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权之天命帝妃-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着几个人顺着城墙爬上来,主将神色一肃,厉声吼道:“给我守住!”长刀一扬,亲自扑了下去。
  相比于城墙上的主将而言,城墙下南宫瑾的神色显然淡定了许多。
  西凉兵的攻城梯在城墙下排了一排,越来越多的人攻了上去,费夜立在南宫瑾身边说道:“邯国人快抵不住了。”
  “一个时辰。”南宫瑾伸出一根手指,说道:“最多再一个时辰,此关必破。”
  数月的战场生涯,让南宫瑾从原来的文俊之气中多出一丝铁血杀伐之意,让他整个人更像是一只雄伟无投敌的狮子。
  他的气质本来就是偏霸道的,可是之前长期在朝中从政,纵然有霸气,总是缺了一丝底蕴,而此时浴过血的南宫瑾,却已然是一只真正的雄狮了。
  纵然费夜一向知道自己的主子胸有丘壑,但感受到他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傲然尊贵,还是忍不住由心底钦佩。
  这世间,除了南宫凌和卫流,恐怕再没有能和自己主子比肩的人了。
  而上天也真是作弄人,既然生了主子,又何必再有那样的两个人出来。
  说话间,城墙上又攻上了一队人马,费夜喜道:“人上去了就好,看这些人还能死撑多久。”
  一方欢喜一方愁,费夜高兴,那边的副将却是连眼睛都杀红了。
  实力相差太大,他们纵然拼了命的防守,城墙上还是出现一个缺口,现在西凉人已经守住了那处缺口,剩下的西凉兵就源源不断的从那里上来,每上来一个人,他们的处境就更糟糕一分。
  “把他们堵回去!”主将察觉了这里的状况,带着人过来,狂吼着拼命地厮杀,可是西凉兵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那一处缺口的重要性,死死的护住。
  双方有来有往,僵持在一起,可是随着西凉兵越上越多,天平渐渐地往一侧倾斜地,主将心头生起一丝绝望。
  他已经尽力了,可是这飞云关,怕是真的守不住了。
  分心间,动作便不由慢了一拍,一个西凉兵看准空隙,一刀劈了过来。
  主将眼睁睁看着刀往自己落下,只是避不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手扳住他的肩用力一拉,硬生生将他拽开。

☆、845 瑾王算计

  主将回过神,一转头正要道谢,却猛地愣在了那里。
  表情由僵硬不信既而变的狂喜,大声叫道:“大将军!”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会在这种时候,在这里看到柯敬之。
  而在柯敬之的身后,还有邯国大军从各处奔上城墙,帮助他们防守。
  面对主将的狂喜,柯敬之眉头微皱,说道:“不是说话的时候,先把他们打下去。”
  “是!”柯敬之是邯国的大将军,是镇邯王,他在邯国士兵中的地位近乎于神,看到柯敬之,主将心头立时涌起无数豪情,长刀一举大声吼道:“把他们打下去!”当先扑了上去。
  其他的邯国士兵看到柯敬之也是士气大振,手中的动作顷刻间凌厉起来,将攻上城墙的西凉兵节节压缩,终于将他们从城墙上赶了下去,重新收复失地,还有一些剩下的,就被他们围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的绞杀干净。
  西凉兵突然间节节败退,费夜脸色立时变了,低声叫道:“怎么回事?”
  南宫瑾的眼睛眯了起来,冷声说道:“柯敬之到了。”
  “他不是在边关小城?就算听到消息立刻赶过来,至少也得几天以后,怎么会这么快?”
  南宫瑾没有说话,只是面容更加凝重。
  他以前只以为柯敬之是个武夫,只会打仗,没想到倒是小瞧了他,他能从各国的动向上看出邯国的危境,还能当机立断的赶回来,只这份眼光决断就不可小瞧。
  费夜虽然向来相信自家主子的判断,但对于柯敬之会出现在这里还是有几分存疑,直到最后一个西凉兵的尸体也被从城墙上扔下来,柯敬之在城楼上露了面,他这才知道南宫瑾说的没有错,果然是柯敬之赶到了。
  柯瑾之立在城头,望着下面的西凉大军,似乎是想要说话的样子,南宫瑾手在身后一挥,低声道:“鸣金!”
  急速的鸣金声立刻响起,西凉军听到声音潮水一般往后撤去,倒是让柯敬之愣了一下,想要说的话也被鸣金的声音压了回去。
  而南宫瑾便趁这个机会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柯将军名将风采,本王向来钦慕,今日便看在柯将军的面子上,罢战三天。收兵!”
  说完话,竟是根本不理会柯敬之,转身便走了,身后已经归拢了队形的西凉军自然也跟着南宫瑾回了几里外的营地。
  城墙上的邯国士兵猛地欢呼起来,他们苦战了好几日夜,如今西凉军终于退兵了,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主将也是一脸兴奋,好歹飞云关没有在他手里丢了,他没有成为邯国万千百姓的罪人。
  他一脸兴高采烈地想向柯敬之道谢,却见柯敬之不仅没有高兴之色,反而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大将军,有什么不对吗?”主将小心地问道。怎么西凉军退了,柯敬之却一点也不高兴的样子。
  “南宫瑾太精明了。”柯敬之说道,看主将一脸不解之色,也不再多说,只说道:“清点伤亡,再把防务好好整理一下,他们只是暂时退了,迟早还要再攻来的。”
  “是!”有柯敬之在,主将顿觉身上的压力锐减,也不再深究柯敬之为何不高兴,麻利地下去干活了。
  正在退往营地的西凉军中,费夜也是一脸不解:“主子,为什么柯敬之一来我们就退,这样岂不显得我们怕他似的?”
  可是以南宫瑾的谋略,就算来了一个柯敬之,飞云关该被攻下照样会被攻下,何需怕柯敬之?
  南宫瑾淡声说道:“本王不怕他,但却很怕他说话。”
  “说话?”
  “西凉邯国例来友好相交,两国关系可称得上是和睦,如今我们起兵攻打邯国,其实并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自古打仗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无论起兵的实质是什么,出兵都至少要冠上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这次西凉出兵其实也是有理由的,在出兵前,南宫瑾命人在两国交界处扔了几具西凉人的尸体,然后栽到邯国人身上,以为枉死的西凉子民讨回公道为由出兵,可是说到底,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很容易就会被驳倒。
  方才在城墙上,柯敬之只要说上几句话,很容易就能点出他们此次出兵是侵略的事实,这样一来,给军心造成的影响就不是一般的大,南宫瑾怎么可能让他有机会把这些话说出来?所以鸣金收兵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主子,就算他今天没能说出来,三天后也一样有机会说的。”
  每次打仗之前,双方主将都是要说几句话的,文雅些的就明枪暗箭的说几句,不文雅的就直接上来骂战,但无论如何,只要柯敬之想说,就总有机会把那些话说出来。
  难不成为了堵柯敬之那几句话,他们就一直不出战了?
  南宫瑾挑眉一笑,淡声说道:“邯国只有一个柯敬之,可却不止一座飞云关。”
  费夜一怔,主子这话说的太高深了,根本无法理解。
  南宫瑾没有解释,只是问道:“南楚卫流到哪里了?”
  “卫流一路由南往北,已经肃清沙漠,快到沙石关……”
  费夜骤然一顿,盯着南宫瑾诧异说道:“主子是想让卫流去打沙石关?”
  “不然你以为本王让你给卫流送去的那封信里写的是什么?”
  不仅要打,而且要强打,南楚如今通过沙漠也算是与邯国接壤了,攻下沙石关,就可以直接以那里为立足点,南控沙漠,向北则和西凉一起瓜分了邯国。
  这个险,是柯敬之绝对不敢冒的,所以哪怕他心中有怀疑,也一定会赶往沙石关。
  没有了柯敬之的邯国军队,在南宫瑾面前就跟只小猫似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
  想到此处,南宫瑾眉梢轻轻挑了一下,恐怕就连柯敬之也不会想到,他在飞云关里早已布下了内应,如果真的想拿下飞云关,根本连两个时辰都用不到。他之所以在这里磨蹭这么长时间,只是在等着柯敬之到来而已,因为他不想在攻下飞云关之后才遇到柯敬之的援军,那样来回拉锯争战,所费的时间和兵力消耗,都绝对要比现在大的多。

☆、846 将军末路

  “可是卫流真的肯按主子说的去做吗?”费夜皱眉,他记得很清楚,南宫瑾当时只是让他给卫流送了一根簪子而已,难道卫流真的肯为了一根簪子,就帮南宫瑾这么大的忙?
  南宫瑾眼睛眯了眯,卫流也是不见好处不撒鹰的,无论他有多在意阮烟罗,可阮烟罗毕竟已经死了,只为了一根簪子,卫流怎么可能去做这种事?
  想要让卫流帮他,自然要付出更大的筹码。不过那也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卫流要的,也不是他给不起的。只是他却不得不防着卫流假戏真作,真的拿下沙石关。
  这种可能性让南宫凌眼神阴鸷了一下,看来他之前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以卫流的个性,很可能真的发生这种事情。
  但幸好今天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样的话,他就得想些别的方法来牵制一下卫流了。
  南宫瑾倏然沉默下来,微微垂着头,一语不发。
  费夜知道自己的主子这是在思考事情,于是安静的陪伴在一旁。
  眼看着西凉大营遥遥在望,南宫瑾倏然抬头,说道:“费夜,你再往南楚跑一趟,一定要快。”
  伸手招过费夜,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费夜越听神色越是肃然,南宫瑾说完之后,他身体一并应道:“是!”转身打马便往南楚的方向而去。
  此时此刻,南宫瑾还不知道他此时的决定就像是一只蝴蝶的翅膀,它扇起了轻轻的一阵风,却在不久后的将来,引起了一批人命运的改变,包括他自己。
  修罗二年春,西凉王夫率大军攻飞云关,邯国大将军柯敬之救之,同一时刻,南楚卫流领军攻沙石关,柯恐卫流破关,布下飞云关防务后,飞骑往援,一日后,飞云关从内而破。
  后柯敬之所留城防图落于西凉王夫南宫瑾之手,南宫瑾观后曰:若非内应接应,吾三月内难破此关。
  飞云关城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柯敬之还在往沙石关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柯敬之一时不察,竟从飞马之上跌下,险些重伤。
  沉思良久之后,他对身边人说道:“传令沙石关守将,弃关,所有将士……全部撤入皇城。”
  把全部将士聚往皇城,这几乎就是背水一战,而且,还是没有分毫胜算的背水一战。
  柯敬之一生纵横沙场,到头来却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心头的痛苦非常人所能想像,可是他却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飞云关之后,沙石关之后,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就算把军队布在沿途城中,也不过徒增伤亡而已,与其如此,还不如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到时候无论是战是降,都能多一分筹码。
  没错,降。
  在飞云关失守之后,柯敬之就已经把这件事情纳入考虑之内了。
  他和其他的将领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一旦天下大乱,以邯国的国力,是必然要沦为这场大乱的陪衬的,他从不奢求能力挽狂澜创造奇迹,他只希望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邯国百姓的性命,保住邯国皇室的性命。
  可是就算降,也不能没有骨气的降,在降之前,是肯定要狠狠地打上一场的,无论最终攻下邯国都城的人是谁,他都要对方看到邯国军的风骨,看到他们的实力,让他们就算降,也能有尊严的降。
  但别人能降,他却不能,邯国投降的日子,也就是他性命到头的日子,不是愚忠要以身殉国,而是有他这样一个盛外在外的领兵大将在,无论哪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安安心心地接受邯国的投降。
  若想保下邯国百姓的性命,保下邯国皇室的性命,他就必须死。
  做下退守京城这个决定的夜里,柯敬之一夜没睡,他站在营帐之外,久久地凝望着邯国某个边关小城。
  那里与蛮族接近,可是因为蛮族人最近正在寻找他们的圣女,因此反而是最安静最安全的地方,在那个小城里,住着他可爱的小妻子,还有他未曾见过面的,属于他们的孩子。
  离开之前,柯敬之曾经想过,也许这一次出来,就回不去了,可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心底还是有如被千斤重的东西重重砸落,闷疼的想要呕出一口血来。
  他的妻,他的孩子,他……再也见不到了。
  第二日一众属下见到柯敬之的时候,俱都惊的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还不到三十岁的大将军柯敬之,一夜之间,竟然灰白了头发,看上去,仿如一个暮年老者。
  为了不扰乱军心,柯敬之严令不许外传这件事情,并且用药水将头发染黑,然后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带着身后原本是要去救援沙石关的大军,一路往皇城疾驰而去。
  修罗二年春二月,南楚二皇子卫流破沙石关,并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西凉王夫南宫瑾破飞云关后,一路东进,于容城与卫流相遇,两军恶战,南宫瑾不支败退,从旁路迂回往邯国京城进发,于宋城又相遇,再次恶战,依然败退,此后连遇数次,皆败。此后南宫瑾引兵微退,整顿邯国西部地域,不与卫流相争。
  大帐中,南楚探子一脸喜色地向卫流汇报,南宫瑾大军退开二百余里,并且不再与他们一起往邯国都城的方向进发,看样子是打算默认现在的状况,与他们共同瓜分邯国。
  满帐将领谋士听了,无不露出喜悦的笑容,更有人向卫流拱手说道:“恭喜二皇子,南宫瑾知道二皇子厉害,也不敢与我们相争了。”
  卫流看他们一眼,微微笑了笑,说道:“全赖众位同心同力,才能有今日战果。”
  勉励了众人几句,让他们不要掉以轻心,继续往邯国都城进发,就打发他们出去了。
  等到他们出去,卫流唇角的笑一点一点冷下来。
  秦川原本也是笑着,此时却问道:“主子,有什么不对么?”
  他跟着卫流久了,多少能从卫流的神色中察觉出一点什么来。

☆、847 彼此算计

  卫流垂了垂眼睛,说道:“南宫瑾,退得好。”
  秦川诧异问道:“退?南宫瑾不是败了吗?”
  “南宫瑾从来都不是庸才,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败?第一场第二场败了,因我二人从未交过手,他一时失察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以南宫瑾的本事,怎么可能场场都败?”
  这些日子以来卫流挥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秦川和军中其他效仿一样,具都沉浸在兴奋喜悦的情绪之中,只觉得南宫瑾确实不如自家主子,却委实没有想过还会有别的可能。
  可是此时听到卫流一说,他不禁也觉得不对劲来。
  皱着眉头使劲思索,问道:“可是他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邯国说到底与西凉最为接近,南宫瑾兴兵邯国打的算盘必然也是邯国全国,而不可能只是区区一部分。所以他这么一路败退下去,最后甚至把卫流的军队放到了邯国都城附近,究竟有什么好处?
  卫流眼中光芒流转,却并没有要解答的意思。
  秦川小心地问道:“主子,既然知道南宫瑾有阴谋,那邯国都城我们还打不打?”
  之前没想到也就罢了,如今想到了,自然没有明知是陷阱还往里面跳的道理。
  卫流一抬头,说道:“事到如今,我们还可以不打吗?”
  不打,就意味着要往后退,要把这些日子占领的土地尽数吐出去。
  他们一路上来,已经将邯国的城池碾压过一遍,早已将他们的战斗力全数瓦解,如果退出去,南宫瑾再次占领的时候根本连吹灰之力都不用费,这就相当于他们辛辛苦苦地在前面流血奋战,而最终便宜却全让南宫瑾捡去了。
  南宫瑾虽然已经数次和他短兵相接,可是这几仗虽然看起来打的激烈无比,可若真的统计一下伤亡,却会发现对于南宫瑾的实力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南宫瑾是故意的,他猜到自己必然不会在沙石关前站住脚步,所以设下了圈套,然后故意与自己一路相争,做出要与他争夺邯国的样子,但实际上,根本是诱自己上前为他开路,他自己在每次败落之后,顺手绕到那些好打又富饶的城池,攻城拔寨,占尽了便宜。
  南宫瑾在一开始的时候没有算到卫流的打算,而卫流则是没有想到南宫瑾醒悟的那么快,因此一时不察,竟然上了南宫瑾的当。
  其实早在南宫瑾第二次败落的时候,卫流就已经隐隐察觉到不对,到了第三次南宫瑾败退时,他基本已经确定自己是被南宫瑾算计了。
  可是事已至此,他也是骑虎难下,如果他现在下令退出邯国,手下的人看着他们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土地还没捂热乎呢就要再毫无缘由的退出去,那不必南宫瑾动手,军队的哗变就足够让他受的了。
  所以就算明知道南宫瑾的打算,他还是只能带着大军,一路往邯国的都城打过去。
  “传令下去,从今日起,一个邯国的战俘也不许杀。”卫流淡声说道:“就地找个地方,留一部分人好好地看管起来。”
  这是为什么?秦川不解地看着卫流。
  两军交战,尤其像他们这样深入别国境内,战俘是个最大的隐患,虽然攻下了一城一地,但如果不把守军清理干净,难保他们会不会在后方突然捣乱,若是再来一个前后夹击,那对于进攻国是十分不利的。
  虽然柯敬之已经把大部分兵力收入皇城,但这么大个国家,总不可能完全撤的干干净净,总有些地方有些城池是需要人留守的。他们一路过来遇到的抵抗虽然不多,但只要遇到,基本上都是杀了干净,可是此时卫流却让他们不要再杀战俘,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卫流并不答话,只是说道:“我自有用处,你照办就是。”
  无论心头有多少疑问,只要卫流说出来的命令,秦川向来是一丝折扣都不打的去执行,因此只是点了下头应了一声是,就立刻去传令了。
  卫流遥望着正急速行军的南楚大军,目中现出一丝漠然。
  南宫瑾布下这么一个圈套给他,他又岂会让南宫瑾好过?
  对着身后的传令兵吩咐道:“传令下去,全速行进!”
  唯今之计,只能希望尽快攻下都城,若是那样,还能有一丝可为。卫流面色一肃,跃马提缰,当先奔了出去。
  邯国都城,这里向来是这片大陆上最为和平宁静的都城,因为邯国王室成员简单,而且是所有王室中最为平易近人的,所以让这个小城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多了一份相处时难得的舒适。
  可是此时这个小城却没有了往日的闲适,而是处处兵马调动,充满了一种大战到来前的紧张气氛。
  在街边一间不起眼的茶馆里,一个身着普通布衣的男子表情自得,悠然地眺望着楼下来回奔走的人马,唇角的弧度显得与这里的紧张气氛格格不入。
  “主子,大战在即,您孤身来这里太危险了,依属下之见,还是趁着这里没有封城先出去。”男子身后的一个人说道,他身材修长,面目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身上却透出一种硬朗的气派,显然是当过兵的人才能拥有的气质。
  而在他面前悠然自得的男子,却赫然是应该还停留在几百里外的清城里的南宫瑾。
  “无妨。”南宫瑾淡声说道,坐回到一边的座位上,他来这里,自然是为了让卫流不要那么容易攻破都城,若是人都没到城就破了,那就不好玩了。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点私心。
  虽然皇家几个兄弟之间相处的并不和睦,但对于南宫柔这个妹妹,他们却多少都有些感情,这个妹妹三真纯善,与他们相交之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真心为了他们考虑,也让他们这些生在天家的人多少体味到一些亲情的温暖。
  此时邯国城破,柯敬之是必须死的,他不死,没有人敢放心接收邯国。可是另一方面,柯敬之又不必真的死。

☆、848 准备请降

  换句话说,只要邯国的人以为柯敬之死了就可以了,他一死,邯国军队自散,就算有抵抗,也成不了气候,而真正的柯敬之却可以改头换面隐姓埋名,和南宫柔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因此南宫瑾此来除了阻止卫流破城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救下柯敬之一命。
  在南宫瑾到达邯国都城的第二日,卫流所率的南楚大军也到了城下,几乎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南楚大军就立刻开始攻城。
  卫流没有劝降,他一路过来也不知道杀了多少邯国军民,如今城中的守军几乎人人有亲朋死于南楚士兵刀枪之下,现在去劝降,就是邯国王室肯降,处于愤怒中的都城守军也不肯降。
  这种情况下,除非狠狠地打一场,打到他们穷途末路,除了投降别无他法,他们才会开城投降。
  卫流很清楚,邯国守军到最后一定会投降,就是他们不降,柯敬之也会带着他们降,因为他要保住安氏皇族的性命,要保住城中百姓的性命,就不得不这么做。
  可是他却不能直接降,因为他要保住邯国王室的脸面,他们不是胆小怕事,畏于强权而投降,而是战至最后,为了城中军民百姓免受无辜屠戮,所以才投降。
  对于卫流和柯敬之来说,纵然都很清楚最后的结局,却也同样清楚,这一仗,他们必须要打。
  对于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多费唇舌就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人生在世,难得遇到一个对手,柯敬之是当世名将,卫流虽然不以军功见长,可是凡他带队的战役也从未遭遇过败绩。
  这两个人遇上,除去家国大事之外,本身又何尝不渴望一战以见高低?
  因此从一开始,柯敬之和卫流就都用尽了全力,战事激烈异常。
  这个地处偏僻,多年来一直平静安宁的小城,一瞬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邯国城中靠近城墙的房屋早已被征用,之前南宫瑾落脚角的茶馆自然也在其中。
  南宫瑾转到城中另外一处暗桩布下的院落里,遥望着城头你死我活的攻防战,眼中赞叹之余,也不由生起一丝渴望。
  无论把他放在柯敬之的位置上,还是放在卫流的位置上,他都不可能比这两个人现在做的更好。
  转头向身后人问道:“我们的人怎么样?”
  身后人恭声回道:“王爷放心,他前两年经巧妙安排进入太子府为门客,很得太子安旭信任,如今王爷让他做的又都是有利于防守都城的事情,安旭必然会照着做的。”
  南宫瑾点了点头。
  他无法上城去与卫流一战,可是却能运用自己所长,将邯国都城内一应军需战略,支援守备安排的井井有条,保证柯敬之想到什么,就立刻有什么送到他眼前去。
  打仗除了拼前方,后方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此次邯国都城注定必破无疑,可是有他这么顺手的援助在,让柯敬之多守几天,还是做得到的。
  这场战役比柯敬之想像中还要激烈,时间也比柯敬之预想中的要长。
  起初几天物资还丰备的时候城墙上各项供应及时准确,柯敬之还没有想什么,可是几天之后,柯敬之清楚的知道物资就要不足之时,各样东西仍能彼此代替,准确及时的送到守城士兵的手中的时候,柯敬之就难免开始诧异了。
  大战间隙,柯敬之下城楼去转了一圈,发现城中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个伤患都能得到救治,死者也都妥善安排好了,这等条理与执行力,就连他都要叹弗如。
  拉住一个正在做事的官员问道:“如今是谁在统筹城中之事?”
  柯敬之在邯国朝中为官多年,对那些官员还是很熟悉的,他可不认为他们当中有人能做到这种程度。
  “回大将军,是太子殿下亲自总理此事。”官员恭敬地说道。
  安旭?
  柯敬之眉峰微皱,他不过离开了几个月,安旭已经有了如此长足的成长了?这无论如何也和他印象里那个虽然不笨,却也对军国之事并没有多少天分的少年联系起来。
  又或者说,难道是因为他并不善于为人师,所以安旭在他教导之下平平无奇,而换了一个人之后,就开始展露出才华?
  若真是如此,他就该欣慰了,可若不是如此……
  柯敬之起了一丝忧心,想要去安旭府中看看,可如今的战事又实在走不开,只好先把这件事情压在心里。不过也幸好现在这些事情都是对邯国有利的,所以在这种关乎存亡的时刻,柯敬之也不需要去想太多。
  攻城战整整打了六天五夜,南楚大军不分昼夜的强攻,让本就算不上坚城的邯国都城摇摇欲坠,而城中储备的的战略物资也早在这样的强大消耗下被用的一干二净,甚至连房子都快要拆完了。
  第六天夜里,南楚大军暂时休了兵,邯国都城出现久未一见的宁静,可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等到天一亮,迎来的,极有可能就是南楚最后的猛攻的。
  在城墙上坚守了六天,几乎六天没合过眼的柯敬之终于从城墙上下来,骑着马来到了邯国皇宫。
  “王上……”血汗糊了铁甲,又被寒气冻住,柯敬之几乎连下跪都艰难。
  “大将军请起!”邯国王上连忙扶起柯敬之,柯敬之却没有受这一扶,而是执着地跪了下去,沉声说道:“末将无用,这城恐怕守不住了。”
  邯国王上其实也早知有这么一天,只是听到柯敬之说出来的时候,还是难免晃了一下,幸好王后在旁边扶了一把,邯国王上这才站住。
  经过那场中毒,王后的命虽然救回来了,身体却比之前差了许多。王上与王后对视了一眼,再次上前扶起了柯敬之说道:“大将军何出此言,你我都知道,这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柯敬之道:“末将斗胆,请王上允末将向南楚请降。”

☆、849 卫流接旨

  邯国王上满心悲凉,想当初安氏建立邯国之时,那一代的祖先未尝不是雄才大略,可是接下来的子孙却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偏安的想法也日益加重,到了他这一代已是积重难返。
  他自己都没有什么野心,自然也就教不出什么有野心的儿子,如今他的儿子安旭与其说是一国太子,不如说更像个富家翁的公子。
  伸手握住柯敬之的胳膊,邯国王上在柯敬之肩上拍了拍,说道:“敬之,你我少年相识,你是什么性子,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全是为了我安氏着想,我此生都不会忘。”
  邯国王上一句话,让柯敬之也想起当年他在山中救了邯国王上,然后跟着他一路出山,从小厮做到侍卫再做到如今的大将军。
  一晃,很多年就过去了。
  眼眶忍不住有些发红,柯敬之强抑下这种情绪,转了话题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