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妇贵-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瑾融把禹王府的人派来她这里,虽说能短时间保证她的人生安全,可在这礼教森严的万恶旧社会,她叶欣颜一个女子,岂不是被堂而皇之的贴上了六皇子的标签?
名声、再嫁什么的倒是小事,牢牢绑在一个皇子的船上,那是很危险的!
叶欣颜抬起头,看看秋日那高远、清澈的蔚蓝天空。老天爷蛮有想象力,也蛮有闲情逸致的哈,百忙之中竟然有这等闲心,架构这等狗血的剧情戏路,来丰富她这个小人物的精彩人生。
金嬷嬷大撒手的把安排六个王府下人,以及她和叶欣颜姐弟住处的事情交给刘嬷嬷,她自己怕叶欣颜思虑过重,转过来找叶欣颜说话。
果然,她家大小姐满脸的苦恼纠结,正看着二房那破落的院子发呆,眉尖紧紧地皱着,紧到好像再也解不开的似得。
金嬷嬷顾不上嗔怪大小姐很没身份的坐在一块大石上,径直走过去,在叶欣颜身边坐下。先叹了口气,才开解她道:“叶子也不要太忧心,这个时候,能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咱国公府冷情冷性,实在是京城是全天下达官勋贵的聚居之地,所有人家给人看的都是家世的光鲜体面。大小姐犯的是女子不能触及的错儿,之后的事情又太过离奇骇人……”
光是大小姐能在国公府的追踪之下逃走,就让安国公府丢足了脸面,加上大小姐竟然敢出逃,而且还逃出来这么长时间。作为一个一等勋贵出身的女子,不明不白的在外漂泊这么长时间,足够让国公府下决心清理门户了。
如今,有了禹王殿下的庇护,大小姐的安全是有保障了。可是禹王殿下的这种庇护方式,让大小姐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就算禹王殿下已经丧妻几年,但依照大小姐的身份和过往劣迹,嫁入禹王府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能进府,那也是上不了正经名册的侍妾身份。而一个不能见光的侍妾,在王府那样吃人的环境里太难生存,而且也太委屈大小姐。
金嬷嬷虽然对叶欣颜的将来忧心忡忡,但见到她纠结忧思,只能继续规劝道:“六爷府上的人来了也好,顶多日后咱们担个王府大掌事的名头,只要不进京,想来以后的日子也不难过。有了禹王府掌事的名头,想来大小姐更容易嫁进家世好一些的乡绅之家。”
叶欣颜的眸子慢半拍的转向金嬷嬷,这都什么和什么?怎么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转到嫁人这件事情上?现在面临的,是嫁人这么简单的事情吗?
好吧,嫁人也是个很不简单的事情,所以……最好不嫁。
“嬷嬷,你说咱家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家里也没那么多进项。猛然间来了这么多吃闲饭的人,咱养活不起吧?我要是和六爷要刘嬷嬷等人的生活用度,是不是也在情理之中?”
叶欣颜这一开口,说出的内容差点让金嬷嬷出岔了气。
第一百五十二章 家里又来人了
叶欣颜这一开口,说出的内容差点让金嬷嬷出岔了气。
大小姐!这是考虑这种小事的时候吗?大小姐是不是被吓傻了?可刚才吓唬刘嬷嬷等人的言语手段,大小姐看着还是蛮精明、蛮有智慧的啊。
没等金嬷嬷反应过来,叶欣颜下决心般的说道:“嗯,就这么办,咱家可不养闲人。我明日就去宏鹤楼,告诉那厮说,我家没有养活那许多人的银子,让他把那几个人的日常用度送过来!”说到最后,叶欣颜有了咬牙切齿的想法。
金嬷嬷傻眼的看着叶欣颜。额,这话说出来……有点丢人。
“这么多人的饭食,咱家那口小灶只怕做不过来。嬷嬷找工地的厨娘,让她们多做十个人的午饭出来,”叶欣颜从石头上站起来,拍了拍衣衫,“我去处理那两桶酸奶糊。”
“大小姐……”金嬷嬷颇为无力的叫她一声,不知脑子怎么转的,竟然问了一句,“那咱们早先说的,买丫头的事情,还买不买了?”
叶欣颜停下,极力把不在频道的思路拽回来,“买,为什么不买?我这里还等着人帮忙干活儿呢。容六爷送来的那几个人,把家门看严了就好,人家又不吃咱家的米面,做杂事就不要指望人家了。”
叶欣颜说完,转身就往养牛场走,还往后挥挥手,说道:“嬷嬷回去看着些,虽说您是领着人沿村外回来的,弘知他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村里的人只怕也差不多都知道了。刘嬷嬷等人终究和村里人不熟,您回去支应一下。”
她现在可没一丁点儿心情应付村里人那朴实的好奇心。
叶欣颜在很久之前就听说过一句很朴实的话:麻绳净捡细处断。事实证明,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大白话,看起来浅显,但很有哲理。
金嬷嬷看着叶欣颜义无反顾的把麻烦扔给她,自己却躲进养牛场熬制奶渣。作为叶欣颜的贴身嬷嬷,她只能听吩咐,回家里等待应酬过来串门儿的村民或者亲戚们。
结果,她刚进门,和刘嬷嬷没说几句话,村里几个小子就哄闹着跑来,气喘嘘嘘的说,村口来了两个人,说是找齐家二爷爷的。
一个年纪大些的孩子还很负责的补充了一句:“齐嘉嬷嬷,齐家二爷爷是叫齐友年吧?那两个人说找齐友年家呢。”
什么人会找到这里?金嬷嬷问那小子:“那两人有没有说找二爷爷有什么事?”
几个孩子一起摇头,“没说,只问二爷爷家在哪里。”
那个大些的孩子所道:“他们已经朝着你家过来了,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到。”
“哦。”金嬷嬷给几个孩子抓了把干奶酪,把满脸兴奋的几个孩子打发走。想着先看看来的是什么人,再考虑需不需要找齐友年回来。
金嬷嬷略略收拾一下院子,放了一张小桌,两条凳子,等着来人上门。
这时,时间还没过午。
收拾好院子,金嬷嬷走到院门口,算是迎着来人。然后不多时,就见几个村里的孩子簇拥着两个大人,朝着自家走过来。
待两人走近,渐渐看清眉目,当先的是一个年纪大些的硕键老人,陪在老人身边的是一个高个子年轻人。
不知道来人的身份,没搞清楚来人的意图,金嬷嬷也没远迎,只在院门处等着。
那老少两人来到近前,一个孩子在闹哄哄的声音里抢着说道:“这就是齐二爷爷家,她是他们家的嬷嬷。”
金嬷嬷忙上前一步,问道:“听村里的孩子说,您二位找我们家老爷子,可是有事?”
那年纪大些的老者五十上下的年纪,面色黝黑,看起来很是精神。穿一身深灰色粗布衣衫,同色短褐,腰间粗粗的扎一条粗布腰带,不见一丝白发的发髻梳理的甚是整齐。
年轻人是个高个儿,身材偏瘦,容长脸,面容和善,健康的小麦肤色,一看就是时常做活儿的人。一身青灰色衣衫,穿着和老者一样,都是百姓的寻常衣着。
老人拱手问道:“请问嬷嬷,这里可是齐友年的家?”
金嬷嬷回道:“是,您两位是?”
老人面露笑容,说道:“我是大哥结拜的四弟。前些日子接到大哥捎去的信,这不,就急着寻过来了。”
“原来是四老爷子,快快请进。”金嬷嬷一听,连忙往院里让两人,又找了那几个小子,“小四儿,你们去后面的养牛场找齐二爷爷回来,就说四老爷子来了。快些去,待会儿嬷嬷腾开手给你们找糖吃。”
小四儿一伙儿嗷一嗓子就往养牛场方向跑了。
跟在金嬷嬷身边的刘嬷嬷、周嬷嬷,见家里来了客人,忙转回去,招呼丫头婆子烧水沏茶。
齐友年老爷子的结拜四弟章五四领着汪桥进了院子,见有着两间小屋的院子虽然残破,但对于人口简单、家境贫寒的农家来说,倒也算是常事。可这残破的小院子里,满院子的仆人是怎么回事?
章五四两人对视一眼,在院里已经备好的桌旁坐下。
紧跟着,两个丫头端上来两样吃食、一壶茶。
金嬷嬷接过来点,依次放在两人跟前,说道:“您两位稍坐,喝杯茶歇息片刻,我家老爷子马上就回来。”
章五四欠欠身,说道:“嬷嬷恁的客气,都找到地方了,不差那些许时间。”
金嬷嬷陪在一旁,说着话,暗自为难的看着家里那两间小房子。
不把客人让进上房,实在是失礼,况且人家还是齐友年老爷子的兄弟。可屋子里现在满登登的,想找个站人的地方都难,更不要说待客了。
齐友年得到口信,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往回走,顺道还把叶欣颜叫上。
叶欣颜听说爷爷的结拜四弟来了,想到现在还不好安置的王府的几个下人,立即就记起她早年听到的那句“麻绳净捡细处断”。
本来多了那些人就安置不过来,现在又多了两个爷爷的亲人。爷爷的四弟,她记得叫章五四,怎么也不好让人家章爷爷带着家人住工棚吧?
心里想着怎么安置爷爷的四弟,口中还问着:“爷爷,四爷爷就是您说的您那个顶能干的兄弟吧?”
第一百五十三章 叔父
齐友年一听说老四来了,心里乐呵的,只剩下高兴,说话都要语无伦次了。
老爷子笑呵呵的说道:“你四爷爷是我们兄弟中最能干一个的,比爷爷可厉害多了。他这一来,咱们的住处就不用愁了,咱家的房子很快就能建起来。”
“哦,这么厉害啊!”叶欣颜很给老爷子面子的夸张一声,心里却不以为然。若是爷爷的兄弟都像爷爷说的,个个比他能干,谁会尊爷爷一个没本事的当主事大哥?
齐友年嘴里说着话,却不耽误走路,脚底生风,恨不得两步并作一步,仿若年轻了二十岁,急急地往家里赶,嘴里依然和叶欣颜念叨着:“这么多年没见,也不知道你四爷爷过的怎样,还做没做老本行。”
叶欣颜顺着齐友年的话安慰他:“四爷爷一定过的不错,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赶来。您别着急,走慢些。”
齐友年这时候哪里慢的下来,那是曾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当年又是在那样黯淡的状况下分手,他当然是惦记的。
还没迈进院门,老哥俩儿就相互看见了彼此。虽然已经近十年没见面,但多年相处下来的熟悉感没有丝毫减退。
章五四远远看见齐友年的第一时间就猛然站起,偌大年纪了,却大步冲上前去,在院门外就迎上了齐友年,双膝一弯,就要拜倒在地,齐友年连忙扶住。
老哥俩相互看着,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片刻之后,齐友年才大力拍拍章五四的肩膀,喉头有些哽咽的说道:“好,好,咱哥两个还能再见面,真好。”
章五四裂开嘴,呵呵的笑着:“大哥的身体还是这么棒,看看这手劲儿,这么多年了,力气一点儿不减。”
两人傻了一样的呵呵笑着,相互拍打着肩头,翻来覆去的说着“老了”“一点儿不见老”“又见面了”“老天有眼”之类的话。
这种场面叶欣颜还真没怎么见过。她来这里之前,不管去哪里,都是根据路程,在网上或者打电话订一张什么票,然后随时出发、随时就能到达的迅捷交通。从来没感受过久别相逢的难得。
和老爷子一起回乡,倒是有齐友贵和齐友年兄弟相逢的场面。只是那个场面和现在这个不能比。叶欣颜记得当时她很气愤齐友贵表达兄弟情义的方式,不像现在这样,久别重逢的兄弟,很激动、很温暖、还很感动。
叶欣颜只顾围观齐友年和他结拜四弟的兄弟情谊四溢,根本没想着上前说几句话。
倒是人家刚进门不久的汪桥更加通达人情。
汪桥走上前来,先对章五四说道:“四伯父,您和大伯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您两个坐下说话可好?”
章五四一拍额头,扶着齐友年的胳膊,笑道:“是呢,还是阿桥说的对。大哥,咱们坐下说话。”
直到这时,齐友年全都是兄弟的眼睛,才看见除了章五四之外的人和物。
“这个后生是?”齐友年看着汪桥,问章五四道。
章五四连忙把汪桥拽到身边,对齐友年说道:“这就是老七的小儿子汪桥,咱们从北疆回来,在老七家里见过这孩子。说来也是可怜,当年……”章五四顿了顿,语气黯淡下来,“咱们出事的时候,阿桥还没出生,可怜老七,到死都没见过这个孩子。”
齐友年打量着汪桥,这个年轻人面容中正温和,虽然身形偏瘦,但是看起来却不瘦弱,一看就是个做事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咱两个见过的那个孩子?一晃眼十多年过去,果然长大了。看着就是好孩子,老七地下有知,想来也是欣慰的。”齐友年拍拍汪桥的臂膀,话语里满是感慨。
汪桥连忙行礼:“小侄见过大伯父。小侄至今还记得当年家里已经断炊好几天了,幸亏有大伯父和四伯父赶来接济,若不然,还不知道家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大概会卖儿卖女吧。
汪桥直到现在,还能想起当年家里人见到大伯父齐友年和四伯父时,全家燃起来的希望。
尤其是大伯父,当年把他身上仅存的银子全留给自家。事后听四伯父说,大伯父当年离开时的盘缠,都是临时做了几天泥瓦匠,赚来的几个银子。
齐友年连忙扶住汪桥,再次上下打量着他,说道:“看看,转眼间,就长这么大了,一看就是条好汉子,像你爹。”转过来就找叶欣颜和齐嘉,“叶子、嘉儿,过来见过四爷爷,见过叔父。”
叔父?看热闹的叶欣颜瞬间呆滞,四爷爷还行,这汪桥……这个年纪当叔父,也就是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比她大不了一两岁,这也太小了吧?
看这情形,这人以后只怕会和爷爷一起做建筑行,这每天抬头低头的,都得叫人叔父,她岂不是太吃亏?
齐嘉已经被建筑工地的一个小子领过来,小家伙很乖巧的叫人:“四爷爷好,叔父好,齐嘉儿见过四爷爷和叔父。”说着话,拱手时还弯了腰,施礼的样子极为搞笑。
汪桥摸了摸齐嘉的小脑袋,夸一句“好孩子”,从怀里摸出一把木雕的带鞘匕首。虽则是木雕的,但刀把和刀鞘上刻着密密的纹路,甚是精致。
齐嘉看齐友年一眼,双手接过,兴奋的谢道:“好漂亮啊,谢谢叔父。”
金嬷嬷见叶欣颜满脸纠结,忙上前扯了扯叶欣颜,笑着打圆场道:“汪爷行几呢?咱叶子该怎么称呼汪爷?”
章五四笑道:“阿桥行三,他娘都叫他三小子的。”
汪桥对着众人笑一笑。
叶欣颜只好行礼,道:“叶子见过四爷爷,见过……三叔父。”叫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叔父,实在有难度。
章五四笑呵呵的摆摆手,“咱穷苦人家没那么多说道,不用多礼。大哥信里说有了个孙子、孙女,一生无憾。果然是两个好孩子。”
汪桥微微躬身,给叶欣颜还了一礼,算是比较识趣。说出的话却让叶欣颜十分无语:“侄女是大姑娘了,寻常物件拿不出手,叔父这里记着,日后一定给侄女补上这见面礼。”
叶欣颜忙道:“爷爷常说,咱们平民之家,没那许多的讲究。您不必挂怀这些。”这侄女、叔父的,还说的挺顺口。
金嬷嬷提醒齐友年:“老爷子,还是请四老爷子和汪爷进去,坐下再说话。”
“对,对。”齐友年连忙应着,“快,四弟、大侄子,咱们进去说话。”
第一百五十四章 该说还是要说的
齐家二房今天闹出的动静有些大,虽然秋收将近,村里的劳力都在田里忙活,却也有住在二房附近的人家看到齐家二房忽然见多了很多人,已经有几个农家闲妇远远的探看。
金嬷嬷在周嬷嬷的示意下,到院门口看了一眼,转回院子。
刘嬷嬷等人还在收拾外间屋子,齐友年爷三个只能坐在院子里说话。
一轮儿茶点换上来,金嬷嬷问齐友年:“老爷子,章老爷子和汪爷过来,咱们多做几个小菜吧,算是给他两位接风。您看,要不要把大房和三房的老爷子找来,您老哥几个一起坐坐、说话?”
“要的,要的,往后咱们一起相处的时间还长,正好让大哥和友荣见见老四,也见见阿桥。”齐友年连忙说道。
章五四却推辞道:“二哥,咱们又不是外人,哪里用得着接风。咱一起坐着吃顿饭就好,不用做什么小菜,咱家日常的大锅熬菜、饼子就不错,实诚饭食。”
齐友年笑道:“咱家若是日子艰难却也罢了,现在你大哥我托了孙女的福,日子过的还算凑合。咱们兄弟这么多年没见,你和阿桥又是远来,怎么的咱也要好好吃上一顿、喝二两酒才好。”
金嬷嬷笑着应道:“那我就让人请二位老爷了,这眼看着就是午时,估计他两个也该从地里回来了。”
二房的外间房清理出来,齐友年、章五四三人进屋,刚刚在炕上坐下,齐友荣、齐友贵请也来了。
齐友荣带了两个孙子过来。
齐友荣没来得及细看院里忙碌的几个大小妇人,就被金嬷嬷让进房里。一进房间,就看见炕上坐着两个陌生人。他路上就听村里人说,齐家二房来了好多生面孔的人,这人还真不少。
他领来的两个孙子,寻常没机会接近二房院子,早就垂涎二伯祖父家里丰富的吃食。这时一进门,眼睛就四下搜寻吃食物品,然后眼睛凝在屋角柜子上的几碟奶酪、点心上。
齐友年见齐友荣进来,拉住要下地的章五四,笑着招呼道:“友荣,来,坐炕上说话。”
汪桥本就坐在炕边,见齐友荣进来,已经早早的站到地上。见齐友荣冲着他看过来,微笑着拱了拱手。
齐友荣没客气,一边上炕,一边问道:“二哥这又是唱的哪一出?这两位看着眼生的很,是二哥新近认识的?”
齐友年笑道:“哪里是新认识?算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呢。这是我早年结拜的兄弟,我们都唤作五四的。”说着又招呼汪桥,“阿桥,这是我的三弟,你叫三伯父吧。”
汪桥上前见礼,齐友年对齐友荣说道:“这是我结拜七弟的幼子阿桥,这次和五四一起来,是帮我做活儿的。”
汪桥站在炕下,对着已经端坐炕上额齐友荣行礼,“小侄汪桥,见过三伯父。”
齐友荣刚想对章五四和汪桥帮忙做活儿表示不满,那里齐栋的二儿子齐从武已经动起来,伸手就去抓柜子上放着的奶酪、点心,往自家兜里放。因为抓的急,不大的奶酪点心里里外外的掉。
齐从文在一旁笑嘻嘻的看着,并不上前拦阻。
丫头紫凝看不过眼,上前轻声说道:“小少爷慢着点儿,您要哪个?奴婢帮您拿。”
齐从文一心看着自家弟弟往兜里装东西,还担心若是从武的口袋装不下怎么办?并没听到紫凝说的小少爷什么的,只看见一个女娃过来,像是要收拢盘子里的好吃的。
他一步上前,用力推了紫凝一把:“这是我二伯祖家,你是谁?敢在这里多管闲事,你走开!”
齐从文不过一个小孩子,没多大力气,自然推不动紫凝。紫凝停了停,站在原地看着齐从文和齐从武不语。
炕上的齐友荣见自家孙子的行动受阻,来不及应对汪桥、说出他心里的不满,看着紫凝呵斥道:“你这女子!这是孩子伯祖父家,难道还容不得孩子些吃食?
说着话,转回来对齐友年说道:“二哥,你家咋回事?怎么一下子多了这许多不相干的人?还敢当着大人欺负咱们自家孩子。”
章五四和齐友年多年的生死兄弟,自是不会在意齐友荣说话,汪桥听了齐友荣的话,则有些尴尬。
齐友年还没开口,叶欣颜就闻声进来了。这时的齐从文还一脸凶巴巴,再加上自家祖父替自己做主,更加理直气壮,推搡着紫凝不依。
叶欣颜一进门,二话不说,拎着齐从文的领子就往外走,嘴里还吩咐紫凝:“紫凝,把那几个碟子的吃食收拾一下,把那个小的兜里的,都掏出来,全都打包。连着这两个孩子,一起送回三房。我找人领你去。”
大概是叶欣颜对三房一向没有好脸色,除了齐从文不甘心的大叫:“你放下我,放下我!”齐从武竟然没吭一声。就连齐友荣也只是嘟哝一句:“这哪里像个当堂姐的样子。”
章五四和汪桥没见过这种阵仗,看傻了眼。大哥(大伯父)这孙女,居然这么彪悍?虽则那两个孩子太没规矩,但当着人家祖父、同时也是她三叔祖的面,连话都不说一句,就这样把人家孙子拎出去了。
章五四看向齐友年,齐友年略显尴尬,但也仅仅是略显,对章五四打个哈哈,说道:“叶子这孩子,是个直性子。”
齐友荣低声抱怨道:“你家叶子的直性子怎么只对着我家来?二哥你也不能太惯孩子,该说还是要说说的。”
原来只有别家孩子不能惯着啊?章五四和汪桥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叶欣颜刚才的举动。
齐友贵是领着梅子来的,老爷子直接把梅子丢在院子里,说了句:“帮着嬷嬷和你堂姐做活儿。”再扫一眼院子,人就进了屋。
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还问着:“老二,你家怎么一下子多了这许多的陌生人?”迈进门,就看见炕上坐着的几个人,有些为自己的问话尴尬。
这下,齐友年也张罗着下地了,“大哥来了,快炕上坐。”章五四也跟着起身。
齐友贵两步过来,一边脱鞋上炕,一边拦着齐友年和章五四:“咱们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都坐都坐。”
在炕上坐定,齐友贵看着章五四问道:“这位兄弟看着眼生,可是友年的旧识?”
齐友年忙着有一通介绍。
第一百五十五章 找事
被齐友贵老爷子留在外面的梅子,接过叶欣颜手里的菜,说道:“阿奶让我过来帮大堂姐做活儿。”再看看院子里其它几个中年妇人,心里疑惑,二叔祖家里怎么多了这许多人?
她瞄着跟前没人,低声问叶欣颜:“大堂姐,二叔祖家里怎么一下子多了这许多的人?她们都帮着咱做事呢。”来家里的不都是客人吗?怎么来二叔祖家的客人会这么殷勤的做事?
叶欣颜看了看周围几个生火、择菜的王府下人,随意说道:“她们啊,她们是养牛场东家派来的,养牛场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们是帮着养牛场做事的。”
“哦。”梅子心思单纯,想到自家爹娘总说,大堂姐管着偌大一个养牛场,虽说能干的很。但养牛场东家也是奇怪,这么大的产业,竟然不派人监管,直接交给堂姐打理,他们好像从不过问似得。现在那东家派了他自家的人过来,也算说得过去。
这顿饭赶得急,乡下又不像城镇,可以到集市购买所需食材,若是临时起意,想吃的丰盛一些,还真不容易办到。好在养牛场工地每天都要做饭,有专门的厨房,备有常用食材,寻常农家一年也见不到几次的鲜肉,工地的厨房倒是多多少少的总会有。
叶欣颜又让范正元在村里大找了一通,捡各家有的、能上桌的食材,各样都往回买了不少,才将将够烧一桌子菜。
这时也不讲究什么凉菜热菜了,叶欣颜和刘嬷嬷几个一起动手,陆续把要做的菜品安顿下来,又打了两角酒回来。
眼见得一道道菜端上桌,桌上的人也把面前的酒盅斟满了酒。
先是快熟的油炸花生、蘑菇肉片、滑溜里脊、炝炒白菜,之后是较费时一些的家常豆腐、肉酿青椒、红烧鲤鱼、香酥鸡。最后上了个清炒时蔬,算是个清口的菜品。
叶欣颜从开始,看着范正元搜刮回来的一系列食材,到计划出一道道的菜品,再到指派着两个婆子给各个菜品配菜,亲自上手炒菜。虽说做出来的都是家常味道,并没有大酒楼讲究的色香味俱全,但是用这么短的时间,张罗出这么一大桌饭菜,也是让刘嬷嬷等人看的心惊不已。
不是国公府唯一的嫡孙女,很是霸道草包吗?怎么看起来,倒像是家里精心教导出来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惠女子呢?
主桌的饭菜都妥当了,叶欣颜把盛盘剩下的少许菜,合着米饭,交给金嬷嬷,说道:“把这个让齐嘉吃了。咱们用剩下的这些个零星菜蔬和肉食炖一锅菜,还有工地厨房做的饼子,先凑合一顿。”
梅子没见过叶欣颜做饭,更没见过寻常日子、短短时间就做出这么一桌丰盛饭菜的做法,待得见到二房外间房炕上,两个炕桌拼在一起,放了满桌热腾腾的酒菜,一桌人已经开始热情的推杯换盏时,对二爷爷家的大堂姐利落的做事风格又有了新的认识。
齐友荣虽然好吃好喝的坐在主桌上,心里却不痛快。
他抿下一口酒,啃着手里的鸡腿,很不合时宜的含混说道:“二哥太不仗义,不过是你结拜的兄弟,你都能做这么一桌子饭菜出来招待他。我这嫡亲的三弟守在这里,也没见你专门请过我一次。”
齐友年今天高兴,并不理会他的抱怨,还夹了一筷子里脊在他碗里,说道:“吃你的饭,哪儿来这么多话?”
转回来对着章五四和汪桥举筷子,“吃菜吃菜,咱不管他。我家这三弟,家里的老幺,被惯坏了。这不,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这么个长不大的性子。”
齐友贵却皱眉道:“老三你恁的不懂事,你二哥回来才多长时间,你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你二哥离家多年,回来这么长时间,他连你家的碗都没端过。倒是你,时不时的就来二房吃喝,那时你怎么没想起接风这样的事情来。”
章五四笑一笑,对着齐友贵举起酒盅道:“大哥,当兄弟的兄弟敬大哥一杯。”
齐友荣抓着鸡腿,狠狠咬了一口,斜着章五四,问齐友年道:“二哥,我知道你看我不顺眼,总是嫌我占你便宜。可是谁让咱们是同胞兄弟呢,你说是不是?你看你这个四弟,不也是这么多年没来往,这时见你日子过的有起色了,就巴巴的贴上来。怎么就没见你嫌弃他呢?你这就是里外不分,老糊涂了。”
章五四听着这话,把手里的筷子放下,端起酒盅,一扬脖子,一盅酒下肚,却没吃菜。
齐友年皱起眉头,说道:“看来我就不该找你过来,你这就是来闹事的。五四是我写信找来的,是帮我做建筑行的。哪有你说的什么贴上来、占便宜的说法?”
齐友荣一听,心里的怨气更甚,他把鸡腿往桌上一拍,梗着脖子说道:“前些日子,你刚开始召集人手,盖养牛场的时候,我和你弟妹有没有找过你?让你给你两个侄儿找个事儿做。你是怎么说的?你说工地上没有适合他两个的活儿。
怎么?轮到你这个八竿子搭不着的兄弟和侄子,就有活儿了?你这就是忘本,忘了你姓齐!”
齐友年被他说的一下子失去了胃口,也放下筷子,皱眉看着齐友荣不语。和这个混人,实在说不明白。今天他家就不该吃这个饭,他和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