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妇贵-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只担心叶欣颜和赵姨娘生的那个小杂种,若是没有叶欣颜,那小杂种也就没有威胁。不管安国公多看重那个小杂种,多么属意他承袭爵位,安国公总有咽气的那一天。一旦安国公去世,府里没人帮衬赵姨娘母子,由谁承袭爵位,那还不是叶宏阳说了算?
可是要是有叶欣颜在,那就不好说了。以叶欣颜现在的能力,若是叶宏阳罔顾安国公的遗愿,她就能借着安国公叶堂以往的声望,把她和她的两个儿子收拾了,只怕到最后,叶宏阳也落不了好。
没准儿在她那不明不白的姘/夫的帮助下,叶宏阳会被直接撵下安国公位置,给小杂种和叶欣颜腾地方。那时,才称了叶欣颜的心。
可若是把叶欣颜嫁出去,就没这种威胁了。嫁出去的女儿,娘家给她一份脸面,她才有个站的地方,若是叶宏阳不待见她,就可以把她拒之门外。到那时作为新一代安国公的叶宏阳,就算把尹氏扫地出门,尹家顶多也就是不和叶家来往,还能怎样?
刘姨娘思量再三,虽说嫁入靖宁伯府就是给了叶欣颜去夫家大显身手的机会,没准儿几年、十几年之后,她真能把靖宁伯府再次撑起来,到时候这个贱人一样会风光。
可是现在叶欣颜风头正盛,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把她嫁给一个破落户,总比嫁进世家大族要好。
刘姨娘拿定主意,自然赞成叶宏阳的做法,对叶宏阳的睿智大力赞扬加叹服,再叮嘱叶宏阳道:“世子爷记着,对谁也不能提起此事,也不要催促大小姐回来,免得让人生疑。您告诉靖宁伯世子不要着急,咱们只要静等大小姐回来就好。她一回来,你就和屈家定日子,到时候知会国公爷和世子夫人一声即刻。”
叶宏阳拍着刘姨娘削弱肩头手停了停,皱眉说道:“她若是迟迟不归怎么办?”
刘姨娘笑道:“难道她还能放下国公府的富贵,一直流连在外不成?您放心好了,国公府还等着把缘哥儿记在尹氏名下,让大小姐教导呢。就算世子爷不问,国公爷自己就会着急。”
刘姨娘的话勾起了叶宏阳的愤怒,他狠狠的啐道:“父亲也真是失心疯了,让那个伤风败俗的东西教导小孩子,能交出个好才怪,只怕到时候会多个给府里丢脸的人。”
随即又心疼起刘姨娘来,“真真委屈了你。咱们恒哥儿、毅哥儿多好的孩子,知书识礼、温文尔雅的君子,却入不了父亲的眼,连带的你也跟着不落好。”
第五百四十四章 传说
瑾融为了表示他的不满,试用手拉葫芦的事情,他不但没管,连现场观摩、撑撑场面都没去。
没有禹王殿下积极参与,其它人自然情绪不高,也不太当回事。只有禹王府幕僚言之行带着两个浑身土气的工匠,在工部准备的场地,起重了不同重量的三种铁锭。
虽然展示手拉葫芦功用的前期准备很低调,可是展示效果却轰动一时。
禹王殿下表现的很轻忽,皇帝陛下也以为不是个大事,只派了贴身伺候的太监过去看看,算是给禹王一个面子。
试验场地选在六部办公殿堂外的天井,看热闹极为便利,虽然没一个重量级人物到场,却方便了小吏、文书们路过瞄两眼。
沉闷的办公场好不容易有热闹看,这日恰巧路过天井的人就多了不少。
杜大中领着一个小跟班,在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的注视下,第一次起吊成功,把工部草草准备的千斤铁锭,稳稳挂在临时准备的龙门架上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应付公事、守在现场的人,还有周围凑巧路过的小吏们,俱都静了一静。
接着,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惊呼,然后场面就有些失控。那几个应付公事的人顾不得工匠土的掉渣,都凑上前细看、询问,言之行和小厮连忙往后劝阻几人。外围几个目睹铁疙瘩上升的小吏也都吃惊,各自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天井四周房间里办公的大人们,就听到外面闹哄哄的不成样子。
出去呵斥外面喧哗的下级官员刚跨出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已经有人过来,指手画脚的解释刚才发生的事情。几位官员再看看掉在半空中的铁疙瘩,立即咋舌,然后回去禀告上官。
再之后,各部长/官本着不相信的态度,放下手里的事务,出去看看那个什么物什。到底是真的能起重,还是在哗众取宠的逗人们开心。
话说,茶馆里、戏台子上多得是能举起千斤巨石的壮士和勇士,可谁也没实实在在的遇到过那等奇人。说穿了,那只不过是个神奇的传说,美好的想象而已。若是在他们的房间外面发生了这等事情,那可真的就是石破天惊的事情,值得人们传颂一时了。
尤其是王贤,更是无法相信。这个东西是禹王殿下参股作坊的出品,连禹王殿下自己都懒得凑趣的事情,理应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否则,殿下岂不是早就过来壮声势了?
然后在人群密集围观的扩大天井外围,王贤看见工部下属的几个工匠哼哧哼哧的用小车推过来一个铁锭。
王贤皱了皱眉,把几个工匠喊住,再看看这个铁锭,沉声问道:“不是说已经吊过一个千斤铁锭了吗?这又是做什么?”
领头的工匠连忙躬身施礼,答道:“小的们也是听安排做事的,说是用三种重量的铁锭,刚才那个是一千斤的,这个是千五,一会儿还要把两个一千斤的铁锭放在一起用。”
王贤有心斥责两句,又拿不准那个什么手拉葫芦是个什么状况,也许真的能吊起来?
他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们自去做事,然后站在当地想了想,到底也没挤进人群,只是站在廊檐的台阶上,越过人们的头顶,看着扩大的天井中央。
天井中央站着禹王府的幕僚小厮,和那两个土里土气的工匠。几个人的前方,是一个足有九尺的高厚实架子,架子上挂着一个不大点儿的东西,想来就是那个什么手拉葫芦。听听这名字,一听就不是个上档次的东西。
户部尚书于世清看见王贤,溜达着过来,先对王贤拱拱手,然后指了指人群,笑着说道:“看起来还真是个神奇物件,小的们说,只那个东西,刚才真的拉起来千斤重物呢。”
王贤笑着回礼,“在下也是刚刚听说,这不是,也出来看了么。”
于世清问道:“圣上把试用事务派给工部,不知大人是怎么安排的?这是……还要吊一次?”
王贤滞了一滞,他怎么知道这些繁琐事情?这些小事都是安排下面办事的,若是事无巨细都要他亲自过问,还要底下那些人做什么?
“总是要多试几次,才能制动器具的稳定性不是。”王贤笑了笑把话题岔开,到底没敢说这是小事,不值得他亲自安排。
事实证明,这不算小事。各部为数不多、但也不算少的官员目睹了铁疙瘩再次提起。天井中两个土气、没见过世面的工匠,一个不紧不慢的拉手链,另一个在旁边看着,接连把一千五百斤和两千斤重的铁锭拉起、稳住、再放下,稳稳当当、毫不费力,而且真的是一个人动手。
场间的人多么惊诧、多么激动自不必说,言之行和在场观看的人怎么寒暄、答话也不提,单是各部几个大佬就看得一愣一愣的,差点儿掉了下巴。原来世上真有这等奇事,真有这等巧器!
皇帝稍稍晚了一会儿,就听疾奔而回的太监把手拉葫芦的试用情况说了一遍。
听太监声情并茂的说完,皇帝陛下略一沉吟,当即把韩延回和瑾融、福王、王贤几个找来,先是问王贤螺纹结构是否能用。
王贤看了福王一眼,回道:“微臣安排工匠试过,螺纹做紧固件的确好用,而且拆卸方便,便于维修。但是具体能不能大范围的使用,长时间的紧固效果怎样,还得在工事上用用,才敢下定论。”
第五百四十五章 桃林和荒地?
皇帝点点头,吩咐道:“不用再商议了,应该错不了的。那个手拉葫芦不是已经试过了吗?那东西我听说了,说是铁壳子上刻着最大承重。清远县来的工匠介绍说,他们试过,手拉葫芦的实际起重能力远远大于最大承重。这样看来,机械作坊做事还是很谨慎的,他们既然能把东西送进京城,想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皇帝转而吩咐瑾融,“派人给清远县传信吧,让他们把制作螺栓螺母的车床图纸送来,连着能熟练操作的工匠一起,尽快到京城来。当紧着办,明年开春,朝廷就要在河源郡和辽远郡之间铺设铁轨,不要因为这个耽误了工期。”
瑾融虽然没什么情绪,但也答应的痛快,立即点头应下。
“至于手拉葫芦,”皇帝看向瑾融,“也是好东西。要不,让工部给你做个好价钱,把手拉葫芦也转让给朝廷,你看怎样?
本来无精打采的瑾融一听这个,激灵一下坐直了,“父皇,这个可不行。螺纹紧固件是因为我那里做不出来,又不能耽误朝廷的工事,才转让出来。手拉葫芦却不是消耗品,能反复使用,儿臣保证能供得上工部使用。您也让我赚几个银子使使,我还指着机械作坊做这些物件儿吃饭呢。您不是老早就说了,朝廷不与民争利吗?”
皇帝皱了皱眉,再看看老神在在的福王,斥道:“你瞧瞧你,是什么样子?难道朝廷还少了你的吃穿不成?”话是这么说了,却也没再提手拉葫芦的事情。
再把螺纹紧固件、车床的具体事务商量一番,议定了专门安排负责这个项目的官员,皇帝才挥挥手,让韩延回、福王等人散了,把瑾融单独留下来。
福王临起身的时候,看了瑾融一眼。禹王从前天第一次上朝起,就没精神过。手拉葫芦用途怎样,就算别人不知道,难道他能不知道?可是他硬是随便交代了幕僚前来支应,连个面儿都没露,就那么草草的试过了。这也就是父皇安排了人过去,若不然也没这么快就把试用效果直达天听。
福王还真诧异了,难道禹王真的无意政事,协理吏部竟能让他如此消沉?
皇帝当然知道瑾融不至于为了个协理的差事闹心,却也不以为他完全是因为一个和离女子消沉。但是,适当的敲打还是需要的。
内侍换了茶上来,皇帝才说道:“紧固件的事情比较着急,你别不当回事。就像手拉葫芦,你随便丢给府里的幕僚,下面的官员也就不会在意。若不是朕派人过去看,谁知道奏到朕这里是什么时候了,这不是误事嘛。”
瑾融撩起眼皮看了皇帝一眼,了无兴趣的嗯了一声,再不开口了。
皇帝皱了皱眉,沉声说道:“朕今天就告诉你个实底,叶家女子你就不要想了,一准儿是不成的。赶紧上手把差事办好,才是你身为男儿、身为一个皇子应该做的事情。叶欣颜有才干,那就把她用在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再不会有别的。”
瑾融想到远在清河村的叶欣颜,再想想他那一年见不了几次皇帝的母妃,次次不忘求皇上过问他的婚事,面色更加难看,却也没敢和皇帝顶嘴。
皇帝又问道:“从现在开始,叶欣颜只是个有才干、能做事的大夏朝臣民。朕且问你,制造车床,要不要叶欣颜亲自回来主事?”
瑾融沉默片刻,才说道:“清远县的事情还多,叶欣颜暂时走不开。车床的事情儿臣问过,劝都是下面的工匠做的,应该用不着她回来。”
事情还多?皇帝有了些兴趣,问道:“是不是清远县那个小村子还在制造别的工器?要不,把你那个机械作坊迁到京城来怎么样?京城的能工巧匠多得很,想来研制新器具的效率会更高。”
瑾融本就心情不好,听了他父皇明显别有意图的话,立即把眼睛斜过去,嗤道:“父皇,您这是谋算儿臣的生意吧?研制工器的作坊挪到京城?只怕过不了两年,这个作坊就成了工部的下属机构了。”
皇帝捋了捋胡须,似户闲适的动了动身体,才略显尴尬的咳了一声,说道:“你瞧瞧你那小心眼,朕这么大的家业,怎么会谋算你的东西?”
“儿臣贵为皇子,原本也以为天底下不会有什么东西能吸引儿臣的,可是后来在豫远郡遇到叶家大小姐才知道,原来这世上神奇、有趣的东西还是很多的。”瑾融凉凉的回了一句。
皇帝被他说的失笑,“你还来劲了。叶欣颜到底在清远县忙些什么?据说安国公是想她早些回来的,已经在催促了。”
瑾融想了想,江一凡那里的事情、那条木质轨道,皇帝早晚得知道,现在经他口说出来,总好过别人上来说三道四。
“距离清河村六十里的荒地上,长有一大片桃林,叶欣颜十分看好,就把那片地买下来,周围建了乳牛场……”
大片桃林?荒地?皇帝听得不对,肃容问道,“荒地上怎么会有大片的桃林,不会是你们仗着权势,强占人家果林,给人家荒地的价格吧?”若是这样,他还真看错了这小子和叶欣颜。
“父皇您说什么呢?”瑾融立即出声,愤然说道,“儿臣是那等人吗?那是一片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野桃核树林,只产拇指大小的桃核,外皮干瘪,没有果肉的。”
皇帝看着不停翻着眼睛的瑾融,再次尴尬,“咳咳……嗯,建了乳牛场,然后呢,你接着说。”
第五百四十六章 谁给他的胆子
瑾融也是无奈,污蔑他人品的是他老子,他还能怎样?只得哀怨的看了皇帝一眼,闷闷的接着说道:“叶大小姐一个是喜欢那里的景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里虽然是一片荒地,但经过桃林几十年落叶果实的滋养,土质已经有了些改善,种草养牛应该不错。”
说到这里,瑾融略停了停,想着怎么把江一凡独自做主审批,同意修建轨道的事情说出来。
在聊天这方面,皇帝是个很贴心的人,适时地问道:“没怎么听说过草还可以种。是不是很难,需要叶欣颜留下来指导?”
父皇可以评为最佳聊天选手了。瑾融心下一乐,接口道:“种草倒是不难,主要是从桃林去往清河村路途太远,乳制品作坊在清河村,乳牛每日两次产乳、两次运输,耗时太长、极不方便。所以叶大小姐在那里筹划铺设了一条木质轨道,她需要留下主持轨道制作和铺设。”
瑾融最后两句话说的有些含糊、没底气,天下道路大部分都是朝廷修建和控制的,轨道这样敏感的交通方式,若是放开了让民间私自修建,这天下可就乱套了。
果然,皇帝立即把握到其中的关键,沉声问道:“轨道?连接两个地方,长度达六十里的轨道?”
瑾融见皇帝面色严峻,连忙解释道:“这条轨道是在购买的过的土地上修建的,轨道也在衙门里备案了。”
皇帝盯着瑾融,意味不明的说道:“那土地是怎么购买的?莫不是只买了用于修建轨道的狭长一条?”皇帝一看瑾融的脸色,就知道他猜对了,“清远县知县江一凡和你是故交,他胆子挺大,不但敢钻朝廷的这个空子,还敢私自同意修建轨道!”
若是寻常的知县,皇帝自然不知道是哪个,可江一凡曾经是他钦点过探花的给事中,又是安国公寿宴事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当时只有八品职位的江一凡,直接抹了安国公的面子,和安国公的孙女叶欣颜和离,把叶欣颜扫地出门。
当时,是他亲自撸了江一凡的给事中,发给吏部外放的。
而外放的江一凡居然也不消停。京城的轨道马车运营将近一年,其快捷通畅平稳有目共睹。尤其是速度,是普通马车的两三倍。巡城御史专门做工统计,这是在城里,有上下车、以及城内岔道、路口、行人阻碍,若是没有这些,畅通无阻的任由马匹跑起来,日行千里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这样一种速度惊人的行路机制,掌握在大夏朝朝廷手里,那当然是万分的便捷,可若是被居心叵测的势力、或者被外族掌控,对于朝廷来说,可以称作是没顶之灾。所以,轨道交通万万不能放任朝廷之外的人修建使用。
而江一凡竟然敢私自做主,在其管辖境内修建一条这么长的轨道。有了清远县这条轨道,若是各地商号为了商货运输快捷,各自铺设轨道,这大夏朝的的天下岂不是没了章法?更有了颠覆朝廷的隐患。
江一凡胆子如此之大,只为一己私利,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等事情。
皇帝脸色阴沉,又看向瑾融。还有六皇子,枉他一直以为他心地纯正赤诚,懂得维护大局,不纠结私利。可是在大事上,他竟然如此糊涂!说他不纠结私利真是高抬了他,不纠结那是因为利益不够***酪的暴利,就让他失了分寸。
瑾融迎上皇帝隐怒的眼神,他倒是不担心皇帝会把他和江一凡怎样,他父皇算是这几代国君中的贤明君主,断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置人。
在修建木质轨道的事情上,江一凡做的很谨慎。县衙通过铺设轨道的文案里,对于修建木质轨道做了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且,关键还在于,桃林是将来的机械作坊,需要有个便捷的交通。照着皇帝现在对机械器具的重视程度,完全能够批准一条轨道,专门用于机械制作。
就算不担心,也得有个诚惶诚恐的态度,才能不伤皇帝老爸的面子。所以,皇帝的话音没落,瑾融已经撩袍子跪倒在地。
皇帝呵斥完了,瑾融才说道:“父皇容儿臣解释,江一凡胆子是大了些,可也是出于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瑾融说着,抬眼瞄了皇帝一眼,见有着独一无二尊贵身份的老爸神色丝毫不见松动,更没有接话的意思,忙接着说道:“咱们通常的轨道是两匹马能跑开的宽度,江一凡审批备案的轨道是一匹马马车的尺寸。而且案卷扉页说明,这条轨道是试验木质轨道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没有朝廷的批复,民间禁止修建轨道。”
“试验?”皇帝的眼睛眯了眯,冷笑道,“好一个借口!试验什么?给谁试验?”
“对,的确是试验。”瑾融接口道,“叶大小姐买下桃林时说,如果为了牛乳运输方便,最好修建一条轨道。江一凡曾经犹豫过,之后想到,若是叶大小姐能把枕木和轨道的木料做好防腐处理,能够经年使用而不虫蛀风化,那么朝廷修建轨道,就不用耗费大量铁材。木材是随地可取的材料,有木工技艺的匠人多得是,木材加工比钢铁铸造更快速省力。”
皇帝眯起的眼睛看着放松了一些,江一凡考虑的不错,冶炼铁矿所用木材量极大,只这些木材只怕就足够修建轨道了。若是木质轨道可用,轨道工程的确省时省力,更能节省大量银钱。
皇帝的口气依然不虞,冷声问道:“这等大事,只是一个为朝廷着想的接口,就可以任意胡为?是你给的他胆子,让他敢不禀明上司,就擅自决断这等事情?”
“儿臣和江一凡相交多年,深知他的品性,就算没有儿臣,他也敢做这等事情。”瑾融再次叩头,说道:“事关朝廷的路段交通,江一凡既然知道朝廷将要启动轨道运输,又有这个契机,自然愿意为朝廷出一份里。至于禀告上官……只怕这种事情,上官未见得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若是上官直接否决,江一凡该当如何?即使上官谨慎行事,再次上报,层层上报之后,结果如何,尚未可知。只怕还没等到有了定论,安国公就派人捉叶大小姐回府了,木质轨道的试用也就没机会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把这小子安排在哪里?
皇帝听得失笑,本来做了错事的江一凡,让瑾融这么已解释,倒成了个有担当的有功之臣了?
皇帝点着瑾融斥责道:“不过是为着运送牛乳,你就这样不遗余力的替江一凡和叶欣颜找藉口。朕不过委派了你协理吏部,你看看你这两天的样子,精神萎靡,就像霜打了似得。就算乳酪生意赚钱,难道比大夏朝的江山更重要不成?让你如此不分轻重!”
瑾融一听皇帝的话,知道这一关过了。他直起身,辩解道:“儿臣又没误了差事,父皇可以问问阁部四位相国和吏部的各位大人,儿臣每日都去应卯的。”
皇帝没好气的说道:“你也就是能钻这个空子,应卯?若是应卯就能把事情都做了,朕还要那么多官员干什么?好了好了,起来吧,越来越不成体统。”
瑾融再瞄皇帝一眼,才慢吞吞的从地上爬起来,那艰难的样子把皇帝气的够呛,“你这磨磨蹭蹭的是做给朕看的?朕冤枉了你是吧?”
瑾融躬身一礼,说道:“父皇圣明,儿臣的确是为朝廷着想,不想父皇冤枉了一个一心替朝廷做事的官员。”
皇帝差点儿唾他一口,“你这也算为朝廷着想?若是没有那获利极厚的乳酪生意,你会这么不遗余力?身为皇子,却对黄白之物这等热心,可算是丢足了皇家的颜面。”
瑾融不以为然的说道:“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为自己谋得家业,多荣耀的事情,怎么在父皇这里就成了丢脸了?若是天朝上下都能像儿臣这样,国家富足、百姓安乐就不是妄谈了。”
瑾融见皇帝又有发怒的迹象,连忙转开话题:“咱们的机械作坊做的都是新奇得用的工器,清河村还是太过喧哗。叶大小姐打算把机械作坊设置在桃林,几间大的工坊已经建好,只等开春搬迁了。桃林不修路,只有一条特殊规格的木质轨道通行,对机械作坊也是好事,省的人事繁杂,扰乱匠人们做事研究。父皇,您说是不是?”
皇帝对着这个滑不留手的皇子也是无奈,这小子从小就不耐烦跟着其他兄弟在上书房进学,正日闲逛,或者捣鼓些机巧东西,或者让随侍打听生意买卖。从不参与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在皇帝和先生面前较劲的事情更是表现的不屑一顾,看起来就是试试不上心的样子。
如今能把几个产业做到这种程度,还懂得机械作坊是个需要保密的事情,已经很不错了。
“江一凡任期快满了吧?”皇帝问道。他依稀记得,江一凡在安国公府的寿宴上和安国公孙女和离,他听闻了那天的事情,就交代韩延回,另行安排江一凡的差事。叶老爷子的六十寿宴已经过去三年,想那江一凡被扔到清远县也有三年了。
“是,明年二月就满三年了。”瑾融答道。
皇帝沉吟片刻,问道:“他这几年考评如何?”那小子和别的书生不一样,世事练达、毫不迂腐,是个心里做事的小子。他当时是怜惜安国公大半辈子驻守边陲,以对子孙疏于教导,才丢了这么大的脸面。为了让非议安国公府的声音有个节制,才把江一凡踢出京城。若不然,他倒是想用用这个行事老道的探花郎。
瑾融那里听着有门,先看皇帝一眼,才紧赶着说道:“远凡在清远县政绩卓着,连着两年的考评都是上佳。”
皇帝笑斥道:“这事情你倒是不遗余力。你有两年都呆在清远县,你说说,他都做了些什么?”
瑾融连忙赔笑道:“不是儿臣夸赞自己的朋友,远凡真是个能吏。本来清远县是个弊政极多的县城,好几任知县都在那里栽了跟头。远凡过去,时间不长就把县务和人事捋顺了……”
瑾融把江一凡在清远县的政绩,从民政,到税收、垦荒、商号,到修路和修路之后的经营整个说了一遍,“……修路之后,很多人宁愿绕道,也要途经清远县,如今的清远县比临近几个县城都繁华热闹。今年年底的考评还没下来,等考评下来,父皇就知道了。有去年修起来的路带动的商机和民生,还有前两年各项措施积累的后续作用,江一凡的政绩一定出色。”
皇帝多看了瑾融两眼,这小子以皇子之身和人相交,却真能把相交之人当朋友。过去有靖远候府和杨学士家的几个纨绔,现在又有江一凡,都是以诚结交,不论打骂嬉戏还是喝酒胡闹,都没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这份心性很是难得,这也是他愿意时不时的和这个儿子胡扯几句的原因之一。
皇帝摆摆手,“下去吧,安排可靠的人尽快去清河村传信,让机械作坊的工匠带着图纸进京。还有,让江一凡把他那个试验木质轨道的计划写一份折子直接送到阁部。好了,去做事吧。”
瑾融笑容满面的答应,然后试探问道:“父皇,要不,把江一凡调回京城吧,您这里多个肯做事的官员,儿臣也多一个可以走动的好友。”
皇帝没好气的说道:“只是你多一个可以走动的好友吧?朕的事情、官员肯不肯做,想来也不放在你的心上。”
“父皇,我哪有……”瑾融叫屈的声音刚刚开了个头,就听皇帝说话道:“张存海,没听见这么刮躁吗?叫人来把禹王叉下去。”
瑾融连忙住了口,尴尬的看向皇帝的贴身太监张存海。张存海答应一声,满脸尴尬的回看向瑾融。
皇上能说把禹王殿下叉下去,可是他哪儿敢?皇上虽然嫌殿下刮躁,却也没生殿下的气,这叉下去……只怕也是随口之言,是他们父子间特有的沟通方式。
张存海一脸尬笑,对着瑾融道:“殿下您看……”您还是自己乖乖儿的走吧,奴才虽然不敢找人来叉您出去,可您也得让奴才能交差是吧?
瑾融自是不会等人叉他出去,收住说了一半的话,连忙施礼告退,心里乐翻了天。
今日和父皇这番插科打诨的话没白说,不但把木质轨道的事情在父皇这里备案,而且江一凡的调动也走了明路。依照江一凡这三年的政绩,只要皇帝过问一声,江一凡回京升职是必然的,现在要考虑的是把这小子安排在哪里?
第五百四十八章 人生无常
腊月初,江一凡接到了京城的来信。把信件看完,江一凡满心惆怅,送螺纹坚固件和手拉葫芦进京,要的就是朝廷的这个反应,所以,让工匠带着图纸进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让江一凡感到惆怅的是,瑾融信件里隐含的意思,基本确定他在清远县的任期满了,会调回京城。而阿颜在清河村的事情却一时半会儿不能收尾,他得把阿颜留在清远县,独自返回京城。
当初他拼着得罪安国公府,毅然决然的和当时的叶欣颜和离,得到了意料之中的结果,离开京城外放。
赴任路上遇到阿颜,然后没多长时间,阿颜出现在他的管辖之地。之后,不管他的心境如何变化,阿颜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的绽放着不同寻常的光华。
这次,他任期满了离开,把她留在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豫远郡,他怎么想都觉得不踏实。他虽然后来没再问阿颜的过去,可他现在相信,这个女子绝不是做了个梦那么简单,若是她不顾念和安国公府的亲情,拖延着、迟迟不回京城……
江一凡想了想,把县衙的事情交代一番,带着侍雨几个小厮,前往清河村。
这时已经是申时末,齐友年正在上房和章五四说话,听院子里宋平熟络的招呼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