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首辅千金[封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子桢蹙眉,道:“当日霍大人偷偷把这二人藏匿起来,如今可问出什么内情了没有?”
    霍镝道:“冯威那边刚开始是一个字也没露,但后来庆王派人暗杀他,他受了重伤,临死才开口,不过说的也不详细,只说和兵器有关就死了,至于万春,他也嚷着要见太子,结果太子见了他后,不知说了什么,太子却让世子爷把万春偷偷放了,幸而当初皇上已经下旨把这二人处死,如今让万春改头换面,倒是保住了一条命。”
    薛子桢一听那兵器二字,心中便是一跳,想起当时锦英说起在山洞里挖出兵器的事来,赶忙道:“难不成那所谓的兵器是庆王授意冯威故意藏匿起来的?所以冯威手里才有了庆王的把柄?”
    霍镝点点头,道:“估计是这样,临来前,世子爷吩咐属下,要对薛姑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是想听听薛姑娘的意见。”
    薛子桢想了想,道:“我身边的侍女乃是刘家村人,当初她和我说过刘家村附近出了两件奇事,一件是财神土,从地里挖出了金块,一件是在山上山洞中发现了许多兵器,这两件事颇为蹊跷,我已经叫人去查探了,但还没有回来,如今你回去禀告霍大人请他也派人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究竟来。”
    霍镝听了暗自心惊,赶忙应了,回去告诉了霍灵璧,霍灵璧自然又派人去查探。
    按着顺昌帝的意思,将一众官员处理了,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又让太子负责安置刘家村的百姓。
    太子便去问了那带头的刘老头的意思,刘老头又问了几位乡亲,却是故土难离,还是想回刘家村去,太子便派人护送他们回刘家村,又给了银子补偿,让新上任的太原知府重新给他们分派土地安家落户。
    薛子桢原想让锦英和锦霞也跟着回去的,但锦英锦霞的父母见女儿在薛家吃得好住得好,过的像是小姐的日子一般,也舍不得女儿跟了回去吃苦,索性和薛子桢签了活契,只让她们在薛家服侍,每年得了空便回家探望,将来的婚事或是由薛子桢做主或是回家来由他们做主,也都无所谓,就这样把这两姐妹给留下了。L
    ps:新上架,求订阅。

☆、第七十七章 为难

薛子桢自不会苛待人,让这两姐妹吃苦,遂给了她们两天假,让她们前去送行。
    刘家村的人在京城耽搁了这几个月,虽然吃苦受累,却总算是讨回了一个公道,遂都是欢天喜地,打算回去后重建家园的。
    这些人一走,薛子桢才算是真的没了什么心思,只在家待嫁,这日子一天天的数着过,自是过得极快,到了八月底,惠嘉公主却出事了。
    她因疑心冯武夷要逃婚,几次三番让兴王去打听,但冯武夷却不是要离开京城,而只是四处游玩罢了,兴王白跑了几趟,嫌弃惠嘉公主是惊弓之鸟,也烦了,不再管这事。
    谁知前几日惠嘉公主又听说冯武夷收拾了包袱,唯恐人走了,到时候这婚礼上没了新郎官儿,丢脸的可是她,遂也不叫兴王了,自己偷偷摸摸的带着人出了宫。
    谁知没到找冯武夷,惠嘉公主却被人掳了去,还是丽妃见女儿不见了,赶忙派人去找,这才把惠嘉公主救了出来。
    也不知道惠嘉公主经历了什么事,回来后只是痛哭,即便丽妃有意隐瞒,冯贵妃还是知道了这事,她本就不乐意让惠嘉公主做她的侄儿媳妇,如今见她私自出宫,还被人掳去,谁知有没有坏了清白,自然越发的嫌弃起来。
    幸而顺昌帝不知道这事,但丽妃和惠嘉公主还是胆战心惊,不敢再像以前似的张扬,正如薛子桢所预料,不敢再依仗公主身份做什么霸道欺人的事了。
    到了重阳节,便是惠嘉公主与冯武夷大婚的日子,惠嘉公主没再出什么幺蛾子。冯武夷也没有逃婚,两个人的婚事就这么顺顺利利的办了。
    薛子桢虽然没去道贺,但响彻了半个京城的鞭炮声却听得清清楚楚,皇帝嫁女儿,这场面定然是又气派又热闹的。
    陆如英带着秦子瑜一起去喝喜酒,回来只说场面如何气派,如何热闹。又说到了薛子桢出嫁那天也要如何如何。
    薛子桢听着却觉得没意思。只闷在屋子里看书,琼露和瑶芝怕她闷着,只引她说话。笑道:“芙蓉书楼和鸳鸯词馆的书画,姑娘还要带走吗?”
    薛子桢懒懒道:“带走做什么?到了霍家,可不是事事我说了算,倘若谁喜欢了什么向我讨。我是给还是不给?”
    琼露笑道:“可是有许多是姑娘心爱的,倘若不带了去。若是什么时候想看,难不成还专门回来一趟?”
    薛子桢听了这话,却是勾起一桩心事来,让人去三清观请江子卓。
    几个月不见。江子卓好像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不过精神却是极好。他出入薛子桢的闺房自如,一点也不知道避讳。见桌子上摆着柑橘,也不客气,伸手拿了一个,一边剥一边笑道:“找我有什么事啊?”
    薛子桢道:“最近怎么没见你?”
    江子卓道:“我去了江南一趟,跟漕帮的人闹了一场,才回京城不久。”他说的都是江湖上的事,薛子桢也听不懂,也没有多问,只是道:“我快要成亲了,有事想请你帮我办。”
    江子卓瞪大了眼睛:“成亲?嫁给谁?我怎么不知道!”
    薛子桢淡淡道:“你也说了你没在京城,又怎么会知道呢,那人你也认识,是霍灵璧。”
    江子卓一听,更惊讶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最后总算反应过来了,慢腾腾道:“那你想让我做什么?”
    薛子桢道:“我想知道齐王在做什么,最近好像没了他的消息。”
    江子卓颇为不屑:“我以为你要我去暗杀霍灵璧呢,原来是这件事,齐王不就是上次科举舞弊案时你让我去找证据的那个?左右也没什么好看的。”
    薛子桢道:“齐王可不是那种轻易就认输了的人,最近太过平静,我总觉得毛毛的,好像要出什么事似的。”
    江子卓不由无语:“我看你是闲着没事做,胡思乱想罢了,他一个王爷,上面还有皇上压着,能做什么?就是做了什么,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薛子桢道:“话不能这么说,齐王所求不过是储君之位罢了,倘若真的叫他得逞了,那太子怎么办?我父亲与太子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难不成希望看着我们薛家以后家破人亡?”
    江子卓道:“我看你是杞人忧天!薛大人如今是内阁阁老,齐王倘若有什么动静,还能瞒过他?你就别操心了,安心等着嫁人就是。”
    薛子桢却不肯,坚持要江子卓走一遭,江子卓也无法,只能去,谁叫他欠了薛子桢人情呢。
    三天后,江子卓又来了,满脸的疲倦:“我不眠不休盯着他三天,每天除了诵经念佛,他什么也没做,也没见任何人。”
    薛子桢怔住了:“诵经念佛!”齐王像是那种会诵经念佛的人吗!
    江子卓却颇有些不耐烦:“听说好像是他父亲寿诞,所以要超度念经,过段日子还要去皇觉寺办道场呢。”说完打着哈欠走了。
    薛子桢若有所思,她现在可以肯定,齐王一定在筹划着什么阴谋!
    但接下来的事却出乎她的意料!
    齐王搬去了皇觉寺,说要为三王爷诵经超度,顺昌帝大为支持,赏赐了一万两黄金让他给三王爷修葺陵墓。
    一万两黄金!那可是十万两银子啊!
    别说做修葺一个陵墓了,只怕修葺十个都够了!
    顺昌帝摆明了偏心,私底下贴补齐王,但其他人还不能说什么,薛丹臣管着吏部,这事跟他没多大关系,但掌管户部的户部尚书丁占祥却急的要命。
    丁占祥入阁的时间要比薛丹臣长,但也上了年纪,今年都六十了,他看着潘守愚告老还乡,安度晚年。心里也是羡慕得很,最近正要筹谋着上折子告老呢,因此做事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如今顺昌帝一下子下令让拨出一万两黄金给齐王做道场,他还真拿不出手!
    内阁有六个人,如今的首辅是礼部尚书柯光祖,他也是白胡子老头一个了,虽说比潘守愚要年轻几岁。身子骨也更硬朗。但他可比潘守愚要狡猾多了!
    自打薛丹臣入阁,按着排序来说是最末的一个,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一个。但偏偏他掌握着吏部,掌握着官员的升迁,又是皇上默许的,所以柯光祖知道这内阁首辅的位置迟早要交到薛丹臣手上的。因此对薛丹臣就十分倚重,凡事总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这次丁占祥找他诉苦。他便把薛丹臣也留下了,帮着一起出出主意。
    丁占祥一把白胡子了,急的团团转,看上去也怪可怜的。他道:“太子妃产下皇长孙的时候,皇上高兴,下令大赦天下并减免三年的徭役税赋。为皇长孙积德,因此这两年的国库收入就比以往少了一半。可该花的一分也没少花,如今到了年底,又要大肆封赏群臣,总不得到时候皇上要赏人我拿不出银子吧,好容易算计来算计去,总算把该花的银子挪腾出来了,如今又要给齐王十万两银子,我这里实在是拿不出手了!”
    柯光祖笑道:“这话我可不信,你掌管着户部,每天进出手的银子就有数十万,上百万,如今连十万两都拿不出来了?”
    丁占祥一听这话就急了:“银子虽多,却都是各有用处,可不是能随便动用的!福建匪患,要拨银子造战船,河南秋汛涝灾,要拨银子修河堤,这是几桩大宗,再说其他的,几位王爷到了成亲的年纪,只怕最早明年,最迟后年,这亲事就要定了,到时候王爷大婚,修缮王府,又是一大笔支出,还有太后七十寿诞,皇上也一早说了要大办的,这不都要花钱?”
    薛丹臣怜悯的看着丁占祥,他这个户部尚书当得也算是兢兢业业了,只可惜皇上上了年纪,做事越发随心所欲,不知道省俭,全靠丁占祥精打细算了,如今连十万两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了,足见国库空虚了。
    柯光祖抿着嘴唇没说话,丁占祥一见他皱眉,反倒轻松了,道:“柯大人您说,我是挪用修河堤的银子?还是挪用给太后过寿诞的银子?”
    薛丹臣忙道:“若是实在为难,不如和皇上说一说,即便修建陵墓,也用不了十万两。”
    话虽这么说,但谁敢去向皇上说这个话呢?知道的说国库空虚,拿不出银子,不知道的还只当他们看低了三王爷,推三阻四不肯给他修葺陵墓呢,这个罪名他们可担待不起!
    回到家中,薛丹臣把这事说给薛子桢听,问她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薛子桢道:“皇上旨意一下,没有银子,就是真的挪用了太后过寿的银子也要把这个窟窿堵上,要不然皇上的威信何在呢?”
    薛丹臣叹道:“我们也都是这么想,可倘若真的这么做了,等到太后寿辰,岂不是又拿不出银子了?岂不更糟?难不成总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薛子桢眼珠一转,有了个主意,笑道:“十万两银子而已,即便户部一时周转不过来,但对于几位王爷来说却如同九牛一毛,不如父亲去和太子说,让他出两万两银子,权当是对三王爷这个伯父的一片孝心了,一来,皇上必定高兴,二来太子都出了银子,庆王和兴王焉能不出?就是睿王并其他几位郡王只怕也要多少出一点,这样一来,户部只需补上零头就够了,回头丁大人只怕还要领了太子的人情,说太子体恤下情。”
    薛丹臣一怔,抚掌大笑起来:“好主意!到底是桢姐儿!这个主意可谓是一举三得了!”话一说完,饭也顾不得吃便去了东宫。L

☆、第七十八章 解决

太子也知道国库周转不过来的事,也正发愁,一听薛丹臣这么说了,自然愿意,两万两银子,也不过是东宫半年的花销罢了,立刻就要派人去户部送银子,却被薛丹臣拦住了:“殿下这银子不能这么送,须得臣送过去才成!”
    太子不由疑惑:“先生的意思是?”
    薛丹臣笑道:“待会我拿了银子去找丁大人,只说是太子体恤他,特意拿了体己银子给他填漏洞,如此一来,丁大人必定感激太子,自不会声张,等到第二日再由镇国公上折子弹劾您贿赂丁大人,我再替您辩解,只说是您对三王爷的一片孝心,却不方便让人知道罢了,丁大人肯定会站出来为您说好话的!如此一来,您这两万两银子才算是花的值呢!”
    太子知道薛丹臣这是替自己博取好名声呢,不由有些赧颜:“先生,其实不必这样的。”
    薛丹臣的神色却严肃起来:“太子,您要知道,这么做也是怕您到头来花了银子却不讨好,万一您这银子送出去了,丁大人不知道,不领您的人情,几位王爷知道了,又当成了您有意讨好户部尚书,到头来,您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太子向来信任薛丹臣,知道他万般打算都是为自己好,遂赶忙应了,又笑道:“多谢先生替我着想,等到桢姐儿大婚,请母后赐第一抬嫁妆下去,也算是我对桢姐儿的一番心意了。”
    薛丹臣笑着应了,拿着银票自去找丁占祥。
    丁占祥果然激动地老泪纵横,不能挪用国库的其他银子,又怕皇上怪罪,他也只好自己贴补。这可是十万两银子啊!丁家上下一大家子一年的花销也没有一万两,一时间还真是凑不出来,如今太子送来这两万两,无异于雪中送炭了。
    丁占祥对太子千恩万谢,连带着也感激起薛丹臣来了:“定是照青帮我去说情的吧。”
    薛丹臣笑道:“丁大人您可别误会,我可不是想讨您的人情,大家同朝为官。遇到了困难本就该集思广益。一起解决,他日换了我或者苏大人、柯大人遇到这样的事,丁大人难道会袖手旁观吗?这是其一。其二,这也是太子对三王爷的一片孝心,只是旁边有庆王和兴王看着,又有几位郡王。生怕出力不讨好,反倒被人指摘。所以只叫我悄悄拿来给大人,还说大人为了朝廷鞠躬尽瘁,宁肯打落牙齿和血吞也不愿意挪用其他的银子,足见其克己奉公了。”
    丁占祥听着这话。可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不由老泪纵横,其实他大可以挪用其他几宗的银子。不过是十万两,东拼西凑的也就够了。但这两年福建匪患愈烈,朝廷每年都要派兵剿匪,这派用粮草,打造兵器和战船,哪一项不需要钱?还有修建河堤,安抚灾民,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是只怕少不怕多的,这银子只能往宽绰了去准备。
    倘若真的到了需要银子的时候,他却拿不出来,他被责难也就罢了,真正受苦的可是那些老百姓!
    还有几位王爷大婚,太后寿诞,哪一件没办好都有损朝廷颜面,他纵然倾家荡产去补这一时的缺漏,也不能让人指指点点,名声扫地!
    丁占祥叹道:“其实也就这两年艰难,几位王爷赶着大婚,偏偏皇上又减免了税赋,都说开源节流,可如今源头没了,这节流又节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薛丹臣跟着感叹了一番,又问他还需不需要银子。
    丁占祥赶忙摆手:“我知道你今年也嫁女儿,手头必定不宽裕,如若不然早就跟你开口了。”说话间亲昵之意可见,足见把薛丹臣当成了自己人。
    薛丹臣笑笑,也就罢了,却仍然让人送了五千两银子去丁家,丁占祥把家里的银子都挪用了,一家人怎么吃喝?即便到了明日这困境就迎刃而解了,可他今天送了银子,哪怕丁占祥明日原封不动的送回来呢,也要领他的人情!
    到了第二日,得了薛丹臣的信儿,镇国公自然做好了准备,却不弹劾太子,只弹劾丁占祥收受贿赂。
    丁占祥一生清白名声,如何受过这样的屈辱,气的脸通红,本欲辩解,却感念太子一番好意,不忍把实情说出来,只得忍气吞声,跪下请罪。
    这时薛丹臣出面,替丁占祥辩解,道:“只因太子得知皇上下旨给三王爷修建陵墓,想尽尽孝心,又怕落人口舌,所以悄悄把银子给了丁大人,也是太子为人子侄的一番孝心,不知镇国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居然说丁大人收受贿赂,实在是无稽之谈!”
    顺昌帝最清楚太子的脾气,他心性善良,是做得出这样偷偷摸摸做好事不留名的事的,虽然无奈,却也让人感动,遂说话的语气都温和了几分:“太子的确仁孝!”这句话可算是板上钉钉,还了丁占祥的清白了,丁占祥松了一口气之余,自然竭力为太子说好话。
    镇国公此次弹劾虽然成了诬告,但顺昌帝却没有说什么,就是丁占祥恨他,但想着他是薛丹臣的亲家,也只好作罢。
    倒是庆王如薛子桢所说那般,一听说太子出了银子,他们同样是做侄子的,自然不甘落后,也上前言明要出两万两银子,兴王虽然不乐意,也只能跟庆王一样,就是恒郡王,顺郡王和泰郡王三人,也一人出了一万两,这样算下来,光他们几个人就出了九万两银子了。
    柯光祖见状大喜,赶忙上前拍马屁,说几位王爷都是仁孝,既如此,不如成全了他们的一番孝心,这十万两银子,就都由他们出了算了,不用动用国库的银子了,顺昌帝也满意的很,就答应了,顺便把剩余那一万两银子从自己的私库拨,国库的银子竟一分也不用动用了。
    丁占祥这才真的放下心来,喜笑颜开,等下了朝,先向太子道谢,又向薛丹臣道谢,对镇国公却没什么好脸色。
    镇国公摸摸鼻子,也无法,谁叫皇上现在忌惮霍家却想重用薛丹臣呢!也只有他来做这个坏人了!
    薛丹臣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薛子桢,薛子桢也笑了,可随即又疑惑起来:“齐王现在真的不管朝中事,只给三王爷诵经念佛,修葺陵墓?”
    薛丹臣听这话问的奇怪,敛了笑意,道:“你发现了什么不曾?”
    薛子桢便把锦霞锦英给她说的故事学给了薛丹臣听:“……我觉得很是奇怪,但冯威是庆王的人,这事应该和齐王没什么关系,可山西又是齐王的封地,我总觉得怪怪的,所以派了沈鸣远前去查看,他如今还没回来,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丹臣若有所思,但抬头一见女儿蹙着眉头的样子就笑了:“这事交给我来办,你快要出嫁了,也别想这些事了,嫁衣可绣好了?”
    薛子桢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瑶芝她们在忙呢。”
    薛丹臣道:“我打算给你陪送四房家人,四个丫头,十个侍卫给你使唤,回头你熟悉熟悉这些人,趁早管起来。”
    薛子桢应了,反正做什么事都比去绣嫁衣要好!
    到了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薛子桢的嫁衣终于绣好了,其他的嫁妆也都齐备了,之前派人去霍家准备的新房量尺寸定做家具,如今也都送来了,薛家后院的灶房前搭了四五个大灶,一应菜肉都准备齐全了,也请了酒楼的大厨来帮忙,只等着办喜宴了。
    陆如英,陈氏并陈老夫人三个一遍遍的清点薛子桢的嫁妆,又讨论到时候请谁去铺床,内务府为薛子桢准备的嫁妆也都送了来,一样样清点,登记入册。
    到了十月初九,陆如英请了护国公府的大少奶奶,也就是周小钗的大嫂去霍家帮着铺床,原本打算请崔丽娘或者周小钗的,但崔丽娘快生了,周小钗又刚怀上,都不合适。
    薛家给薛子桢准备的都是一水的黄花梨的家具,抬出去又整齐又气派,这一路从薛家往霍家去,惹得不少人看热闹,啧啧称叹,赵大少奶奶跟着脸上也颇为光彩。
    霍夫人看儿媳妇嫁妆丰厚,自然只有高兴地,她给霍灵璧预备的新房也格外宽敞明亮,整整齐齐的三进院子,因堂前有一株金桂,一株银桂,是霍灵璧刚出生时就栽下的,如今都二十多年了,遂取名双桂堂,正房五间,左右厢房三间,完全是按照国公府世子的规制来建造的。
    赵大少奶奶见了这院子,自然也十分满意,亲自看着人一样样把大件的家具抬进去摆放好,连一些笨重的箱笼也都抬到了双桂堂的库房去锁着,她这一天的差事才算是完成了。
    到了第二天,天还没亮,薛子桢就被叫起来了,沐浴一番后,换上了嫁衣,坐在妆台前由陈氏这个外祖母亲自给绞面梳妆。
    赵冰赵雪并秦家姐妹还有崔玉娘是头一天就过来陪伴她的,此时也在一旁嘻嘻哈哈的笑着,打趣着,屋子里热闹极了。L

☆、第七十九章 大婚

薛子桢却没有丝毫快要出嫁的羞涩和喜悦,只觉得越临近婚期,越是心如止水,直到这一刻,还是有些恍惚。
    她要嫁给霍灵璧了!
    这桩没有爱情的婚姻在别人眼中或许是天作之合,但在她看来,却是一桩彻头彻尾的交易!
    她想起霍灵璧对她的冷酷无情,想起他说过的从未喜欢她的话,想起在野外与霍灵璧的击掌为誓,结为盟友……
    或许,她早就该清醒过来了,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嫁给霍灵璧,以薛家长女,未来继承人的身份去好好地完成这桩交易,不要投入感情,也不要付出真心,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
    薛子桢闭上了眼睛,任由外祖母在自己脸上涂涂抹抹,再次睁开眼,镜中美人如花,娇柔妩媚,眼角无限风情,却无半点笑意,红唇似火,却是一片冰冷。
    与此同时,镇国公府也是灯火通明,霍灵璧早早的被拽了起来,换上了大红色的喜服,他向来偏爱青蓝二色,从未穿过大红色这样鲜艳的颜色,很是不习惯,霍夫人却珍惜的替他抚平了领口的褶皱,又是骄傲又是感慨:“一辈子只有这一次呢!”
    她看着这个让她骄傲的儿子,时间过得可真快!
    仿佛昨天还是那个让他头疼的顽皮小子,今天却要娶妻了,她一想起来就觉得不舍得,眼泪也落下来了,霍晓清在旁边看着,赶忙就把霍夫人给劝走了。
    霍灵璧看着镜中的自己,挺拔英俊,风度翩翩。今天,他就要娶那个原本被自己弃若敝履的女子了!
    想起她见到他时不经意流出来的爱慕与羞涩,想起两个人联手破案时她隐在面纱下狡黠的笑容,想起两个人一起逃命时她的脆弱和小矫情,想起他们彻夜谈天时,她的不凡见识与才华,不知不觉中。她竟在他的心上投下了影子!
    也许自己是该忘掉朱颜带给他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了……
    霍灵璧的眼睛闪闪发亮,嘴角微翘,竟是一个他也没想到的温柔笑容。
    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着众人的命运,不管你是谁,你管你有多么的聪明,不管你是如何的权势滔天。在扼住命运的咽喉前,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
    赶在正午吉时。霍灵璧由赵九经等几个朋友陪着去薛家迎亲,薛子桢自打梳妆好后就端坐在那儿,听诸位夫人向她道喜,因为怕弄花了妆容。还不能动,可把她给难受死了,因此一听说霍灵璧来了。她反倒松了口气。
    两个喜娘一左一右搀着她去堂前叩别父母,陆如英早就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她就这么一个女儿,还这么匆匆忙忙的出嫁了,她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儿!
    薛丹臣虽然也伤心,倒也能抑制住,说了几句训诫的话,便看着李益以兄长身份把薛子桢背上了花轿。
    锣声响,花轿起,落下的红纸洋洋洒洒,仿佛在薛家大门前铺上了一层红地毯,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陆如英抱着薛丹臣的胳膊放声大哭起来。
    薛子桢坐在花轿里,虽然四周很嘈杂,但她还是能听到母亲的哭声,她眼角发涩,头上的红盖头遮挡住了她的视线,她只能看到自己绣了并蒂莲的大红绣鞋,虽然在心中设想过一万次她出嫁不过是一桩戏,早晚还是要回来的,但事到临头,还是让人抑制不住的伤心难过。
    她握紧了手中的金玉如意,盼望着这一天赶快过去。
    在轿子外骑马的霍灵璧却满面春风得意,从薛家到霍家,一路上都在听路两旁传来的艳羡声和赞叹声,一直到了霍家,又有那些宾客纷纷上前恭喜。
    待到拜堂的时候,众位宾客更是把喜堂围了个水泄不通,庄之嘉和冯武夷都来了,看着堂前的一对璧人,心中五味陈杂,对霍灵璧是又羡慕又嫉恨,恨不得那拜堂的新郎换成了自己才好。
    一直到拜完堂,诸位女眷都笑着簇拥着进了新房瞧新娘子,那些男客却是不能了,被镇国公招呼着去了外院喝酒,庄之嘉和冯武夷也是黯然的跟着人群往外走,去借酒浇愁了。
    再说薛子桢,一路被喜娘搀扶着,好容易坐在了新房的床边,不用再折腾了,这才松了口气,却又有喜娘唱喜词,掀盖头,喝交杯酒等诸多事宜,一时也耐着性子完成了。
    这时霍夫人才进来,笑着请大家前去坐席,新房里满满当当的人才散去。
    薛子桢悄悄松了口气,却听旁边的霍灵璧大大松了口气,他扭头瞧着薛子桢,眼睛里满是笑意:“累了吧?待会我要出去敬酒,你好好歇着。”
    薛子桢点点头,知道成亲时候有诸多繁文缛节,图的就是吉利,因此刚才即便不高兴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暗自忍耐着,如今好容易等着一切都过去,就是霍灵璧不说,她也要好好歇一歇的。
    从早上到现在,她只喝了几口桂圆莲子粥,现在肚子饿的要命,只是霍灵璧在这儿,她万万不能表现出来让他笑话的。
    霍灵璧走后,瑶芝并琼露几个头天就过来了的丫头进来了,瑶芝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放着一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鱼片粥。
    薛子桢见也没有外人,再加上实在是饿了,一大碗粥竟吃了足足一半,瑶芝见她吃的这么香,笑道:“幸亏姑爷让我们准备了吃的,要不然姑娘可要挨饿了。”
    薛子桢听了,一口粥呛在了嗓子里,顿时咳了起来。
    瑶芝赶忙替她拍背,却听薛子桢问:“你是说,是霍灵璧让你们准备的?”
    瑶芝也是一怔,赶忙点点头:“是啊,姑爷昨天吩咐我们的,说姑娘今天肯定难吃东西,要我们准备些。”
    薛子桢眼神复杂的看着这碗粥,虽然仍旧香气扑鼻,却突然的失了胃口。
    因为要拜堂成亲,所以坐席的时候都半下午了,等到宴席结束,天也黑了,薛子桢早早的换了寝衣,靠在美人椅上看书,她一见那床上铺着的元帕就忍不住皱眉,觉得很是心烦。
    她虽然是姑娘家,但对于男女之事也知道一些,自然明白这元帕的用处,若是要她和霍灵璧圆房,她自是不肯,但倘若不圆房,这元帕就没办法交代了。
    薛子桢蹙起了眉头,犹豫着要不要割破手指头滴上两滴血。
    这时,外面传来喧闹声,原来是霍灵璧被一群狐朋狗友簇拥着回来了,笑闹着说要看新娘子,到最后被赵九经给劝走了。
    霍灵璧推门进来,满身的酒气,薛子桢放下书,朝侍立一旁的瑶芝使了个眼色,瑶芝会意,赶忙叫了门外的两个小丫头送热水来服侍霍灵璧洗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