怕得扑到驴子背上去了。他坐正身子,没好气地扭头瞪过来,大声斥道,“嚷嚷什么呀,赶车呢!”
    方小福也看到了刚才的一幕,有些惊吓地捂住了嘴。见他有惊无险还能回头骂她,这才眨了眨眼,一脸无辜地望着他,嘿嘿地笑着。
    “真是个傻丫头。”方子元又嗔怪了一句,这才扭头过去坐好,继续认真地赶车。
    不过经过方小福一阵夸,他的身板挺得更直了,自认为无比潇洒,却不知身后有几个人都在朝他扮鬼脸。
    二哥怪小七儿姐嚷嚷了,那他们刚才叫得那么欢乐,难道不是嚷嚷了?二哥欺负小七儿姐,就是欺负他们。
    可是他们也不敢出声和二哥叫板,所以便在他身后偷偷扮起了鬼脸,表示他们的愤慨。
    方小福见小弟们在搞怪,忍不住“扑哧”一笑,正要加入他们的行列,方子元突然开口了,声音冷嗖嗖地往后面飘过来。
    “别以为我背后没长眼睛,就不知道你们在干啥了!”
    “哦……”子胜吓得立刻收了手,紧张地应了一声。
    “没干啥呀,挠痒痒呢。”子鸿一本正经地解释了一句。
    子拓和子昂咬着唇不吭声。他们才没那么傻呢,被二堂哥一蒙就招么?他们是路人,无关的路人!
    子维完全不受影响,扭头看向旁边向后退去的夜色风景,一脸的淡定。
    方小福看了半天,忽然把头埋在方子湛的胸前,闷闷地笑了起来。为什么她感觉,这一帮子兄弟都有逗比的潜质呢?
    逗比赶车,笑料十足。不论是赶车的还是坐车的,都很欢乐啊。
    小插曲过去,方子元又赶了一截子路,也在路边停了下来,然后换方子湛。
    方子健赶车的时候,方子元就在旁边坐着,是体会最深的一个,结果他还出了不少乱子,最后才找到感觉。
    方子湛一直在后面坐着,都没看到什么,更不知道有没有好好听呢,他能赶好车吗?
    方小福看着跳下车往前面走的少年,看他一点也不紧张,反倒是她紧张多了,心里顿时觉得好笑。
    方子元也跳下驴车来到了后面,坐在了刚才老三的位置上,然后嘴角噙笑地盯着方小福,方小福被他意味深长的笑容盯得打了个哆嗦,不敢质问他什么。
    方子湛果然什么也不会,无奈,方子健只好继续耐心教导。这次有了方子元的前车之鉴,方子湛上手还快一些,起码没有犯驴马不分的错误。
    方子湛赶了一截路终于适应了这个赶车活儿,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也因为没人发表什么见解来分他的心,因此他的自我感觉还是很好的。
    没多久,方子湛也把马车停在了路边,换子维练习了。刚才子维一路都很淡定,这时候终于轮到他握住了赶鞭,那脸上才现出一丝激动的情绪。
    子维、子拓、子昂三个都是坐在头排的,因此对每个哥哥赶车的要领和问题都看到了、记住了,因此上手也很快。

  ☆、328。第328章 实践更重要

其实这古代的赶车和现代的开车自然是不能比的,只要掌握几个基本要领,就没有赶不动的车。
    但毕竟他们是在平坦宽敞的郊道上,不是地势险恶的地方,不是人来人往的街市上,这应变完全依靠技巧,看自己对不同变化的掌控能力。
    而今晚,他们也只是学习了赶车的基本要领,能将一辆载了不少人的驴车赶动起来。
    “小七儿,明天我进县城一趟,把咱们家的马车赶一辆回来吧。咱们虽然都会了,但要赶好,还是要多练习,而且要去不同的路上练习。”
    回村的路上,方子健回头和方小福提议。这赶车也和读书一样。为什么古人要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
    “大哥说得是,而且老借王胜大叔的驴车也不好,还是咱们自家有车方便练习一些。”方小福并没有反对。
    经过这个把时辰的练习,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像驾驶学校也会安排一些上路的实践课程,去不同类型的路段练习。
    可见实践的重要性,适应于不同的路段才更有利掌控这个技术的火候。到时候,他们就赶自家的马车去镇上溜哒。
    “大哥、二哥、三哥、子维,明儿干脆你们都去县城,把咱们家的马车都赶回来吧,大端午用得着。”驴车驶入村口时,方小福突然说道。
    “可是咱们家院子小,也没有专门的马厩。”方子湛已回到了她身旁,纠结地看着她。
    就算喂马的饲料来不及准备,可以找王胜大叔拿些,可这马车总不好直接寄养在他家吧。可是自家院子停一辆马车是宽敞,停两辆就有些挤了。
    “停一辆到镇上吧,后天一早我去镇上取马车去接彩云,也方便着。”方子健说道。
    彩云去年嫁到了隔壁的山北镇,还是正月初回过娘家的,这阵子他们也忙,都没去看她。正好大端午到了,按照习俗,娘家是要派人去接回家的。
    “把有厢马车停在三叔家里,后天一早,我们赶着另一辆去镇上,把堂叔也叫上,大哥再去接彩云妹子,我和堂叔把二姑接回家。”
    方子湛也提议,他们家就两辆马车,也没个牛车,以往说接人都是靠两条腿,然后搭驴车和牛车回来,自家赶车还是头一遭。
    这要接的人多了,当然要合理谋划一下。
    方子健一听自然没意见。方子元道:“那我后天一早搭马车回去,去徐家呆一天,晚上再回来。”
    虽然徐家同在一个镇子上,但也相隔着一段距离。而且舅舅也会来接他们家回去,他正好有段日子没去徐家了,于情于理也该去一趟。
    顺便把那贪玩的小霸王治一治,别让他在徐家被宠得没边儿了。
    几兄弟自己把计划定好,这驴车也送到了王胜大叔家。王胜大叔早就吃完饭了,坐在院子里和家人聊天,见他们回来,又聊了一阵赶车的心得。
    一群人叽叽喳喳地走回家,一路上便没什么人在外面晃了,这天已经晚了,都在家读书的读书、暖炕的暖炕呢。
    第二天一早,村长大伯收到消息也和方家兄弟一起去了县城。
    四座院子,文浩天的小院子只有两间仓库要改修,第二天便改修完了,剩下的扫尾活儿便交给林家人自己慢慢搞。
    这两天其他六家人都在合力改修其它院子,每天饭食和杂务都交给林家人负责。
    五百两那座院子已在扫尾,加上六百两的院子本就有炕,让媳妇们抽空打扫干净、撒了石灰薰了艾草后就能住人。
    接下来只有那座八百两的大院子要修了。村长是算到进度的,因此今天要进城去检查一番,回来就可以安排小闺女们作搬家准备了。
    不过他考虑到明天就是大端午节,便取得了方小福的同意,放小闺女们回家过节,第二天开始搬。但有一条,如果这些人泄露了活儿,就不用搬了,直接辞掉。
    合作到如今,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因此,即使仍是有些不放心,但也只能如此了。
    中午时,兄弟几个就赶着马车回村了,小兄弟几个早已蹲在村口的大树下,眼巴巴地望着了。
    方小福不好这么游手好闲,不过也几次走出院子外面,朝村口方向张望着。终于看到马车姗姗来迟,心里却大松了一口气。
    这是刚退役的军马,是否适合赶车还未可知。而兄弟几个都是新手,又是第一回跑这么远的路,他们能顺利将马车赶回家吗?
    后来方小福才知道,兄弟几个不但将两辆马车赶回来了,路上还跑得蛮快的。这几匹虽然是退役的军马,但是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
    兄弟几个在家吃了中饭,立刻又赶着马车出门了,明天是例行的送货日,却又是大端午节,大家自然没空的。
    因此今天马车赶回来了,下午他们还可以跑一趟县城,先把货送去如意斋。虽然也可以晚两天再送,周大叔不会怪他们的。
    只是明天过节,把货压在村长等几户人家里总是不太好的。毕竟明天他们家都有客人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