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最后还是决定买几筐回来试试效果,若是做得好,明年早早做准备。
因此,在老爷子父子几个去公祠那边开会时,方小福就喊方子元和方子湛、子雅赶马车去镇上买葡萄。
方徐氏见他们要去镇上便说她也要回镇上去,但是又不肯坐平板马车觉得有失身份。
方子元本想不理会,但见她倔强的样子很是无奈,最后还是换了有厢马车。方小福见了只是撇了撇嘴,继续忙自己的。
至于方子健,因为昨天有些事情不知情,因此他也跟着开会去了。
唐思带着唐铭吃了早饭就跟着小叔走路过来,也去果树林里帮拾树下掉落的桔子到筐里,忙得不亦乐乎。
中午,等葡萄买回来时,方小福已经将几只大瓦坛子清洗干净,正在屋檐下晾着。看见兄弟俩回来,连忙喊姐妹们拿大木盆和端盆。
然后倒水开始仔细清洗,将蔫掉的或是颗粒不正的分开,只将大颗好葡萄逐个分开继续清洗干净,晾干水份。
这是一个繁琐而且需要耐心的活儿,好在姐妹们多,加上又有做果脯的经验,因此做起这件事儿来到不麻烦。
然后在方小福的指挥下,在大瓦坛子里一层葡萄一层冰糖地铺开、晃匀、略微压一压让其更密实,装满后用纱布一层层封坛,然后用红绸布扎紧坛口再盖上坛盖。
一共做了六大坛子就不做了,因为围观的小兄弟们都快淌出口水了,尤其几次想伸手帮忙的小家伙们,那两眼放光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方小福就将剩下的葡萄让他们拿去吃。
在大家的欢呼声里,方子湛和方子元却凑过来好奇地问,这葡萄酒啥时候能喝?
☆、1323。第1323章 假公济私也不能明着来
现在是九月初九,恰好是重阳节,不过农家人忙着秋收,到是没有特别去登山或者插茱萸,但菊花酒还是有喝点儿的。
可是葡萄大家都吃过,有的人家庭院里就有葡萄架,可是葡萄酒……也就方子元喝过。因此大家都知道葡萄酒不常见,而且很贵。
他们很好奇,小七儿像做果脯一样的做法,能做出葡萄酒来吗?
“少说也要一个月吧,和米酒差不多,都是一开始甜甜的,没什么酒劲儿,弟妹们都能喝,放得久了就只能有酒量的人喝了。”
方小福解释了一下,也就是说,十月下旬肯定就能喝了。
“不管是谷酒、米酿、高梁酒还是这类果酒,都是发酵的一个路子,万变不离其宗。”见大家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她继续说了起来。
“在很久以前,西域那边有个皇室的人因为储备果子不当,却意外发现了好像果浆酒的存在。”
“后来慢慢就越做越有经验,越做越好,也就有了葡萄酒。咱们这儿不常见,才会卖得贵,因为大家没有尝试过自己做,而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成本太高。”
方小福状似随意地解释了一下,到是不敢多说什么。现在的解释,完全可以说是哪本杂记里见过的,或者不记得在哪里听谁说过的。
不过大家早就习惯了她的聪明能干,到是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葡萄酒也不如他们想像中的神奇了。
然后就由葡萄酒而延伸到桔子酒、桃子酒上去,话题越扯越远。
方小福大笑,点头说应该是这样,不过味道如何她也不知道,但她知道糖水桃肉、桔子的味道是不错的。
此言一出,大家一起附和,顺便还咂了咂嘴,吃货本性暴露无遗。知道她已经做了几坛子糖水桔子,都欢呼起来,决定明儿先开一坛子尝尝味道。
方小福被他们的馋相给逗笑了,明明之前就做过了,又不是没吃过。
大家正一边吃葡萄一边大谈吃货心得时,老爷子父子和方子健就回来了。方子元和方子湛就同他们去堂屋谈族里的事情。
方小福便喊子维他们把库房清理一下,腾出地儿放瓦坛子。昨天才办过喜酒,库房里七七八八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好好收拾一下。
中饭是媛儿和小姐妹们完成的,方小福乐得陪小朋友玩耍,吃了饭牵着唐铭在外面溜了一圈儿,就回来安顿他们两个午睡。
唐默则在吃饭前就回大杂院去了,算是让方小福带小朋友,他得空儿去读书练武。
在别苑的时候也是方小福和四大丫环带得多,唐默每天要上学、回来也要做功课和练武,方小福并不想将他的光阴都消耗在带侄子的问题上。
当晚一家人都在二爷家吃饭,因为二爷家如今是双重身份,不好正式去走,又不能不走,最后二爷就说不如都过来吃饭吧。
到了第二天上午,方子健才背了一篓娘大早上就准备好的礼物,带着小媳妇媛儿慢悠悠地出了门,去上村头外婆家。
老方家的亲戚并不算多,老外婆家本应是李树镇的王家,可是两个舅爷爷当年的无情,让他们两家早就断了往来,因此不可能再去走这个亲戚。
之后就只有二爷家、杨家、石家坡姑婆家还有镇上二姑家了。石家坡因也是媛儿的娘家,因此在回门之前他们是不会去的。
在杨家吃了中饭,半下午就赶了马车去镇上,经过三叔在镇上的家直接去了林家铺子。
林方氏可是一直在等着他们,估摸着不是中午就是晚上了,等到他们来高兴得不得了,拉着媛儿的手去后院里。
早一天回家等表姐登门的月莲和月英连忙奉茶、摆上茶点,又抱着小弟教他说恭喜的话。方子健自是连忙给了红包。
为了不耽搁方子健和媛儿回家,林方氏提前张罗起晚饭,等吃完也才傍晚,晚霞满天。方子健陪林春翔喝茶说了会儿话,便告辞离开。
月莲和月英便搭着他们的马车一起回方山村。
不过方子健有意在镇上多绕了一圈儿,虽然没有下车,但还是让媛儿看了看热闹的街景,又买了几串冰糖葫芦给她们几个吃。
经过糕点铺子时,又去买了不少糕点,准备明天回门时的礼物。以往他们去石家坡给的礼物实在太多,如今正事儿上反而不知道要给什么了。
因此,除了给岳父买酒、给岳母送布、舅弟给笔墨纸砚、姨妹给绢花,还真是不知道要送啥了。
布料、酒、笔墨纸砚、绢花家里都有备着了,糕点到是要新买的,成亲时剩下的早就分着吃了,留着不新鲜。
直到暮色渐沉时,马车这才出了镇口,往方山村赶去。车厢里叽叽喳喳的声音不断,本是姨表姐妹的三个丫头相处起来自是融洽。
九月十一上午,方子健就带着礼物赶着马车陪媛儿回娘家了。其他人在家该干嘛的干嘛,除了到点儿提醒方小福可以吃桔子罐头了。
陆云逸去了趟县城,知道各路收购粮食的人马都差不多在往回赶,他也回来跟大哥汇报情况。陆云轩从东阳州直接回了方山村就没出去。
他有公务在身自是不便办私事,即使是假公济公也不能明着来,因此他连村子里都很少走动,只是提供机会让彩云在娘家多聚一聚。
方杨氏刚娶进一个儿媳妇,可是大闺女又要走,心里很是不舍,便有些闷闷不乐。
方小福便安慰她,等来年送她去东阳州小住,也就是几天的路程,只要商道打通,沿路有自家落脚的地儿就方便了。
方杨氏听了便有些期待起来,心情也就没那么失落了。还安慰自己说,就当是回山北镇了,当初彩云嫁到山北镇去,不一样要过了嘛。
这么一想,心里又好受一点了。
三月十二是方子健的生辰,一家人陪方子健度过了二十岁生辰,第二天大家就去方氏家族谈判。
陆云轩也准备带着彩云和麒儿离开,不过筹粮的人还没到,约定不进青阳县,直接回东阳州的时候传信儿过来他们就走。
☆、1324。第1324章 谈笑中杀气重重
为了体现陆云轩有认真对待此次筹粮差事,方志忠也给他准备了一万斤麦子和一万斤稻米、五千斤菜油。
如果陆云轩买粮价钱有些高,老方家这些粮食算进去就能拉低成本了。
如今方子健已成亲,方志忠也要继续去买地,而且决定就在东阳州数县买。
方小福对此计划自是赞同,既然陆云轩出任东阳州城守,他们当然要尽快打通东阳州的商道了。
这是原本的计划,只是因为方子元的定亲和方子健的成亲而耽搁了这些时日。如今要行动起来,方小福自然很重视。
为此,她把闲置在县城赏花的那五十个燕字军也派给了方志忠,帮着陆云轩护送这批粮食回去后,就跟着方志忠完成买地任务,过年前能够回来。
三兄弟年前不会再出去,因此他们的护卫和小厮也派去跟着方志忠,就为了确保此次东阳之行的顺利。
九月十三,方山村所有方姓人里满了十六的男子都在村长和方耆老的带领下去了族里,老方家上自老爷子、下至方子湛、子维都去了。
谈判了大半天都没结果,而且人家根本没有备饭,族长和族老自己轮流回家吃饭,愣是把方山村的人都晾在那儿,嫡系那些族人也只是看热闹,没人敢说什么。
没想到族里人能做得这么绝,村长的牛脾气也上来了,耐心等到族长回来后,便搁下一句话:“今日族里这般待我等,就莫怪我等回去上书给朝廷说明此事!”
“你敢威胁族里?”来过方山村的族老之一怒问,大有你敢承认就别想出这道门的意思。
“呵呵。”方子元突然一声冷笑,向前走出人群,摇着扇子道,“不是你们几个一直代表族里在威胁我等旁支吗?”
“虽说族长管一族事务,但这族长就如当官,并不能一手遮天,毕竟这天下的家族多了,却没有一个能大过朝廷、皇上!”
方子湛也走了出来,有如一个冷面书生,淡然说道:“既然族长挟一族之权,打压旁支不留活路,说不得,咱们旁支族人只有上京请愿了。”
“这天下方氏也不只青阳县一支,据祖谱记载,青阳县方氏也是从别的州迁过来的,既然族长和族老不同意咱们分支,那咱们就溯源好了。”
方子健也站到了兄弟身旁,笑得憨厚:“顺便,咱们这些方姓举人也联名上书御史台,问问这朝中的方姓官员纵容族里掌权人压迫族人,这事儿可怎么论罪!”
朝廷干涉不了家族内务,却管得了这些家族里出来的官员。而御史干嘛的?监督、纠察、弹劾官员和朝廷风气的。
“旁支没有获得与嫡系同等的待遇,却要交付同等甚至更多的费用,这种不平等,放眼东黎恐怕也只有青阳县方氏才有。”
“族老以扶持为由上门敲诈,逼令旁支上门议事,却连茶水都没一口,更不留饭,连基本待客礼数都没有,这就是出了那么多官员的方氏一族啊,传出去不知道丢了谁的颜面!”
“身为族里长辈,态度蛮横、措辞嚣张、开口就论威胁,真是德高望重啊,也不知道是谁选出来的。”
“就是,若要咱们不分支,那就让咱们有参与族里事务的权利,没理由咱们白出钱,却当成外人对待。”
“没错!长者不慈!族长不公!族老无德!咱们不服这代族长和族老,咱们要求重选!”
“重选!”
“重选!”
“……”在几个举人的躁动下,憋了大半天闲气的方山村人都一起大吼起来,这阵势一下就把族里那些看热闹的嫡系给吓着了。
重选?
他们还真是没想过,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了现在这样的模式,想要脱离,除了认真读书没有第二条路。
“不管你们是否接受重选,又是否愿意让咱们另立分支,现在我方志尚代表方山村旁支族人告诉你们这些嫡系!”
村长大伯这时大手一挥,高吼声这才停了下来,他上前霸气地开口宣告。
“咱们都是看天吃饭的庄稼人,供个读书人出来不容易,不会拿钱养着瞧不起咱们也没打算善待咱们的人!”
“以后祭祖咱们不会回来,从今儿起,咱们就在自己村里开祠堂。如果贵族想用那些在外的大人来打压咱们的举人,尽管放马过来!”
“呵呵呵……就怕他们不敢!”
“咱们以礼相待,他们到越发蹬鼻子上脸了,当咱们长工啊!”
“回头咱们把方氏一族如今在做管的人拟个名册,直接交给天一先生,看谁不想要官帽了就尽管来压迫族人好了!”
“好主意,咱们回头就写名册,直接送到天一书局去!顺便再去县学找老院长,把所有方姓读书人也拟个名册,谁心术不正也记上一笔!”
“再请附近几个家族的族长和族老也联名写个意见状,说说他们对方氏一族的情况和对掌权人的看法!”
“写这个干啥?他们又不是方姓人,写这个有用嘛?”
“当然有用啊,可以作为旁证,如果方氏族里打什么歪算盘,咱们就联名上书请天一先生上朝告御状,为咱们青阳县被压迫的方姓士子伸冤,那些就是证据啊!”
举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愧是读了许多书与仕途一试之隔的读书人,这说起话来都是谈笑中杀气重重。
方氏族长已过六旬,原本确实没重视这些旁支的想法,想着只要他不同意这些人分立,这些人就必须乖乖交钱平事儿。
因此,他一直是轻看这些人的,却没想到今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年轻人到族里来,而且个个都不客气,与以往那些大人过来的态度完全不同。
一时间被气得直颤,却争辩不过这些人,六大族老也气得直抖胡子。
最后,族长被气得一口气没喘上来就要昏倒,吓得六大族老慌了神,急忙扶住又掐又喊快请郎中。然后,有个族老回头大吼!
“你们滚!你们都滚!方氏一族跟你们方山村势不两立!”
☆、1325。第1325章 状告方山村举子
见此情景,方山村这边的人自然不能走,万一他们走了,这些人借机又生啥幺蛾子,不是防不胜防嘛?
见他们不走,那族老更怒了,喝斥道:“都反了天了!来人啊,请祖宗家法出来!”
这是要用族里私刑了。
村长上前一步大声道:“族老你也不必劳师动众,我等旁支也没触犯你嫡系的家法规矩,你若用刑,就要多一条滥用私刑祸及无辜的罪名了。”
这就好比用家法打亲戚的孩子一样,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家法只能对你自己家的孩子才有震慑力,对邻居、亲戚、朋友是没有的。
那族老被气得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最后气怒交加却又无奈道:“惹不起你们这些耍横的,让你们走还不行?你们到底想怎样?”
“族长要昏,是目的没达到,可与咱们无关,不要到时候搞出个卧床不起、病重垂危,再来诬蔑咱们旁支没有礼数。今儿咱们来,可是应你们的吩咐来的,不是自己要来的!”
“就是,咱们是来说理儿的,你们敲诈不成,威胁无用,才自己气成这样子的,咱们丑话说前头,若是你们郎中手艺不行,咱们可以请平安医馆的郎中来!”
“但是想借机安咱们生事的罪名,恕咱们一个不认!”
“咱们现在不能走,得看着族长醒过来才行,不然回头还不得由他们说啊!”
“……”
举人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连个空隙都不给族老们这边留,说得几个族老黑脸胀红,喘着粗气也只能自己慢慢平息下来。
万一他们都给气病了,这些举人只怕还要反怪他们气量小,故意装病找事儿呢!
还好没多久,在族里郎中到来之前,族长便自己悠悠醒了过来,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骂着:“混帐!混帐!岂有此理!”
听他虽然声音无力,吐字到是清楚,过了一会儿族里郎中便赶到了,一翻把脉、翻开眼皮子检查之后,说是怒急攻心,要静心休息,不宜动怒。
最后连方子都没写就退下了。
几个族老便簇拥着族长离开了祠堂,先前喊“滚”的族老手指着方山村一行人,语气恨恨地骂道:“现在可以滚了么!”
“出言无状,白活了一把年纪!”方子元刚好被族老指到,立刻不高兴地呛了一句。
“你!”族老没想到这时候了居然还有人打嘴仗,气得就要一巴掌扇过来。
“张口就骂、动手就打的粗俗无礼之人,居然是个族老,方氏一族真是没落了,败坏了!”方子健摇了摇头,却往前站了一步挡住了方子元。
“你就是前些日子成亲的那个小子?方文川的孙子?”族老看见方子健,不由愣了愣。
“不错,在下成亲之日,族里来人要一万两!可真是个不错的上门礼呀!”方子健冷笑了一声,语气讽刺。
“结果族里上下就是这么对待要出一万两银子的人,你们不会以为是咱上辈子欠了你们吧?”方子元在大哥身后又接了一句。
“大哥、二哥,这事儿多说无益,咱们如实上书朝廷讨个说法便是,免得有人暗中动手脚,状告方山村举子,咱们还得花费精力打官司。”
方子湛也不甘示意地说了一句。其他举子们立刻又附和起来,可把族老给气坏了,最后一甩袖子自己走了。
“咱们走吧,回家吃饭去!”村长见对家都走光了,便大声吆喝了起来。于是大家应了一声都往外走。
谁知,刚走出祠堂范围,就有一些人从旁边巷子走了出来,有妇人也有书生,手里提着挎篮、抬头竹筐。
“方山村诸位,真是对不住你们了。”为首的几个后生放下竹筐连连作揖,一脸歉意地说道,“多的话真是无颜说,这儿是咱们几家赶做的馒头,你们随便吃些止止饿吧。”
“是啊,这里有些粗茶,你们先解解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尴尬地笑着,手中提着一只茶壶,弯腰从竹筐里拿出一只粗瓷茶碗。
“这是三房里春婶儿吧?”
“好像是春婶儿,您老康健啊!”
“……”
这时,老爷子和文辉爷他们几个文字辈的老头们认出了那老大娘,不由感慨地上前打招呼。
老大娘见他们还认得自己,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答应着,也问:“五房里的弟妹可好啊?”
五房里的弟妹,就是方山村的五祖奶奶。
大家连忙说好,也康健着,又邀请老大娘得空儿去方山村走走。一时间大家就话起了家常,然后把年轻人叫过来行礼,叫老大娘“三祖奶奶”。
“三奶奶,您和大家送了茶水馒头,回头族里责怪可咋好,还是赶紧回去吧,别让人瞧见了。”村长一脸担忧地道。
“你是文德家的大小子志尚吧?不用担心,他们再横也不能把我老太婆怎么着!”老大娘瞧了瞧村长,笑呵呵地说道。
“您老有辈儿,这些个小的可难了啊。”村长仍是担忧,看着大家很多人都喝了水在拿馒头,便道,“你们也快些,拿了就走。”
“不着急、不着急!”老大娘连忙摇摇手,将手中的茶壶递给一旁的小闺女,“我听说族长怒急攻心,怕要躺好几天了,顾不上咱们这边。”
听一个老太太这么说,感觉很微妙,大家都差点笑出来,连忙低头咬馒头。这边的举人和先前的那几个后生却说到一块儿去了。
原来这几个后生跟他们都是县学同窗,本来就认识的。
只是这几个后生是嫡系里的,同一辈份他们却不是“子”字辈,而是“四”字辈,先前说无颜多说的叫方四清,跟他一块儿的年纪略小,分别是方四海、方四泉、方四成。
此时正是秋收最忙时,下个月又要给新入学生员让位子,他们就都离开县学了,打算冬天再回去交课业,摸底考核一下。
方家这边不需要后生们忙农活儿,因此他们明天还会回县学去,再读一个月就回家。
只是此时说起来的话题却不是读书,而是族里这次的行为,说得那几个后生很是尴尬,觉得无颜以对。
☆、1326。第1326章 强取豪夺
“真没想到,他们将咱们的免税地充公也罢了,竟还把主意打到你们头上去了,真是贪得无厌!”方四海听了方山村的事情不由气愤地“呸”了一声。
“你小点声,当心过年就把你家分出去了。”一旁方四泉连忙低声提醒。
“哼,我爷还没死呢,就敢打这样的主意,我也要上书告他们去!”方四海仍是气愤难平。
“好了,总是要离开的,还是别得罪他们的好。”方四清也蹙眉低喝了一句。方四海这才愤愤地闭了嘴。
他们虽是嫡系,却也是快被分出去的后代们了,也就是快出五服的嫡系,跟大房里永远享受优待的那些嫡系自是不同。
这里的嫡系和旁支,与嫡庶是两码事儿。就算同是正室嫡脉,几代下来也会有分支。
一个祖宗开祠堂,底下有几个儿子就分有几房,这几房里的子孙代代传承下来,就只有长房继承着家业,其他几房所获不少,慢慢就变成旁支了。
方山村的方姓人,自然是在上几代就变成出了五服的旁支,早早搬到那河边建立了方山村,成为旁支聚居之地。
“免税地这事儿不能姑息,这根本就是强取豪夺。”方子元见状便说道,“不过此事你们不必出头,自有咱们这些旁支去做。”
“是啊,横竖咱们已撕破脸了,好不好都没有好日子,不必怕他们。”方子湛也接了一句。他们能理解这些同窗的心情,毕竟他们还在族里,不能明着对抗。
“我来也是想劝你们,不给钱、不给地就算了,这事儿应会不了了之,别真的闹得太大,到时就真是和整个方氏一族为敌,那些在外做官的族人也不会放过你们的。”
方四清一脸忧虑地说道:“就算那些为官的族人无意纵容,但这一闹,伤及家族颜面就是伤了他们颜面,他们想坐视不理也不成呢。”
“是啊,就算天一先生如今贵为御史中丞,又关心咱们青阳县士子,到底方姓官员多了,难道要连累他与这许多人为敌么。”
“我听说你们方山村也出了两个从五品京官了,一个在户部、一个在吏部,可到底是新入仕的,此时不宜树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是?”
方四泉和方四成也劝了起来。
方山村这边的举子们便迟疑起来,到不是退缩了,而是硬碰的后果,如何做到已方损失减小?
方子健、方子元和方子湛对视了一眼,没有再说强硬的话,心里却自有盘算。子维安静地吃着馒头,完全没有参与。
没多久村长那边就在喊了,于是大家便向仗义送茶水和馒头的族里人道了谢,便回方山村去了。
天色未晚,方小福正在院门外教小兄弟们玩藤球,不过不是踢球,而是练习太极奥义。就连唐思、唐铭也拿着藤球在手中转个不停。
等大家转熟之后,方小福就挨个和他们练习推手,教他们近身打架的发力诀窍。这时,就看见方子湛他们快步走来,顿时雀跃地迎了上去。
“怎么样?搞定了吗?”方小福直接两手抱住方子湛的手臂,笑嘻嘻地望着他。
“早着呢。”方子湛摇了摇头,苦笑。
“……”方小福顿时哑口,想说还有银子搞不定的事儿?
“原本不只咱们村举人的地要被夺,族里那些举人的地也早就被充公了。”方子健开口,有些感慨。
“……”方小福大感惊讶。
“咱们今儿一文钱没发,差点让那几个老头口吐白沫一脚爬进棺材里去。”方子元小声笑道。
“……”方小福再次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子维一句话也没说,就跑到子雅那边对练推手去了。
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才知道今儿在族里发生的事情,都很气愤,尤其老太太气得直骂:“都是些狼心狗肺的恶东西!”
其他人也很赞同地直点头。但也知道,既然今日都有表态,但事情其实是没有结束的,或许这件事情会不了了之,但很快就到新年祭祖了,那时,就是第二回合交锋!
因此,接下来大家讨论的话题就围绕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上。
方小福没有吭声,这种事情她一个小媳妇不好参与什么,只是不时叮嘱唐铭好好吃饭,给麒儿弟弟带个好榜样。
饭后,老爷子父子要去村里公祠那边继续开会,商议如果脱离族里成功,之后要怎么办,如何应对族里的报复等等。
这之间可能还要涉及到选族长、族老。但方山村也有外姓人,向来都是村长主事,因此族长和族老的存在要如何定位,也是需要商讨的。
但大刘村能成为他们参与的例子,让人不至于太盲目。
大刘村只有族长,没有族老,有村长却有耆老,耆老并未限定于刘姓人,因此,大刘村虽有庞大的刘氏家族,但真正管事的还是村长。
只有祭祖和涉及到处理刘姓族人时,才会有族长的活儿。他们打算效仿大刘村。
方小福把兄弟几个拉到一边嘀咕了几句,让他们听了既是吃惊又觉得可行,于是笑着也追上自家的爹和爷走了。
方小福带唐思、唐铭去散步,彩云也把麒儿交给她带着,自己去帮大嫂收拾碗筷、去厨房帮着洗碗。
陆云轩也被老爷子叫去开会了,虽说是方家女婿,却是个状元还是个四品城守,应对方氏一族的策略,他肯定能当得几个少年人。
只是当方子湛他们将方小福的想法说出来后,大家都觉得很有特色,而且间接应对了族里不同意他们另立分支的问题。
方小福的建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成立方山村方氏公会。
公会的意义就是不设族长,只设十二个族老做为实际管事人,若村长为方姓人,便为族老之一,若村长不为方姓人,则另外补充一个族老。
在满足十二个族老的前提下,对族务进行管理,遇事商讨决议,若意见不一致可在百个族人以上见证下进行投票决议。
☆、1327。第1327章 他们的族老比族里多
若还是不能达成共识时,满十六岁以上所有族中男子皆有投票权或话语权。但最后决策依然掌握在十二个族老手中,全体族人的投票权和话语权只作意见参考。
在这样的规定下,就等于分散了权力,同时又尊重了各方意见,属于大家共同管理这个家族事务了。
这样也杜绝了一人当家、旁人没有说话权,被欺压了敢怒而不敢言的情况。
虽说这是一个君主当权的时代,但君主也要每天上朝听取朝臣奏报、提议、建议甚至争议,最后作为参考才下决断。
因此,方小福的提议正好参考了古代实际情况与现代科学票选制度,大家都是读过书的,自然明白这种方法的好处。
而且不设族长,在一定程度上也算给方氏一族留了余地,不算硬碰了。如果那些人识趣,就会不了了之,避免继续正面冲突。
至于其它的问题,就暂且搁置,留给后代们去解决吧,长命百岁的人并不多,谁又能管着生生世世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