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336。第1336章 到底是嫁出去了

王秋看着三个蝴蝶似的闺女朝自己扑过来,连忙蹲下身一一抱了她们一下,也叮嘱了一翻才让她们跟着方小福和方子湛离开了。
    今儿是刘家嫁女不是刘家娶媳妇,是没有外客更没有流水席的,只有亲戚家在送嫁之后吃顿饭,因此不需要多忙。
    加上刘云欢又在月子里不能出门,王秋并没有早早去刘家帮忙。反倒是他家这个月也要忙满月宴了,也要提前好好划算的。
    王秋是在半个时辰后才去的刘家。而方子湛和方小福又成了带小朋友的专业户,这次除了刘泽华,刘泽夕也拽着他的袍子不松手。
    因为是刘家嫁女,张家外婆终于又上门来了,不过仍旧是臭着一张脸对所有人,只对她的两个外孙女才有笑容罢了。
    张家大舅娘反是态度好了许多,可能张彦平有好好跟她谈过,这次见了方小福居然还福了福行过半礼,尴尬地道:“小七儿,以前是我当大人的失礼了。”
    方小福没想到她会挑在这时候来给自己道歉,不管是有意做给别人看,还是因为看见自己而想到了需要道个歉。
    “张家舅娘无需客气。”方小福微微一笑,右手微抬,算是礼让却受了她一礼的意思。
    张家大舅娘见状不由一愣,但她的目的是道歉,人家嘴上说了客气话平日待她儿子张彦平也不错,因此也没有多想,便微笑着点了点头就走开了。
    可是方小福的反应却看傻了附近许多熟悉她的亲戚。
    小七儿这是受了人家长辈半礼啊,而且没有还礼。他们都很惊讶。
    这时张彦平走过来,拱手含笑道:“多谢你们不予计较,我娘终于走出这一步,于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方子湛笑着还礼,方小福这次到是有朝张彦平行了平辈半礼,笑道:“谁都有过错之时,只要能改,心里能转过弯儿来,就是好事。”
    大家又说笑了几句,突然门外传来刘泽冬的嚷嚷声:“来了!来了!快关门!不、不是!快准备鞭炮!”
    方小福见他急急忙忙的样子,而刘泽齐他们几个则立刻将早就挂到竹竿上的鞭炮扛到院门外去,不由莞尔。
    这次刘香儿出嫁,除了刘泽飞和苏锦回来,还有张彦平作为表哥也回来,就只有刘家小兄弟们和子鸿回来了。
    其他人都没有回,就连唐铭他们都被丢在别苑里没有带来。方小福才有空闲帮着带刘泽夕和王小荷他们。
    刘泽华和王小菊已经四岁多,不需要人时刻看着,自己就能到处去玩了。
    不过放鞭炮的时候大家都往院子里跑,先不管外面迎亲的队伍是什么模样,把门关起来讨到开门红包再说。
    当然,今天方小福同方子湛是不可能去凑这种热闹的,他们可是表哥表嫂,是大人。不过新郎进门之后,方子湛还是有同刘泽飞、张彦平一起去招待。
    方小福则同王小梅一起带着三个小朋友,远远看着热闹,好在刘泽华和王小菊也懂事,这时候也陪在身边,不时叮嘱弟弟妹妹听话。
    等糖水出来大家在院子里占了一张小桌每人一碗吃起来。好在这时候方子湛过来了,不然方小福一个人要看着三个孩子可真不容易。
    他们一个不到一岁半、一个不到两岁、一个两岁多点,她得多变两双手才行。好在王小梅能带好小妹,也给方小福和方子湛减了压。
    之后吉时到,刘香儿就盖上了红盖头,被大哥刘泽飞背了出来,刘张氏在后面还在抹着眼泪,方迎春也在方刘氏的搀扶下从屋里出来。
    看来她们都是在对刘香儿进行婚前家庭教育,怕以前还有没来得及教的,在这最后一刻想要多教一点,就怕她到了夫家不能好好做人。
    从敞开的院门看到刘香儿上了花轿,方小福心里微微一叹:到底是嫁出去了。
    然后她又朝正忙着收拾随嫁物品的刘莲儿望去一眼,又不由暗暗叹气。
    希望这一个也能安生一些,将来找个好婆家过日子吧。只是刘莲儿这性子若不改改,以后怕比刘香儿吃亏一点。
    以现在刘家的家境和刘泽飞的功名,刘香儿看着是低嫁,但她夫婿也是童生,明年若考中秀才,以后仕途上每走一步都是成就。
    要配刘香儿,足够了!
    这次是刘家嫁女,方小福和方子湛自是不会随行,他们与刘香儿夫婿也不熟,没有去的理由。
    苏锦作为娘家嫂子带队,但刘香儿只有一个妹子,因此小满和小秋还有张彦平的二妹也在队伍里。
    刘泽飞作为亲哥是不便随行的,就在家带儿子。随轿童子则是四个小兄弟刘泽齐、刘泽冬、刘泽光和刘泽华。
    刘泽夕太小,自然还被方子湛抱着呢,看着哥哥们都跑了不由瘪了小嘴,但被方小福哄着“我们吃蛋糕去”,注意力立刻就被转开了。
    方小福顿时被他软萌的模样给逗笑了,这小家伙和他哥哥一个样儿,都是小吃货啊。
    刘泽华两岁的时候可好玩儿了,很机灵可爱,喜欢学舌,口齿还比同龄孩子清楚。如今四岁多已经能背不少二言、四诗、五言诗了。
    刘泽夕还要到十二月十六才满两岁,说话就没那么利索了,都是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在说,能说的有限。
    但是一样很萌,对喜欢的人很粘,脾气很好。可是每次小侄子叫他“夕夕”,肯定会生气,虎着小脸瞪过去,大声道:“叫小叔!”
    小叔侄俩每天都是戏,热闹极了。
    张家大舅娘在刘家又坐了会儿,就跟自己的公婆和大家打了招呼,同张彦平父子几个转去自己的娘家。张彦平是两边的表哥,也是可以去的。
    张家其他人到是还在刘家坐着,两边都是亲家,他们决定在这边吃了中饭再赶去那边吃流水席。
    对于他们这种赶场的行为,刘家人自是能够理解,不会见怪。何况娶亲本来就比出嫁要隆重热闹些,是要大摆宴席的,亲戚去得越多越体面。

  ☆、1337。第1337章 这时候去京城?

刘香儿的事情一了,大家的话题很快就从“闺女终于长大”的感慨上,转到了半个月后刘云欢的儿子王小阳的满月宴上。
    不怪大家这次的重视程度不同于任何时候,就是生了四个儿子的刘石氏也没有被这么关注过。实在是刘云欢的事情让大家多些疼惜。
    问了王秋,知道满月宴定在十月二十八,也就是出了月子两天后。这样也给刘云欢一个准备的时间,那时她也能抱着孩子出屋自由走动了。
    这时刘老太太就问一直没有吭声儿的方子湛和方小福:“你们在县城里住着,要捎个信儿也不方便,今儿说定了日子,记得回来吃席啊。”
    十月二十之后,大家都会从县学陆续离开,算是一年前入学的最后一批了,而这个月同时也是新生正式入学的日子。
    明年新秀才出来,这时候入学的人也差不多要离开了。能否多呆一年,取决于新入学的人数。
    而离开县学后,刘泽飞自然回家了,做客什么的方便自不必特别通知他。可方子湛他们是长住县城的,刘老太太才有此一提。
    方小福顿时为难了。方子湛看她一眼,便道:“咱们过几日就要去京城了,月底怕都到京城了。”因此,满月宴什么的,他们根本来不了。
    在场所有人听了他的话顿时都愣住了。
    是听说方家二郎定了个京城大户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前儿还去京城下聘呢,可没听说今年就要成亲呀,他们又去京城干啥?
    “这时候去京城?”方刘氏回过神来,不解地追问,“再两个月就过年了,下个月又要下雪了,你们有啥事儿不能等明年开春了再去吗?”
    方刘氏到是没去想他们去京城干啥,她儿子和儿媳妇儿有生意要做,跑来跑去她也能理解的。
    可是这天也冷了,雪也快下了,年也快到了,还跑这么远才是让她担心的。
    面对这样纯粹担忧的娘亲,方子湛还真是无言以对,又不好在这里解释什么。
    “娘,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必须要去的。”最后,方子湛只能这么说了。
    其他人见他这么说,便不好说什么了,纷纷说起这一路都是方家的食楼,去京城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未知、辛苦。
    这么说无非是安慰方刘氏的罢了,一般人若无非去不可的理由,是绝对不会选在冬天出远门的,因为会赶不回来过年。
    冬天往往是大家往家里赶的时候,哪有人往外走呢?
    只是方家发迹全靠方小福,如今是他们要出去,旁人自是不好阻拦,阻拦也是不吉利的,谁不想顺顺利利的呢。
    到是刘泽飞知道后有些无奈。方子湛他们第一次去京城,他因为媳妇有孕在身而没去,后来两次都是方子健和方子元去的,其他人都在上学,他也不好说去。
    今年春闱到是同大家一起去了,可每天都是关注考试和考生的事儿,不是自己参考却胜似自己参考,并没有好好逛过京城。
    京城那么大,他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过呢,真想再去啊……
    这次县学也不用上了,时间有了,儿子也好带了,又是亲表弟方子湛去,可不正是机会么!
    可偏偏在这时候!家里肯定没人同意,他也不可能这时候把妻儿一块儿带上吧……
    冬天不是问题,问题是接下来的年关。
    方刘氏虽然不再说什么了,但接下来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方志诚去了一趟五子丘回来,就注意到气氛的不同。
    知道方子湛他们马上要去京城后,也是一脸吃惊地表情看向他们:“怎么这么赶?铺子不是都开起来了吗?”
    虽说他知道他们同别人还有合伙生意,可京城里那个大园子已经开起来好久了,听说生意不错,不需要他们这时候赶去京城吧!
    “爹、娘,咱们在京城也有府第,前儿不是说了嘛,以后咱们一家人都搬过去,过年也在京城里。”于是方小福笑了笑说道。
    “在京城过年!”方刘氏也惊得变了脸色。
    “你们要在京城过年?”方志诚却突然意识到什么,表情有些凝重。
    平时不管他们怎么往京城跑,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就算以前他们确实说过以后可以都搬去京城,可那是以后啊。
    他知道小七儿早不是以前那个小七儿了,越大越能干,能干到他很担心三儿以后会守不住她。因此,他绝对不会认为小七儿此时说的这句话会是闲话。
    看着方志诚不安的表情,方小福不由撇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本来好好的气氛,突然就被他们要去京城的事情搞得有些沉闷起来。而且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等着他们回答。
    “……怎会呢,咱们家还没搬过去呢,就咱们几个在外面那还叫过年了?”方子湛笑了笑,勉强回答。
    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方志诚也放下心来,点点头道:“你们有你们的计划,爹不阻拦你们,但是你们也别忙忘了,年关一定要赶回来!”
    “是呀,要早些往回走,别赶着大雪封路可不好……”
    “呸!呸!呸!瞧我这说的什么话呢,京城在南边,进了德昌州天儿才会冷起来,就是下雪也没几天路了,很快就回家了!”
    方刘氏说完觉得不妥,竟在那儿自己“呸”个不停又自己圆话。大家都笑了起来,纷纷附和着。
    “是呀,前年他们第一次进京都能轻松应对,如今这道儿好走了当然更轻松了。”
    “听说去年子湛的两个兄长去京城,也是赶在年前回来的。”
    “他们兄弟几个出门多,去京城也有几回了,经验肯定比咱们一辈子没出过青阳县的要多,不用担心的!”
    “……”
    方子湛和方小福对望一眼,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吃了饭之后,他们也去五子丘看了看,找二祖爷爷他们几个老头聊了会儿天,就把小朋友们送回刘家,和大人们打了招呼就带着子鸿回县城去了。
    明天刘泽飞带自家小兄弟回县城。

  ☆、1338。第1338章 听说京城里不安宁

因为他们今天就走,方志诚和方刘氏也没机会和他们多说什么。晚上回到家和老爷子他们一说,大家都吃了一惊,觉得有些不妥。
    老爷子就埋怨儿子:“你怎么不把三郎拉到一边问清楚,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要这么急?大郎和二郎他们去吗?”
    “是呀,大郎才成亲呢,他要去,媛儿去不去?”方杨氏也有些担心。
    老太太今儿也去了刘家,毕竟是亲家,做客还是要去的。方杨氏在家干活到是没有去,并不知情。
    这时候老太太就叹了口气:“我也想问的,只是当时大家都在场,三郎和小七儿也不肯多说,想必是不方便。”
    以为回到家能问的,结果他们说走就走了。唉……
    大家都沉默起来,最后老爷子去找二爷商量。如今三郎和小七儿虽然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也不给他们脸色看了,可他还是感觉得出来。
    他们对他话不多,要问什么还是要找二爷去问,才能问到些事情。
    二爷听好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老兄弟一商量,决定托刘泽飞带信儿过去,不管他们去京城做啥,都得回来先和家里大人说清楚,不能让大人担心。
    于是方志诚连夜去了趟刘家,刘家大人听了也觉得是这个理儿,哪能什么都不知道就让他们走这么远呢,到时天寒地冻的在路上搁住可咋好啊。
    第二天中午,因为刘泽飞带信儿,于是整个别苑里的后生们都知道了,都感叹说要是年后去就好了,他们也去京城再逛逛啊。
    方小福顿时很无语。当晚长乐先生过来上课之后,趁着吃宵夜的机会,方子湛就悄悄将家里人的忧心说了。
    因为家里人还不知道真相,而他们此去,是要真公主现身的,这真公主一现身,还不进宫去面圣么?
    到时皇上会有何旨意,谁也不知道,都得靠方小福自己去争取了。
    “这事儿暂时还是别说的好,免得你家人先担心起来,这几个月怕不好过。等事情有个定论了再说。”长乐先生一边吃着酒酿丸子一边淡定地说道。
    方子湛听了只能点头,他们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万一家里大人逼问起来,要如何解释呢?
    “你们保证过年前能赶回来不就行了?或者就说你们在京城过年,这样就不用冒雪赶路那么辛苦了啊。”
    “大人担心也就是担心你们赶不回来过年吧?但你们以后总要离家做官的,他们最担心的肯定不是这个,而是怕你们在路上不好走。”
    “打消他们的疑虑不就行了,撒个善意的小谎也不会?”长乐先生见方子湛一脸纠结,不由横了他一眼。
    真是个老实的后生,这在官场上可要吃亏的。
    方子湛顿时被说得尴尬了,讪笑道:“是有这打算,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理由让他们不去多想。”
    “唉,还好文天一替你们想到了。”长乐先生放下调羹擦了擦嘴,突然说道。
    “……”方子湛顿时张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文大哥没有给他们传消息呀。
    “我那徒弟媳妇年后就要生了,他们进京也有一年多,明年就是第二年了,咱们青阳县的习俗,生了孩子是要立刻报喜,娘家人要去照看月母子的。”
    长乐先生漫不经心地说了起来:“因此,只要咱们决定让真公主现身,就由我将石家人接去京城里过年,等出了月子再让他们回来。”
    所以?
    方子湛有些不解正要询问,心中突然转过一个念头,顿时欣喜起来。
    “文大哥的意思,是我姑婆他们去了京城过年,我们几个就算没赶回来过年,在京城也不至太孤单让人担心?”
    “可不是么,有你们石家这么多长辈在京城里,你家大人还担心啥!”长乐先生好笑地勾了勾唇。
    在一切还未有定论的时候,自然不好直接将方家人都接过去,因此,接石家人这个理由就十分充足了。
    何况石家人进京,小媳妇也会高兴,这个年肯定过得好,然后安安心心、顺顺利利地生孩子。
    方子湛心里已迅速转过无数心思,此时也明白了为何长乐先生突然出现,还要在青阳县呆这么久,是在等京城里的消息吧。
    他们也在等京城里的消息,不过他们并不在意京城里的消息如何,因为他们还没有暴露身份,随时能够以方家的身份进京。
    那晚他们就商量好,由东方宇再用一次假公主的牌,看能惊动多少暗中势力,差不多时才是方小福回去。
    这真真假假,到时肯定很热闹。这汪水肯定得被翻搅一通,到时能挖出多少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证据出现了。
    东方宇敢出招,自然已经有数,以前不敢妄动,是因为妹妹还没找到,如今当然是要放手一搏了。
    而此时,京城里的“公主说”已经因为前两天又出现了英王世子去见妹妹而且一同上了马车去相国寺却招来杀手行刺,而愈演愈烈。
    如今若还有人不相信公主知道真相、知道凶手是谁,别人都会说此人是傻瓜。看凶手不惜在风头上也要追杀公主的行为来看,肯定是真的了。
    听说公主受了伤,被英王世子的护卫随从们拼死保护退入相国寺,随后安平侯言旭明亲率五百金吾卫一路追剿,可惜被抓的杀手都吞毒自杀了,没有活口留下来。
    这次事件一时间成为京城最热闹的话题,被街头巷尾传得沸沸扬扬。连皇上都在朝上震怒,下旨严查!
    十年前的血案再是惨烈,毕竟已是十年前,而且相隔又遥远,大家说的只是八卦,为之动容的人还是不多。
    可眼下发生的刺杀就在京城外十几里范围内,而且还是去皇家相国寺途中,又是热闹人物、核心事件。
    一时间京城里的人恐怕连做梦都是梦的这些事情了。附近州县也在热议。只是青阳县到底相隔了半月路途,消息传过来自然晚得多了。
    此时青阳县人还只是——听说京城里不安宁,对事情了解并不多。而农家人没在外面走动,自然更不知情了。

  ☆、1339。第1339章 为啥铭儿没有娘?

十月十二的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北风一吹气温又陡然降下了许多。这对于中午还有着花花太阳的天气来说,给出行的人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
    敞轩里,姐妹几个看着外面的雨势不由担忧,她们的夫君可都在县学呢,也没办法送衣过去,又没准备雨伞,回来可不得淋湿了?
    方小福以前上过学,自然是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惯,到是没那么多忧虑情绪。
    她摸了摸唐铭的小手心,便让燕儿去拿小马夹。又让莺儿去给在抱厦里写字的几个小家伙添衣。
    陆云轩走后,这个启蒙班就没了固定先生,每天早中晚都是其他人轮流教着,主要是教识字、背《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这些,然后布置课业、检查课业。
    再加上方小福时不时教些容易背诵的诗歌、生活小常识、画画、儿歌、一个幼儿园大班俨然形成。
    但这些孩子都很懂事,不会因为没有老师时刻监督带领,就不学习了,玩得没边儿了。像这时候他们就很自觉的在写字。
    天气凉下来,姐妹几个也回自己屋去添衣,苏锦在夏荷的撑伞帮助下,也抱着儿子回自己屋里去了。
    “姨姨,为啥铭儿没有娘?”突然,唐铭靠在方小福腿边仰头望着她问道。
    方小福手中的画笔猛地掉落……
    “傻铭儿,要是没有娘,谁把你生下来的?”方小福将画夹拿到一边,伸手把唐铭抱到腿上坐下,将他搂在怀中,不让他看见自己眼角滑落的泪珠。
    小家伙肯定是看到刚才苏锦抱儿子离开时的背影突然有想法了。
    不然这么长时间以来,不论是苏锦带着儿子,还是彩云带着儿子,他都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这会儿却突然问起来了。
    至于他以前为何不问,现在却又突然问了?
    但方小福并不想去追究他的为什么,只想阻止他心里继续想下去。
    “不是姨姨画出来的吗?”唐铭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无辜地望着方小福。
    “……谁告诉你的?”方小福嘴角猛搐,难道他以前不问,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姨姨画出来的?
    “哥哥。”唐铭更无辜地把唐思给卖了。
    “……”方小福已问不下去了,因为她想哭又想笑。
    “没错,铭儿是姨姨画出来的,可是要十年那么久才能画出一个,所以铭儿,别再让姨姨画弟弟妹妹了啊。”
    “姨姨可以画一个娘么?”唐铭乖巧地点点头,却又立刻期待地问。
    “画娘要更久了,只怕要二十年呢,那是好久好久了,铭儿都能长到小叔那么大了!”方小福又差点泪崩,这孩子渐渐知道娘是什么了吧?
    “哦……”唐铭有些失望地应了一声,便低头依偎着方小福不再说话了。虽然他不知道二十年是好久好久,但他知道小叔是大人。
    那就是要好久好久了!
    “姨姨,你每天都画画,是要好久好久以后把它们变出来吗?”忽然,唐铭又问了一个问题。
    “嗯,铭儿真聪明!”方小福无法解释什么,只是安抚着这孩子,不要让他继续胡思乱想了,“铭儿,姨姨喜欢你!”
    “铭儿也喜欢姨姨!”唐铭立刻仰头笑着说道,小脸上果真洋溢起被喜爱的纯真笑容。已经两岁半的他,能说的话越来越多了。
    “铭儿,姨姨教你唱歌好不好?”方小福见小家伙露出了笑容,于是再接再厉。
    “好!”果然,唐铭兴趣大增,便将画娘的问题抛到了脑后。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歌词简单而且不多,节奏明快亮丽,然后是反复唱,唐铭很快就记住了。可惜没有钢琴……方小福不禁有些遗憾,她也是能弹电子琴、会吹口琴的。
    当然,笛子也会一些,不过技术有限罢了。这首曲子还是要弹的好听。
    不过此时两人却唱得很欢乐,和着敞轩外的雨声,有一种宁静中的空灵气息在流动。秦婆和秦火坐在一旁桌边绣花,不时看过来一眼,嘴角皆有笑意。
    傍晚,方子湛他们从县学回来果然都是一身湿漉漉的。还好都是后生哥又练了这许久的武功,到也没有表现出弱不禁风的模样。
    方小福仍是早有准备,立刻让人送上姜茶给他们喝,然后让大家回去泡个热水澡,再换上棉袍,晚上就在水榭那边读书,等着长乐先生到来。
    小兄弟们虽然也冷,到是没有淋着雨,方府里一路都有抄手游廓连接各处,到大门口直接上了马车,别苑门上有伞给他们备着。
    不过也是喝了一碗姜茶就回去添衣。
    因为下雨活动范围有限,天气又冷,方小福让小兄弟们都在屋里读书,夜里早些睡觉。其他兄弟她也不管,就带着唐铭和其他几个小家伙们在屋里讲故事、做游戏。
    他们虽在启蒙班,但学习上不用逼这么紧,完成了功课还是可以玩一玩的。
    好在这场雨没有下多久,第二天中午就停下来了,只到傍晚时才又下了一会儿,夜里又停下了。
    十月十四的傍晚,天边出现彩虹,天色总算亮了起来。方小福也松了一口气,在这种交通不便的时代,下雨、下雪都很麻烦。
    下雪尚且可以观景,下雨除了湿漉漉还是混漉漉,出门就是各种不方便。
    十月十五中午,文浩天通过天一书局传信儿来了,果真是邀请石家合家进京过年的。二表婶一脸激动,她是既想闺女,又有各种担心。
    毕竟她没出过远门还要在远离家乡的京城里过年,心情自然是很复杂的。
    当晚,在县城里的所有石家人都到别苑里来了,他们需要开个会商量一下。
    因为文浩天的邀请里也包括了二爷爷一家和三爷爷一家,说是难得去趟京城,不如一起去走走、看看。
    但是没邀方家人,毕竟方家是舅爷爷家,又远了一些。因此这邀请并没有问题,大家也没有多想。
    小兄弟们可没那么多想的,听说要去京城过年,立刻就欢呼起来,可把方家和刘家这边的小兄弟们给眼馋死了。
    方小福见了就忍不住想,干脆也将他们带去得了?

  ☆、1340。第1340章 把总帐房搬走

而她也知道目前只能想想。
    但石家都去京城,无疑是给方家兄弟和方小福的行动提供了方便,就连媛儿都更高兴了。因为她家爷奶、爹娘、弟妹们也会去啊。
    但此行声势浩大,准备就要很多,也会有诸多不便,因此大人们商量了半天仍是很迟疑。
    石奕和、石奕祥就说他们在京城里也有宅子,与方府、文府对面住着,非常方便。
    而且吴飞宇、方子彦的府第,就是文浩天当初为清静而买下来的隔壁,如今让给了他们,等于三连襟比邻而居,再加上两座方府。
    对面是徐家、小睿、石家、刘家,都是相熟的,根本没有不方便。
    方子健也帮着劝说,说他们本来也是要进京的,可以一起走。这一路他们都跑了几趟了,一天走多远,在何处落脚,都熟得很。
    当然,这次有老有少,行程上肯定会慢些,但他们都是农家人出身,路上也不会多辛苦,再慢也就半个月到了。
    他们自己走的话,只要路上不遇着天气或别的事情,十天就够了。当然,像东方宇他们常在外面行走的,连十天都不要。
    被他们这么一说,大人们又有些心动了。最后三爷爷就提议,还是回家去商量一下,去不去早做决定的好。
    毕竟这都十月半了,要走也是月底的事情,早些决定才能早些做准备不是?
    而且,他们这些人如今都在食府和食楼做事,这一去数月,又担心活儿上出问题。
    方子健又说,其实他们可以去京城自己开一间铺子,表哥们还能去上太学,三年后大考更有把握不是?
    反正在石家坡又没什么地种,食府、食楼的活儿,和管事们交接清楚便是。如今石家也不靠这点工钱了。
    听他这么一说好像确实都不算难事儿,大家就更加动心了。去京城开铺呢,他们也能去京城开铺呢!
    如果是以前,他们肯定想都不敢想,就算做小马夹赚了不少,他们也不敢冒这个险。可如今情况不同呀。
    他们石家三个女婿都在京城做官呢,而且文浩天还开了那么多书局,有他提点着,他们开铺半点担心都没,心里就如吃了定心丸似的。
    只是在青阳县生活了一辈子,还没出过远门,这心里就有些慌,总觉得有很多问题似的。
    最后大家也只能决定,明儿一早派两个代表回家去商量,确定去,就把手头活儿赶紧交接下去。
    不过石奕吉又多了个为难。到不是他因为去京城就要丢开总帐房的活儿,而是为难他走了,如何与总帐房成员衔接工作?
    这一去是明年春天回来?还是就在京城上太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