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明-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王朴接着又说道:“但是,你们不得哄抬物价,户部商业司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行业的商品定一个基准价,最终的销售价格不能超过基准价五成,不过考虑到运费的因素,不同商品在不同省份的基准价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钱侃道:“要是地方官府私设关卡怎么办?”

王朴道:“好办,你们可以向各省总督或者直接向户部商业司告状,总督衙门或者商业司将严惩违规的地方官员。”

沈一贯道:“敢问侯爷,还有一种税收呢?”

王朴道:“另外一种税叫关税,如果各位商户的货物只在大明国境以内流通,是不需要缴纳关税的,只有你们的商品销往国外时,才需要缴纳关税!源头税抽两成,而关税则是附加两倍!”

沈一贯道:“侯爷能否解释一下。”

王朴道:“打个比方吧,一匹丝绸在浙直两省的基准价是六两,那么源头税就是一两二钱,这一两二钱是从商户的利润中直接扣除的,商户不得另行提高丝绸售价以弥补自己的利润损失。”

“关税则是附加两倍,也就是说六两售价的丝绸,需要附加十二两关税,但附加的关税将会转嫁到外商头上,一匹丝绸最终的售价就是十八两银子!当然,海关所得的十二两关税,一半将返还给商户。”

王朴清楚十七世纪是个强权世纪,贸易保护主义司空见惯,百分之两百的关税税率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对于当时的西方世界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就算征收十倍的关税也照样有市场。

痛宰西洋商人,王朴绝不会有半点犹豫。

至于王朴决定把关税的一半返还给国内商户,却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将来的海外扩张!

在不远的将来,大明朝将由商人或者说是资本家掌握国家机器,只有海外贸易有利可图,这些资本家才会推动国家机器向外扩张,利用巨舰大炮敲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把大明出产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倾销出去。

到了那时候,大明朝的海外扩张将会和国内的大资本家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上的保障,这样一来,就再不会重复历代王朝先扩张后收缩的老路了,在利益的驱动下帝国对外的扩张将至少持续几个世纪!

王朴甚至已经在幻想,几个世纪之后,满世界都是大明帝国的殖民地,大明的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数以十亿计的殖民地原住民以他们的民脂民膏供养着庞大的大明帝国,大明帝国的每一位子民都过着富足的生活,连大街上的流浪汉都可以靠着政府的救济金去国外旅游渡假……

沈一贯等商户的眸子也亮了起来,不单是因为海外贸易利润更大,更因为他们发现了巨大的走私商机!

王朴岂能不知道这些精明的商户在想什么,当时就提醒道:“不过本侯得郑重地提醒你们,千万不要想着去走私,绕过海关直接把商品卖给外商,这么做的后果将会很严重,一旦被侦缉队抓获,就等着倾家荡产吧!”

几位商户被王朴点中了心事,神色顿时变得非常尴尬。

王朴又向王榉道:“大哥,官营资产拍卖的事就先说到这里,现在你带几位大户去逍遥仙境吃个饭,具体的细节下午接着商讨。”

等王榉带着钱侃等商户走了,吕大器才忧心冲冲地说道:“侯爷,你真打算撤除各省各府的内监、官监还有关卡?真要把这些都撤了,皇宫大内和地方官府就再没有任何税收来源了,他们能答应吗?”

钱谦益也不无担忧地说道:“是啊侯爷,真要把地方逼急了,就怕他们造反哪。”

王朴点头道:“两位阁老的担心不无道理,所以这事也得按部就班的来,不能急,我的意思是先在南直、浙江、湖广三省试行,等中央军收复了北五省,再在北五省推行,最后再回过头来整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

孙传庭道:“这样最好。”

吕大器道:“侯爷,有句话门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王朴道:“吕阁老有话尽管说。”

吕大器道:“除了征收源头税和关税,朝廷将放开各行各业的所有限制,侯爷有没有想过商户的势力会失去控制?假如某一天这些商户控制了大量的财富,然后有人造反,这些商户又倾其所有去资助这个造反的人,朝廷该怎么办?”

王朴暗暗点头,心忖吕大器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点眼光的。

可吕大器所担心的,恰恰是王朴所希望的,王朴现在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地扶植工商势力,先把这些工商势力和他的中央军捆在一起,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召开国会,把工商势力扶上统治地位。

只有这些工商势力足够强大了,才可能顶住封建保皇势力的反扑。

至于吕大器、钱谦益这些旧官僚势力,等将来工商势力壮大之后,王朴只可能给他们两条路走,一条就是和新生的工商势力融合,另一条就是死!除这两条路外,绝没有第三条路可供选择了。

不过这些话王朴当然不会对吕大器和钱谦益说,更不可能现在就说。

王朴亲切地拍了拍吕大器的肩膀,笑道:“吕阁老多虑了,只要有我的中央军在,这些商户能掀起什么风浪?我动动小手指头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对对对。”钱谦益赶紧狂拍马屁,“侯爷说的对,侯爷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侯爷和中央军在,大明帝国就乱不了。”

吕大器道:“既然是这样,那门下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吕阁老。”王朴忽然说道,“晚辈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吕大器忙道:“侯爷请说。”

王朴道:“这次将要拍卖的官府资产涉及南京、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各地,金额巨大,粗步估计都在两千万两以上,这么庞大的资产,仅靠几家商户是吃不消的,假如晚辈所料不差,这些商户肯定会以集资的形式拍下官府的产业。”

“集资的形式?”

吕大器茫然地望着王朴,根本不知道王朴说这些话的用意。

王朴道:“所谓集资就是由多家商户联合出资,然后按所出资金多少分配利润,据晚辈所知,南京城内的不少勋戚打算出资,与商户联合拍下官府的作坊,然后由商户经营,他们只吃股息。”

钱谦益已经说出些眉目来了,欣然道:“侯爷的意思是说,朝廷官员也能入股?”

“当然可以!”王朴道,“朝廷官员入股,晚辈是举双手赞成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要是朝廷官员也入了股,要不了多久他们也成资本家了,虽然官员入股可能导致官商勾结催生腐败,但王朴现在并不关心这些,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把工商势力扶植起来,催生一批有官府背景的大资本家!

吕大器黯然道:“老夫家无余资,就是想入股也是没有可能啊。”

王朴道:“吕阁老如果想要本金,晚辈可以借你,多了没有,五十万两还是拿得出来的。”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烽烟再起

吕大器忙道:“这怎么好意思。”

王朴道:“有啥不好意思,又不是送你的,是借你的,将来是要还的。”

“不,不行。”吕大器道,“真的不行。”

真争执不下时,吕六忽然匆匆进了文华殿,喜孜孜地叫道:“孙阁老,侯爷,生了!”

王朴皱眉道:“什么生了熟了?”

吕六道:“小宛夫人生了,是个男孩!”

“什么!?”孙传庭闻言大喜过望道,“真的是个男孩?”

王朴不高兴道:“孙老头你高兴个什么劲,又不是你儿子。”

“去。”孙传庭老实不客气地一巴掌扇在王朴脑门上,怒道,“你小子说话可得算数,那是我们老孙家的长男长孙,嘿嘿,老夫得瞧瞧去。”

说罢,孙传庭已经一溜烟地冲出了文华殿。

王朴目瞪口呆,这才想起他跟孙传庭之间还有个约定,得把第二个儿子过继给孙家继承香火,得,小宛的儿子往后就得姓孙而不能姓王了。

钱谦益、吕大器也上前拱手道:“侯爷,恭喜你了。”

……

夜色初临,靖南侯府张灯结彩,上上下下一片喜气洋洋。

董小宛的厢房里更是莺莺燕燕,聚集了一大群绝色美人,陈圆圆、李十娘、李香君、顾眉、寇白门、柳如是、嫩娘诸女都在,除了卞玉京,秦淮八艳就齐了,寒秀斋鸨母陈大娘怀抱着新生的婴儿,喜孜孜地对董小宛说道:“宛儿你瞧,小毛头笑了,他在对你笑,多可爱的小毛头呀。”

董小宛脉脉地望着陈大娘臂弯中的婴儿,略显苍白的粉脸上尽是母爱的光辉。

“小宛,小宛你没事吧?”

急促的脚步声中,王朴大步抢进房来。

一眼看见床上神色苍白的董小宛,王朴心里就涌起了一丝歉疚,上前挨着床沿坐了下来,伸手抓住董小宛冰凉的小手,陈圆圆向诸女挥了挥手,诸女非常识趣地退出了厢房,把空间留给了董小宛和王朴。

“宛儿。”王朴深情地凝视着董小宛,柔声道,“苦了你了。”

董小宛含情脉脉地望着王朴,轻柔地摇了摇头。

王朴歉然道:“对不起,宛儿,我没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陪着你。”

“不,相公千万别这么说。”董小宛赶忙伸出小手抚住了王朴的嘴唇,柔声道,“宛儿能有相公这样的好夫婿,又能替相公产下麟儿就已经很知足了。”

“宛儿。”

王朴动情地抱住了董小宛。

厢房外,孙传庭迫不及待地从陈大娘手里接过了婴儿,喜孜孜地说道:“让老夫看看,快让老夫看看。”

陈大娘把婴儿的襁褓轻轻拉开一角,指着那点小鸡鸡笑道:“孙阁老你看仔细了,是位小公子。”

“嘿嘿,是个小子,真是个小子。”

孙传庭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就像抱着块无比珍贵的璞玉,来回踱了几步,兴匆匆地说道:“老夫得给孩子起个名儿,起什么名好呢?嗯……这是我们孙家的长孙,是承字辈,希望这小子长大之后能继承祖宗家世,就叫孙承祖吧。”

“恭喜阁老。”

“贺喜阁老。”

陈大娘、李大娘以及一班仆妇纷纷上前道贺,孙传庭心里欢喜,连声道:“打赏,快快打赏,合府上下每人赏银五十两。”

“多谢阁老。”

一班仆妇纷纷道谢,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

半个月后,亦即大明隆武元年五月二十,南京、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各处官营作坊和所属资产在南京户部衙门公开拍卖,浙直两省的商户云集南京,共襄盛会,最终浙直两省的所有官营作坊和官府资产都被拍卖一空,共获银一千八百余万两!

同时,王朴对大明官僚机构的改革也正式拉开了序幕,第一步就是首先裁撤了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宪臣衙门!

当初洪武帝设置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宪臣衙门的本意是为了监督官员,杜绝腐败,洪武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机构的设立非但没能发挥监督官员的职能,反而因为权力过大严重干扰了朝政的正常运转,以致官场上扯皮成风,办事效率极其低下。

为了监督宪臣衙门,洪武帝又被迫设立了锦衣卫,为了监督锦衣卫,洪武帝又设置了东厂,为了制衡东厂,又设立了西厂,最后迫不得已之下又设立了内厂,这才形成了大明朝所特有的庞大的监督机构!

北京沦陷、崇祯上吊之后,东厂、西厂、内厂已经名存实亡,至于锦衣卫则早已经成了勋戚贵胄的养老衙门,裁不裁撤已经无所谓了,只有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这三颗毒瘤还顽强地生存着,还在严重干扰着朝政。

裁撤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只是第一步,再接下来王朴还要对内阁六部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最终形成完善的内阁大部制,从法律上架空皇帝的权力,使其成为帝国的象征,而不是实际统治者。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还为时尚早,王朴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

……

阳明大学首期外语速成班的两百名学员已经跟着甄有才去了建德兵工厂,一同前去的还有宋应星、方以智以及三十六位军科院外籍院士,王朴交给甄有才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半年内把建德兵工厂的水力机床由木制换成铁制!

半年之后,建德兵工厂必须能用铁制机床生产步枪和加农炮!

……

时光荏然,转眼间就到了隆武元年九月。

南京,五省总督行辕。

王朴正躺在凉椅上闭目养神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忽然把他惊醒,睁眼看处,却是李香君迈着碎步走了进来,李香君身材娇小玲珑,肤色莹白,五官精致就像是用玉石雕琢出来的一般,再加上身上得体的绿色军装,飒爽英姿中透着娇媚,要多诱人就有多诱人。

李香君走到王朴面前,啪地敬了一记军礼,说道:“侯爷,南京陆军军官大学第一期学员将正式毕业,再过半个小时就要举行毕业典礼了,侯爷身为校长,将要在毕业典礼上做十五分钟的演讲,并给毕业学员颁发证书。”

“呵……”

王朴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又使劲地嗅了嗅李香君身上传来的幽香,问道:“除了南京陆军军官大学的毕业典礼,下午还有什么安排?”

李香君道:“下午三点,侯爷将要前往燕子矶大营检阅中央陆军第十营。”

中央军已经废止了十二时辰计时制,采用了更为科学的二十四小时计时制,同时从西洋购进了一批钟表,中央军所有大队长以上军官都配了怀表,身为王朴的国务秘书,李香君当然得采用二十四小时制替王朴安排每日的行程。

王朴又道:“然后呢?”

李香君道:“晚上七点,侯爷将要出席逍遥仙境的军官晚宴。”

王朴笑笑,然后毫无征兆地伸手搂住了李香君的纤腰,李香君低呼一声跌坐在王朴腿上,紧俏的翘臀正好压在王朴小腹上,李香君不堪地扭了扭腰肢,低声道:“侯爷不要,如是姐和轻烟姐就在外面呢,而且再过半小时,陆军军官大学的毕业典礼就要开始了。”

王朴把脑袋凑到李香君鼓腾腾的胸脯上使劲地嗅了一口,只觉幽香扑鼻、神清气爽,这才低笑两声,心满意足地松开了双手。

李香君赶紧从王朴腿上站了起来,扯了扯身上的军装又用纤纤玉指理顺腮片略显散乱的秀发,美目里流露出的眼神当真是又娇又媚,王朴忍不住食指大动,要不是得赶去南京陆军军官大学参加毕业典礼,真想把这小妮子就地正法了。

“侯爷,您的帽子。”

李香君把行案上的总督礼帽拿起,递给王朴。

王朴接过礼帽扣在头上,李香君已经从衣架上拿过总督礼服披到王朴身上。

李香君正替王朴扣礼服衣扣时,紧闭的房门忽然被人推开,情报秘书柳轻烟已经扭腰摆臀走了进来,先向王朴投来极其暧昧的一瞥,然后娇笑道:“香君妹子,姐姐打搅了您和侯爷亲热,你不会怪姐姐吧?”

李香君脸嫩,哪里经得起柳轻烟这妖女的调侃,当下就脸红红地逃了开去。

王朴灼热的目光在柳轻烟丰腴的娇躯上游移,最终落在又圆又肥的翘臀上,脑子里忍不住浮现了幽深的股沟里那一片诱人的风光,还有这妖女在自己胯下婉转承欢时的媚态,忍不住邪笑道:“屁股又痒了不是?”

柳轻烟妩媚地白了王朴一眼,嗔道:“是呢,奴家浑身上下都痒呢。”

王朴上前一把搂住柳轻烟,一巴掌狠狠扇在她的翘臀上,扇完了又轻轻抚摸起来,一边抚摸一边笑骂道:“欠抽的骚蹄子,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柳轻烟任由王朴双手在自己身上轻薄,低声喘息道:“侯爷,建奴有动静了。”

“哦?”王朴正在肆虐的双手一顿,问道,“什么情况?”

柳轻烟道:“开春的时候,蒙古骑兵和建奴在北直大肆烧杀劫掠,北直隶十室九空,圣教的堂口也几乎被毁坏殆尽,奴家费了好多周折才从山西那边获得消息,大约十天前,蒙古骑兵就已经从宣府、大同一带进关了!”

王朴的脸色霎时就凝重起来,问道:“有多少骑兵?”

柳轻烟道:“圣教在山西的堂口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暂时还不确定蒙古骑兵的具体兵力,但至少不会少于十万!”

“十万骑?”王朴沉声道,“看来这次建奴是准备大动干戈了。”

想了想,王朴又问道:“四川的张献忠,陕西的李自成还有山西的吴三桂最近有什么异动没有?”

柳轻烟摇头道:“陕西的饥荒还是没有缓解,李自成又忌惮吴三桂,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倒是四川的张献忠已经镇压了各府的反抗,眼下正往汉中府集结兵力,有可能要往北抄李自成后路,也可能往东进攻湖广。”

王朴皱眉道:“张献忠和李自成虽然一直不对付,可两人毕竟同根同源,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张献忠应该不会去找李自成的麻烦,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向东进攻湖广,得马上把这消息通报给赵信,让他提早做好防备!”

柳轻烟眨了眨美目,忽然问道:“侯爷,你说这次建奴是南下呢,还是往西去打李自成?”

王朴道:“多尔衮不是笨蛋,他不可能重蹈覆辙再去攻打陕西,所以这次建奴一定会南下,假如我没有料错,多尔衮一定是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在山东和中央军打一场决定命运的战略大决战!”

柳轻烟道:“可今年年初的那场决战建奴并没有讨到半点便宜,建奴真的还敢南下?”

王朴摇头道:“千万不要小瞧了建奴,年初聊城之战中央军虽然消灭了不少敌军,可那都是前明降军、汉军八旗还有朝鲜八旗,根本就不是建奴的精锐部队,而且年初有姜镶、王承胤、唐通在威胁建奴身后,令多尔衮心有顾忌,所以才没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可现在与年初不一样了,现在建奴后方稳固,没有后顾之忧……”

“不对!”王朴话没说完,一把悦耳的声音忽然传了进来,旋即柳如是窈窕的倩影已经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娇声说道,“侯爷,年初的时候建奴有后顾之忧,这次建奴同样也有后顾之忧!”

王朴心头一动,沉声道:“你是说……”

柳如是嫣然一笑,说道:“中央军和建奴大军在山东对峙之时,侯爷只需派出施琅将军的五千水师就能严重威胁建奴的辽东老巢,到时候建奴仍旧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如果不回师自救,辽东老巢难保,如果回师自救,则难免影响正面决战。”

王朴皱眉道:“可如是你想过没有,要是失去了施琅五千水师的支援,只靠黄得功的三千南京水师只怕很难保护运河航道啊,运河航道一旦被建奴切断,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百六十六章 演讲

柳如是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王朴的问题,而是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拿出了一份作战计划递给王朴,说道:“侯爷,这是奴家拟定的作战计划,请你审阅。”

“哦?”王朴欣然道,“建奴才刚有动静,你就已经拟定了作战计划?”

柳如是道:“侯爷不是说过,秋后建奴必南下,奴家也这样认为,所以早在两个月前奴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制订这份作战计划了。”

“很好。”王朴道,“这份作战计划先放着,等我参加完了官军大学的毕业典礼以及中央陆军第十营的阅兵式再回来细细研究。”

……

南京陆军军官大学就在燕子矶大营的旁边,两者相隔不过几里。

本来,王朴只打算在阳明大学里设立一个军事学院,由他亲任院长,然后按照近代军事模式来培养军官生,可后来王朴又改变了想法,在阳明大学之外单独建造了一所军官大学,命名为南京陆军军官大学。

军官大学设有步兵操典、射击、战略战术、后勤、步炮协同等科目。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步兵操典和后勤两项。

步兵操典对于一支严重依赖火力密集的火枪队来说最为重要,战场上要是不能保持完整的队形,就无法形成持续密集的火力,大敌当前要是不能保持足够的冷静,就无法完成平时训练的装弹、走队等等战术动作,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而步兵操典就是靠长时间的训练把走队、装弹、列队等战术动作变成士兵或者军官生的本能,军官生只有熟悉了完整的步兵操典,将来指挥作战才会得心应手,才不会忙中出错,酿成大错。

至于后勤则更是重中之重。

一支冷兵器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相对较轻,尤其是像蒙古骑兵、建奴这样靠掳掠为主的军队,几乎就没有后勤辎重的拖累,他们随时可以就地抢粮,以战养战,但是一支火器军队对于后勤的依赖就很大了。

火器军队的弹药消耗是惊人的,一场会战就有可能消耗数十万发子弹,数万颗龙王炮以及数千发炮弹!为了行军需要,单兵携带的弹药非常少,主要依靠辎重队的辎重车辆来运输,辎重车辆笨重,行动缓慢,再加上行动更迟缓的炮营,这就对火器军队的后勤保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行军路线的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河流、桥梁等等都会影响到后勤,军官大学设置的后勤科目就是教军官生们如何保障一支军队的后勤供给,如何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战略战术则完全视个人天赋而定,军官大学唯一能做的就是甄选古今中外的经典战例做成集,供军官生观摩学习,至于军官生们能从这些经典战例中学到什么,则全在他们个人了,靠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育是教不出来的。

步炮协同就目前来说还完全是摆设,以目前世界的火力水平,基本上是炮击完了才可能进行步兵冲锋,根本不需要炮火压制,也就无所谓步炮协同了,王朴也把步炮协同设定为选修科目,并没有强迫军官生们去学。

……

这期即将毕业的学员并非正式的军官生,而是速成班的两百名将领,这两百名将领大多数是从中央军里选拔出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各省的卫所军中选送来的,李成栋、高进库、李本深等七镇江北总兵霍然在列。

还有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郑成功,福建海防总兵郑芝龙的长子。

不过此时的郑成功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福建海防总兵郑芝龙为了讨好五省总督王朴,才把郑成功送来南京就读陆军军官大学,这里面其实很有些拿郑成功当人质的意思,郑成功是郑芝龙和日本女人田川氏所生,虽然是长子却不讨郑芝龙喜欢。

【题外话:郑成功不但是中国的民族英雄,还是小日本的民族英雄。】

这期速成班只培训了四个月,时间非常仓促,好在除了像郑成功等极少数人以外,其余的不是身经百战的总兵官就是中央陆军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本身就拥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和从军经验,设置的科目也不是太复杂,四个月的时间也勉强可以毕业了。

王朴抢在九月份让官军速成班毕业,有两个原因。

一是抽调绝大部份速成班的军官去充实中央陆军,二是挑选毕生学员中理论水平高的留校任教,因为九月份军官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就将正式入学。

……

南京陆军军官大学的大礼堂内,两百名即将毕业的军官生已经到齐,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两手扶着膝盖,目不斜视地凝注着正前方,不是他们愿意这样,而是因为军官大学的宪兵就在旁边盯着呢。

“校长到!”

站在礼堂入口的宪兵一声长号,礼堂内的学员们同时站起身来,两百双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大门。

军靴叩击地面的壳壳声中,王朴在十几名教官的陪同下昂然进了礼堂。

“敬礼!”

肃立主席台前的宪兵队长一声令下,礼堂内的宪兵还有两百名宪兵“叭”的右腿蹬地,然后齐刷刷地举起右手置于帽沿,向王朴敬了记标准的军礼。

王朴视若无睹,昂然直上主席台。

全体宪兵和两百名学员的眼神跟着王朴的身影而转动,绝大多数学员望着王朴的眸子是灼热的,在他们心目中,王朴就是个神话,是个传说!这一半是因为王朴身上的确有许多英雄事迹,另一半是因为军校教育中始终带着有意无意的个人崇拜。

就说战略战术课程中搜集的经典战例,就有好几个王朴指挥的战役,譬如松山之战强调王朴出奇制胜的“决定性作用”,奇袭盛京强调王朴用兵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转战朝鲜又体现了王朴的“英明决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千万不要小看个人崇拜的威力,这玩意绝对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被剥削说成为国家做贡献,把被愚弄说成是“崇高的觉悟”,还有一种“为领袖奉献精神”能让人心甘情愿被愚弄,譬如后世北高丽棒子领袖金胖子。

当然,王朴绝不愿意当金胖子那样的邪恶领袖,只是现在他需要中央军的绝对效忠,要想中央军绝对效忠自己,首先就必须让中央军的军官效忠自己,所以王朴得让南京陆军军官大学成为培养亲信的摇篮。

在数百双眼神的注视下,王朴气定神闲走到了演讲台前,冲学员们挥了挥手。

“礼毕,坐下!”

肃立主席台前的宪兵队长一声令下,两百名学员齐刷刷地放下了右手,又齐刷刷地坐了下来,还是那种坐姿,腰杆挺得笔直,两手抚着膝盖。

王朴目光灼灼地扫视全场一周,开始了他的演讲。

“你们……今天就要从南京陆军军官大学毕业了,可身为军官大学的校长,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注在了王朴身上,大礼堂内落针可闻。

“我不问你们在军官大学里学到了什么?也不问你们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是想留校任教还是想去中央陆军带兵?我只想问你们,什么……是军官!”

王朴话音方落,李成栋就长身而起,昂然道:“校长,军官就是带兵的官长,是一支军队的灵魂!”

“说的好,坐下!”王朴欣然道,“军官就是带兵的官长,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一支军队能不能打仗,有没有斗志,只要看他们的官长就知道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军队的长官要是个贪生怕死、胆小懦弱之徒,那么整支军队就只能是一支临阵脱逃、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一支军队的长官如果是个无所畏惧的强悍之辈,那么他手下的军队就必定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部队!”

“中央军是一支英勇的部队,是一支精锐的部队,我不希望我的部队里出现贪生怕死的兵,更不能容忍我的部队里出现胆小懦弱的军官,你们是军官大学的第一批毕业学员,我虽然是军官大学的校长,可我更是中央军的最高统帅,我只能以最严格的要求来考核你们。”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新编中央陆军第十营缺乏大量的军官,尤其缺乏中队长以下的带兵军官,但我还要告诉你们,就在十天前,十几万蒙古骑兵已经进关,要不了半个月,建奴就将大举南下。”

“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