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清楚。
    总之,他们很快就又忙起来了。一直忙到中午才去外面吃饭。
    今天天气竟比昨天还好一点,上午能见着花花阳光了,南风习习,裹夹着阵阵花香,伴着桃花、梨花的缤纷春色,大家在小广场上摆席,吃得好不惬意。
    吃完饭苏靖就带着家人回新长县去,因为苏羽亲事已定,也跟着离开了。一同走的还有苏锦母子和刘泽飞,到时在新长县等方家一起回青阳县。
    方小福也同大家一起送别了他们,刚回自己的院子,腰鼓队和歌舞队就来给方小福和方子湛请安道喜。
    不过不是给公主和驸马,而是给他们的三公子和三少夫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方小福教出来的。
    王智就是其中领头之人,如今已经十六岁的他变声期已过,加上三年来当队长的历练,已成长为稳重内敛、胆大心细的管事人才。
    而如今王智已被安排成为京城盛世名园聆听楼和歌舞团等项目的大队长,底下又分了各个项目和小组的中队长和小队长。
    而王智如今是不在合唱团唱歌的,但他也会参与教歌,主要还是管理底下的人、统筹练习和上台安排。
    还在青阳县的时候,方小福便教了他许多管理上的事情,都是带着现代常识和技能的一些知识。
    然后让他在实际工作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出来,因为盛世名园不止一家。
    王智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拿八十两薪俸的。
    方小福和他们说了会儿话,又给每人封了十两银子红包打赏他们,便安排马车送他们回盛世名园去了。

  ☆、1451。第1451章 离别在即

表演音乐剧的人员则是下午又表演了一场才过来请安道喜的,也是方小福当年培训出来的人,大家说话气氛便亲切许多。
    最后也封了每人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去休息。
    大家在吃中饭时就知道了出发日期定在后天一早,因此看完音乐剧,要回去的人就回屋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方子元已经带着子维去安排要带回家的物品和车马,小兄弟们也没有只顾着玩耍,都十分自觉地跑去帮忙。
    而徐家人也过来和方小福致谢、道别,他们明天一早就出发,因此今晚是在徐侍郎府里吃饭,晚上回去收拾行李,明天就不再过来道别了。
    因此方徐氏拉着方志义也去了徐侍郎府吃晚饭,方子元说抽不开身就没有过去。
    徐侍郎已经知道方子元放弃去年春闱的原因,看见这个外甥便只是叹息,到是没再说什么了。可是方子元心里却不开心,他觉得二舅功名心太重了。
    而前倨后恭的二舅娘,他也亲近不起来。还有个对他不死心的表妹,前阵子满十七岁,居然说出“不介意给他当平妻”的话,可真正吓到他了。
    就是昨天来公主府做客,他也时刻避得远远的,生怕发生拉扯。好在他娘没在这事上给他使绊子,不然可麻烦大了。
    不过为防万一,他还是私下跟大舅提过此事,结果大舅说,二舅有意将闺女嫁入太子府,听说太子今年要开始选妃了,身为正三品官家的嫡女,机会很大。
    方子元听了便不好说什么了,虽然他觉得这机会是大,但希望并不大。太子殿下是什么人?会选一个娇纵任性的闺女为妃么?或许庶妃会考虑一下吧。
    这事他还没来得及跟小七儿和老三说,只有他和嘉寒表哥知道。
    嘉寒表哥也说不看好此事,不为别的,就冲着太子殿下与安宁侯对小七儿的宠爱,对于曾经冷落方家甚至在小七儿面前拿过乔的人,不踩一脚就是给徐家面子了。
    可是徐二夫人却以为,她如今拼命向方家示好,就能通过方家这条线搭上东宫呢。
    以后太子登基,她闺女就是皇后,再不济也是个皇贵妃,她这当娘的至少也是个一品诰命吧。
    晚饭的时候,方小福同文浩天确认了太学读书的事情,已是举人的后生们就不回青阳县了,过几天就安排报名,下个月正式读书。
    方子元和方子健还有石家兄弟也都先报了名再请假,等从青阳县回来就直接进太学,一直到下一场春闱到来。
    确定了太学读书的事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果然荣华富贵皆浮云,只有读书是王道。当晚大家在花园里喝酒畅谈,好不热闹。
    不过当晚,文浩天没有参与那边的热闹,而是和方小福、方子湛在屋里讨论方小福尚未完善的策划。
    林宏钰、秦火在院子里守着,以免有人靠近。
    最后方小福把详细策划用炭笔写在了本子上,交给文浩天拿走。这样明天就不用起早去写了,文浩天也不用起早过来。
    第二天吃了早饭,大家都结伴去逛京城,最后吃吃京城的美食,最后看看京城的美景,最后买点京城的特产……
    离别在即,他们没有离愁,只有恨不能把京城打包带走的惆怅。
    而这一天,方小福同方子湛除了吃饭都没有出院子,有时在东屋坐在一起看会书,说说接下来的生意思路,有时在西屋一起歪在床上看画册,顺便卿卿我我一翻。
    经过时间的沉淀,他们相处越来越自然,所有的害怕、顾虑、紧张、激动情绪都随着一次次的亲热行为而理顺,再没有别扭。
    而这两天,唐默没做别的,就带着小朋友四处玩耍了,第一天在府里看了热闹,第二天就去了盛世名园看樱花、吃蛋糕。
    因为这是方子湛许下的承诺。但是方小福失约了,这让唐思和唐铭很不高兴。
    不过石世言和葛小宝还有季家小侄子得了爹娘教导,到是没那么执着了,还帮着开导唐思和唐铭。
    虽然没有姨姨和三叔叔,但还是如愿吃到了盛世名园的樱花小蛋糕,还有梅子饭团、文字烧、樱花肉……他们的不开心总算平复了。
    当晚,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丰盛晚餐,连长乐先生一家都来了。自然,东方宇也来了,作为方小福的娘家兄长,也就是亲家的身份来送别方家这些亲戚的。
    不过饭后他们并未久坐,而是借口离开却悄然进入了方小福的院子,将皇上看了她的策划后决定明天拟旨公告天下的事情说了一遍。
    “福王和善王他们反应如何?”方小福更关心这两只大老虎的反应。
    “组建海军巩固海防、打造商船出海加强与海外诸国通商并且将已方利益最大化、将葡萄酒生意献给朝廷加强与各国生意往来。”
    “哪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尤其你那篇论强国海防重要性的文章,就连福王看了都哑口无言,恐怕一时半会是找不到词来反驳你的。”
    “还有你那套对于天灾的应对办法,既有上回募捐赈灾款的经验,又有以后预防和应对的整套策划,从朝廷到当地官府,从县学到百姓,都有关联作用。”
    “就连善王都说,他想不出来这么详细有利的方案。”东方宇说着深深地看了妹妹一眼,老实道,“就是我也想不出来。”
    “哥哥你又没有三魂不全过,想不出来很正常啊。”方小福连忙安抚了一句,转而又道,“而且咱们可是连自己的葡萄酒生意都拿出来了,换了他们怕是做不到的。”
    “不过他们没怪我插手国事,我还是很感激的。毕竟巩固海防已是兵部的事情了。另外还有,这所说的全部都要钱,如果他们说没钱,我的策划就无法实施的。”
    方小福嘿嘿一笑,摊了摊手。
    “他们知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会将私心摆在前面的。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这天下早乱起来了。”东方宇压低了声音说道。
    方小福点点头,表示理解。

  ☆、1452。第1452章 公主回门

第二天吃了早饭,方小福同方子湛送了方家人出了京城东门,看着长长的车马浩浩荡荡地渐行渐远,他们也乘着普通马车回到公主府,换了公主仪仗朝皇宫驶去。
    今天又是一个绵绵阴天,有那熟知天色的人说,雨汛期快来了。有人开始往家里储粮,有人担忧地去地里查看庄稼。
    就算是在京城里,普通百姓最关心的一样是粮食,而不是吃食,更不是消遣游乐的事情。民以食为天,体现的是天下民生。
    一路上公主仪仗经过之处,都有人望过来,笑议着公主回门的事情,也有大胆之人走到路边高声道贺。
    方子湛走出车厢朝路边作揖还礼,顿时获得好评如潮。这是一个谦恭识礼的驸马,是个和善斯文之人。
    就在百姓的议论声里,马车直驶入皇宫,东方宇等在宫门内询查之处,带着他们俩直奔御书房,路上将那边的情况先说了一遍。
    方小福听得心中一凛,随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有如上战场的勇士。
    东方宇哭笑不得,安抚道:“妹妹,我相信你能应对那几个老头,你不用紧张。何况还有哥哥在呢,皇上也已经下了旨,只是那些人说还有疑虑想要问你,圣旨这才压下来了。”
    “当然,说问你那是客气话,其实还是不甘心就这样被你插手搅了局,想要用自己的威风吓到你,只要你害怕就容易露出破绽,他们就有机可乘了吧。”
    “呵呵,那他们也太不了解我了。”方小福呵呵一笑,想到她一弱女子力辩群雄的场面,就觉得很激然。
    哥哥以为她紧张了,其实她是因为要和那些大人物进行辩论比赛而激动。
    御书房里,皇上坐在上首,太子和福王、善王、祁王、汉王站在两侧,下首除了两个老头有座儿,其余几人皆是站着。
    而那有座的老头,一位是太子的外公言成华,一位是福王的外公卢云翔。
    言成华既是帝师也是国丈,如今还挂着御史大夫之职,不过御史台的工作实际都是御史中丞文浩天在做。
    而这自然也是皇上当初直接把文浩天安排在这个位置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要确保权力的平衡,必须是德行威望都够资格之人上位。
    而卢云翔则是丞相,领导着六部管理之职,在朝堂之上与言成华分庭抗礼、势均力敌。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福王渐渐势大的原因。
    至于站着的那几位,则是六部尚书以及兵部左、右侍郎。至于谁是谁的阵营,大家心里有数。方小福也从东方宇那里听说了。
    方小福同方子湛走进去,先给皇上磕头请安,起身朝几位王爷哥哥行礼,又朝坐着的、站着的大臣行了晚辈礼,举止间十分谦恭有礼。
    尤其方小福那一声“言爷爷”、“卢爷爷”,喊得两位老头顿时眉开眼笑,不住点头含笑夸公主明丽大方、端庄温婉、聪明能干,又夸了烧烤的美味,道了感谢。
    大家说了一阵客气话,皇上这才开口拉回正题。
    “明琪儿,本不该在你归宁之日把你喊来说这些事情,但你日前奉上的有关国家利益之策,实在是太惊人了,皇伯伯欣慰之极,只是大家仍有一些疑惑想要了解多些。”
    皇上坐在上首含笑看着他的小宝贝,成了亲换了装扮,气质到仍是之前那个明丽可人、稳重大方的模样,没什么变化。
    “皇伯伯开心就好。本来这些想法都是明琪儿年前就在琢磨的,皇伯伯待明琪儿那么好,明琪儿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回报皇伯伯,就当明琪儿尽孝道的独特方式吧。”
    “只是,现在就这样拿出来确实有些仓促,但以一国之力同时展开去做,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
    方小福笑吟吟一翻话,瞬间释放了几个意思。
    除了对皇上的孝道,也抢先解释了为何她能这么快想到这么多办法,这么多办法是否一定可行?她凭什么觉得这么多办法都是成功的、有利的?
    她把“丑话”说到了前头,又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一时间还真让那些攒了许多问题打算慢慢质问的人,突然不知如何开口了。
    她一个公主,都说是尽自己的努力回报皇上了,她也没说她的法子一定能成啊,这是她的心意和诚意啊……
    “明琪儿有这份心,皇伯伯就很开心了,不愧是无章大师预言的福星,你的这些策划不说为咱们东黎带来多少福祉,但就这些经商项目,是肯定能大大充实国库的!”
    皇上把方小福大大夸了一翻,言语间流露出激动的情绪。
    “皇上所言甚是,明公主赚钱有道,方家的发家史老臣也听说了,老臣相信善于生意之道的明公主想出来的商机,肯定是能为朝廷带来大利益的。不过……”
    卢丞相率先开口,阻断皇上捧高方小福的意图,提出疑虑:“明公主为皇上献策,与三年前唐、林、祝三家之罪有何关联?”
    “那三家之罪是刑部、兵部、大理寺联审,朝廷下判,是国事,明公主献策岂能与国事牵扯?明公主就算想插手国事,年纪也太小了吧?”
    资历也不够啊!
    “卢爷爷此话可让明琪儿一头雾水呢,怎么明琪儿心里想到有利于朝廷的法子还献出错来了?卢爷爷这是怪明琪儿不该献策么?”
    方小福睁着澄澈大眼无辜地望着卢丞相,想将两件事扯到一块儿转移重心顺便再扣她帽子?也看她愿不愿带呢。
    没想到小丫头轻飘飘拆了招还倒打一耙,卢丞相目光闪了闪,微笑道:“明公主莫生气,老臣只是有些疑惑想要求解罢了。”
    “明琪不敢,事儿都是明琪惹出来的,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方小福十分谦恭地朝卢丞相福了福,说得十分坦荡。
    不过那委屈之意也很明显,看得皇上一阵心疼,只是他也知道这次如果扛不过去,拟好的圣旨到是不太好颁下了。
    毕竟当初下判诏书是他批准的。

  ☆、1453。第1453章 这丫头真记仇!

“那老臣也不矫情了,有三个问题想请明公主解惑。”卢丞相注意到方小福情绪外露也不知真假,但他有他的立场,因此表情严肃地说道。
    “第一个,听闻两年半前明公主曾来过京城,然后大肆买人,就连当初被发配官卖的罪臣家眷也全给买了去,这是为何?”
    “第二个,听闻明公主当年买了这些人却并未安排事务,也未安排在京城府邸而是带回了青阳县去,还安排了那些少年读书,这是为何?”
    “第三个,明公主在下嫁出宫之即突然跪求皇上恩赦罪臣家眷,这是为何?”卢丞相不提献策之事,却是句句围绕着罪臣家眷说事儿。
    一时间御书房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这次就连东方宇都有些情绪不稳了,气的。
    这老狐狸栽赃不成,又转移话题想把人往沟里带啊。
    “当年明琪进京寻找商机,找合伙人打造盛世名园,这在京中当时就不是秘密了,买西南城外那块荒地时还被人绊脚未能成功呢。”
    “要说到大肆买人的问题,我这么大座京城府第,难道不要人干活?不要人看家?买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方小福说到这里还翻了个白眼,明白表示这问题很无聊。
    “熟悉明琪生活习惯的人应该知道,明琪身边伺候的丫环不多,签下死契、活契的女子却有许多,她们在干什么?她们至今尚在府里为明琪赚钱。”
    “卢爷爷不知道明琪很会赚钱么?明琪在自家府里开绣坊,大肆买进绣娘或是年纪小、手艺不好之人进行培养,这有问题么?”
    “顺便一说,合唱团、歌舞团、舞台剧团那些也是需要大肆买人才能做出来的,不买人难道要我自己去唱、去演么?”
    “至于那些罪臣家眷,老实说,当初我并不想买,太贵。”方小福说到这里收了反驳的气势,垂下眸子露出悲伤的情绪。
    “可是当我看着那么小的孩子羸弱不堪地站在面前,有如惊弓之鸟一般看着我,最小那个更是随时会死去般的模样,我的心很痛。”
    “我不认识他们,也不知他们因何获罪,我只是想起了十一年前的自己,两天没吃没喝,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看着茫茫的山野迈不动腿。”
    “当我终于倒在路边要喂了野狗时,是我方家爹救了我。他一个出外做工回来的农家百姓,在家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尚且拣了我回去,将我养大。”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方小福说到这里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我决定买下他们也是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
    “再说了,当初决定买人时我们也是很害怕的,毕竟是罪臣家眷呢,以前从来没遇见过这种事情。”
    “可是,既然官牙能把人放出来供主家挑选,那就是合法的,就算没有任何理由,我的决定也不违反律法。”
    所以老头,你的问题真的很无聊!
    方小福心里默默吐槽一句,接着解释人家的第二个问题:“至于第二个问题还真是莫名了,呵呵。”方小福轻轻一笑,竟带了些嘲讽,让卢丞相不由沉下脸色。
    “那些妇人,我可是立刻就安排了做针线的活儿,就是带回青阳县也同样是。至于那些少年、孩子年纪那么小,卢爷爷能否告诉明琪,他们能做什么?”
    “方家有那么多生意,不少都有明琪参与,难道请管事不要工钱?就是小厮也没有免费干活的吧?”
    “那些做不了活儿的搁着也是搁着,家里有请西席先生,让他们多读几年书长大了做个管事也好。毕竟花了那么多钱,粗役的身价可不要这么多钱。”
    “第三个问题,老实说明琪很惊讶,卢爷爷居然问明琪为何要跪求皇上恩赦。”方小福叹气,“这个就要从哥哥找到明琪说起了。”
    “明琪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自然也就知道了身边养着的两个小孩子竟然是明琪的表侄儿,好笑吗?御封公主的表侄儿居然是奴籍!”
    “卢爷爷先前质疑明琪插手国事,可真是让明琪惶恐。还要解释这么多问题,或者为表清白,明琪应该将那些罪臣家眷送入卢府,给卢爷爷奴役奴役?”
    卢丞相被方小福讽刺得黑了脸,沉声道:“老臣只是问出心中疑虑,明公主解惑就罢了,何必说这些气话!”
    “不是气话!是难过话!”方小福呛了回去,“去年闹得沸沸沸扬扬、天下皆知的案子,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吧?”
    “那么多凶手落网,可是最后下判时,却放过了那么多家眷,为何?因为明琪依然秉着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仁善之心。”
    “为此,跪求皇上恩赦又算什么?这样就是插手国事了?卢爷爷你未免也太疑神疑鬼了吧,若明琪真要插手,到想问问卢爷爷和各位大人,离间计怎么用?什么情况最好用?”
    “当然,明琪只是一介小公主,仗着皇伯伯的宠爱安享荣华便很满足了,无意插手国事,也不希望被人安上这样的帽子!”
    方小福突然扔了个爆竹却不去点,话一出口立刻就自行中止了,但她一句“离间计”却瞬间在众人脑海中自爆。
    她的意思,唐、林、祝三家的案子,是中了谁的离间计?有人张口想问,可方小福后面的话又让人无从开口。
    “小琪儿,离间计怎么用你教教我,除了离间计还有什么计?”看了半天热闹的汉王突然开口了,一副好学宝宝的模样。
    “除了离间计还有美人计啊,汉王哥哥你可要小心些,别让人诓着了。”方小福朝汉王呵呵一笑,说的话好似只回答了汉王的问题,却听得其他人心中一震。
    方小福立刻注意到有不少人朝善王瞥了一眼,虽然只是一瞥即收回目光,但那异样的气氛还是让人捕捉到了。
    不过方小福立刻朝汉王福了福,歉意地说道:“汉王哥哥就别再问了,小妹不便多讨论这种事情,免得又让人多想,引起误会就不好了。”
    看她急着澄清的样子,福王和善王他们皆是唇角轻撇,暗道,这丫头真记仇!

  ☆、1454。第1454章 她就是心眼儿小

卢丞相差点气得从鼻孔呼大气,想他堂堂丞相纵横朝堂几十年,一生严谨清傲,还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人,敢这样再三讽刺他。
    就是朝堂上最无赖的安宁侯,也没有这样无礼过。先前他还想小公主是个聪明能干、温顺明礼之人,现在看来是他走眼了。
    “不知各位还有何疑虑,但说无妨。”皇上见卢丞相一副再也不愿意开口的表情,不知为何,心里竟是想笑。
    同是国丈,还是他家老先生的脾气温和多了。能把威风凛凛的丞相气成这样,他家明琪儿也是能耐。
    “微臣对于葡萄酒耕种、酿造尚有疑问,恳请公主殿下解惑。”户部尚书上前一部先朝皇上行礼,再朝方小福作了个揖。
    “尚书大人请讲。”方小福立刻又恢复了温顺知礼的模样,朝户部尚书还礼。户部尚书可是太子哥哥的姨父……之一,还有一个是兵部右侍郎。
    “如公主献策所说,这笔生意要变成国家利益,必定大面积种植葡萄,增加产量才能增加销量。”
    “作为户部就事论事,这成本虽大却也拿得出来,但若种植失败或是销量不如预期,这损失也将是很大的。”
    “还有,微臣虽未种过地,但也知道庄稼要丰收,必须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经过农人的辛苦耕作,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那么,就有三个难点:天灾如何防治?土地贫瘠如何长出好葡萄?人的技艺问题也会导致产量出现问题,如何防治?”
    这才是真正在办实事的本份官!
    方小福心里点了个赞,却朝皇上行礼:“鉴于明琪儿献策引来误会甚至争议,明琪儿想在开口解释之前先请皇伯伯恕明琪儿插手国事之罪!”
    “另外,户部即问到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了,那么兵部想必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出海商队所用之船需要多大?如何防御海上的风险?海外邻国的情况?”
    “海上是否有海盗?是否有暗流?暗礁?是否有大风暴?邻国是否友好?是否有生意价值?这些,会涉及兵部、工部、户部、甚至朝廷的外交等国事。”
    “海防也是如此,先前是明琪儿莽撞,思虑太简单,如今反省三思,请皇伯伯恕明琪儿不会再提及半句。”
    “因此,明琪儿只回答葡萄酒这一笔生意上的问题,以后也不会去琢磨农耕、桥梁、车马这种涉及国事的事情了。”
    “顺便一提,明琪和驸马今天出宫就会回青阳县去,家人已经出发了,在京城里住了这么久,家里生意还是要做的。”
    “明琪得了皇上赏赐,这银票大大的有,今年再开一百家福缘食楼是小事情,夏天我打算去海边看看,再琢磨几道海产小菜出来,想必会卖得很好的。”
    “啊,这时候出发赶回青阳县,还能赶上提升木耳的产量,这可是好东西,既能益气强身,又能养血驻颜,还有利肠胃通畅,让人容光焕发。”
    “对了,人要身体好,多吃豆类是不错的选择,我也准备扩大作坊,增加各种豆腐的制作,还有豆芽菜的品种……”
    随着方小福滔滔不绝、离题万里的大讲她的生意计划,众人表情各异、各有各的难看,东方宇在一旁嘴角弯了平、平了弯,却是忍笑忍得好辛苦。
    他这妹妹实在聪明,知道转弯儿增加自己的筹码,而且不是别人问、她回答的被动应战局面。老丞相这时候还没气晕也见功力。
    方小福看着那些人脸色很臭的样子心里大呼痛快,竟然来审问她?哼,也不问问她的脾气答不答应。
    哼,她就是心眼儿小,肿么了!
    “对了,夏天快到了,我还打算做出几种只有夏天最好吃的美食,可比什么井水浸西瓜、冰镇酸梅汤好吃多了!”
    方小福继续献宝,仿佛她就是机器猫小叮当,大口袋里没完没了地拿出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每一样都能馋死人。
    “小琪儿真厉害,我光是听着就想淌口水了,一定要等到夏天吗?现在天也不冷了呀。”汉王冲过来拉着方小福的手,两眼放光地说道。
    “到时欢迎汉王哥哥光顾福缘食楼,小妹给你算折扣啊。”方小福笑吟吟地继续说着,似乎将一众大臣给忘了。
    卢丞相也不气了,瞥了对面言大夫一眼又转头看起了热闹。今天他这方被明公主嘲讽,对面那方也被明公主无视,也算扯平了。
    而且明公主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生意上的事情,无一不是在馋着朝廷,他到要看看,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对这样聪明的小公主还是不要小看了,多些了解总是安稳一点的。
    不过皇上看着兄妹两个说起吃食就来劲儿的模样,却是看不下去了。立刻打断他们的聊天,说道:“明琪儿,你先回答户部的问题。”
    “是,皇伯伯。”
    方小福也不计较,立刻朝皇上福了福,便看向刚才提问的户部尚书,笑道:“户部掌管天下土地、田籍,哪里有合适的地,但可先理出数据呈上。”
    “今年是赶不上耕作了,但户部可以先挑出人选去看明琪兄妹在西南城外那块上的耕作情况,这会儿应该正在忙着栽种。”
    “我的提议,一方面户部优先安排有种植葡萄经验的果农和园林农人去学习,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最好直接加入我们那块葡萄园的队伍。”
    “另一方面收集合适的田地资料,无须立刻去垦地,但要作筹备,一旦到时间便能直接安排人手进场,而不再耽搁时间,误了耕作最佳时机。”
    “当朝廷开始垦地时,我这边的葡萄酒已经酿出来了,好不好你们大可先尝,还有酿造之法如何改进最好。”
    “如何解决储存的问题而不使大量的酒酿变坏,这些都是后面需要慢慢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因为我几句话就完成的。”
    “明琪儿所言有理,明琪儿在青阳县酿出来的葡萄酒,朕年前在方府到是尝到了,美味得很,能媲美西域贡酒。”

  ☆、1455。第1455章 皇上决心已定

方小福呵呵一笑,骄傲地说道:“那只是明琪儿临时起意,在镇上果铺子里买的葡萄。原本将种葡萄的事儿交给果农,咱们收购便可。”
    “但自己种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成本控制,一个是品质保障。”方小福解释,“咱们种的葡萄是用来酿酒的,与市集上用来吃的用途是不同的。”
    “如果咱们从市集或果农那儿收购,会造成百姓不够吃,就可能出现囤货涨价、破坏行市的隐患。”
    听着方小福的解释,这次连卢丞相都忍不住点头认同。虽说葡萄不是粮食,但意义上却没有不同。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微臣受教了。”户部尚书客气地说道。他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剩下的就交给其他人了。
    不过……方小福在前面一翻委屈负气的话,已说得其他人不好再开口了。就是想问,也得多琢磨琢磨问题的价值才好。
    这位公主可是个嘴利的。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踌躇,谁也没有开口。福王和善王心思百转千回,却很少亲口开口,这次也不例外。
    何况太子也没有开口。
    目前双方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