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立志传-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章 中午剩饭

政治部北京监察委员戴笠,这是一个着实让人痛恨的名字。其原名为戴春华,南京中央陆军学院成立了他即参加了报告,连考两次都未能被领取,第三期招考原本被刷下来的他,最后得到了一份特别入学通知书走进了中央陆军学院。毕业后受杨洪森接见改名戴笠。

正是在杨总理的推荐下进入高级情报班深造,同一时期经介绍加入国民党,随后进入政治部从事文档管理,担任监察组长,国府迁都升任为北京监察委员会主任。

戴笠在上海工作有数年经验丰富,与日本、英、法的间谍有多次交手,是王亚樵手下新近的一员干将,因为善于揣测上级的意图,行事又果断麻利,颇得王亚樵信任。能重新回到校长的手下,戴笠十分激动,作为中央陆军学院优秀毕业生,“中正剑”的少数获得者,如果没有校长当年的提拔,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校长。”对于戴笠这种亲密的称呼杨洪森非常的满意。

与孙中山雷打不动的中山装一样,杨洪森大部分时间都身着军装,“坐吧。”

“是,校长。”

能得到了校长的接见,那是何等光荣,善于摧测上意的戴笠认为这次杨洪森又要提拔他了,所以一上来戴笠省去了那些客套话,直接进入话题,向杨洪森报告了北京各国间谍活动的情况。

对于那些西方间谍杨洪森到不太在意,但是对于日本间谍却恨之入骨。

“校长,自国府迁都北京以来,日本间谍在首都活动猖獗,……。”

杨洪森痛心疾首啊,这不查还好,一查之下牵连出这么多人。这些中国人怎么就这么心甘情愿的为日本人卖命。

“这些人当杀一儆百,死不足惜。”

“这件事就由你负责,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快解决问题。”

戴笠明白,他要想办法把事情扩大化,时间最好要尽量往后拖。

中央情报局北京负责人戴笠他的行动很快,最先倒霉是日本人,那些为日本人工作中国人纷纷落网,与日本间谍有关联的那些满清遗老遗少都请到了公所喝茶,很多人为此掉了脑袋。至于那些西方的间谍们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些不能被策反的,多数被定点清除。戴笠如同毒蛇一样待在后面,心思细致而紧密,得到了杨洪森称赞,并成为了总理的常客。

比起暗杀之王王亚樵,戴笠能将领袖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这杨洪森非常满意。

各国都准备趁国府迁都重新架构起间谍网,尤其是日本,被警告后的这些日本间谍行事更加谨慎起来。

中、日这种私下的暗战并不限于军事方面,还涉及经济、科技等等。

在化学武器的研究方面,大规模收集有关神经毒剂的情报,日本政府虽然也招募了一些外国专家,但是他们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任,这些人对研究有益,但他们没有本国人那么让人放心。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中国仍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杨洪森并不满足,因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要生产自己的“核”设施,就要有相关的人材,大批的年轻的物理学者被流放到了德国。

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与柏林大学建立起来合作关系。

中、德两国之间有着极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中、德在化学、机械、治金等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中国是德国最大的步枪进口国,德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战败的德国人一直心有不甘,军方总是想法设法地发展本国军事工业。

德国政府很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德在巴黎和会中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让两国政府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另外,中、德战前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德之间合作虽然前景很广阔,但国府方面更看重于与美国的合作。

美国在华的投资总额超过英、法在华投资的总和,这样一位有钱的大爷,杨洪森自然把它高高的贡在上面。通过中、美之间的多项合作交流,中国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研发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虽然是一辆仿T型车,但在社会上仍取得巨大的反响,该车甚至在上海、武汉等地巡展。

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拳手产品并不是汽车,而是三轮机动车。就如同美国的大型拖拉机到中国变成手扶拖拉机一样,四个轮子到中国最后变成了三个轮子。相对于用途广泛的扶扶拖拉机,三轮机动车成为市、县之间重要代步工具。由于价格因素以及社会上支持国货的风气,三轮机动车国内销售极好,以至于专门从事汽车组装的江苏通用公司,也开始转换思路做起了三轮机动车的买卖。

不管是手扶拖拉机也好,还是三轮机动车。

军事工业委员会看到了拖拉机厂最新的坦克样车,与以往的履带式坦克完全不同,这次采用轮式设计,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柴油发动机,装备有一门37MM加农炮,一门7。92MM重机枪,炮塔可360度旋转,公路最高时速可到达65公里,越野时速55公里,车上搭载有5人,总重量约12。5吨。

与军工部最初的BT/1坦克相比,BT/2坦克机动性更强,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易于生产和保养。

BT/2坦实质上就是将装甲车上多加了一门37MM加农炮。

“BT/2装甲车,每个月能生产多少。”

“每个月至少可以改装成5辆。”

杨洪森大笔一挥一次性能订购120辆BT/2型装甲车。

BT/2装甲车远比现在中国装备美国通用生产的“美洲虎”Ⅰ型坦克要好的多。美国对华出口的40辆“美洲虎”Ⅰ型坦克仅装备了一门可怜的机关枪,而且迅速最快也就45公里,且经常出现抛锚,好在通用在华有售后服务机构。

“BT/2充量不过是装甲车,在履带式坦克的研发方面你们要继续下功夫。”杨洪森虽然只是偶尔感言,却给了当场很多启发。虽然BT/2型坦克虽然有所不足,但应付日本坦克已经足够了。

对于坦克日本陆军也非常重视,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的装甲车部队给了日本陆军很大的冲击。

新的陆军预算通过后,日本陆军从英、法进口了数十辆轻型坦克,日本军工对这些坦克进行了仿造和研究。与中国现有的坦克数量、性能相比,双方相差无几,在坦克战术双方中、日双方也都半斤八两。不同的是,中国在发展坦克的同时,大力发展反坦克武器。

中国的反坦克武器有两种,一种是红旗系列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种是民20工反坦克步枪

民20式反坦克步枪是在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的基础上设计制造。

毛瑟M1918虽能在220米的距离外能够击穿25毫米的装甲,不过由于没有安装任何制退器,其后坐力极其恐怖。一战时德国士兵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毛瑟M1918步枪只能开两枪,左肩一枪,右肩一枪,然后就等着进野战医院吧。”

民20反坦克步枪加长了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枪管,在枪口处安装了制退器,枪托上装有防护垫,而防护垫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在枪托上,从而减小后坐力。其可以轻易击穿轻型坦克的装甲,而装备有光学瞄准镜的民20式反坦克步枪更是狙击手的最爱。

对于日本的发展坦克部队,杨洪森毫不在意。有竞争才有进步,杨洪森可以借机利用“日本威胁论”大肆扩充军备,这不是很好吗?他们发展就让他们发展吧!

拥有坦克和懂得使用坦克是两回事,国府装甲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全都来自骑兵部队,其它各国的情况大多如此。对于坦克的战术,各国都还在摸索阶段。

   第4-5章 跳更啦

第四~五章

杨洪森某段时间曾经打算趁德国现在的样子将德国的未来的之星招到中国。通过赫尔维茨杨洪森对德国将领到华担任军事顾问进行了试探,英、法对德国看的很严,那些名将自不必说,就算那陆军参谋部的很多人都被挂上了号,因此无法来华。

欧战结束后没多久,美国就开始了大裁军,军队规模继续回到了战前。这些美国军人中相当一部分接受了迈德尔邀请来到中国,这中间有陆军、有海军、甚至空军的人士。

杨洪森与现任驻华的美国军事顾团特里少将相处的还可以,只是因为特里与迈德尔处的不太好,杨洪森希望换人。

国府方面邀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还有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欧内斯特·约瑟夫·金等等,五星上将们被杨洪森扫荡了一家伙。

麦克阿瑟现担任西点军校校长,中央陆军学院数名教官均毕业于西点军校;

布莱德雷也在西点军校,担任教官;

约瑟夫·金则系安娜波利斯海军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五星上将马歇尔此时无缘来华,他正在华盛顿担任潘兴将军的首席助手,不过用不了几年他也会来中国的。另外杨洪森还将四星上将巴顿给要了过来,这个家伙现在美国坦克训练中心任职,为了将此人拉到中国来,杨洪森开出了高额薪金。

本来杨洪森还想多挖几个过来,所以他开出的名单也不少,不过最后到位的只有麦克阿瑟、约瑟夫·金,一个担任中国陆军顾问,一个担任中国海军顾问。

杨洪森喜欢麦克阿瑟,小道消息说这家伙把天皇家害准备设立女性继承人。别看,杨洪森现在欢心鼓舞,满心期盼,等麦克阿瑟同志来到以来,他就知道这是个比老迈还要难伺候的主。

美国方面对于杨洪森强烈要求麦克阿瑟来华的要求经过讨论后,民主表决通过,而麦克阿瑟本人对于远东之行十分期待。

随同约瑟夫·金来华的还有中国政府订购的潜艇、驱逐舰。相对来说中国海军力量并不算弱,如果善加利用,在局部地区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但是中国的海军作战思想比他们的陆军作战思想还要落后。

欧洲各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苏俄的巨大威胁。

英、法驻远东领事多次召见中国大使,要求其加入对苏经济制裁的行列。

国府方面认为英、法首先应说服美国加入,其次中国加入的话,英、法政府应当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美国人那边要经过国会讨论后才有决定,这中间必定要等待数月才有结果,而中国提出的补贴方案,英、法不能接受。根据英、法在华商务机构获知的消息,旅顺港内停满了等待卸货的美国商船,而西伯利亚铁路完全在超负荷运转,中国东北已成为苏俄政府获取外国援助的中转站。

美国现在正在与俄国做生意,美国人好像在谋取巴库油田开采权。

“这群无耻的背叛者,一群见钱眼看的家伙。”而中国成为了英、法眼中趋炎附势的无耻小人。

英、法对巴库油田也是望眼欲穿,正是为了石油,英、法才可劲地帮助俄国临时政府,美国的釜底抽薪实在是太可恶了。

此时,杨洪森正指挥着他的中国石化大军正在漫不经心地在俄国进行着勘探工作。

西伯利亚的资源丰富,要说没有石油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要说有那就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杨洪森再次爆冷的机会可能性很低。

从美国购进的炼油所需的整体厂房目前还在建设,等安装建设完毕,西伯利亚那边应该就可以开始打油井了。

西伯利亚油田的事已经与苏俄政府谈好了。与巴库油田不同,西伯利亚油田现在还寂寂无名,巴库油田却已是声名显赫。鉴于中俄政府之间的传统友谊,俄国政府给予了中国石化多项优惠条件,这是一种变相地拉拢杨洪森。

俄国情报机关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中石化的后台老板是谁。正是在杨洪森的牵线搭桥,俄美的关系才有所转机,美国通用公司与苏俄政府达成了合作事宜,成为了第一家落户俄国的美国企业。这为莫斯科打破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杨洪森此举不过是个顺水人情,就算没有杨洪森在这里鼓噪,哈默也会将美国的企业带入俄国。与其这样还不如由他来搭桥,当然这一切都是为西伯利亚的油田。

将一切辅助工作都做在前面,对一般的投资人来说,这必将冒着巨大的风险,对杨洪森来说除非不可抗力量,否则一点风险都没有。如果不是这年头深海钻井技术还不成熟,他直接就去开采墨西哥湾地石油。

中国与俄国即有合作,也有对抗,对抗在什么地方,在中亚。

历史上苏俄政府在中亚分别有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克曼、吉尔吉斯有五个斯坦加盟共和国。由于苏俄政府将巴尔喀什湖归以东,以南的土地归还给了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基本名存实亡。

四个加盟共和国中,以哈萨克地区最为动荡。

以俄罗斯、乌克兰为核心的哥萨克群体有九成加入了沙俄阵营,这些人在与红军作战中伤亡惨重,导致了哥萨克对哈萨克人控制力的下降,因此大批的哈萨克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布琼尼的哥萨克骑兵虽骁勇善战,但其显然不适合山地作战。

吴佩孚接掌新疆后,继续推行杨增新的怀柔政策,以汉人为核心,以回、蒙、维为羽翼,对各族高层进行渗透。对于这些新抚的贵族只要拥护中央政府,保留他们的贵族封号和待遇,并且给予自治权利。

由于对布尔什维克的恐惧,这些贵族与中国代表就待遇问题展开谈判。

为了尽快在吉尔吉斯等地区站住脚,中央政府在拉拢高层的同时,对下层百姓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得以了广大牧民的欢迎。工作组在牧区还发动大规模的诉苦运动,揭露沙俄对各少数民族的残酷统治,一个个少数民族的“白毛女”、“白毛男”式的人物涌现了出来。

要想这些人真正的臣服于中央政府,机枪、大炮同样是需要的。

布琼尼坐镇中亚时当地还算太平,布琼尼带着红色哥萨克一撤,潜伏的沙俄叛军又来劲了。

沙俄军队当中头脑清醒的人已经不在说打到莫斯科的那种鬼话的,他们更加现实,以切伯罗夫斯基为首的旧贵族准备先解放哈萨克斯坦,继尔解放整个中亚,等有了事业基础,得到外国老板们的亲密,拿着外援再来与莫斯科一较长短。

切伯罗夫斯基已经在山区窝了很长时间了,他与中国军队有多次交手,双方互有胜负,怎奈后劲不足实在消耗不过中国军队,只好谈判撤出山区,进入塔吉克地区。

十月革命之后,在苏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乌兹别克、塔吉克、哈萨克纷纷建立起来了苏维埃政府,就连吉尔吉斯地区也有苏维埃机关,中国政府接管该地区后,吉尔吉斯苏维埃机关与乌兹别克苏维埃政府合并。

切伯罗夫斯基转入塔吉克斯坦后,塔吉克苏维埃政府向中国新疆当局发出求援。

塔吉克挡不住切凶残的伯罗夫斯基的俄军。

塔吉克、乌兹别克、哈萨克虽然都相继建立了共和国,但是武装力量有限,尤其是军械匮乏,由于当地的经济实力等原因,共和国养不起部队,多数都是游击队。比起有中国在幕后支持的切伯罗夫斯基匪帮仍有一定的差距。

当切伯罗夫斯基来到这里的时候,共和国内的旧贵族、地主、官僚势力立即左转。

在红军主力没有到来之前他们在中亚玩的是风声水起。

中亚问题让杨洪森有了与莫斯科加深友谊的机会,同时为延长吴佩孚在新疆的任期提供了理由。

4月中旬麦可阿瑟等人乘坐美国商船“八月花”号到达天津。

杨洪森与总统孙中山会见了美国军事顾问团。

麦可阿瑟首先参观了驻京卫戍近卫军,让麦可阿瑟吃惊的是这支中国部队的装备并不比美国陆军差,而且精神饱满,不过那身黑色的仿德式军装却有一点扎眼。

在对中国军队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麦可阿瑟认为中国的军队并非外人所言的那样不堪。

特里对中国陆军的基本情况向麦可阿瑟作了介绍。

特里本人十分郁闷,他认为自己的离职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且他无法和迈德尔融洽相处,官方也是这个意思,实质上是他与杨洪森搞不好。就好像赫尔维茨与迈德尔相处也不融洽,但杨洪森却能从中很好的加以协调。

麦可阿瑟作为西点军校的校长,杨洪森需要他给中央陆军学院点评一、二。

麦可阿瑟声称“一支陆军可以缺乏口粮,可以衣住简陋,甚至可以装备破旧,但如缺少训练有素及指挥有方的军官,则在战时注定会被歼灭。胜利与失败的不同,全在于有无干练而有效率的军官队伍。”

对此杨洪森深表赞同。

对于麦可阿瑟接管顾问团的工作,杨洪森提出一些要求,老麦应允的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条件,这让杨洪森大为头痛。

麦可阿瑟首先要作的就是确立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领导地方,他必须要让中国改变观念,让他们知道美国陆军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这使得赫尔维茨等德国顾问的身份变的很尴尬,杨洪森并不打算将他们开掉,在华为杨洪森服务的德国军人着实不少,这此德国人有些直接在近卫军任职,有些则属于技术人员,赫尔维茨甚至充当杨洪森的私人顾问。所以,当迈德尔准备辞职回美国的时候,麦可阿瑟表示了坚决的反对。特里的失败再于无法与迈德尔相处,共同对付德国人。美国政府希望麦可阿瑟这届顾问团能对杨洪森有更大的影响,所以就算未来麦可阿瑟与迈德尔相处不好,那也是美国人民内部矛盾。

要想有更大的影响,首先就要放宽对华的武器出口,尤其是重武器出口。

75MM以上的火炮美国只能有限的出口,即便是37至75之间的火炮,也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的供应。此举一方面是为了不过分刺激日本,另一方面为了压制中国的扩大欲。

中国陆军75~150MM火炮数量虽然稀少,但是37MM、45MM却装备极为普遍,只是品牌较为驳杂,几乎各个国家的都有。

中国本土制造的PK37、PK45火炮相当优秀,但仅见于杨洪森的“嫡系”部队。

所谓的坦克应该是装甲车,但这些装甲车不管在机动性、火力方面都优于现有装备的坦克。

在迈德尔的陪同下麦可阿瑟还对东北地区进行了视察。

中国国防军可以分为东北,东南两大集团,在上述地区都部署有至少30万部队,东北地区还有着数量庞大的民兵武装。

这些民兵武装完全被麦可阿瑟直接无视,因为这些人还装着上世纪的大刀、长矛,所以纵然有几百万,他也不会放在眼里。

东北的国防军装备有美械师、德械师、日械师、俄械师,子弹供给从6MM至7MM,总体上来说毛瑟步枪他仍然是中国部队的主流。

为了让国防军统一步枪口径,陆军需要150万余枝七九步枪。国府军事工业委员会共下辖有44家兵工厂,其中只有十家经过了现代化改造,其它兵工厂设备普遍陈旧,尽管如此,在军事工业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1920年中国步枪产量增了一倍多,全年共生产了近80万支98式毛瑟步枪,这为杨洪森统一全国步枪口径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业发展首先就要解决能源和交通问题,但军费开支几乎将国府财政掏空,为了缓解国府财政压力,中央银行除了增发债券外,就是寻求银行贷款。

为此,两江银行团向国府提供了2亿美元的金融贷款,国府通过两江集团另从美国摩根大通借款5000万美元的贷款。中央政府将运用这些贷款改善目前国内能源与交通现状。

两江财团在这笔巨额贷款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杨洪森进一步将手伸向了中央银行,除出购买了中央银行11%的股份外,在孙中山的批示下,两江银行团获得了中央银行才有的货币发行权。

   第六章 一更

如果说煤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那么金融就是一个国家的血脉,那货币发行权无疑是死穴。

可问题是杨洪森并不是唯一拥有货币发行权的私人银行,中国银行如交通,北方金融体系下的信诚、君实银行,南方经过中央政府批准的一些小银行如广东银行、西南发展银行都拥有货币发行权。

孙中山将货币发行权当成了一种短期解决财政问题的手段。

拥有货币发行权,首先要在中央银行内储入一笔巨额的备用金,根据备用金来决定货币发行的数额。按照孙中山原来的设想,只要能付足额的备用金到中央银行,就算外国金融系统也可以拥有货币发行权。杨洪森大为震惊,不过作为缓和与孙中山分歧的“妥协”性手段,提升了货币发行备用金制度台阶。同时,为了保护国内的金融企业,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金融机构必须中资。国会就金融制度立法,并出台相关政策。作为权力核心,整个计划的实施者,杨洪森自然是最先获取信息,利用时间差在别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杨洪森已经开始在配发红利了。

财政部长李鼎铭出生于两江系统,但他却不是杨洪森的心腹,财政部的真正眼线是孔副部长,而合谋者则是中央银行刘汉。李鼎铭是深知一个国家货币发行权的重要性,对于两江财团的大举扩张他其实也是忧心忡忡,孙中山对此好像并不太在意,相对于对权利的追逐,杨洪森在实业的举动,不但没有引起孙中山足够的重视,反而得到了孙本人的鼓励。

中国金融市场若被外国金融所控制,还不如被他控制着。但是现在的两江财团身体是越来越臃肿了,从金融、煤铁、石油、化工、纺织几乎能垄断行业里到处都是两江财团的身影,这样一个大怪物也必将成为国家头号打击的目标,不是在杨洪森生前,就是在他的身后。

就像当初杨洪森将大部分产业分拆开来一样,两江财团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分拆引起了国府中央的高度关注,孙中山还为此找到杨洪森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样做表面上将自己的力量大肆的削弱了,实际上这是杨洪森急行军减少负担。

宋美龄自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分拆她持反对意见。时间长了,作为老板娘她也开始涉足于两江财团的业务活动。

她认为很风头的事情,杨洪森却尽可能回避。

真正有钱的人从来不通过炫耀财富多少,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当中。

国府方面也派出官员监督两江财团的分拆重组工作,外界认为杨洪森的个人资产将会因为这次重组大为缩水。

宋美龄最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公众场合接受采访时称,两江财团在华的垄断地位不利于行业创新,未来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她对美国的反拖拉斯法案进行高度评估。外电认为中国国府在今后可能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将全力打击寡头集团,而这有可能是杨总理一下步改革的重点内容。

“两江财团如果做法,大有自残的味道,只怕数年之内也无法恢复元气。”

杨洪森此举作法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孙中山就是反对者。孙中山担心两江财团的这次重组可能伤及国府的根本。国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江浙、湖广,而这正是两江财团的大本营。

“两江财团的这次重组,简单的说就是为轻装前进。”这是两江财团官方的回应。

外界对于两江财团怎么轻装前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重组后的两江财团,将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两江财产随后放出风,声称两江财团与苏俄政府就西伯利亚油田开采事宜达成一致,中石化为此将斥资1200美元。很快两江财团重组的注意力迅速被西伯利亚油田的开采给分去了大半。

远在美国的洛克菲勒闻听杨洪森正在寻求西伯利亚油田合作伙伴时,只是嘿嘿一笑。投资和捐钱是两回事,如果是向中国人民捐款100、200万美元也算不了什么,如果是投资,1美分也不会投在这上面。国际石油巨头们对杨洪森提出的合作都没有兴趣。至于国内的投资者中到是有不少盲目跟进的,不过更多的人都在观望。

“我说老孔,相信我没有没有错,今天你投1美元,等打出油立马赚10美元。”

扯蛋,虽然我赚了一点钱,但你割羊毛也不能割到我身上,怎么说我们也是自己人,你也太狠了一点,再者,你真当我是猪头啊!“我是小有薄财,可那都在老婆大人手上,哪里有钱哦!”

鄙视他,如果你对投资没有信心,应如张静江等人一样干脆说明原因直接拒绝。

“我说玉琨啊,这西伯利亚能打出石油吗,要不与苏俄政府商量者我们投资巴库油田。”

“如果投资巴库油田那就没有这么多的优惠条件了,再者说暴利险中求。”

“那我还是看看再说吧。”

暴利对宋谒龄虽有吸引力,但她向专业人员咨询过,油能打出来当然是赚钱,但是对那么一大片地区进行勘探,一年下来要花费多少钱,如果拖个四、五年,500、600万美元根本打不住,她宁可赚点小钱,也不愿陪杨洪森玩心跳。

可是天底下的赌徒大有人在,这些人把赌注押在杨洪森身上,押在他不败神话的记录上。

西伯利亚油田对外招股活动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可惜除了一些散户,上钩的机构很少。毕逊带着玩味的性质在西伯利亚油项目上砸了20万美元。他曾创下一夜豪赌输光50万美元的记录,所以这次输了也就20万美元,相对于他近亿美元的身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机增进与杨洪森感情,进一步拓宽在华投资。

中石化在西伯利亚勘探的工作进展缓慢,这道不是当地苏俄政府官员怠慢,而是中方的人民看起来不像是来开采石油的,而是准备在这里扎根搞拓荒。

苏俄政府有些人甚至怀疑杨洪森是不是冲着西伯利亚满天地的野生大麻来地。

中方人几百人来后先是平整土地,接着盖房子,随后利用拖拉机搞起了春耕,美其名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力争上游。”

俄国人对中方人员的行为直接无视,他们可没有中国人那么多的闲功夫,这些中国人爱种田就让他们种吧,反正国家现在也缺粮,只要这些中国人不干出与其身份不符的活动,他们不插手。

在中国国内那些传销精英,招股时向广大地散户们描绘着西伯利亚石油的美好前景。

“这年头的人咱都跟吃了脑鳖精一样,这么聪明呢?”

财政部长李鼎铭一脸惊恐地看着杨洪森,他还记得杨洪森是怎么赚取第一桶金的,那时候跳黄浦江都要打电话到大桥管理处预订位置。

他实在不清楚这个一脸微笑,人畜无害的家伙在想什么。

杨洪森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好人,拥有着高尚的情操,他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利润,带领大爱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这份心情却屡遭误解,实在让他太伤心了。

“既然你们都不上钩,那就别怪我吃独食了。”

   第七章

石油被那些莫斯科的经济专家们称为“液体黄金”

在巴库英美等多家石油公司正陷入争斗战中,现在没有注意到西伯利亚的石油,甚至莫斯科当局也没太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