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立志传-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此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

王占元与杨洪森单方停战让外国人看到这才是绅士间的战斗。

北洋反对派中的重要人物王占元被讨后北京的“太子党”也行动了起来。

之前约定出兵张勋却暗兵不动,全然没有拉同袍一把的意思,其私下正在图谋着什么,这让段祺瑞越加担心起来。段祺瑞想要口空套白狼不可能有用的,这个世界很现实,银元的威力是无语论比的更别说是整扎的英镑。

袁克定则私下向杨洪森许诺,让他把王占元等将杀了,发去了密电后仍不放心,又派人送去了手书。

他未来的亲家与平时口中那个青皮已不再是同一人了,简直就是他的福星,他的圣人。当然如果他能顺利的走上皇帝的宝座。

袁克定已经被蒙住了眼,他比他老子更昏聩。

在南方省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于右任悄悄的回到了陕西三原,我带来了广州孙中山的亲笔信,南京的军火和饷银,当然还有对某人承诺。陕西靖国军在三原誓师“讨袁驱陆”,在陕西针对陕督陆建章的批击开始了。

此时,杨洪森在南京正与唐继尧、陆荣廷的代表商谈着未来政治构局。

“广东的现在仍需要陆都督多费心,至于四川按照以后的发展,都督的人选将由唐都提名,当然湖都北督由我来提名,至于湖南都督谭都出任比,程潜、李烈均要好很多。”

李烈钧、程潜已率部进入湖南并与湘中的靖国军取得了联络。陆荣廷可不希望未来的湖南由国民党人掌权,最好也不要是社会人民党的人。要在湖南建立形成一个缓冲带,为桂军未来独霸或者进入湖南都留有空间。不过这时候陆荣廷还有另一件烦心的事那就广州的孙中山,他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滇军方面蔡锷在与北洋军的对抗彻底打出了名气和声望,唐继尧成为货真假实的二号人物,四川这个地方交由蔡锷治理最好。

“一切全凭杨委员长决断。”

“此战之后我们联兵北上,滇军出陕甘,桂军从两湖走京汉,我们皖军沿津浦北上,三管齐下,北洋必亡。”当然杨洪森把作战计划拟定完全了派专人送至广州孙中山处,并请孙中山到武汉主持誓师。

孙中山如果到武汉,桂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部队开进广州,想必陆荣廷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然把孙中山请到武汉来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杨洪森就可以名正言顺调大军南下征讨陆荣廷了。

“玉琨想的法很好啊,立即致电南京,慰问入鄂三军将士。”孙中山因胜利在望兴奋的有一点语无伦次。

黄兴也一脸的兴奋,但宋教仁却没有那么乐观,因为他们与桂军方面还存在权利交割的问题。自广州大元帅府成立以来,他们编练部队所需的枪械、弹药、火炮都被桂军以种种借口调走,而孙中山任他们取,甚至还将南京援助过来的钱款借给桂军作为军费。

“陆荣廷的那边是否还要联络一下,让他把广州的各部门机关交给我们来按排,让他不要阻扰我们在各县建立支部。”负责党务的宋教仁说道。

孙中山好像没有把宋教仁说的这事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械饷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到了武汉杨洪森自然会补充,现在的关键是到武汉组织三路北伐的大计,至于广东的各县党支部亦不是大事,待推翻了袁世凯后再行筹建也不晚,毕竟他们在广东的根基深厚,更重要的是此时不应为这些琐事破坏的团结的大局。

孙中山、黄兴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北伐中原的大计,宋教仁作为党务负责者,他所要考虑则更多些。

当初大敌当前时大家尚能紧紧地抱在一起,可现在胜利就在眼前,内部的分裂的迹象却越加越明显起来。这主要表现在桂系将领对孙中山的态度上。孙中山太执着于领袖的意识,要知道这些西南军阀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惯了,他们自始自终都未接受过中华革命党的这套元首制,现在不加处理妥当,只怕日后有了纠纷会出大乱子。

放弃领导权就等于放弃革命,孙中山在领导权的问题决不作妥协和丝毫的让步。

   第十章 看完了

书荒有介绍的没,贴一个。。。。。。。

===============================

湖北的北洋军士兵们都小声的议论着,因为他们被告知部队集结后乘火车向撤往洛阳。

士兵欢呼着,虽然个别将军决心杀身成仁,但是士兵却不甘心做炮灰。而那些皖军士兵并不像他们长官说的那些狰狞可怕。

王占元对于北洋军与皖军将领之间私下的串联深感担忧,这加剧了其所属部队的瓦解速度,

当皖军整编师身着灰色军装整齐的进入武昌城的时候,受到了湖北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对于那些地主乡绅来说杨洪森虽不是个好东西,但总还能留下骨头,可王占元连骨头都不留。

“大帅,那些皖军要缴我们械,当初可没有这么一说啊!”

那些师长、旅长们纷纷叫嚷了起来,“武器都没了,那还叫什么军队”。

王占元抽着杆烟阴沉的坐在哪里,他与杨洪森的约定时对“部队”一词未做明确的约定,他没有想到杨洪森以此设定合同陷阱,扩大解释,将部队一词理解为有枪的部队和没有枪的部队。

杨洪森已经多次电请王占元乘机去南京,这让他更加担心自己会有什么不测。他可不想成为第二倪嗣冲,虽说现在那小子在天津做房地产生意发了。

“大帅,咱们拼了吧,拼了未必是死,就算死也比现在这么窝囊的好。”

“吵什么,你们以为老子不想拼吗?可是这仗怎么打,没枪、没弹怎么打。”

那些将领全都闭嘴了。

王占元所说的没枪、没弹是事实,但是有钱啊,王占元在湖北时日虽短可刮了不少,再加上这次“血洗”租界银行,他只要拿出500万元,用300万元买军火,200万元做津贴,皖军算个鸟。

孙传芳此时心里正盘着杨洪森所说待遇。正所谓人挪死,树挪活,王占元比起杨洪森差太远了,杨洪森捐个几千万脸不红心不跳,可王占元拿个500万元死都不情愿。

打仗这事一讲钞票、二讲士气、三才讲枪械。

看到王占元的表情孙传芳便窝在哪里沉默了起来,反正他在任期内该捞地都捞了。

“大帅……。”

“大师啊……。”

这一帮子大男人哭起来还真娘的闹心,王占元道,“大伙都看看吧,杨洪森又催促我等去南京了。”

“南京不能去。”

“不能去。”

“去他娘个蛋。”

不去行吧,这电报的口气明着是催促,实则是命令。这停战是失着啊,这些洋鬼子和杨洪森那可是一伙的,“什么救死扶伤红十字会,娘的救死扶伤都把老子的队伍拉走光了。”

“只怕去不去由不得我们啊!那杨洪森到还算是个信义之人,为今总统不待见我们,革命党又痛恨我们,南京这趟是福是祸我就走走看吧。”

诸将胸中别样不是滋味。

袁世凯退位那是大势,他们这也是为北洋集团的未来,可总统不待见他们,如今落到这般田地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的份了。

湖北北洋军中有不少都是老鄂军整编过来的,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是黎元洪的老部下,这些人主动帮助皖军维持湖北新秩序,并且积极准备北伐。

“都排好队,妈的,都排好队,点到名字才来领饷。”

北洋军、鄂军中吃空饷很严重,尤其是在停战后有的人干脆就逃回家了,所以空饷很多。

“我说老哥,你们团怎么只有400人。”皖军军需问道

“老哥,我们团加起来才800人,但是听说要去洛阳,大家都逃回家了。”鄂军团长解释道。

“那么团长,这多余的钱是不是可以搞个士兵基金。”

“好,非常好,我以前就想这么搞,可是武昌从不放足饷给我们。”

“那么咱们就开个团内会议吧。”

“还开会?”

“是啊,给士兵办基金是不是应该让大家都知道。”鄂军团长汗颜。

反正的鄂军部队都补发了饷银,北洋军的士兵们也都发放了遣散费。

北洋军前期也都是足额,由于采取实名制,“吃空饷”大为减少,但是自辛亥革命以来,部队几番扩充,地方将领权利越来越大,“吃空饷”开始死灰复燃,而且越来越严重,士兵饷银不足,主官便纵容他们去抢掠也就成为了一种补偿。

跟随北返大军的只有4万余人,部队所装备机枪和火炮绝大部队被皖军给扣了下来,所留下来的都残破损坏的劣质品,对此王占元来也没有办法事,至少还有4万多人跟着他北返,这比光杆司令要强多了。当湖北撤军计划被敲定之后,王占元便开始了准备起他的南京之行来,杨洪森已经等不及与他见面了。

四川诸将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川都陈宦与唐继尧达成停战,而最先从撤军的便是冯玉祥所属混成旅,他们经由川北向陕西汉中方向撤退,有一就有二,北洋军逐步向汉中撤退,这种撤退完全是自发性的,北洋军一走,川军诸将都闹腾了起来,他们是受胁迫才参战的,现在北洋军走了,他们就没有理由与滇军再打下去了,唐继尧一心想着打进成都,速度吞下四川,便鼓动这些将军对陈宦施压。陈宦是个明白人,他自动宣布下野,但为了四川稳定过渡他暂时留任直到滇军进入成都。

蔡锷本想追击这支部队,但是唐继尧即不给他补足兵员,又不给他补充饷械,以至于无法北进,眼看着数万北洋军从川中山道向北而去。认识到唐继尧对北伐并不积极,蔡锷致电杨洪森提醒不要贸然北伐,蔡锷哪不想北伐,可是事与愿违。停战后四川境内已无战事。

陆荣廷只想着怎么吞下广东,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北伐的事,而进入湖南的李烈均、程潜等部失去了桂军的鼎立相助,相继被“神勇”的汤芗铭指挥的湘军打败,不得不退至江西和粤北。

全国性大战事终于消停了下来,英、法等国总数嘘了口气,美国人正在极力斡旋和平解决。

王占元到达南京时受到了杨洪森的欢迎,双方都假客气了一番。杨洪森请他来主要是履行袁世凯、袁克定交给他的任务,袁世凯要求他将这班将领押送至北京,当然杨洪森也将袁克定手书拿给了王占元。王占元等诸将大惊失色。

这大公子未免也太狠了,皇帝不过是要押解他们回京,他却要将他们全拉去枪毙。

“不知杨大帅要如何处置我等。”

杨洪森笑而不语,“王总司令尽可放心,我们已经在英国的协调下达成协议,这种出格的事我自然不作,来日我派美国火轮送各位上京,这些时日,各位大可在这里小住。”

王占元没有办法只好住下,他们现在全是案板上的肉,一切只能任由杨洪森的安排。

北京方面段祺瑞、冯国璋可等不及了,杨洪森通过张勋将袁克定的电报泄了出去,所以北洋上下将领行动起来连保王占元等十数位将领。

袁世凯吓了一大跳,这些人明着是死谏,实则逼宫,要恨只能恨他个草包儿子,让杨洪森去杀王占元,就算你这这么干也不能这能直白,袁世凯现在想否认都否认不了,他直接就被这个儿子气的吐血倒在了病床,袁克定想借机登位,但是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老臣子脸一黑直接将袁克定吓跑了。

躺在床上的袁世凯在病床上下的第一道旨就是捉拿袁克定,接着宣布退位,请段祺瑞出山主持大局。可是却段祺瑞不愿意从幕后走出来,袁世凯只好请老友徐世昌出面,段祺瑞这才从幕后走到了幕前。

   第十一章 汉娜·蒙塔娜

段祺瑞很清楚自己不过是被袁世凯捧出来应局的,可是他还是站了出来,因为他不能给南方的革命党可趁之机。

自知大陷将至的袁世凯,脑子里想的还是一门子家国幻想,虽然他对袁克定的那是失望至极,但他还有老二袁克文、老五袁克权可以立,他的江家怎么也要传给自己儿子们。

可袁克文、袁克权却不领这个情,帝制这一路现在看来是走不通了,而要让段、冯支持拥哀悼他们走回头路只怕也走不通,但是袁世凯却仍要走下去,怎么说他还有一个外援。

意大利的军工在欧洲诸国绝对不能是强的,但比起中国却要强的多了。杨洪森准备从意大利引进重武器生产设备,并邀请斯坦尼来到了南京。

“您是说将湖南的铁路交给我们吗?”斯坦尼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事会竟然会遇到。

“湖南株州至广东韶州的铁路筑路权。”杨洪森特别强调是铁路。

斯坦尼有些激动,铁路的修建就意味着意大利确立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这事我会立即向国内汇报。”

“我们一直希望与意大利建立起朋友般的友谊。”

“我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国王。”

“我听说贵国正准备参加协约国。”

“不知您的消息从何而来,我从国内可没有收到了这样的传闻。”

“我认为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最后将有一场大的会战,对于我们这些国际商人来说,发财机会就来了。”

想起意大利的部队杨洪森就头痛,罗马人的雄风、西西里人的剽悍,在意大利军队身上完全体现不出来。一战中他们被奥、德联军打惨败,导致英、法不得不抽兵支援。二战中由于意大利人的扩张行动,导致希特勒不停地给这位老大哥开屁股。一战后意大利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大批工人失业,社会动荡不安,而这一些意味着发财的机会多多。

“亲爱的朋友,你在利比亚的生意怎么样。”

“那边的经理说风景很好,就是热了点,目前正在进一步勘探中。”

斯坦尼认为这一切都是白费功夫,意大利的地质学家们已经证明那里没有任何矿产资源,但是他却突然买下了那片沙漠99年的石油开产权,99年这要花多少勘探费。

杨洪森买下沙漠石油开产权实际上没有花多少钱,因为没有人相信那里会出石油,当然如果他打出水井并加以开发的话那就要另算了,在利比亚水可是很珍贵的,至少比虚无飘渺的石油要值钱多了。

“说句实话,你与其做石油生意,用货轮装几吨水到北非去,那一定很赚钱。”斯坦尼开玩笑的说道。

杨洪森愣在哪里半天,他以前只想着开采石油,从来没有想到这茬,以后过去的时候运水,回来时候装油。水在中亚和北非可是非常的精贵,他记得好像日本人就干过这事,收集雨水卖给沙特,“亲爱的勋爵,您真的是太有商业天份了,你的这个点子太棒了。”

“亲爱的朋友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不会真的做吧。”

“做,为什么不做,这可是一门很赚钱的无本生意。”扣去租赁费和运输费,盈利的空间还是有的。

斯坦尼没有想到杨洪森把他的话当真了。

意大利北非殖民地上中国人在这里已经开始安营扎寨了,第一批到达这里的劳工有4500人,这里的伊斯兰人只见过白种人,还没见过黄种人,他们拖家带口看着,中国劳工们同样看着这些稀奇的外国人。

作为北非分公司总经理艾斯克发现中国人是一群坚韧到难以想象的廉价劳工,他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设备卸了下来,并且在指定的地方建立了起了营地,这些活如果让那些美国工人干不但要支付高额的薪水,而且时间方面可能还要延长至少二个星期。艾斯克发现他的这个老板实在是太奸诈了,竟然提前预付薪水。这些中国人适宜能力强,而且很听话,这使得艾斯克手中的进度表大大的提前了。

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开采石油,而意大利专家、美孚的人已经声称这里没有油。艾斯克并不太在意,他只需要按照进度表一步步的将工作完成,至于钱的问题那是投资方的事和他没有关系,而且他只要能打出一口油井,马上就能成为合伙人,得到5%的股份,所以他的干劲十足。

过完圣诞节后,接着过起了中国人的春节,借着喜庆,比较迷信的艾斯克开始的正式的打井。

意大利人正在阴凉的地方打的花牌,在他们看来在这里打井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虽然他们的工资不错,但是这里的环境太差了,而且他们在圣诞节还不能回家,他们一边打着牌,一边咒骂着艾斯克,希望上帝惩罚这个可恶的美国吸血鬼。“不要以为我们意大利人好欺负。”

“我说你想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懂,翻译在哪,你知道他在说什么?”意大利工头看着眼前的嘴皮飞动的中国劳工无力的耸着肩。

翻译放下了拍克牌,“我精通德文、法文、英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可是我不懂中文。”

“这些中国人想干什么?”

意大利顾问阿莫利尼朝着那些中国所指的方面只看了一眼就定在哪里。

那些还坐地上的意大利人也纷纷站起来,结果他们看到“上帝的奇迹。”

艾斯克和同事们拥抱着一起,在那黑色的原油下跳着舞,这是艾斯克钻的第一口井。

“我感觉那一刻被上帝附体了,绝对是的,不然的话他怎么随便选了一个地方就出油了?”艾斯克事后兴奋将这一些记入他的日记中。

因为他正好站在油田上面,兴喜之后便是一系列的电报,首先发给驻意大利公司,接着发会中国总都。

利比亚的沙漠中发现了丰富石油,这马上就成为意大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连英、法等国的商人们都注意了起来,大批意大利记者蜂拥到这里,准备采访那位被“上帝”指引的美国人艾斯克。

此时,意大利方面的律师正处理着艾斯克5%的股份转让事宜。

打出石油后杨洪森毫不吝惜地给了斯坦尼6%的股份。“您的慷慨让我钦佩致之。”

美孚对利比亚的石油十分有兴趣,但是意大利人并不想让美国人插手这件事,通过斯坦尼勋爵杨洪森表示愿意出让30%股份给意大利商人大家一起来开发,但是意大利人并不领情,到是斯坦尼后来又认购了5%。意大利人现在正为石油而疯狂,意大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贫油国,他们的石油完全依赖于进口,而现在他们成了富油国,而且随着利比亚的石油开发,不但能缓解意大利石油需要的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实现对外出口,而石油业的兴起将会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他的好处多少。意大利的商人开始翻开利比亚的地图,查看着还有那些地方没有被那个中国人给买下来,没有买下来就先买下来,结果整个利比亚的石油开发权以惊人的价格的卖了出去。

这种疯狂的、畸形的石油开发方式让英、美、法等国大开了眼界。

杨洪森只是证明了利比亚有石油,但是这并不表示利比亚的沙子下面全是石油。

意大利人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相信利比亚是上帝赐福给他们意大利人的。

“实在是太疯狂了。”斯坦尼勋爵收到国内的电报感叹道。

“的确太疯狂了,我记得有这样一句,上帝欲让人毁灭,必先让他疯狂。”

“看来这不是个好兆头。”

“的确如此,利比亚的沙子下面可不全都是石油,也许下面只是沙子”

斯坦尼心说,这种开发模式还不是向你学的。让斯坦尼惊奇的是杨洪森怎么知道那里有石油哪里没有石油,“我一直很好奇,你怎么知道那里有石油。”

杨洪森疯狂的大笑起来,“我亲爱的斯坦尼勋爵你还是读书太小,实际上你所需要的答案全都在那些被世人舍弃的历史书卷中。”杨洪森无法回答斯坦尼的提问,如果把这事推给上帝,斯坦尼绝对不可能相信。

   第十二章 休克疗法

1911年意大利人进入北非开始了对利比亚的殖民统治,他们在面对土耳其驻军时并没有遇到什么麻,但是的事情却有了很多的转变,当地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用撤离时土耳其人遗留下来的武器同意大利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武装交火,利比亚变成了意大利人的第二个埃塞俄比亚,好在意大利没有继续扩大战果,这也造成了意大利对利比亚的控制权仅限于沿海地区,而利比亚的内陆沙漠则完全控制在阿拉伯人的手中。内陆对于意大利商人来说那是石油禁区。

1915年5月意大利在法、英的重金许诺下跳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意大利军队为此损失惨重,国内对这样的损失无法忍受,意大利资本家们认为国王还不如将部队派到利比亚去打伊斯兰激进分子,怎么说那里有石油,可是现在北边损失数十万大军,也不知道是那个混蛋说服国王在这个时候加入协约国,简直就是误国,应该抄了家财,再拉出去枪毙。

意大利人在利比来实际控制范区了,最大的锡尔特油田完全控制在杨洪森手中,其他投资者虽然垂涎,也只好在其它地区进行勘探,以期得到上帝的点拨,不过这些意大利商人显然没有艾斯克那么顺利,上帝奇迹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生,商人们开始报怨上帝太偏心。

鉴定北非的局势,杨洪森自然需要部队加以维持,那些意大利部队实在靠不住,那些阿拉伯的身份可有英、法的影子,那些利益集团为了钱可是什么都做的出来,还有那些意大利商团,他需要一支自己的武装力。艾斯克按照杨洪森的意见向意大利北非当局提出要求,这个要求立即被驳回。

你可以不错意大利通心粉,但不可鄙视意大利军队,想当年罗马军团将地中海变成湖的时候,英、法、德这些列强连毛还没有长出来。

意大利的军队实在是太烂了,期坦尼勋爵马上动用起国内的关系网,随着皇室成员A的加入,公司的名称也随之变更为独立法人的“意大利皇家北非石油天然气公司”,后来的事情变的越加的顺利起来,意大利官僚机构大开绿灯,至于招募雇佣兵一事也就成了小事。

雇佣兵从什么地方来,当然是从中国来,中国的无产者实在太多了,虽然杨洪森已经向欧洲输送了近30万人的劳工,但是对于庞大的中国流民集团来说这只是小数字。

北非的工作环境实在太差,意大利平民愿意过去的不多,而当地的阿拉伯人与那些抵抗分子都有往来,所以中国人成为了最廉价的劳动力,而中国现在多的就是军队,正规军的数量有120万左右,而民军的数量估计三倍都不止,杨洪森运用手中的权利,通过国会向意大利派遣10万劳工,以尽协约国的义务。

中国石油公司被允许招募雇佣兵,不是杨洪森不相信勇敢的意大利士兵,实在是意大利硬不起来。

意大利北方出现恶化,利比亚的阿拉伯人就活跃了起来,意大利政府则向锡尔特地区增派驻军。

“保卫意大利,保卫石油。”

这前半句主要针对的是南下的德、奥联军,这后半句针对的是阿拉伯激进分子。

意大利虽增派了利比亚的部队,可是伊斯兰武器分子的武装袭击却越加频繁,他们拿着汉阳造到处阻击着意大利人……

意大利民主政府所遇到的困境杨洪森将进一步关注。

为了迎接孙中山北上,杨洪森在南昌设立行营,大本营设在庐山,在这里他会见了湖南都督汤芗铭的私人代表汪易章。

汤芗铭脑子还是比较清醒,他知道自己在湖南都督这个位置上已经坐到了头,在如今的形势下,全身而退才是明智之举。

“汤将军过虑,只要汤将军拥护三民,拥护革命,那就是我们的同志,他不要有什么顾虑,你盾这是先生从广东发来的电报。”

汪易章看到电报后道,“只怕有些人不会放过汤将军,那时候……”

“汤将军是我们南京政府的顾问委员,什么人敢对他不利就是我们南京军政府敌人,就是我杨洪森的敌人,对于我会毫不留情的消灭。”

“感谢委员长。”

“这几天先生就要来南昌了,你回去后让汤将军早点来,虽然我们曾经分属不同阵营,但是在辛亥革命时将军率领海军的义举,我们党可从来没有忘记的。”

汪易章感动道,“委员长放心,我一定说服都督到南昌来。”

汪易章带着杨洪森的亲笔书函当天乘船湖南。

杨洪森在南昌还会见了从上海赶来的谭延辏АO衷谔费雨'可是翻身农奴把歌唱,湖南现在是指日可下,当年杨洪森的私下的许诺也要得以实现。现在汤芗铭这么的合作,他已经预订好了回长沙的船票,只等着孙中山早一点来,他就立即赶回湖北接任省长一职。

广州码头孙中山携夫人庆龄与各界代表依依道别,广州军政府军政府事务分别交由黄兴和宋教仁处理。火轮到达上海时十数万百姓夹道欢迎,陈其美等一班革命党老臣子在码头静候,孙中山由于上海人太过热情,再加上一些私人事务急需处理暂留数日,待上海锁事处理完比后,这才乘火车前往南京。在南京以杨洪森首社会人民党,以及中华革命党、国民党、进步党等南京所属党派、无党派人士、知名学名、工商界代表纷纷前往欢迎。

杨洪森在南京实行的是一党专政下的多党合作制,虽仍然在专政下,但比起北京那边没有国会要强的多,而且对于有抱负,有理想的政治家来说南京是最个不错的地方。

与安庆那次会面一样,杨洪森依然是一身军服,只不过这次孙中山身边多了一个美女。杨洪森整理了一下衣服,打消了脑子那些乌七八糟的丫丫想法。

“玉琨吾弟”。孙中山上前紧紧地握着杨洪森的手。

杨洪森抹着泪花道,“盼先生您来南京许久,终于把先生等来了。”

杨洪森一哭跟随杨洪森而来的一些军官更是激动的哭出声来。

杨洪森整的是“三民主义”,再加上杨洪森有意抬高孙中山的政治形象,孙中山这位精神领袖在社会人民党内的地位极高,这种高度只有等到杨洪森成“神”后才能超越。

社会人民党自诩为正宗“三民主义”,但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孙中山,这次能见到精神领袖怎么能不激动地喜极而泣。

杨洪森的向孙中山介绍着来此的皖军各路将领,学军代表等一干众人。

就在此时,广州城内正在上演着另一场大戏。

陆荣廷想把广州城收回直辖,要知道他可是死了一个儿子。皖军都已撤军,但是那些革命党人不去南京反而继续在这里霸着广州城让他极难忍受。

龙济光曾表示他愿再当一次坏人,但是陆荣廷不相信他,自然也就不会让他去做这个事。这在这个时候,正是这个时候,陈炯明出现了。进攻广州失败后他直接就逃回了香港,广州被桂军攻破后,孙中山来广州城后对他不听将令大发雷霆,由于朱执信的意外死亡,陈炯明也就成了一个失踪人士,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结果他还活着。陆荣廷准备让陈炯明去干这件事。

龙济光在这中间担当起了牵线搭桥相通有无有工作,陈炯明从龙济光处得到了桂系转送过来的军火,再加上现在广州军政府所组建的部队中很多人都是他的老部下。

因为孙中山缺乏军事干部,新军中下层军官都陈炯明的部下。

这样一来,陈炯明很快就控制了广州的大部分驻防部队。

   第十三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