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山西从战乱中走出来,让几百万饱受战乱的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更需要大量的银子!

但这些都难不倒赵六斤,赵六斤脑子里已经有了全盘的构想。

赵六斤深知,要想在短时间内振兴山西,绝对离不开晋商的支持!虽然晋商在饱受战乱之后势力也已经大不如前,可只要晋商的优良传统还在,再加上官府的鼎力支持,晋商就一定能在短时间恢复元气。

有了晋商的支持,山西的汾州、五谷杂粮酒、老陈醋等土特产才能源源不断地贩往江南,而山西急需的粮食、布匹、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才能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贩往山西,山西的农业生产才能恢复,山西的百姓才能重新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央军入陕

太原城西。

铁流滚滚、战马萧萧,阵容整齐的中央军正排成四咱纵队向前缓缓开进,在朝阳的照耀下就像一条淡蓝色的长蛇,在荒凉的黄土高原上蜿蜒向前。赵六斤率领临时任命的山西官员驻马肃立城外,神色肃穆地送别中央军。

赵六斤回头过来,目光不可遏止地落在城门上,城门上吊着一样物事,正随风飘荡,倏忽之间,赵六斤感到脖子后面一片冷嗖嗖的,那物事很轻,风一吹就能飘起来,却又呈人形,不错,这物事就是吴三桂的人皮,里面塞了草!

昨天下午,吴三桂已经在城东菜市口被活剥了,刽子手当着无数围观百姓的面在这大汉奸的脑门上削去了一小片头皮,然后以水银灌注其中,在水银的侵蚀下,这大汉奸的人皮和肌肉缓缓脱离,最后竟然像蜕皮的蛇一样把人皮给剥了下来。

回想起吴三桂被剥去人皮之后的那具血淋淋的躯体,以及临死前的挣扎和哀嚎,赵六斤顿时尾巴骨都缩了起来,可怜哪,吴三桂这大汉奸可是足足哀嚎了好几个时辰才咽的气,这家伙临死前所受的痛苦也算是人世间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汉奸,这就是当汉奸的下场哪,从今往后,这大明朝只怕是再没人敢当汉奸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王朴的铁腕统治下,大明帝国中兴在望,周边的蛮夷在强大的中央军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恰逢如此盛世,还有谁愿意去给外族当奴才,还有谁会放着好好的大明百姓不当去当什么汉奸?

王榉缓步走到赵六斤面前,轻声唤道:“赵总督?赵总督!?”

一边唤了三声,赵六斤才如梦方醒,急以衣袖拭去额际冷汗,恭声应道:“呃,王……王员外。”

王榉微笑道:“中央军已经走远了,我们这便回城吧,昨天晚上商谈的一揽子规划还有些细节,需要坐下来好好落实啊。”

“哦,那是那是。”赵六斤忙道,“眼下山西百废待兴,正需要王员外这样的晋商鼎力支持啊,请请请……”

……

柳如是策马靠近了王朴身边,低声问道:“爷,大汉奸吴三桂终于伏诛了,山西也重归了大明版图,你高兴吗?”

“高兴?”王朴摇了摇头,脸上的神色有种说不出的落寞,“有什么好高兴的,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长长地舒了口气,一阵苍凉的歌声忽然从前方的山梁上传了过来。

六月格里二十三,

五哥那个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拿着伞,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九月格里秋风凉,

五哥那个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我有件哎小来袄袄,

改来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

五哥放羊真可怜,

刮风那个下雪哎常在外,

日那落西那个山他才回来。

……

远方,一名头裹白巾年老体衰的老汉正坐在荒凉的黄土坡上引吭高歌,老汉跟前,十几只羊正在吃草,纵横交错的黄土高原浓缩在了老汉脸上,化作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皱纹,嘶哑的嗓音却透着莫名的苍凉。

“好悲凉呢……”

听着听着,柳如是的美目忽然间红了,回眸着望着王朴,问道,“爷,这就是你初到南京时,给姐妹们讲的陕北民歌吗?”

“嗯。”王朴点了点头,黯然道,“这就是陕北民歌。”

“真悲凉。”柳如是美目里满是柔情的不忍,低声道,“这里的百姓一定很苦……”

王朴默然无声,柳如是却从他的脸上看到了种罕见的消沉,在她的记忆中,王朴从来就是个精力充沛、神情活跃的人,像这样消沉的表情她还是头一次见到,芳心里不由得浮起了万种柔情,从马背上伸过手去轻轻握住了王朴粗糙的大手。

柳如是能感受到王朴心情的沉重以及他心中对百姓的痛惜。

“如是。”王朴反手握紧了柳如是的小手,以莫名的语气说道,“你相信吗,我一定要让大明的子民过上好日子,要让他们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每个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学,所有生病的人都看得起郎中,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银子去周游世界!”

王朴倒也不是凭空说瞎话,以眼下大明帝国的综合实力,如果能抢在西方之前完成工业革命,征服整个世界并非痴人说梦,当然,王朴所想要的征服世界并非出兵占领世界上所有的陆地。

在王朴看来,出兵占领是最下乘的做法,当然,对于一些战略要地或者资源丰富的地区,那是必须要占领的,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占领,比如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中东,比如拥有丰富铁矿的澳洲,还有蕴藏大量钻石和黄金的南非等等。

在王朴的构想中,大汉民族要拥有这个世界绝对的话语权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

“相信。”柳如是连连点头道,“奴家相信王爷一定能做到的。”

王朴脸上的表情陡然转变严厉,恶狠狠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凝声说道:“当然,这是一条充满困难的道路,更是一条充满血腥的道路,但是为了大明帝国,为了大汉民族,我不惜背负千古骂名,更不惜对异族举起屠刀,谁敢阻挡我大汉民族前进的脚步……杀无赦!”

……

朝鲜半岛西海岸,大明水师乘风破浪正往前缓缓行驶。

沉重的脚步声中,两员水师将领疾步来到了甲板上,其中一人手指前方海天一色中若隐若现的岛屿对施琅说道:“将军,前军回报,济州岛上大约有几百朝鲜人,看样子是为了躲避建奴屠杀才逃到岛上的,要不要……?”

施琅回头冷然道:“你想怎样?”

那将领嗫嚅道:“朝鲜曾是我们大明的属国,何况他们的国王眼下也流寓南京,卑职以为是不是帮帮他们?”

“帮帮他们?”施琅眸子里杀机流露,冷然道,“我们大明帮助朝鲜人难道还少吗?连朝鲜国号都是我们大明开国皇帝洪武帝赐的呢,为了帮助朝鲜人抵抗倭人入侵,多少好男儿战死在了异乡,可结果呢?这些忘恩负义的龟孙子却投向了建奴,哼!”

将领低下了头,满脸羞愧道:“是,卑职愚钝。”

“传令下去。”施琅冷然道,“水师暂泊济州岛补充淡水,如果朝鲜人有什么吃的,就全部抢了,至于朝鲜人的死活……朝鲜人的死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向他们举起屠刀就已经很仁慈了。”

在大明水师四大战将之中,能力最强、资历最老当然是黄得功。

张颜鳞和李昂凶狠嗜血,简直就是两个杀人魔王,除了大明帝国的子民,世界上的任何人等都是他们的敌人,都是他们屠杀的对象,在此后大明水师对外扩张的征途上,两人血屠了数以万计的村庄和城市,死在他们刀下的白骨足以筑成一座雄伟的城池!

不过,受王朴战略思维影响最深的毫无疑问还是施琅,他不像张颜鳞、李昂他们那样嗜血嗜杀,也没有黄得功那样仁慈,他没有直接杀死济州岛上的朝鲜人,却冷血地抢走了他们可怜的口粮,这其实跟杀死这些朝鲜人没什么两样了。

事实上施琅也知道,杀不杀这些朝鲜人都已经无所谓了,就算他们能活过今天,也不可能活过明天,因为在大明朝廷和中央军的支持下,北部牛仔的对外扩张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朝鲜半岛早晚会成为牛仔们的农场和牧场,而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朝鲜人,也就是高丽土著人,迟早逃不脱这些牛仔的屠杀。

弱食强食,大自然的游戏法则历来就是如此,人类世界的游戏法则也如此,纵然是到了高度文明的未来世界,这条法则也从未曾有过任何改变,也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可这条法则却仍将继续存在……

……

西安,大顺王宫。

大顺皇帝李自成正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和几年前相比,现在的李自成虽然衣着光鲜,却显得苍老多了,神色间也透着暗黄之色,眼神也是暗淡无光,一看这副样子就知道是酒色过度,身子已经淘空了。

这也难怪,自从北京败回陕西之后,李自成每日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和妃嫔们在王宫里日夜宣淫,好不容易有空上朝理政,也是言必称昔日朕曾统率百万雄师横扫北方,逐鹿中原云云……

垮了,如今的李自成早已经从精神上垮了,自从败回陕西之后,他就始终没有走出这场惨败的阴影。

“万岁。”丞相牛金星出班奏道,“细作回报,王朴亲率十万中央军正顺北川河西进,昨天已经过了青龙渡,从行程上看现在可能已经到了上平关了……”

“什么!?”李自成闻言大吃一惊,怒道,“中央军已经到了上平关?这不是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吗?如此重大的军情为什么不早点向朕上奏,却等到中央军打上门了才来跟朕说,嗯?”

牛金星苦道:“万岁,三天前臣就想进宫见驾,可是……”

的确,牛金星连续三天想进宫却都被李自成给拒绝了,那会李自成正搂着刚刚从西域买来的胡姬快海呢,开洋荤的新鲜劲还没过去,自然懒得理会朝政,自知理亏的李自成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既然已经这样了,再说无益,诸位爱卿都说说吧,有何良策可以退敌?”

文武百官都垂下了脑袋,没一个人敢吭声。

大明中央军的厉害现在是妇孺皆知了,不到三万中央军就能把三十万建奴和鞑子打得片甲不留,现在十万中央军来攻,大顺朝拿什么抵挡?这仗根本就没法打,大顺朝和大顺军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或者逃亡,或者投降!

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大顺将领在暗中与中央军联系。

山西的关宁军就是个很好的榜样,大汉奸吴三桂虽然被活剥了,曾在辽西盛极一时的吴家也被灭了九族,可关宁军的全体将士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摇身一变就从叛军变成了大明朝的山西保安队。

这对大顺军来说可是致命的诱惑,既然河南的义军可以整编成中央军,既然山西的关宁军可以改编成保安队,为什么陕西的义军就不能改编成保安队呢?大顺军若降,李自成和少数高级将领固然是难逃一死,可绝大多数义军将士却肯定不会受到牵连。

“哑巴了?一个个全都哑巴了!?”李自成勃然大怒道,“想当年朕亲率大军逐鹿中原时,上百万的明军都被朕收拾了,朕还会怕这区区十万中央军!?丞相,明日便设坛,朕要御驾亲征,亲率百万大顺军去延安府迎击王朴。”

牛金星没有吭声,脸上却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神色。

百万大军?眼下的大顺朝哪里还有百万大军,聚集在西安城内的大顺军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其中还有一多半是强行征集的新兵,士气低落、军心涣散、装备缺乏,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让牛金星到哪里去征集百万大军?

大顺军会如此落魄,也是叛军的致命弱点。

百姓要造反,无非一个原因,那就是活不下去了,毕竟,想投机发家而加入叛军的人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走投无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揭竿造反,可现在的大明朝自从孙传庭执掌内阁以来,党争之风嘎然而止,吏治焕然一新,在新内阁的治理下,湖广、河南、北直各省局势稳定、欣欣向荣,百姓们的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跟着李自成去造反?

这一年多来,陕西的大顺政权只能用树倒猢狲散来形容,尤其是杀胡令颁布之后,不但陕西的百姓大量流亡外省,连大顺军内的许多征战沙场好几年的老兵也当了逃兵,去北直当了北部牛仔,百姓们虽然朴实,可他们并不是傻瓜,如果可以选择,有谁放着好日不过,放着好好的农场主、牧场主不当,却去当什么反贼?

从根本上主说,眼下的大顺政权根本就没有半点国家的样子,没有朝廷的官僚体系,连军队也已经分崩离析,也就是沉醉在梦境中的李自成还有牛金星等少数铁杆亲信把大顺政权当回事,拼了老命都想维护大顺政权在陕西省的统治。

“丞相,你没有听到朕的话吗?”

见牛金星没有吭声,李自成怒道,“朕命你在城外设坛,待明日,朕便要召集百万大军誓师亲征。”

“万岁,万岁哪……”牛金星仆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道,“你醒醒,快醒醒吧,眼下我大顺朝仅余军卒三万余人,且粮草匮乏,器械全无……”

“胡说!”李自成怒道,“陕西有壮丁五六百万,召集百万大军还不是易如反掌?”

“唉,万岁长居深宫有所不知……”牛金星黯然长叹道,“陕西原本的确有壮丁五六百万,可是累经战乱之后,壮丁已经大部战死,老幼妇孺更是饿死无数,再加上朝廷颁布杀胡令之后,百姓大量外逃,眼下陕西各府已经……眼下全陕人口总计不过几十万人而已。”

“啊!?”李自成闻言大吃一惊,终于从浑浑噩噩中霍然惊醒,失声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的?”

牛金星黯然道:“万岁,事到如今也只有一策了。”

“有何对策?”李自成急道,“丞相快快道来。”

牛金星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向大西国求救了。”

“大西国?”李自成的眉头霎时皱紧了,“张献忠?”

对于张献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李自成是很不感冒的,虽然张献忠曾经救过李自成一次,在李自成看来,张献忠就是一介武夫,根本成不了大事,可现在却要他低头向张献忠求救,他实在是抹不开这个面子。

牛金星道:“万岁,中央军兵强马壮,来势汹汹,非我大顺军独力能挡,除了向大西军求援外,实在是没有别的良策了。”

“可是……”李自成黯然道,“张献忠肯出兵相救吗?”

“应该会的。”牛金星道,“一者唇亡齿寒,若是我大顺军灭亡了,中央军接下来就会收拾大西军,张献忠不可能不知道这点,二者我们可以开出优厚的条件,如果大西军能协助我大顺军击退中央军,我们就把西边的几个州府割让给大西国。”

李自成眉头紧得更紧了,可再想想除了这个办法也的确没有别的办法了,便只好长叹一声对牛金星说道:“也罢,此事就由丞相去办,你跟张献忠那贼子说,除了延安府和西安府,朕的整个陕西都可以让给他。”

“臣遵旨。”

牛金星向李自成三跪九叩之后,起身扬长而去。

李自成长身而起,大袖一拂吼道:“退朝退朝……”

说罢,再不理会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径直回了后宫,肃立殿上的大将刘宗敏和田见秀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眸子里看到了一丝莫名的冷意。

第三百二十八章 进逼西安

成都,原来的蜀王府已经成了张献忠的大西王宫。

半个时辰前,张献忠刚刚在金殿里接见了大顺丞相牛金星,也知道了牛金星的来意,张献忠不敢怠慢,急召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严锡,尚书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平东王孙可望,抚南王刘文秀,安西王李定国,定北王艾能奇等文武心腹进宫议事。

待众人到齐,张献忠沉声说道:“李自成派牛金星向我们求救来了,说是王朴亲率十万中央军已经攻入延安府,还说如果大西军能够帮助大顺军击退中央军的进攻,李自成就愿意把西安府、延安府以外的整个陕西让给大西国,大家都说说,这事该怎么办?”

相比李自成的大顺国,张献忠的大西国则要强大稳定得多。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张献忠并不是什么屠川的魔王,事实上张献忠从来就没有大肆屠杀过无辜百姓,真正把四川近千万百姓屠杀得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人的是建奴何洛会!张庭枢等奴才为了粉饰建奴功绩才使用了移花接木的伎俩,把屠川的污水泼到了张献忠身上。

自从镇压了蜀中大明旧有官军的反扑之后,张献忠就颁布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减免税赋的政策,蜀中局势迅速得到稳定,百姓生活安定,再加上蜀中富庶,从蜀王府中抄出来的钱粮银财就足够大西军数年开销之用了。

和大顺军粮饷匮乏,分崩离析不同,大西军是粮饷充足,而且训练有素。

大西国共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分成一百二十营,孙可望统领二十个营,李定国统领十六个营,刘文秀统领十四个营,艾能奇统领十个营,张献忠自己亲率六十个营,并设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分统这六十个营的军队。

左丞相汪兆麟沉吟片刻,率先说道:“万岁,臣以为该出兵,但却不是为了救大顺。”

张献忠道:“这话怎么讲?”

汪兆麟道:“眼下的大顺军早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大顺军了,两年前的大顺军拥兵百万,横扫北五省,可现在的大顺军却不过数万残兵败将,而且军心涣散,兵无斗志,再加上粮饷匮乏,军中的老兵差不多都逃散了,这样的军队根本就不值得我们去救。”

张献忠道:“那为什么还要出兵?”

汪兆麟道:“为了吞并陕西,拓展大西国的战略空间。”

张献忠道:“哦?”

汪兆麟道:“眼下我大西国仅四川一隅,战略迂回空间很小,假如中央军从陕西、湖广、云南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则难免应付不过来,如果占领了陕西,则战略迂回和缓冲的空间将大大拓展。”

“嗯,有道理。”张献忠点了点头,又问别人道,“你们呢,你们觉得左丞相说得怎样?”

众人纷纷附和,只有李定国默不作声。

大西军很少和中央军交手,虽然中央军的赫赫声名已经传遍天下,可传言这东西毕竟不如亲身体会来得印象深刻,不过李定国是个例外,在大西国中,只有李定国与中央军有过直接交锋,并且深知中央军的厉害。

中央军的厉害是超乎想象的,坚守襄阳那一仗给李定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样密集的火枪齐射是大西军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挡的,这次王朴亲率十万中央军进攻陕西,目的绝非只是为了陕西一省,在攻占陕西之后只怕就要进军四川了。

因此李定国以为,大西军应该考虑的不是出兵陕西,而是加固巴东、汉中的防线,利用天险把中央军挡在国门之外,而如果按汪兆麟的意见大西军精锐尽出,开进陕西与中央军决战,在李定国看来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张献忠望着李定国,和声问道:“定国,你觉得呢?”

张献忠不喜女色,虽然娶了好多妻妾却从未生下一男半女,因此不出意外大西国的皇帝多半得由四个义子中的某个来继承,原本孙可望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可惜的是前次出征湖广,孙可望见死不救,险些被张献忠斩了,还是左右丞相三尚书苦苦哀求才保住了性命,不过在张献忠心中的地位却是大不如前了。

张献忠亲自询问李定国的意见,在众人看来就是已经把他当成储君看待了。

李定国叹了口气,委婉地说道:“父皇,中央军的强大超乎想象,其火枪营密集射击的威力,绝非血肉之躯所能抵挡,昔襄阳之战,儿臣三千精兵据坚城而守,中央军隔百步之遥列队射击,短短不到盏茶功夫,我军竟伤亡千余之众!”

张献忠蹙眉道:“那依你的意思……”

李定国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军绝不可贸然出川!”

左丞相汪兆麟与孙可望走得极近,当时就反驳道:“二殿下有没有想过,这个机会若是错过了,今后就不可能再出现了。”

李定国道:“我军若是据天险而守,或者还能把中央军拒之国门之外,若是出川与中央军决战,怕是……”

张献忠凛然道:“怕是如何?”

李定国黯然道:“怕是凶多吉少。”

张献忠默然,孙可望却是冷笑道:“凶多吉少?难道在二弟心中,我大西军便是如此不堪一击的土鸡瓦犬吗?”

与孙可望沆瀣一气的定北王艾能奇也冷笑道:“是呀,二哥如此夸大中央军的实力却不知道是什么用意?哦对了,小弟倒是想起来了,当初二哥手下足有三千精锐,又据襄阳坚城而守,大哥八万大军又近在咫尺,战机如此有利,可二哥却居然没能守住襄阳,说起来的确让人不敢相信……”

李定国毕竟也是年轻人,当下就怒道:“四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艾能奇闷哼一声,冷然道:“我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

艾能奇的意思说得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说李定国刻意夸大中央军的战斗力,不过是为了当初弃守襄阳寻找借口而已,李定国如何受得了这个气,当时就怒道:“老四,你的意思是我故意夸大中央军的战斗力?”

艾能奇冷然道:“难道不是吗?转战湖广、南直的时候我们大西军不是没和明军的火枪队交过手,中央军和明军虽然名号不同,用的却都是火枪,同样是火枪,明军火枪队不堪一击,中央军还能飞上天去不成?说你没有夸大中央军的实力,故意找借口替自己开脱,有谁相信?”

“夸大中央军的实力?”李定国反唇相饥道,“二十多万大顺军和十万大西军猛攻青桐关数月而不下,而青桐关上却只有中央军区区一个混成营不到五千人把守,这又怎么说?中央军不厉害,能凭不到五千人挡住几十万大军几个月!?”

艾能奇语塞道:“这,这个……”

孙可望反驳道:“青桐关之败完全不是因为赵信的混成营有多厉害,而是大顺军狼子野心,不肯出全力,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那后来呢?”李定国道,“后来中央军以不到五万军队却敢于全线反攻,二十多万大顺军还有大哥你的八万精兵竟被打得全线溃败,大顺军全军覆灭,大哥麾下的大军也险些万劫不复,这又怎么说?”

孙可望语塞道:“这……”

“够了。”张献忠大声道,“都别吵了,朕和李自成毕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当年朕落难的时候,李自成也曾出手帮助朕,虽然后来朕也曾帮过他一次,可这人情却不是那么容易还清的,所以这次朕决意出兵。”

李定国急道:“父皇,不能出兵啊。”

“吾儿不必多说了。”张献忠霍然举手阻止了李定国,大声道,“这次,朕决意御驾亲征。”

“啊?”李定国越发急道,“父皇要御驾亲征,万万不可呀!”

其余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严锡等人也纷纷劝阻道:“万岁,不可呀。”

“诸位爱卿不必再劝。”张献忠肃然道,“此次出兵,可望、能奇率本部三十营兵马随朕亲征,朕出征之后,由定国摄监国之位,川中大小事务俱由定国定夺!此次出兵陕西,若胜则万事大吉,若败……两位丞相知道该怎么做。”

汪兆麟神色惨然,严锡却是黯然低头,张献忠刻意带上孙可望、艾能奇一同出征,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为李定国上位扫平障碍,因为刘文秀和李定国自幼亲善,是李定国的鼎力支持者和追随者,这样一来,李定国继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孙可望不甘心道:“父皇,出兵陕西由儿臣去就够了,何需御驾亲征?”

“不必说了。”张献忠断然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张献忠即拂袖而去,很快,高大健硕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大殿外,这一刻,谁也不知道这位枭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很难有人理解张献忠和李自成之间的复杂感情,两人都出身底层,同是荥阳大会的义军首领,互相之间惺惺相惜,却又始终没有停止过明争暗斗,互相之间一直在别着苗头,都拼了命的想压过对方的风头……

两人的争斗甚至已经延伸到了建国和年号上,李自成刚在北京即位称帝,张献忠就立刻在成都跟着继位称帝,李自成建国大顺,张献忠建国大西,李自成改元永昌,张献忠针锋相对改元大顺,这种争斗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融入了两人的骨子里。

以致于有的野史传说,李自成和张献忠其实是同性恋,还煞有介事地举例说张献忠身为一代枭雄却不太喜欢女色,而且还喜欢滥杀美女,这和普通枭雄喜好美人、迷恋美色的性格截然不同,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张献忠这次选亲自领兵出征,完全是预感到这可能是李自成最后的征途了,所以张献忠要帮助李自成,他要向李自成证明,老子比你强那么一点点,你看最后到了到了,还得俺老张来救你……

……

绥德,中央军大营王朴行帐。

自从渡过黄河之后,中央军的行军速度就慢了下来,每天只向前开进五十里即安营扎寨,因此从黄河渡口到绥德足足走了好几天!

中央军并非不能加快行军速度,更不是谨慎行事害怕中了大西军的埋伏。

中央军故意减缓行军速度完全是故意的,一是为了给大西军造成强大的压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二是为了引蛇出洞,把川中的大西军给引出来,引到陕西战场上消灭,为将来中央军入川扫清障碍。

行帐里只有王朴和柳如是,两人正对着地图研究进川的路线和时机。

仗打到这份上,收复陕西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收复四川?毕竟川中的大西军实力尚存,而且和中央军交手不多,面对中央军的兵锋时心理上不处于劣势,再加上川东、川北的天险,要想兵不血刃收复四川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柳如是眨了眨美目,娇声问道:“王爷,你说张献忠会不会出兵陕西?”

王朴沉吟片刻后说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张献忠应该知道,不过张献忠会不会出兵就不好说了。”

柳如是道:“王爷是担心李定国搅局?”

“是啊。”王朴点了点头,凝声道,“虽说去年湖广之战我没有亲身参与,可从实战上看,李定国这个人的战略思维和战术思想都很不一般!再加上李定国和中央军有过直接交锋,对中央军的实力心知肚明,他应该知道大西军出川只能是死路一条。”

柳如是道:“李定国虽然厉害可他毕竟还年青,张献忠未必会听他的。”

“但愿吧。”王朴道,“但愿张献忠不会听李定国的,否则收复四川就要费些功夫了。”

【“文”】“王爷,如是妹子,好消息。”

【“人”】轻盈的脚步声中,情报秘书柳轻烟迈着春风俏步进了行帐。

【“书”】王朴从地图上收回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