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妇贵-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大的问题是,叶欣颜要三千两银子呢。
  三千两银子是挺多,但能让将作监的工匠学会制作蒸汽机,甚至体会其广泛用途,这三千两银子就花的值,很值。
  可这话他说不出口啊,他是当朝的将作大监。按理说,他应该站在工匠行的最顶端才对。可是,自从出逃的叶大小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各种新式器械不断推出,他这个将作大监就当得很心虚了。
  迎头赶上,是当务之急。
  叶欣颜瞄一眼皇帝,见皇帝眉头紧锁,那就是不同意了吧?
  她也有点儿不悦了,皇帝富拥天下,也忒小气了些。这么优惠了还不答应,这是打算抢了吧。
  她决定再努力一把,“陛下。想来汪大管事已经给陛下说过,蒸汽机如果成功,那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原动力,能应用于很多行业,作用巨大,效果惊人。
  等到蒸汽机的动力输出稳定之后,机械作坊以优惠价格把蒸汽机技术卖给朝廷,当作朝廷工匠付学费的附赠,您看可好?”反正这东西也落不到自己手里,还不如这个时候卖个人情。
  蒸汽机的应用的确具有历史性意义,但是,由于研发试验的过程没有摩挲和波折,基本上算一步到位,所以研发资金并没有用多少。皇帝也是个贼精的财迷,不好糊弄,她就当做好事,少买些银子好了。
  “还有吗?”听了叶欣颜的新提议吗,皇帝依然面无表情。
  叶欣颜急了,把视线看向瑾融,指望瑾融能在中间打个哈哈、和和稀泥,好歹让她把钱挣了。这可是千年后的技术理念,新鲜出炉,童叟无欺。
  可瑾融哪有叶欣颜这样的胆量?父皇能容让叶欣颜,能由着她在御书房撒野,却绝不会容忍他这个当儿子违逆。
  他又不是欠抽,干嘛要做这种劳而无功的事情?
  再说,皇帝老子这脸色,不太对啊,和平时很不一样。他还是再看看好了,不要扰了皇帝老子的兴致。
  特么,还得自己努力,“陛下,这三千两银子您花的绝对不亏。我们机械作坊的手艺,若说是天下第二,那就没人敢称天下第一。”
  叶欣颜看看皇帝,还是没表情?
  “陛下,天地良心,这真的已经是良心价了。您不是说不与民争利吗?您是天子,不好做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吧?”叶欣颜都要哭了,她恍惚感觉,这不是御书房,面前的也不是皇帝。她真正的身份是菜市场的小贩,正在忽悠路人买一个无用的东西。
  “咳咳咳。”叶欣颜的话音没落定,瑾融和张存海的干咳声同时响起。大奶奶,您嫌命长,可也得考虑一下我们大家伙儿的感受吧?
  皇帝的脸没蹦住,虽然没笑出声,但笑容却渐渐浮现在脸上。叶堂这孙女,这得有多财迷啊?
  叶欣颜看着皇帝的脸,吃惊的忘了合拢嘴巴。不带这样的吧?您堂堂皇帝,天下多少正经事不做,却来这儿逗我玩儿了?
  “好了,就依你之言,三千两银子,你凡是机械作坊工匠会的技艺,朝廷的工匠也都得学会,若有藏私,”皇帝淡淡看叶欣颜一眼,“那就把银子加倍退回来,两倍吧。”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匠师

  “行行行,”叶欣颜还真不怕这个两倍赔偿。
  来这里这么长时间,叶欣颜差不多了解这里的工匠,很有灵性,求知欲很强,她这里又不藏私,只要是工匠,只要他愿意学,没有学不会的。
  至于造假坑她,量他程达晖也不敢。连民间工匠的手艺都学不会,还当什么将作大监?把这些年骗取的朝廷俸禄都退回来,加倍!给皇帝发一笔小财。看哭不死你!
  “至于蒸汽机技术,你做事的记录详尽,把账册报上来,按照你每月投入的各种费用,按月多付给你五成银子。”
  皇帝见叶欣颜想说话,大手一挥,“这可是你刚才说的,优惠价格卖给朝廷。寻常生意,哪会有投入五成的纯利?”
  叶欣颜眨眨眼,可这不是寻常生意啊?
  皇帝冷然,所以才会给你五成嘛。
  叶欣颜悻悻然的垂眸,好吧,你是皇帝,你有生杀大权,你赢了。
  另外几人一旁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出。只等老少两人的眉眼官司打完,皇帝摆手赶人,才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叶欣颜刚退两步,就听皇帝慢悠悠的说道:“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啊?”啥意思?您这是和谁说话呢,连名字也不叫一声吗?
  叶欣颜左右看看,立时无语。话说,这些家伙,要不要走的这么快啊?皇帝老儿人不错的,至于像逃命一样吗?欺负她孕妇不能跑吗?
  叶欣颜郁闷的停下脚步,没跑了,这话,指定是对她说的。
  皇帝冷着一张脸,“你一个妇道人家,在御书房和天子讨价还价,着实不像话。回去向安国公、江一凡分说清楚,在家领罚吧?”
  “我,”叶欣颜张了张嘴,过河拆桥,有这么做事的吗?绞尽脑汁才蹦出一句话,“陛下,臣妇不是还得去机械作坊做事吗?”
  皇帝看都没看她一眼,不耐烦的摆摆手,挪过一叠折子翻看,不搭理她了。
  尼玛,还皇帝呢,一点儿礼貌都不懂。
  还是之前的那个小太监引领,中年女官陪着,把叶欣颜送出宫门。
  先一步出来的瑾融正在和江一凡说话,他们身边还站着连贵。
  消息都挺灵通的嘛。皇帝刚说了,让她找安国公和江一凡领罚,他们这就过来领人了。
  这里远远近近路过的人不少,瑾融见江一凡和国公府的人都来接叶欣颜,打个招呼,带着弘知等人离开了。
  连贵上前给叶欣颜行礼,才问江一凡道:“姑爷,国公爷差小人过来问问,皇上因何事召姑奶奶觐见。要不,您和姑奶奶一同回国公府用午饭,姑爷您看可好?”
  叶欣颜想想皇帝的话。既然皇帝说了,那就和江一凡一起回安国公府。她把这话给两人说说,至于领罚什么的,安国公老头儿自然比她和江一凡更清楚皇帝的套路。
  江一凡夫妇拜见过安国公,坐定。
  叶欣颜把事情述说一遍,问道:“祖父,您说皇上他这是什么意思?咱一家人关起门来,罚不罚的,有什么关系?”
  安国公听叶欣颜说到咱们一家人,心里分外受用。
  他呵呵的笑着,说道:“这是皇上拿我家孙女没办法了,既觉得你过分,又不忍心责罚。所以才说这等模棱两可的话,告诫你一下。没事,以后上心些就是,该做退让的,总要敬畏皇上威严才好。”
  安国公交代叶欣颜敬畏皇帝威严,但心里却很是嘀咕。皇帝高高在上,当了三十多年的君王,被人们敬畏、尊崇了三十几年,随着年纪见长,大概开始怀念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真性情了。
  可巧,自家孙女就是个有真性情的,还分外的有大才智、大本事,在大是大非上很有气魄……他这孙女,别看是个女儿家,论本事,这京城不论男女,再没有哪家后辈比得上。
  至于领罚……安国公说道:“回去抄几册经文,给皇帝送去即可。”切!就几页经文,不得把皇帝老儿高兴死。
  哼哼,这是他的孙女,满京城寻寻,谁家子弟在皇上面前能有这等体面?
  …………
  程达晖一点儿不见外,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他挑选的十个工匠,找来城北的机械作坊。
  皇帝急着要看蒸汽机的应用成果,叶欣颜也就真的打算在这里下功夫了,既然将作监的工匠来了,没有不用的道理。
  至于将作监工匠在民间匠人面前的倨傲,不存在的。将作监工匠的身份再高,难道还能高过她叶欣颜不成?
  真急眼了,程达晖对上她,也得退让三分。她爷爷是安国公叶堂!
  还真别说,将作监的工匠们还真有两把刷子。
  这些人都是给朝廷做事的,惯常的不急不缓,但手艺那是真好。虽然没有创新,但是,上手的营生极尽精密、极尽完美。
  机械作坊现在正在试制的蒸汽机和鼓风机所有部件,基本上全凭手工锻造和磨制,这样一批工匠前来帮忙,作用大了。
  因为制作蒸汽机的起始点高,没有那么多年不断的试用,没有试用中的摸索和改进,直接切入点就是成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成型很容易。
  施印甚至已经用他精湛的机关技术,做出了调速器和安全阀。
  如今,汪桥正领着人,做冷凝、保温系统和活塞润滑的完善工作。施印分管鼓风机的制作。
  这两处事务,很多构件之间的间隙都有严格要求,很需要精密细致的锻造和研磨技术。程达晖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按机械作坊的要求,按照工匠工种把人分下去。
  汪桥分管的一块是完善工作,有程达晖辅助足够了,不需要叶欣颜。她现在和施印一起,制作鼓风机的运转部分。
  除去动力部分,鼓风机最讲究的地方,就是叶轮和风叶的角度。
  叶欣颜依稀记得,大学时涉及过这个科目,但那只是很浅显的一笔带过。而且毕业之后,她的工作和设备的基础结构无关,把原本就浅显的知识全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叶欣颜能给施印提供的,只有鼓风机、叶轮以及风叶的粗略外形。她还不敢说的太明显,大多得让施印自己去构想、勾画。
  再有,就是和施印讨论风速以及风叶形状在运送风量时,所产生的阻力。怎样的风叶角度,能更多更顺畅的把足够多、足够强劲的风量送进冶铁炉。
  可是,对于一个在机关和巧器方面有大成就的大匠师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


  第九百九十二章 打进京城的官司

  施印虽然一大把年纪,却以一种惊人的领悟力和动手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把叶欣颜脑海中的记忆复制出来,而且有理有据。
  叶欣颜很怀疑,像施印这样的人,说不定已经给各种大户和权贵人士,设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机关。
  像把玩器具、密道、墓葬什么的,都属于施印擅长的范畴,甚至制造兵器都有可能。
  所以,施印才能以一介工匠的身份,和瑾融交往,并受到瑾融的尊重。
  在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事物的激发下,机械作坊原有人员,和程达晖不断带进来的工匠,全都情绪高涨,除去必要的吃饭休息,其余时间全部用在鼓风机的制作上。
  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改进,鼓风机的制作进度飞快。
  期间,程达晖和施印前往怀远县,在冶炼作坊做了实地考察。选了一台位置相对开阔的冶炼炉,根据他们制作的鼓风机外形和尺寸,对冶炼炉的进风口做了修改。
  …………
  周碧瑶的临产时间,比叶欣颜早两个多月。
  四月初的一天,在家养胎的周碧瑶开始阵痛,那时才是凌晨。汪家众人和请来的产婆一通手忙脚乱的折腾,三个时辰后,周碧瑶顺利产下一子。
  汪桥自是没去机械作坊上工,周碧瑶阵痛开始没多一会儿,两个产婆和周家派来的嬷嬷,就把他请出门外。
  这三个多时辰,汪桥守在产房外,听着房间里周碧瑶的痛呼,眼睛都快红了,来回踱着的脚步就没停过。
  就连他一向惧怕的岳母的几次劝慰,都没管用,依然压不住他心里的慌乱。
  待到产婆出来报喜,说产下一子,母子平安时,紧张了大半天的汪桥一口气松下来,差点跌坐在地上,几乎要当场跪拜上苍了。
  人家都说,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可吓死他了。
  这是母子平安啊!碧瑶没事,而且还给他生了个儿子。他们汪家有后了,碧瑶在母亲面前,也更有分量了吧?
  汪桥早就给孩子起好了名字,当即取了男孩的名字,叫做汪岳廷。
  小家伙洗三的时候很热闹,走的近的人家都去道贺。这种场合,怀孕的叶欣颜自是不好去的。但尹氏一向喜欢周碧瑶,这种场合自是不会落下。
  看着人家娇嫩的小娃娃,尹氏眼热的不行。从周家出来,尹氏转身就往江家过去,待到叶欣颜从作坊回来,尹氏对叶欣颜很是说道一番,直接建议叶欣颜在家安胎。
  怎奈人家叶欣颜身边是跟着太医的。皇帝对提高冶铁效率和产量很是期待,但也知道叶欣颜如今的状况。
  为了不耽误研发工作,又能保证叶欣颜的身体状况,皇帝特意派了擅长妇科的太医随身跟着叶欣颜。
  人家太医说了,江大奶奶脉象平和,身子好的很,胎儿也安稳。而且,多活动活动,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好处。
  皇帝的意图如此明显,而且考虑事情如此全面,尹氏就是再着急,也不好说什么了。
  渐渐的,时间已进入五月,叶欣颜的身子已经很重了。
  她的确有疲乏的感觉,但并不影响做事。毕竟现代时,很多女同事临产前几天还在上班,人家一样母子健康。而且,她们在生产过程中,比那些早早就在家养胎的人更加顺利。
  她能感觉自己肚子里的胎儿很健康活泼,身边还有太医跟着。若是这样,她还要躺在家里养胎,那就太娇气了些。
  所以,她每日还去机械作坊,只是呆的时间短了,也不再去制造现场。大多是一早过去,整理前一日的日程记录和进度,复核各种资料。
  兼或有疑问的时候,她才和施印、汪桥、程达晖等人一起坐下来商议解决。
  眼看着鼓风机的机壳和叶轮成形,轴承的制作也渐渐进入尾声,时间进入六月。
  六月是太医给出的预产期,叶欣颜作为这个时代的大龄产妇,终于回到家中待产。
  就在这个时候,继朝廷五月份颁布专利法之后,第一个专利侵权案件,打到了京城的京兆府衙门。
  而皇帝下了大决心,想要严格执行的专利保护法,居然遇到了一块硬石头。明明就是一桩侵权案,硬是无法判决。
  早在四月,朝廷的专利法冲破层层阻碍,终于出台了。
  在专利法出台的第一时间,周碧瑶从桃林带回的、五种新式农具的资料就上交朝廷,申请专利。
  经办人是机械作坊的管事邱润生。
  邱润生对外交涉方面的能力很强,加上这是专利局接到的第一份专利申请,不存在审核旧专利这些繁复事务。
  只需经过将作监和工部确认,在结构上没有矛盾,再由农事官肯定,这些农具的确可用,朝廷就通过了第一份专利。
  齐家机械作坊的五种农具,全部获得了专利权。
  专利权审批下来的同时,朝廷的专利律法也发往大夏朝各个州郡、城镇。同时发下去的,还有齐家机械作坊的五个专利。
  这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制造这些农具用来盈利,那就是犯法。依照犯罪情节的不同,予以赔偿、抄没家产、充军,甚至流放的刑罚。
  同时,机械作坊的营销队伍,也开始在各个州郡进行技术推广。新式农具不但自己售卖,也出售农具的制造技术。
  这些运作的展开,让很多有闲钱的大商户和豪绅世家赫然发现,他们一直在反对的专利律法,居然是有利于他们这些大族的,工匠获利其实并不多。
  就拿农具来说,就算齐家机械作坊给匠人的工钱很高,很是招揽了一些精湛工匠。可是看结果,农具获得了专利,出售技术之后,长久获利的,那是机械作坊的东家,和工匠的关系并不大。
  至于工匠的工钱,能给东家创造大收益,那就等同于商家雇佣了有本事的大掌柜、大管事。能给东家赚钱的人,东家付出相应的高工钱,这完全不是问题。
  众人都把赚钱的视线,放在了匠人和专利器具上。抢到一个好工匠,买到一个好创意,那就是银子,很可能是源源不断的银子。
  这些大族不禁感叹,这是朝廷给他们世族大家,开拓出一条财路啊。
  在极短的时间里,豪绅世家和商人就全盘接受了专利法。而且那些行动力快的豪绅,已经在招揽有想法的工匠,用于研发新器具。

  第九百九十三章 老弱病残孕

  那些打算开发新项目的,都是看到了手工业和匠人所带来的利益,打算遵守朝廷专利法,从中谋取长久利益的。
  手工业、乃至最简单的前工业时代,似乎真有开启的前兆了。
  在外做技术推广的工匠们,同时也在监督各个地方,有没有商家或者作坊,在仿制自家农具买卖牟利。
  尤其受灾的原州地区,使用过新式农具,并且深知农具的巨大好处。
  相比别的地方,原州地区的农具卖的不错,虽不算多,却也有几件的。
  时间过了将近一年,买到农具之后进行仿制、售卖的,还真有几家。
  寻常人家被机械作坊的人告上衙门,衙门出示朝廷律法相关条款:不论谁先研制开发,第一个申请专利保护的,那么,他就是被朝廷保护的对象,其他都不论。朝廷鼓励大家上报专利,获取朝廷的支持和保护。
  加上作为原告的齐家机械作坊,背后的股东是禹王爷和京城的贵族,这些人也就认罚了。鉴于侵权事件才刚发生,没有给专利持有者造成很大损失,而且被告认罪态度良好。按照律法,只做了一定数量的赔偿,同时结束这份买卖。
  也有两家败诉的商户想做这个生意,借机和齐家营造行商议,购买了专利技术。
  虽然叶欣颜想赚农具技术转让的银子,但她更想把农具推广下去。所以,专利的价格并不贵,也不限制推广客户的数量和范围。
  可这是在古代,法律并不完善,各种权贵拥有很多特权。
  和原州邻近的兴州的一个大镇子,住着一门豪族——信永候。
  第一代信永侯也是开国时封的,世袭罔替。第一代信永侯并不是四处征战的大将,而是开国皇帝身边的一位得力护卫,曾多次舍命保护皇帝。
  最后一次舍命保皇帝周全,几乎拼尽了最后一口气。就是这一站,他保护的人夺得天下,成了大夏朝的开国之君。
  护卫虽然救回了性命,却是残废了。失去一条腿、一只眼睛。护卫的功劳很大,可是他这样的状况,却不好在朝为官。
  皇帝登基,封护卫为信永侯,允其回乡,还有一道免死金牌,跟着护卫一起回到他在兴州的祖籍。
  信永候的后人拿着这道免死金牌,吃着朝廷的俸禄,虽然没做什么危害乡里的事情,却也靠着这道金牌,开通了寻常百姓没有的通途,在百多年的时间里长盛不衰。
  仿制售卖新式农具,还能无视专利法、做的风生水起的,就是信永候府名下的一个铺子。
  齐家机械作坊把这家铺子告上衙门之后,出面的并不是管事下人神马的,而是信永候世子本人。
  人家世子爷很大气,连半句辩解的话都没说,直接拿出免死金牌。
  之后生意照做,银子照赚。而且这家店铺和它经营的作坊,恰好就是做农具售卖的,新式农具的产出量很大。
  县衙位阶太低,两方人都得罪不起,是断然不敢审理这个案子的。再说了,拿着免死牌的人,知县他也没权利判罪不是?
  反正也是不敢断案了,知县干脆破罐子破摔,把案件上交府衙。
  知府也是这个态度,案件就一层层交到了京府衙门。
  尤承惠拿着卷宗,愁眉不展。
  地方官员可以一层层往上推,直推到他这里,可他却没有斥责和罢免地方官员的权力。
  可他若是敢说判不了,把案子推到皇帝面前,那他这个京兆府尹就是不想做了。
  他第一次希望叶大小姐能来他这京府衙门,作威作福也好、嚣张跋扈也罢,只要她能出面,和那位信永侯世子对上一对,说不定他的案子就容易审理一些。
  否则的话,人家捧着免死金牌,犯的还不是死罪,他这个四品的小官是真的没办法。可若是不判信永候世子,那朝廷新鲜出炉、还热乎乎的专利法,可如何维护、如何继续实施下去?
  问题是,江大奶奶大名鼎鼎,谁都知道,江大奶奶如今身怀六甲,身边甚至有皇帝亲自安排的太医,为的就是能及时照顾即将临产的江大奶奶。
  人家都到了这个关键时候,哪里还能上得了公堂?
  全天下看看,除去江大奶奶,还有谁还敢对免死金牌发难?
  这时的叶欣颜已经在家中待产。人家周碧瑶是比预产期提前十几天,生了儿子。她这已经到了预产期,却还没丝毫动静。
  很多人都说,她这一胎只能喜得千金了。虽然家里人都是背地里犯愁,避免当着叶欣颜提起这个话题。可是想到江一凡的年龄,叶欣颜还是郁闷不已。
  你说周碧瑶小小年纪,着什么急嘛,先生个女儿,再来个儿子多好。好歹把第一胎生儿子的机会让一让给她嘛,她是高龄产妇,江一凡也老大一把年纪,她这儿着急着呢。
  叶欣颜正在各种天马行空的烦恼,结果就听到邱润生报上来,那一路打到京城的专利侵权案。
  “他家已经出售了十余台农具?”叶欣颜惊诧莫名,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低下,别家仿制的时间应该不长,怎么可能这么快?
  “他家干什么的?这么短时间就卖出了十余台,那他们做出来的农具岂不是更多?”
  “是,小的打听了,信永候府的这个铺子连带作坊,原本就是做器械和农具生意的。听说侯府走了路子,有朝廷专门配额的足量铁材,手下工匠也多,不是寻常小作坊能比的。”
  叶欣颜拧着眉,这信永候府倒是好眼力,知道这些农具的潜力。似他这种做法和制作规模,甚至能把大夏朝的大部分市场占去,日积月累下来,能赚取的钱财就非常可观了。
  朝廷的第一个专利,就败在权势之下。那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还怎能保障工匠和投资研发的权益?又哪里能激发工匠和弱势投资者开发创新,发展工业?
  邱润生继续说道:“小的使个点银子,问过衙门里主事的人。他们说,这个案子,即使上堂审理,信永侯世子带着免死金牌,也不会获罪。他继续制作出售农具,也没人能拿他怎样。”
  这特么就是欺负人吧?还欺负到她这个孕妇头上了。老弱病残孕,那是在地铁公交车上都要让座的。可如今,本应属于她的银子和全天下的机械,却在这种时候,被人轻飘飘的拿去了?
  她一时义愤,噌的一下站起,把宋平家的和屋里的好几个嬷嬷,吓得手抖,“哎哟我的大奶奶,您这身子,可不能这样。”

  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人我是有底牌的

  之前在兴州县城审案时,信永候府很大气,直接就是世子去大堂候审。很多人认为,那是土皇帝、土包子当久了,很失体统。但那效果却是极其干脆,立竿见影。
  在京城审案,叶欣颜做事也很敞亮。京府衙门第一次过堂,她就扶着丫鬟的手臂出现了,身后跟着两个婆子,还有懊恼的几乎要遮着脸的太医。
  几人一并迈过京兆府衙高高的门槛,走进衙门前堂。
  话说,胡太医感觉他的脸都丢尽了,他堂堂一个太医,整日价跟着一个孕妇来来往往,这叫什么事儿?
  如今,更是跟着这个孕妇,来到衙门听审。他这太医,以后都不用见人了吗?
  怎奈这是皇帝亲自吩咐的,他和另一个太医轮值,跟着这位即将临产的江大奶奶,随时应付意外。
  由此可见,皇帝对其是多么重视。他虽然是太医,却又哪敢怠慢?
  叶欣颜怀孕已经九个多月,但身形并不是太臃肿。她已经是江家妇,而且还怀着身子,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样堂而皇之的站出来,无视规矩、咄咄逼人。
  虽然正值盛夏时节,她也不得不戴了长长的帷帽,遮掩容貌体型的绡纱一直盖过膝盖。
  尤承惠在看见叶欣颜的第一时间,眼睛就亮起来,心下狂喜。
  他这京兆府尹的位置是坐稳了,若是再没有棘手案件,等明年考评之后,他很有希望得到升迁。
  这个案子结束之后,指定不会有比这更棘手的事情了。全天下能拿到免死金牌的人,只有信永侯一位,想来信永候也不会年年都来京城打官司吧。
  信永候世子是一个微微发福的中年人,大概是久居兴州,已经养就了土皇帝的性情,只从面上神情看起来,就拽的厉害。
  京府衙门大堂上,那是有这位世子爷座位的。他如今端坐于一侧的椅子上,很有些诧异的看着进来的一众女眷。
  这几个女眷后面,居然还跟着一个……太医?
  信永候世子一个愣神。定睛再看,居然还真是太医。
  这是啥情况?就算安国公有体面,可也没有让国之太医,随时跟随他孙女左右的规矩吧?
  更何况他这孙女已经出嫁了!
  他敢打这个官司,自然也打听过,这位江大奶奶虽然名声赫赫,却也是个女子。她就是再凶,还能凶得过太祖皇帝钦赐免死牌吗?
  如今更是身怀有孕,她还不得好好窝在家里?着实没什么可怕。
  他还真没想到,这位已经嫁做人妇、身怀六甲的妇人,居然真能这么没规矩,亲自来衙门候审。
  京城不是最重规矩之地吗?这种情况,难道就没个道高望重的人出来谴责、惩治一下吗?
  信永候世子暗自不屑,看来所谓的京城规矩,不过徒有虚表。
  再看大堂外面,几个没有跟进来的男子,应该也是和这个叶欣颜一路的。
  当先一个年轻人面色俊朗,看外形、身量和气质,应该很明朗才是。这时却阴沉似水,目光也是阴恻恻的看着信永候世子。
  信永候世子很是不悦。一个年不过三十的年轻人,想来官职也不会有多高,竟然用如此眼神看他。待到一会儿出去,定要寻个由头,给他个教训。
  他是有免死金牌的人,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遇到皇子、亲王,他们也不能把他怎样了。
  年轻人身旁还站着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那男子样貌平常,面相忠厚,看起来很没存在感。
  两人侧后方站着的一个中年人,倒是不容小觑。看那穿戴打扮,应该是哪家豪门有脸面的管事,看着精干利落,气势不凡,说不得就是安国公府的人,代表的也是安国公吧?
  信永候世子冷哼一声,收回视线。还是那句话,他手里的金牌是太祖皇帝钦赐的。当今世上,还有什么人能高的过太祖皇帝?!安国公又算什么?
  可以说,尤承惠掌管着整个京兆府的杂事,他考虑事情很是老道,各个方面都很周全。江大奶奶能来衙门为他解忧,他也得投桃报李不是?
  “来人,去取屏风过来。”
  强将手下无弱兵,师爷和衙役们很能领会尤大人的意思。动作很快,就把一溜屏风挡在叶欣颜身前。
  屏风后面,还舒舒服服摆了一张宽大的扶手椅,连带着脚踏。
  大堂外的江一凡,看着衙役们张罗出来的东西,脸色才稍好了些。他媳妇儿眼看着就要临盆,这个狗屁的信永候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