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克夫农女倾富天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月兰虽有同样的狐疑,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不得不这样的选择。
  ……
  8天之后
  郭兵和小三子三只很惊奇兴奋的,对着新鲜出炉的打谷机这摸摸,那碰碰,嘴里不住的发出惊叹声。
  “啧啧,头儿,你真是只学了两天木匠活吗?”郭兵很是怀疑的道,“我看明明学了两年才对。瞧瞧这木板削的多精致,这缝隙合的多密实,哪里能看出来是新出做出来的活啊。”
  林月兰对于蒋振南的高效动手能力也是微微诧异了一下。
  不过,看着新鲜出炉的打谷机,已经断定是成功品了。
  当然了,还是要试一下。
  她从陶罐里舀出一木勺子桐油,然后滴在齿轮上。
  随即,她走上踏板,一脚踩了下去……


第168章  质疑人品
  没有多长时间,林月兰家的五亩地,一眼望去,一片金澄澄黄淀淀,稻杆都被粒粒谷子给压弯了腰,瞧去分外的可爱和引人注目。
  因此,林月兰家的稻田上,迎来一批又一批惊讶好奇的村民,驻足在面前,看着这些稻子既羡慕又有些嫉妒,但更多则是心里有自已的小心思。
  “瞧着这一株株被谷子压弯了的稻子,亩产至少五六石以上吧,”反正说话的语气是羡慕了。
  “我瞧着哪是五六石,至少七石以上呢!”这人很是有经验的说道。
  因为每年他家的农活是干得最好,收成也是最好的,有时,亩产能达到四五石,所以,他才会这么笃定这么说。
  他的话一落下,让其他人震惊。
  “不会吧?!”
  亩产七石,这可是他们无法想像的产量啊。
  如果真是亩产七石,交了两三石田税之后,那就自已还剩下四五石,一亩剩四五石,那有多亩地呢,那就不是一二十石,有这一二十石,哪里需要愁全家吃不饱啊。
  一想想这,他们心里就不由的激动起来。
  他们也想要亩产七石,所以,他们想要好好请教一下这人种田人。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种的田,竟然会种的这么好?”有人疑惑的道。
  “说起来,我记得他们下种时,好像是从别处把秧苗拔下再插下去的。”有人瞬间记起,当初林月兰他们是挑着秧苗过来的。
  “对呀,说到这个,我也想起来了。他们把秧苗挑过来之后,然后,几个大男人一棵一棵给插下去的。”
  “对,我也记得。当初,我对他的动作行为很是疑惑,甚至觉得他们是不是没有钱买到足够的种子,才会那样的下种呢。现在想想,或许当初也有人家这样做道理呢。”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厌当初林月兰一伙人在田里插秧的情形。
  末了,有人带着些期待和紧张的说道,“你说,如果我们去向他们问这种田的法了了,他们肯说吗?”
  这话一出,周遭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这些村民虽是淳朴,但却也是自私的。
  如果他们也这么会种田,而且收成这么好,肯定会藏着掩着,生怕别人学了去。
  至于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也是出于极大的私心,就是不希望别人比自已过得更好。
  当然了,藏着掩着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谁要过来学,当然要交学费了,不然,谁会白白交给他们。
  学到种田方法技术,以后全家人就不挨饿了,因此,即使这学费很贵,要个十两八两的,他们也愿意出。
  只是这一次,他们要问的人,是林家村的那个被村民排斥嫌恶的克星……他们也知道,接触那个克星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比如,林家村里正一家,秀才功名被除,三年瘫痪在床,虽听说现在那个能站起来是少了林月兰的功劳,但总而言之,一切不都是她引起的吗?
  比如现在卖田给她的周平一家,儿子因为偷窃罪,偷得还是林月兰家米肉,数量不少,被林月兰送进监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而周平的双腿被他亲生子给打断,至今躺在床上,因为无钱医治,这双腿烂得不知成什么样子了,至于周平婆娘,儿子被抓,丈夫瘫痪变成了废人,觉得没有指望,就跟人跑了。
  周平家的一切一切,也都是从周平把田卖给林月兰家之后给引起。
  再比如,林月兰本家,也就是她亲爷爷亲父母一家,那处境也是相当的惨。
  林家老二被送入监狱,林四牛的媳妇被休,林家老三被赶出林家,听说这些也是因为林月兰克亲之名……
  这一系列事情说来,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子轻易去接触林月兰,生怕给自家惹来大麻烦。
  只是,他们实在会种田啊。
  “不对,这田不是那几个男人给种的吗?”
  沉默片刻之后,立即有人反应过来说道。
  “对啊,”其他人也猛然反应过来,“所以,我们可以去问那几人不是。”
  除了一个看起来长相俊逸气势太强不好惹的男人之外,另外几个可是会时不时跟大家打一下招呼的。
  这些人就这么认定,除了蒋振南之外的几个,更好说话,只要他们一问,这些人肯定不会隐瞒的。
  那边的村民打着林月兰家种田方法的主意,这边林家村也听说了林月兰家在周家村买的那五亩田,种出来的稻子收成很好,出于好奇和疑惑之心,很多人纷纷到周家村那边去看。
  果然,她家的田里黄澄澄一片,谷粒饱满,是他们从没有见过的如此丰满果实。
  一看到这么好的收成,林家村的村民也如其他村的村民一样,打着林月兰家种田法子的主意。
  不过,他们没有想着去问林月兰本人,或者是她身边的其他人,而是直接找上里正。
  “里正,大家都是林家村的人,一条心,有什么东西,可不能藏着掩着啊,只有大家伙都好了,外村的人,才不敢小瞧我们林家村的人,大家说是不是?”林老六振振有词的说道,末了还要煽动大伙儿跟他一条心。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逼着里正去向林月兰要种田法子。
  以他们跟林月兰的那僵硬的关系,及他们对林月兰的畏惧,让他们直接跟林月兰开口,可就等于让他们进火坑一般的煎熬。
  所以,他们能推的只会是林亦为这个里正。
  况且里正这个职责,本身就是为了带领全村人过上吃饱穿暖富裕的好生活的。
  “就是啊,里正,虽说兰丫头是克星名声,但是大伙儿还是把她容纳在这林家村,所以,她不能忘恩负义,只想到自已的田亩增产,而把我们在大伙都撇向一边啊。”这是要林月兰感情他们的“不赶之恩”吗?
  呵呵,明明林月兰之所以能呆在林家村,是里正给坚持下来的结果,可现在倒好,他们倒是把施恩的态度往自已身上抹了。
  “嗯,兰丫头现在可不能忘本啊!”随即大家你一声我一声附和起来。
  林亦为从这些村民来到他家之后,他就猜测到了这些人的目的,所以一直脸色黑沉黑沉的听着看着。
  只是,他们想要林月兰的好处,嘴里却一声声的指责林月兰藏私,让他一肚子怒火。
  他突然厉声的大声吼道,“都给我住口!”
  现场的人,看到脸色很是难道接近发火的里正,立即禁声了。
  他扫了一眼在场的人,冷厉的说道,“哼,人家都还没有开始收割,你们就开始盯上人家的种田法了了?这也就罢了,可你们不觉得自已太过分了,这边想要人家的好处,那边就摆着施恩的态度,真是把人当傻瓜不成?
  人家兰丫头有欠你们半丝一点的吗?平时你们又给了她有什么好处?这三年你们有照顾过她吗?有给过她一馒头半碗饭吗?没有吧。
  既然没有,你们想要从兰丫头那里得到好处,就赶紧收起你们那施恩的态度,表情上的不屑。”
  林亦为作为林家村的里正,平时就有很高的威严,此刻他去呵斥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愚昧村民,也没有怎么过分。
  听到里正的话,大部分人有些惭愧的低着头,自知自已的做法有些错误。
  但是极少数人就是不买里正的账。
  这不……
  “哎呀,我说里正,我们只是想要好一点的生活而已,这并不过分吧?还是说,因为平常你与兰丫头走的近,从兰丫头手里要到了那些种田的法子,所以你就不想管大家的死活了吗?”林大牛本是缩着角落里,突然冒出这些话。
  反正,他们家与里正家就差撕破脸皮了,所以,说这话,也不怕得罪林亦为。
  只要挑起大伙儿对林亦为的不满,进而对里正人品和行为的质疑,说不定大伙儿就会想着重新换一个里正。
  而他作为唯二将来秀才老爷的爹,肯定当选里正的不二人选。
  到时,只要他是里正,难道他还不能从那死丫头那里获得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
  要说,林大牛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异想天开。
  在古代农村,村民对于读书识字的人家,还是很敬重的,每个村的里正,都是识字的人当选的。
  因为,读过书,认识字的人,很了不起。
  这林家村里头,只有两家读书人。
  一家就是林亦为家,代代都有读书人,而且基本都能中秀才,甚至是举人,大伙儿推选林亦为当里正,也就是因为里正一家都是读书人,都识文识字,他当里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另一家,就他们林大牛一家。
  读书的人,是他家二儿子林大宗。
  因为林大宗读书有天份,所以林老三一家一咬牙,出了昂贵的束翛,把林大宗送进学堂,指望着林大宗出头人地,像他们几兄弟的名字一样,光宗耀祖。
  林大牛因为一开始的好奇心,倒与林大宗学了几个字,但也不多。
  可就这么几个字,足够让林大牛去炫耀,常常以读书人自居,高傲视人,不屑与村民鲁莽之人为伍。
  林大牛有当里正的心思,全是因为他的虚荣和贪婪给导致的。
  自认为当了里正,就能从这些村民手中获得好处。
  所以,这一次,他就怂恿着村民来闹林亦为,并且质疑林亦为人品和行为。
  然而,林亦为在林家村当了几十年的里正,大伙儿对他的人品,没有一点质疑,不然,大伙儿早就对他意见连连了。
  于是,有人立即不太乐意的对着林大牛说道,“我说大牛,里正是什么品行之人,大伙儿心里一清二楚,不用你在这挑动是非。”
  当然有人说林大牛,也就认同林大牛的话,立即反驳道,“我觉得大牛说得也有些道理。平常里正与兰丫头走得近,能她手中得到好处是肯定的。而且,在大伙儿难道就没有注意到,里正家的稻子也明显比大家好,一看就是一个好收成。以前,可没有这样过。”
  这是怪里正家的收成好了?
  唉,这人就是这样的私心。
  当你弱时,可能会对你产生同情怜悯,但是你一旦强了好了,他立即就产生嫉妒之心,认为你不应该好,不应该强的。
  以往里正家田产只是一般般,村民无话可说,可现在里正家的稻子明显比所有人都好上一些时,立即就引人他们的不满了。
  林亦为一家几代读书人,他本人也是上过几年学堂的人,见多识广,几十年的里正,这威严也不是几个村民一言两语的质疑就能下去的。
  林亦为冷声说道,“哼,我家的稻子今年是更好一点,但是我家的稻子就不能比以往更好一点吗?”
  但随即凌厉的再扫视一下那些质疑他的人,继续说道,“没错。我家的稻子之所以比以前更好一点,就是因为兰丫头功劳。”
  犹记得当初,林月兰提醒他下种时,弄点秸秆灰,草木灰撒到田里,他那时疑惑的跟着去做了。
  原来结果是这样嘛。
  里正这话一出,现场猛然“哄”的一声热闹开了。
  “竟然是真的。”
  “原来里正真的从兰丫头那里得来了法子,怪不得他家的稻子比以往更好哩。”
  “哼,我就说里正从那丫头那里得了好处,却不告诉大伙儿吧。”
  ……
  随着大伙儿议论纷纷,由此对着里正的质疑声也就越来越大。
  就在大家说得越来越过分时,林亦为随即大声喝道,“住口!”
  大家看向里正的眼神有着疑惑和愤怒,自认为里正没有真心为大家伙儿的利益着想。
  里正随即道,“在兰丫头告诉我之前,我当时也是很疑惑,但我就是那样做了。我也是现在才知道,那样可以增加产量。”
  这是在告诉在大家,当初他也不知道那样的做法可以增加产量。
  里正这样说,大伙儿也就信了。
  因为,里正没有必要骗他们。
  只是,却仍然有质疑声。
  “那你当初为何不告诉大伙儿,也这样做?”林大牛眼珠一转,立即抓着里正的短,开始质问道,“如果当初你告诉大伙儿,说不定现在大家的收成也增加了,不是吗?”
  大家一想,也是这个理。
  如果当时里正告诉大家,也那样做,说不定现在增产的不是里正一家,而是大家一起了。
  里正狠狠的瞪了一眼吵事的林大牛,随即他就犀利的反问道,“当初连我都疑惑质疑兰丫头,告诉你们,你们又会相信吗?难道你们认为你们会去相信一个孩子还是克星的话吗?更何况,这个孩子向来都是被你们排斥嫌恶的,不是吗?”
  听到里正的话,大伙儿神色一敛,表情立即严肃深思起来。
  一个孩子,还是林家村的一个克星,她所说话,当然不会有人相信了。
  看到大伙儿摇头或者否定的神色,里正接着道,“你们肯定不会相信,不是吗?只是,现在看到人家的稻子子,有大丰收了,所有就被人蛊惑,怀疑我这个里正来了,啊!”
  这声“啊”分外的响亮和戾气,也泄露出了林亦为的生气恼火和不满。
  枉费他林亦为辛辛苦苦的当里正三十年,到头来,却还是要被质疑人品,说他不伤心,不难过肯定是假的。
  林亦为脸上也表现出了伤心难过和失望,他摆了摆手,语气有些生冷的说道,“既然在大家不满我当初的隐瞒,质疑我林亦为的人品,那好,今天你们就重新选出不隐瞒你们一切,自认为难带领你们发展致富的好里正吧。我累了,就退下来休息休息吧!”
  里正的话一落下,除了林大牛心里一喜,其他人心里则是一惊。
  里正这是不想当林家村的里正了?是被他们伤了心了吗?
  这怎么可以?
  在林家村,除了林亦为,还有谁还能毫无私心真心的想要带着大伙儿发展致富的?再说林亦为一家都是能读书识字,见识多广,而且人脉关系广泛,连京城都有大关系,更别说还有一个在安定县郡当师爷的弟弟。
  就关这些背景,就能护着林家村的人不被外村欺负。
  如果外面的人知道,林亦为被他们逼得不当里正了,那林家村肯定会被人嘲笑死的,骂他们傻的。
  所以,今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林亦为放下里正之职。
  “里正,我们错了,你不要不当里正。”
  “对,是我们不对,是我们不应该受人蛊惑,而对你产生质疑,我们道歉。你……你还是我们林家村的里正,以后我们再也不会胡乱质疑你了。”
  ……
  林大牛听着这些挽留林亦为继续当里正的话,脸色气得黑沉黑沉的,分外难看。
  他心里分外不服。
  可不服那又怎么样,看情形,现在只要他一提他来当里正,肯定会遭来大家的阵痛骂。
  所以,他现在只能憋着,眼睁睁的看着林亦为被大家挽留继续当里正。
  片刻之后,林亦为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他很是认真的说道,“既然能相信我的人品,一再挽留我,如果我再推辞下去,就是拿乔了。不过,这一次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再有一次这样质疑我林某的人品,那林家村这个里正位置,我不会再坐下去,同样的林家村的事,我也不会再管!”
  “不会,不会,不会有下一次了。”
  生怕林亦为真的撂担子不干了,他们连连摇头并且保证。
  林亦为毫不疑问继续当这个里正了。
  “啊,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外头一阵大叫声传了进来。
  林亦为真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立即跨步走去,神色严肃厉声的问道,“民风,出什么事了?”
  林民风喘着大气,一只手撑着自已的膝盖,一只手指着外面,说道,“外面……我面兰丫头……”跑得过于急促,现在连话说不过来了。
  林亦为瞧着,以为林月兰出什么事,神色也随即变得焦急不安起来。
  他凌厉的问道,“民风,好好说话,外面到底怎么了?兰丫头又怎么了?”
  喘了一会大气,林民风总算把气顺过来了,说话也流利了。
  只不过,他的表情却不是慌张不安,而是激动和兴奋,他指着外面说道,“兰丫头今天要去割稻子了。”
  听说是割稻子,林亦为疏了一口气,再问道,“兰丫头割稻子怎么了?”这天这么好,稻子也成熟了,去割稻子很正常啊,没有什么需要大惊小怪的吧。
  林民风说道,“兰丫头家割稻子不是割回来放在院子里,而是带着一个很旁大的东西,几个人拖到那里,说是可以人为一边割,这个东西可以一边脱粒。”
  “什么?”所有人立即惊讶疑惑了。“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大伙儿都是割完担回来脱粒的。
  所以,在田里到底是怎么脱粒的?这东西又是什么东西?


第169章 田间震惊于人
  林月兰家的稻田上
  各路村民对着田埂上的大东西,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今天是她家割稻子,带着这么一个东西过来,难道是放在里面推回来不成?”
  “不可能,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又这么笨重,怎么推回去?”
  “不太可能,是放在里面推回去的。你瞧见没,这东西的一边好像装了一个大东西在里头,这挡住了空间,就是要放也放不了多少稻子啊,除非把这些东西拿开!”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这么一个从没有见过大东西,肯定会引来他们的疑惑和好奇了。
  没错,这些人讨论的东西正是这两天新鲜出炉的打谷机。
  林月兰一行人站在田埂上,瞧着自已的稻田,闻着一阵阵稻香味,金灿灿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仿佛满地是金子。随秋风起伏着金色的稻浪滚滚,沉甸甸的谷穗被风吹得弯下了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粒粒饱满的谷穗!
  蒋振南和郭兵几个人,这几天都会在这田里走上一走,瞧着这金灿灿的稻子,回回心里都抑制不住自已的激动。
  他们从没有见过如此丰满的谷穗,如此好的收成,而且还是他们自已亲手拾掇出来的,这样收获成果的激动真的很能溢于言表。
  总之,他们就是很激动,很兴奋,随时都想着高兴的跳起来。
  现在要收割了,再一次站在田埂上,这激动之情,更难压抑了。
  连带着蒋振南冷酷的表情,瞧着这黄澄澄金灿灿的稻子,粒粒饱满的谷子,也有着难得的澎湃激动之情。
  他从来不知道,当一个获得成功时,这巨大的喜悦,真得很难让人表达出来。
  此刻,他们一行人,就要取得成功的劳动成果了。
  这一次来的人,还有张大夫。
  他也早听说林月兰种下的那几亩地产量很好,再加上林月兰发明制造的这稀奇的东西,让他也好奇的过来瞅一瞅,帮帮忙。
  林月兰等先把打谷机和挑谷粒的框篓放在田边上,然后,他们就从框篓里拿出一把小弯刀。
  然而,当大家看清他们手里割刀子的弯刀与他们平时所割刀子用的弯刀不一样时,眼里再一次流露出惊疑和好奇。
  林月兰手中的小弯刀只有一指半宽,且锋刃上不是平整锐利的刀口,而是一颗颗小齿牙,不过尖牙上则是显得更加锋利。
  只是……
  “这种条条坑坑的小刀子,也能割稻子,别逗了好不好?”
  “就是,我们从没有见过有人特意去制造这么不平整的刀子来割稻子。”
  “只是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不能用的东西啊?”
  “不管能不能割,我们先瞧上一瞧吧!”
  “也对!”
  说实话,蒋振南几个人对于这几把特殊割稻子的刀子也是很怀疑。
  因为,割刀子明明需要锋利的刀子才能好割吧,可林月兰偏偏要用这种这么多齿牙的刀子,能割吗?
  不过,他们几个狐疑归狐疑,对于林月兰所做的每一件东西,倒是没有怀疑它们用途。
  林月兰包括几个大男人和张大夫,都一致挽起裤脚,然后拿着小镰刀,弯腰割稻子了。
  但是,才割几株,小六子和小三子他们就立即惊呼起来。
  “好,这种小齿牙小镰刀真好割!不用太费力,而且割得也快!”小六子他们是从农村过来的,当然对于收稻子的每一步很是清楚了。
  “是啊,没有想到,这种小镰刀子竟然这么好用。”小三子也惊讶的道。
  至于蒋振南、郭兵和张大夫,以前他们没有种过田,也没有割过稻,无法做出比较,但是,他们到是相信小六子他们的说法。
  周围这些看稀奇的村民,一听这种齿牙小镰刀很好用,一个个都伸长脖子,想要瞧个一清二楚,看看究竟是怎么个好用法。
  只有让他们有些遗憾的是,除了林月兰,其他人都是五大三粗的人,一弯下腰,就能看到他们背和腿,根本就看不到他们面前的任何动作,所以,他们也评判不出来,这到底是个怎么好用法。
  不过,有些胆子大一些的人,看到框篓里,还有剩余的两把齿牙小镰刀,立即按捺不住自已的跃跃欲试的举动。
  其中一个长得健硕魁梧可又有些憨厚的壮汉,对着林月兰说道,“林丫头,我想借用你这把小镰刀子试试,可以吗?”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田是林月兰的,所以这里的一切,林月兰是主人。虽说这几个男人这几个月一直在管理这片田。
  林月兰抬起头,瞧了一眼他的表情和神态,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那壮汉一看,只声说道,“谢谢!”然后,拿起框篓里的小齿牙镰刀就走向另一边给个道子割起稻子来。
  他的手一去,唰唰的动作了两下,脸上表情立即惊奇万分,瞧着小镰刀,带着兴奋激动的道,“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其他村民瞧着,立即问道,“周树,怎么样,这样的小镰刀真的好用吗?”
  周树点头应道,“好用,真是好用,比我们平时所有的镰刀,简直好用了不知多少。这种小镰刀轻便,不费力也很锋利,刀子一下去,这稻子就割下来了。”
  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感叹到这东西的神奇。
  别人一听,也立即涌起跃跃欲试之感。
  有人说道,“周树,让我试试,让我试试。”
  周树立即对他哼声道,“去,你要试的话,可要过问人家的主人,你问我有什么用啊。”
  作为地地道道的种田人,任何一种用具的改进,可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别小瞧着这把小镰刀,却是不知让人省事多少。
  既然周树先开口了,后面有些人,也干脆不在顾忌林月兰,也直接开口,想尝试用一下这样他们没有见过也没有用过的小镰刀。
  结果……
  “哇,真的很好用诶,手一下去,稻子就割下来,根本不用费力,而且很是轻便。”
  “用这样的小镰刀子割稻子,即使是十亩八亩的,也很快,而且不用弯腰弯的腰酸背痛的,手也可能不会抽筋。”
  “唉……”这么好用的小镰刀子,他们也想要几把啊。
  就在一些村民试着这齿牙小镰刀时,林月兰一行人也很快就割了半片稻田了。
  他们都是有气力之人,割稻子这活儿,根本就费事。
  林月兰瞧着差不多了,就招呼蒋振南和小三子小六子说道,“让他们来割稻子,我们来脱谷粒。”割稻子不用太费气力,所以就留着郭兵,小十二和张大夫来割稻子。
  蒋振南、小三子和小六子立即很听话的拿着小镰刀,就往一开始的田边上走去。
  他们先把这些刀子统一放在收物件的小篓框里。
  蒋振南几个突然停下的动作,让这些看稀奇看热闹的村民,有些疑惑。
  这突然不割稻子,反回来,是要做什么?
  然后,在他们的疑惑之下,林月兰和蒋振南他们却弯腰把割下的稻子,一捆一捆往割下稻子中央堆去。
  很快大部分割下的稻子已经堆成小山的模样了。
  这是要做什么?
  割下的稻子不捆起来,还堆起来?
  堆好稻子之后,蒋振南和小六子小三子他们就把那个一直放在田边的大东西,给推下去了,然后直接放在已经成堆的稻子前。
  放好位置之后,给这东西插上斗棚之后,立即有两人站在这上面,然后,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个。
  “这是要做什么啊?”瞧着他们的动作,观看的人越发疑惑了。
  “嗡……”
  一阵发起的声音响起。
  “这是什么声音?”突然出现的声音,也一样让这些村民疑惑。“难道是什么飞鸟叫的声音吗?”
  “不对,是他们面前的那个东西发出的声音。”
  随即大家再一次认真听了起来。
  “没错,就是那个东西给发生的声音。”
  “哇噻,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木制物件,竟然难发出声音的。”
  “不对,你们瞧,他们是在做什么?”
  随即,他们就看到,没有谷子的秸秆扔在了左右两边!
  “天啊!他们这是在给稻子脱粒!”
  “他们真的是在给稻子脱粒!”
  “你们瞧去了么,他们把一把稻子往里面一放,然后,稻子上就没有了谷子,成了秸秆。”
  没错了。
  这是在给稻子脱粒,用得是打谷机。
  打谷机,装着踏板。
  当人一踩上踏板时,两边的齿轮瞬间转过,然后就到斗床和斗棚里的滚芯子,这稻子一放进滚芯里,就会立即把稻子上谷穗绞动,一绞这谷子就脱了。
  所以说,实际上,林月兰所发明的就是现代人那种老式打谷机。
  这种打谷机制作要求不高,最主要的是要有齿轮和油,这两种又可以制造出来,所以一切都不是问题。
  只是,林月兰打小是城市里的,也只有暑假期时,才会去乡下姥姥家。
  但是,到了姥姥家农忙季节时,田里的活儿,从不用她干,所以老式的打谷机,她也只是远远见过一次而已,可因为太长久的记忆了,让她有些模糊,所以,她才会把自已关在房子里,慢慢回忆所见过的打谷机,一边想像着它的构造原理。
  因为是第一次用这种叫打谷机的东西,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