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本宫都是老太婆了,哪里像你们小姑娘一样,风华正茂,像一朵鲜花一样,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行了,去换上衣服吧,让大家看看草原明珠的风光。”宜妃微笑道。
    这草原明珠是科尔沁郡王之女,生母是俄国人,是个蓝眼睛的大美人。蒙古贵女一般都生的高大,这草原明珠美继承了生母的美貌,又是混血儿,年幼时因美貌长与王妃膝下,自幼就当嫡女教养。自幼就得科尔沁郡王的宠爱,慢慢的就传出了草原明珠的名声。
    趁着这草原明珠换衣服的空档,和卓了解了一下,这草原明珠摆明是看上胤禔了。看科尔沁郡王的神色好像也不反对,也是,胤禔比十爷大了十几岁,看上去两个年纪没差别,胤禔反而更是英姿飒爽,让人一见难忘。
    况且胤禔还有两个侧妃的位置空着呢,亲王是可以有4个侧妃的,胤禔这才两个呢。
    这是看上了胤禔侧妃的位置了。
    这草原明珠上场了,换的是亮眼的黄色蒙古服饰,显得皮肤更是白皙,身段妖娆挺拔,舞姿不错。
    

宴席3

  和卓看了两眼,是热情奔放的蒙古舞,心里就有数了。
    下去换衣服了。
    “儿媳给皇阿玛,宜妃母,献上的是鼓上舞《将行曲》。”
    《将行曲》顾名思义,说是是将军即将远行,家中妻子含泪送别的舞曲。
    和卓身着大红色的舞衣,发髻高高竖起,束冠。
    很是俊俏。
    和卓找了8个赤膊大汉敲鼓,柔和刚,美与力的结合,显现的很是完美。再加上《将行曲》本就是个悲壮的歌曲,讲述的是西汉末年,大将被派去边疆送死,其实就是生离死别的场景。
    一曲结束后,场上好些将领有红了眼眶。
    一时间场面很是安静。
    “好,好,好”康熙连说了3个好字,打破了这个平静。
    “老大家的很不错,皇阿玛要赏你,说吧,想要什么。”
    “谢皇阿玛,儿媳不才,对皇阿玛的弯刀心仪已久。”
    “哈哈,老大,你看看你媳妇,眼光真是毒啊,这把弯刀还是日本属国进贡的。”
    胤禔拱手:“皇阿玛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行了,不用替你媳妇说好话了,”康熙摆摆手,示意梁九功。
    “谢皇阿玛赏赐。”和卓拿着梁公公递过来的弯刀。
    和卓胜利了虽然代表不了满族胜过蒙古,但是有那么些个意思。康熙龙颜大悦,和颜悦色的对这草原明珠说:“明珠格格也很不错,想要什么说出来,朕也一并赏赐了。”
    “伟大的天格可汗,明珠喜欢宝马,还请天格可汗赏赐明珠一匹骏马。”
    “成,梁九功。”康熙大手一挥,梁公公转身和身后的小太监嘀咕两句,小太监就退下去办了。
    和卓退下去换衣服了,后背还能感觉到一股灼热的视线,从明珠小公主眼中,和卓看到了战意,看起来这明珠公主是起了好胜心思了。
    和卓示意春分去打听,看这两个到底是什么时候勾搭上的。
    宴会一结束,胤禔就着急回去哄媳妇,刚才媳妇可是看都没看她一眼,闹的他心里慌慌的。
    没成想,这刚走出去没多少路,就被堵了。
    “给直亲王请安,王爷吉祥。”明珠格格婷婷袅袅的走来。
    胤禔看着这含羞带涩的小表情真是一阵头疼,告罪了一句,立马闪人了。
    留下明珠这样一个大美女,在原地恨恨的跺脚。
    什么叫做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胤禔如此态度,更是坚定了明珠格格势在必得的心。
    胤禔到达院子的时候,和卓这边刚听春分汇报完。
    原来这明珠格格是去年就看上了我们家王爷了,去岁在胤禔40岁的寿辰上跟着十福晋来的,就是那个时候相中的。这几天和卓没出现,这个明珠格格想方设法的和胤禔制造偶遇,期间还挑衅过侧妃舒穆禄氏。
    胤禔又不能将她如何,说起来这明珠格格身份还是挺高贵的,不单单是科尔沁郡王之女,还是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孙女,算起来还是荣宪公主的小姑子呢。
    淑惠长公主是孝庄的女儿。
    荣宪公主是荣妃所生,已经在康熙48年的时候荣升为固伦公主了,她是康熙所有女儿中第一个升为固伦公主的。
    

宴席4

  不管是因为淑惠长公主这个姑祖母,还是因为荣宪公主这个妹妹,胤禔都不能对这位格格怒目而视,那就只能冷面相对和及时躲避了。
    蒙古人求爱都是大胆和奔放的,这明珠格格也是直接的表述了对胤禔的仰慕之意,胤禔直接拒绝了。不过他没想到这明珠格格没有死心,当众挑衅福晋。
    这下子福晋要是误会他和这明珠格格有些什么,岂不是冤死了。
    “福晋。爷回来了。”
    胤禔跨进门的时候看到自己福晋和大女儿正在那里喝茶聊天的,好不惬意。
    “阿玛,您回来啦,那什么,女儿去看看八弟和九弟他们,女儿告退。”小珍宝看到自己阿玛来了,隐晦的给他眨眨眼,就麻溜的退下了。
    让阿玛留下来承受额娘的怒火吧。
    胤禔看和卓不招呼他,就自己坐下来了。
    “那什么,爷这两天忙着差事,最近西藏不太平,怕有什么,所以一直跟在皇阿玛的身边。”
    胤禔眼神飘忽:这莫名其妙的心虚是哪里来的。
    “今天的这个事情爷真的不清楚,这蒙古女人会当众挑衅你。”
    和卓看着面前这个竭力解释的男人,男人三妻四妾在这个时代是常态,更不好说胤禔是尊贵的皇子,不管是不是都不需要解释。
    胤禔解释了,说明是真的在乎。
    “和卓,爷的心意你明白吗?”胤禔突然上前拉着自己福晋的手,深情款款。
    “咱们王府后院再也不会进人,爷在这里像你承诺。”和卓看到了胤禔眼中的真诚,笑着点点头。
    胤禔看着自己福晋吹弹可破的肌肤,想着她刚才在台上大放光彩的样子,真是骄傲又心酸。
    骄傲是自己家的,比老三,老四,甚至老二太子家的都强多了。
    心酸的是让那么多男人看着跳舞,心里的醋坛子打翻了,要亲亲抱抱才能好。
    想到就行动。
    “唔……”和卓正感受着手掌下胤禔强有力的心跳,嘴唇一下被含住了。
    “以后不要在别人面前跳舞了。”
    “唔,放开。”和卓意图拉开这个色狼。
    “我不放,以后想跳的话,给爷一个人看。”胤禔坏坏的咬了下和卓的耳朵。
    再度吻了上去。
    胤禔和卓缠绵了一会,胤禔就走了。
    说西藏不太平,估计下半年可能又要打仗了。
    因为太后的关系,原定20天的行程,足足在行宫呆了一个半月。小八也颇有一些脱胎换骨的意味,基本天天被和卓推出去操练,为了让他更好的适应丛林法则。
    和卓直接将小八扔在了草原上独自生活了十几天,有阿玉陪着。回来的时候整个变成了野人。
    回来休整了一晚,泡了药浴就又出去了。
    这次额娘的要求是不能杀,只能打。
    要求提高了哦。
    小八从4岁开始练功,一直苦练基本功,和卓至今没有给他任何功法,教导任何法术。
    一般剑修幼年时每日都是要挥剑1万下,没什么技巧,就是基本功。很多时候,要至少练10年,挥剑。
    小八是四灵根,剑修是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具体还是要看他自己。基本功扎实没坏处。
    如此,再次十几天过去了,小八练气四层的修为不单稳固了,原本公子哥的娇气也看不到了。胤禔直言,小八来了趟蒙古怎么变化这么大。
    

小六婚事

  回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底了,选秀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康熙和太后都不在宫里,所以没有办法殿选。
    回到京城当天,惠妃身边的巧姑姑就来了,准确的说是巧嬷嬷。给和卓送了一份秀女名册。
    惠妃也太着急,秀女在那里还能跑了不成。
    和卓让嬷嬷好生送巧嬷嬷出门后,研究了一下惠妃送来的名册,满、蒙、汉三组秀女名册都有了。
    原本小六上一届就要拴婚的,不过小六表示不想,惠妃拗不过他,只是给了一个汉军旗的秀女做启蒙用。
    这个启蒙秀女现在还在小六房里落灰呢,小六要固守自己的元阳,像大哥学习,以期功法更上一层楼。
    这一届是逃不掉了,不单小六,小七也到了拴婚的年纪了。
    翌日一大早,和卓就进宫了。
    先去了太后宫中,太后舟车劳顿,还没有缓过来,没见到,就在外面磕个头就走了。
    然后去了储秀宫,惠妃处。
    “老大家的,今年皇子中十七阿哥要拴婚,另外咱们家小六,小七两个皇孙,老三家的世子弘晟,老五家的弘晊。”惠妃手指轻指了一下。
    “哦。对了,还有老七家的世子弘曙,还有他们家的老二弘倬不知道这届会不会拴婚。”
    “另外宗室中也有好些子弟要成婚的,这届资源,你看看吧。”
    “皇奶奶,额娘,孙媳去看看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了,怪想的。”同和卓一同来的还有世子妃巴林氏还有弘方媳妇杜尔伯特氏。
    “去吧。”惠妃让侍女带着两个孙媳妇去看孩子。
    世子妃生育了两子一女,这次去塞外带了两个大的,小儿子年幼,放在府里也不放心,问和卓,和卓直接推给了惠妃。
    弘方媳妇也同样的,生育了一子一女,儿子才3岁,这段时间也被放在了惠妃宫里。
    惠妃是意思和卓听出来了,是说这届秀女不怎么样。
    要说惠妃最重视的孙子是世子弘昱无疑,最喜欢的孙子就是从小带大的小六弘晌了,毕竟刚满月就抱到惠妃这里抚养了。
    和卓昨日已经将巧嬷嬷拿来的册子看完了,随便翻看了两下,说:
    “额娘,此番也有您娘家的秀女参选呢。”
    “是呢,那两个呢,额娘看了,还算是秀丽,不过她们老子不行,不然能给咱小六当嫡福晋。”
    “额娘是族人定时和额娘一样貌美。”
    无论哪个年纪的女人都是喜欢听这个话的,惠妃也是,喜笑颜开。
    “你呀,就是一张嘴。”
    “对了,这届秀女,有你的族人,本宫看是员外郎的女儿,不知道小七那里合不合适。”
    “额娘做主就是。”和卓翻开的第一页上面就写的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就明白惠妃定是中意她了。
    满军旗身份最高的是温僖贵妃的侄女,阿灵阿之女,钮祜禄氏。
    蒙军旗身份最高的除了之前拦住胤禔表白的明珠格格,还有一个是太后的侄孙女,科尔沁的贵女。
    “额娘,这秀女的名册儿媳研究了一下,就是不知道宜妃母和荣妃母那里是怎么说的,另外还有十七阿哥,三弟那里是给世子拴婚,咱估计要排在他们后面了。要不您看小七就下一届?”
    

小六婚事2

  “这不成,哪能这样拖呢,小七15了,是时候拴婚了。咱们再研究研究。”
    “额娘,您是知道的,孩子们的事情儿媳一般都让他们自己做主,小六和小七的婚事,咱们还是问一下他们,额娘您是不知道,小三两口子现在都快成了怨偶了。”
    “到现在,连个孩子都没有。”
    惠妃听到儿媳妇这么说,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回事情?”
    “他们大婚也三四年了吧,一点消息都没有?”
    惠妃皱眉头不单单是因为听到和卓说小三弘韦两口子不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听到小三媳妇就会不自然的皱眉。
    小三媳妇是元后嫡亲的侄女,赫舍里氏。
    惠妃做庶妃的时候,在元后的手下日子可不好过。怀孕了依旧日日要去伺候皇后,肚子八九个月了也不能停歇,大雪天就这么大着肚子走着去请安。
    而且承庆的死,惠妃一直怀疑是元后做的,对元后一脉积怨已深,自然不会对元后的侄女有什么好脸,索性惠妃现在是做人祖母的,不想看到小三媳妇,当然也不会故意为难与她。
    和卓叹了口气:“这两年太子爷不是起复了吗,小三媳妇在小四和小五媳妇摆嫂子的款也就罢了。在弘昱和弘方媳妇面前也不收敛,颇有些看不起两个嫂子是蒙古来的,妯娌见就没个处的好的,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和弘韦也处不好,整天弄的鸡飞狗跳的。弘韦也就两个妾氏,现在是一死一伤。”
    和卓小心的看了惠妃一眼,惠妃眉头越皱越深,咽一口口水,继续说。
    “弘韦不爱去她房里,就整日的来我屋里哭诉。我这个做婆婆的又不好横加干涉。”
    惠妃狠狠的瞪了和卓一眼,一拍桌子,手指指着和卓:“就是你没用,让个赫舍里氏骑到你的脖子上来。拿出你婆婆的款来,她还敢嚣张不?”
    和卓像个小媳妇似的随侍在侧:“是,是,额娘消消气。喝口茶。”
    “你说说你啊,现在也是当外祖母和祖母的人了,怎么就是立不起来呢。被个小媳妇骑在头上。
    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的,操心完老大吧,好不容易大婚了吧,还要操心你,你说说,你几个孩子,哪个不是我为你费心,现在孩子都大了吧,想想本宫这个祖母可以享享清福了,又要操心孙子的事情。
    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惠妃的恨铁不成钢中,还有一些自得。
    年纪大了,就怕没事情干,孩子们还需要她,这种感觉真好。
    “成了,小六小七的事情,本宫一会就问,让巧儿去传话,来孩子们都来本宫这里用午膳,你也别走了,留下来用膳吧。”
    和卓又被惠妃横了一眼。
    “小三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这次要不额娘去找你们皇阿玛,请旨赐婚个侧福晋?小三房里就赫舍里氏一个虎姑婆哪行?”
    和卓咽了一口口水,没想到惠妃要做媒。
    连忙摆手:“额娘,这个事情,儿媳问过小三了,说想缓两年,左右传宗接代也不急在这一时。要是越过了前面的哥哥娶侧福晋总是有些,,,”
    

小六婚事3

  惠妃看自己儿媳那谄媚的样儿,是又好气又好笑,这个儿媳妇哪哪都好,就是太宽和了,罢了,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多看顾两年吧。
    “额娘,您还没见过小珍宝家的两个小子呢吧,这次儿媳将老二带回来了,孩子们说明日来给您请安呢。还说给您带了小礼物呢。”
    儿孙满堂总是喜事,小珍宝也算是从小在惠妃身边长大的。惠妃对这个长相肖似自己的孙女很是疼爱。
    连连问询小珍宝的情况,得知额驸对她很好,自己也很好的,很是欣慰。
    午膳过后,和卓就带着儿媳妇还有寄放在惠妃处的孙儿们回府了。
    惠妃也得到两个孙子的答案,爽快的放人。
    小六说想找个额娘这样的,小七说想找个大嫂这样性格爽朗的,都说不求家室,性格脾气对最重要,当然,美貌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六媳妇已经进门了,小七的婚事也快了,爷~~”和卓帮胤禔脱完外套,拉着他的手撒娇。
    “怎么了?”胤禔声线低沉,语调温柔。
    和卓:“孩子们都大了,雏鹰都是要放飞出去才能真正的成为天空之王。”
    胤禔:“福晋的意思是?”
    和卓:“孩子大了就改各自出去筑巢了啊!”
    和卓一脸的理所应当。
    “这……。”胤禔没有紧紧的皱起:“父母在,不分家的呀。”
    和卓帮胤禔捏捏肩膀:“这话是没错,不过咱们家孩子多,总是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就是长不大呀。”
    胤禔脸上不情愿,脑子里提溜开了,早就看这些小崽子不顺眼了,天天缠着福晋,总算可以将他们送走了。
    胤禔舒服的叹谓一声:“嗯~~这个事情爷在考虑一下,兵部和户部已经在准备了,西藏那边要打仗,这次爷会带着弘昱和小二,小三一起去历练历练。可能时间毕竟长,家里就辛苦你了。”
    和卓和胤禔多年夫妻,胤禔这么说就是有戏,卖力的给胤禔浑身都按摩了一遍。
    半个月后,胤禔就带着3个儿子出发去西藏平叛了,估计要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回来。
    三个月后,小七媳妇进门了。胤禔带着儿子们依旧在西藏平叛。
    正好赶在过年前,小七是腊月里大婚的,媳妇是科尔沁台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太后的族人。
    小六媳妇就是惠妃圈定的辉和氏,副都统伯济之女。
    身份最高的明珠格格没有被指给任何一个皇子、皇孙,而是被指婚了宗室。不知道是否是因为金发碧眼的关系,入不了康熙的眼。
    十七皇子胤礼娶的是满军旗身份最高的钮祜禄氏,温僖贵妃的侄女,阿灵阿的女儿。
    三爷世子娶的也是蒙古福晋,都统、伯四格之女。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断了三爷上位的路,听说这位在接到圣旨后,在自己书房摔了半天。
    五爷家的弘晊娶的也是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的贵女,太后的族人。
    这一届选秀,科尔沁的秀女可以说是占尽了风光,一下子指婚了3个皇孙。
    同时被指婚的还有太子爷的嫡女,莫雅琪,嫁土默特达尔汉贝勒阿喇布坦。
    

分家1

  战事一直将近持续了一年
    到康熙53年的夏日才结束。
    正月一过,和卓就带着小八去了《沁园》,7月份的时候传来消息,说王爷打了胜仗要回来了。
    和卓让弘昱媳妇回去安排收拾,自己还是优哉游哉的呆在《沁园》。直到胤禔回来的前两天,才从园子里回来,小八也从六哥那里接回来。
    胤禔去打仗后,和卓就将小八打包给了六哥,操练去了。
    和卓带着王府众人,在门口迎接。
    “王爷到!”好久没有听到刘八斤尖利的声音了。
    “福晋,爷回来了。”胤禔下马搀扶起自己的妻子。
    和卓看他脸上胡子拉碴的,明显是赶着路回来的,一脸疲惫。
    “爷先洗漱一下,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和卓迎着胤禔入门。
    “嗯,爷就洗漱一下就行了,就不用膳了,还要赶着去宫里呢。”
    “那成,妾身给爷准备了点心,路上垫一垫。弘昱他们也要一道吗?”
    胤禔思索了一下:“一道吧。”
    和卓:“那成。
    转脸对几个儿子说:“你们阿玛说一会要去宫里见你们皇爷爷,洗漱了下就出来吧,额娘给准备点心路上垫巴一口,回来再一起吃好吃的啊。”
    弘昱:“谢额娘,额娘院里的吃的,这段时间儿子老想了。”
    弘方:“就是,额娘拖人送来的牛肉干都不够哥几个吃的,还要分给五叔和十七叔。”
    弘韦:“额娘的蜂蜜水也老想了,您看儿子这皮肤干的呀!都没个人样了。”
    和卓点点弘韦这三儿子的头:“行了,别撒娇了,都有。一会肉干和蜂蜜都给你们哥几个准备好,一会来用膳时自己带回去。还有特地给你们准备了果酒,不醉人,都拿走。”
    弘韦拉着和卓的袖子撒娇:“还是额娘想着。”
    眼神瞟到自己老头紧紧皱起的眉头,赶紧松开拉着额娘的手,说了句:“小爷去收拾了。”就一溜烟的跑了。
    和卓目送爷几个出门后,没等到他们回来用膳,回来的时候都掌灯了,在宫里和康熙一同吃了。
    天气炎热,回府的第二天就安排着让都去了《沁园》避暑了,距离康熙的畅春园也近,不管是上朝还是去宫里看惠妃都方便。
    又过了几天,和卓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叫到身边。
    几个儿子来了,看到阿玛也在,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阿玛额娘在搞神马。
    一番请安见礼之后,和卓示意胤禔开口。
    胤禔假意咳嗽一声:“今日叫你们几个过来是有事情要和你们说。你们都是爷的嫡子,除了小八都大婚成年了。小七去年大婚的时候爷和你哥哥们去西藏战场了,没能参加。你的差事阿玛帮你找好了,明日去工部报道去。”
    小七:“谢阿玛。”
    让小七去工部是和卓提议的。
    这孩子从小就爱拆家,慢慢的和卓发现又会自己组装起来,
    标准的科研人员嘛。
    要不是没有灵根,和卓都想将他培养成炼器师了。
    胤禔摆摆手:“行了,老子能为你们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你们也要学会长大,雏鹰躲在母鹰的羽翼下是永远长不大的。阿玛和你们额娘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们都出去。“
    

分家2

  弘昱听到这里已经有些明白了,不过还是要确定一下:“阿玛,您的意思是?”
    胤禔白了他一眼:“还不明白吗?分家。”
    孩子们都吓了一跳。
    小三顿时垮了脸:“额娘,你怎么可以不要小三啊,小三很乖的。是不是那个婆娘又惹你了,儿子回去就教训她。”
    小三去打仗回来,就变得皮多了,他嘴中的婆娘就是他的福晋赫舍里氏。
    和卓:“和别人没什么关系,就是额娘和你阿玛觉得你们长大了,该自己出去飞了。弘昱是世子,呆在府里,其余大婚过的,都分出去,自己过。”
    小六一脸的可怜巴巴:“额娘,是不是嫌我们烦了?”
    和卓摸摸他的月亮脑袋:“怎么会,你们都是额娘的心肝宝贝,分出去也是在京城,你们要经常回来的呀!”
    小七:“父母在,不远游!”
    兄弟几个又劝说了一通,看阿玛额娘是铁了心了,就都垂头丧气的出去了。
    翌日,胤禔就去找了康熙,提出了分家的事情,康熙一脸的诧异。
    “老大,你是怎么想的,孩子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不好吗?还是出了什么事情?”
    也难怪康熙不理解,父母在,不分家,这句话不是说说的,好些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都住在一起呢。
    和卓深谙“远香近臭”的道理,舌头和牙齿还有个磕碰的呢。再说,等康熙嗝屁了,下一届帝王,这么多儿子要爵位就没那么容易了。
    胤禔也是想到了这一层,皇位是不想争了,给儿子们都留爵位吧。不然,按照惯例,世子继承王位,有一个会有荫庇的爵位。
    府上有超过两个嫡子的,可以有两个荫庇的爵位。
    至于其他儿子。
    哼!( ̄▽ ̄)/
    都要自己挣出路。
    出路哪里是这么好挣的,没看到当年皇太极和顺治帝的儿子,都什么爵位啊。
    他们还是皇帝的儿子呢。
    顺治帝的儿子还好一些,都是康熙封的。
    皇太极的儿子封位就太低了,除了几个历史上面出名的,其余都是什么镇国公,辅国公,爵位也太低了点。
    在这方面,康熙是个大大的慈父了,每个儿子都安排了。每人还给了20万两的分家银子,可是大方慈爱了。
    皇子最低册封都是贝子。
    若是皇阿玛故去,那这些皇孙还往那里放呢,
    爷可是有6个嫡子的人,还有3个庶子。
    除了承爵的三个,其他的恐怕也就是个皇室子弟的称谓了。
    现在皇阿玛还健在,总不会让自己的皇孙面上太难看的,怎么说多给两三个小爵位是手到擒来的。
    另外就是看到这些小崽子就烦,整日在福晋面前嗡嗡的,搅得自己想和福晋独处的时间都没有。
    最近京城的闲话就是“扒一扒大千岁府上那些事儿”
    “王府早早分家为哪搬?”
    “说一说高门宅院不得不说的故事”。
    “大嫂!”
    和卓刚从惠妃宫里出来就被叫住了。
    停住脚步:“原来是三弟妹啊。”
    “大嫂,从惠妃母那里出来啊,怎么,听说你们王府最近在闹分家?”
    三福晋一脸的八卦。
    

分家3

  和卓瞟了她一眼:“是啊,不过不是闹分家,而是准备分家,孩子们都大了,咱们做阿玛额娘的总不好拘这在身边啊。”
    一脸的不能理解:“大嫂,你到底是什么想的啊,孩子们在身边多热闹,多开心啊。我不知道多羡慕你哟!”
    三福晋说着一脸的向往。
    “他们分出去不还是我儿子嘛,都一样的,好不容易将他们拉扯大了,想清静些日子。”
    “大嫂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倒是想有这个热闹日子呢。”三福晋一时间有些伤感,她生育了两子两女,只存活了一半,得了一个阿哥,一个格格。
    和卓看出了三福晋的伤心,岔开话题:“怎么,弘晟媳妇都进门了,你这抱孙子的日子之日可带了,有的你热闹的呢。”
    “这倒也是。”三福晋想到儿子媳妇也是喜笑颜开。
    和卓和三福晋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遇到了四福晋。
    “大嫂,三嫂。”
    和卓:“四弟妹,来看德妃母啊。听说德妃母头痛又发作了,好些了没。”
    和卓和三福晋都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不过是德妃做的借口折磨儿媳妇罢了。前些年虽然因为女儿的死,康熙没有再冷落她,不过失了母族的势力,加上康熙对她大不如前,可以说是四妃中最落魄的了。
    寻常也就能折磨折磨儿媳妇了,找找茬。
    四福晋:“多谢大嫂关心,额娘好多了。”
    四福晋有一点好处就是家里的事情从不往外说,即使大家都知道,那么些事儿。
    “怎么不见你家小四爷啊?”三福晋对这个长相肖似四爷的侄子也挺感兴趣,奈何寻常是见不到的。
    “是呀,好久没见弘晨侄儿了,怪想念的。”和卓也搭腔。
    提到儿子,四福晋脸上的笑意真诚了许多:“这个时间还在上书房呢,没下课呢。改日让他给两位伯母请安。”
    和卓:“成,弘晨也去上书房了,大嫂回去和弘华这个皮猴子说一声,多看着点弟弟。”
    四福晋:“谢谢大嫂了,弘晨回来说,华堂哥对他很是照顾呢。”
    “嗨,不用谢,这都不当个事儿。我记得你们家弘晨和小格格都喜欢喝我庄子上产的蜜,一会回去,让奴才们给你们王府送些。”
    和卓很是大方。
    “大嫂偏心呢,怎么就不说送我呢。”三福晋也来凑趣。
    和卓:“当然不会忘了你啦,一会一道送去。”
    四福晋也问了三福晋同样的问题,问为何会分家。
    和卓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其实两个福晋多想想就会知晓和卓对于儿子们的用意了,呆在王府自然是好,亲王之子。
    奈何康熙儿子众多,孙子就更多了,不值钱。等到下一届帝王,世子之外的儿子们爵位怎么样还两说呢。
    一个月之内,和卓就将家分好了,所有的成婚儿子都分出去。
    康熙爷也很够意思,弘方(小二)因为赈灾,瘟疫,以及累计的战功,封了奉恩镇国公,仅次于贝子的存在。
    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分家4

  弘韦(小三)没有参与赈灾瘟疫,凭借此次的战功,封了奉恩辅国公。赐予奉恩镇国公。
    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至于小六、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