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光是绣品就装了四大箱,装金银锞子的各种盒子也装了六大箱,大人们则是每家给了一百两的银票,都是给梦蕾作压箱钱的。
    梦蕾坐在屋里感动得几次要哭,姐妹们连忙劝住她,要哭也要等临出门时再哭不是?
    当然,按方小福的意思,最好是欢喜出嫁,欢喜回门,那才是真的大吉大利呢,至少证明这桩婚事是新娘子乐意而父母安心的呀。
    梦蕾的两个嫂子田明月和齐雯都挺着大肚子在给她梳妆,告诉她一些到夫家后要注意的事情,又说些夫妻间的笑话缓解梦蕾的紧张心情。
    不过一旁围着的姐妹们也听到了,不是咯咯地笑,就是哈哈地笑,再不就叽叽喳喳地问些好奇的问题,结果又惹来大家的笑,屋子里热闹得就像百鸟园似的。
    小兄弟们都换上了新衣服、新鞋子,闻声而来,挤在梦蕾的屋门口好奇地朝屋里打量,然后看着已换上新娘装的人,不由眼睛大亮,纷纷说“大姐好漂亮!”
    梦芙在一旁见了也不由心生羡慕。她比梦蕾晚几个月出生,如今梦蕾风光出嫁,而她的事儿还没跟家里人提过,不知是否也有这份风光?
    屋外,兄弟们依然在忙碌着,有人看守嫁妆,有人去村口张望,有人安排车马,都谁去县城是骑马还是坐马车也要安排好,不要到发嫁时再乱糟糟的。
    而长辈们都在屋里坐着喝茶聊天,感叹孩子们大了,能帮事儿了,他们老一辈到是省心不少啊。
    只是梦蕾嫁了,年后就要跟着夫婿去京城,又有些舍不得,说着说着又眼眶湿润起来。
    文浩天这边的迎亲队伍快到镇上时天色才亮起来,随行的乐师才敲打吹拉弹忙碌起来,乐师是聆听楼的,不过没用合唱团。
    这万一别人也跟风学他的,以后迎亲都用合唱团,这天下哪来这么多合唱团?
    镇上早起的百姓看见大红的队伍热热闹闹地过来,顿时激动得好像金榜题名似的,满街满了过去,就差没有敲锣喊了。
    于是等迎亲队伍穿过镇口往石家坡去时,镇上看热闹的百姓就自动自发跟在了后面,有人手里拿着肉包、馒头,有人手里还端着一碗面。
    迎亲队伍主要是车马,没有抬花轿,没有步行的人。这么远的距离要光靠两脚走的,得走到天黑去。
    不过马车都扎了红绸很是引人注目,骑在马上的护卫、小厮们也穿了绛红的袍子,乐师们也是如此,包括乐器都扎了细红绸,随风飘舞,远远看着就很喜庆。
    当然最喜庆的还是文浩天,他身上穿的大红喜袍是前天女家安床时送过来的,由梦蕾亲手缝制并且袍摆绣了金线祥云,袖口和前襟、领边都绣了金线竹叶、细竹枝。
    黑筒靴也压了金线祥云,意寓吉祥。头戴玉冠,气质温雅高贵,只是身披红绸大花又增添了春风得意的气息。
    这一身新郎装扮还真是看得路人纷纷点赞,大声道着恭喜。天一先生大婚之日,所有人都以能够见证这场热闹为荣。
    队伍到村口时放慢了脚步,而村口等着的人也立刻飞奔回去告知消息。
    这时小林也指挥放鞭炮的小厮挑起了竹竿,一共十二人,两两并骑,前面的鞭炮放完,后面的便向前,如此接力,从村口一直放到石家院门外。
    而看热闹的石家坡人早就从各处涌来,将这一路的屋檐、小巷都挤得水泄不通了。然后在迎亲队伍经过后便跟在了后面。
    如下聘当天的热闹,这队伍又被越跟越长了。
    八岁的石奕安和石奕昀在院门外放了两挂鞭炮,与远远过来的迎亲队伍算是打了招呼,立刻跑进院子关上了门。
    文浩天莞尔一笑,便示意小千上前。小千今天背了一只红色大布袋,布袋上绣着大红喜字,里面装的全都是红包,满满一袋子的红包。
    “门后的人赶紧排好队,一人一个不要抢,拿了红包就让道啊!”小千发一声喊,便拿了一叠红包逐个从门后递进去。
    按规矩是要付够开门红包才能被放进门,但也有人家会在给红包的过程里拿乔、计较,甚至发到半路突然使诈冲开大门闯进去。
    但文浩天是谁?天一先生可不差钱,他要的就是风光体面,给石家的,也是给他自己的,让所有人提起来就眼红羡慕、津津乐道。
    这才不枉他终于成亲了啊。
    如果这天下仰慕追捧天一先生的人,知道真实的天一先生心里还有这种小恶魔念头,只怕会大呼“苍天啊!劈道雷吧!”
    当然,此时什么也没发生,小千老老实实地给着红包,一个接一个地递进门缝里去。

  ☆、1023。第1023章 喜嫁

结果这一递竟然用了一柱香的功夫,这院门还没打开,让他都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师嫂家的兄弟姐妹也太多了吧?
    他记得上回来还没有这么多的呀……
    等鼓鼓一袋红包去掉大半,院门终于开了。看着一院子满满的人,他顿时傻眼了,竟忘了要冲进去抢道……
    难怪他和小林昨夜包了两百个红包,今天就用掉了一百好几十个,原来有这么多摸鱼的,有的人手里还拿着两个。
    比如方小福,比如姐妹们,比如小兄弟,比如小侄子石世言……
    “大姑父!新婚大喜!恭喜恭喜!”石世言得了两个红包一手拿着一个眉开眼笑,大声说着大人教他的吉祥话儿。“”
    “恭喜姐夫!新年娶媳妇!明年当状元!”石家小兄弟们已经藏起了红包,朝着走进门来的文浩天齐齐作揖,大声道贺。
    然后方家这边的小兄弟、后生们、姐妹们,全都道了贺。果然银子好使,出手大方得到的吉祥话儿都多些。
    方小福更是拉着方子湛立刻跳槽到文浩天的迎亲阵营里去了,说从现在开始,她就是男家小姑子了,来迎亲的。
    没想到她赚完红包就转了阵营,两边人马全都朝她投来鄙视的一眼。不过后生们鄙视完也默默将自己归入了迎亲的队伍。
    这一变化顿时让石家人有些傻眼,而更让人傻眼的是,石奕和、石奕祥也转了队伍,让大家差点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若不是二表婶在厨房出来喊姐妹们去帮忙端百合荷包蛋汤,只怕院子里还要先来一场立场大辩论了。
    这时代不管什么样的人家,只要不是穷得揭不开锅的,都会用百合荷包蛋汤招待迎亲的队伍,尤其新郎的碗里荷包蛋更多,绝对是可以特殊化的。
    而这个寓意也是直接、明确,也是岳家对女儿、女婿未来的生活寄于美好的期望,希望小夫妻从此甜甜美美、百年好合。
    当然,石家知道文浩天他们来这么早肯定半夜摸黑出门了,因此不但准备了百合荷包蛋汤,还托老方家赶早开炉做了新鲜蛋糕送来。
    这么一吃,大家也就不用饿肚子迎亲了。
    此次同来的还有文家的五福婆婆,也是上回下聘同来的文九奶奶,虽然不像刘泽飞成亲时二祖爷爷的老妻那样是祖辈儿的,但在文家也算高辈儿了。
    而且这次文浩天的成亲事宜就是她和胖婶儿在张罗,写宾客贴子则是文九爷和县太爷、葛长兴、吴先生、小林负责。
    没办法,谁让天一先生交际面太广呢,远的赶不及,近的总要请吧?而各路朋友都要筛选一遍,剩下的就只能通过这个月上市的书临时寄语、公告喜讯了。
    也因此,不管贴子最终下了多少,青阳县的人家肯定是要去看热闹的,而有天一书局的地方,买到他新书的人,都会知道他成亲的消息。
    也包括京城和朝堂上的人!
    石家院子里,文浩天吃饱喝足看看时辰差不多,便催起岳家人,快快把他娘子送出来。他这么着急迎娶的态度,顿时逗笑了一院子的人。
    也因此,大家对那个高高在上如神祗的人有了大开眼界的新认识。觉得他也是个和蔼风趣的邻家哥哥,是个要成亲的年轻人。
    后生们都改变了阵营,因此也跟着催了起来。这也是传统习俗里的催嫁。
    于是又过了一会儿,石奕瑞便背着身穿大红嫁妆半罩大红喜帕的梦蕾出来了。
    看见新娘子出门,大家都起哄喊了起来。
    “新娘子出来喽!”
    “新娘子急着出娘家、进夫家喽!”
    “……”
    喜帕下梦蕾俏脸通红,只是抿唇不敢吱声儿。
    看见将娶的女子终于出了门,今天拜了堂就是他的人,文浩天心里也是一阵激荡,他终于完成一件人生大事了,以后再也没人能拿他未娶妻的事儿作文章了。
    小林赶紧跑在前面,在马车旁放好踩凳。
    石奕吉也在一旁等着,看着二弟将妹子稳稳地背上了马车,送进了车厢,也来到车厢门口,将两只红包塞在梦蕾手中。
    又叮嘱她不必担心,到了夫家以后就好好听夫君的话便是。若不知道怎么当个媳妇,就想想自家的两个嫂子。
    梦蕾一一应了,只是盖头下仍是红了眼眶。
    刚才在屋里,娘和大伯娘、几个婶娘来送别,那时她便想哭,但娘说要她喜嫁,以后去了夫家也能和和顺顺、甜甜美美,所以不能哭。
    其实她今儿出嫁这么热闹,这么风光,还有这么多兄弟姐妹陪着同行,夫君又是之前认识并且有了感情基础的,并不是完全的陌生人。
    因此她这出嫁确实谈不上伤心、惶恐,去京城之前要回家也容易。就是在县城里,爹娘也隔着不远,这么想着,确实少了几分担心和不安。
    只是大哥这么一说,又让她心里生出“这就嫁出门了,再回家时已为人妇”的惆怅感来,心里便酸酸的。
    兄弟俩退出车厢,不一会儿钻进来四个小兄弟,顺手拉上车门,露出车门上大红的喜字。
    本来迎亲多用花轿,但路途遥远的话也会考虑马车。
    而新娘子若家中兄弟多,则会安排压轿童子,若是没有,也会在族中寻找,若是家族不盛,或不是本地人等原因,则可能免掉这一细节。
    因此多是长姐出嫁有这优势,若轮到小妹出嫁,就难凑齐双数的压轿童子了。当初苏锦出嫁,也只有房下一个堂弟和一个表弟。
    石家人丁旺,老三房加起来,梦蕾的弟弟、堂弟就有五个,刚出生满月的那个还没算进去。
    因此就安排了八岁的石奕安、石奕昀和六岁的石奕顺、石奕盛。能一下出动四个,也是石家的体面了。
    压轿童子也叫压箱童子,现代也叫抱帐童子,其实就是送亲人员。
    五岁的石奕凯没有任务不能同去,急得他抱着梦蕾的压箱银子就不撒手了,说他也能干活儿,顿时让大人们哭笑不得。
    而不用上学的子旭也立刻东瞅瞅、西望望,想要找个东西抱着。最后他们俩都被准许和姐姐们坐马车走。

  ☆、1024。第1024章 开路糖

其他要上学的小兄弟们就可怜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热闹的队伍,他们下午都是要去上学的,能看到的热闹就只到这里了。
    这里的婚俗,女方家除非有任务在身的人,否则是不会同去男方家的,更没有大客、上宾之说。
    闺女出了门,女方家继续摆出嫁酒,办完此事就恢复平常生活,直到回门家宴。
    新娘子上马车后,其他人也便开始各自就位。文浩天的迎亲队伍就准备了六辆有厢大马车和两辆坐乐师团队的平板马车。
    来时六辆马车有一辆放着鞭炮、四辆放着糖果,一辆坐着文九奶奶。现在要走,糖果都分配给最热心性子也最欢脱的大刘村后生们背着。
    起嫁时要给来看热闹送嫁的村邻们发,往镇上去沿路见人就发。去县城的路上有人过来就发,没有就算。进县城先给城卫们发,然后当然是一路发、发、发……
    不过眼睛要溜一点儿,别发重复了。这么多糖若是连县城都发不到,可丢脸大了。
    听着小林的交代、叮嘱,接了任务的后生们都齐声应了,便欢喜地把糖袋子背起来。和小千身上的布袋一样,也是绣着喜字的大布袋。
    而这些人自然都要骑马了。
    如今他们家都不穷,又为着上县学回家方便,不用老去蹭着方家的车马,因此大家都结伴买了一匹马,这次来石家坡都骑马来的。
    这下可不得了,这马从隔壁两边院子一牵出来,就是好几十匹,光看着就够吓唬人了。这阵仗就是石家坡老村长也没见过呀。
    此时石村长和几个耆老也和石家长辈们一起站在院门外看着这场面,心里既震憾,也感慨。
    难怪都说石大年家跟着舅家做生意发达了,这都找到天一先生作女婿了,还能不发达么?
    终于队伍都准备就绪了,石奕吉和石奕瑞又检查了嫁妆车辆,这才喊可以发嫁了。于是石家的鞭炮再次响了起来,这次是石奕昭负责的。
    之后,文浩天的鞭炮队伍也接着放,前面开路的几个后生负责发糖,将马交给其他人牵着。因为发糖,看热闹的人群便更加热闹了。
    但依照规矩,得了糖的人是要说吉祥话儿然后要让道的,不能还挤在原地堵着人家的路。因此这既是发喜糖,也是开路糖。
    鞭炮声和一阵阵道喜声里,文浩天和石家众人作了个大揖后也上了马,端坐马上笑容满面地朝两边人群拱手致谢。
    后生们分出一半在前面开道,一半和方家兄弟们一起吊在最后跟着。
    开道之后就是乐师的马车,后面才是整个队伍的中心,第一辆马车是新娘和压轿童子坐的,文浩天骑马跟在旁边。
    第二辆是文九奶奶和梦蕾的嫂子齐雯坐的,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孕妇,因此这辆马车的凳子全放下了,两边叠着被子,堆着抱枕,大家各坐各的都不用挤着。
    后面三辆和方小福的马车坐了石、方、林三家十八个姐妹和两个小弟。出嫁带十八个姐妹负责新房里一应事务的新娘子,恐怕也只有梦蕾一个了。
    就是大户人家安排陪嫁丫环,也没有这么多的。不知道公主出嫁有没有这阵仗?
    方小福系上斗篷、绑上护膝、戴上围巾和袖套,再用纱巾遮了大半的脸,然后让方子湛带着骑马。
    好久没骑过了,就是京城来回有大把的机会接触马匹,也因为她一直在忙而没有闲心和马沟通感情。
    如今大雪未融,但天气晴朗,今儿风也不算大,只要不是策骑狂奔,应该不算冷,这雪中看风景的机会,她还是想要一试的。
    六辆有厢马车之后,便是十二辆嫁妆了,马车都是镇上王管事安排的,车夫不必另外安排。再之后就是还装着不少鞭炮的一辆,和方小福留空凑对儿的一辆。
    马车都过去,就是剩下的骑马书生们了。文浩天带来的护卫和小厮们则护在了嫁妆两侧。小千和小林在最前方开道。
    这么多车马终于在所有人艳羡的道贺声和议论声里出了石家坡,鞭炮声又响了好远才停下。后面虽然没有再放,但鼓乐未停,老远就能听见。
    方小福坐在马上不禁吐槽,在这没有丰富音乐的时代,能有鼓乐助兴真是不错了。
    不过大姑早有预见,怕热闹的声音惊着孩子,因此今儿一早就带着满了月的奕锋往方山村去了。
    就算方家人都在石家坡,方家彩云还没出月子,家里肯定还有人的。
    今天陆云轩也出来了要同去县城,因此方杨氏留在家里看家、照顾闺女和外生,大姑过去自然有人招待的。
    队伍果然是在沿路发糖,因为这份热闹和隆重远远就吸引了人围观,因此人群一直延伸到了镇上。道路几乎又被堵得前进不了了。
    发了好一会儿糖,道路才清理出来,文浩天作小揖道谢,两手高抬手臂都酸了,队伍才能继续前进。
    而一路跟随的人群也在这里得了糖就不再跟了。
    虽然他们也很想继续跟下去,但也知道现在去县城肯定比镇上更热闹,不如先回家收拾一翻,带上礼物再去。
    反正拜了堂、进了洞房,新娘子就可以和客人打招呼了。
    马车来到县城南门时还不到中午,但也比方小福他们以前到县城时晚了近半个小时。
    因此,有了一整个上午的酝酿,此时等待迎亲队伍归来的人群已经从城内排到了城外。
    但这次却没有上回他们从京城回来时的混乱和拥挤窘境,虽然同样很挤,但至少马车道是留出来了的。
    方小福远远望见不由惊讶,但在看到执刀的捕快、拿棍的衙差们还有不少城卫都在维持秩序时,顿时明白了。
    这是县令大人怕道没了耽搁天一先生拜堂吉时啊。可是县令大人一身官袍气势威武地站在城门口又是咋回事儿?
    一个举人成亲,居然要劳动一县之令出迎,这阵仗未免有些过了。
    而县令在看到队伍过来时,不是露面欣喜急步前迎,反而是转身吆喝起来。

  ☆、1025。第1025章 急着成亲

“各位乡亲父老,热闹归热闹,绝对不能往前挤,不能堵了天一先生拜堂成亲的道儿!若是有谁不听令,别怪本县让你笑脸变哭脸!”
    “是,张大人!”
    “放心吧,张大人,咱们百姓可都是青阳县的,哪会给天一先生添麻烦呀。”
    “……”
    人群里并不因县令大人的威胁而生气、惶恐,反而笑着表态。
    在别的县城如何他们是不知道,但在青阳县,张大人公正无私、明察秋毫,公堂之下为人还谦和,又与天一先生交好,一直很受大家爱戴。
    尤其上回风波,这位大人可是明着袒护天一先生的,因此大家对他也非常有好感,不会惧怕他,但也不会轻视他。
    就如刚才有人说的,大家都是青阳县的。他们已经将外来的张子昌当成了青阳县本地人般。这也是他们莫大的认同。
    队伍近前,二十个发糖的后生分成两边沿路发过去,一时间道喜的声音差点没将城门轰塌。城卫们忙着维护秩序,根本不方便接糖。
    小林见了顿时犯愁,回头看了文浩天一眼,文浩天便喊道:“喜糖管够,但这么发下去我何时能回府拜堂呢?”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一大片轰笑声,震得方小福耳朵都嗡嗡地。
    “不如让新郎和新娘子先行,发糖的小子们在后面慢慢来,各位乡亲父老,你们看这样可行?”文浩天一脸为难地笑道。
    “哈哈哈哈……”
    “之前听说天一先生急着成亲,今儿一见才知是真啊。”
    “那咱们就先让队伍过去吧,咱们得了喜糖再去天一先生府上看新娘子去!”
    “先发给我,我要先去等着,看天一先生拜堂。”
    “你到想得美,谁不愿意先去等着呀?”
    “……”
    在一阵议论声里,文浩天的队伍还是能够前进了,他又和县令大人拱手打了招呼,这才进了城。
    但他在城外说的话哪那么快传到前面去?最后所有背糖的后生们手都快伸断了,队伍终于来到了文府。
    之前是文浩天的别苑,如今他娶亲成了家,这里就正式作为他在青阳县的府第了。
    上前牵拜的一个是文九爷的孙媳妇,一个是文氏族长的孙媳妇,都是文浩天家族里的嫂子。由此可见,文浩天成亲,不仅仅是青阳县的大事,也是文氏一族的大事。
    百姓们还不知内情,但是县令张子昌、文九爷和文氏族长、族老们却是知道了,文浩天与石氏农家女的亲事,是得了皇上圣旨赐婚的。
    而且圣旨言明亲事不必向文承旭报备,不必向其磕头、敬茶。
    若有人扰乱婚礼,县令张子昌可即时押人入大牢,定判二十大板,情节严重者,酌情关押或流放,不必上报。
    傻子都看出来了,这是皇上在为文浩天撑腰,也给足了文浩天恩宠。
    也因此今天张子昌才会出动这么大的架势维持秩序。否则就算他与文浩天有交情,那也是私下的呀,哪敢如此明目张胆?
    张子昌想到他还有司仪的任务,便连忙也往文府赶去。
    文府里花团锦簇、喜气洋洋,上午就过来的宾客主要是文氏一族的远近亲眷、文浩天的外族舅家、姨家。
    负责招待的还是文九爷家的人,以及胖婶儿一家,还有陆掌柜夫妇。李大叔和李小天父子也早从庄子上回来了,这时候也忙着迎客。
    葛长兴则负责招呼江湖朋友。大家根据朋友圈不同而各据一方交谈着,也有不同圈子却相识的互相打着招呼,气氛都很热闹。
    方小福这才知道向来独来独往的哥哥,原来也是有这么多亲戚的。朋友就更是多得数不清了。
    大红喜堂上,梦蕾在牵拜嫂子的搀扶下与文浩天拜了天地,又朝向堂上拜了文氏族长夫妇、几个族老夫妇、文九爷夫妇、大舅陈庭学夫妇。
    人数不少,还都能代表一方亲戚立场,就算亲爹娘不在,旁人也无话可说了,只是有些人看着仍免不了一阵心疼。
    若天一先生的娘还在,爹也不那么偏心,他今儿成亲才是真的圆满吧。
    夫妻对拜之后,就是送入洞房。一如惯例,这时候牵拜的人就撒手不管了,文浩天只能自己扶着梦蕾回洞房去。
    在挤得水泄不通的围观人群里传来大家的起哄声,文浩天也不尴尬,只是笑容满面地看着梦蕾,忽然将她打横抱起。
    “哇!不愧是闯过江湖的,帅!”方小福见了忍不住冒出星星眼。
    大家听了也不由哈哈笑了起来。就在这时,人群外突然传来一声威武的高喊:“城守大人到!城守夫人到!城守公子到!”
    “……”呃,是哪个不长眼连脑子都不长的家伙在这儿扫兴?
    热闹的人群便朝外望去,还不等他们看清来人,就让前面的带刀府卫们推搡着往旁边赶,一时间惊呼声、怒骂声响起一片。
    “张大人!”文浩天还抱着新娘子没有从后厅门离开,看了外面厅口传来的动静,不由沉下脸色,回头看了张子昌一眼。
    “你先走,继续成亲仪式,这里我来顶着。”张子昌了然地点头,便对文浩天小声说道。
    他早就安排了衙差守门,还是让城守一行进来了,想来不是他的手下没有尽职,而是城守大人有备而来,来势汹汹啊。
    “也好。”文浩天看着厅门口已经和书生们冲突起来的府卫,不由蹙了蹙眉,这些书生不只跟他进城的那帮人,也有县学里来的,县学的师长们都在厅里坐着呢。
    “浩天你带媳妇回洞房,这里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看城守大人到底要如何?能如何!”文族长几人仍端坐堂上,这时候威严地开口。
    “有劳族长爷爷和各位长辈了。”文浩天点点头,怀中还抱着小新娘也不方便行大礼,便又朝方小福和兄弟们说道,“想看新娘子的赶紧跟我走!”
    这么一句话虽是和方小福他们说的,但听到的人可多了,立刻从冲突的愤怒上转移了注意力,看天一先生的新娘子,不就是他们这半个月来最为关注的吗?

  ☆、1026。第1026章 我不来,谁敢坐高堂!

一时间跟在文浩天后面穿堂而过直奔主院正房的人群便排出长龙来了,很快厅里便空了大半。留下来的都是长辈,以及江湖客们。
    洞房里,姐妹们都没去看拜堂,她们忙得很,这时候已经用红包从陆掌柜的儿子、胖婶家的李小溪和胖妞那儿拿到了足够的柴禾、清水、和厨房用具。
    小厨房里很快便使用起来。
    文浩天将梦蕾一直抱到铺了红枣、桂圆、莲子、核桃、红豆、花生等吉祥八宝的婚床坐下,文九奶奶也赶了过来,说了一些吉祥祝福的话便让文浩天挑起了喜帕盖头。
    梦蕾羞红的小脸缓缓抬起,便与文浩天喜气洋洋的俊脸正面相见。
    “嘿,我媳妇儿真漂亮!”文浩天见小姑娘羞得眼睛都不知道要望哪里好,便笑着调侃道。结果梦蕾还没反应过来,屋里屋外猛然响起的笑声差点将屋顶都给掀了。
    “真没想到,天哥哥居然会说这种话,太让我吃惊了!”李小溪站在婚床侧角,手臂搭着石奕安的肩膀,也是笑个不停。
    而梦蕾反应过来,顿时小脸通红,低着头想捂脸了。
    “大家让让啊,新人的饺子来了!”这时齐雯在媛儿、琪儿的搀扶开道下,端着一碗饺子来了。
    于是,在吃饺子的过程里自然是爆笑声不断的。能看到大名鼎鼎的天一先生如此窘迫有趣的一面,大家日后可不是多了许多话题么?
    因为文浩天本身的人望和在青阳县的根基,今天的客人范围十分的广,大到大户人家的老爷、夫人,小到街边小贩、卖菜大婶。
    老到白发苍苍,幼到毛头小子。而数量最多最有兴趣也最有实力挤到这边的,当然都是书生们了。
    正因为他们人多,又是大批涌进来的,其他人就只能在人后听听热闹了。即使如此,正院里依然热闹喜庆。
    与正院里气氛完全相反的,是前面正厅上剑拔弩张的气氛。
    因为进门受到阻挠,文承旭的心情极为阴沉,文浩南本来就是有意闹场的,自然又添油加醋说了不少大哥的坏话。
    至于现任文夫人文马氏,则完全摆出高贵婆婆的架子,说她是来受新人叩拜的。
    因此在知道新人已去洞房里掀盖头后,便幽怨地看向文承旭:“老爷,天儿成亲这么大的事儿,咱们不请自来,既不是高堂,也不是宾客,可怎生是好?”
    这话全无埋怨之意,但自身委屈却是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而且还提醒了文承旭处于怎样尴尬的境地。
    他们还真是从市井听说儿子成亲这么大的事儿的。
    只不过,从他们听到这件事到他们出现在这里,之间可是隔了好多天了,都足够青阳县到齐云州一个来回了。
    选择此时进门,而且带了这么多府卫开道,自然是来问罪的。
    “哼,没有高堂,那死小子他拜个屁堂!”文承旭气愤地高声骂了一句。
    “文大人。”其他人都悠闲地喝茶,张子昌只得继续顶着,说道,“天一先生刚才已经拜过高堂了。”
    这时候自然不能说文大公子,只能说天一先生,以撇清与城守府的关系。这也是文浩天从京城回来后强调的,要么叫名字,要么叫天一先生。
    “拜过高堂?”文承旭似愣了一下,随即冷笑,“我不来,谁敢坐高堂!”
    随着一声厉喝,他的目光也自挡在面前的文九爷、李应甲、葛长兴他们身上扫过,在看到被挡住的高堂之位,文族长和族老们正在悠闲地喝茶时,再次愣住。
    “呵呵,看来高高在上的城守大人终于看见了三爷您嘞!”陪坐一旁的陈庭学见状不由笑了起来,看向文族长故意说道。
    “让城守大人看见咱这把老骨头,可真不容易。不过带着大批带刀护卫闹儿子喜堂的爹,我老头子活了一辈子,管着文氏家族几十年也没见过。”
    “还有那继室也够嚣张、庶子也够张狂,妾室嘛……懒得说了,丢人!”文族长慢条斯理又喝了一口茶,才不咸不淡地说道。
    但说归说,却是半眼也没瞧过文承旭一行人
    文族长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